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散文定体教学研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新课标实践论文:文学类文体的语体特征与教学内容确定

高中语文新课标实践论文:文学类文体的语体特征与教学内容确定

高中语文新课标实践论文:文学类文体的语体特征与教学内容确定“汉字汉语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说明中提到:“有意识地在义务教育和高中必修阶段积累的基础上,发现与汉字、汉语有关的某些问题,结合汉字、汉语普及读物的阅读,进行归纳梳理,验证汉字、汉语的理论规律。

”[1]发现“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特点等,提高对语言现象的理性认识”[2],是该学习任务群学习目标与内容的一个方面。

口语和书面语是不同的语体。

语体“是一定语境类型中形成的、运用与语境相适应的语言手段,以特定方式反映客体的言语功能变体”[3]。

如口语的演说语体句式简短,感情色彩强烈,配合手势动作、语调情绪来补充;书面的科技语体欧化句式多,长句多,层次繁多的复句多,讲究事实的可靠和论证的逻辑。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用书·汉字汉语专题研讨》第二单元“口语和书面语”之所以探讨“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与交际功能”[4],是因为文体的不同由语体的不同决定,语体的不同会影响到文体的不同,尤其是书面语下分的四个语体,在文体上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事务语体”“科技语体”主要对应“实用类”文体,“政论语体”对应“政论类”文体,而“文艺语体”对应“文学类”文体。

文学类文体三分或四分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与文艺语体的抒情语体、叙述语体、对话语体又具有一定的对应[5]。

既然语体决定了文体的不同,文体又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那么溯本求源,语体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

“各种文体都因其特定的内容而选用了特定的语言形式……应该从语言手段的运用上去研究文体”[6],所以研究文体,要从语言手段的运用和语言手段的功能色彩着手。

同样,不同文体的教学需要回到对“一定语境下的实现某种功能的语言特征”的关注上,根据语体定义中的三个要素——一定的语境类型、与语境相应的语言手段、反映客体的特定方式,找到一类文体在语体上的共同点,进而确定不同文体的教学内容。

本文主要针对文学类文体展开探讨。

“价值”引领,努力提升散文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审美性——浅谈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几个基本价值维度

“价值”引领,努力提升散文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审美性——浅谈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几个基本价值维度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18年第23期课程教育研究引言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诗歌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诗歌是最能够表达作者情感,同时最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艺术形式之一。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让学生通过诗歌的学习,体会诗歌的语言、情感,感知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和文化,对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对自然、社会、人生形成正确的感受和思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1.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诗歌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最富于激情和最具感情色彩的文学种类。

诗歌鉴赏在高考试卷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大,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也增加到72篇,其中文言文32篇,诗词曲40篇。

面对祖国文化这一瑰宝,个人认为在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诗歌的美,体会古典诗歌的语言魅力,领悟诗歌的意境和思想感情,加深情感体验,同时学习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学会客观评价诗歌表达的内容和诗人的观点。

2.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方法2.1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情感基调意象通常是诗人借客观的物象来寄托和融入思想感情。

在高中语文教材的古典诗歌中很多都包含寓情于景、以景托情的内容。

例如,李商隐的《锦瑟》,诗中以“锦瑟”这种带有悲伤的乐器而起兴,用“蝴蝶”“杜鹃”“沧海”“月亮”“玉珠”“蓝田”“烟”等景和物来表现悲凉、凄美的情感。

我们说《锦瑟》这首诗内容隐晦,意境凄迷,“蝴蝶”美丽又多姿多彩,“庄生梦蝶”代表美梦,“晓梦”梦境短暂,沉迷美好却不真实;“杜鹃”传说中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托”字不但写出望帝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出了诗人之托春恨于悲鸣;月满则珠圆,每一颗珍珠都是一颗泪点,本来美好的珍珠却都挂着泪水,这样的景物则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悲哀的情感;“烟”本来就是只能看见却摸不到的事物,学生抓住这样的意象,就会很容易理解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情感。

基于文体思维的散文教学内容确定例谈

基于文体思维的散文教学内容确定例谈

基于文体思维的散文教学内容确定例谈作者:张海容来源:《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3年第01期很多年了,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是在死教散文,因而教死了散文呢?千篇一律的教学范式,漠视文体规律,无视个性差异;隔靴搔痒的教学探究,游离文本内容,夸大道德说教。

不着边际的深刻至多只是标签式的空泛之谈,口号式的道德传声。

教学中不能区分文章的个性差异、作者的个性差异,只把文章当文章来教,始终看不见“人”。

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始终在模糊中摸索前行,很美的文章在我们的教学框框中削减了灵性的想象,只剩下了它们毫无个性的框架和千篇一律的感悟。

在传统的散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按照介绍背景、作者和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分析作品的层次结构、主旨中心,概括分析写作特点这样的范式来安排教学。

教学过程中重结构梳理,重词句讲解、重语法分析,却褪减消解了语文课应有的文学味,达不到语文教学让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不同层面的思想精神在教学中深深地交织、沉浸和融合,以致精神契合的目的;达不到散文文本的学习是为了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从而启迪其智慧、陶冶其性情、充盈其精神的目的。

鲁迅《灯下漫笔》的话题是什么?何以见得就是这个话题?朱自清为何要这样写《荷塘月色》?风景之外还有些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有些教师不愿思考甚至不会思考,这是教学思维中散文文体思维习惯的缺失。

