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ppt模版)
合集下载
教育目的(模版)PPT课件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教育目的的概 念、意义,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等理论; 掌握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我国 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规定;把实施素质教育 与实现教育目的结合起来。 [重点难点] 1、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等概念。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4、如何全面贯彻教育目的 。
19
教学与学习方式
中国 听讲与接受 记忆与模仿
书本知识 间接经验
西方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理解与创造 实践活动 直接经验
20
2020/1/1
21
考试与评价制度
中国
西方
标准化答案
鼓励个人思考
书面测验 知识、技能、技巧
被动评价 区分排名、推动学习
论文、答辩 、制作 参与、多样化、创新
自我反思 淡化区别、个人隐私
12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核心: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 根本价值。 特点:教育目的以社会需要为本, 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 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
13
起源:
古希腊的柏拉图: 教育按照国家的需要来造就个人。 战国时期的荀子: 人性恶,应以“礼义”加以教化。
14
鼎盛时期:
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 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个人”并不 真正存在,人类才是真正的存在,个 人是教育的原料,社会是教育的目的。
15
应怎样看待个人本位和 社会本位的分歧?
从社会历史总的进程来看,教育目的的两 种价值取向基本上是一致的。 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 盾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还很尖锐。 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 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 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教育目的的概 念、意义,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等理论; 掌握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我国 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规定;把实施素质教育 与实现教育目的结合起来。 [重点难点] 1、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等概念。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4、如何全面贯彻教育目的 。
19
教学与学习方式
中国 听讲与接受 记忆与模仿
书本知识 间接经验
西方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理解与创造 实践活动 直接经验
20
2020/1/1
21
考试与评价制度
中国
西方
标准化答案
鼓励个人思考
书面测验 知识、技能、技巧
被动评价 区分排名、推动学习
论文、答辩 、制作 参与、多样化、创新
自我反思 淡化区别、个人隐私
12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核心: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 根本价值。 特点:教育目的以社会需要为本, 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 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
13
起源:
古希腊的柏拉图: 教育按照国家的需要来造就个人。 战国时期的荀子: 人性恶,应以“礼义”加以教化。
14
鼎盛时期:
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 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个人”并不 真正存在,人类才是真正的存在,个 人是教育的原料,社会是教育的目的。
15
应怎样看待个人本位和 社会本位的分歧?
从社会历史总的进程来看,教育目的的两 种价值取向基本上是一致的。 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 盾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还很尖锐。 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 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 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教育学原理 第五章 教育目的ppt课件
山西师范大学
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 求新知,具有事实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 学精神。”这是新的历史时期下对教育目的的比较 全面的概括,它具体规定了我国教育要培养的是社 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我国新时 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山西师范大学
每次我带高三毕业班,都无奈地对学生们说: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受学校的委托、家长的鼓 励、社会的要求,根据目前大学招生的标准来加 工你们,或者说得可恶一点,就是来摧残你们, 希望通过一年炼狱般的日子,我们能有一个预期 的结果。”每一次我都带着非常沉重的心情说这 番话,什么时候可以不说啊!时常想我们是为祖 国培养建设国家的接班人,还是仅仅为学校培养 大学生,社会需要这样的学生吗?
联系:可以近似地将教育方针看成是教育目的
的政策性表达。在我国,国家教育目的一般也是 通过教育方针来体现和表述的。
山西师范大学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 总体要求,即不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还是理、 工、农、医、师等,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 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 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 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 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山西师范大学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自由、 充分、主动的发展 (2)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极度发展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山西师范大学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 求新知,具有事实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 学精神。”这是新的历史时期下对教育目的的比较 全面的概括,它具体规定了我国教育要培养的是社 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我国新时 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山西师范大学
每次我带高三毕业班,都无奈地对学生们说: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受学校的委托、家长的鼓 励、社会的要求,根据目前大学招生的标准来加 工你们,或者说得可恶一点,就是来摧残你们, 希望通过一年炼狱般的日子,我们能有一个预期 的结果。”每一次我都带着非常沉重的心情说这 番话,什么时候可以不说啊!时常想我们是为祖 国培养建设国家的接班人,还是仅仅为学校培养 大学生,社会需要这样的学生吗?
