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教案

合集下载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6.2理论局限性
①李嘉图把比较优势思想建立在一系列较为简单的假设前提上。 他简单地把动态的经济世界抽象成静止的世界,因而得出的参加 贸易各国所获得的利益都是短期利益,没有说明这种利益是否符 合一国的长远利益。 ②比较优势思想并未完全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它认为国 际贸易中比较利益产生的原因在于国内、国际 市场中有着不同的交换比率,这个观点并非错误的,但试图用这 一观点来完全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却是不妥的。 ③比较优势思想无法解释国际贸易的一些实际情况。按照其思想, 比较利益越大则发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即国际贸易最有可能出 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实际上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 国家之间展开。 ④它只注意到了国际贸易能够使贸易国的整体福利水平得以提高, 却忽视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事实上国际贸易会造 成一些人获利,而另一些人受损。这也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
CIC1
小麦 240 贸易后的均衡状态(E2) 150单位布,120单位小麦 150单位布,120单位小麦 进口120单位小麦 出口150单位布 CIC2
O
120
180
贸易前的均衡状态(E1) 生产组合 消费组合 贸易 福利水平 100单位布,120单位小麦 100单位布,120单位小麦 没有 CIC1
6、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6.1理论意义 ①比较优势思想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 建立。萨缪尔森称它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是 经济学中最深刻的真理之一”。 ②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贸易的产生。揭示了比较利 益原则,证明了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 异,而且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 ③现代国际贸易理论都是建立在比较优势思想基础之上 发展起来的。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有用的经济学理论。它指出,在长期条件下,企业只有当其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时,才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取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它的本质是企业由于发展所带来的性能改进和成本效率改进而获得更高的利润。比较成本理论是研究企业投资决策、生产决策和市场竞争主导技术等问题的基础理论之一。

比较成本理论建立在供求均衡理论基础之上,强调重视企业投资,尤其是技术创新,以改善成本结构和提高产量,使企业占据市场份额和获得收益。在比较成本理论的指导下,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成本的变化情况,尤其是投资的变化,以及它们的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变化。以此为基础,再合理分析和判断,就能够比较准确地估算出企业的成本。

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应该重视企业的投资,尤其是技术投资,以改进其产品质量,改善其成本结构,提高其产量,从而增加其盈利能力,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其次,企业必须重视自身和主要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及投资水平变化,以比较其成本和收益,从而决定自身发展方向。最后,企业要积极探索技术现代化改造,重视发展研发,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从而使自身产能达到极致,发挥最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比较成本理论已被广泛地用于企业管理和投资决策中,用于估算企业内部资源集成和市场竞争优势,以及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投

资方案。它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也十分重要,它的理论框架可以帮助政府综合分析各类政策的投资成本和效益,以及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经济政策。

综上所述,比较成本理论是研究企业投资决策、生产决策以及市场竞争主导技术的基础理论之一,目前它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和投资决策中,并受到政府推崇,用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以实现最优市场配置和经济发展。比较成本理论将成本视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政策和管理工具,它有助于政府准确估计投资成本与回报,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收益。

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例题

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例题

绝对成本理论例证

假定英、葡两国都生产毛呢和酒两种产品,生产情况如表2-1所示。

由表2-1可以看出,英国在生产毛呢上具有绝对的优势,葡萄牙在生产酒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按照绝对优势理论,英国应该将所有的劳动力全部用于生产毛呢,葡萄牙应该将所有的劳动力全部用于生产酒。根据各国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如表2-2所示。

然后,英国需要酒,葡萄牙也需要毛呢,两国进行交换。假设交换比例为1:1(当然也可以是另外可能的交换比例),如表2-3所示。

结果,两个国家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分工使劳动生产率提高,总产量增加,增加的产量由参加分工和贸易的两个国家进行分配英国比分工以前多得到0.7个单位的毛呢,葡萄牙比分工以前多得到0.375个单位的酒。

由于这个理论是按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的国际分工,所以,他的分工理论又叫地域分工说或绝对利益理论。但是,绝对优势原理对贸易参与国的竞争能力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甚至说是非常苛刻的。因为绝对优势原理表明,参与自由贸易的国家必须具备某一产品生产的绝对优势,或者说在某产品的生产中具有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最低的绝对生产成本,否则将失去贸易竞争的参赛资格。对于两种产品生产中均处绝对劣势的国家,它就没有资格参与贸易,而两种产品生产中均处在绝对优势的国家,它没必要参与自由贸易。此外,如果以绝对优势标准要求贸易国,那么,自由贸易只会发生在世界极少数几个国家,即只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不可能产生贸易。这个预测显然与贸易实践不符,绝对成本理论陷入理论与现实相背离的困境。

