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明代花鸟画发展线索
论述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演变与发展。
论述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演变与发展是一个丰富多样的过程,经历了数
千年的发展和不断创新。从远古时期的原始花鸟图案,到宋代的绘画
家文人雅士对花鸟画的深入研究,在这漫长的历程中,中国花鸟画不
仅风格多样、表现手法独具特色,也成为了中华艺术传统中的瑰宝之一。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类已经开始创作简单的图案以装饰器物,并在艺术创作中表
现花鸟元素。到了商、周时期,花鸟图案开始出现在青铜器上,这些
图案特点是线条流畅简练,形象鲜明。这些原始的花鸟图案描绘了各
种动植物的形象,起到了象征着繁荣、吉祥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在汉代,花鸟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艺术家开始
对花鸟的形态、姿势进行更为精细的描绘,并将花鸟与背景环境相结合,形成了更具艺术感的画面。到了唐宋时期,花鸟画进入了一个高
峰时期,许多著名的花鸟画家相继出现。他们通过细腻的用笔和丰富
的色彩表现,将花鸟的生态特点以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宋代的花鸟画进一步发展了中国花鸟画的技巧和表现手法。宋代
画家们注重描绘花鸟的真实外貌,追求形态的准确和色彩的丰富。他
们着重研究鸟类的羽毛、花卉的茎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运
用线条和色彩,创造出了一些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花鸟画作品。这
一时期,花鸟画正式成为了独立的艺术门类,并开始有专门的画家从
事花鸟画的创作。
明代作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花鸟画的发展起到了
重要的推动作用。明代的花鸟画家吴镇、唐寅等,以及明代御用画家
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
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陶器、丝绸以及彩陶上的图案。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花鸟绘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代是中国花鸟画的起源时期。唐代的花鸟画作品主要通过壁画和绢画传世。这些作品以细腻的线条表现植物的形态和轻盈的笔触描绘鸟类的姿态,非常注重传神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唐代的花鸟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成为后世花鸟画的重要基石。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高峰时期。宋代的花鸟画作品以笔法细腻、构图丰满为特点。在绘画技巧上,宋代花鸟画家注重写生,追求精细,力图还原自然的细节和色彩。宋代画家郭熙更是在花鸟画的构图和笔法上做出了突破性的创新,使花鸟画的表现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元代是中国花鸟画的一个重要时期。元代花鸟画家刘松年和赵孟俯的作品成为了元代花鸟画的代表作。他们借鉴了宋代传统的绘画技巧,同时又加入了更多寓意和表达,使花鸟画更加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元代的花鸟画作品不仅注重外形的写实性,还加入了更多的意境和情感,使得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
明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时期。明代的花鸟画家文征明和唐寅是这个时期中国花鸟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生气和活力,通过运用鲜明的色彩和快捷的笔触,表达了
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明代的花鸟画风格多样,有富有气韵的工笔花鸟画,也有精湛的写意花鸟画。明代的花鸟画家们通过不同的绘画方式,使花鸟画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
近代以来,中国花鸟画在现代艺术的影响下,进一步发展壮大。继承了传统花鸟画的精髓,并加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使得花鸟画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多样化和时尚化。同时,中国花鸟画也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关注,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及特点
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及特点
