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中徽州意象的色彩语言运用模式

合集下载

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走进徽州,走进徽州的村落。

像很多落户徽州的宗族一样,西递的胡氏,也是带着一个百转千回的故事来到这一片山水之间的。

《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说,西递的胡氏本来姓李,他们的祖先出自帝王之家,他们是唐朝李世民的后代,落在徽州,便长成西递的平常人家了。

胡门一族从婺源迁到了西递,并在西递生根发芽,然后枝繁叶茂。

追慕堂是建在西递的胡家祠堂。

走马楼坐落在西递村头,这一幢修建于道光年间的建筑,是西递的胡家常说常新的话题。

我们从走马楼上下来,走了很远的路,还能听到落日的楼头,传过来的琅琅书声。

2000年的岁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西递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们说,这样的乡村是古老文明绵绵不绝的化石,是中国乡土建筑的典范。

一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还有宏村。

前来宏村考察的专家说,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蕴含着无限的优美。

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古老而朴素的民居和宁静又悠深的街巷,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意大利的威尼斯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可是这两个地方都是大城市,像宏村这样的乡村,真是举世无双啊。

聚住在宏村的是汪氏宗族,宏村的故事,它的开始与西递并无二致。

“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作牛肚,引泉为牛肠,”宏村是牛形的村落。

在宏村的承志堂,我们见到了大堂之上,安然端坐在太师椅上的徽州。

承志堂是清末宏村盐商汪定贵的私宅,四处奔波经营有方然后腰缠万贯的汪定贵最明确的想法是,富贵不归故里光宗耀祖,就像是穿一身华丽衣服在黑夜里行走。

如果说流水使宏村添了隽秀和灵动,那么,坐落在宏村的南湖书院,使这一方水土,又多了几分书卷气。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第二集:八千里路徽州人不蹲家,经营走八方。

无徽不成镇,离开家园的徽商,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商帮集团。

山和山环抱之间的徽州,流水是进出的道路。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

在徽州,因为新安江,这条徽州的母亲河,这流水两岸美丽的风景,才有了沧桑的意蕴。

“歙山多田少,况其地瘠,其土骍刚,其产薄,其种不宜稷粱,是以其粟不支,而转输于他郡,则是无常业而多商贾,亦其势然也。

[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应用]电影中的色彩分析ppt

[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应用]电影中的色彩分析ppt

[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应用]电影中的色彩分析ppt摘要:色彩是电影中重要的艺术手段,著名导演张艺谋更是将这一手段发挥的淋漓尽致,登峰造极。

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他执导的电影不论在思情意旨上,还是在电影美学探索上,都给中国观众、电影界乃至文化界带来心灵的震撼和视觉的冲击。

摄影师出生的他对色彩在影片中的运用更是独具匠心,不断求索与创新。

关键词:张艺谋;色彩电影语言与一般语言不同,作为视听艺术,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语言”的独特性。

比如:文学是用文字来描写,音乐用声音来论释,舞蹈用动作来叙述,而电影则用画面来表现。

而画面当中,色彩所占据的分量无疑是很重要的。

张艺谋可能对色彩有天生的鉴赏力,或者是由于摄影训练的影响,张艺谋对色彩的运用在哪个是很精妙。

色彩频繁而不多余,浓重而不俗气,超越现实而令人感到真实。

(一)多重意境的“红”色红色是张艺谋电影的主色调,在他的电影作品中,对红色有着刻意的追求,红色象征着生命的动力和不可抗拒的情欲。

人们称他为“偏爱红色的导演”。

在所有色彩中,刺激幅度最强的是红色,它能马上唤起人的情绪,在视觉上给人以感染力。

红高粱、红灯笼、红染坊、红棉袄、红辣椒、红兜肚、红衣女子等等。

在影片的布景上,他也格外注意色彩的搭配,就连家庭的室内装饰都令人难以想象地运用了各种鲜艳的颜色,除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外,更隐喻着看似平静的社会所存在的各种怪诞的问题。

《红高粱》中,红绒花、红盖头、红轿子、红兜肚、红高粱、红红的高粱酒、夕阳、鲜血、大火以及“我奶奶”透过红盖头看见的红色的天与地、“我爹”眼中的主观化了的血红太阳、血红天空和血红的高粱在飞舞。

这红色基调,经过张艺谋的修饰与夸张,一切都具有了无限的文化意味,携带了主观的审美信息。

它既象征着青春、生命、自由,又喻示着为争得这种自由同扼杀自由的恶势力所进行的充满血与火的肉搏以及付出的代价。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在这一片沉重的灰色迷雾中能有一点暖色调――红色,无疑会给人以一丝慰藉、一丝希望。

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

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

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导语: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的运用愈发频繁,体现了江淮地区独特的审美价值观念与文化内涵。

本文将就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徽文化符号与审美进行研究。

一、徽文化符号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徽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在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的运用越来越被重视,体现了徽文化独特的审美元素。

1.服饰:当代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形象通常会穿上具有徽文化特色的服饰,如汉服、徽州传统衣饰等。

这种服饰的运用,不仅展示了徽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带给观众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

2.建筑:在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也常常通过建筑元素的运用进行展示。

比如,《大明王朝1566》中的京剧表演场地,采用了徽派建筑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徽文化的独特韵味。

