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损耗表面等离子体波导慢光传输的研究
光计算变形操纵低损耗快非线性波导系统
光计算变形操纵低损耗快非线性波导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计算速度和计算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光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方式,具有高速度、高带宽、低能耗等优势,因此备受关注。
然而,光计算系统中的非线性波导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瓶颈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光计算变形操纵低损耗快非线性波导系统,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光计算。
光计算是一种利用光来进行数值计算的方法。
与传统的电子计算相比,光计算可以实现更高的处理速度和更低的功耗。
然而,由于光本身的特性,实现光计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非线性波导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器件,可以用来控制和操纵光信号。
然而,在光计算系统中,非线性波导的效果受到了限制,主要是由于波导中的光信号和非光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非线性效应。
这种非线性效应会导致光信号的衰减和失真,从而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为了克服非线性波导带来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光计算变形操纵低损耗快非线性波导系统。
该系统通过引入变形操纵技术和低损耗材料来优化非线性波导效果,从而实现更高的计算速度和更低的功耗。
首先,我们使用变形操纵技术对非线性波导进行优化。
变形操纵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波导的形状和结构来调节光信号的传播特性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波导的曲率、宽度和厚度来调节光信号的传输速度和传输方向。
通过对非线性波导进行精确的变形操纵,我们可以提高光信号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进而提高光计算系统的整体性能。
其次,我们使用低损耗材料来优化非线性波导的传输损耗。
传统的非线性波导系统中常使用高损耗材料,这会导致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增加,从而降低计算系统的性能。
而我们提出的光计算变形操纵低损耗快非线性波导系统中,我们使用低损耗材料来替代传统高损耗材料,从而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提高计算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还使用快速非线性波导来提高光计算系统的计算速度。
快速非线性波导是一种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实现非线性效应的波导,可以大大加快计算速度。
纳米光子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纳米光子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光子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
纳米光子技术是将光学、电子学和材料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研究如何利用纳米尺度的光子结构和器件来控制光的传播和属性。
纳米光子技术的应用领域涉及到光通信、能源、医疗、安全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就纳米光子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展开探讨。
一、纳米光子技术的研究进展1. 纳米级光学纳米级光学是利用小于光波长的纳米结构控制光传播和反射的一种技术。
可以通过不同形状的金属结构(如圆点、棒子等)来实现光传播的控制。
其中,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在纳米结构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纳米级光学的研究不仅能够拓展现有的光学理论和方法,而且也可以为实现纳米光子器件提供基础和方法。
2. 纳米级光波导光波导是一种基于纳米结构的光传输管道,它可以将光束从一个位置传输到另一个位置。
由于光波导具有小尺寸、低损耗、高可靠性等优点,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
纳米级光波导是指纳米级别的光波导,主要利用金属和半导体等材料来制作。
纳米级光波导在纳米光子器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作用,可以被用来连接传感器、激光器等器件,实现信息的传播和控制。
3. 纳米光市场纳米光市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市场,理论和实践均有相应的研究。
由于纳米级别的器件对光的传输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纳米光市场中纳米光子器件以及其成品将成为主要的产品。
纳米光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例如,基于纳米光子晶体的微型激光器、基于纳米光谱学的传感器等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纳米光子技术的应用1. 光通信光通信是一种利用光传输数据的通信方式。
纳米光子技术在光通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能够改善光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实现高速传输和长距离传输。
利用纳米级别的光学器件来调节和控制光的传输方向和强度,可以达到更高的传输带宽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2. 能源纳米光子器件可以通过提高光的吸收率和光电转换效率,从而实现光伏电池等能源应用的提升。
通过应用纳米光子技术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使得它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
一种新型超低损耗大有效面光纤的技术研究
一种新型超低损耗大有效面光纤的技术研究韩镝1,肖华2,钟媛2,劳雪刚2,韩超1(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 100191;2. 江苏亨通光导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200)摘 要:采用双包层的波导结构结合纯二氧化硅芯的技术方案,通过包层氟掺杂的设计与芯/包层之间粘度匹配的优化,实现了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ULA-130型G.654.E光纤的制造,然后利用自行搭建的光纤非线性系数测量系统和自主设计的光纤宏弯损耗松绕设备,结合现有技术对ULA-130光纤的各项性能技术指标进行了研究。
