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芜先生及其作品

合集下载

艾芜《山峡中》

艾芜《山峡中》
“又是在想,又是在想!你要回去死在张太爷的拳头下才好的!……同你的山地 牛儿一块去死吧!”
(不适于在那个残酷的社会中生存的,即不适于地主 统治下的社会,也不适于魏老头子主宰下的世界)。
“我”:故事的叙述者 评判者 感情的抒发者
“用处是不大的,不过闲着的时候,看看罢了,象你老人家无事的时候吸烟一样。……” 我不愿同老头子引起争论,因为就有再好的理由也说不服他这顽强的人的,所以便这 样客气地答复他。
社会批判(穷苦,强者与弱者的对比) 美好向往 人性探索(恶中之善)
“我么?人老了,拳头棍棒样可就挨得不少。……想想看,吃我们这行饭,不怕 挨打就是本钱哪!……没本钱怎么做生意呢?”
“小伙子,我告诉你,这算什么呢?对待我们更要残酷的人,天底下还多哩, …… 苍蝇一样的多哩!”
“还有,小黑牛就是太笨了,嘴巴又不会扯谎,有些事情一说就说脱了的。象 今天,你说,也掉东西,谁还拉着你哩?……只晓得说 ‘不是我,不是我’,就是 这一句,人家怎不搜你身上呢?……不怕挨打,也好嘛?…… 呻唤,呻唤,尽 是呻唤!”
野猫子先我起来,穿着青花布的短衣,大脚统的黑绸裤,独自生着火,敦着 开水,悠悠闲闲地坐在火旁边唱着: 江水呵, 慢慢流, 流呀流, 流到东边大海头,
那儿呀,没有忧! 那儿呀,没有愁!
(极其自然地流露出了她对纯真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手段毒辣:支持和参与小黑牛的行动,对我的杀机)

艾芜散文《冬夜》阅读答案

艾芜散文《冬夜》阅读答案

艾芜散文《冬夜》阅读答案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艾芜先生作品集

艾芜先生作品集

年份作品备注1934《山中牧歌》短篇小说集1935《南国之夜》短篇小说集1935《漂泊杂记》散文集1935《南行记》短篇小说集1936《夜景》短篇小说集1937《春天》《丰饶的原野》第1部,中篇小说1937《芭蕉谷》短篇小说集1939《海岛上》短篇小说集1939《逃荒》短篇小说集1939《萌芽》短篇小说集1941《文学手册》文艺理论1941《杂草集》散文集1942《荒地》短篇小说集1942《黄昏》短篇小说集1943《冬夜》短篇小说集1943《爱》短篇小说集1943《缅甸小景》散文集1943《江上行》中篇小说1944《秋收》短篇小说集1945《锻炼》短篇小说集1945《童年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46《我的旅伴》短篇小说集1946《丰饶的原野》长篇小说1947《故乡》上下集,长篇小说1947《艾芜创作集》短篇小说集,原名《冬夜》1948《我的青年时代》中篇小说1948《烟雾》短篇小说集1948《乡愁》中篇小说1948《山野》长篇小说1949《一个女人的悲剧》中篇小说1953《艾芜短篇小说集》 1958《新的家》短篇小说集1955《幸福的矿工们》报告文学1958《艾芜中篇小说集》 1958《百炼成钢》长篇小说1958《夜归》短篇小说集1958《初春时节》散文特写集1959《艾芜选集》 1959《欧行记》散文集1959《浪花集》评论集1964《南行记续篇》短篇小说集1978《艾芜短篇小说选》 1981《艾芜近作》评论、散文集1981《我的幼年时代》中篇小说1981《艾芜小说选》 1981一1984《艾芜文集》1-2卷1983《艾芜儿童文学作品选》 1983《南行记新篇》短篇小说集1984《谈小说创作》文艺理论1985《春天的雾》长篇小说1987《风波》长篇小说

艾芜散文作品阅读

艾芜散文作品阅读

艾芜散文作品阅读

艾芜散文作品阅读

艾芜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人。1921年秋考入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是艾芜所著的散文作品3篇,欢迎阅读!