3.文化符号:当代影视作品中还会借助徽文化的各种符号元素,如徽州木雕、徽州八字墙、徽派山水画等。

这些符号元素的运用,使得影视作品更具有徽州地方文化的特色,同时也为观众带去了不一样的视觉与审美体验。

二、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徽文化的符号与审美研究,是对当代影视作品对于徽文化的运用与呈现进行深入探讨的过程。

通过分析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的关系,可以揭示出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所体现的审美价值观念。

1.历史文化记忆的唤起与认同: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徽文化符号常常可以唤起观众对于历史文化的集体记忆,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徽文化符号的运用,使得影视作品更具历史感与文化底蕴,引发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与理解。

2.审美意象的塑造与表达:徽文化符号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运用,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对于审美意象的塑造与表达。

徽文化符号所体现的审美元素,丰富了当代影视作品的内涵与情感表达,使得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与审美情趣。

徽州建筑装饰色彩运用的启示

徽州建筑装饰色彩运用的启示
3 结束语 一味追求古徽州的建筑色彩和堆砌马头墙等无彩色元素难
免有些平淡和单调。本文通过对徽州建筑色彩的成因分析,发 现选择不同色相的建筑材料、降低色彩的纯度和明度以及结合 徽元素运用色彩都可以达到丰富装饰色彩的目的,为安徽地区 的建筑装饰色彩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永婕.徽州地域自然色彩提取在文创视觉设计中的应用[J].包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建筑设计与装饰
徽州建筑装饰色彩运用的启示
童星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9
摘 要 随着人们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建筑装饰风格在安徽地区也越来越受到欢迎。本文通过 对徽派建筑装饰的色彩的成因和具体表现进行分析,找寻古徽州建筑中的色彩特征,为当今安徽地区建筑装饰的色 彩运用提供参照。 关键词 徽州建筑;建筑装饰;色彩
2 色彩运用启示 2.1 利用材料原色 现代建筑装饰中油漆的运用展现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也
遮挡了建材原有的颜色。古徽州的建筑则更多的利用了建材原 有的颜色,三雕艺术也提供了如何在保留原色的前提下进行建 筑装饰的方法。通过选择不同颜色的建筑材料,就可以直接利 用材料原色进行装饰设计。
2.2 降低纯度明度 徽州的建筑色彩偏向于无彩色,因此在使用有彩色进行 建筑装饰设计时,可以降低色彩的纯度和明度,让建筑意象更 加高雅。尤其是当建筑空间中的主要色彩如顶棚、地面、墙面 明度或纯度较高时,使用一些低纯度低明度的颜色进行软装设 计,降低视觉疲劳,平衡色彩冲突。反之亦然。 2.3 适当选择徽元素 在进行徽派建筑装饰的设计时,除了硬装和软装,还可 以选取某种传统徽元素作为主题,运用徽元素结合色彩进行设 计。例如绿色可以结合徽州的竹海元素进行装饰设计,红色可 以结合花鼓灯元素做建筑小品,大面积的色彩碰撞可以结合徽 州老染坊元素做装置设计等等。这样既能增加色彩的数量,也 能发挥设计创意。

《2024年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范文

《2024年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范文

《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篇一一、引言徽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在当代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展现。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的运用及其审美价值,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分析,揭示徽文化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徽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徽文化,发源于古代徽州地区,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风格、饮食习俗、艺术形式、民间传说等方面。

徽派建筑、徽剧、徽菜等都是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三、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的运用1. 建筑符号: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徽派建筑,如宏村、西递等古村落的典型建筑,通过镜头展现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学价值。

2. 服饰符号:影视作品中的人物穿着徽州特色的服饰,如旗袍、马褂等,展现徽州人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

3. 艺术符号:徽剧、徽州剪纸、徽州木雕等艺术形式在影视作品中得到展现,呈现徽文化的艺术魅力。

4. 民俗符号:影视作品通过描绘徽州地区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展现徽州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四、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的审美价值1. 地域性审美:影视作品通过展现徽州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呈现地域性审美特色,使观众对徽州地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历史性审美:通过影视作品,观众可以了解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感受历史性审美价值。

3. 情感性审美:影视作品通过描绘人物的情感纠葛和命运波折,展现徽州人的情感世界和人性之美,使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射。

4. 艺术性审美:影视作品中的徽文化符号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视觉享受和审美愉悦。

五、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的影响1. 传承与发展:影视作品对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徽文化,进一步推动其传承和发展。

2. 文化交流: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将徽文化推向国际舞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

电影艺术作品中的徽州元素

电影艺术作品中的徽州元素

电影艺术作品中的徽州元素作者:卞行健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02期【作者简介】电影《菊豆》剧照电影《卧虎藏龙》剧照无论是山水还是人文,徽州几乎涵盖了历史上人群聚落的所有元素。

它的地面文化遗存既有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黄山、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黟县的宏村和西递古村,还有为数众多的国家级和省级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历史的积淀都使得这里具有非同寻常的特色和价值,并成为历史题材影视剧极佳的天然外景地。

自从1979年拍摄的故事片《小花》在徽州取景获得空前的成功以来,各种影视艺术摄制组纷至沓来,将徽州特别是徽州文化的元素,镶嵌进主题故事的叙事空间场景当中,从而使得影视剧深深地打上了徽州的烙印。