中国花鸟画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殷周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转画像石,以及古代大量的工艺品上经常出现的花木、鸟兽、鱼虫、龙凤等纹样。这些都是审美意识作用下产生的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在创造物质的同时,也创造了文化艺术。但这还不能称之为花鸟画,因为它不是独立的绘画艺术品。当绘画艺术经过与实用的分离,并逐渐发展成熟,在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以禽鸟和山水、花园、蔬果为题材的作品,此时的花鸟画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带有一定的装饰性,这是花鸟画的萌芽时期。
花鸟画发展到唐代,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活跃,诗歌、书法都出现了一代高峰使花鸟画继山水之后也逐渐独立起来,成为独立的一种画科。这时花鸟画已成和人物画,山水画三分天下之势。到唐代中晚期花鸟画已经逐步成熟,薛稷、边鸾、刁光胤等画家高手辈出。边鸾被美术史家称为花鸟画之祖,对五代花鸟有很大的影响,并且鞍马为主的动物类题材在这一时期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韩斡的《照夜白图》、《牧马图》,韩混的《五牛图》以及戴嵩的《斗牛图》
五代时期虽不长,但却对宋代的院体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代以徐黄异体为标志,花鸟画进入了成熟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一方面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开创了以黄筌为代表的工整精细的“勾填法”和徐熙逸派的“落墨法”。以黄筌父子为代表的黄派,是我国绘画史上重要的花鸟流派,它继承了唐末刁光胤的画法,双勾填彩,用色浓重艳丽,追求一种富贵的意趣。黄筌因才艺高超,深受西蜀统治者赏识和重用,他掌握画院的大权,使黄氏画风成为画院的典范,对以后的宫廷花鸟画影响深远。江南的徐熙画派,继承了晚唐殷仲容“用墨色如兼五彩”的表现技法,以墨为主,用水墨晕染,它是和“以色晕染”相对又有相同效果的表现方法。他重视“用笔”和“用墨”,追求生机与天趣,反对雕琢,画法活泼洒脱,不枸一格,以“野逸”著称。徐体和黄体是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他们相互排斥
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早期的中国绘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简要介绍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花鸟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早在商周时期,古人就开始将花鸟绘画作为装饰图案来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花鸟绘画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唐代是花鸟画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画家将花鸟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注重描绘物象的形态特征和色彩的细腻变化,尤其擅长画花草树木和各种鸟兽。
宋代是花鸟画的黄金时期,画家们开始创造了更多的花鸟画作品。画家们在继承唐代画风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花鸟物象的造型和色彩表达。他们善于捕捉自然界中的细微变化,并将其表现在画面之中。宋代画家李唐更是以其独特的花鸟画而闻名,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个人风格。
明代是花鸟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画家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花鸟画的艺术语言。明代画家祝允明和唐寅是当时的著名花鸟画家,他们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精巧的构图而闻名。尤其是唐寅的花鸟画更是精绝,他尝试了许多新的表现手法,使花鸟画更加立体生动。
清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画家们继承传统,又开创新的艺术风格。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宫廷画院兴盛,许多优秀的花鸟画家在这里崭露头角。同时,
民间画家们也大量从事花鸟画创作。清代的花鸟画以工笔细腻和写意清逸相结合为特点,画家们在构图和色彩表达上有了更多的自由发挥。
进入现代,花鸟画经历了一些新的变化。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一些画家开始尝试将西方的绘画技法和观念引入花鸟画创作之中。这种新的尝试使花鸟画在形式和风格上有了更多的变化和创新。同时,一些现代花鸟画家也将花鸟画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结合,推动了花鸟画的多样化发展。
明清花鸟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明清花鸟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明清花鸟画是中国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在明清时期,花鸟画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传承了自唐宋以来的传统技法,又结合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元朝花鸟画的影响
