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的综合运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2一. 教材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学生在学习了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对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与前两者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迁移和拓展。
同时,学生需要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如双曲线、渐近线等,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要求。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2.学会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能分析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
3.能将反比例函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绘制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案例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小组合作讨论促进学生交流和拓展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反比例函数的相关案例和问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素材,如图片、图表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商品的单价和数量的关系,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同时,教师给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并解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反比例函数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ppt课件
数 y = 3x 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 (2,6),(-2,-6) .
解析:联立两个函数解析式,解方程即可.
课堂小结
性反
质比
的例
综函
合数
运图
用象
和
比例系数k的
几何意义
与一次函
数的综合
面积不变性
S矩形=|k|
1
S三角形= |k|
2
判断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在
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要
对系数进行分类讨论,并注意
S1=S2=k
y
5
4
y
4
x
3
P( 2, 2 )
•
2
Q( 4, 1 )
•
1 S1
S2
-4-3-2 -1 O 1 2 3 4 5 x
-1
-2
-3
-4
新知探究
2. 若在反比例函数 y 4 中也用同样
x
的方法分别取 P,Q 两点,填写表格:
y
4
y
x
P
Q
S1
S2
O
S1的值 S2的值 S1与S2的 猜想与 k 的关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
第二十六章
26.1反比例函数
26.1.2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 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 (重点)
3. 体会“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学习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能
对自变量或函数值进行大小比较. (难点)
温故知新
x
点 C,且 △AOC 的面积为 2,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解:设点 A 的坐标为(xA,yA),
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环节2:对比思考(对比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增减性的学习,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初步描述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增减性)
【解说词】我们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候就知道,系数k不仅会影响函数图象的分布,还会影响到图象的上升和下降,也就是增减性。对于反比例函数而言,情况又会如何呢?请大家暂停视频片刻,结合反比例函数图象,独立思考后组织语言尝试描述,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增减性。
【解说词】其实啊,两位同学的描述都抓住了反比例函数图象增减性的特点,不过还不够全面和准确,在这之前我们需要给出一个重要的前提:在同一象限内。所以最准确的反比例函数增减性的描述应该是:当k>0时,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图象“下降”;当k<0时,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图象“上升”。请同学们注意:“在每一象限内”这个前提条件必不可少。你明白了吗?
承接上一环节,学生有很多参差不齐的答案,教师在预设学生错误表达时,选取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错误描述语,供学生思考和分辨。学生通过思考、辨别、试举反例等思维活动,去判断学生代表的描述是否有误。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学生认同学生代表的说法,也有可能会发现其问题所在,不论结果如何,都需要让学生在此环节中充分的思考和判断。
通过对比学习,不仅回顾了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同时可以参照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描述语,初步组织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的描述用语可能不规范、不正确,但通过该环节,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仿读、初步总结。结合图象也能够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环节3:交流讨论
微课中通过老师转述两名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图象增减性描述语,引发学生的对比思考,模拟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的场景。
本环节是教师需要意识到的关键环节,面对学生的认知不一,需要教师在学生不准确的结论中提出反例或质疑,让学生重新回到起点进行思考:如何改进、更正才能使结论描述更加完善和准确?这其实也是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的机会,梳理疑惑,寻找更为准确的描述语。
26.1.2 第2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的综合运用
4
S1=S2
S1=S2=-k
S1
S2
由前面的探究过程,可以猜想:
∴ S矩形 AOBP=PB·PA=a· (-b)=-ab=-k.
S
我们就 k < 0 的情况给出证明:
代入一次函数中,求得k=3
3. 如图,直线 y=k1x + b 与反比例函数 (x>0)交于A,B两点,其横坐标分别为1和5,则不等式k1x +b > 的解集是___________.
1<x<5
表示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上方时,x的取值范围
解得 k = -8.
或
作AC⊥x轴于C,BD⊥x轴于D,则AC=4,BD=2.
(2) 求△AOB的面积.
解: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为M (2,0), ∴OM=2.