影视剧中的导演为何要选择徽州元素作为影片的文化积淀呢?鉴于以徽州为背景场地的电视剧过多过滥,且大多未有领悟和吃透徽州元素特别是徽州文化元素所蕴藏的深刻内涵,故本文仅以张艺谋拍摄,获199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及第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法国第四十三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首届路易斯·布努力埃尔特别奖等奖项的《菊豆》和李安执导,获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卧虎藏龙》两部电影为例,来具体阐释徽州元素在影视剧视觉表达和气氛烘托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徽州自然元素——青山绿水成为电影艺术作品的绝佳空间徽州拥有自然馈予的纯天然宝藏,峰峦叠嶂、山林荫翳、溪流湍急,导演根据故事叙事内容和情景的需要,极易寻找到电影所需的山水元素,并以此来揭示作品的主题与情节,刻画出作品中人物所处的空间场景、塑造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的变化。

影片《小花》中何翠姑抬着伤员的担架,几乎是用膝盖一步一步跪着攀爬黄山百步云梯的片段,《卧虎藏龙》画面中宛若仙境、云雾缭绕的黄山玉屏楼美景,以及《菊豆》中杨金山晕倒于荒山路边阴暗的画面,都不是为了单纯地追求画面高山的壮丽,而是为了衬托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与形象,而精心选择,有意而为之。

论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功用

论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功用

1935年美国马摩里安执导的电影《浮华世界》问世,使电影由黑白两色转向了彩色的斑斓。

色彩不但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更为电影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

在电影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精心选择场景,准确布置色彩与光线,拍摄出风格迥异的优秀影片,使影片赏心悦目甚至回味无穷,电影中色彩的美学作用也许就在此。

一、营造意境与氛围在现在的电影创作中,色彩也开始上升为一种风格化的造型元素,成为一种符号,刻意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

如吴贻弓的《城南旧事》,与婉丽的抒情风格相协调,电影画面则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晨雾般迷蒙的色调,出色地传达出海外游子怀恋童年故土的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

李安的《卧虎藏龙》,整体的画面是一种象征中国古代文人的“灰白”色光线基调,表现出人文修身的精神净化。

因是具有东方传统色彩的武侠片,导演刻意营造出山水画般的灰白画面,传达给观众有如中国水墨画般的优美意境。

竹林里两个白衣人飞跃打斗,长镜头所呈现出的竹林背景,大量的翠绿让人记忆深刻。

在中国,竹林长久以来被士大夫赋予君子的象征,如宋画家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所以在此绿色的竹子具有君子与文人的道德象征意义。

在色彩学的感性语汇中,白色象征着和平,纯洁,善良,虚无。

绿色象征生命,活力,仁慈,再生,希望等内涵。

由色彩的语汇联想,也隐喻出本片追求儒家思想的虚无与和平的境界。

再如,影片《芙蓉镇》那条石块铺就的路,道两旁有破旧木屋的街道,在漆黑的夜晚,在浓雾的早晨,门缝里挤出的一丝橙黄油灯的光线,梅雨染湿了的大地……暗淡的青紫色调,在银幕上托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但同时又是一个特定的人性压抑的江南水镇。

这样一个典型的环境造型同男女主人公当时的悲惨境遇完全相合,让人觉得和谐而统一。

芙蓉镇的街道设计,从人物复杂的心态来看,便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夜晚街道的气氛多悲,早晨街道的气氛多喜,白天的街道氛围热闹中多阴谋,雨中的街道氛围中又多悲愤……这样,镇街上的一切便具有脉脉的人情味了。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

电影《影》的视觉符号解读:水墨下的人性电影《影》是由张艺谋执导的一部古代战争剧,讲述了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故事。

这部电影在视觉上运用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来表达人性的多样性和未来的可能性。

其中,水墨画风成为了电影的重要视觉表现手法之一,通过水墨的笔触、色彩和构图来描绘出角色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和纷乱的内心世界。

本文将从电影符号学的角度来剖析《影》中的视觉符号,探究水墨下的人性之美。

一、水墨画风在电影中,水墨画风的运用显得十分精准而又恰到好处。

水墨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传统文化意味。

它以墨汁勾勒描摹出自然界和人物的形态,其用水加墨色的流淌与画面的遮蔽与露出,如同情感的流淌、内心的复杂与变化。

因此,水墨画的构图和色彩对于人的情感和内心变化都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在《影》中,水墨画风的运用极为丰富。

首先,电影的开头便是一幅天空与鸟的水墨画,这也与电影结尾的飞鸟有了呼应,象征着人类对于未来的向往和蓝色天空的自由之意。

其次,电影中使用了许多水墨画的构图手法,比如多层次的画面叠加和画面局部遮蔽,来展现出角色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内心的波澜起伏。

而且,尤其是在电影中描绘战争场景和战斗戏份时,水墨画风更是体现了电影的艺术风格和张艺谋导演的独特视角。

这种画风的使用不仅让电影具有强烈的文化气息,而且也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美的享受。

二、黑白分明的色彩黑白分明的色彩是《影》中另一个重要的符号。

黑白分明的色彩不仅充分体现了水墨画风,更是为观众讲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在影片中,黑、白、灰三种颜色被运用得恰到好处,将不同人物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黑色和白色在电影中分别被用来代表两个势力,即护国军和南国兵。

