论《左传》中的战争描写
左传中记录战争的篇章
![左传中记录战争的篇章](https://img.taocdn.com/s3/m/ca283c48804d2b160b4ec01d.png)
左传中记录战争的篇章《左传》是一部善写战争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全过程。
在郑庄公活跃的这22年中,((左传》也记载了大小战争无数,其中有郑国参战的就有十多次。
除了其他诸侯国攻打郑国的几筑战役没写结果,《左传》中记载的有郑庄公参加的战役几乎都是郑国取得了胜利。
如鲁隐公5年,伐燕大败之,伐宋,攻进了宋的外城,石年,“郑伯侵陈,大获”,9年,大败一北戎,10年,大败宋师;11年伐许,齐、鲁、郑联合用兵,也是郑兵率先登城萝同年,“郑、息有违言(口舌之争),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竞,息师大败而还”,鲁桓公5年又大败王师。
如此等等,·《左传》中没有一字提到庄公用兵如何,但通过上述记载,郑兵几乎每战必胜,联系他当初对付共叔段时的沉着稳重,’以及所用的诱敌深入、欲擒故纵之法,郑庄公会用兵这一点是很清楚的。
除此之外,郑国在经历了共叔段之乱后内部一直很安定。
祭仲、子封等一批大臣围绕身边,积极为他出谋划策。
太子和公子们也都相安无事,效力于国家,这不能说与郑庄公的领一导无关。
说明郑庄公是颇懂治国安邦之术的。
在他身上,具有一种较高的领袖的素质。
当时,周王室权力日趋衰微,各国诸侯都在积极行动,谋为霸主。
而郑庄公却一直也...[摘要]:左传善于写战争,全书共记录战争492起,记录详细的有14次。
左传写战争有如下特点:首先,作者以全局气魄历史眼光把战争置于社会历史背景下来写,与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
其次,大多数战争描写注重战争的前因后果,注重战争的因果关系和连续性完整性,略写战争过程,战前有预示性战后有总结性。
第三,通过战争中描写各种各样的人物。
第四,结构方面特点突出。
最后,对以后军事战争及其题材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左传》战争《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尤善于写战争,全书共记录战争492起,记录详细的有14次。
从《城濮之战》看《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从《城濮之战》看《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7ec56f0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b.png)
从《城濮之战》看《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战争描写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
同时,通过战争来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他们受压迫剥削的程度和阶级本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左传》中不乏对于城濮之战这样规模宏大、场面壮观的战役进行了生动细致地刻画和描绘,下面就让我带领你去看看吧!例如:城濮之战前期晋国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的策略。
为了减少损失,增加胜算,于是便虚张声势,引诱敌军追赶己方,而后又利用天气突然转坏造成敌人的恐慌心理,巧妙布阵。
待敌军追至城濮后,才令先轸退兵回营,以免陷入险境,并把大批军队埋伏在马耳山旁。
果然,晋军突然冲杀过去,正好碰到等候多时的虞军。
因为晋军早已准备好,士卒毫无惧色,且严格执行命令。
遇有逃亡者立斩,并且安抚士兵说:“没有俘虏!全都活捉!”结果最终将虞军歼灭。
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古代战争是一种集体活动,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战术原则。
而这个原则的应用,必须符合一定的情景和条件。
所谓谋划得当,就是指在战斗之前,参战各方应根据自身实际和战场环境制订科学合理的作战计划,包括战术原则、火攻策略、追击路线及后勤保障等问题;而临阵不乱则强调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丧失勇敢坚毅的精神和严守纪律的风范。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读者注意的是本文的语言凝练而生动。
全文共九句三十四字,每一句的语法、词义基本相同,只是第一句末尾一个字稍有变化,再加上整齐排列的句子,使语言显得更加简洁流畅。
而这恰恰又是本文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左传·宣公十二年》里记载着一个故事“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虽然故事是由子产讲述给鲁侯听的,但可以看出子产善于运用史料典籍,通过这则小故事向世人昭示:凡遇关键时刻,必须头脑清楚,冷静沉着,做出判断并迅速拿出解决方案。
例如本文,尽管主人公是孔子,但是书中涉及孔子的句子几乎占到了五分之一。
试想孔子尚且如此谨慎,难道那些不谙世事的贵族们不值得深思吗?由此可见,《左传》对于战争描写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左传的特点分析
![左传的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dd3421e2bd960590c67738.png)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的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待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但是叙述手法多样性也是其特点。
如《殽之战》中蹇叔对战争结果的预测:“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就是运用预叙手法。
其次,《左传》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是一言以蔽之,粗略描写,不作细致仔细的叙述,反而着重战争的完整性,深入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同时其描写又极具戏剧性。
《左传》对战争描写的完整性有极高的价值。
《左传》对战争的结果在文中会做详尽的铺垫,使得战争双方的成功或失败都有理有据,毫不突兀。
《左传》会对战争双方状况进行表现,即通过人物对话或人物行为表现出来。
而且通过多方面表现。
如《殽之战》中王孙满对秦军“轻而无礼,必败。
轻则寡谋,无礼则脱”的评价。
这些都足见《左传》对战争过程描写的细致。
同时还描写了战争的余波。
如《城濮之战》中子玉羞愤自杀,晋文公称霸中原且大喜。
使得这场战争如故事般被完整讲诉。
《左传》描写战争具有戏剧性,《左传》对战争的描写不仅仅是记述,而是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任人物行为来表现的,这种写作方法使《左传》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成为一部有血有肉的文学精品。
这样的叙述让文章很具有戏剧性,使得人物形象深动,更好地描写了战争。
又如《殽之战》中描写因释秦囚先轸发怒是通过语言及行动描写的如“不顾而唾”。
又称襄公之母为妇人,使得这一形象跃然纸上。
对后世史传文学,小说等都有影响。
第三,则是《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常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
叙述中常常有神秘因素,通过一些神谕或卜示来预测事件的结局,解释事件的因果关系。
这也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知水平。
如《殽之战》中借柩有声如牛而发动战争。
另一点是道德因素,即《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很注重“礼”。
看战争双方是否有礼,人心向背。
这些在这两次战争的描写中体现的很明显。
如“师直为壮,曲为老。
”最后是语言特色,《左传》的语言很具有艺术特色,运用了许多辞格。
论《左传》中的战争描写