怀大金塔【1】

在向仰光奔驰的火车上,首先看见高矗于绿荫丛中,远远就对旅人露出一脸微笑的,是你的姿影啊,大金塔!在离仰光驰往印度洋的轮船上,回头来大都市的轮廓已经消失了,却突然望见耸立蓝空,仿佛依依惜别的,也是你的姿影啊,大金塔!这些我都记得,但尤令我永远不会忘掉的。

是当黄昏之际,落日挂在你的腰畔,群鸦都从菩提荫中噪起,散在晚红的西空,旋成点点的黑星,飞舞在你的身边,这时呵,遥见你那慵倦的样子,唉,怎样地使人起着兴亡的感慨!或是深夜散步于绿漪湖畔,望着你通身围着灿烂的珠光,湖水里也映着你柔和的金影,那满透出舞女要赴夜会似的神情,又怎样地令人感到高兴!

如今你的足下,大理石铺就的道上,那些献花献香的盛况,还是一如当年的么?那些着白衣花裙的善男信女,被我叫做拜金主义者的,还是当着晴美的节日,在你下边且歌且舞,兴趣不减于往昔的么?主张暴力革命绝食死在狱中的憎人巫威塞牙。

在你身边举行火葬的悲壮日子,你还记得么?喊着Slmongoback的行列,通过了繁华的都市,绕到你的足下,散成头颅的海波,作着祈祷和演讲的示威日子,你还记得么?五千印度码头工人的大罢工,弄到整个都市都成了死灭的凄愁景况。

而你那里的香化,’也显出了从来未有的暗淡样子,你还记得么?大金塔啊,这些我都记得的,而且令我很是怀念的。

请你抬头替我望望,那些点缀在金色稻田中的茅屋,是否还在冒出血红的火冠,乌黑的烟柱?那些闪现于绿色森林中的棕黄面影,是否还在把画有神和蛇的白旗,继续地竖了起来?一别三年的大金塔呵,请你提起足尖,为我望一望吧。

《山峡中》空白艺术探秘

《山峡中》空白艺术探秘

《山峡中》空白艺术探秘

艾芜先生的小说《山峡中》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文章记述了穷困落魄的读书人“我”误入盗贼之群的经历。“我”目睹了他们“刀尖上过日子”的惊险生活以及小黑牛悲惨死去的情形,“我”以自己的真诚和善良赢得他们的信任,顺利脱身。小说还揭示了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灵世界,表现了他们狡猾、凶残、冷酷性格背后的善良和宽容,表达了他们向往安定和平生活的美好理想。

作为短篇小说,作者对情节的安排颇费心思,倒叙开头浓缩了故事,节省了不少笔墨。而作品中有意留出的“空白”,则更体现了小说创作的艺术空间,是作者创作匠心的体现。

一、隐去人物来历

读者是否注意到,除小黑牛而外,这群盗贼的来历均未作交代。尤其是作为贼首的魏老头和他的女儿野猫子这样一对父女,因何为盗?如何入盗?又怎样成了盗贼之首的呢?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一个青春妙龄的女儿同为盗贼,这其中肯定有一段曲折而又悲惨的经历。我们可以有种种猜想:若干年前,魏老头妻子被恶人霸占,不甘受辱而自尽,魏老头愤而杀恶,携稚女入盗;魏老头因生活所迫暗入盗群,妻子守家,后被官府发现,杀其妻烧其家,魏老头只得带着年幼的女儿继续从盗……这些猜想都是合理的,同时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魏老头曾是一个本分规矩的人,是社会逼他为盗,是恶势力把他逼上了绝路,他才带女儿一起做贼的。文章没有提到野猫子母亲,但我们应该看到,母亲在她心中的印象已经很模糊,因为野猫子口中总是“爷爷说”,从她的语言,她的胆量,她的狡猾,她的手段,可以看出她从小长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熟谙贼道了。而魏老头能成为众贼信服的头目,一定有他“高人”之处。作者没有把这些写出来,一是受小说篇幅限制,二是因为那个社会穷人遭受迫害的方式太多,逼良为盗的事比比皆是;每一个读者都明白,魏老头一定是经历了惨痛的家庭变故,一定是被迫走上这条不归之路的。作品唯一交代来历的人物是小黑牛,而且是通过别人之口间接交代的。其目的是说明小黑牛仍没能忘了自己家和妻子,“六根未净”所以难以成为真正的贼,所以比别人死得更快。只有那些“狠心”无牵挂的人,才能真正地在盗贼中生活下去。多么残酷的社会现实!