黑色代表护国军,象征着强势、坚决、充满战斗力,而白色则代表南国兵,象征着柔弱、蒙昧、不堪一击。

其次,电影中运用灰色来代表内心矛盾、摇摆和难以取舍的情感,如电影中张诚骄傲的意识和袁婕和张诚彼此的爱情,通过灰色的运用来展现角色内心的矛盾,这一点尤为重要。

浅析徽文化的影视传播

浅析徽文化的影视传播

浅析徽文化的影视传播作者:何俊威来源:《记者观察·下旬刊》2019年第07期摘要:徽文化是中国传统的地域文化,是徽州古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延续,是在历史长河中对于儒家文化的解构与思考而慢慢沉淀下来的精华。

现今,徽州文化因其极具地域特色的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影视传播中,本文以纪录片《大黄山》为例,探讨徽文化在影视中的传播。

关键词:徽文化;影视传播;《大黄山》一、徽文化影视传播的特点在二十一世纪徽文化的传播中,影视媒介的作用不可小觑,至关重要。

早期的徽文化传播主要是依靠文字和图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形式非常单一,且传播范围比较小,对徽文化的传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限制。

如今,影视传播已经是宣传徽文化的一个必要手段,采用纪录片、电视剧等方式进行创作与传播,在社会范围内可以引起不小的关注,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近年来很多地方文化的影视剧层出不穷,目的在于传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先锋代表,展现徽文化的影视剧、综艺节目推陈出新。

例如广受大众好评的真人秀《十二道锋味》、纪录片《大黄山》等。

虽然从影视形式角度去看,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它们有一个核心的相同之处就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加强大家对徽文化的视觉感受,增强直观认识。

二、《大黄山》中的徽文化《大黄山》是安徽台投资最大的一部纪录片,共分六集,分别是《人间仙境》《生灵天堂》《石破天惊》《筑梦徽州》《山水画卷》《秘境之地》。

此次《大黄山》主创团队为了更好地传播徽文化在影像的表达以及叙事手法方面都采用了更为国际化的处理,将中国的传统情怀和徽文化结合在一起。

《大黄山》不以传统历史线性叙述的角度切人,而是基于大黄山地区自身的地貌作为构架,带出依附其中的生活环境,穿插人们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人文艺术、传统工艺等内容,从而将黄山这个徽派文化的载体凸显出来。

以影视传播的手法,将徽派文化的传播范畴进一步扩大,从此在文化范畴和社会范畴都拥有了姓名,以巧妙的镜头语言将黄山与徽派文化的重要内涵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传播出去。

论色彩意象对视觉叙事的内在表现力——以《白日焰火》为例

论色彩意象对视觉叙事的内在表现力——以《白日焰火》为例

论色彩意象对视觉叙事的内在表现力——以《白日焰火》为例论色彩意象对视觉叙事的内在表现力——以《白日焰火》为例导语: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入了多种艺术元素,其中之一便是色彩。

色彩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段,不仅赋予了电影作品视觉美感,更在视觉叙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以中国导演刘易斯执导的《白日焰火》为例,探讨色彩意象对视觉叙事的内在表现力。

一、色彩在电影中的功能众所周知,色彩是一种强大的艺术语言,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电影中,色彩将画面与观众的情绪紧密联系起来。

正如导演刘易斯所言:“颜色是一种共情的刺激,会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

”因此,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剧情、角色以及故事背景的有力补充。

二、《白日焰火》的色彩运用《白日焰火》是一部讲述了城中小人物命运的电影。

在影片中,导演刘易斯巧妙运用了色彩,以表现角色的内心情感、故事的发展以及深刻的主题。

本片采用了大量的柔和色调,如灰白、绿、棕等。

这些色彩不仅紧密与故事情节融合,还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所要传达的意义。

三、白色的象征意义在《白日焰火》中,白色是突出的基调色之一。

白色是纯净、清澈的象征,能够引起人们对希望、纯洁、爱情等美好事物的联想。

而这些美好在电影中往往与角色的内心世界息息相关。

本片中,白色常出现在重要的情感场景中,如杨光与小春相识时,男主角对女主角的无言守候,以及片尾男主角对于未来的憧憬。

四、绿色的象征意义绿色是另一个重要的色彩。

在电影中,绿色通常与自然、心灵、希望等意象相联系。

《白日焰火》中的绿色常常出现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比如田野、温室等,以及男主角对于未来的向往景象。

绿色的运用不仅赋予电影以鲜活的生命力,还表达了人对绿意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五、棕色的象征意义棕色是电影中常见的色调,常常与旧时光、温馨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而在《白日焰火》中,棕色更具有一种寓意:对城市环境的呈现。

电影中的棕色多出现在城市背景中,如灰暗的巷道、冷清的小巷等。

《2024年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范文

《2024年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范文

《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篇一一、引言徽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徽文化符号在当代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呈现。

本文将对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的运用及其审美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揭示其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形式、文化内涵及其对审美的影响。

二、徽文化符号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形式1. 建筑符号: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影视作品中常被用来展现徽州地区的特色。

如宏村、西递等地的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马头墙、青瓦白墙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徽州地域的文化特色。

2. 服饰符号:徽州地区的服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绣花鞋、旗袍等,常在影视作品中展现女性的婉约之美。

此外,戏服、头饰等也是徽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徽州地区的民俗风情。

3. 饮食符号:徽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具有独特的风味。

在影视作品中,通过描绘徽菜的制作过程和美食场景,展现了徽州地区的饮食文化。

4. 艺术符号:徽剧、徽州剪纸、徽州木雕等艺术形式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呈现,展现了徽州地区的艺术魅力。