![论《左传》中的战争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08f9d87125c52cc58bd6be98.png)
论《左传》中的战争描写《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叙事体散文著作之一。
《左传》擅长记言叙事,尤其擅长描写战争,虽然《左传》并不是一部专门的战争史,但是它对当时的战争反映之全面,以及对各次重大战争描述之详尽。
《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邲之战、安革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
《左传》的战争描写,非常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注重战争前因后果的关系。
由于《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为了做到故事完整性,作者是煞费苦心的。
作者往往采用穿插,补叙,倒叙多种方法,突破编年体的局限,尽可能保持故事情节完。
如晋楚城濮之战,作者即重在记录战争的酝酿,从晋伐曹,卫的外围战写起,继而写宋国告急,晋将设连环计,子玉治兵,晋师退避三舍,最后到晋文公占梦坚定出战信心,两国才正式兵戎相见。
通过对双方内政、外交和军事上的一系列斗争过程的记叙和许多细节的点染,展现了一幅晋楚争霸的有声有色的壮阔图景。
文章大体上依照时间顺序,对交战中的两大营阵的种种活动交错地进行叙述,而以晋楚两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关系作为主干,其他有关国家和有关的大小事件都有条不紊的穿插进来。
通过许多不同的侧面,将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双方斗争的一些主要事件,以及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心态,都表现得非常生动和细致。
一场规模宏大、场面壮阔、矛盾复杂头绪纷繁的大决战,在作者笔下表现的首尾完整,层次分明。
其次,人物是叙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左传》中描写了各种人物,但《左传》的写人还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个专章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像后世小说那样塑造人物形象。
由于它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左传》中许多重要政治人物如郑庄公、晋文公、楚灵王、郑子产、齐晏婴等等,都是通过数年行迹的积累来表现的。
左传中描写战争的篇目
![左传中描写战争的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03147a6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b.png)
左传中描写战争的篇目左传中描写战争的篇目为《吴王夫差伐阖闾》吴王夫差伐阖闾,是左传中一篇描写战争的重要篇目。
这篇篇目详细描述了吴国君主夫差对抗越国君主阖闾的战争过程,战争的背后充满了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
文章开头,介绍了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吴国君主夫差因为妒忌越国君主阖闾的威望和声望,决心发动一场战争来削弱越国的势力。
夫差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仅出兵攻打越国,还通过各种手段分化越国内部,挑拨离间,煽动内乱,以求削弱越国的实力。
接下来,文章描述了战争的具体过程。
吴军攻打越国的战争开始了,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军事对抗。
但是,在这场战争中,吴军并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反而遭到了越军的顽强抵抗。
越国君主阖闾不仅在战场上善于运筹帷幄,而且还能够稳定越国内部的局势,有效地应对吴军的攻击。
在战争的过程中,吴军受到了种种困扰和挫折。
夫差对越国内部进行的煽动和离间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激起了越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越国军民团结一心,奋起抵抗,使得吴军的进攻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同时,夫差的统治也受到了国内外的质疑和批评,导致吴国内部的动荡局势进一步加剧。
最终,吴军在战争中遭受了重大失败。
夫差的战争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反而导致了吴国的衰败。
越国君主阖闾借助这次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使越国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而吴国则因为这场战争的失败而陷入了政治和军事的困境,夫差的统治地位也岌岌可危。
通过这篇篇目,左传描绘了一个战争的全过程,并通过对战争背后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的描写,深刻展示了战争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君主的影响。
同时,篇目中还体现了吴国君主夫差贪婪权力、残暴无情的一面,以及越国君主阖闾聪明睿智、善于应对的一面。
这篇描写战争的篇目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对于今天的人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它告诫我们,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通过政治手段和外交手段解决争端才是最好的选择。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谨慎选择君主和领导人,因为一个无能或者残暴的君主往往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
论《左传》同而不同的战争描写——以四大战役为例
![论《左传》同而不同的战争描写——以四大战役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83306c010661ed9ac51f311.png)
论《左传》同而不同的战争描写——以四大战役为例摘要《左传》是先秦叙事散文之最,标志着中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而《左传》的突出成就之一就在于它的战争描写。
《左传》中的四大战役对战争的描写具有同而不同的特点,这不仅能够全方位展现战争过程、突出战争胜利的原因,而且具有劝谏君主和教化人民的作用。
《左传》中的战争描写是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结合,同时也是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统一,它发挥了文学的教化作用,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作者简介:李婉莹(1994-),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收稿日期2019-04-29中图分类号I206.2;I207.5文献标识码A李婉莹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左传》是先秦叙事散文之最,标志着中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叙事的突出成就在于它的战争描写,梁启超在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曾经高度评价《左传》的战争描写:“《左传》中有名之五大战——泓、城濮、鞌、邲、鄢陵,吾脑际至今犹有极深刻之印象,觉此五役者为我国史中规模宏大之战事。
……动辄以之与后世国际大战争等量齐观。