该光纤在1 550 nm波长的衰减系数为0.159 dB/km,有效面积为133 μm2,非线性系数为1.67×10−10 W−1。
理论计算与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光纤具有优异的衰减系数和非线性性能,适用于大容量、高速率和长距离光通信骨干网传输系统,相对于常规的G.652.D光纤,可以显著改善系统的光信噪比,提升系统的传输性能。
关键词: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G.654.E;非线性系数;骨干网系统中图分类号:TN818文献标识码:Adoi: 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12Technical research of a new type of optical fibrewith ultra-low-loss and large effective areaHAN Di1, XIAO Hua2, ZHONG Yuan2, LAO Xuegang2, HAN Chao11.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Beijing 100191, China2. Jiangsu Hengtong Optical Material Co., Ltd., Suzhou 215200, ChinaAbstract: The technical solutions of double-cladding waveguide structure and pure SiO2 core were taken, the G.654.E type ULA-130 fibre ultra-low-loss and large effective area was realized by F-doping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viscosity match between core and caldding. Then the study on various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LA-130 fibre was carried out, utilizing self-built optical fibre nonlinear coefficient measurement system and self-designed optical fibre macro-bending loss winding device, as well as the avaliable techniques. Th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effective area and nonlinear coefficient at 1 550 nm of the ULA-130 fibre was 0.159 dB/km, 133 μm2 and 1.67×10−10 W−1 sep-arately.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technical analysis, the ULA-130 fibre posseses excellent attenua-tion and nonlinear performance, which is applicable in high capacity, high bitrate and long-range optical backbone network system.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G.652.D fibre, the ULA-130 fibre could improve the optical singal-noise r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ransmission system dramatically.Key words: ultra-low-loss, large effective area, G.654.E, nonlinear coefficient, backbone network system收稿日期:2020−06−29;修回日期:2020−12−02研究与开发 ·42·1 引言在我国“网络强国”战略和以5G 、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下,数字化社会的发展对有线和无线接入带宽的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1-3],在当前骨干网带宽已捉襟见肘的情况下,400 Gbit/s/1 Tbit/s (简写为400G/1T )传输系统正加速成为下一代骨干网的现实。
基于FDTD的表面等离子体慢光波导传输特性分析
2 0 1 3 年 1 2月
太 赫 兹科 学 与 电子信 息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T e r a h e r t z S c i e n c e a n d El e c t r o n i c I n f o r m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摘 要 : 表 面 等 离 子 体 可 以在 亚 波 长 尺 度 上 实 现 对 可 见 光 及 红 外 光 的控 制 处 理 ,对 光 集 成 的 发 展 有 巨 大 的 推 动 作 用 。 设 计 了金 属 一 介 质 一 金 属 结 构 的表 面 等 离 子 光 波 导 , 利 用 时域 有 限差 分 法f F D T D ) 对 其 色 散 特 性 、群 速 度 、 场 强 分 布 进 行 分 析 。 结 果 表 明 , 在 一 定 的 频 率 范 围 内 ,此 结 构 的光 波 导 可 以 支 持 慢 光 模 式 ,且 群 速 度 色 散 较 小 , 可 有 效 控 制 光 脉 冲 的 畸 变 ,保 持 信 号 的 完整 性 。 关 键 词 :表 面 等 离 子 体 ; 光 波 导 ;慢 光 ; 时域 有 限差 分
中图分类号 : T N2 5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d o i :1 0 . 1 1 8 0 5 / TKYDA2 0 1 3 0 6 . 0 8 7 1
Pr o p a g a t i o n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a l y s i s f o r s u r f a c e p l a s mo n s s l o w l i g h t wa v e g u i l d e’ e b y FDTD 1
光子晶体波导中慢光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光子晶体波导中慢光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光子晶体波导(photonic crystal waveguide)是一种能够实现光电子集成器件和光通信器件中频率和相干控制的重要基础元件。
在光通信、光传感、量子信息处理等
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在光通信中,光子晶体波导作为一种高效的低能