三、徽文化符号的审美价值1. 地域性审美:徽文化符号的独特性在于其地域性,通过影视作品的呈现,使观众对徽州地区的地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种地域性审美有助于增强观众的审美体验,使影视作品更具观赏性。

2. 历史性审美:徽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通过影视作品的呈现,使观众感受到徽州地区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

这种历史性审美有助于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感,使影视作品更具文化价值。

3. 艺术性审美:徽文化符号的艺术性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如宏村的马头墙、精美的剪纸艺术等,使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的美感。

这种艺术性审美有助于提升观众的审美水平,使影视作品更具艺术价值。

四、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的运用现状及展望1. 运用现状:随着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徽文化符号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影视动画作品中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

影视动画作品中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

影视作品中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1.本文概述在《色彩语言在影视动画作品中的象征作用》一文中,我们将探讨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在影视动画艺术创作中如何发挥其独特的传达意义和象征意义的作用。

我们将回顾色彩理论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影视艺术中的应用原则。

其次,我们将通过具体的影视动画案例分析色彩设计对叙事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色彩应用与观众心理感知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系统的研究,有望阐明色彩语言在增强电影和动画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为相关领域的创作者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2.色彩语言的基本理论色彩作为视觉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影视动画作品中扮演着不平凡的角色。

色彩语言不仅具有美学意义,而且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

在基本理论上,色彩语言由三个主要维度组成:色彩心理学、色彩构成原理和色彩叙事学。

色彩心理学研究揭示了不同色彩对观众情绪和心理感知的影响。

例如,红色通常与激情、温暖和警告联系在一起,而蓝色通常唤起宁静、平和或忧郁的情绪,而绿色可能传达生命、自然和和谐的信息。

这些色彩的心理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动画创作中,以增强气氛,塑造人物个性,推动情节发展。

色彩构成原理指导着动画作品的色彩搭配与对比规律。

色彩的三原色(红、绿、蓝或红、黄、蓝)理论,以及色彩的对比关系(明暗对比、冷暖对比、互补对比等),是构建画面层次感、突出主题、增强视觉冲击力的关键手段。

此外,色彩叙事学探讨了色彩如何通过连贯的色调变化来讲述故事、表达情感以及展示时间和空间的转变。

在动画电影中,色调的变化可以暗示时间的流逝、季节的变化或情绪状态的波动,从而成为一种强大的非文本叙事工具。

理解和掌握色彩语言的基本理论,对于增强电影动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内在意义的传递至关重要。

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创作者可以赋予作品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更强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3.色彩语言在电影和动画中的应用影视作品中的色彩语言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手法。

它不仅增强了视觉冲击力,而且通过配色、对比和象征等技术丰富了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024年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范文

《2024年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范文

《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篇一一、引言徽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

随着当代影视作品的蓬勃发展,徽文化符号被广泛地运用在影视作品中,成为展示地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的梳理和分析,探讨其在影视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二、徽文化符号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1. 建筑符号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代表,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雕刻艺术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影《卧虎藏龙》中,徽派建筑被用来展示古代中国的繁华与宁静,通过建筑的线条和结构展现出徽州地区的独特韵味。

2. 服饰符号徽州地区的传统服饰以其独特的款式和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独树一帜。

例如,在电视剧《大宅门》中,通过服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徽州女性的婉约与韵味,同时也展示了徽州地区的独特审美观念。

3. 风俗习惯符号徽州地区的风俗习惯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例如,在电影《徽州女人》中,通过描绘徽州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婚恋观念,展现了徽州地区的传统风俗和审美观念。

三、徽文化符号的审美价值1. 地域性审美价值徽文化符号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能够有效地展示徽州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念。

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徽州地区的地域文化。

2. 历史性审美价值徽文化符号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能够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

通过影视作品的呈现,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

3. 文化交流价值徽文化符号的运用可以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结论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展示了徽州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念。

通过对徽文化符号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徽文化符号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美学视域下徽州意象水彩艺术研究

中国传统美学视域下徽州意象水彩艺术研究

长沙大学学报Vol.35 No.3May 2 0 2 1第35卷第3期2021年5月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中国传统美学视域下徽州意象水彩艺术研究甘兴义,甘奥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澳门99907&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曉,浙江杭州310024)摘 要:我国传统美学有着自身独特的理念、意象、思想、流派和体系等。

徽州意象水彩艺术正是在传统美学的滋养中而生,并以其独特的美学表现和格调在中国水彩艺术领域独树一帜。

基于传统美 学视角,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徽州水彩艺术的美学价值和意蕴:传统美学意象、老庄美学思想和徽 州建筑美学。

徽州意象水彩艺术吸收了多种抽象及美学元素,构建了多维度水彩空间表现,集“意境”“自然” “虚静” “天人合一”等美学思想为一体,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水彩艺术的创作题材与美学内蕴。

关键词:传统美学;徽州意象水彩;意象;老庄思想;徽州建筑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21)03-0029-04我国传统美学以审美意象为核心,集理念、 思想、流派、体系与哲学、艺术学、美学等诸多方 面的内容为_体,其研究对象通常为各个历史阶段、各个流派及其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美学意涵和 特征,如“气韵生动” “传神写照”“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等命题以及这些命题之间的异同、关联 及转化。