元朝时期,蒙古帝国统治中国,对于中国文化的破坏和汉文化的压制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然而,在绘画领域中,元代却对中国画艺术的演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元代花鸟画以写意、笔墨浓郁、富于神韵而著称。这种风格的花鸟画,对于明清时期的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代画家赵孟頫、文同、虞允文等人的画风,对于后来的明清花鸟画的笔墨处理和构图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明代花鸟画的发展
明朝时期,宫廷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花鸟画的传统技法也得
到了发扬。明代花鸟画以工笔花鸟画为主,这种画风以勾勒轮廓,丰富细致的色彩填充为特点。例如,光绪年间创作的《梅花鸟虫
图轴》、《三羊开泰图轴》等作品,都是明代工笔花鸟画的代表
作品。
此外,还有一种流派是文人花鸟画,这种画风重视意境和气韵,力求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心灵。明代画家文征明、唐寅、仇英等
人的花鸟画,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三、清代花鸟画的变革
清朝时期,学术实践兴盛,士人文化繁荣。在花鸟画领域中,
江南一带的画家开始尝试新的表现形式,转向以文人画风为主导,擅长表现意味深长、含蓄丰富的笔墨和意境。清代花鸟画出现了
更多“脱俗”的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同时,清代花鸟画也吸收了一些西方绘画的元素,例如透视和
阴影等。这种绘画风格被称为“小洋画风”,为比较流行的版本。
花鸟画发展历程
花鸟画发展历程
古代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绘画艺术。在古代,花鸟画主要在绘画中起到装饰和增添生气的作用。早期的花鸟画多是以鸟类和花卉为主题,将它们细致地描绘在画纸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鸟画逐渐受到皇室和贵族的青睐,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艺术形式。在宋朝时期,花鸟画进一步发展,并开始注重气韵生动和形神兼备。宋代画家荆浩、雷岱等人被誉为花鸟画的先驱和奠基人。
元代是花鸟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元代花鸟画家李时中在技艺上取得突破,他的作品以静态的姿态和写实的风格著称。明代花鸟画家任伯年、徐渭等人将花鸟画的形式和技法进一步完善,注重色彩的运用和气氛的营造。
清代是花鸟画的鼎盛时期。清代画家群体以仇英、朱耷等人为代表,他们在花鸟画的创作中融入了更多的写意元素,并注重意境的表达。清代花鸟画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近代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并与西方绘画相结合。近代画家齐白石被誉为中国画坛的翘楚,他的花鸟画作品充满了个性和独特的笔墨,为花鸟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现代花鸟画已经形成多种风格和流派,绘画风格从传统细腻写实到写意表现主义等各式各样。当代花鸟画家如吴冠中、齐白石弟子冯凡、鲁国钦等人以其创新的笔触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为
花鸟画增添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花鸟画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从早期的装饰性绘画到成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从古代的写实到现代的表现,花鸟画在传统和创新之间不断演化,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之一。
花鸟画发展历程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门类,起源于古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丰富的艺术风格。以下是花鸟画的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
1. 古代绘画起步: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绘画就有了雏形,但真正的花鸟画起步较晚。随着绘画技法的逐渐成熟,唐代(618-907)出现了一些描绘花卉的作品,标志着花鸟画的初步发展。
2. 宋代的繁荣:
-宋代(960-1279)是花鸟画发展的繁荣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描绘花卉、鸟类的形态特征,追求写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赵伯驹、徐渭等画家在这个时期创作了一系列杰出的花鸟画作品。
3. 元明时期的变革:
-元代(1271-1368)花鸟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画家们开始注重用笔法表现意境,有了更多的表现手法。明代(1368-1644)的花鸟画有了更多的题材和表现手法,画面更为生动、多样。
4. 清代的传承与创新:
-清代(1644-1912)花鸟画的传统得到了继承,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创新。画家如石涛、郑板桥等人在花鸟画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形成了不同的画风。
5. 近现代的继承和创新:
-近现代以来,花鸟画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接受了一些西方绘画的影响,呈现出更多的创新。中国现代花鸟画家如徐悲鸿、齐白石等人,将西方绘画技法融入花鸟画,形成独特的风格。
6. 当代花鸟画:
-在当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画家们不仅在传统纸绢上进行创作,还通过多种媒介和技法进行实验和创新,展现了花鸟画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广阔前景。
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绘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创新,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明清时期美术发展简述
中国明清时期美术发展简述中国明清时期美术发展简述
明代是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是在沿
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逐渐稳定,文
化艺术变得发达起来,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绘画方面,如
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沈周、文徵明为首的吴门派,董其昌、赵左等人的松
江派、华亭派、苏松派,蓝瑛则另称为武林派等等,流派纷繁,各成体系,各
个画科全面发展,题材广泛,山水、花鸟的成就最为显著,表现手法有所创新。总的说来,元四家的影响在初期犹存,前期以仿宋"院体"为主;中期以后,以
吴门各家为代表,回到继承元代水墨画法的文人画派,占据画坛主流。整个明
代绘画大体可以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这三阶段相互有所区别,但
也不能截然分开,而应该说是相互交替衔接的。
明清时代戏曲小说的版画插图
版画插图是有力的普及工具,闺范、列女传、状无图考、三教搜神大全、
儒教列传之类内容浅显有插图的书格外盛行。这一类的书的插图虽也有较好的,特别是在雕印技术上有一定成就,其中也出现若干来自生活的真实的形象。
版画插图也被用来形象地介绍科学的和技术性的知识,成为一种具有说明
作用的图解。宋代以来和商业资本一齐发展着的生产技术尤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齐民要术》(手工业)、《农政全书》(农业)、《军器图说》(军事)、
《灸经》、《本草》(医药),以及一些地方志等都利用了插图。
为版画插图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真正的基础的是文学作品,特别是市
民文学的戏曲小说。它表现了丰富多样的生活内容,对于社会的矛盾进行了揭露,对于一些社会现象作了善恶的判断,而深入细致地刻画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心理、意志和愿望。虽然其中也有封建性的糟粕,而且在明清之际的某些
明代院体花鸟画的时代性研究
明代院体花鸟画的时代性研究
□李媛徐雷
摘要:明朝,院体花鸟啟兴盛,其借鉴了宋代的绘画风格并加以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该文概括了明代院体花鸟画的形成与艺术特点、,分析了时代发展对明代院体花鸟画产生的深远影响,以边景昭、孙隆、林良这三位明代画家及其代表作品为例,论述了明代院体花鸟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性表现,剖析了明代院体花鸟画的时代性及其由盛转衰的原因,希望有助于对这一时期绘画风格的时代性的研究。
关键词:明代院体花鸟画时代性
一、明代院体花鸟画概述
1.明代院体花鸟画的形成
院体画,又称“院画”,指服从宫廷需求,并以君主个人审美思维为原则,随时代更替而动态发展的绘画。明代院体花鸟画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明太祖朱元璋的审美意志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明代院体花鸟画的发展,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首先,相较于其他时期,院体花鸟画在明代初期出现较晚。其次,宣德年间花鸟画全面复兴。此时,明朝稳定与繁荣的社会背景,进一步推动了花鸟画的复兴进程。最后,院体花鸟画在天顺年间打开了新的局面。在此期间,吸收了宣德年间浙派山水画法粗笔水墨形态的花鸟画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2.明代院体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明代院体花鸟画在继承传统唐宋绘画风格的基础上,又有了崭新的突破。从画面构图看,明代院体花鸟画摒弃了宋代的折枝构图方法,缩造了一种新的全景构图形式。明代的全景式构图是以整体向局部收缩的模式,递进式地将画面展现出来。从美学特征看,明代院体花鸟画一直弘扬皇权,为治国安邦发挥政教作用。从表现技法看,一方面受到明代政治环境的影响,画师的地位已大不如宋朝,他们的绘画逐渐趋向于凌厉、沉重的风格,以此表达心中的不满。另一方面,明宣宗、明宪宗时期的绘画,写意性明显高于传统的工笔性。以此为契机,写意的明代院体绘画开始迅速发展,并且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改良与革新,院体花鸟画逐渐转变为