”[1](P181-182)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是《左传》中战争描写的代表,作者在描写这四场战役时,有着不尽相同的方法。
“《左传》的作者立意在先,详因略果,战争的起因、准备的阶段和影响战局的关键因素等,详加叙述,从而通过这些预示战争的大致结局。
至于具体的战斗过程、交战撕杀的场面和战争的结果,则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显得干净利落。
”[2](P162)此外在对战争过程的叙述中,作者在每一篇中都着重突出了梦境、占卜等各种预示活动,以及对德行、礼、义、诚信等一系列优秀品质都表现出来强烈的赞同和支持。
此外,这四场战役在叙述时各有各的侧重点,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体现了《左传》叙事手法的高超。
一、同而不同的战争描写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是《左传》中战争描写的代表,虽然这四场战役在作者的笔下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在相似的背后,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论左氏春秋对战争描写的特点
![论左氏春秋对战争描写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d238e14afe04a1b071dea9.png)
论左氏春秋对战争描写的特点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国5000年的历史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经历了夏商周三代短暂的统一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立的现象也随之出现。
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混乱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兄弟相残、母子反目、诸侯相争,它是一个天下失去秩序的时期,但也是中华文化在形成,在定性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旧有的传统被颠覆,历史的中心在转移,新生的事物在萌芽。
两百多年的春秋史,大事迭起,英雄辈出,激荡着血与火,交织着新与旧。
回顾春秋这段历史,它在中华文明的坐标中,究竟有怎样的位置?我们又从何得知春秋这个乱世里所发生的一切?而左丘明所著的《左氏春秋》,给了我们部分的答案。
从社会生活的整体来说,战争是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呈现为白热化的特殊形态,它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以军事争夺、武力兼并为主的春秋时代,战争就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它们是历史的血的涂染。
《左传》以大量篇幅描写战争,冯李骅曾赞誉道:“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极其妙,……篇篇换局,各各争新。
•”(《左绣·读左卮言》)左丘明所著的《左氏春秋》并不是简单地记叙了春秋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而是为战争描写确定了一种基本的叙述模式:战争结果的预先告知,以预言的方式先期透露结局,然后展开对战争胜负原因的追究,包括着重分析战争的起因、集中叙述战争双方胜负的缘由以及礼义道德、政通人和等综合因素对战争的牵掣。
如此,战争过程就变得省略简洁,作者将重点落在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或以战前的谋划、或以战后的说明替代战争过程,给予读者思考和反思。
《左氏春秋》对战争的描写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左传》对战争的描写有极高的故事性和完整性。
其对战争的结果在文中会做详尽的铺垫,使得战争双方的成功或失败都有理有据,毫不突兀,像一篇故事完整地向读者娓娓道来。
《左传》会对战争双方状况进行表现,如《城濮之战》中开篇充分说明了两国君臣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国人才储备状况,显然晋文公与臣子齐心协力,意见一致。
《左传》战争描写的叙事特征
![《左传》战争描写的叙事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6611cebf90f76c661371ac9.png)
《左传》战争描写的叙事特征——以五大战役为例摘要《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又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和叙事散文名著。
《左传》中对战争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其叙事艺术的精妙之处,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中记录了多达492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本文主要以五大战役—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邲之战、晋秦殽之战、晋楚鄢陵之战为例,主要从叙事的总体把握、细节的精彩描写、篇章结构的灵巧多变等方面介绍其战争描写的叙事特点。
《左传》的首创性的叙事艺术成就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起到了借鉴作用。
关键字:《左传》五大战役,叙事特点,艺术借鉴,后世影响AbstractZuozhuan is our countr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arrative prose writings in the pre-qin period which has high valu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esearch. Its narrative ar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regarded by scholars, and is considered the norm of the narrative text, and the essence of its narrative art mainly reflected in its war discourse. Zuozhuan, recorded the greatly small hundreds of times of war, this paper mainly to five big battle - ChengPu battle, the battle of An, Bi the battle of the war, the war of Yao, YanLing as an example, mainly from the vision of the overall grasp, details of which itsdifferent, flexible and changeable in chapter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ar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Zuozhuan, the account of the war, not only from the Angle of the historian, but also emotional narrative these wars to literary writing and its pioneering narrative art achievement on later literary creation had a profound impact.Keywords: description of war of Zuozhuan,narrative features,affect future generations一、绪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比较详细完整的以春秋为纲的编年体史书,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83bd2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a.png)