联系:可以近似地将教育方针看成是教育目的
的政策性表达。在我国,国家教育目的一般也是 通过教育方针来体现和表述的。
山西师范大学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 总体要求,即不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还是理、 工、农、医、师等,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 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 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 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 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山西师范大学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自由、 充分、主动的发展 (2)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极度发展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山西师范大学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高等教育目的》PPT课件
课时教学目标
教育方针
•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里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 的最高行动指针,是教育事业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 我国现行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 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育目的 • 应然目的与然目的
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
• 教育目的的本质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 期待性。作为理想教育目的,是价值判 断与选择的结果,因而内含观念价值与 期望值。(F=V*E)
• 教育目的是主客观的统一。 • 教育目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 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 •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
– 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中各执一方,前者代表是斯宾塞, 后者是洛克。
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 导向、规范作用—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 活动;
• 激励作用—促进教育主体努力工作学习 的动力;
• 评价作用—指导教育评价方案的制定和 实施。
高等教育目的纵向结构
教育方针 高等教育目的 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高校教育目的逻辑概念
• 教育目的的逻辑概念:就是把受教育者 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或者说 是对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的设想。
• 高等教育目的的逻辑概念:高等学校中 对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的 设想。
高等教育目的主体
• 教育目的的多样性存在 • 国家教育目的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教
– 1955年5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合发表了著名的《迈瑙 宣言》中指出:“在相信科学是通向人类幸福之路的 同时,也强高要看到科学在向人类提供自杀的手段。”
教育方针
•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里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 的最高行动指针,是教育事业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 我国现行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 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育目的 • 应然目的与然目的
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
• 教育目的的本质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 期待性。作为理想教育目的,是价值判 断与选择的结果,因而内含观念价值与 期望值。(F=V*E)
• 教育目的是主客观的统一。 • 教育目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 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 •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
– 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中各执一方,前者代表是斯宾塞, 后者是洛克。
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 导向、规范作用—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 活动;
• 激励作用—促进教育主体努力工作学习 的动力;
• 评价作用—指导教育评价方案的制定和 实施。
高等教育目的纵向结构
教育方针 高等教育目的 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高校教育目的逻辑概念
• 教育目的的逻辑概念:就是把受教育者 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或者说 是对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的设想。
• 高等教育目的的逻辑概念:高等学校中 对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的 设想。
高等教育目的主体
• 教育目的的多样性存在 • 国家教育目的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教
– 1955年5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合发表了著名的《迈瑙 宣言》中指出:“在相信科学是通向人类幸福之路的 同时,也强高要看到科学在向人类提供自杀的手段。”
《教育的目的》PPT课件
关于教育目的的几种论说
宗教教育目的论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的作者) 1.“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 ;
主张回归宗教教育,主张以培养青年对于上帝的虔诚信 仰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从宗教的立场出发所阐发的教育 目的具有明确的终极价值性,具有较高的精神含量,它对 我们思考人与教育的精神实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肉体和精神是二元的,灵魂是不朽的”; 3.人类是借助于精神可以达到永恒的世界; 4.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信仰神和上帝; 5.教育应该使人具有知识、德行和虔性和忠诚。
• 教育目的作为一种理念,可以启发人的思考,规范和约束人 的行为,通过人们的理解和实践来进行。
• 联系: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治性表达;国家教育目的是 通过国家教育方针来体现的。
• 我国的教育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 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社会本位论
• 基本主张:
• (1)人的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
• (2)教育只有一个总的目的,即教育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 都得到某种激励和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 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 (3)教育的结果由教育的社会效益来衡量。
