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最新)全解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如何积极应对社会变迁与发展,追求更高远目标
如何积极应对社会变迁与发展,追求更高远目标
在这个不断变幻的社会中,适应社会变迁和发展已成为必须考虑的东西。如果无法顺应社会的发展,将很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因此,如何积极应对社会变迁和发展,使自己得到更高远的目标,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行业的变化,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这种变化。不要止步于自己所掌握的领域,应多读书、多看新闻,跨越自己的舒适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扩展自己的技能和知识面。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这也是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必要途径。
其次,要具备创新意识。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世界里,面对新情况和新挑战,需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创新并不一定要研发出一项全新的技术或独创性的产品,也可以是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或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要的是,学会打破惯性思维,勇于尝试新事物,在创新中追求更高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努力。
第三,要加强团结协作能力。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文化背景。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平和的态度,才能有效地和他人合作,形成更强大的团队来解决问题,发挥出更大的力
量。同时,也要学会平等交流和合作,协调不同的利益关系,实现共同的目标。
最后,要有正确的人生追求。在追求更高远的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自己设定正确的人生追求。对于一个社会,每个人对社会有着不同的影响力和贡献度,这一影响力和贡献度往往伴随着人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注重自身的精神追求,持续传承和发展自己的家族文化和道德观念,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思想品德新旧课标对比
认真学习2011年版思品课标
不断深化思想品德课程改革
遵循与时俱进的精神,教育部组织有关人员对2003年5月印发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作了认真修订,并于2011年12月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予以颁布。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思想品德课改的总章程。它既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又是实施教学的指南。只有反复学习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了解其主要变化,弄清其具体内容,落实其各项要求,才能提高思品课程教学效益,才能确保思品课改深入进行。
本次思品课标的学习、研讨活动之内容,拟由“简要介绍2011年版思品课标的主要变化及其具体内容”“实施2011年版思品课标必须高度重视的几个问题”两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2011年版思品课标的主要变化及其具体内容
一、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
2003年版表述2011年版表述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思品课标(2011年版)对于课程性质的表述与2003年版相比更
加全面、清晰,凸显了两个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重要观点。一是强调这门综合课程是“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二是明确这门综合课程是“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对于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生活”应这样理解:第一,指的是学习主体的生活,即学生的生活,但不排斥成人的生活。第二,指的是现实生活,但不排除以往生活和未来生活。
在初中阶段,国家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在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而设置了思想品德课程。据此,“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表述明确地写进了课程性质中。这一表述,鲜明体现了思品课程的德育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理念和内容设计思路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理念和内容设计思路
一、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构建这门课程的哲学基础和理论追求。课标的内容和实施必须符合这个理念或追求。
(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青春期是由儿童成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期,是以性成熟为标志的一系列的形态、生理、生化、内分泌及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青春期的教育和顺利过渡,对个人或群体的心身健康、人格健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生阶段。
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我们必须注意他们参与公共生活方面达到养成教育。1)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品质的形成;2)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公德意识的养成;3)遵纪守法的习惯养成;4)关注社会的积极态度的养成。
在课程的内容取舍方面,我们调整了一些对青春期成长关系不怎么密切的内容,加强了人格平等、社会责任和社会公正方面的内容,目的就是在青春期这个关键时期加大品德培养的力度。在课程设计的顺序上,我们也尽量做到按照学生生活扩展的逻辑去安排。
(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问题答案)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问题答案)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
第一部分前言
一 .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二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性:
1.思想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
对初中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
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
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实践性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
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4综合性以认识自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为主线,
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
是对学生在这些领域中的体验、认识和遇到的问题所进行的梳理、加工和提炼。
四.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对社会、国家、世界有见识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
2016年河南中考《说明与检测》解读1【精选】
2012年河南中考《说明与检测》解读1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要求
一、该部分内容变化:
1.语言及表述修正。如:把“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调控心理矛盾”中的“各”改为“多”;把“‘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应该成为人们的共识”中的“应该”改为“已经”;在“为筹毒资”前增加了“吸毒人”等等。使表述更加准确,更加严谨。
2.删除冗长多余内容。如:把“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中的“都有责任”删除;把“统一性:就是义务教育必须体现国家的意志。义务教育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中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要求”删除,等等。