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左传》的战争描写,主要是围绕着诸侯国[gPARAGRAPH3]地的纷争展开的。
如鲁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晋、楚围郑,鲁成公十年、十一年,齐国入侵莒地、小邾国等,所有这些战争描写都写得惊心动魄,波澜起伏。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军阵前短兵相接,短兵相接的厮杀,还有统帅高超的指挥艺术。
因为作者抓住了战争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矛盾,即大国与小国之间、强国与弱国之间的矛盾,大量的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争霸战争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战例,其笔触之广,内容之多,篇幅之大,在先秦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
左传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十分逼真,也很讲究。
全书涉及战争大小就有七百多次,而描写战争的笔墨更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每当看到那激烈的厮杀,读者便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左传不愧是先秦叙事文学的典范,因为它所刻画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左传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刻画战争场面和渲染战争气氛。
因为古代的战争几乎无不打了败仗,少数打了胜仗的,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特别之处,而左传的写作却使他的主人公在战争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从对士兵、武器、军旗、天候、战况的描绘,到对战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战争结局等的叙述,无不使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残酷,感受到在战争年代生存的艰难。
正是在这样惨烈的战争中,主人公们才一步步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左传还对许多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比如说对双方兵力对比的交待,将领的用兵特点,用兵的方略和采取的战术。
甚至在第三者的眼里,往往能透露出双方兵力部署的一些蛛丝马迹。
正因为如此,左传的作者就不可避免地对战争有所议论,在对战争的批判中显示出自己的政治态度和道德观念。
左传写战争,多用短句,句式整齐,用韵工整。
有的段落虽然不长,但语言精炼,意思明确,读起来颇觉铿锵有力,节奏感很强。
但是,左传并非是只有叙述,在叙述的基础上夹杂着议论。
一般是议论与叙述交错运用。
《左传》经典篇目
![《左传》经典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15912b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8.png)
《左传》经典篇目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以下是《左传》中的一些经典篇目:
1. 郑伯克段于鄢:这是《左传》中非常著名的一篇,讲述了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之间的斗争。
共叔段野心勃勃,欲夺取王位,最终在鄢陵之战中被郑庄公所败。
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人物刻画和情节描写,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权力斗争的残酷。
2. 曹刿论战:这篇文章描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表现。
曹刿是鲁国的一位智者,他通过观察敌我双方的布阵和士兵的精神状态,准确地预测了战争的结果,并提出了有效的战略建议。
这篇文章体现了曹刿的智慧和远见卓识。
3. 肴之战:这篇文章讲述了晋国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间与楚国军队的一场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重耳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才能,成功地击败了楚军。
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重耳的英勇和智慧,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4.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这篇文章讲述了郑国大夫子产向晋国大夫范宣子提出批评的故事。
子产认为范宣子使用
轻币(劣质货币)是不道德的行为,会破坏市场秩序和社会信任。
这篇文章体现了子产的正义感和道德观。
5.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讲述了烛之武如何巧妙地说服秦穆公撤回其军队的故事。
烛之武是郑国的一位智者,他利用秦穆公的心理弱点和政治利益,成功地说服了秦穆公放弃进攻郑国的计划。
这篇文章展示了烛之武的机智和口才。
以上只是《左传》中的部分经典篇目,实际上《左传》中还有很多其他精彩的故事和篇章等待读者去探索和发现。
浅析《左传·晋楚城濮之战》的战争描写特点
![浅析《左传·晋楚城濮之战》的战争描写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bc78eb2f46527d3240ce0f6.png)
浅析《左传·晋楚城濮之战》的战争描写特点摘要:《晋楚城濮之战》的战争描写,重点十分突出。
描写极有层次,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在对比之中表现出双方特点,陈述战局。
叙事完整而周密,滴水不漏。
这场重在外交与政治而非战场上的战争,没有炮火纷飞的激烈与雄壮,更多是体现了智慧的锋芒与力量。
扣人心弦,发人深思,精彩程度绝不逊于轰轰烈烈画面感十足的战争描写。
关键词:左传城濮之战战争描写《左传·晋楚城濮之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的前情之一,是课内教学时通常会联动阅读的一篇文章。
读好这篇文章,对于学生课内文言文学习,以及对《左传》的进一步理解、对当时社会的了解,都是很有帮助的。
晋楚城濮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左传》对这场战争做了详尽的记叙。
在长达一千三百多字的《晋楚城濮之战》中,关于真正短兵相接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只有不到两百字。
大量的篇幅用在了描写战争的缘起以及双方的战前动向上面。
此外,战后交战双方的结果也被描写得非常全面。
显然,战场上的战争并不是作者最重视的部分,而隐匿在战场之外的硝烟,才最能够体现出这场战争的精髓。
战前的部分,所有的人物活动都紧密地结合“礼”。
晋国与楚国子玉都想战,但都不愿失礼在先。
于是在各自谋划以及你来我去的斡旋中,作者着重描写了双方怎样在保证自身“得理”的情况下,让对方露出破绽。
在作者的妙笔之下,这里双方的排阵布局看上去颇像对弈,曹、魏、宋等国就像是它们的棋子。
通过对这些棋子的排布处置,双方小心地在维护自己的“礼”和攻击对方的“礼”上面做文章。
作者通过这样宏观布局式的描写,让整个场面显得妙趣横生,充满智慧。
同时,通过双方的一招一式,环环紧扣,步步推进,既清楚地将事情进展呈现出来,又充分地表现出各自主事者的特点。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主要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以及交代局面。