散文的文体思维,是教学中基于散文文本解读的思考与认识习惯。

除了散文的文体特征,还包括表达特征以及情感特征等等。

散文文体有别于其他文体,自有其特有的文体特征。

我们要紧扣散文文体特征来解读文本,从散文的角度来解读散文,而不是从生活常识、说明方法、议论说理、矛盾冲突等角度解读散文。

近些年有诸多立足于文体特征的散文分类方法,如孙绍振教授关于“审美散文”“审智散文”“审丑散文”及其解读范例,钱理群教授关于“说理的散文”“描写的散文”“纪实的散文”“抒情的散文”及其解读范例,包括一些散文史研究和作家作品评论中所提炼的作家流派、风格等,均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语文(心得)之高中散文教学探微

语文(心得)之高中散文教学探微

语文论文之高中散文教学探微散文,【1】指不讲究韵律的(区别于韵文);【2】指出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P1119)从语文学科角度看,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

广义上,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狭义上,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我们这里的散文,指的是从语文学科角度去审视的狭义上的散文。

众所周知,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基本特点,“形散”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是指中心集中,又指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写景等都只是表明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景等则是“散”的可多可少的“形”。

其次,散文意境深邃。

作者一般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有实而虚的依次展开,或融情于景,或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等,来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

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学生领会更深的道理。

再次,散文语言优美、凝练,素有“美文”之称,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入选高中必修教材的散文均为散文名家的代表作,也是现当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在高中的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分布在必修一的第三单元,写人记事类散文,必修二的第一单元,写景状物的散文。

写人记事散文要求学生通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感受作者的评价以及情感倾向。

写景状物散文则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在体会美景的基础上,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现实篇第一部分考纲变化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浅议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三个维度1

浅议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三个维度1

浅议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三个维度陈文德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很大一部分是散文教学。

针对散文教学混乱和低效的状况,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散文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改进上,而忽略了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于是,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最终由于教学内容的不恰当、不合宜而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一旦确定了散文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文试着从“文本体式”“选文的教学功能”“学情”三个维度,谈谈自己对如何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一些浅见。

维度之一:文本体式“文本体式”又称“文体特点”“文章体裁”等,通常指一篇文章的体裁、体制、风格等总体特征。

阅读不同体式的文本,阅读的思维、方法和读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广义散文介于“文学”和“文章”二者之间,属于“临界文体或两栖文体”,既可以按文章来解读,也可以按文学来赏析。

但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散文是次广义散文和狭义散文的交织体,属于“文艺语体”,以形象性、生动性、富有感染力为显著特征。

所以,中学的散文教学,应当是“文学阅读”教学而非“文章阅读”教学。

文章阅读“重实贵用”,认读中的“感言辨体”只是手段,“得意致用”才是目标,故文章阅读教学重点在于理解、筛选信息的分析与归纳过程;文学阅读以“悟意审美”为目标,“得意”不可“忘言”,故文学阅读教学重点在于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过程。

根据目前的研究,通常按照表达方式把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大类。

下面,我们就试着根据这三类散文的体式特点来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1.叙事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叙事散文通常是以写人记事为主。

这类散文通过描写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或者叙述一些具体事件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散文的叙述和小说的叙述有着明显的区别。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叙述的情节往往曲折离奇;而散文是情感的艺术,写人叙事最终是为了抒情,所写的人和事都是真实存在的。

阅读叙述散文,要透过真实的人和事,读出作者的情感。

高中散文的教案模版

高中散文的教案模版

高中散文的教案模版以下是一个高中散文教案的模板,供您参考: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散文的分析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散文的分析方法。

3.散文的欣赏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散文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2.重点:散文的欣赏方法。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

2.投影仪和PPT。

3.课本和阅读材料。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让学生回忆自己读过的散文,谈谈对散文的初步认识。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阅读指导。

3.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阅读实践、分享阅读体验。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故事导入:分享—篇优美的散文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散文的认识,了解他们的前知。

2.讲授新课(30分钟)︰·定义散文:解释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方法:讲解如何分析散文,包括语言、结构、意境等方面的分析。

·欣赏方法:介绍如何欣赏散文,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美。

3.巩固练习(20分钟)︰·阅读材料:提供—篇典型的散文阅读材料。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阅读材料,分享阅读体验。

4.l归纳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散文的定义、特点、分析方法和欣赏方法。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练,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我国古人十分重视文体。

到了现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

著名的文论家南帆先生也认为:“文类像一种文学制度一样的存在着,对于读者来说,他是期待视野的规范,对作者来说,他就是某种写作规范。

”我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童庆炳曾给文体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文体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它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思维模式和其它社会历史,文化精神。

”这里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文体是作品的语言秩序,语言体式。

二是文体负载着社会的文化精神和作家批评家的个体和人格内涵。

”这就是说任何一种文体的形成和存在都是拥有一定的话语秩序和语言体式的,而作者或批评家个性化的情感,人格和社会文化精神都是在一定的话语秩序和语言体式中呈现的。

要想了解某一篇作品中作家的创作目的和这篇作品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只要明晰作品属于何种文体,这种文体的语言秩序如何,语言体式如何,便可按图索骥找到想要的答案。

现代散文教学中,一旦明了“这一篇”属于现代散文中哪类文体,掌握了“这一篇”现代散文的体式特征,便抓住了“这一篇”的本质,据此所确定教学内容的合宜性和正确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解决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的关键就在于“辨体”。