3.增加与修改相关知识点最新表述和国家领导人最新讲话内容,体现时效性。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容及重要性进行了增加与修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于基本国情……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这段话中,在最前面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删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这段话。新增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等内容。
4. 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并调整顺序。如:对文化的地位及作用进行了修改,增加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并把此段话内容调整到“(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等等。使相关知识点之间逻辑性更强,更严谨。
二、备考复习建议:
强化基础知识记忆与理解,夯实基础。不管热点材料如何新颖,设问角度如何变化,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考试大纲的内容范围内,因此无论进行第几轮复习,在复习过程中,都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背诵与记忆。
一级二级知识目标一览表
目标:
——了解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012年思想政治中考知识点明细表(第三部分)
心理健康
道德
法律
国情
我与国家、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目标:
——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目标:
——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
——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学法用法
目标:
——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2012年思想品德中考知识点明细表(第一部分)
心理健康
道德
法律
国情
成
长
中
的
我
(一)认识自我目标:
——能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心理。
——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自尊自强
2012年思想品德中考知识点明细表(第二部分)
初中政治课程标准2022电子版
初中政治课程标准2022电子版
初中政治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思想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博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人文性
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
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实践性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考试目标]
1.了解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学会独立思考,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本目标与教材的内容相对应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第二目。主要包括:(1)好奇心的作用及对待好奇心的方式。(2)盲目从众的基本内涵及其危害。
(1)了解好奇心。①好奇心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有助于学习、思考以及科学发现。
②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原因,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③要保护、培养、发展自己的好奇心。
(2)学会独立思考,避免盲目从众,增强自控能力。
①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
象。盲目从众指缺乏独立思考,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动。
②盲目从众会使人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③青少年要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
2.理解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
本目标与教材的内容相对应的是(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第五课。主要包括:(1)挫折的基本内涵及造成挫折的原因;(2)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及产生的相应后果;
(3)应对挫折的基本方法。
建议:增加八年级下册第六课《为坚强喝彩》中的有关内容,主要是:坚强意志的作用;(坚强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走出失败的阴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就
一番事业都需要坚强的意志。)怎样培养坚强的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应善于管理自己;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8.发扬“团队精神”有Biblioteka Baidu何意义?
答:(1)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 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 献的群体精神;(2)团队精神的核心 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 是个人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3)具 备了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 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 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 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12.热心公益,关心社会的意 义及表现有哪些?
答:(1)我们要热心公益,亲和社会。我 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 的社会。(2)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 程中,我们既承担着责任,又在帮助他 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13.中华文化有哪些影响?
答:(1)中华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 步获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 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 深刻的影响;(2)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6.战胜困难和逆境的要求有哪 些?
答:(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 要冷静分析各种原因;(3)要激发探索 创新热情;(4)要学会自我疏导,提高 自身的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 神状态。
7.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 什么?
答:(1)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2) 个体也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 的力量。所以,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 的。(3)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 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 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 果。
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1)
我们要正确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进行学习与生活,学会通过互联网更多、更快地感觉日新 月异的社会生活和多元的文化信息,提高社会参与度;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求知和获得信息 的广阔空间,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学会在网络平台上与同学及社会各方便捷地交流和 沟通;等等。 大量事实证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出我们的想象,一些不法分子一开始都是以“网 友”的身份出现的,所以,中学生结交“网友”要小心谨慎、提高警惕,严防上当受骗。 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电脑屏幕将自己的阴暗心理
别人的网络帐号,不去探究别人的隐私;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 国家秘密;不制造、传播病毒,不利用网络破坏公共设施;等等。
(3)初中生是媒介信息最广泛的接受者, 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 不盲目相信媒体所报道的