青春稍纵即逝——对艾芜先生的重读与回忆

青春稍纵即逝——对艾芜先生的重读与回忆
诺, 事 实上 他此 前也 请过 艾 芜先 生来 给 “ 工农 兵学
父亲入住窝棚 , 吃没有盐巴与菜肴的饭食。 这点儿 苦与父亲从前悲惨的奴隶生活 比较 ,简直不算什 么。 受 到教 育 的金 小 良, 更加 坚定 了独 自在高 山上 坚守 电站的决心 。 不料稍后接到通知 , 调他下山当 发电学工的老师了。整个小说情节被金小 良父 亲
任省革委会宣传部官员 。
我受包括艾芜先生小说的启发 ,在学生时代 就试笔创作 , 写 自己若尔盖插队经历见 闻, 敷衍小 说, 多有模仿痕迹。习作发表 , 也成 了《 四川文艺》 培养的一名骨干作者。 于是见过艾芜先生多次 , 有 次 座谈会 , 我甚 至肩 挨着 艾老 坐过 。 红 星路二 段
老作 家 艾芜 的文 学新 作 , “ 编者 按 ”隐 隐透 出 编辑
多 。仍 旧是简劲有力 的笔墨和渗透于字里行间的 抒情气息 , 以及对底层社会沉实 的洞察与同情。 然 而, 就是这么一篇“ 革命作品” , 不久竞遭到全国性
的批判 , 据说 被 江青点 了名 , 与批 黑 画并列 为复辟
简劲 明丽 , 清 新气息 扑 面而 来 , 里边 的女 性与 流浪 者 的情怀 丝丝 如扣 , 刻 画人 性惟 妙惟 肖。而 其 “ 南 行” 诗意 , 无 疑 达到 了老 人一 生 文学 追求 的最 高境
界。该作品的副题 “ 为纪念五 四运动六十周年作 的” , 显 系作 者 的用 心之 作 、 酝酿 经久 的成 熟 之作 。 令 我 更 惊 讶 的是 , 老人 当时 居然 将 “ 文革 ” 套 路 痕 迹完全抛弃 , 非大智大勇 , 断不能如此! 当时我们 “ 锦江” 文学社一伙就派 出代表( 似为龚巧明同学 , 她还模仿艾老笔意 , 在《 锦江》 上发表了一篇小说 《 长长的国境线》 ) , 试 图邀请老人来讲座 , 并找 了 小 说课 的李 保均 老师 , 表达 愿 望 。 李师 听 了满 口承

艾芜

艾芜

艾芜

、左联、南行记、新都

艾芜1992)

现、当代作家。原名汤道耕,笔名刘明、吴岩、汤爱吾等。艾芜是道耕的笔名,他开始写作时,因受胡适“人要爱大我(社会)也要爱小我(自己)”的主张的影响,遂取名“爱吾”,后慢慢衍变为“艾芜”,从此,这一名字就伴了他一生,真名反而鲜为人知了。祖籍湖南宝庆府武冈州,四川新繁人。1921年考入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因不满学校守旧的教育和反抗旧式婚姻而出走,漂流于云南边疆、缅甸和马来亚等地,当过小学教师、杂役和报纸编辑,并两次差点病得差点死去。因为同情缅甸的农民暴动,1931年被英国殖民当局驱逐回国到上海。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发表小说。在上海期间,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南行记》、《山中牧歌》、《夜景》和中篇小说《春天》、《芭蕉谷》以及散文集《漂泊杂记》等。作品大都反映西南边疆和缅甸等地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自发的反抗斗争,开拓了新文学创作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传奇性故事,具有特异性格的人物和边地迷人的绮丽风光,使作品充溢着抒情气息和浪漫情调。这些作品大量以早年的流浪生活为背景的作品,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称赞他是最优秀的青年作家之一。

回国后不久,艾芜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在左联的机关杂志《文学月报》上发表短篇小说。在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下,他发表了大量以早年的流浪生活为背景的作品,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1935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其中的作品或反映缅甸和中缅边境底层人民的生活,表现殖民地人民的苦难和自发斗争,或反映中国东北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抗。在接着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南行记》(1935)中,奇异的边疆风土人情和下层劳动者的悲惨生活,明丽的风景和阴郁的人生,爱和憎,交织在一起,形成强烈对照,对黑暗现实作了有力的抨击,然而有时对现实生活里的尖锐矛盾和斗争缺乏深刻的表现。这一时期他还写有中篇《芭蕉谷》(1937)等。

艾芜简介_艾芜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艾芜简介_艾芜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艾芜简介

⼭峡中(艾芜)

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四川省新都县⼈。主要⼩说诗歌⽂学作品有短篇⼩说集《南⾏记》、长篇⼩说《⼭野》、《百炼成钢》等。