现今,最流行的现代散文分类恐怕要属“三分法”(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叙事散文)了。

这种方法因其都着眼于表达方式,且简单明晰而被广泛认可,很多散文专著和学校教材都采用了此方法。

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却遇到了不小的困惑。

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通过叙事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热爱和敬重,而且抒发了强烈爱国情感。

其中的表达方式有抒情、叙事,当然也有议论,而过去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或者说记叙性散文的说法,显然就站不住脚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朱自清的《背影》。

现代散文到底如何分类?笔者认为,华南师大陈剑晖教授提出的现代散文的分类法,是非常适合对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所编选的现代散文篇目进行类别划分的。

散文究竟教什么——谈散文的文体特征及教学内容

散文究竟教什么——谈散文的文体特征及教学内容

散文究竟教什么——谈散文的文体特征及教学内容散文究竟教什么——谈散文的文体特征及教学内容浙江杭州市天长小学蒋军晶蒋军晶杭州市天长小学副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知名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浙江省2014年度教育影响力人物”,曾获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应邀赴台湾、北京等各地执教研究课、讲座四百余节次。

中华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委,出版专著《打磨课堂》《从课堂走向课程——我的语文之路》《和孩子聊书吧》,编著《小学生老舍读本》《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语文在线”有专门介绍),即将出版《和孩子一起写作吧》《和孩子一起读诗词》等。

在不同版本语文教材的选文中,散文占的篇目比例毫无疑问是最多的。

同样,语文考卷里的阅读材料,散文也少有缺席的时候(这种现象甚至引起了“语文学习怎么成了散文学习”的质疑)。

与散文在语文教材中的突出地位相比,人们对散文阅读教学规律的研究总结却很有限,既缺乏关于散文这种文类的核心知识,又缺少大家都认可的教学模式。

散文到底是指哪些文章什么样的文章称为散文,一直有争论,莫衷一是。

散文真的是个大箩筐。

散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只是在文学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

(王荣生《散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原理》)“散文”的定义,向来用排除法,例如除去“小说、诗歌、戏剧”等纯文学,以及“实用文章”,凡是在文体上说不清、道不明的,就会被放进“散文”这个框里。

在当代,“散文”的地盘被进一步挤压,凡是形成了文类规范、能指明文学特征的文章,逐渐从“散文”中分离出去,比如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报刊言论文章、传记、演讲词、科普小品、寓言、童话、儿童故事等。

有些亚文类,例如回忆录、采访、序言、杂文等,尽管依然“赖”在“散文”这个框子里,但因其文类规范和特征越来越明朗,往往也被当作散文中的另类来看待。

散文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到目前为止,“散文”这种文类都还没说清楚,散文研究,尤其是散文教学就更欠缺了。

高中语文 古代论辩类散文阅读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 古代论辩类散文阅读教学研究

专题讲座高中古代论辩类散文阅读教学研究金英华(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中中学高级教师)李建波(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中中学二级)论述体文章是我国古代散文中最为发达的文体之一。

先秦诸子的滔滔雄辩为论述体散文之滥觞,汉代政论文名篇叠出,到了唐宋时期,八大家贡献了许多词锋犀利、胸怀天下的论辩文,在思想表述和艺术技巧方面拓展了崭新的境界。

一 .该主题的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一)古代散文教学其实是母语教学关于古代散文教学的论述颇多,求同存异,共识有二:一是大家都认识到“文言文教学有传承文化的作用”(北京大学林焘 ),学习文言文“是对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借鉴”(南京大学鲁国尧);二则大家都承认“现代文是由文言文发展过来的”(周正逵),现代汉语“很多精华还要从文言里面去学”(北师大王宁),学习文言文可以“对汉语有一个语感上的了解”(北京大学温儒敏)。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代散文的教学,特别强调“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课标没有明确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这种传承性。

为什么要突出这两点共识,因为这涉及到古代散文教学在现代语文教学改革大潮中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如何实施古代散文教学才是比较合适的问题。

钱梦龙老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所言,“教学方法是受教学观念支配的。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必然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钱老关于文言文教学观念提了两条:第一条“文言文中的古代书面语,对本国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母语,而不是外国语”,第二条“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

这两条其实与前面的共识是一回事,只是顺序和表达方式有区别而已,不过钱老的顺序和表达方式是针对“文言文教学改革”这一现实问题的。

现实问题是什么,北师大王宁教授总结有两点,其一“像学古汉语文选似的一个字一个字把它掰碎了,揉碎了,把它搞成古汉语去教学”;其二“就是拿了篇文章来,文章还没有看明白呢,就开始总结思想、分析形象”。

散文整体性阅读教学设计

散文整体性阅读教学设计

散文整体性阅读教学设计散文阅读教学,特别是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一些功利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对散文阅读单元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一带而过甚至不教。

其中的原因较为复杂,比如:对散文本体知识的认知,对阅读及阅读教学的理解,对阅读能力的分析等都存在着诸多分歧,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的的确确,对以上问题的认知、理解、分析愈深入,散文阅读教学任务就愈清晰、透彻、明确。

但显然不能等到对以上问题达成共识后,再对散文阅读教学进行处理。

鉴于目前存在的教学现状,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仅对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感知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对散文整体性阅读教学的认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

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内容、主旨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