• 着眼于现实的教育目的 • 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培养现实社会生活所需要的
– 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 给予个体自由地充分发展,并予以高度重视;
– 不能抽象的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 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 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统一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 义是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目标PPT课件
2021/7/22
19
我国学前教育目标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结构
按目标的可操作性程度分:
1、幼儿园教育总体目标
2、幼儿园课程目标——是总体目标在相关领域的落实
3、幼儿园年龄阶段目标——课程目标落实到三个不同的年龄
阶段
4、幼儿园教育单元目标——是年龄目标的具体化及分段性目
标(内容单元;时间单元—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
5、教育活动目标——是某一具体的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
或所引起的幼儿行为的变化。是单元目标的具体化
2021/7/22
20
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特点
1、将全面发展定位为各年龄阶段教育的目标 传统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压力 2、学前教育目标体现了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 3、学前教育目标与小学教育目标接轨
2021/7/22
第一节 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目标
2021/7/22
1
案例分析
有记者报道:部分幼儿园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
的倾向。幼儿园的孩子要像小学生一样背着书包去
上学,要整整齐齐坐在教室里学运算、写汉字。幼
儿教育应有的教学方式被打乱,幼教开始出现小学
化倾向,5岁的果果是幼儿园中班小朋友,他的书
包里装了好几本作业本,有默写的拼音字母作业本,
12:00-13:00 午餐
13:00-1430-15:00 下午茶
1520:241/57/22
告别会
10
日本学前教育目标
1.无数大大小小的包
2.大人空着手,所有的包都孩子肩背手拿着
2021/7/22
11
日本学前教育目标
3.反复脱换的行头 4.大冬天穿短裤 5.0岁参加运动会
2021/7/22
教育学课件第五章(教育目的教学目标)
• • •
2、教育内容不同 应试教育的内容以应试和升学为中心来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则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完整的素质结构为核 心设置课程。
•
3、教育方法不同
•
•
应试教育是“授之以鱼”方法,重视灌输,以注入式讲授为主;
素质教育主张“授之以渔”,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教育评价不同。
做准备,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人们怎样生活。
• (2)杜威反对将教育视为未来生活而准备。认为“
教育即生活”,主张教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
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
六、文化本位论
• 以(德)狄尔泰、(德)斯普朗格为代表
• 基本观点: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
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
• 80年前,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 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也就是在这一年,日本侵略者在中 国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80年后,日本政 府在中学的体育课程中,新加入日本军国主义时期日军
作战训练的重要科目—— “拼刺刀”。表现的就是一种 尚武的精神,所求的无非也就是锻炼日本中学生的意志 。 • 但如果这个民族是日本,采取的又是这样一种极端的方 法,我们就不得不提高警惕了。因为在日本的历史上, 法西斯盛行的时代,他们也是通过类似的方法来教育自 己的下一代的。
• D.裴斯泰洛齐
• 5.在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中,争论最多、影
响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是(
盾和平衡问题。
)之间的矛
• A.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
• B.教育者的要求与受教育者的要求 • C.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 • D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 1.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高等教育学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ppt
(2)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深化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要以思想观念的解放为先导,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基 础。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前 提,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 果,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三,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 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发展人的真才实学, 培养“敢为人先”的创新能力,提高整个中华民 族的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1989年11月,他为少先队建队40周年题词:“培养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 事业接班人”。习惯上称“四有”新人。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指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包括经济、科技和文 教卫生、党政军各方面专业人才,也包括 工业、农业、商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 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 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 造的科学精神”。
第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四有”新人,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人的全面发 展理论的新贡献
第一,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充分发展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 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 利益。
使用规格指明同一类专业中不同人才在层次上的 差异,如理论型与应用型的差异,科学型与技术 型的差异等。
质量要求包括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两个方面。基 本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社会认 知和社会交往、体格体能和情感性格等方面。业 务规格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教育学教育目的》课件