《⼭峡中》写于1933年,后收⼊短篇⼩说集《南⾏记》中,是艾芜早期的代表作。⼩说开拓了⼀个新的题材领城,富有神秘的传奇⾊彩,描写了为所迫以盗窃为⽣的⼭贼的⽣活。以魏⽼头为道的这伙⼭减,他们有着奇特的名字,有着不同常⼈的⼈⽣。他们不信菩萨不信书本,“不怕”和“扯谎”成为他们的⼈⽣信条,宁愿铤⽽⾛险,在“⼑上过⽇⼦”,也不愿听任于命运的摆布。他们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产物,是⼀些性格被扭曲的畸型⼈物。作者正是通过这个⼈⽣社会的特殊⾓落控诉了旧社会的⿊暗和丑恶,同时流露出对他们悲掺命运的同情和叹息。⼩说中的⼈物充满着浪漫、传奇的化⾊彩,他们来⽆影、去⽆踪,⼿段残酷,⽽内⼼深处却仍保留着正常⼈的善良和侠义,作者对这伙⼭贼采取了既批判⼜同情的态度。⼭贼中野猫⼦的形象最为感⼈,她既有被罪恶社会所扭曲的“野性”的⼀⾯,⼜有不曾完全泯灭的“⼈性”的⼀⾯,是⼀个“⼈情”与“野性”和谐统⼀的艺术形象。

悲剧故事的展开和多姿多彩的⼭光⽔⾊的描写构成鲜明对⽐,显⽰了浪漫主义⾊彩。借⾃然景物的美反衬出⿊暗的⼈⽣社会的丑,借⾃然景物的丑来烘托故事的悲剧⽓氛。语⾔简洁、明快,动作性强,是反映我国西南边疆风⼟⼈情的优秀⼩说诗歌⽂学作品。

(冯敏)

原⽂

江上横着铁链作成的索桥,巨蟒似的,现出顽强古怪的样⼦,终于渐渐吞蚀在夜⾊中了。

桥下凶恶的江⽔,在⿊暗中奔腾着,咆哮着,发怒地冲打岩⽯,激起吓⼈的巨响。

小布凳上出大作——桂林抗战文化城中的艾芜

小布凳上出大作——桂林抗战文化城中的艾芜

158_

2019 / 02

◇海英

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理学学士、工学硕士。著有《岭南大儒陈宏谋》(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官箴·陈宏谋从政故事》(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年版)及多篇人物传记文章。本文选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文化城之魂》。

◎海 英

小布凳上出大作

——桂林抗战文化城中的艾芜

我从六合路往建干路,到金鸡路,寻找观音山脚下26号著名作家艾芜抗战时在桂林的故居。

我在桂林生活了那么多年,却不知道观音山具体的位置。记得从前读《徐霞客游记》的时候,似乎读到过徐霞客从尧山考察下来,经过一个什么地方,叫作“蚂拜观音”,说那山上有块大石头,像观音菩萨一样,山前也有一块大石头,像伏在地上向观音菩萨叩拜的蚂,这大概就是我要找的观音山了,但问路人,却找不到一个人知道这个“蚂拜观音”的所在。几经周折,终于问到了观音山,但山周围,已是高楼林立,山下成了某个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艾芜的故居,当然也就无法寻找到了。

但我知道艾芜,他是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笔耕最勤奋、创作成就最显著的作家之一。

艾芜,原名汤道耕,艾芜是笔名,开始写作时因受胡适“人要爱大我(社会)也要爱小我(自己)”的主张的影响,遂取名“爱吾”,后慢慢衍变为“艾芜”,从此,这一名字就伴了他一生,真名反而鲜为人知了。

艾芜是四川新繁人,祖父设馆教书,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家庭贫苦,他小学未毕业,1921年考入免费的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为逃避包办婚姻,于1925年夏天离家南行,这次漂泊,决定了这位“流浪文豪”此后的文学生涯。以后六年间,他徒步到昆明,做过杂役;流浪缅甸克钦山中,当过马店伙计;