信息,运用自己的更改思考,各类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批评性意见;对媒介中出现的 非法信息、暴力信息、垃圾信息、庸俗信息等,要认识其危害性,提高对这些负面信息的免 疫力。为此地,中学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独立思考和
心理健康教育目录
心理健康教育目录
一、认识自我
(一)关注自我心理健康‥‥‥‥‥‥‥‥‥‥‥‥‥‥‥‥‥‥‥‥‥‥1 (二)关于情绪‥‥‥‥‥‥‥‥‥‥‥‥‥‥‥‥‥‥‥‥‥‥‥‥‥‥1 (三)逆境、顺境、挫折‥‥‥‥‥‥‥‥‥‥‥‥‥‥‥‥‥‥‥‥‥‥1 (四)意志‥‥‥‥‥‥‥‥‥‥‥‥‥‥‥‥‥‥‥‥‥‥‥‥‥‥‥‥2 (五)认识自我‥‥‥‥‥‥‥‥‥‥‥‥‥‥‥‥‥‥‥‥‥‥‥‥‥‥2
二、交往与沟通
(一)亲子之间‥‥‥‥‥‥‥‥‥‥‥‥‥‥‥‥‥‥‥‥‥‥‥‥‥‥3 (二)青春期闭锁心理、异性之间、师生之间‥‥‥‥‥‥‥‥‥‥‥‥‥4 (三)与友同行‥‥‥‥‥‥‥‥‥‥‥‥‥‥‥‥‥‥‥‥‥‥‥‥‥‥5 (四)礼貌和礼仪‥‥‥‥‥‥‥‥‥‥‥‥‥‥‥‥‥‥‥‥‥‥‥‥‥5 (五)竞争与合作‥‥‥‥‥‥‥‥‥‥‥‥‥‥‥‥‥‥‥‥‥‥‥‥‥5 (六)平等交往、和谐相处‥‥‥‥‥‥‥‥‥‥‥‥‥‥‥‥‥‥‥‥‥7
三、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融入集体‥‥‥‥‥‥‥‥‥‥‥‥‥‥‥‥‥‥‥‥‥‥‥‥‥‥7 (二)面对学习压力‥‥‥‥‥‥‥‥‥‥‥‥‥‥‥‥‥‥‥‥‥‥‥‥8 (三)考试焦虑·‥‥‥‥‥‥‥‥‥‥‥‥‥‥‥‥‥‥‥‥‥‥‥‥‥10 (四)升学与就业·‥‥‥‥‥‥‥‥‥‥‥‥‥‥‥‥‥‥‥‥‥‥‥‥10 (五)迎接挑战,走向未来‥‥‥‥‥‥‥‥‥‥‥‥‥‥‥‥‥‥‥‥‥12 (六)承担社会责任‥·‥‥‥‥‥‥‥‥‥‥‥‥‥‥‥‥‥‥‥‥‥‥13 (七)理想、使命‥‥‥‥‥‥‥‥‥‥‥‥‥‥‥‥‥‥‥‥‥‥‥‥‥15 (1)理想‥‥‥‥‥‥‥‥‥‥‥‥‥‥‥‥‥‥‥‥‥‥‥‥‥‥‥‥15(2)使命‥‥‥‥‥‥‥‥‥‥‥‥‥‥‥‥‥‥‥‥‥‥‥‥‥‥‥‥16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我在成长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我在成长
一、认识自我
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我们应该懂得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了解青春期心理;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
1.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一个人的美应该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3)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2.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变化。
(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期,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特殊生理现象,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2)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调控心理矛盾。①向老师、家长、亲友等寻求帮助。②自己也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我们身心协调发展,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3.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1)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最基本的情绪有四大类:喜、怒、哀、惧。
(2)情绪犹如双刃剑。一方面,情绪对人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情绪对人也有消极影响。(3)调节情绪的方法:①注意转移法、②合理发泄法、③理智控制法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人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
4.正确对待挫折。
(1)挫折具有两面性。①挫折一方面使人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②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B理解)
1、从众心理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答:①含义: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都是从众心理的表现。
②作用: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没有主见,墨守成规;积极的一面是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智慧,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2、好奇心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答:①含义:好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之一。青少年好奇、好动、好学、好模仿,对于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探究心理和愿望。②作用: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原因,同时也是培养兴趣的先导。青少年明辨好奇的对象,培养和保持自己正确的好奇心,对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如何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答:认识方面:①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转变观念和认识,明白盲目从众,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行动方面: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有主见的意志品质。②把合理的好奇转化为浓厚的兴趣。③培养兴趣,不盲目从众。④要积极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
答:①在突发事件或众人随波逐流的情况下,应保持冷静的头脑,学会理性分析。②学会以法律、道德和规章制度为标尺加以判别。懂得思考不同的价值选择导致的不同后果,杜绝不良嗜好。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学习目标1
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拒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七上7.8课,七下6.7.8课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九 10课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境、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七上5.6课 二、知识框架
正确认识、对待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追星现象)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 培养正确的好奇心,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庸俗的生活情趣;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自立自强的品格,自觉抵制生活中的各种不良诱惑及各种不良行为和思想的影响;
增强法制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误区:挫折越多越好;只要经历挫折就能成功;只有经历挫折才能成功 三、学习目标2
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
树立正确的 考试观念
实事求是 调整自我期望 增强自身实力
掌握调控 情绪的方法
正确认识
积极面对
人生难免有挫折
挫折对人的影响
消极影响
积极作用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坚强的意志品质 正确的方法
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九2课)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七下7课、八上7.8.9课、八下1.2.9.10课、九2.3.课)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八上5课、九5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一部分)
一、组织教学——展示目标(指复习目标)
1、理解: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运用:联系“追星”现象和“小团体”现象,分析在生活中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2、理解: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3、运用:根据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二、引导自学——组织活动:
1、战胜不良诱惑(见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八年级上册第四课)(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①受社会全体的无形压力,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②我们身边的很多诱惑吸引着我们③青少年染上不良嗜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从众和好奇心有关④提高、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控能力,利于明辨是非、抵制诱惑,杜绝不良嗜好