整体感知不同粗放的囫囵吞枣式的认知。

要以分析为基础,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局部进行综合,形成综合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正是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形成对文章的完整认识,即宏观的综合的整体认识。

整体感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在学生现有认知基础上的初读文章的整体印象,这一阶段,学生对内容、主旨的理解多数情况是不够到位的,不够清晰的;第二阶段:重新思考文章的篇章结构、作者的思想情感,获得的新的整体认知。

这一阶段较之前者,学生对内容、主旨的理解应该是有所提升的,是对第一阶段的修正。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能够学会不断自我修正,甚至在第一阶段就能理解内容,明确主旨。

阅读教学的一条重要目标就是要在学生螺旋上升的空间中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使学生自能读书。

从阅读的角度来讲,散文阅读应从阅读者内在的心理认知出发;就阅读教学而言,进行“整体感知”(第一阶段)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和指导思想。

因此,散文阅读都应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整篇背景下作局部分析和把握。

高中语文_散文的梳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散文的梳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散文的梳理·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这种新的教学论,通过老师的诱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实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与交换。

教材在编写时总能体现设计者力图教给学生的某种方法,但寻找的路径却需要学生自己探究。

教师应组织学生对体裁相同的课文进行梳理,引领学生思考、碰撞、交流,从而使学生在梳理中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语文素养,获得生命的成长。

【学情分析】新教材按照话题编写学习单元,散文的学习零零散散见于不同单元,大部分学生对经典篇目的理解停留在熟知“语料”的层面,何以成为经典,同类文字有何异同,则不甚了了。

同时,单元教学模式的固定使学生在关注共性知识的同时,弱化了文体知识,从而导致课堂文本学习与阅读、写作相剥离的局面。

因此,“语文知识的重构,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构应是一件踏踏实实的事情”(王荣生)。

【学习目标】1能独立阅读并分析散文的文体知识,掌握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

2.体验文本的内涵,洞悉文本所承载的价值观,促成文化品格的生成。

【梳理内容】《现代文诵读》(三级达标教材)精选散文篇目《藤野先生》《背影》《荷塘月色》《白杨礼赞》《家》《敬畏自然》《跨越百年的美丽》《文天祥千秋祭》《我不是个好儿子》《都江堰》《谁是最可爱的人》《听听那冷雨》【重点与难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梳理,梳理掌握散文的特点是教学重点。

结合散文的特点指导课外阅读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课前一级梳理阶段(明确任务)1.通读规定篇目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给这些文章分类。

2.试感知每一类文章的大致特点。

重点明确:1.什么是散文?散文,是指五四运动以后出现的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现代散文的有效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现代散文的有效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现代散文的有效教学摘要: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具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取材广泛等特点,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深化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思维培养、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等方面具有着独特的教学优势。

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对现代散文的教学给予充分的关注,并积极的进行多元化教学策略的探究与实施,以此提升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有效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的提出对各个学段、各个学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发布了更加新的任务。

在这种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就应积极的进行新课标的解读,在充分重视现代散文教学的基础,从语言、意境、情感、构思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审美意识以及思维品质的引导,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视现代散文的有效教学是新课标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应积极的进行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策略的多元化探究,使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下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一、注重多元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升学生情感感知散文作为一种抒发情感、记录思想的文学体裁,其取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在对其进行阅读时,常常会从中寻找到自己熟悉的场景,这样就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因此,在高中语文现代散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散文的体裁特点,通过相应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情感、深化学生对散文中思想情感的体验与理解,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诵读情境,使学生在富有情感的反复诵读中感受散文中的情感意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散文教学中,诵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对文章情感进行深刻理解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诵读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的诵读和深刻的理解。

明确立足于独特风格的教学内容——如何搞好散文阅读教学(二)

明确立足于独特风格的教学内容——如何搞好散文阅读教学(二)
… …
直 至 近现 代 陈望道 、 梁启超 、 们 之 间 的 交 集 则 往 往 是 确 定 教 学 语 言 呈 现 方 式 、独 特 的情 感 体 验 、
夏 丐尊 、 叶圣 陶, 都 曾从 阅读 、 写 内容 的 核 心 所 在 ” 。 此外 , 潘 新和教 独特 的思想风 格 , 等等 。 而且 , 笔 者 作 抑 或 教 学 的 视 角 对 散 文 的 文 体 授 同样 重 视 文 体 的 价 值 ,他 认 为 : 认为, 大 多 数 时候 后 者 较 之 前 者 而
明确立足于独特风格的教学内容
如 何 搞 好 散 文 阅读 教 学 ( 二)
⑧ 李哲峰
散 文 教 学 内容 的确 定 要 立 足 不 清 楚 , 也 许 散 文 的 最 大 特 点 正 内 容 确 定 的 瓶 颈 , 因而 , 进 一 步 明 于 散 文 独 特 的 风 格 特 点 ,这 里 所 是 “ 无 特 点 ”, 这 就 给 我 们 确 定 教 确 文 体类 型 、 厘 清文 体特 点 、 完 善
金 代 王 若 虚 批 评 江 西 诗 派 时 所 说 的语境 语感 , 离开 了文体 感 、 语 境 可 以是 多元 的 , 一 般 要 受 到 不 同 的 就 没 有 真 正 应 用 的语 感 。离 开 教 师 、 不 同的学 生 、 不 同 教 材 的 不 的 : “ 文章 有体 乎 ? ” “ 定 体则 无 , 大 感 , 以及 不 同 的课 程 背 景 体 须有 。” 其实 , 我 们 不 论 如 何 划 了 文 体 思 维 ,不 论 是 阅 读 还 是 写 同 组 元 方 式 , 分 ,也 只 是 为 了 学 习 或 是 教 学 方 作 , 都不可 能有敏锐 的语感 。 ” 他 后 等 多 种 因 素 的 影 响 。郁 达 夫 先 生