M
C
D
∴S△OMB=OM·BD÷2=2×2÷2=2,
∴S△OMA=OM·AC÷2=2×4÷2=4,
∴S△AOB=S△OMB+S△OMA=2+4=6.
根据面积得出k的绝对值为3,未说明图象经过的象限,因此k等于3或-3
例4. 如图,P,C是函数 (x>0) 图象上的任意两点,PA,CD 垂直于 x 轴. 设 △POA 的面积为 S1,则 S1 = ;梯形CEAD 的面积为 S2,则 S1 与 S2 的大小关系是 S1 S2;△POE 的面积 S3 和 S2 的大小关系是S2 S3.
A
B
|k|
归纳:
反比例函数的面积不变性
A. SA >SB>SC B. SA<SB<SCC. SA =SB=SC D. SA<SC<SB
如图,在函数 (x>0)的图象上有三点A,B ,C,过这三点分别向 x 轴、y 轴作垂线,过每一点所作的两条垂线与x轴、 y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分别为SA ,SB,SC,则 (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的综合运用》PPT课件
x D.
Ox
探究新知
考点 2 通过函数图形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
如图是一次函数
y1=kx+b
和反比例函数
y2
m x
的图象,观察图象,当
y1﹥y2 时,x 的取值范围为 -2< x <0 或 x.>3 y
解析:y1﹥y2 即一次函数图象处于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上方时. 观察右 图,可知-2< x <0 或 x >3.
探究新知
【思考】根据反比例函数的部分图象,如何确定其完 整图象的位置以及比例系数的取值范围?
注:由于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在两个不同的象限内,因此 函数y随x的增减性就不能连续的看,一定要强调“在每 一象限内”,否则,笼统说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从而出现错误.
巩固练习
如图,是反比例函数 y k 2 的图象的一个分支,对于
x
给出的下列说法:
y
①常数k的取值范围是 k 2 ;
②另一个分支在第三象限;
③在函数图象上取点 Aa1,b1 和 Ba2,b2 , O
x
当 a1 a2 时,b1 b2 ;
④在函数图象的某一个分支上取点Aa1,b1和Ba2,b2 ,
当 a1 a2 时,b1 b2. 其中正确的是___①___②__④____(在横线上填出正确的序号).
巩固练习
已知反比例函数
yk x
的图象经过点 A (2,3).
(1) 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解:∵ 反比例函数 y k 的图象经过点 A(2,3),
x
∴ 把点 A 的坐标代入表达式,得 3 k ,
2
解得 k = 6.
∴
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
y6 x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在学生掌握了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性质后,我会组织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或几个反比例函数,通过绘制图象、分析性质,探讨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我会鼓励学生尝试用反比例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如求两个反比例函数交点的问题。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几个小组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让学生通过对比和讨论,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普遍性质和图象特征。我会引导学生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本质,并强调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并能准确表述。
2.学会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图象特征,总结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能够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4.掌握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其他类型函数之间的关系,拓展函数知识体系。
(五)实施多元化评价
本案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互评、师评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不断提高。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首先,通过提出问题“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在学生掌握性质后,再提出问题:“反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会布置以下作业:
1.绘制并分析至少三个不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总结它们的性质。
2.结合实际情境,编写至少两个反比例函数的应用问题,并解答。
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
-理解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 x \)接近0时,\( y \)值的变化;
-将反比例函数图像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进行数学建模;
-解决涉及反比例函数的实际问题时,如何提取关键信息,建立数学模型。
举例:在分析反比例函数图像时,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当\( x \)接近0时,\( y \)值会无限增大,图像呈现出渐进线。此时,教师可通过动态演示或实际案例(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这一难点。
此外,课堂总结时,我询问了学生们的疑问,他们提出了一些很好的问题,这表明他们在课堂上确实有所思考。我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解答问题时需要更加耐心和细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堂节奏。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反比例函数是形如\( y = \frac{k}{x} \)(\( k \neq 0 \))的函数。它在描述一些变量关系时非常重要,如在经济学、物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例,当速度固定时,行驶的距离与时间成反比,从而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图像性质和实际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例函数的定义及其表达形式,强调\( k \neq 0 \)的条件;
-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特点,包括图像在坐标轴上的分布、对称性等;
26.1.2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