绝对成本学说和相对成本学的主要观点与区别

绝对成本学说和相对成本学的主要观点与区别

2简述绝对成本学说和相对成本学的主要观点与区别

答: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主指是绝对优势理论,指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比较成本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不同点: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劣中选优”,“优中选优”的原则

3简述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结构性观点

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由于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不同,也出现农业土地利用的分异:1)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离市场越近;2)距市场越远,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化越低

4图示并定性说明韦伯工业区位论推导的三个步骤

答:(我的)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第二阶段,运费每指向论基础上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第三阶段,运费指向论和劳动力指向基础上的集聚指向论。

5简述韦伯与史密斯工业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韦伯工业区位论继承了杜能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他的理论的中心假设是,企业决策者在选择生产区位时,努力追求花费的费用最少。他首先考虑运输费用,认为运费的大小决定生产区位的选择。然后再考虑劳动力费用,集聚因素对区位的影响。最优区位= 总运输费用最小的区位= 吨公里最小的区位

史密斯区位理论的基本原理是:“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的最大的地点”。分析费用和收入的空间相互作用对企业区位的影响,可找到“最佳区位”,“接近最佳区位”或者“次最佳区位”,这是史密斯区位理论的核心

7什么是产品周期理论(210)

答:第一,创新阶段:在这时期新产品和新技术通常发生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生产则主要是为了满足本国市场为主;

最新第二讲:比较成本理论..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第二讲:比较成本理论..教学讲义PPT课件
比较成本理论就是以一国的相对优势参与国际 竞争的原则。
比较成本理论的历史贡献
创立了国际贸易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一个国家不管怎样 落后,总有相对优势存在,可以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利。一 个国家不管怎样先进,总有相对劣势的方面,可以通过参 与国家来进一步效率。
为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很强的理论依据。
初步界定了各国参与国际贸易时的可能交换区间。
绝对成本理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是所有国家都存在绝对 成本的优势,因此不能参与国际贸易。也就是说,绝对成本 理论没有找到各国都能参与国际贸易的普遍原则。
2.比较成本理论的背景与方法
比较成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o 李嘉图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 税原理》,他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 论”为基础,以分配为中心的理论体 系,并提出了“比较成本”的贸易分 工思想。
《国富论》探讨一个国家走向富裕的路径。斯密认为,一 个国家要富裕起来关键是两条:一是通过分工提高劳动的 效率,二是把劳动尽可能多地投入地财富的生产。
劳动分工与国际贸易
劳动分工提高效率,但分工需要以商品交换为条件,交换 的范围影响劳动分工的广度与深度。
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换的范围,从而能促进劳动分 工的深化。
对不同国家如何合理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缺乏科学的研究, 以至后来出现了了李嘉图陷阱问题。
对国际贸易带来的利益分配关系变化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 比如,一国内部不同产品的生产者在参与国际贸易时获得 和利益不同。不同国家从国际贸易中的获得的利益往往有 明显的差别。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讲义(兰州商学院)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讲义(兰州商学院)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

⎪⎪⎪⎪⎪⎪⎪⎨⎧⎪⎪⎩⎪⎪⎨⎧⎪⎪⎪⎪⎩⎪⎪⎪⎪⎨⎧⎪⎪⎭⎪⎪⎬⎫⎭⎬⎫⎭⎬⎫⎭⎬⎫偏好相似理论国家竞争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现代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里昂惕夫之谜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古典贸易理论相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贸易保护理论保护幼稚产业理论重商主义传统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绝对成本理论

一、历史背景和代表人物介绍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从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的廉价原料并销售其产品,迫切要求扩大对外贸易,而重商主义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却严重束缚了对外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这种要求,必然要反映到经济思想上来。这就是重商主义衰落和古典学派兴起的大背景。

古典学派提出了“自由放任”的口号,在理论上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铺平了道路。

古典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二、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论点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

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生产,可以节省和生产无关的时间

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分工的原则是绝对成本

一国应该把本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与外国生产同种商品的成本相比较,以便决定是自己生产还是从外国进口。

如果一国一种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地低于其他国家,那就出口该商品;如果另一种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地高于其他国家,则进口该商品。