高中语文现代散文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语文现代散文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我 以散 文 “选材 与组材 ”为主轴 ,整合 了第 一册 教材 中第一单元 “生命 的体验”的 《跨越 百年的美丽》、 第三单元 “人我之 间”的 《邂逅霍金》和第 二单元 “美 好亲 情 ”的 《合 欢树》,引导 学生从散 文选 材 的特点 、 选材 与布局 、选 材 与构思 、选 材与表 情达 意等角度 把 握散 文的 感情脉络 和 内涵 意蕴 。单元教 学 的设计思 路是立 足 “选材与组材 ”,化零为整 、由简入 繁,由 《邂 逅霍金 》的一个重 点片段 选材,到 《跨越 百年 的美丽 》 的围绕 “美丽 ”的多个选材 的组合 ,再 到 《合欢树 》的 看似道不清说不 明的 “我 ”“母亲 ”“合欢树 ”“小孩 ” 的组材 ,让学生 了解选材背后作者 的构思布局与所要 表达 的主题 意蕴 ,让学生 体验 、探 究作者 是如 何通过 选材组材来表 达情思的 ,同时学生也 能基 本建构 阅读 散文 的思维路 径。再加上单元学 习活 动、单元学 习评 价 ,整个教 学序 列既遵 循 了学生思维 发展的规律又遵 循 了散文 阅读 的一般规律 。
第二 ,教 师应把握幼 儿的年龄特 点。根据幼 儿不 同年龄 特 点,在 渗透音 乐元 素时 ,注 重选择 小班年 龄 段适合 凸现人物个性 的、简单 的节奏和烘托 气氛 的背 景音 乐 。中班选 用 的音 乐对 比鲜 明,个性 突 出,有 简 单 的配 唱。随着 选用 教材 范围 的扩大 ,内涵 的延 伸 , 大班配置 的音 乐 内容更宽泛和复杂 。
社 ,2004.
[2】卢 家楣 .情感教 学心理 学 [M】.上海 :上海教 育 出版 社 ,2000.
50
教 学 研 究 .案 例 分 析
I! ! 苎 l
养 的 全 面 提 升 。

依据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浅谈散文的课堂阅读教学

依据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浅谈散文的课堂阅读教学

个人性情 、 微妙情绪和独特感悟。
作者 的独特 情思和感悟 , 那么, 学生就不
会随 着作 者一起忧伤 着、 悲怆着 , 真正融
散文重 “ 思想 ” 、 “ 理性” 、 “ 理趣 ” 。这 大可能会 觉得这 父亲 的滑稽无聊 , 而可能
文教师足够 的重视 。教学 中, 或把散文混 是散文的另一 艺术特征。
个 的知识点来分析 , 唯独没有突 出散文本 对人 文世事 的独特 见解和 对社会人 生的 那么如何抓住作者的独特 情思 呢? 阅读时
验至深 时也 自然上升到理性思想的高度 ,
往 往 结缘 而行 。
论世 ” , 靠近作者 , 增进 对作 者彼 时蕴 涵于
三、 依 据 各 类 散 文 的 不 同体 式 特 征 确

“ 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 ,是每一个作 家的 的一个依托。 这是散文 , 描 写父亲 , 表现父
广泛分布于六册课本 中, 因此, 散文的教学 何散 文都来得强 ……现代的散文 , 更带有
想。散文 中作者 向读者袒露真实的 自我 , 所 感是不 同于 其他 写父爱的文章 中所体
显现独有 的性 情、 品位 , 表达个 人的生命 现的父爱。如果教师能依据散文的体式 , 体验。品读散文 的关键 , 是要体 会作 者的 确定本课 的教 学 内容 是透过 父爱去体会
散 文是 区别 于诗歌 、 戏剧 、 小说 的一 种文学样式 , 是 比较基础的一种文学样式 , 所 以也是 中小学生学 习的最基本的文体 。 在初 中语文教材中, 散文的数量是最 多的 , 是初 中语文教学的重 中之重。 另外 , 根据新 课标对 中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所提的具 体要求 ,散文教学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最佳 途径。 因此 , 散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占 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散文教学的地位如此 重要 , 然而长期以来 , 由于应试教育 、 思想 观念等方面 的原 因, 散文教学并未引起语 同于其他文体 的教学 , 或把散文分成一个 身的艺术特色和 教学特 色 , 课堂的教学 内 容选择也是 比较 随意的 , 我认为要想突 出 散文教学的特色 , 首 先要清楚散文 的特征 以及散文的体式 , 根 据体式来确定教学 内 容。本文将 围绕这一 问题展开论述 , 试 图 探究散文课堂教学的规律和方法 , 让学 生 切切实实地 了解散文 的知识 ,学会阅读 、 欣赏散 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研究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研究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研究一、深度解读:学习任务群与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的融合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则逐渐成为主流。