(2)如何正确看待“社会流行”①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经济、文化、心理的反映②有商业运作的背景和从众心理的推动③传递着拜金主义,包含消极、颓废的内容④只流行一时,时过境迁,被新的流行所取代⑤我们要独立思考,了解它的意义、价值,避免盲目效仿追随
(3)如何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①人们的追求多层次,有高尚的、中庸的、低俗的、邪恶的②有时处于似是而非、界限模糊的情况③面对突发事件和众人追逐,保持头脑冷静,学会理性分析④学会以法律、道德、规章制度为标尺加以判别⑤思考不同价值选择导致不同后果,杜绝不良嗜好
(4)典型事例杨丽娟痴迷刘德华
(5)如何正确看待中学生追星事件
①是从众心理的表现②适度的追星是一种调节,无伤大雅③过度追星影响学习生活,忘却自我而不能自拔,变成人生悲剧④引以为鉴,冷静思考,避免盲目追星
(6)诱惑我们做出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正面因素①社会上人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②班级里同学们勤奋好学、团结互助
负面因素①“黄、赌、毒”及邪教的诱惑②打架斗殴
(7)如何把握从众心理
①战胜自己,把握正确的良知标尺②必须打破情面③坚定守护美好理想
2、树立正确学习观念(见九年级第十课)
(1)产生学习压力的原因①老师的期待②家长的希望③同学的你追我赶④社会大环境的要求⑤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①适度的学习压力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力②过度的学习压力会使我们陷入焦虑,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③如果没有压力,要适度加“压”,在现有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④如果压力过大,要学会缓解,适当降低期望值,提高自信心(3)克服考试焦虑①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②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③充分复习,不断增强自身实力④采用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
(4)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③培养适度的学习压力④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
(5)如何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①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将面临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②有的同学希望选择继续升学,有更高的追求,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③我国高中和高等教育不发达,有的同学要走上就业之路④选择就业,了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有足够的思想准备⑤择业的因素有自身素质、兴趣爱好、经济报酬、国家的需要⑥要明白职业选择是双向的⑦选择就业,要先就业再择业,克服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鄙视第三产业、恐惧体力劳动、谋求“铁饭碗”错误观念
3、热点分析
(1)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
①人口②资源③环境④未成年人保护⑤就业压力⑥玉树地震
(2)如何进行时事点评
①吃透材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②分析评论它的形成原因、③正反两方面的影响④反
映出的相关问题⑤发展的趋势⑥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思路
(3)启示①谈感受②谈对自己的影响③谈自己的打算
三、当堂训练——活动验收:
1、见初中毕业综合练习册第69页第18题
2、见初中毕业综合练习册第69页第19题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二部分)
一、组织教学——展示目标(指复习目标)
1、理解: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运用:分析在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所反映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理解: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3、理解:正确认识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二、引导自学——组织活动:
1、集体与个人(见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①个人离不开集体,良好班集体可以满足我们心理需要;使我们获得知识,增长能力;使我们拓展视野,培养性格;有助于我们形成集体主义精神、义务感、责任感、主动精神;有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奋发向上的情操②集体也离不开个人,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③增强集体合力,发挥个人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
(2)中学生如何理解“团结就是力量”①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形成,靠全体成员的团结与互助②集体中个体同心同德,增强了个体的力量③团结能促使生产发展、社会安定、事业有成,我们应自觉继承和发扬④树立“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观念,建立具有凝聚力和安全感的大家庭
(3)如何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①积极进取,多取得成绩②严格要求自己,不与同学闹矛盾③正确对待团结,不搞小圈子,不讲哥们义气④勇于开展自我批评,不掩饰缺点,诚恳接受批评⑤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同破坏集体的行为作斗争
(4)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
①2008年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林浩)②抗震救灾优秀少年(马小凤)
(5)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所反映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①全国人民发扬“抗震救灾”精神,救助被埋废墟的生命,说明个人离不开集体②一个个热血有凝聚力的中国人的无私奉献,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形象,说明集体也离不开个人③英雄人物起到关键作用,离不开集体的环境和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以英雄为榜样,为集体做出更大贡献④我们同心同德,个人在集体中健康成长,集体因个人才能的发挥变得更加优秀
(6)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启示①加强与同学团结合作、互帮互助②发挥集体的力量,展示个人的特长③虚心接受批评,不包庇、不隐瞒缺点
2、亲社会行为
(1)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①新建的道路、楼宇、街区②琳琅满目的市场③热火朝天的经济活动④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⑤振奋昂扬的精神状态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①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②在党的领导指引下③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
(3)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存在的问题
①人口负担重②就业压力大③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严重④贫富差距较大⑤腐败、犯罪现象比较严重⑥老百姓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
(4)如何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①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但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社会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②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各界和全体人民长期努力,共同奋斗③作为社会成员,有责任了解和关注社会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感④认识当代中国,增强关心社会兴趣,加深对党的感情
(5)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在社会交往中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6)养成亲社会行为①在社会生活中,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要同情和关心②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③在共同事业中,能与别人合作④面对利益,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