艾芜《山峡中》 ppt课件

艾芜《山峡中》 ppt课件

艺术特色
一、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读起来亲切动人 真实。这里写的是边地人民的生活,但因作者以 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通过作者娓娓有致的讲 述,具体生动的客观描绘,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真实生动。更重要的,是作者带着火一样强烈的 感情和爱憎,便于抒发感情,把“我”深深地融 入到作品之中,和里面的人物一起推动了故事情 节的发展。正如有人评价“艾芜的小说‘一开始 就像怒涛一样倾泻着自己不幸的遭遇’”。
小说充满着浪漫、神秘的传奇色彩。一个读书人混 迹于一群亡命之徒中间,帮着干一些偷盗的勾当,他想 离开他们,一觉醒来,这一伙都不见了,正如同梦境一 般。作者通过对这一伙人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毫不动心的 把同伙小黑牛抛入江中的描写,指出是畸形的社会产生 了这畸形的一伙,是残忍的社会,扭歪了他们的性格, 教会了他们遵循着野蛮和残忍的准则去行动,而正常人 的感情和愿望,只是偶有闪现。作者也通过“我”对这 一伙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我”认为这不是他所追求的 “新生活”,他要独自去寻求光明。
小说开拓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域,这使人惊异的别一世界 正是黑暗社会的一个侧面的真实反映。景物的描写富有 特点,渲染着阴冷怕人的气氛,对小黑牛的悲剧很好地 起着烘托的作用;也有第二天清晨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 写,和人世间的黑暗形成对比。野猫子的形象,生动活 泼,既美丽又可怕,富有生气,充满野性。给人留下难 忘的印象,是小说的成功创造。全篇风格清新,十分吸 引人。

艾芜先生

艾芜先生

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四川省新繁县清流乡(今新都区清流镇)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南行记》、长篇小说《山野》、《百炼成钢》等。艾芜(1904~1992年) ,中国现、当代作家,原名汤道耕,笔名刘明、吴岩、汤爱吾等,艾芜是道耕的笔名,他开始写作时,因受胡适"人要爱大我(社会)也要爱小我(自己)"的主张的影响,遂取名"爱吾",后慢慢衍变为"艾芜",1921年考入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因不满学校守旧的教育和反抗旧式婚姻而出走,漂流于云南边疆、缅甸和马来亚等地,当过小学教师、杂役和报纸编辑,并两次差点病得差点死去。因为同情缅甸的农民暴动,1931年被英国殖民当局驱逐回国到上海。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发表小说。在上海期间,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南行记》、《山中牧歌》、《夜景》和中篇小说《春天》、《芭蕉谷》以及散文集《漂泊杂记》等。作品大都反映西南边疆和缅甸等地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自发的反抗斗争,开拓了新文学创作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传奇性故事,具有特异性格的人物和边地迷人的绮丽风光,使作品充溢着抒情气息和浪漫情调。祖父设馆教书,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家庭贫苦,他小学未毕业。1921年考入免费的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因受《新青年》和创造社一些刊物的影响,对蔡元培《劳工神圣》的思想奉为圭臬,为逃避包办婚姻,于1925年夏天离家南行。以后六年间,他徒步到昆明,做过杂役;他流浪缅甸克钦山中艾芜艾芜,当过马店伙计;他漂泊东南亚异国山野,与下层劳动者(赶马人、抬滑竿的、鸦片私贩以至偷马贼)朝夕相处。后来,他到缅甸仰光,病倒街头,为四川省乐至县人万慧法师(书法家谢无量的三弟)收留。以后,他当过报社校对、小学教师、报纸副刊编辑。1930年冬天,因参加缅甸共产主义小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活动被捕。1931年春,被押送回国,途径香港、厦门,同年5月到上海。不久,巧遇成都一师同窗好友杨朝熙(即沙汀,他与艾芜被誉为中国文坛上双星同曜的双子星座)。当年11月29日,与沙汀联名,由艾芜执笔,写信与鲁迅先生,请教有关小说题材问题。12月25日,鲁迅先生回了信。这次通信,对两位现代文学史上杰出作家的成长起着导航引路的重要作用。1932年底,他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即终生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开始发表小说。在上海期间,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南行记》、《山中牧歌》、《夜景》和中篇小说《春天》、《芭蕉谷》以及散文集《漂泊杂记》等。作品大都反映西南边

艾芜《南行记》

艾芜《南行记》
座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名片赏析”专题讲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二、艾芜的创作风格与代表作《南行记》
1、文学创作风格
(1)现实主义基本倾向:真实地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和 思想情绪同人民群众的命运、时代的命运息息相关 (2)边疆风味和异域情调:浪漫主义精神的滋润、熏陶 而养成的抒情幻想的气质,多以西南边陲和缅甸为背景,闪 射出绚丽的传奇色彩
他漂泊达6年之久,历经云南边境、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 在缅甸的仰光时曾经因病饿而倒在街头,受到慧万法师(文学史家谢 无量的三弟)的救助,后在当地当过校对、代课教师。 1931年因为同情达拉瓦底县的农民暴动,艾芜被缅甸当局驱逐出 境,经香港辗转到上海,遇见沙汀,一起学习写作,向鲁迅求教,得 到鲁迅的指导。
2.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
18 岁时入成都的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与沙汀同班)。他不满旧的 课程,又由于反对旧式婚姻,加之受“劳工神圣”思潮的影响, 1925年毕业前夕,他自动退学,独自南行。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名片赏析”专题讲座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3.独特新奇的漂泊经历
三、后续:
建国后,艾芜到云南故地重游,写出了短篇小说 集《南行记续篇》,以亲切的笔致描述了西南边疆人 民精神、生活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名片赏析”专题讲座