同时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分别对双方内部商议进行描写,将双方的动作铺于纸上,形成鲜明对比。
浅谈《左传》中战争的描写
![浅谈《左传》中战争的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7d4b8dea50e2524de5187e80.png)
11神州文化浅谈《左传》中战争的描写章寒 叶圣哲 黄翰广东广州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摘要:《左传》是我国影响深远的编年体史书,它在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的叙述基础上,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借鉴。
《左传》以儒家独特的思想去剖析战争,从不同的角度解析战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财富。
关键词:战争描写;人物;思想;价值追溯历史,自远古的民族部落时代开始,被先哲一致认同的“战争、死亡、爱情”这一亘古不变的文学主旋律就一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变化。
尤其是战争,它作为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呈现为白热化的特殊形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以军事争夺、武力兼并为主的春秋时代,战争就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它们是历史的血的涂染,更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美味佳肴”,永远有滋有味;“滋”:把真实历史、人生世界、社会态势、人性生命融为一体,鲜活了文学;“味”:寓勇敢正义、善良仁慈、机敏睿智、凶恶残酷于其中。
它们咏叹社会人性,弘扬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神。
《左传》开我国战争文学之先河,它以大量的篇幅描写战争,正是时代需要在作品中的体现。
全篇贯穿着浓厚的“礼”的色彩,战争描写体现了作者对战争的理性思考,同时强调在战争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然而,更令《左传》身价百倍的是它的社会思想的文化内涵,它以折射战争哲学,体现仁德思想,运用椽笔写意的手法独占鳌头,非其他领域所比拟。
《左传》所记载的战争,大大小小达400余次。
大的战争,动辄十几个国家、几十万人马,颇有“世界大战”的色彩。
如:城濮之战、鄢陵之战、邲之战等。
小的战役,兵乘并列,喜悦之浩浩荡荡。
如长勺之战、萦泽之战、濡葛之战等。
《左传》写战争,不是局限于描绘战争本身的过程如何,而是居高临下,从历史大局,从冲突双方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准备进行综合分析中,把战争与政治结合起来,把双方政治的好坏、民心向背、出师曲直为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城濮之战,洋洋洒洒9000字,武力交锋不过百二十字。
从《城濮之战》看《左传》描写战争的艺术
![从《城濮之战》看《左传》描写战争的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3eb9ac667e21af45b207a808.png)
从《城濮之战》看《左传》描写战争的艺术。
《城濮之战》为《左传》描写战争最见功力的名篇之一,通过对战争双方内政、外交和军事上一系列斗争的记述与许多细节的点染,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晋楚争霸的壮阔图景。
《左传》描写战争的艺术有以下几点:1、文章采用了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作者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其中采用对话和叙述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左传中有作者丰富的想像和合情合理的虚构,《城濮之战》主要写了战前,战时和战后三个部分,文章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作者面对即成的历史现实,根据人物的言行得失,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加入种种神秘化的传说故事,来于是事件的结局,解释事件的因果关系。
《左传》语言言简意赅,词约义丰,文章脉络清晰,顺序连贯。
2、《城濮之战》这篇文章总体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但其间运用了一些叙述手法,如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手法文中的第一段讲了子玉这个人的性格,并引用了蒍贾的一段话,“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
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
”采用了预叙的手法,为下文子玉战争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文中的第三段争端谢了晋文公对百姓实行教化的内容,运用了插叙手法,讲出战争前完整形式。
让人看了文章的开头部分就能知道这场战争的结局,清晰明了。
这里把政治和军事结合起来写了。
3、《城濮之战》中正面战场的场面描写不过区区百字,其余的篇幅都着重在战前两国的力量对比和各国战前的准备上,不局限于对外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并且注重写战争的性质,善于抓住每次战争的特点进行描绘。
作者详于写战争背景,原因等的介绍,揭示出战争胜败必然性,寄予深刻思想。
作者正面描写战争的语句言简意赅,条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就像上一点中提到的,文中讲述了晋国励精图治,教化百姓而且重仁重义,且“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晋国注重谋略,大家团结一心,而楚国呢,有子玉这等刚愎自用的人物,而且楚国是作为理屈的一方自然战争是不利他们的。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ea4a2c735acfa1c7aa00cc14.png)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摘要]《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典籍,是反映春秋时期争霸的战争全貌。
《左传》是为此时期写出了纷纭复杂的春秋战争的过程,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
[关键词]战争描写政治外交背景绪论《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是以《春秋》为本。
主要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反映春秋时期争霸的战争全貌,也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
《左传》是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来记录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哀公二十七年。
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对当时的春秋时期的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等都有详叙和评价。
特别是对当时的应用文给后世的应用写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借鉴。
如:“命、誓、盟、祷、谏、让、书、对”等八种应用文是宋人陈骙在《文则》中从《左传》列举出来的,实际还远不止这些。