耗光调制器件已被广泛使用。
尤其是在慢光方面的应用,如利用光子晶体波导中的慢
光实现光时域存储,超快光调制和精密光粒子探测等,在量子信息处理和传输中有着
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
本文将针对光子晶体波导中慢光这一研究热点,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基于光子晶体波导的慢光理论研究
通过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研究光子晶体波导中的慢光传输特性,探讨慢光的产生机理和调控方法,分析其在超快光学和光量子学中的应用价值。
2. 光子晶体波导中慢光的实验研究
通过激光刻蚀、光子晶体纳米结构制备、光子晶体波导器件的制备和测量等方法,实验研究光子晶体波导中慢光传输特性,验证理论模型并探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三、研究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光子晶体波导中慢光传输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其在量子信息处理和光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发展。
2. 探讨光子晶体波导中慢光的产生机制和调控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3. 实验验证理论模型,为实际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细说神奇的表面等离子体波(Word)
细说神奇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光通信的新宠——表面等离子体波光纤是现在全世界最普遍使用的传递光信号的传播器件。
它巨大的容量使得科学研究人员对于它将来能够取代微处理器和电子计算机芯片中的各种电子器件充满信心。
但是很不幸的是,光纤的尺寸太大使得它和小巧的芯片接口无法匹配。
光电子器件大的原因在于其尺寸被衍射这一物理规律所制约。
空间中相聚很近的光之间会相互干涉叠加,这导致承载光信号的光纤的最小宽度是光波长的一半。
芯片上传播的光信号通常是1500nm波长的远红外光(这也是人类规定的一切通讯电磁波的波长)。
这样光纤的最小宽度会远大于我们目前正在使用的纳米电子器件(硅的集成芯片通常只有100nm的量级),使得光纤和芯片的接口无法匹配。
毫无疑问,人类对于这个衍射极限是无法突破的,因此一度陷入沮丧。
但是最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了一种可以用做电子器件与光纤通信媒介的现象:plasmon (表面等离子体波在金属和介质表面的震动),使得整个研究方向重现曙光。
当电磁波在金属和介质表面传播的时候,会引起金属表面电子的共振。
电子振动的频率和电磁波是吻合的,但是却有着比电磁波小很多倍的波长(如上图所示)。
这意味着,这种表面plasmon振动的波长是被极大压缩了的,可以用来连接大尺度的光纤和纳米级的电子器件。
在金属和电介质表面可以看到,在光纤中同样频率电磁光的波长在meta-material(利用上述plasmon现象制作的材料)中被压缩了几十甚至上百倍(如上图所示),这样光纤和芯片接口尺寸不匹配的问题被解决了,我们只需要在中间加一个plasmonic的转换过渡(如下图所示)。
该器件的一个极大的优点就是低功耗。
或许有人会疑惑,因为人们对金属的第一印象就是电磁波会被金属所吸收转化成热量。
然而这种表面的plasmon的功耗极小,因为它只是在金属的表面振动,根本没有进入金属内部,所以自然耗散极小。
表面等离子体波的历史1)炼金术士的彩色酒杯炼金术士们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不经意地参杂金属物质,通过plasmonics的效应来制作有颜色的酒杯。
MIM波导中等离子体诱导透明和吸收特性的研究-毕业论文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等离子体诱导吸收;等离子体诱导透明;有限元法;慢光;快光
ABSTRACTபைடு நூலகம்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are surface electromagnetic waves that propagate along the metal dielectric interface and decay exponentially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interface. Itis essentiallythe collective oscillation of the free electrons on the metal surface under the excitation of the incident lightwhen the oscillation frequency is the same as the frequencyofincident light.It is found that SPPs can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of diffraction limit and bind the electromagnetic beam to the sub-wavelengthscale. Therefore, the study of SPPs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provides a new idea fortheminiaturization andthehigh-density integration of optoelectronic devices. Surface Plasmonic Waveguides(SPWs)are optical waveguide devices based on SPPs.Among thedifferent types of reported SPWs, Metal-Insulator-Metal(MIM)type SPWs haveattracted wide attentionsdue to their advantages such as lower transmission loss,easy to befabricatedand strongerelectromagneticfield confinement. Plasmonicinducedtransparency(PIT)andplasmonicinducedabsorption(PIA)are two optical effectsthat can be generatedin some types of compositeMIM-type surface plasmon optical waveguide structures, which are originated from the destructive of constructiveinterferencebetween the SPPs field mode propagtated along different paths. Based on the PIT and PIA effects, the studies and disgnes of nanoscale refractiveindexsensors, filters, optical switches, slow-light and fast-light effects have become a hotspot in recent years.