艾芜三部“南行记”述评

艾芜三部“南行记”述评

,
,
.
艾 芜是三 十年代走 上文坛 的作 家 但 他 开始 文学写 作 可 以说 同他 的漂 泊生活一 样早
,
,
,
一 九 二 五年夏 天 他 离开成 都 第一 次 南行 的 时 侯 便在 脖子 上 吊个 墨 水 瓶 走 到 那 里 写 到那
.
,
.
里 一 九 二 六 年他 在 昆 明 红 十 字会 当 杂役 时 曾在 《云 波 》半月 刊上 发表 诗 作 一 九 二 八 年




冲 直至 盈江 陇川 瑞丽 田宛盯 等最 边远
,
,
,
的 国境线 上 历 时五十 天 行 程 五千公 里
,
访 问 了 四个 专区 八 个 县 十六 个公 社 回来 后
、Baidu Nhomakorabea
日夜辛 劳的马 店伙计 ( 《在 茅草 地 》 《山
中送客 记 》 ) ; 还 有往来 于滇缅 边界群 山 之

中为商 旅 赶 马 运 货 的 马 帮 作者描 写 这 些 劳
匆产 `勺 州 、 奴。
。。 。 。。
。。。 。。。
:“ 艾芜三部 南行
。。 `


。 。“ ““ 入、
匆 口 口 勺 碑如 川 衡 ó 口 碑
述评
一 一 。。

“南行”的丰碑——论艾芜《南行记》的文学史地位

“南行”的丰碑——论艾芜《南行记》的文学史地位

南行”的丰碑

论艾芜備行记》的文学史地位

陈国恩黄子琪

摘要:当许多人还在蜂拥向西时,艾芜开始了南行。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却标志着新文学开始告别五四的启蒙传统,去更切实地关注被压迫者的人生。南行记》里的异域风光让人印象深刻,而流浪汉与用脚丈量民间疾苦的新型知识分子形象,开启了知识分子与底层民众关系的新模式。南行记》契合正在兴起的左翼文学思潮,向人们证明了左翼文学能实现时代使命与艺术追求的统一,并把人”的主题融入左翼的革命现实主义,在现代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具有双重意义的丰碑。

关键词:艾芜;南行”;南行记》;丰碑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21)04-0061-05

艾芜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当许多人蜂拥向西一向西方文学看齐时,他却独自南行,一路从云南步行至缅甸。对于艾芜个人来说,南行”是他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销魂”①经历,也是他创作的一大源泉。对于中国文坛来说,他的南行”则称得上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正在兴起的左翼文学增添了生动而丰富的内容。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南行记》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中国新文学正从此前的西进”转向了此时的南行””南行”既是个地理概念,艾芜走过的是崇山峻岭,看到的是异域风光,经历的是传奇人生;南行”又是一个文化标记,标志着这时的新文学正在告别五四的启蒙主题,越来越关注底层,更切实地反映受压迫者的人生。在这样的意义上,南行记》堪称一座文学的丰碑,在现代文学史上划出了一条不能忽视的界线。

一、南行”的选择

五四时期许多作家向西方学习,接受启蒙思想,而成长于五四的艾芜却选择了南行”,走上了一条与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对于艾芜来说,南行”只是时代影响下的个人选择,年轻的他受着五四时期’劳工神圣”、半工半读”思想的指引,为了反抗包办婚姻、追求自由解放而出走流浪。艾芜在回忆录中说:我在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时候,北京工读互助团、留法勤工俭学会那些肯做卑贱工作的前辈们,不仅使我受了极大的感动,而且使我下了决心去效法他们。蔡元培说的劳工神圣'简直金光灿烂地印在我的脑里。”②就由于这种对劳工神圣的简单认识,并相信半工半读可以做到,便用一种豪爽和愉快的心情,坦然接受着一个劳动者在旧社会里所能遭到的一切苦难。”③出于对劳工神圣”的信仰,也因为包办婚姻的逼迫,艾芜决心独立闯荡江湖。他说:自己想出一个办法,到南洋群岛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④,因为我想去北京上海,但没有那笔路费。我当时只知道一点,在南洋群岛,容易找到工作,可以积些钱,到欧洲去读书。这是一点。第二,积不起钱,可以半工半读。第三,从云南到缅甸,进入热带地方,穿衣不成问题南北京上海,可要冬天穿棉衣),只为糊口而劳动,容