徽州意象水彩艺术正是在我国传统美学的滋养中而生,以其独特的美学表现和格调在中国水彩艺术领域独树一帜。

它通过吸收传统美学中的意象观念,采用老庄美学思想,借助当地传统 民居建筑中鲜明的美学特色和厚重的文化内涵,以意为美、以道为美、同构为美,辅之气韵、意蕴, 融入各家所长,在画风上逐渐具备自身独特的、无 可替代的元素,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意象水彩,成 为中国水彩艺术中别具一格的存在。

-传统美学意象与徽州意象水彩艺术宇宙之中有两种力量,相异相依,相辅相成, 相对相持,比如天地、男女、动静、生死等。

《2024年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范文

《2024年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范文

《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篇一一、引言徽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随着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徽文化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呈现和传播。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的运用及其审美价值,以期为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二、徽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徽文化是指以安徽地区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文化,其内涵丰富,包括建筑、艺术、文学、戏剧、饮食等多个方面。

徽文化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致的工艺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间艺术等形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徽文化符号(一)建筑符号在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派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徽文化符号之一。

徽派建筑以其白墙黛瓦、马头墙、天井等独特建筑风格,成为了影视作品中展现徽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大宅门》、《琅琊榜》等剧,通过精美的建筑画面,展示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二)戏剧符号安徽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戏曲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西游记》等影视作品,通过展现安徽戏曲的表演形式和特色,让观众感受到徽文化的艺术魅力。

(三)服饰符号徽州服饰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服饰风格和装饰艺术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如《红楼梦》、《武媚娘传奇》等剧,通过精美的服饰设计,展现了徽州服饰的独特韵味。

四、审美价值分析(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当代影视作品通过运用徽文化符号,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与弘扬。

这不仅有助于增强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为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艺术审美的创新与提升影视作品中的徽文化符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

同时,也促进了艺术审美的创新与提升,推动了影视艺术的不断发展。

五、结论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徽文化符号运用广泛,不仅展示了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传承了传统文化。

同时,这些符号的审美价值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推动了艺术审美的创新与提升。

《2024年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范文

《2024年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范文

《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与审美研究》篇一一、引言徽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直被广大研究者所关注。

随着当代影视作品的繁荣发展,徽文化符号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传播。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审美价值及文化意义。

二、徽文化的艺术风格与特点徽文化源于安徽地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绘画艺术、工艺品以及民间艺术等为主要特征。

徽派建筑以其白墙黛瓦、马头墙等独特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安徽地区的山水之美和人文精神。

此外,徽州绘画、徽州工艺品等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三、当代影视作品中徽文化符号的运用(一)徽派建筑在影视作品中的呈现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在当代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影视剧的拍摄地选在安徽的古镇古村,如宏村、西递等,这些地方的徽派建筑成为了影视作品中的亮点。

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徽派建筑的魅力。

(二)徽州绘画与工艺品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徽州绘画和工艺品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们不仅可以展示安徽地区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还可以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徽州艺术。

(三)徽剧与其它民间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徽剧作为安徽地区的传统戏曲形式,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徽剧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

此外,其它民间艺术如剪纸、木雕等也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徽文化符号的审美价值及文化意义(一)审美价值徽文化符号的独特性使其在当代影视作品中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观众可以欣赏到徽文化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进一步加深对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文化意义徽文化符号的广泛运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徽文化,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在电影《影》中,色彩的对比运用非常突出。

古代宫廷的色彩往往有明显的对比,比如明亮与暗淡、红与黑、黄与绿等。

这种对比不仅在画面中呈现出来,也通过视听效果加强了观众对情节和人物的认知和理解。

在《影》中,宫廷内外的场景色彩对比鲜明,宫廷内多是红黑色调,代表着金碧辉煌和权势;而宫廷外则是绿色的竹林和山水,代表着自然和清新。

这种对比的色彩运用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人物性格更加突出,也对观众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色彩在电影《影》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对比,还有象征与隐喻的作用。

在电影中,色彩往往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通过这些象征意义来表达人物情感和故事主题。

在《影》中,红色代表着权力和暗黑,这一点在宫廷内部尤为突出,红色的布景、服饰、道具等都透露着一种权谋与危险。

而绿色则代表着自然与纯洁,这一点在影片中采用了较多的竹林和自然景色,通过绿色的象征意义来对比和衬托红色的权力。

这种象征性的色彩运用,使得电影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享受,还在心灵上带来了触动和启发。

色彩在电影《影》中还有暗示和引导观众的作用。

通过选择不同的色彩和色调,电影可以暗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也可以引导观众对情节的理解和解读。

《影》中通过灯光和色彩的运用,使得宫廷内外的情境有了明显的变化,宫廷内的红色和黑色代表着阴谋和权谋,宫廷外的绿色代表着清新和自然。

这种色彩的暗示和引导,不仅丰富了故事情节,也加深了观众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在电影《影》中,色彩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情感和心理体验。

通过对色彩的合理运用,电影可以给人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享受和震撼,也可以让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在《影》中,通过对比、象征和暗示等手法,色彩对观众的情感和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观众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看到了一个故事,还有对人性、权力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电影《影》中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对比和象征,还有暗示和引导观众的作用,还有影响观众情感和心理的功效。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149 第2卷第11期文化纵横2018年国庆期间,张艺谋的新片《影》引起了极大关注,该片讲述了一个从八岁就被秘密囚禁的替身境州,历经磨难,努力寻回自由的人性故事。