绝对成本优势来源于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自然禀赋的优势

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

斯密的绝对成本论

斯密的绝对成本论
? 德国何以能后来居上 ?弗 里德里希 ·李斯特(1789— 1846) 的民族主义思想的 影响无疑是其中重要原因 之一。
? 李斯特1841年 出版了他的代表 作《政治经济学 的国民体系》,
系统提出了他的 保护贸易理论。
(二)李斯特保护贸易论的主要观点
李斯特在对古典学派的批评中阐述了自己的保 护贸易观点:
1、他认为古典学派的根本缺点是推行所 谓“世界主义”而忽视经济发展的民族特点。
李斯特认为,古典学派的所谓“合理的国际分Baidu Nhomakorabea格 局”,是将来世界各国经济高度发展之后才可能实现的理 想模式,它完全忽略了目前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 族特点。
李斯特把当时在德国经济思想中占统治地位的英国古典 政治经济学指责为世界主义政治经济学。他认为并不存在 这类政治经济学,而只存在国民经济学。
李嘉图则认为一国不仅可以依据绝对优势原则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且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只要它与其他国家相比生产各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那么仍可以通过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口来换取它自己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获得利益
专题讲座:
自由贸易理论 与保护贸易理论
本讲的学习重点:
1 斯密的绝对成本论
(三)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1、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 劳动生产率
? 斯密以制针为例,说明工场手工业中 实行分工协作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 率。他说,由一个人制针,所有的18 道制针工序都由他自己来完成,每天 最多只能生产20枚。如果实行分工生 产,由10个人分别去完成各种工序, 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4800枚。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绝对成本论与比较成本论

第二节比较优势的新古典解释

第三节相互需求论

第四节要素禀赋论及其拓展质疑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比较成本论、相互需求论与资源禀赋论的主要内容

2、理解各种传统贸易理论并能联系实际说明问题

二、教学重点

1、比较成本论

2、相互需求论

3、资源禀赋论及其拓展定理的主要内容

4、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及评价

三、教学难点

1、比较优势的新古典解释

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及评价

四、教学时数:4

自由贸易理论(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能给参加国带来利益,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因而主张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对派)

国际贸易只对经济发达国有利,对经济落后国不利,甚至会阻碍发展;主张保护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贸易的成因、利益分配、影响因素等。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传统与现代贸易理论。

第一阶段是从重商主义或绝对成本论开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称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它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主要分析产业间贸易,属于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国际贸易模型;第二阶段从二战以后至今,称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它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开始分析产业内贸易,模型力求动态化。

第一节绝对成本论与比较成本论

一、绝对成本理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处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在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又称《国富论》或《原富》)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绝对成本理论(The Theory of Absolute Cost),是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源头和基础。

绝对成本学说和相对成本学的主要观点与区别

绝对成本学说和相对成本学的主要观点与区别

2简述绝对成本学说和相对成本学的主要观点与区别

答: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主指是绝对优势理论,指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比较成本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不同点: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劣中选优”,“优中选优”的原则

3简述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结构性观点

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由于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不同,也出现农业土地利用的分异:1)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离市场越近;2)距市场越远,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化越低

4图示并定性说明韦伯工业区位论推导的三个步骤

答:(我的)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第二阶段,运费每指向论基础上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第三阶段,运费指向论和劳动力指向基础上的集聚指向论。

5简述韦伯与史密斯工业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韦伯工业区位论继承了杜能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他的理论的中心假设是,企业决策者在选择生产区位时,努力追求花费的费用最少。他首先考虑运输费用,认为运费的大小决定生产区位的选择。然后再考虑劳动力费用,集聚因素对区位的影响。最优区位= 总运输费用最小的区位= 吨公里最小的区位

史密斯区位理论的基本原理是:“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的最大的地点”。分析费用和收入的空间相互作用对企业区位的影响,可找到“最佳区位”,“接近最佳区位”或者“次最佳区位”,这是史密斯区位理论的核心

7什么是产品周期理论(210)

答:第一,创新阶段:在这时期新产品和新技术通常发生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生产则主要是为了满足本国市场为主;

《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教案

《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教案

《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教案

[教材分析]:

《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是《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是这一本教材重点章节。第三章内容是从对外贸易产生与发展来看,把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基本分为两大类型,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而绝对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理解掌握绝对成本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有助于学生理解各国之间为什么要进行国际贸易,为什么要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但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学生会感到抽象、深奥、枯燥、难懂,在教学过程中,将通过案例、计算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理解并运用于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一、从案例中得出分工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进一步引入到分工也存在于国与国之间,通过计算证明绝对成本理论