在这一背景下,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创新且高效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学习任务群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自主、合作与探究。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而先秦诸子散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智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其语言古奥、思想深邃,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往往感到困难。

因此,如何将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设计出既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又能体现文本价值的教学任务,成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和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价值,提出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并通过教学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学习任务群的核心理念与实践价值学习任务群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它以明确的学习任务为驱动,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提升。

具体来说,学习任务群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任务导向性:学习任务群以明确的学习任务为核心,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任务展开。

这种任务导向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2.自主性:在学习任务群中,学生拥有较大的学习自主权。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3.合作性:学习任务群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方式,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散文》语文教案

《散文》语文教案

《散文》语文教案
以下是一篇关于《散文》的语文教案,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学习如何欣赏和写作散文。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散文的分类。

3.散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4.著名散文欣赏。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散文朗诵音频,引导学生进入
散文的学习氛围。

2.学习散文的定义和特点:通过讲解散文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3.分析经典散文:通过分析一篇著名的散文,让学生了解散文的
写作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学生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写作一篇散文,可以是描述自己熟
悉的人或事,也可以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5.作品分享与评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由其他同学进行
评价和提出建议,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6.课堂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散文的定
义、特点和写作技巧,为后续的文学学习和创作打下基础。

四、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和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让学生
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
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2009-3-26 浏览(2830) 【大中小】江苏省第六期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盐城市第四中学王军盐城市教科院朱焕2005年11月,我们向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申报的教研课题《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经评审被立项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六期)重点课题(批文见苏教研[2005]56号)。

三年来,我们严格遵守《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六期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程序和要求,认真组织课题组,成立子课题组,落实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目前,课题组已初步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在理论和实践二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现将相关研究情况汇报如下: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情况王军盐城教科院中学语文高级负责课题设计、规划和组织实施(课题主持人)朱焕盐城教科院中学语文特级实验的指导和实施策略研究(课题主持人)陈俊江江苏省盐城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还立金江苏省盐城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李仁甫江苏省盐城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成千盐城市明达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王志东盐城市明达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程韶荣东台市教研室中学语文特级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崔国平江苏省东台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子课题负责人)王兴国江苏省东台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杨万扣盐都区教研室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顾中琪盐城市第一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杨德明盐城市第一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高晓东江苏省滨海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子课题负责人)周立军江苏省滨海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温举卫盐城市南洋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子课题负责人)宋银华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子课题负责人)束长春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沈泾渭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席加宏盐城市教科院中学语文高级负责联络及资料整理(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活动1、2005年11月10,课题被江苏省教研室立项为教研重点课题。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的多维思考——读《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有感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的多维思考——读《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有感

显示 出强烈 的求知欲望 , 而且增强 了 自信 心 , 对于未来就业有
很 多 美 好 的设 想 。 可 以 说 这 种教 学 方法 是 适 应 学 生 现状 的 , 为
计算机 网络技术课程在 中职学校的发展起到 了推动作用。
四、 总 结
பைடு நூலகம்
在求职难的今天 , 为 了使 中 职 学 校 毕业 生能 够 找 到 对 口 的专业 , 教 师 的思 想 观 念 必须 改 变 , 专 业 技 能 和 实 践 能 力 必 须 加强。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必须主动、 及 时 服 务 于就 业 岗位 。 改 变 传 统教 学方 法 , 使 教 学 紧 密联 系实 际和 工 作 需 要 。 学 生 在 校 期 间 获 得 就业 所需 的文 化 素 质 和 职 业 素 质 , 扩大就业范围 , 满 足社会需要。 参 考 文献 1 . 《 教 学 理 论 与 教 学 改 革研 究 文集 》 . 北 京 市 教育 局 , 1 9 9 5 2 . 刘合群. 《 职业教育学》 , 广 东高 等教 育 出版 社 , 2 0 0 4 3 . 汪双顶, 韩立凡 . 《 中小 型 网 络构 建 与管 理 》 . 高等教育 出 版社。 2 0 0 7
课程教育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7 旦 !鱼
教学・ 信 息
考 评 方 式 也 应 该 做 相 应 的调 整 , 随 着课 程 的 不 同 而 灵 活 多 样 。 除笔 试 外 , 应 加 大 实 践 考 试 的分 量 , 加 强 对 学 生 实 践 能力 的 考 核 。 因此 , 考核方法可分成两个部分 : 笔 试 考 核 和 实践 能力 考 核 两种 。 笔试 考 核 : 主 要 对 理 论 知 识 和 基 本概 念进 行 考 试 。 实 践 能 力 考 核 可 以 分成 基础 考 核 和 能 力 考 核 两 种 : 实践基础考核 : 主 要 考 核 学 生 的基 本 操 作 能 力 和 对 课 程 内容 的 理 解 程 度 ; 实践 能力考核 : 评 价学生 的学习能力 和创造能 力 , 以 课 程设计作为考核依据 , 根 据 学 生 对 课 题 完 成 的程 度 、 设 计 的 效 果和创造能力进行评分。 实 践 能 力 考 核 是 对 学 生 创 造 力 的测 验 , 这 对 教 师 对 专 业 设 计 技 能 的掌 握 和 题 目设 计 的 方 式 和技 巧提 出较 高 的要 求 。 三、 教 学效 果 与体 会 在采 用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实 例 教 学 后 , 在 中职 学 校 组 织 教 学 难 的 情 况 得 到 了很 好 的改 善 , 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很 高 , 不 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课堂散文定体教学研究作者:陈慧婷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30期摘要:针对散文文体意识缺乏,文本解读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结合散文侧重语言和情感表达的文体特点,在重新规范散文概念、属性特征及其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探索出合理的教学策略,即散文定体教学策略。