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
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题材之一,源远流长,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以下是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史前时期至秦朝:在史前时期,中国的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使用动植物作为纹饰进行装饰,形成了最早的原始花鸟图案。到了商周时期,铜器纹饰中的花鸟图案开始出现。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花鸟图案逐渐融入了织锦、陶瓷等艺术领域,并成为了里子、瓷器等的常见纹饰。
汉朝至唐朝:汉代是中国花鸟画的重要发展时期。汉朝时,花鸟画开始出现在壁画和丝织品上。唐代则是中国花鸟画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花鸟画家和作品,如僧人虚谷的《唐宗应丽图》等。唐代花鸟画注重描绘鸟兽的形态特征和自然环境,形成了以写实为基础的传统。
宋朝至元朝:宋代花鸟画强调“形似”,即要求画家必须准确地描绘花鸟的外形特征,并力求写实。这一时期,花鸟画的绘制方法和技巧逐渐完善,画家们开始注重提高画中的形象逼真度。元代则注重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兼容并蓄了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和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格。
明朝至清朝:明代是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墨色的运用和笔墨技法的提高。清代的花鸟画则以“各取所长”为特征,汲取元代以来的绘画精华,兼容了不同绘画流派
的技法和风格。著名花鸟画家如石涛、邱景文、郑燮等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
近现代至今:进入近现代,中国花鸟画开始接纳西方绘画的影响,注重色彩的运用和构图的创新。近年来,花鸟画的创作形式也发生了革新,不仅有传统的工笔花鸟画,还出现了水墨写意的花鸟画和综合材料创作的花鸟画等多种形式。
总之,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朝代和时期的变迁,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它不仅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
明代工笔花鸟画发展轨迹
明代工笔花鸟画发展轨迹
明代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衰落时期的开始,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思想、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阶段。经济上,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商业的繁荣,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以工商业著称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明代中后期,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丝织业中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当然,就整个中国而言,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关系的变革反映在思想上:一方面程朱理学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正统地位愈加巩固;另一方面,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要求的早期民主思想也在潜滋暗长。受其影响,明代工笔花鸟画发展轨迹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明代前期,两宋院体工笔花鸟画复兴并占主导地位。明代中后期,随着写意花鸟画第一个昌盛时期的出现,工笔花鸟画日渐寥落,几成绝响。
明代前期工笔花鸟画复兴原因
元代墨花墨禽繁盛,致使工致雅丽的院体工笔花鸟画沉寂了近百年。明代初年至中期,院体工笔花鸟画逐渐复兴,几乎重现两宋画院时期的繁荣景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唐、五代以及两宋时期工笔花鸟画成就巨大,不仅为明代前期工笔花鸟画的复兴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范本和相当成熟的程式化的绘制技法,而且奠定了人才基础。“靖康之难”,北宋灭亡,赵氏在江南重建宋王朝,宣和画院中溃散的部分画家辗转来投,工笔花鸟画在南方得以延续。其繁荣程度虽不能和北宋相比,但仍可谓人才济济,成就突出的达数十人之多。南宋灭亡,画家散落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明朝建立后,承袭院体工笔花鸟画深厚传统的再传弟子们纷纷重入皇家画院,成为复兴工笔花鸟画的主力,如福建沙县人边景昭、浙江宁波人吕纪、江苏南京人殷偕、江苏苏州人缪辅等。