三、总结绝对成本理论的局限性,进而引出比较成本理论,并计算演示

四、对比“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

五、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择业观,做好职业规划

[教学目的]:

1、重点理解并掌握绝对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

2、掌握绝对成本与比较成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分工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绝对成本与比较成本理论

难点:运用绝对成本与比较成本理论计算国际分工带来的好处

[教学方法]:

案例法、比较法、发现法、计算演示法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案例:

小故事:

在美国东部住着皮尔先生和他的太太,一清早,他们被日本生产的索尼牌闹钟叫醒的。梦中他正在考虑应该买一辆德国生产的车还是购买一辆日本生产的车。在皮尔先生家里,每天的早餐是使用法国制造的咖啡壶,加拿大输送至美国的天然气,烧煮来自印度尼西亚、巴西、哥伦比亚混合咖啡。此外,早餐还有瑞士生产的饼干和面包,夹着比利时生产的草莓酱,正吃着早餐呢,门铃响了,保姆米娜(墨西哥人)来打扫卫生。

[讲稿]绝对成本说、比较成本说与要素禀赋论

[讲稿]绝对成本说、比较成本说与要素禀赋论

(1)

亚当·斯密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他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在对其理论的论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在他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利益论”。绝对成本学说这一学说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这种贸易分工互利的双赢思想,到现代也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双赢理念仍然是当代各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指导思想。

(2)比较成本说是对绝对成本说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它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创立。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进而获得比较利益。总之,比较利益学说,进一步分析,揭示了国际贸易所具有的互利性和国际分工的必要性。它证明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能实现贸易的互利。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核心是比较优势原则。比较成本说揭示了人类分工协作的大道理。自其创立的一百多年来,它一直被西方国际经济学界奉为经典,并成为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发展的主线。即使在当代,它也是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比较成本说的启示:“各国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保证参加国际分工和贸易所能得到的利益。”然而这个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绝对成本学说和相对成本学的主要观点与区别

绝对成本学说和相对成本学的主要观点与区别

2简述绝对成本学说和相对成本学的主要观点与区别

答: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主指是绝对优势理论,指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比较成本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不同点: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劣中选优”,“优中选优”的原则

3简述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结构性观点

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由于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不同,也出现农业土地利用的分异:1)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离市场越近;2)距市场越远,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化越低

4图示并定性说明韦伯工业区位论推导的三个步骤

答:(我的)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第二阶段,运费每指向论基础上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第三阶段,运费指向论和劳动力指向基础上的集聚指向论。

5简述韦伯与史密斯工业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韦伯工业区位论继承了杜能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他的理论的中心假设是,企业决策者在选择生产区位时,努力追求花费的费用最少。他首先考虑运输费用,认为运费的大小决定生产区位的选择。然后再考虑劳动力费用,集聚因素对区位的影响。最优区位= 总运输费用最小的区位= 吨公里最小的区位

史密斯区位理论的基本原理是:“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的最大的地点”。分析费用和收入的空间相互作用对企业区位的影响,可找到“最佳区位”,“接近最佳区位”或者“次最佳区位”,这是史密斯区位理论的核心

7什么是产品周期理论(210)

答:第一,创新阶段:在这时期新产品和新技术通常发生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生产则主要是为了满足本国市场为主;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

RD'
Q'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L/aLC L*/a*LW
奶酪的相对产量, QC + Q*C QW + Q*W
Slide 2-30
葡萄酒产量QW T
P
葡萄酒产量Q*W F*
F 奶酪产量QC
(a) 本国
P*
T*
奶酪产量 Q*C
(b) 外国
相对工资水平
比较成本理论的历史贡献
创立了国际贸易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一个国家不管怎样 落后,总有相对优势存在,可以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利。一 个国家不管怎样先进,总有相对劣势的方面,可以通过参 与国家来进一步效率。
为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很强的理论依据。
初步界定了各国参与国际贸易时的可能交换区间。
比较成本理论的局限
晚期:代表人物有托马斯.孟(Thomas Mun )。政策主张 是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 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 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 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顺差)即可。因此,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被称为贸易 平衡论。
相对供给曲线与相对需求曲线
在简化的模型中,总是要从两种商品的相对关 系中来考虑供给和需求。即同时考虑两国市场 上的两种商品。