纳米微结构中表面等离子体的机理及应用研究
器的折射率灵敏度依赖于金属膜厚度, 因此通过改变金属膜厚度, 可以使 SPR 传感器 的分辨率达到 2.2 × 10 −7 单位折射率。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反射光谱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多层膜结构的金属纳米光栅 LSPR 传感
器。 该结构由金属薄膜和金属光栅组成, 可以同时激发局域的 SPPs 模式和传播的 SPPs 模式,两者之间发生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新的附加共振峰。当金属光栅周围介 质折射率增加时,附加共振峰将发生红移,共振波长与折射率变化近似成线性关系。 分析了金属光栅周期和高度对 LSPR 传感器折射率灵敏度的影响,当光栅周期为
sppssp光子ckk图22金属电介质表面spps色散曲线示意图前面分析的是表面电磁场在tm偏振情况下的基本特性如果考虑te偏振的表面电磁场在两个半无限空间的电场表达式与式21和式22中的磁场表达式类似只是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互换根据maxwell的旋度方程式23可得到两个空间的磁场分量再引入边界条件解maxwell方程组结果发现不存在非零解这说明te偏振的表面电磁场在金属介质界面不能存在
550nm,高度为 40nm 时,其折射率灵敏度可以达到 543nm/单位折射率。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
纳米微结构
SPR 传感器
LSPR 传感器
II
Abstract
The research work in this thesis is supported by the pre-research special project in important fundamental research of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under Grant No. 2005CCA04200. By using rigorous coupled wave ananlysis (RCWA) and the mode orthogonality,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of the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 generation and scattering in the subwavelength metallic structures are analyzed quantificatio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and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 effects, SPR sensor based on the lateral optical beam displacements measure and LSPR sensor based on the nano metallic gratings are proposed, respectively. The main research work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based on RCWA method and the mode orthogonality, the SPPs excitation efficiency at a metallic interface perforated by a single slit under illumination by a fundamental mode of the slit and a plane wave are quantificationally analyzed, respectively,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scattered by the single slit are dicussed. Specially, the propagation behaviors of two kinds of surface wave in the metallic surface, SPPs and quasi-cylidrical wave are investigated. Secondly, a fully-vectorial Fourier-modal-method approach combined with the Lorentz reciprocity theorem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apability of isolated objects to launch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 on a nearby surface under illumination by light. Various two-dimensional subwavelength geometies, including grooves, metallic or dielectric ridges and metallic ridges on dielectic posts, have been considered. Generally, for a given object volume, the metallo-dielectic ridge geometry offers the higherst SPPs excitation efficiencies. This is propably due to the fact that this geometry combines several effects that favor the exaltation of resonance. The SPPs generation efficiency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metal permittivity. Thirdly,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icrostructures on the metallic surface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RCWA method, the SPP-generation efficiency for the double grooves on the metallic surface is analyzed quantificationally, and according to the “pure” SPPs model, the essential scattering process of SPPs between two grooves is discussed. Furthermore,a novel model contaning the cross conversion from cylindrical
表面等离子体慢光波导传输特性分析
L I Fe n g, FENG Yi n g — x i a
( S c h o o l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I n f o r ma t i o n , J i a n g s u U iv n e r s i t y S c i e n c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Z h e n j i a n g 2 1 2 0 0 3 ,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C h i n a )