艾芜的代表作

艾芜的代表作

艾芜是一个勤奋多产的作家,共有长篇小说4部,中篇小说14部,短篇小说18部,散文、杂文、评论等7部,再加上没有收入集子的文章和作品,共计有500多万字。从创作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描写流浪生活和边地风光;二是反映旧中国的农民问题;三是描绘解放后工人阶级的新生活和新的精神风貌。

《南行记》使艾芜一举成名,“之后的六十年中除文革时期外,艾芜一直创作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如《一个女人的悲剧》、《乡愁》、《芭蕉谷》、《江上行》等。他又以五篇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百炼成钢》和《春天的雾》显示了他长篇小说创作的能力。”1

现将其主要作品罗列如下

作品备注

1934 《山中牧歌》短篇小说集

1935 《南国之夜》短篇小说集

1935 《漂泊杂记》散文集

1935 《南行记》短篇小说集

1936 《夜景》短篇小说集

《丰饶的原野》第1部,中

1937 《春天》

篇小说

1937 《芭蕉谷》短篇小说集

1《艾芜小说研究》史莉莉2009

1939 《海岛上》短篇小说集

1939 《逃荒》短篇小说集

1939 《萌芽》短篇小说集

1941 《文学手册》文艺理论

1941 《杂草集》散文集

1942 《荒地》短篇小说集

1942 《黄昏》短篇小说集

1943 《冬夜》短篇小说集

1943 《爱》短篇小说集

1943 《缅甸小景》散文集

1943 《江上行》中篇小说

1944 《秋收》短篇小说集

1945 《锻炼》短篇小说集

1945 《童年的故事》短篇小说集

1946 《我的旅伴》短篇小说集

1946 《丰饶的原野》长篇小说

1947 《故乡》上下集,长篇小说

高中素材中国当代作家及作品有哪些

高中素材中国当代作家及作品有哪些

中国当代作家及作品有哪些

当代作家有很多,他们的代表作大家读过多少?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当代作家及作品汇总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阿城——钟阿城《棋王》《孩子王》《树王》《威尼斯日记》《会餐》《树桩》《傻子》《卧铺》《迷路》

艾青——蒋正涵《大堰河——我的保姆》《芦笛》《煤的对话》《春》《浪》《笑》《黎明的通知》《宝石的红星》《复活的工地》《茫茫夜》《向太阳》

艾芜汤道耕《南行记》《百炼成钢》《丰饶的原野》《石青嫂子》《山野》《艾芜文集》

巴金——李芾甘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龙.虎.狗》《神.鬼.人》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魂草》《萌芽》《憩园》白桦陈佑华《妈妈啊,妈妈》《溪水.泪水》《流水无归程》《鹰群》《爱,凝固在心里》《孔雀公主》《苦恋》《曙光》《远方有个女儿国》《猎人的姑娘》《槐花曲》《今夜星光灿烂》

柏杨——郭衣洞《丑陋的中国人》《皇后之死》《中国人史纲》《异域》《凤凰集》《高山激鼓集》

北岛——赵振开《回答》《一切》《太阳城札》《波动》《陌生的海滩》《峭壁上的窗口》《走廊》《旧雪》《午夜之门》《开锁》《蓝房子》

毕淑敏《昆仑殇》《送你一条红地毯》《补天石》《血玲珑》《红处方》《补天石》《血玲珑》

碧野——黄潮洋《丹凤朝阳》《月亮湖》《阳光灿烂照天山》《情满青山》《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天山景物记》《蜜工》

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去国》《往事》《南归》《超人》《小桔灯》《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樱花赞》《空巢》《斯人独憔悴》《还乡杂记》《闲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芜先生及其作品

艾芜说他“因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总想脱去封建社会的束缚,要像鸟儿一样到天空里去飞翔。”同时,也为了“逃婚”,毅然放下将完成的学业,在1925年夏天从成都出走,以流浪汉身份用双脚踏上昆明、保山、八莫、曼德勒、仰光等滇缅许多地区。1930年4月经马来亚到新加坡出席共产党会议。回仰光后,与友人创办《新芽小报》,因报道缅甸达拉瓦底县的农民起义,遭殖民地主英国驱逐出境。1931年1月遭押上英国人的船经马来西亚、香港、厦门,后到上海(1931年4月)。