绝对成本学说和相对成本学的主要观点与区别

绝对成本学说和相对成本学的主要观点与区别
区域增长极的经济“外溢”作用政府的调节
5试述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机制
技术创新:
就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使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技术创新的主要表现是:
发现新的可用资源、创新新的生产工艺、发现新的生产工艺、发现新的生产方法、产生新的经营管理思想以及相应的操作方法等。技术创新的结果主要包括:
总地看来,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可以改变整个经济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方式,推动分工深化、产业结构演进、交易成本节约和经济效率提升在新的更高水平上发展,因而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正成为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有关产业集群、新产业区和区域创新能力正成为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有关产业集群、新产业区和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因而整成为经济地理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首先,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其次,城市是区域的流通中心。在城市中汇集第三,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与管理中心。第四,城市是区域的人力资源培育中心。第五,城市是区域的对外交流中心。第六,城市是区域的创新中心。城市中
6试述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机制中集聚与扩散机制的原理与原因答:
1.集聚机制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机制形成原因: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区域内相关资源和要素集中分布的地方。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出于加强相互联系的需要,一些内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往往就趋向于集中在同一个适宜的地方发展。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由于集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所以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

比较成本

比较成本

理论的意义
比较成本理论比绝对成本理论更加具有指导意义。比较成本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李 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该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 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 易各国有利。
发展制约
任何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都会受到其国内资源禀赋和比较成本的制约,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不利地位, 表面上是它们的发展水平,进而产业结构,竞争力等等,实行上是它们的要素禀赋地位,即要素禀赋结构的弱势 地位。相对于已经走上信息化经济的世界来说,发展中国家拥有的仍然是是代表成熟的夕阳产业的生产要素,缺 乏代表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因而仍然处于要素的弱势地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 “初级阶段”。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按照传统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贸易还不能过早地放弃,继续发 挥传统的以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可以为新兴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技术,培 养企业家才能,从而为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和促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打下基础。
从中国的形式看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现有的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减弱。一方面,中 国人均占有资源数量本来不丰裕,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国内资源消耗显著上升,导致国内不少资源性产品(包括农产 品)的价格已接近或甚至已超过国际市场。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着眼于享有贸易促进技术进步 的动态利益。为此,中国今后在发展经济中应注意应该重视国内的区际贸易,扩大开放,积极与国际上的跨国公 司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并且重视用现代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入世”也将使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到全方 位水平:分工不但只是生产制造业的分工,而且要广泛地延伸到广义的第三产业。所以我们应当广泛地注重新崛 起的服务业的发展和这一层面上国际分工的参与。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


二、比较成本学说
(一)大卫·李嘉图与比较成本学说 1.大卫·李嘉图其人
2.比较成本学说产生的背景
3.比较成本的含义
时 间
国 家 葡 萄 英 生产1单位布 生产1单位酒
牙 国
4小时 6小时
2小时 12小时
2/3 > 1/6
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葡是英的1.5倍 生产ຫໍສະໝຸດ Baidu的劳动生产率:葡是英的6倍
6 > 1.5
1.
2)比较成本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李嘉图的研究方法是形而上学的
未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无法解释国际贸易一些实际情况

三、相互需求学说
比较成本说明了国际贸易能够为两国带来 利益,但是,带来利益的范围又多大,在这个 范围内,双方范围内,双方各得多少,比较成 本论没有回答。约翰· 穆勒和阿弗里德· 马歇尔 的相互需求论回答了这个问题。
2.绝对成本说的例证说明
3.绝对成本说简评

亚当· 斯密关于是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固有倾 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包含着科学的成分和非科学的 但是,亚当· 成分。贸易利益的普遍性原则为自由贸易的政策主张奠 向的观点并不正确。事实上,历史上分工是先于交换的,交换 定了理论基础。该理论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中已成熟了 以分工为前提;并且交换也不是人类本性的产物,它是社会生 的要求,成为英国新兴产业资产阶级革命反对贵族地主 产力和分工发展的结果。另外,绝对优势理论也只能说明国际 和重商主义者、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工具,在历史上起 过进步作用。他关于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 贸易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并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该理论 时间、参与国际分工对所有参加国都有利的见解,虽经 暗含了一种前提,即贸易双方至少各拥有一种低成本的产品对 历了2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外销售,但如果现实生活中,有的国家没有任何一种产品的生 产成本低于别国,而另一些国家在所有的产品上都具有较高的 劳动生产率时,他们是否还要参加国际贸易呢?如果此时贸易 关系仍然存在,贸易双方还能从中共享利益吗?对于这一问题, 亚当· 斯密的理论中并未论及,这不能不说是理论的一大缺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教案