2 0 1 3 年第5 期
文章编号 : 1 0 0 9— 2 5 5 2 ( 2 0 1 3 ) 0 5— 0 0 8 7— 0 4 中图分 类号 : T P 3 9 9 ; 0 4 3 6 . 3 文献标识码 : A
表 面等 离子 体 慢 光 波导 传 输 特 性分 析
李 锋 ,冯英 霞
Ab s t r a c t :S u f r a c e p l a s mo n s c a n p r o c e s s v i s i b l e l i g h t a n d i n f r a r e d l i gt h s c a l e , w h i c h
体光波导 , 利用 时域有 限差分法 ( F D T D ) 对该 光波 导的色散特性进行分析 , 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 第二部分 , 应用 F D T D对光波导 的时域波形进行模
光子晶体槽波导慢光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光子晶体槽波导慢光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光子晶体具有结构优异、大孔径、低能耗、宽带宽等优点,能够用于慢光器件的制作。
光子晶体槽波导是一种新型的光子晶体结构,它可以在波导体内引导光传输,并且具有慢光特性。
因此,对光子晶体槽波导的慢光特性进行研究,将对光通信技术和光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将重点研究光子晶体槽波导的慢光特性,包括光子晶体槽波导中的光的传输过程、光的群速度、光的频率响应等方面。
通过实验和仿真方法,探索光子晶体槽波导的慢光特性及其应用。
三、研究内容1. 光子晶体槽波导器件的制备:采用自组装原理制备光子晶体材料,将其制备成为光子晶体槽波导器件。
2. 光子晶体槽波导的慢光特性研究:通过实验和仿真方法研究光子晶体槽波导的慢光特性,包括光的传输过程、光的群速度、光的频率响应等方面。
3. 光子晶体槽波导的应用研究:将光子晶体槽波导应用于光通信器件中,研究其性能并进行性能优化。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和仿真两种方法,具体分为:1. 光子晶体槽波导器件的制备:采用自组装原理制备光子晶体材料,将其制备成为光子晶体槽波导器件。
2. 实验方法:采用自制的实验系统,对光子晶体槽波导进行性能测试,包括光的传输过程、光的群速度、光的频率响应等方面。
3. 仿真方法: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光子晶体槽波导的数值模型,对其进行较全面的仿真,以期获取更为准确的结果。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对光通信技术和光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1. 对光子晶体槽波导的慢光特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其在光通信和光处理中的应用做出更准确的评估。
2. 为实现光子晶体槽波导器件的低能耗和高带宽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推动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3. 对仿真方法和实验方法的比较和验证,将对光子晶体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等离子体鞘套下低频电磁波通信信号传输特性及性能评估
等离子体鞘套下低频电磁波通信信号传输特性及性能评估等离子体鞘套下低频电磁波通信信号传输特性及性能评估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无线通信中,电磁波是一种常用的信号传输方式。
然而,由于电磁波传输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距离、干扰等,使得信号的传输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研究人员们不断探索新的传输技术和方法。
近年来,等离子体鞘套作为一种新的信号传输方式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们的关注。
等离子体是一种由电离的气体分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状态,具有高度激发的能级结构。
通过在等离子体中引入外加电场,可以产生等离子体鞘套。
其优势在于,等离子体鞘套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和较低的传输损耗,可以有效地改善电磁波的传输性能。
在等离子体鞘套下低频电磁波通信中,信号传输特性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传输特性包括信号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信噪比等。
首先,我们来研究等离子体鞘套下低频电磁波传输速率的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鞘套的作用下,电磁波的传输速率有所提高。
这是因为等离子体鞘套的存在可以减小电磁波的传输损耗,从而提高传输速率。
其次,我们来探究等离子体鞘套下低频电磁波传输距离的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在等离子体鞘套的影响下,电磁波的传输距离有所增加。
这是因为等离子体鞘套可以抑制信号的衰减和散射,从而使得信号能够更远地传输。
最后,我们对等离子体鞘套下低频电磁波的信噪比进行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鞘套的保护下,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得到了改善,信噪比得到了提高。
这是因为等离子体鞘套可以有效地抑制外界干扰的影响,提高信号的质量。
综上所述,等离子体鞘套作为一种新的信号传输方式,在低频电磁波通信中具有较好的传输特性和性能。
通过引入等离子体鞘套,可以提高电磁波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信噪比,从而增强无线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
然而,等离子体鞘套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还有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如等离子体鞘套的制备方法、对环境的影响等。
基于光子晶体波导的慢光特性研究
基于光子晶体波导的慢光特性研究基于光子晶体波导的慢光特性研究慢光是指在特定材料或结构中,光的传播速度远慢于真空中的光速。
这种特殊的光传播现象在光子晶体波导中能够得到实现。
光子晶体波导是一种由排列有序的介质单元构成的光学器件,可以在光子禁带中实现自由传播的光。
通过对光子晶体波导中光的慢化特性的研究,可以为光子学领域中的信息传输和处理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光子晶体波导中的慢光现象是由于波导中的周期性结构导致的。
在光子晶体波导中,介质的周期性排列形成了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布,从而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