除去《影》扎实的故事结构,复杂立体的人物刻画,《影》无疑走到了张艺谋标志性的明艳美学的反面,第一次真切地将视觉风格建立在中国水墨画的技法之上。

对一部影片来说,色彩对气氛的烘托、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塑造、节奏的变化、构图的运用、主客观情绪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艺谋以往的电影,大胆用色,《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将红色用到极致,透露着导演对反抗的歌颂或对命运的控诉,《满城尽带黄金甲》将黄色探索到极致,表达着欲望与权力,到了集大成者的《英雄》,每个段落对应一种情绪,一种颜色。

之后《山楂树之恋》《归来》张艺谋也渐渐放下对鲜艳颜色的迷恋,向灰白的浅色调靠拢,体现了张艺谋的审美变迁与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追溯与回归。

此次《影》整体使用水墨风格与影片的主题有关,影片刻画的是人性的复杂,张艺谋说:“水墨,符合我对人性的看法。

人性的复杂,在于它不是非黑即白的,就像水墨一样,中间部分流动的晕染开的丰富层次,就是人内心中复杂的东西。

”《影》主要以黑白灰三种颜色为主,用极少的颜色如何表现主题、营造意境、刻画人物性格、控制影片节奏、讲述复杂的故事是一次不小的挑战,考验的不仅仅是导演的功力,更是对东方美学继承创新的考验。

本文将就《影》色彩分析水墨画风格电影的色彩在视听语言的艺术特性和作用。

一、水墨画风格电影的色彩特色:构建虚拟的影视时空,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电影时空的构建是电影创作者主观选择的结果,这种时空是建立在“虚拟”基础上的真实。

电影创作者不仅仅追求电影能够真实再现现实世界,更加追求艺术化的表达和全新的视觉体验。

在目前影视市场上,多以彩色片为主,许多导演并不敢尝试黑白片,害怕不符合观众的观影习惯。

《影》大胆组合黑白灰三种颜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画风格。

就目前彩色片占据大部分市场的角度来看,黑白灰的影片反倒能够优先抓住观众注意力,带给现代观众一种新奇感。

渲染·烘托·造境——谈色彩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

渲染·烘托·造境——谈色彩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

116鉴 赏渲染·烘托·造境——谈色彩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杨丽坤影视作品可以带给观众超越现实、触及灵魂的观影享受和视觉体验。

在人类的视觉效应中,色彩是最为敏感的元素之一,色彩元素是影视作品非常重要的修饰元素。

在影视作品中,美术色彩元素对场景具有渲染作用,具有烘托情绪、增进氛围效果、营造优美意境的作用。

人类是大自然中具有灵性、最富情感的视觉动物,色彩可以说是人类感知最为强烈的视觉元素,即便是动态影像中的图像细节,人类最先感知的仍然是其中的色彩元素。

色彩元素在动态影像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影像大师都对色彩情有独钟,影视作品中色彩的恰到好处运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强化主题的效用,在渲染氛围、烘托情绪、营造意境等方面更是不可或缺。

色彩是影视艺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视觉造型语言,对于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影响下的观众而言,色彩的感知以及色彩之中所蕴含的意象均略有差异,这也是不同文化的影像艺术能够带给不同地域观众别样享受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为色彩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时空。

一、色彩元素在电影中的渲染运用(一)色彩的渲染与逻辑色彩的渲染在电影中的运用有其特殊性,亦有其规律性。

影视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存在着一种色彩逻辑,即电影中的美术色彩成分不可以超过整部影片的三分之一,并且,针对非动画类影片,应以天然物质的色彩为主。

天然物质的色彩是最接近于大自然的色彩,天然物质色彩带给人的愉悦感,是任何美术色彩所望尘莫及的,因此,在电影中可以针对天然物质色彩加以泛化,以达到色彩渲染的最佳视觉效果。

《绝命海拔》是一部用生命演绎的、色彩浓郁的纪实性灾难片,自然色彩在影片中起到了平衡色彩的作用。

从色彩渲染的视角而言,自然物质色彩奠定了影片的色彩基调,在皑皑白雪与背景的映衬下,从地到天,由白而蓝,渐变的色彩浑然一体;领队的红色帽子、红色上衣、粉色背包,使得他在其他登山者冷峻的着装中脱颖而出,带给观众一种热烈的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电影中徽州意象的色彩语言运用模式
作者:何俊威
来源:《广告大观》2019年第07期
摘要:徽文化因其极具地域特色的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影视传播中。

色彩语言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它不仅可以塑造形象、烘托主体,更能够表现情节和渲染主题。

本文从色彩的自然视觉认知、心理情感感受、人文象征意义三个层次对电影中徽州意象的色彩语言运用作出剖析,梳理了基本模式。

关键词:徽州意象;徽文化;色彩语言
一、电影中的徽州意象
徽文化与藏文化、敦煌文化并称为三大地域文化,堪称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缩影,因而具有丰富的视觉符号,徽州意象为电影色彩语言的应用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电影中的徽州意象是以电影为载体,以徽州地区作为背景,进行徽文化展示与传播的意象。

如今徽州文化因其极具地域特色的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影视传播中,本文以电影《卧虎藏龙》、《菊豆》等为例探讨徽州意象在影视中的色彩语言运用模式。

在影片中,通常运用色彩语言表达意象、塑造角色、渲染气氛、烘托主体,乃至参与推动剧情的发展,从侧面表达影片主题。

二、徽州意象的色彩语言
(一)自然色调——青绿的山水秀色
青翠欲滴的竹林绿海、滔滔不息的新安江水系、层叠的千峰翠色和山峦剪影,山水环绕的秀丽环境给了徽州意象天然的绿色背景。