[教材分析]:

《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是《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是这一本教材重点章节。第三章内容是从对外贸易产生与发展来看,把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基本分为两大类型,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而绝对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理解掌握绝对成本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有助于学生理解各国之间为什么要进行国际贸易,为什么要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但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学生会感到抽象、深奥、枯燥、难懂,在教学过程中,将通过案例、计算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理解并运用于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一、从案例中得出分工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进一步引入到分工也存在于国与国之间,通过计算证明绝对成本理论

三、总结绝对成本理论的局限性,进而引出比较成本理论,并计算演示

四、对比“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

五、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择业观,做好职业规划

[教学目的]:

1、重点理解并掌握绝对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

2、掌握绝对成本与比较成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分工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绝对成本与比较成本理论难点:运用绝对成本与比较成本理论计算国际分工带来的好处[教学方法]:

案例法、比较法、发现法、计算演示法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案例:

小故事:

在美国东部住着皮尔先生和他的太太,一清早,他们被日本生产的索尼牌闹钟叫醒的。梦中他正在考虑应该买一辆德国生产的车还是购买一辆日本生产的车。在皮尔先生家里,每天的早餐是

使用法国制造的咖啡壶,加拿大输送至美国的天然气,烧煮来自印度尼西亚、巴西、哥伦比亚混合咖啡。此外,早餐还有瑞士生产的饼干和面包,夹着比利时生产的草莓酱,正吃着早餐呢,门铃响了,保姆米娜(墨西哥人)来打扫卫生。

教师问:请问皮尔先生生活中为什么能使用到那么多外国商品?是如何来完成的?(请学生讨论做答)

教师归纳:分工,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的而又相互联系的工作。

二、分工的作用

1、分工能使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增进,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使人们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3、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比较容易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教师语:亚当•斯密认为适用于不同个人之间的分工,也适用于不同国家之间。

三、亚当•斯密人物介绍

1、亚当•斯密,英国人

2、1776年出版《国富论》,被誉为经济学的鼻祖

3、历史背景:英国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不怕与外国商品进行竞争,提倡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四、绝对成本理论 假定英国、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这两种产品,他们的生产情况见下表。

1、提问:在酒的生产上,哪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在毛呢的生产上,哪个国 家的劳动生产率

高?

国家 酒产量 所需劳动毛呢产量 (单位)

人数(人/ (单位)

分工前

分工后

交换后

英国

葡萄牙 英国 葡萄牙

英国 葡萄牙

所需劳动

人数(人/英国的

毛呢

120 70 110

―1年

葡萄牙- 的酒

80

2、提问:英国专门集中力量生产毛呢,葡萄牙专门集中力量生产酒,各自的产

量是多少?

3、提问:分工前,酒和毛呢的总产量分别是多少?分工后,酒和毛呢的总产量

分别又是多少?

4、提问:若酒与毛呢按1:1等量进行交换,交换后两国各自所拥有的产品总量

分别是多少?与分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5、 结论:分工后,酒和毛呢的总产量都增加了。交换后,两国所拥有的产品量

也增加了。

6、 绝对成本理论:亚当•斯密主张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

那么最好是输出本国在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

而不要

自己去生产。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 进行专业化分工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将会使各国的资源、

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物质财富。

7、 教师举例说明:裁缝不为自己做靴子,鞋匠也不为自己缝衣服

五、比较成本理论

教师问:大家来看一下,“绝对成本理论”中只提到要择优生产,但如果英国生 产这两种产品所需的劳动人数都比葡萄牙多(见下表),都是劣势,那按照绝对 成本理论是不可能进行分工的,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能不能进行分工?分工以后 的结果又会怎样?

1、提问:英国在哪种产品的生产上劣势小一些?葡萄牙在哪种产品的生产上优

势大些?

2、 提问:英国专门生产毛呢,葡萄牙专门生产酒,各自的产量是多少?

国家 酒产量 (单位)

所需劳动 人数(人/ 毛呢产量 (单位)

所需劳动 人数(人/ 年)>

年)

葡萄牙 的酒

分工前

英国

1 120 1 100 / 葡萄牙

1

80 "

1

90

分工后

英国

葡萄牙

交换后

英国

葡萄牙

英国的 毛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