当光线从高折射率区域传播到低折射率区域时,由于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折射率相关,光的传播速度会明显减慢。
这种减慢的效应表现为光的群速度降低,即慢光效应的实现。
慢光在光子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慢光可以用于实现光信号的延时。
在通信和计算领域,需要利用光信号进行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光信号的延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和调整信号的传输时间,从而实现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光通信和光计算系统。
其次,慢光还可以用于实现光学非线性效应。
在传统的光学器件中,非线性效应往往需要较长的光传播距离才能充分实现。
而通过光子晶体波导中的慢光效应,可以在较短的距离上就能够实现强的非线性效应,使得光学器件更加紧凑和高效。
对于光子晶体波导中的慢光特性的研究,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首先是对光子晶体的设计和制备。
通过合理的设计光子晶体结构,可以实现特定波长范围内的慢光效应。
常见的光子晶体结构包括方格状、六角形等周期性排列的介质单元。
制备光子晶体材料需要采用先进的纳米加工技术,如电子束曝光、等离子体刻蚀等,以实现高质量、高度有序的光子晶体结构。
其次是对光子晶体波导中慢光特性的理论研究。
通过建立适当的理论模型,可以对光子晶体波导中的光传播行为进行描述和分析。
常用方法有均匀有效介质理论和群速度分析等。
基于这些理论工具,可以对光子晶体波导中的慢光特性进行预测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 :】 0. 37 8 8/ I 0P52 . 1】 24 01
St udy Oi l Sl o w Li g ht of Sur f ac e Pl as m on W ave gui de wi t h Low Los s
有 限差 分 法 证 明所 提 出 的 结 构 使 得 不 同频 率 的入 射 波 产 生 的 S P P s 停 留在 不 同高 度 的介 质 中 , 获得 很 小 的传 播 速 度 ,
并 且 有 很 小 的传 输 损 耗 和 强 的 亚 波 长 限制 。此 结 构 在 光 存 贮 和 光 通 信 方 面 有 着 很 好 的应 用 。 关键词 集成光学;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时域 有 限 差 分 法 ; 色散; 慢光; 低 损 耗
di el ec t r i c l oa ded,i t i s de mo ns t r a t ed t hat t he me t hod of di el ec t r i c l oa ded ca n r educ e t he l os s i n pr opag a t i on a nd a c hi e ve s ma l l er g r oup v el oci t y. A s i l i c a l a yer be t w ee n a s i l ve r il f m a nd s i l i c on l ay er i s em pl oy ed t o i m pr ov e t he pr o pa g a t i on pe r f o r ma nce of SPPs i n t he ‘ ‘ t r a pped r a i nbo w ”s y s t e m ba s ed o n g r a de d gr a t i ng s t r uc t u r e. Ti me do ma i n
属一 介质( I MI ) 和介 质 加 载 的 波 导 , 证 明 了此 介 质 加 载 的方 法 可 以 有 效 地 减 小 表 面 等 离 子体 的 损 耗 , 获 得更 低 的 传 播 速 度 。然 后 , 在 硅 介 质 和 金 属 银 中 间加 载 一 层 二 氧 化 硅 来 提 高 介 质 光 栅 中 表 面 等离 子 体 慢 波 传 输 的性 能 。通 过 时 域
陈 佳 佳 盛 朋 驰 杨骏 风 陈 明 陈 辉
桂林 电子 科 技 大 学 广 西 精 密 导 航 技 术 与 应 用 重 点实 验 室 ,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4
摘要 采用介 质层加载 的方法使表 面等离子体激元 ( S P P s ) 在 传 输 过 程 中获 得 较 低 的 传 输 损 耗 。 通 过 比较 介 质 一 金
i f n i t e d i fe r e n c e s i mu l a t i o n d e mo n s t r a t e s t h a t t h e i mp r o v e d s t r u c t u r e i s a b l e t o l o c a l i z e l i g h t o f d i fe r e n t  ̄e q u e n c i e s a t d i f f e r e n t p o s i t i o n s a n d o fe r s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o f s u p p o r t i n g s l o w S PP s wi t h a muc h l o we r pr o p a g a t i o n l o s s a n d
p o l a r i t o n s( S P P s ) . C o mp a r i n g 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i n s u l a t o r — me t a l — i n s u l a t o r ( I MI ) wa v e g u i d e a n d t h e wa v e g u i d e wi t h
激 与 电 子 学 进 展
5 2 ,l 1 2 4 0 l ( 2 Ol 5 )
L a s e r & Op t o e 1 e c t r O n i c s Pr o g r e s s
 ̄ 2 0 1 5 ( 中 国 激 光》 杂 志 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低 损 耗 表 面等 离 子体 波 导 慢 光 传输 的研 究
Tec hno l o gy,Gui l i n,Gua ng xi 5 41 0 04 ,Chi na
A bs t r ac t The me t hod of t he di e l ec t r i c l oa de d i s pr e s e nt ed t o o bt a i n l ow l o s s i n p r opa g a t i on o f t he s ur f a ce pl a s m on
Ch e n J i a j i a S h e n g Pe n g c h i Y a n g J u n f e n g C h e n Mi n g C h e n Hu i
Gu a ng x i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Pr e c i s i o n Na v i g a t i o n T e c h no l o g y a n d Ap pl i c a t i o n, Gui l i n U ni v e r s i t y f El o e c t r o n i c a 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