表达式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表达式为 $y = frac{k}{x}$,其中 $k$ 是比例系数, 且 $k neq 0$。
自变量取值范围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 $x$ 可以取任何实数,除了使分母为零的值,即 $x neq 0$。
渐近线与交点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无限接近但不与坐 标轴相交,即坐标轴是反比例函数图 像的渐近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因 此它不会与坐标轴产生交点。
对称性特点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即如果点$(x, y)$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那 么点$(-x, -y)$也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还关于直线$y = x$和$y = -x$对称,即如果点$(x, y)$在反比 例函数的图像上,那么点$(y, x)$和$(-y, -x)$也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
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
02
在经济学中,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往往可以用反比例函数
来表示。
工程学中的压力与体积关系
03
在气体或液体中,压力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反比例函数来
表示。
05
拓展:复合反比例函数简 介及图像性质探讨
复合反比例函数定义及表达式
定义
复合反比例函数是由两个或多个反比 例函数相乘或相加得到的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当 $k < 0$ 时,双曲线的两支分 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 限内,$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
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
解析
已知反比例函数 $y = frac{m}{x}$ 的图像经过点 $A(2,3)$,求 $m$ 的值。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2)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绘制方法:以坐标轴为基准,选取不同的x值,计算对应的y值,连接点形成图象;
(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①对称性:反比例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②单调性:在第一、三象限内,反比例函数为增函数;在第二、四象限内,反比例函数为减函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表达式;
2.学习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绘制方法;
3.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包括对称性、单调性及极值等;
4.能够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图象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象绘制和实际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反比例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物体在不同速度下的运动距离,以演示反比例函数的基本原理。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式掌握得还不错,但在案例分析部分,有些学生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反比例函数模型感到困惑。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安排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和掌握这一方法。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对于反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深入。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提出更多有创意的想法,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人教版教案设计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环节(二)师生活动类比探究1.例2 画出反比例函数6yx与12yx的图象。
(我们用什么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呢?有哪些步骤?)分析:所要画的图象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0,怎样取值比较恰当呢?x…-12-6-4-3-2-11236yx…-1.5-26212yx…-1-2-4-6124观察反比例函数6yx与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函数的图象分别位于哪些象限?(2)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着x的增大,y如何变化?你能由他们的解析式说明理由吗?(3)对于反比例函数(0)ky kx,考虑问题(1)(2),你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吗?2.画一画:回顾我们利用函数图象,从特殊到一般研究反比例函数(0)ky kx的性质的过程,你能用类似的方法研究反比例函数(0)ky kx的图象和性质吗?请你借鉴画反比例函数6yx的图象的经验,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说一说该函数图象的特征。
3.想一想:反比例函数6yx与6yx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不同点?不同点由什么决定?他们有什么联系?12yx6yx教学环节(四)师生活动基础闯关1.反比例函数5yx的图象大致是()2.已知反比例函数4kyx若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则k_____________;若在每一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k的值:4.画出函数4yx的图象:(1)列表(填空):(2)描点连线:(3)由图象可知,函数4yx也由条曲线组成,分别位于第象限,试猜想:3yx的图象位于第象限.x…-8 -5 -4 -2 -1 1 2 4 5 8 …y……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