个人本位主义
个人本位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 个人的自我价值和潜能,强心理学基础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通过 行为训练和强化,塑造人的行为 习惯和反应模式,培养人的自我 控制和适应性。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 人的潜能和自我实现,强调人的 情感、价值观和意义感,培养人 的自我认知和情感智慧。
强化人文素养教育
教育目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 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承和 发展。
关注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教育目的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帮助 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个 人成长和社会和谐。
教育目的的个性化
尊重个体差异
教育目的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 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 发挥学生的特长。
问题。
教育目的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 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 受教育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
会发展的需要制约。
教育目的的制定者主要是国家或 社会,是对所有受教育者的共同
要求。
教育目的的分类
总体教育目的
由国家制定,具有全局 性和普遍性,通常体现 为对人才类型和质量规
格的要求。
具体教育目的
针对不同教育领域或层 次的具体要求,是对总 体教育目的的进一步具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目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 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能力。
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育目的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敢 于尝试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THANKS
感谢观看
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德育: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 智育: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体育: 道德教育 法制教育 美育: 健康心理品质教育 …… 劳动技术教育
五、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 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思考与练习题
1. 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包括哪些结构? 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包括哪些结构? 2.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有什么关系?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有什么关系? 3. 简要评价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简要评价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4.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5. 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6. 分析当前教育目的实现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当前教育目的实现中存在的问题。
二、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
自然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自然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 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以社会性需要为出 发点和归宿、 发点和归宿、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目 的观。 的观。 20世纪的学派主要有实用主义教育、学科 20世纪的学派主要有实用主义教育 世纪的学派主要有实用主义教育、 结构主义教育。 结构主义教育。
鼎盛时期:
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 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 个人发展依赖于社会,“个人”并不 真正存在,人类才是真正的存在,个 人是教育的原料,社会是教育的目的。
应怎样看待个人本位和 社会本位的分歧? 社会本位的分歧?
从社会历史总的进程来看,教育目的的两 从社会历史总的进程来看, 种价值取向基本上是一致的。 种价值取向基本上是一致的。 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 盾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还很尖锐。 盾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还很尖锐。 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 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 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 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 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现当代发展: 现当代发展: 自然主义:具有反社会倾向,倡扬 自然主义:具有反社会倾向,倡扬 “天赋人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 进人的自然发展…… 进人的自然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全面和谐发 人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全面和谐发 展人的天赋才能…… 展人的天赋才能…… 新人本主义(存在主义):个人价值 新人本主义(存在主义):个人价值 高于社会价值,社会的完善通过个人 完善来实现。
3、我国教育价值取向中存在的偏差
教育价值观 教育内容与教材 教学与学习方式 考试与评价制度
教育价值观
中国 社会利益 培养精英 注重系统知识 强调稳定 计划、 计划、大纲 西方 个体发展 面向大众 关注生活经验 追求变化 跑道、共同建构 跑道、
教育内容与教材
中国 学科中心 系统与规范 原理、经典的知识 原理、 繁、难、窄、旧 概念、法则、 概念、法则、练习 注重结论、获得知识 注重结论、 西方 经验中心 解决问题 应用、现代化的内容 应用、 简、浅、宽、新 经验、思考、应用 经验、思考、 关注过程、强调体验 关注过程、
教学与学习方式
中国 听讲与接受 记忆与模仿 书本知识 间接经验 西方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理解与创造 实践活动 直接经验
考试与评价制度
中国 标准化答案 书面测验 知识、技能、 知识、技能、技巧 被动评价 区分排名、推动学习 区分排名、 西方 鼓励个人思考 论文、答辩 、制作 论文、 参与、多样化、创新 参与、多样化、 自我反思 淡化区别、个人隐私 淡化区别、
结论: 结论:
重人与社会的协调,强调社会本位 重人与社会的协调, 忽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 忽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 重人伦观念,强调师道尊严; 重人伦观念,强调师道尊严; 重“入世(仕)”,强调学以致用 入世( 强调个人的内省; 强调个人的内省;
第二节 教育目的观