而在心理层面上,绿色对应着草木植物,因此有生机和谐的感觉,往往象征着生命、和平、宁静。

这种自然色调的象征性在具有徽州意象的影片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例如《菊豆》中南屏村坝上的清澈流水烘托着天青菊豆短暂的和谐生活、《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盗剑时蜻蜓点水而过的宏村月沼象征着被打破的宁静。

最为人熟知的场景,莫过于在《卧虎藏龙》中李慕白和玉娇龙在竹林之上的打斗,演员一袭白衣,以木坑竹海、黄山翡翠谷这些徽州天然意象为背景,借助威亚特技完成了高难度的打斗,人影上下翻飞,穿梭闪现在青山绿水之间,营造出了空灵高妙的意境,以景语作情语,使人体会到玉娇龙的躁动慌乱是如何被李慕白的君子之风抚平,也为后面动情拜师的情节做好了铺垫。

(二)情感色调——红黄的浓烈血脉
张艺谋、杨凤良执导的《菊豆》中大量使用了浓烈的红黄色调,由徽州染坊里的染剂和布料等道具生发情感,红色象征着生殖欲望、本能的原始冲动和违反伦理的暴力,而相反的冷蓝色象征着宗法秩序、理性克制与压抑,在片中作为反衬暖色的背景出现。

红橙黄等浓郁的暖色往往使人产生太阳、火焰、血液、土地等主观联想,并进一步催生抽象概念上的客观联想,因此有温暖、明快乃至灼热的感觉,同时也有暴力、危险的感觉。

在天青视野中初登场的菊豆穿着一身少女纯真的粉色,随后变成了俏丽的明黄色,如此青春少艾却遭受暮年老人蹂躏,菊豆的经历无疑使他沉寂麻木的内心升腾起了灼热的同情和爱欲。

天青从象征着母体的地窖中取出一坛血红的染料,倾倒进天井改造成的原本冷色的池水,饱含热血的情绪也呼之欲出。

当两个人终于冲破伦理束缚完成媾和时,血红的染布从脱离阻碍的轱辘上飞快地落入红色染池,象征着二人获得了爱的自由。

私结连理诞下孩儿之后,升出天井的染布变成了明快愉悦的红黄。

而片尾处天白将生父天青暴击致死的人伦惨剧发生前后,染池和布料的红黄色彩都发生了饱和度和明度上的急剧衰退,变得破败灰暗,可以说色彩运用非常极致。

我们在张艺谋后来在商业成就上更为卓著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英雄》等影片中同样可以看到这种使用夸张浓烈的色彩进一步加强主题的手法,即运用不同色系,或讲述不同的故事情节,或营造不同的氛围,并在角色服饰道具、空间场景、整体色调等层面加以突出。

(三)人文色调——灰白黑的写意水墨
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斑驳的墙霉形成的灰度渐变、朦胧的烟雾(包括自然中的云雾和村落中的炊烟)。

徽州地区的建筑色彩崇尚黑白明暗的对比,徽州人家经典的家风家训以楹联匾额的形式呈现出来,背后自然而然地传递出徽州地区浓郁的儒家文化。

李安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中,镖局那典型的徽派天井,垂直的光照环境为导演妙用,利用顶光塑造萧杀气氛,成为玉娇龙与俞秀莲决斗的绝佳场景。

而玉娇龙盗剑时蜻蜓点水划过的宏村月沼,又像是黑白畫框里一面宁静的镜子,映射出主人公与之格格不入的躁动内心。

皖南山区降水丰沛,成云致雨、云雾缭绕的气象较为常见,村落中又常在晨昏之时飘散炊烟,在全景和远景中往往具有朦胧氤氲的美感,呈现在电影之中,自然而然地贴近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展示出浓浓的书卷之气。

电影中表达的徽州意象,往往运用黑白灰色调象征徽州文书背后强大的儒家宗法制度,同时也蕴含着封建纲常冰冷无情的意味。

创作者将抽象概念通过色彩的营造传达给观众,将主观性的理解塑造成了固有的徽州意象、徽州色调,巧妙运用黑白灰的色彩语言,构建起一个兼具古中国田园画卷的诗意,和刀剑江湖的快意恩仇的徽州电影意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有的徽州意象电影,多数与武侠电影、古装历史题材电影重合,故而同样适宜从色彩的自然视觉认知、心理情感感受、人文象征意义三个层次来表现。

经过主观艺术创作传达一定信息内容色彩,从人们熟知的徽州意象的视觉经验来让观众认知;用色彩营造的徽州氛围使受众产生心理共鸣;从色彩的象征意义来更深层次地诠释影片的内在主题,结合电影其他表现手法,能够通过视觉上直接的表达,与观众产生共鸣,引导反应,控制情绪。

因此,成
熟的色彩语言的运用模式可以确保电影作品的质量,从而更好地营造徽文化氛围,完成徽州意象在电影中潜移默化的传播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欣欣.色彩构成[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申元东.浅析电影画面色彩语言的艺术表现研究——电影视觉艺术浅探[J].电影文学,2011(15).
作者简介:何俊威(1990-),江苏新沂人,硕士,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与影视批评。

基金项目:本文系黄山学院2018年校级科研项目(徽州文化类)《影视作品中的徽州意象与传播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xhwh015.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