通过练习,既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又激发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在回答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评讲,并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整个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教学环节(五)师生活动中考链接1.已知k<0,则函数12,ky kx y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思考:把条件“k<0”改为“k≠0”结果还是一样吗?2.已知反比例函数)0≠(kxky-=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那么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C.第一、三、四象限D.第二、三、四象限3.函数kyx与)0≠(2kkkxy-=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4.(2017江西)如图,直线)0≠(11kxky=与双曲线2(0)ky xx相交于点P(2,4).已知点A(4,0),B(0,3),连接AB,将AOBRt△沿OP 方向平移,使点O移动到点P,得到''PBA△ .过点A'作'A C y轴交双曲线于点C。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反比例函数部分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函数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于比例函数有一定的了解,但反比例函数作为一种新的函数形式,对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的画法。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其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2.学生活动材料: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比例函数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总结反比例函数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纠正。
26.1.2第2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的综合运用
对称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如果 点 $(x, y)$ 在图象上,则点 $(-x, -y)$ 也在 图象上。
单调性质
截距性质
在每个象限内,随着 $x$ 的增大,$y$ 值 逐渐减小,即反比例函数在每个象限内是 单调减的。
反比例函数图象与坐标轴没有交点,即没 有截距。
02
反比例函数图象分析
与其他函数进行比较研究
可以将反比例函数与其他类型的函数进行比较研 究,探究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应 用范围。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反比例函数性质探讨
单调性判断
反比例函数在其定义域内不具备单调 性。
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往右,函数值随 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奇偶性验证
反比例函数是奇函数,即满足f(-x)=-f(x)。
可以通过代入验证法,将-x代入函数表达式,验证其是否等于-f(x)。
周期性考察
反比例函数不是周期函数,即不具备 周期性。
图象趋势
随着 $x$ 的增大或减小,$y$ 值相应 地减小或增大,但永远不会等于零。
图象位置
当 $k > 0$ 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 于第一、三象限;当 $k < 0$ 时,双 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
性质总结
比例性质
对于任意两个点 $(x_1, y_1)$ 和 $(x_2, y_2)$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都有 $x_1 times y_1 = x_2 times y_2 = k$。
03
通过实例分析,掌握了如何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
法。
拓展延伸:反比例函数在其他领域应用举例
物理学中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反比例函数常用来 描述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 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引力与距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
(1)如图,点P(m,n)是双曲线 y
k (k≠0)上任意一点, x
过A,B两点分别作x轴和y轴的垂线,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
结论:S矩形OAPB OA AP | m | | n | | k |
y
k y=— x P(m,n)
A
长方形面积=
k
B
o
x
(2)如图,点P(m,n)是双曲线 y
26.1 反比例函数
22.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3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的综合运用
活动3:探究反比例函数 y 义
A(-2,b).
0
k x
中k的几何意
y
1.根据图中点的坐标 (1)求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
x
B(3,-1)
(2)如果点A(-2,b)在双曲线上,求b的值.
(3)比较绿色部分和黄色部分的面积的大小.
S2 .
S1 =
2 ×b=3,S2 =3× 1 =3.所以 S2 = S1
.
5 上的任意两点.过A,B两点分别作x x 轴和y轴的垂线,试确定图中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2.如图:A,B是双曲线 y
y o
y= x
5
A
x
B
解:设A(a,b),所以过A点作x轴和y轴的垂线 所 1 围成的黄色三角形的面积为 S1 = 2 ab.因为点A在 5 1 5 y 上,所以ab=5,即S1 = ab= . x 2 2 设B(c,d),同得图象中蓝色三角形的面积 1 5 为 S2 = 2 cd = 2 .
k (k≠0)上任意一点, x
过A,B两点分别作x轴和y轴的垂线,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
1 1 1 S△OAP OA AP | m | | n | | k | 2 2 2
y P(m,n)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k 2
o
A
x
课堂小结
1.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 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
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分别作x轴和y轴的垂线,与x轴
和y轴的交点坐标和坐标原点的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S1 = k , 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
S2k y 解:(1)设反比例函数 x (k 0),因为点B在该反 k 3 1 比例函数 y 图象上,所以 ,所以k=-3,即y与x的 3 x
函数解析式为 .
-3 3 (2)因为点A(-2,b)在双曲线上,所以 b -2 2 所以
,
3 A(-2,) 2 .
(3)绿色部分和黄色部分的面积分别表示为 S1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