笔者根据理论研习和教学实践经验,以教材中的散文名篇为范例,力图将散文定体教学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展示散文课堂教学的新面貌。

关键词:散文教学阅读教学定体众所周知,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在创作方面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比较成熟的体系,包含一些约定俗成的内容、规律、原则还有方法,也即是说,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脑海中必然有一个文体意识在支撑他的写作。

其实文体不仅决定作家的创作,相应的也对读者的阅读,教者的教学做出了规范。

散文阅读教学要有散文的样子,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据了解,在目前的中学语文课堂中,不顾散文文体特征,使散文阅读教学失去散文味的混乱现象仍然严重,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忽略了散文的文学特性,机械化地采用文章阅读教学的模式讲解散文,将散文与说明文、议论文、政治报告等其他应用文体混淆;另一种是忽略散文与诗歌、小说等其他文学类文体的区别,将其他文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加思考地引入散文课堂教学中。

散文课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要搞清楚这一点首先要弄清楚散文最本质的文体特征是什么。

一、散文的文体特征周作人、鲁迅、胡梦华等人曾相继提出“美文”、“潇洒写意的谈话体”、“絮语散文”等观点,对散文这一文体的具体内涵进行阐释。

胡梦华曾引用法国蒙田的话:“我所描写的是我自己”,即写出作者“个人神情”来揭示这类散文的本质特征。

梁遇春说:“这些漫话絮语很够分明地将作者的性格烘托出来。

”[1]梁实秋也说:“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示出来。

”[2]后来郁达夫说得更为清楚:“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古人说,小说都带些自叙传的色彩,因为从小说的人物里可以见到作者自己的写照,但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

”[3]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有别于小说语言的虚构,也不同于新闻报告的客观写实,作为一种谈话式自叙体文章,高度私人化的表达和情感体验才是散文的最主要特征。

从这个角度来看,散文阅读教学的实质应当如同王荣生教授所说,“是沟通学生已有经验和作者的独特经验,建立起这二者之间的链接。

”[4]当然,这里的经验既包括人生经验还包括语文经验。

王教授还说,“思想存在于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唯有通过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我们才能感受体认分享它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5]因为个性化的情思必须借助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人生经验(既包括个人情感领悟,也包括人生哲学思考)一般融汇在语文经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里,二者在一篇作品中是共生共存的。

因此散文阅读教学的任务就在于带领学生去分享“这一个”作者独一无二的表达和人生经验。

围绕这一特征的散文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出有别于诗歌、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的散文味。

二、散文教学的散文味审美、文学、抒情等目标并不是散文所特有的,容易与诗歌、小说等其他文体在教学中发生交叉重叠。

散文文体意识缺位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混淆散文与诗歌、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散文教得不像散文。

因此在本文中,笔者特意对这几种文体的相关要素和概念进行了对比和区分。

首先,散文中的人事与小说人事最大的区别在真实性上。

相比散文中真真切切存在的人与事,小说中的人与事虽然也可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原型,但是主要还是依靠作者夸张想象等艺术思维加工而成,是以虚构为主的。

小说中必须要有典型人物,但是可以不必有“我”,散文则不然。

其次,二者的刻画方法和目的也不同。

作为三要素之一的小说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一般是比较完整的,作者以精雕细刻的方式、浓墨重彩的铺排渲染完成对人物的塑造和事件的描述,借以从某个角度比较深刻地反映社会人生。

而散文的人物塑造、故事叙述更像是点缀,主要服务于人生经验的表达,因此在手法上显然无法像小说一样有较大的表现空间。

一般是由作者选取其中某些有价值的角度或者片段,利用类似照相机捕捉镜头的方式,进行还原记录。

人事的发展是依作者主观思绪的流泻而行的,由于思维活动是灵活跳跃的,如果不能找到意脉的节点对这些材料进行整合,它们看上去就会显得散漫凌乱。

根据散文与小说的上述区别,我们可以发现,散文并不适合采用鉴赏小说人物情节那样的方式去做全面分析,那样只会导致本末倒置。

散文中的人和事背后都有一个“我”,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比如“我”寄托其中的观点情感,以及这些人事是怎样表现“我”的观点情感才是关键。

关于诗歌和散文这两种体裁之间的区别,吴乔早有相关文论叙述。

“意岂有二?意同而所以用之者不同,是以诗文体制有异耳……意喻之米,饭与酒所同出。

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文之措词必副乎意,犹饭之不变米形,噉之则饱也。

诗之措词不必副乎意,犹酒之变尽米形,饮之则醉也。

”[6]在吴乔的“诗酒文饭说”里,形象地用酒和饭来比喻经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加工之后的诗歌和散文,不止在形态上发生变化,连性质和功能也不同了。