西南边睡前后六年的流浪生活,让艾芜饱尝了流浪的苦楚。饥饿、死亡、忧郁、前路茫然等人生苦汁他都尝尽,但这也让他真切地了解西南边睡下层人民的生活苦况,见识了奇异的环境、奇异的社会、奇异的人、奇特的生存方式和人生哲学。在流浪过程中,艾芜不是滇缅不幸的下层人民生活的旁观者,他是他们其中的一份子。因此,他以人民为本位,从正面表现劳动人民的独立自主意识。他笔下的人物都是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以主体意识鲜明的方式突出人物坚强的生命力,并着力描绘南国人民的艰辛苦楚。

艾芜初到上海因工作与生活没有着落而仿徨,再一次陷入困境。幸好,遇上老同学沙汀,得到他的鼓励与支持,后来也得到鲁迅的指导,才让他铁下心走文学创作的道路。1932年,在丁玲的介绍下,艾芜加入了左联,从此和文字、文学创作的关系更为紧密。在这过程中他不断的自我学习、锻练、积极创作、投稿,虽然日子过得窘迫,但从没有放弃写作的念头。1933年3月艾芜遭国民党军阀逮捕入狱,6个月的牢狱生活,让他看清楚许多事情。出狱后,他铁下心,努力朝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并在1933年冬,将他的作品集成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南行记》,共收入八篇小说一《人生哲学的一课》、《山峡中》、《松岭上》、《在茅草地》、《洋官与鸡》、《我诅咒你那么一笑》、《我们的友人》和《我的爱人》。艾芜一生著述丰富,写有500多万字的作品。《南行记》是艾芜全部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有艺术魅力的作品。

1942年前后,艾芜创作上有比较明显的变化,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1946)、《故乡》(1947)、《山野》(1948),中篇《乡愁》(1948)、《一个女人的悲剧》(1949),以及短篇小说《石青嫂子》等作品,仍大都以国民党统治区的农

村生活为题材,较之30年代和抗战前期的小说,这时期的作品视野更开阔,反映生活的面更广,艺术表现手法也有提高。

作品如下:

年份作品备注

1934 《山中牧歌》短篇小说集

1935 《南国之夜》短篇小说集

1935 《漂泊杂记》散文集

1935 《南行记》短篇小说集

1936 《夜景》短篇小说集

1937 《春天》《丰饶的原野》第1部,中篇小说

1937 《芭蕉谷》短篇小说集

1939 《海岛上》短篇小说集

1939 《逃荒》短篇小说集

1939 《萌芽》短篇小说集

1941 《文学手册》文艺理论

1941 《杂草集》散文集

1942 《荒地》短篇小说集

1942 《黄昏》短篇小说集

1943 《冬夜》短篇小说集

1943 《爱》短篇小说集

1943 《缅甸小景》散文集

1943 《江上行》中篇小说

1944 《秋收》短篇小说集

1945 《锻炼》短篇小说集

1945 《童年的故事》短篇小说集

1946 《我的旅伴》短篇小说集

1946 《丰饶的原野》长篇小说

1947 《故乡》上下集,长篇小说

1947 《艾芜创作集》短篇小说集,原名《冬夜》

1948 《我的青年时代》中篇小说

1948 《烟雾》短篇小说集

年份作品备注1948 《乡愁》中篇小说

1948 《山野》长篇小说

1949 《一个女人的悲剧》中篇小说

1953 《艾芜短篇小说集》

1958 《新的家》短篇小说集

1955 《幸福的矿工们》报告文学

1958 《艾芜中篇小说集》

1958 《百炼成钢》长篇小说

1958 《夜归》短篇小说集

1958 《初春时节》散文特写集

1959 《艾芜选集》

1959 《欧行记》散文集

1959 《浪花集》评论集

1964 《南行记续篇》短篇小说集

1978 《艾芜短篇小说选》

1981 《艾芜近作》评论、散文集

1981 《我的幼年时代》中篇小说

1981 《艾芜小说选》

1981一1984 《艾芜文集》1-2卷

1983 《艾芜儿童文学作品选》

1983 《南行记新篇》短篇小说集

1984 《谈小说创作》文艺理论

1985 《春天的雾》长篇小说

1987 《风波》长篇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