它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是擅长以战争描写见长。
经反复研究,查阅,我得出以下几点论述:一、左传战争的描写语言语言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诸侯林立,战火连连的春秋列国已远离我们而去,但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的记载,再现春秋的社会状况,更进一步理解各诸侯王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
《左传》对战争的描写语言具有一定的魅力。
《左传》是一部重要历史著作,阐述了我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的社会状况。
在华夏的文化领域里,《左传》又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散文体著作。
它对后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广泛影响。
《左传》的语言描写被冯李骅在《左绣读左卮言》中赞誉道:“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奇妙……篇篇换局,各各争新。
”由此可见,《左传》战争的语言描写已经写到了精妙之处。
据《春秋》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军事行动多达四百八十三次。
左传战争描写的艺术探论
![左传战争描写的艺术探论](https://img.taocdn.com/s3/m/3d6eeb7b58fafab069dc0280.png)
左传战争描写的艺术探讨作者名字(陕西理工学院××学院××专业××班级,陕西汉中 72300x)指导老师:[摘要]《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作品。
其主要记述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27年(前468)范围内的历史事件。
《左传》是我国历史学家研究春秋史的重要参考文献,不但文字优美,其叙事结构也非常考究,因此在我国文学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战争叙事艺术对后世的叙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了《左传》的时代背景、叙事结构艺术、叙事的时间谋略及叙述的小说因素等内容,试对《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特色进行探论。
[关键词]《左传》;战争描写;艺术[Abstract]"Zuo Zhuan" is also knows as"Zuo’s Biograph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As one of the Thirteen Confucian Classics, “Zuo Zhuan”is the first large-scale narrative works in China. It mainly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the first year Lu Yin Gong(722 years ago) to Lu Ai Gong 27 years (the first 468 ago). "Zuo Zhuan" is the important references of Chinese historians in the history of spring and autumn. Not only because its beautiful words,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are also very elegant.Therefore, it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narrative art of the war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later generations of narrative literatur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trategy "Zuo Zhuan"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he narrative art structure, narrative time and narrative novel factor content, and discus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ar artistic features of "Zuo Zhuan".[Keyword] "Zuo Zhuan";war description;art一、《左传》产生的时代背景《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一部以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历史著作。
举例说明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
![举例说明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8ffeb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3.png)
举例说明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
以下是 9 条关于此主题的内容:
1. 《左传》描写战争那可太生动啦!就说那城濮之战,把晋楚双方的布局、策略描绘得活灵活现,就好像我们就在战场上看着一样。
你想想,这描写是不是超厉害?
2. 记不记得长勺之战?《左传》对这战争的描写细致入微啊!从双方的士气到将领的决策,都写得明明白白,这不就像在我们眼前展开一幅激烈的战争画卷嘛!你说神奇不神奇?
3. 秦晋崤之战啊,《左传》把战争中的各种细节都抓住了!像是晋军的埋伏、秦军的慌乱,哎呀,那感觉真的是身临其境,这描写能力简直了,你能不佩服?
4. 柏举之战了解一下!《左传》写这场战争的时候,把双方的心理活动都表现出来了,真的是入木三分呀!这就跟看一部超级精彩的战争大片一样,你难道不想好好感受一下?
5. 鄢陵之战中,《左传》对战斗场面的描写,那叫一个震撼!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清晰可见,好比我们就在士兵旁边为他们加油助威,这是不是很厉害呀?
6. 看看鞍之战,《左传》对战争的叙述详略得当!该突出的重点一点不含糊,这就跟一个优秀的导演拍电影似的,你难道不觉得很精彩?
7. 邲之战呀,《左传》能让你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气氛!从战前的谋划到战时的激烈对抗,简直绝了,是不是像在玩一个超刺激的战争游戏一样?
8. 泓水之战里,《左传》对战争形势的描写那是丝丝入扣!让人对整个战局都一目了然,这水平高不高?你还不赶紧去好好品一品?
9. 《左传》描写战争确实有一手啊!不管是大场面还是小细节,都把握得恰到好处。
它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对古代战争的认知大门,让我们看到那个充满智谋和勇气的世界,你说是不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啊!
我的观点结论是:《左传》对于战争的描写十分精彩,独具魅力,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去欣赏与体会。
左传战争描写语言特色分析
![左传战争描写语言特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2c557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7d.png)
左传战争描写语言特色分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著作和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在两千多年绵长的封建社会中,在文化领域里,产生了极其深远广泛的影响。