花鸟画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花鸟画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花鸟画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中国花鸟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发挥在那行程。推其先,花鸟画的形成,是受了山水画中松石一科的影响。从历代美术史的著录中,可以探索出它们微妙的交织关系。
盛唐的毕宏善画松,《宣和画谱》中说他“笔力纵横而有骨力,变易前法,不失真形”。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也说:“改步变古,自宏始也。”变就是创造,毕宏笔下的松石,增强了松石的艺术效果,成为以松石为主体的《松石图》。擅长画松的张璪,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现实主义理论指导下,从体验现实景物入手,通过丰富想象进行创造。此时的花鸟画已经以其独立的艺术形象、风格、表现技巧和人物画、山水画分道并驱了。在表现技法上,已经精巧而熟练,在取材内容上,也逐步扩展到山花园蔬、鹘雁虫鱼。边鸾是我国花鸟画的第一名手,其花卉精于设色,光彩艳发,脱离了在人物画汇总作为附庸的暗淡调子,赋彩鲜明,主题突出,已达到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花鸟画的成熟期。薛稷画鹤,孙位画鹰犬,刁光胤画花竹树石,都曾知名一时。
当代花鸟画作品欣赏:
易从网画家何文铮《鸟雀莫嫌秋事冷》(作品选自:易从网)
唐代各家孕育了花鸟画的萌芽,降至五代两宋,画家辈出,表现技法的大大提高和丰富,使花鸟画达到了鼎盛。
五代中黄筌、徐熙两家并起,在创作技法方面表现了不同风貌。黄筌仕蜀待诏,曾以画“六鹤殿”知名。他在殿壁上以活泼、真实的笔法,表达了鹤的惊露、啄苔、理毛、整羽、唳天、翘足的六种具体神态,从而得到“和生者毕肖”的赞誉。徐熙是江南布衣,善画花果禽鸟。他画的牡丹,“叶有向背,花有低昂,花光艳逸,哔哔灼灼,使人目识炫耀”。徐、黄二家一是勾勒工整富艳,一是笔墨淡穆萧疏,显示了“富贵”和“野逸”的两种风貌,虽表现手法不同,但他们师法自然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却是一致的。在徐、黄两派发展的同时,画家们对于花鸟画的取材更加宽广,渐渐发展到描写鹅、雁、鱼、虾、
明代绘画发展简述
明代绘画发展简述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个重要阶段。这⼀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
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些以地区为中⼼的名家与流派。整个明朝⼀代书画艺术的演变发展,⼤致可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但也不能截然分开,⽽是相互交替衔接的。
戴进《三顾草庐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前期
这⼀时期是以仿“两宋院体”为主。花鸟画⽅⾯,继承了黄荃⽗⼦⼯笔重彩的画风;⼭⽔画⽅⾯,有的宗法郭熙,⽽⼤多数⼈物⼭⽔画,则完全效仿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虽师法古⼈,还展现出⾃⼰独有的⾯貌,形成了明代院体的特有风格。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形象精确,法度严谨,⾊彩艳丽。明画与宋画的区别主要是宋代院体画下笔凝重稳健,⽐较⼯整谨严,风格朴厚,⽽明代院体画,早期画风还⽐较严谨细密,多⽤⽔墨稍带写意,下笔轻快。
戴进((1388-1462)),师承南宋李、刘、马、夏的传统,兼融两宋各家之长,技艺⽅⾯,著称于时,号称'院体第⼀⼿'。因为是浙江⼈,故被称为“浙派”,受其影响的有吴伟、张路等,⼀时追随者很多。“浙派”与戴进为这⼀时期的代表画派与画家。
沈周《庐⼭⾼图》纸本设⾊纵193.8 横98.1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代中期
明代中期,院画势⼒⽇衰,“浙派”也渐趋末流。代之⽽起的是活跃于苏州地区的“吴门画派”。由于此时期苏州经济繁荣,各种⼯商⾏业发展迅猛,直接推动了⽂化艺术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这⼀地区成为当地和四⽅⽂⼈聚会的最好场所。“吴门画派”在此背景下应运⽽⽣。吴门画派以沈周为领袖,⽂征明继起,⼀时追随者很多,形成明代后期⼀⼤流派。同时⽣活在苏州的唐寅和仇英,也以绘画著称于时,和沈周、⽂征明⼀同被称为“吴门四家”。
中国美术史——明代美术(适用教资教招)
中国美术史——明代美术(适用教资教招)
一绘画艺术
明代绘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明前期,画坛以南宋院体之风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为主流。中期以后,苏州经济的繁荣促成了文人画派——吴门画派的崛起。明代后期,写意花鸟画兴起,明末出现了变形人物画风、肖像画派,以及力倡文人画的松江山水画派。
(一)明前期宫廷绘画
明代宫廷绘画取法南宋院画兼师北宋名家,人们称之为“院体”。明代宫廷山水、花鸟画创作繁盛,人物画次之。宫廷人物画主要服从政治的需要,发挥宣教功能,题材比较狭窄。
1、院体花鸟画
花鸟画创作代表了明代宫廷画的主要成就,既有统一风格又呈现出多种面貌,其共同之处在于,作品擅绘大幅,构图饱满完整,观察入微,描写精细,动物饶有生意,常把花鸟置于特定环境中,用工笔、写意结合的手法,使细丽的花鸟与粗放的木石互为衬映,在富丽堂皇中不失浑朴端严。代表画家有边景昭、孙隆、林良、吕纪等。
边景昭擅画禽鸟、花果、翎毛,以工笔重彩见长,他的作品工整秀丽,笔法细谨,赋色浓艳,高雅富贵。代表作品有《竹鹤图》等。
《竹鹤图》
孙隆擅画翎毛、草虫,不用墨线勾勒,纯以色彩作写意,谓之“没骨”,生动潇洒,意气横生。“没骨”法丰富了花鸟画的表现技
法,对后世泼彩写意影响深远。代表作品有《芙蓉游鹅图》等。