教育目的观——对教育目的的看法 教育目的观——对教育目的的看法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一、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人文学科:文学、艺术、伦理、社会、 人文学科:文学、艺术、伦理、社会、 历史、地理等。 历史、地理等。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即以人为中心和 以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教育目的观。 教育目的观。 持此教育观的教育思想流派有永恒主义 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 等。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定义: 1、定义: 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 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2、教育目的的结构
一是对教育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 规定, 即指明受教育者在品德、 智力、 规定 , 即指明受教育者在品德 、 智力 、 知 审美、 体质等方面的发展, 识 、 审美 、 体质等方面的发展 , 以期受教 育者形成某种素质结构。 核心部分) 育者形成某种素质结构。(核心部分) 二是对教育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 规定, 规定 , 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 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 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教育目的的概 意义,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等理论; 念、意义,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等理论; 掌握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我国 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规定; 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规定;把实施素质教育 与实现教育目的结合起来。 与实现教育目的结合起来。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1、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等概念。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等概念。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4、如何全面贯彻教育目的 。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设者:人人都要参加社会主义; 建设者:人人都要参加社会主义;人人都要具备建设社会主 义的本领。接班人: 义的本领。接班人:人人都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者与接班人是统一的
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要求德、
指素质全面发展
要具有独立的个性
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在每个个体身上有不同的组合; 体等方面的发展在每个个体身上有不同的组合; 人的主体性得到发展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全面发展学说 古希腊:追求“和谐发展” 文艺复兴:“塑造完善全面的人” 近代资产阶级:“和谐、全面地发展人的 一切天赋和能力” ……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基本主张:
人的发展与人的活动相一致 旧分工是造成片面发展的根源 社会化大生产为全面发展提供可能 自由时间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古希腊的“智者派”(人是万物的尺 度) 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弘扬人性、发展 个性、使人成为人…… 个性、使人成为人……
全盛时期 全盛时期: 时期:
18世纪、19世纪上半叶 18世纪、19世纪上半叶 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 主张: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 目的是使儿童真善美的本能得到自然 发展。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 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 童思, 童思,在阅读中积累 词语 沁园春· 《沁园春·雪》的教学 目标: 目标:感情充沛地吟 当堂背诵; 诵;当堂背诵;理解 诗人的壮志豪情
三
级
(教学目标 )
域课程) 域课程) 本单元/ 本单元/章 或节课或本 次活动的教 学目标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 选择功能 激励功能 评价功能
二
级
培养目标
(课程目 标)
九年义务教 育语文课程 目标 一至二年级 语文课程目 标(阅读领
学 科 专 家
教 师
从“抽 象”逐 步过渡 到“具 体”
比较具体; 比较具体; 比较关注“ 比较关注“实 然”状态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 础知识、 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 法 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 具有独立阅读能力, 重情感体验, 重情感体验,激发想像 力和创造潜能。 力和创造潜能。学会运 用多种阅读方法
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 实用主义教育— 实用主义教育—教育即生活 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功利性
学校的社会理想是通过“个人” 改造社会 学校的社会理想是通过“个人”
重视科学教育
三、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即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 即以科学精神为基础, 方向的教育目的观。 方向的教育目的观。 其目的是要在科学和人文的互相协调、 其目的是要在科学和人文的互相协调、互 相补充中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与精神两方 面的和谐发展。 面的和谐发展。
1、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核心:主张教育目的应该以个人需要为 核心:主张教育目的应该以个人需要为 本,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 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特点: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 特点: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 要;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 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起源:
1、追求永恒化的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制造基督徒、共 产党员、工人、农民、商人,而在于 培养人类的理智,发扬人性,完善 人”。 教育内容:古典名著
2、追求理想化的教育目的 哲学观基础:精神高于物质 功利性的谋生教育只能在人文教育基 础上进行。
3、追求人性化的教育目的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自我生成论” 反对机械文明中的非人化教育 教育目的的核心是提高人存在的价值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核心: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 核心: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 根本价值。 特点:教育目的以社会需要为本, 特点:教育目的以社会需要为本, 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 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起源:
古希腊的柏拉图: 教育按照国家的需要来造就个人。 战国时期的荀子: 人性恶,应以“礼义”加以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