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精彩细密的叙事,个性鲜明的人物和委婉巧妙的辞令三方面,而其中能充分体现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高超的叙事能力的就是它的战争描写。
冯李骅在《左绣读左卮言》中赞誉道:“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奇妙……篇篇换局,个个争新。
”由此可见左传的战争描写语言之精妙。
战争是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呈现为白热化的特殊形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以军事争夺、武力兼并为主的春秋时代,战争就被赋予了更为特殊的意义,它们是历史的血的涂染。
如实地将这一特殊的生活记录下来,从无数成功或失败的战例中及时总结新鲜的经验,这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左传》以大量篇幅描写战争,•正是时代的需要在作品中的体现,据《春秋》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军事行动多达四百八十三次。
《左传》详细地记录了其中十四次大规模的战争,小战役不计其数。
其中以对秦晋殽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秦晋韩之战等著名战例的描写最具代表性。
不同于其他史书的侧重记载战争过程的叙事风格,作战描写战争往往只是简略地表现战斗经过,而把战争和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集中笔力去叙写双方或胜或败的原因,充分揭示礼义道德、政通人和等综合因素对战争的牵掣,显现出作者具有卓越历史家的眼光,也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复杂更为动人的社会生活画面。
概括地说,《左传》战争描写的写作模式有两种,一是注重交代战前与战后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变化(包括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活动即战争准备和人心向背),同时辅以对占卜,天象,预言,征兆,梦境的描写赋予战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增强战争结果的必然性,以具体揭示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而对战争过程则一笔带过.如秦晋"肴之战".二是全景似的战争画卷.如成公二年的齐晋"鞌之战",就写得曲折传神,惊心动魄.战前,有齐侯使请战,高固逞勇等;战中,重写晋军主帅战车上三人(主帅却克,车左张侯,车右郑丘缓)的身负重伤,相互激励,终于化不利为胜利的情景;战后,齐侯请和,晋人提出无理要求,齐使交涉,迫使晋人放弃无理要求.在描写战争过程中的激烈场面时往往选取只决定战争进程的关键人物来刻画,借助人物在战场上的语言和动作集中凝练地展现战场上战士们奋力厮杀的姿态。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特征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669f03410661ed9ad51f34f.png)
古代文学课程论文张巧欢 20092410230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2班课程教师:郭建勋教授摘抄:《左传》擅长记言叙事,尤其擅长描写战争,虽然《左传》并不是一部专门的战争史,但是它对当时的战争反映之全面,以及对各次重大战争描述之详尽,是历史上其他史书所不能及的。
关键词:《左传》战争描写叙事散文描写特征引言:《左传》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叙事体散文著作之一,有很高的文学与历史研究价值。
其叙事风格非常具有特色,尤其以战争描写见长,研究《左传》战争描写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左传》在叙事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
论《左传》战争描写特征《左传》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叙事散文之一。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配合《春秋》而做的一部记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最后附鲁悼公四年(前463年)事一条,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是周以来史官文化,礼治文化和春秋以来人道思潮的产物。
”①它是我国古代写人叙事散文的一座里程碑,无论在记言记事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
用平浅流利的文句,把当时复杂的事件生动地展示给读者,到今天我们还能深刻的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及军事文化各个方面的状况。
因此,《左传》至今依旧保持着其活跃的散文生命力,成为先秦叙事散文的杰作与典范。
《左传》擅长记言叙事,尤其擅长描写战争,虽然《左传》并不是一部专门的战争史,但是它对当时的战争反映之全面,以及对各次重大战争描述之详尽,是历史上其他史书所不能及的。
《左传》全书共记载大大小小战争四百二十九次,写得比较详细的大战有十四次。
其中与争霸紧密相关的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齐晋鞌之战,吴楚柏举之战等篇章,材料丰富,叙述详尽,结构严密,描绘简洁生动,是作者最用心描写的,最为出色的部分,历来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成为《左传》中最广为流传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其出色①王曰美. 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第158 页的叙事散文的成就。
左传战争描写语言特色分析
![左传战争描写语言特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4b5ae1168884868762d6ee.png)
左传战争描写语言特色分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著作和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在两千多年绵长的封建社会中,在文化领域里,产生了极其深远广泛的影响。
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精彩细密的叙事,个性鲜明的人物和委婉巧妙的辞令三方面,而其中能充分体现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高超的叙事能力的就是它的战争描写。
冯李骅在《左绣读左卮言》中赞誉道:“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奇妙……篇篇换局,个个争新。
”由此可见左传的战争描写语言之精妙。
战争是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呈现为白热化的特殊形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以军事争夺、武力兼并为主的春秋时代,战争就被赋予了更为特殊的意义,它们是历史的血的涂染。
如实地将这一特殊的生活记录下来,从无数成功或失败的战例中及时总结新鲜的经验,这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左传》以大量篇幅描写战争,•正是时代的需要在作品中的体现,据《春秋》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军事行动多达四百八十三次。
《左传》详细地记录了其中十四次大规模的战争,小战役不计其数。
其中以对秦晋殽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秦晋韩之战等著名战例的描写最具代表性。