林良擅画水墨写意,尤其擅长画鹰,构图气魄宏大,形象气宇轩昂,用笔刚健奔放,墨色酣畅淋漓,代表作品有《灌木集禽图》《双鹰图》《松鹤图》等。
明代的水墨写意花鸟画,由林良开派,其后沈周、陈淳、徐渭等,一步步将写意法推向臻境,并使其成为明代花鸟画最流行和最富成就的一种形式。
明清的绘画发展
明清的绘画发展
明清时期的绘画发展状况
画派林立,各尽其韵——明代绘画
明代绘画发展表面显得平淡,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变化。随着明王朝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变化,绘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中期、晚期。各阶段的画风转变几乎浓缩了宋元明清四朝的画史。从体现宫廷趣味的“院体”和有民间气质的“浙派”,到在野文人与市民结合的“吴门派”,再到缙绅士大夫的“松江派”,正好勾画出一条宫廷绘画中衰、文人画兴起并取得正统地位的线索。
明代早期由于社会安定,经济逐渐恢复,社会心理比较积极向上;同时统治者在文化上控制严密,因而出现了歌颂新朝、点缀升平的“院体”画风。明初几个帝王对南宋画院那种清新刚健的山水画、精工富丽的花鸟画风格的喜好,在明初一度造成了文人画的低潮和北宋风格的回流。这或许与明朝是农民起义得天下有关吧,统治阶级包括统治者普遍是农民出身。因而在文化艺术审美上不太讲究文学性和哲学性,充满着粗放的、开拓的豪情。明代宫廷绘画风格变化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涉足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画科。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花鸟画,百余年内名家辈出,而且突破“院体”程式,自创新格,形成多种风格样式,对后世影响深远。如边景昭的《竹鹤图》、朱瞻基的《苦瓜鼠图》。
真正复兴南宋“院体”画风并有较大发展、影响的还是“浙派”。这是画史上正式命名的第一个画派。创始人戴进的《春山积翠图》、《雪山行旅》、《葵石蛱蝶图》是其代表作,也反映了“浙派”的基本特色,用笔快而犀利既有宋代“院体”的细丽精致,又有文人的淡雅古拙之感。
明代中期,以吴门各家为代表,回到继承元代水墨画法的文人画派,占据画坛主流。“吴门画派”的核心人物沈周、文徽明,都是苏州人,苏州别称吴门,故称此派为“吴门派”。吴门派画家们通过师生、姻亲、诗画郊游,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审美取向上相互影响,
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花鸟画的发展历程介绍如下:
一、早期花鸟画
花鸟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壁画,这些早期的艺术形式中已经有了花、鸟、鱼、虫等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形象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绘画作品。早期花鸟画的代表作品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夔凤仕女图》和《二龙戏珠图》。
二、唐代花鸟画
唐代花鸟画开始逐渐发展成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以工笔形式为主,画面精美细致,色彩艳丽。代表人物有唐代的边鸾、阎立本等。同时,唐代还出现了以写生为主要特点的花鸟画家,如薛稷、韩干等。
三、五代花鸟画
五代时期的花鸟画在唐代的传统上有了更大的发展,形成了工笔和写意两种不同的风格。其中,黄筌的工笔花鸟画以其细腻逼真的技法被后人称为“黄家富贵”,而徐熙的写意花鸟画则以豪放洒脱的笔墨表达出自然之美。五代时期的花鸟画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宋代花鸟画
宋代是花鸟画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既有工笔重彩,也有水墨写意。宋代花鸟画的题材也更加广泛,除了传统的花卉、禽鸟外,还出现了以山水为背景的大幅花鸟画作品。宋代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有赵昌、崔白、林逋等。
五、元代至清代花鸟画
元代至清代期间,花鸟画的发展逐渐与文人画融合,文人气息逐渐浓厚。元代的文人画以简洁、淡雅为特点,代表人物有赵孟頫、钱选等。明代的文徵明、沈周等人继承了元代的传统,同时也有所创新。清代是文人画的鼎盛时期,代表人物有八大山人、石涛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个性化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花鸟画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从早期的彩陶纹饰到唐代的工笔花鸟画,再到五代和宋代的写意和水墨风格,以及元代至清代的文人气息浓厚的特点,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风格。这些传统和风格的演变和创新为后世的花鸟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明代花鸟画发展线索
中国花鸟画的萌芽状态,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出现在器物上的花鸟形象,到两汉六朝时期已初具规模。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魏晋南北朝一些画家以花鸟为主题的创作,在著录中已不属少见。唐代时,花鸟画发展为独立画科,并开始走上成熟阶段。唐代著名的花鸟画家有薛稷、边鸾,鞍马画家有曹霸、韩干等。花鸟画至五代、北宋完全成熟。五代以黄筌、徐熙为代表的两种花鸟风格,表明中国画家已能通过不