诗文中都讲究“意”,即主观的“自我”,作者的真情实感。

不过相对于散文,诗歌是形而上的,它的主要功能是言志,这里的“志”可能会超越具体的时间和空间。

因此诗歌中的“自我”往往经夸张想象后有所变形,是比较空灵抽象的,具有普遍价值,常常凌驾于世俗生活之上。

而散文中的“自我”则是贴近生活的,情感以真实具体见长,它不追求高尚美好,可以是形而下的。

其次,诗歌中的“自我”一般是长期以来或是一段时间内的“我”,借一时之景来抒长期积压的情,先有“我”在,然后才有景,为情造景是诗歌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而散文则更多地是表现此时此刻此地的“我”,独一无二的“我”,景先于“我”在,情受当下的环境氛围触发而生。

由于诗歌中的“自我”趋向稳定,因而适合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解读,散文则不然。

知人论世、交代写作时代背景之类的方式在散文课堂教学中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此外,诗歌将丰富无限的“意”浓缩在凝练的语言里,强烈的情感往往必须喷薄而出,适合用想象的方法去还原。

而散文则更多采用日常生活中絮语式、谈话式的方式娓娓道来,因此不适宜使用想象的方式,选择将心比心、代入情境的方式去鉴赏解读可能更加恰当。

三、散文定体教学案例分析在这一小节里,笔者将以高中散文经典名篇《荷塘月色》为例,通过去政治化的文本解读以及与其他体裁文本的对比联系,指出其在散文定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及适用的方法。

《荷塘月色》写于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泛滥时期,因此在了解了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后,很多教师在教学前就会先入为主地把这一时代背景作为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主要参照。

这种“知人论世”的解读模式常常适用于大部分诗歌,因为言志的传统,诗歌主要用来抒泄内心的抑郁和不平。

某位诗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作品往往与当下的经历和遭遇有关,并且集中反映出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感受。

比如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时期的作品,就带有遭遇人生低谷之后在自然山水中寄托超世情怀的色彩,在逆境中流露出一种旷达的精神,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然而散文中表现的情感主旨往往不能单纯根据时代背景和个人遭遇来判断。

因为在“这一篇”散文中,作者表现的“自我”不一定就是平日里的“自我”。

以《荷塘月色》为例,即使作者在这一阶段沉浸在大革命失败的痛苦中,对革命的前途感到茫然受挫,对严酷的社会现实感到不满,也并不代表在这篇散文中表现的就一定是这种苦闷之情。

事实上在文章的开头作者自己就已经交代了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是超出平常的自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7]。

哪怕在当时政治局势对所有的小资产阶级分子都产生影响,朱自清的感受势必也会带上自己的特点和色彩。

再者,生活是丰富复杂的,人的思想和情绪也是如此,政治苦闷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朱自清的烦恼也可能来自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不能仅仅根据政治时局特点就判断这一时期内作品都必须与大革命失败的背景有关。

关于这篇散文所要表现的主题,已经有学者撰文指出,朱自清想要表达的自由恰恰不是一种“政治的自由”,而是一种“伦理的自由”。

对文本的具体分析在这里不展开,总而言之,对这篇散文主题的分析必须冲破政治倾向的束缚,回到散文本身。

关于《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教学内容的安排,很多教师会把重点放在4到6段集中描写月下荷塘的写景部分,重点分析这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所采用的写景手法等等,有些教师还布置了相应的仿写任务。

纯技巧性地为了分析景物而分析景物,亦或者把它当做写作教材的范本,这样的教学安排很显然已经超出了散文文体的范畴。

需要强调的是,散文中景物形象、表达方式的分析,最终都要落实到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观点之上,且关键在于探索情感观点中“我”的独特性,以及为了表现这种独特性所选取的景物形象以及言语表达的独特性。

这才是符合散文文体特征的教学思路。

然而要强调一点,写景散文中的景物描写不同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小说环境中的景物分析往往是为了表现小说中塑造的某个典型性的人物形象或者小说主题服务的。

这种景物具有模式化的特点,且背后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往往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而散文恰恰是排斥社会性强调私人化的一种文体,因此在对散文中的景物进行分析的时候切忌机械化地带上社会主义分析的思维,要把重点放在特定的“自我”的表达之上。

在对《荷塘月色》中的写景部分进行分析时,教师带领学生思考的重点不应该是那几个比喻生动形象的好处,亦或者不加分析地概念化地将之贴上政治主题的标签,而是引导学生重点归纳概括作者所选取的喻体普遍具有一种怎样的特征(亭亭的舞女、袅娜、羞涩、刚出浴的美人),这种略带女性化的喻体选择倾向说明了什么问题。

可以将这里的描写与同样描写荷塘或者月色的写景散文进行对比(如洛夫的《一朵午荷》),从而发现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又比如,一般人由荷塘联想到采莲是很自然的,然而作者的联想特别之处在哪?作者刻意营造月下荷塘的宁静幽美意境,为何接着又打破这种宁静转而发出对热闹的感慨?换言之,为何特别强调《采莲赋》以及《西洲曲》中少男少女荡舟采莲的风流艳丽场景?解决了这些问题,再来探究文本开头所提到的“独处的妙处”和“自由”想必就容易多了。

总体来说,根据散文侧重于“使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个性化的情感体验”这一本质特征,我们在对《荷塘月色》这篇散文进行教学处理时,不能采用诗歌“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一味牵强地将写作时代背景与作者要表达的独特体验勾连在一起。

其次,在重点写景段落的教学处理方式上,既要防止将其处理成写作课,又要注意散文景物描写与小说环境描写的区别,切忌采用小说环境社会化分析的方法来抹杀散文景物描写中独特真实的“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