不同于其他史书的侧重记载战争过程的叙事风格,作战描写战争往往只是简略地表现战斗经过,而把战争和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集中笔力去叙写双方或胜或败的原因,充分揭示礼义道德、政通人和等综合因素对战争的牵掣,显现出作者具有卓越历史家的眼光,也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复杂更为动人的社会生活画面。
概括地说,《左传》战争描写的写作模式有两种,一是注重交代战前与战后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变化(包括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活动即战争准备和人心向背),同时辅以对占卜,天象,预言,征兆,梦境的描写赋予战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增强战争结果的必然性,以具体揭示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而对战争过程则一笔带过.如秦晋"肴之战".二是全景似的战争画卷.如成公二年的齐晋"鞌之战",就写得曲折传神,惊心动魄.战前,有齐侯使请战,高固逞勇等;战中,重写晋军主帅战车上三人(主帅却克,车左张侯,车右郑丘缓)的身负重伤,相互激励,终于化不利为胜利的情景;战后,齐侯请和,晋人提出无理要求,齐使交涉,迫使晋人放弃无理要求.在描写战争过程中的激烈场面时往往选取只决定战争进程的关键人物来刻画,借助人物在战场上的语言和动作集中凝练地展现战场上战士们奋力厮杀的姿态。
〖2021年整理〗《左传》的战争描写特点
![〖2021年整理〗《左传》的战争描写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a4cbf4fc4ffe473268abbe.png)
《左传》的战争描写特点《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以其高妙的笔法对春秋时代的历史进行了传神的表述,备受历代学者的称赞。
作者尤擅于写战争,“《左传》记乱世之事却不凌乱,叙事脉络分明主次得当。
”全书共记录战争483起,记录详细的有14次,较著名的如城濮之战、泓之战、鞍之战、长勺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等。
对于《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清人吴阎生在《左传微》中说:“左氏诸大战,皆悉心结撰而为之,声势采色,无不曲尽其妙,古今之至文也。
”李元春在《左氏兵法·序》中也说:“关壮缪、岳武穆皆好读《左氏春秋》,其平生用兵,无一为《左氏》之所有,而无一非《左氏》之所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纵观全书,结合战争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由表及里,由果探因,全局总揽《左传》可谓篇篇换局,各各争新,为战争描写确定了一种基本的叙述模式:战争结果的预先告知,叙述者并不特别留意接受者的感受而以预言的方式先期透露结局,带给接受者另一种惊喜和享受,那便是对战争胜负原因的追究,包括着重分析战争的起因、集中叙述战争双方胜负的缘由以及礼义道德、政通人和等综合因素对战争的牵掣。
如此,战争过程就变得省略简洁,或以战前的谋划、或以战后的说明替代战争过程,即使个别战争过程没有省略然也相当简洁,能做到逼真动人。
如“桓公五年”写了周王与郑国在繻葛展开的战争。
先交待了战争的原因,“王夺郑伯政, 郑伯不朝。
”;战前部署,周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肩左军, 陈人属焉。
”郑国:“曼伯为右拒,祭仲族为左拒,原繁和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战场上的实况,“ (郑庄公) 命二拒旗动而鼓”;战争的结果,“王卒大败”;战后的情况,“夜, 郑伯使祭仲足劳王,且问左右”;郑胜周败的原因,“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左传》中的战争描写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叙事体散文著作之一。
《左传》擅长记言叙事,尤其擅长描写战争,虽然《左传》并不是一部专门的战争史,但是它对当时的战争反映之全面,以及对各次重大战争描述之详尽。
《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邲之战、安革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
《左传》的战争描写,非常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注重战争前因后果的关系。
由于《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为了做到故事完整性,作者是煞费苦心的。
作者往往采用穿插,补叙,倒叙多种方法,突破编年体的局限,尽可能保持故事情节完。
如晋楚城濮之战,作者即重在记录战争的酝酿,从晋伐曹,卫的外围战写起,继而写宋国告急,晋将设连环计,子玉治兵,晋师退避三舍,最后到晋文公占梦坚定出战信心,两国才正式兵戎相见。
通过对双方内政、外交和军事上的一系列斗争过程的记叙和许多细节的点染,展现了一幅晋楚争霸的有声有色的壮阔图景。
文章大体上依照时间顺序,对交战中的两大营阵的种种活动交错地进行叙述,而以晋楚两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关系作为主干,其他有关国家和有关的大小事件都有条不紊的穿插进来。
通过许多不同的侧面,将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双方斗争的一些主要事件,以及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心态,都表现得非常生动和细致。
一场规模宏大、场面壮阔、矛盾复杂头绪纷繁的大决战,在作者笔下表现的首尾完整,层次分明。
其次,人物是叙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左传》中描写了各种人物,但《左传》的写人还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个专章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像后世小说那样塑造人物形象。
由于它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左传》中许多重要政治人物如郑庄公、晋文公、楚灵王、郑子产、齐晏婴等等,都是通过数年行迹的积累来表现的。
《左传》中还有一些人物,并不是反复出现而形成的一个完整形象,而是仅在某一时、某一事中出现,表现的仅仅是其一生中的某一片断,反映的是其性格中的某一方面。
这些形象往往非常生动传神,能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如晋秦殽之战中”蹇叔哭师“是贯穿全篇的主线。
秦国出师前,蹇叔已经把不可”劳师以袭远“的道理分析得很透辟。
出师时又把晋军必在殽山二陵之间击败秦军的预见说得非常具体,让读者看出秦国出兵的不义性质和它的失败的不可避免。
其他情节,则是环绕着主线从不同侧面进一步揭示了秦国失败的原因。
卜偃托言”君命大事“,说明晋国早有防备,秦国过周北门而超乘,说明其轻敌。
末段秦伯素服哭师时说”孤违蹇叔“,又跟前面遥相呼应。
文章结构严谨,并且善于捕捉重要细节,模拟人物性格化的口吻,用及简练的写法,把人物刻画的生动而传神。
《左传》战争描写情节往往跌宕起伏,并且非常注重细节描写。
叙述者在叙述战争时善于抓住那些有代表性的,对情节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细节予以刻画描绘,
从而更形象更生动地表现主题。
如在齐晋鞌之战中对双方的交战过程作了非常具体而细致的描绘,从齐候”灭此朝食“、”不介马而驰“开始,到齐候从徐关入、遇辟司徒之妻结束,中间加入许多精彩的细节;郤克”流血及屦,未绝股音“;解张“左并辔,右援枹而鼓”;晋军绕着华山追击齐军;韩阙如何俘虏假齐候等等,一个又一个的扣人心弦的情节,令读者目不暇接。
综上所述,《左传》作为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巨作,它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其文学价值,而突出在于其对战争描写的精妙绝伦,供后人研究探讨。
彭倩 2013213892
13级非师范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