同的选材和不同的手法,分别表达或富贵或野逸的审美意趣。到北宋痹虿 斯 ⒒ 窕 胛娜嘶 窕 姆忠埃 宋夜 谝黄 窕 畚摹 痘 裥鹇邸贰4撕蠡 窕 冶渤觯 绺褚哺 鞫嘌 1彼蔚拿 矣姓圆 ⒋薨住⒄再ァ⑽耐 取1彼沃泻笃冢 诠け噬枭 窦绦 ⒄沟耐 保 娜怂 窕 ㄌ乇鹗撬 健八木 印保┖桶酌杌ɑ芟嗉坛鱿钟谀纤渭霸 C 矣姓悦霞帷⒅K夹ぁ⒎ǔ!⑼踉ā⑼趺帷⒖戮潘嫉取C髑迨逼冢 匆饣 窕 鱿植 耍 晌 成嫌肷剿 椒智锷 幕 疲 ⑾蚋 苛业厥阈醋髡吒鲂郧楦械姆较蚍⒄埂T谕贫 匆饣 窕 姆⒄狗矫妫 鞔 拿 沂浅麓尽⑿煳迹 宕 拿 矣兄燹恰⑹ 魏汀把钪莅斯帧钡取A硗猓 谇宕 墓 ⒒ 褐校 捎谖鞣交 夜┲肮 ⅲ 戳宋餮蠡 ǎ 膊 艘恍┲形骰 ㄈ诤系幕 窕 髌贰?
〔1〕明代初期的花鸟画:宋元余韵
明代初期一般指洪武、永乐到宣德、成化、弘治时期,此时的花鸟画最突出的表现为继承元代水墨画法和宋代院体花鸟。最能代表两种画风的作家莫过于夏昶与边文进。
夏昶(1388-1470)乃被称为画竹“开山手”的王绂(1362—1416)的高足,以墨竹著称,时谚有“夏昶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谓。在永乐中举进士,官至太常寺卿直内阁,故后人称之为夏昶太常、夏昶卿。他继承了元人传统,在其师萧散自在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自己墨色苍润、洒脱自然的风貌。他的墨竹,题材、内容极为丰富,在表现风雨中飘舞之竹方面尤见功力。史称其竹“烟姿雨色,偃直浓疏,动合矩度,盖行家也”【4】,从其《奇石清风图》可看出其端倪。该图表现清风轻拂下摇曳偃仰之竹。作者用墨层次分明,笔势遒劲,系其同类作品之佳构。传其衣钵者有魏天骥、屈礿(一作约)、张益、张绪、吴巘、王仪、杨廷端、朱端、何乔福、乔昶、冯起震及婿虞瑛等。其中晚明冯起震(1553-1642年仍在)的《湘江新雨图》,仍然系墨竹,在承继夏氏的同时,也能有所创新。
曾于永乐至宣德初期授武英殿待诏的福建人边文进可称明初院体花鸟的代表,画史称其花果翎毛“妍丽生动,工致绝伦”【5】。他继承宋画院工笔重彩的传统,用笔精细,设色明艳,所绘《雪梅双鹤图》,工整细腻,双鹤施以白粉,梅干及花朵也细致精确,笔墨潇洒。边文进以画花鸟著称,尤以画鹤见长,该图堪称其代表作。其子楚芳、楚善、楚祥及外甥俞存胜、
婿张克信等均能传其家学。
与边文进大致同时供奉内廷的缪辅的生平事迹一直史载阙如,从其传世的画作看,他曾供职于武英殿直锦衣镇抚,擅长画鱼。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鱼藻图》,上署“武英殿锦衣镇抚苏郡缪辅写”,钤“良佐”、“赴清光”二印,则他为江苏人,“良佐”则有可能为其别字或号。他所绘之鱼藻,多写硕大的锦鲤游弋于深水杂藻间,旁有各类小鱼作衬。锦鲤或跳跃,或昂首,或俯游……各尽其态。《鱼藻图》描写的便是其中锦鲤戏水一景,笔法仍然是两宋院体花鸟一路,工细别致而赋色浓丽。缪辅与其他宫廷画家最大的不同便是他在题材上的创新,他能别出心裁,将当时很少为人所关注的鱼藻类生物入图,而且能生动传神地再现锦鲤在水中的各种表现,实属难得。他的生平传记虽然不为人所知,但所绘之各类《鱼藻图》则在明宫廷绘画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代初期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画家,那就是以画梅见称的陈宪章录。陈录出生于人文荟萃的浙江会稽,工诗善画,论者将其画梅与同时的冰壶道人王谦(字牧之)相比,并谓“二家虽格意不同,宪章笔力,实过于谦”【6】。《推蓬春意图》系其传世作品中之鸿篇巨制,全用水墨写就,继承了元人如王冕、邹复雷等人的墨梅传统,所绘梅干及枝叶遒劲挺拔,古意盎然,梅花则情态各异,正如杨殿邦题诗所言:“万花飞动墨香迟,写遍南枝与北枝;仿佛罗浮人入梦,一双翠羽欲来时”。该图历经周右、徐世昌等递藏,名人题咏殆遍,实属不可多得之艺术佳构。
这一时期继承元人水墨传统的画家如王绂、姚绶、宫廷画家如周文靖、商喜、倪端、孙隆,浙派画家如戴进等也都擅长或兼擅花鸟。
〔2〕明代中期的花鸟画:院体与吴派主导、并存画坛
在中国画各科中,最能体现画家功底与笔力的莫过于花鸟画,同时,最能体现文人笔情墨趣和贯注思想情感的,也莫过于花鸟画。明代中期的花鸟画,在此两方面表现尤甚。
明中期的花鸟画集中体现在以宫廷画家林良、吕纪为代表的院体和以沈周、文征明及弟子陈道复为代表的“吴门派”,两种不同画风的交替并存是这一时期花鸟画的主要特色。
南海人林良(约1426-1493后)【7】是广东画史上较早蜚声于岭外的少数画家之一(前有唐朝的张询和南宋的白玉蟾),他一直供奉内廷,对广东画坛的影响并不大,但在花鸟画的发展史上,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花鸟,介于“写形”与“写意”之间,而以写意为工,开创了明代水墨写意花鸟之先河,画史称其“画著色花果翎毛,极其精巧,取水墨为烟波,出没凫雁嚵唼容与之态,颇见清远”,并谓“运笔遒上,有类草书,能令观者动色”【8】。他的传世画作,大多以水墨花鸟为主,如《柳塘翠羽图》,虽然该图之“翠羽”赋以淡色且兼工带写,但就整幅画的主流看仍然是水墨写意,垂柳及杂石已摆脱了当时工笔重彩的习气,挥洒自如,独树一帜,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之《灌木集禽图》、广东省博物馆所藏之《双鹰图》等均属此类,李梦阳有诗咏曰“林良写鸟只用墨,开缣半扫风云黑;水禽陆禽各臻妙,挂出满堂皆动色”【9】,也是指此类画而言。当然,工笔重彩的作品也有,比如《松鹤图》。但该图已在衬景的描写中不自觉地融入了水墨写意,如花草、松干等。林良在当时花鸟画坛独领风骚,博罗韩荣光称“岭南画史林指挥,断楮残缣此争宝”【10】,连后来以泼墨大写意著称的徐渭也说:“本朝花鸟谁高格,林良者仲吕纪伯”【11】。林良画艺影响既隆,传其艺者自然不乏其人,除了其子林郊外,刘巢云、余姚邵节、常熟瞿杲、江宁殷善等也均执于门下或私淑其艺,成就斐然,清代扬州画派的李鱓也宗法林良,而多得天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