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创新改变生活》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话题。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发挥创新精神。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创新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创新的具体内容和实践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来进一步启发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创新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挥创新精神的热情。

3.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意义和价值2.如何在生活中发挥创新精神3.创新实践的方法和技巧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创新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过程和效果。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创新实践,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和挑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创新案例和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创新实践的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参与其中。

3.准备教学课件和辅助材料,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创新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和思考。

短片可以展示一些创新的场景和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好的创新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具体内容和效果。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等形式,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创新案例进行分析。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案例中的创新点、创新的过程和效果,以及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巩固(5分钟)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让其他学生对这些结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设计

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设计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一、学科核心素养:二、课标要求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对于本节课有如下要求:“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另外在课程目标中,也强调了对于学生“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的培养。

三、教材分析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包括两个目题的内容:第一目“感受创新”,主要介绍了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都可以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第二目“创新引擎”,主要介绍了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改革开放攻坚克难关键期更需要改革创新,创新使人民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相对丰富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有很多创新之举,时常能够“感受创新”,但对创新不完整的认识,可能会让他们觉得不会搞发明创造就意味着自己没有创新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和生活圈的不断扩展,学生们已经具备了通过生活案例分析创新作用的能力,但是对于将创新驱动发展上升到战略层面,理解起来相对较难。

活动七:讨论探究1.呈现材料: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不仅影响着世界、推动中国走向富强,也改变了国内老百姓的生活。

2.呈现“一带一路发展蓝图”3.呈现材料商贸: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让海淘种类更多,价格更低廉;交通:国际航班的选择面更多,价格更优惠,而在不远的将来乘坐高铁去欧洲游玩、看球赛也不再是梦;旅游:签证便利化让人们可以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教育:留学变得更轻松,培训更趋国际化;文化:沿线各国的电影、歌舞剧给人们带来不同于好莱坞的感受。

讨论: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有什么作用?结论: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课堂小结谈谈你的收获:说说本节课自己学到的印象最深刻的知识是什么,最大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请与大家分享。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2.1《创新改变生活》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不仅仅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贴近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创新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新的内涵和作用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创新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创新的含义,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创新现象,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创新的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内涵。

2.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3.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现象和作用。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以便进行分析讲解。

2.设计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3.准备PPT,以便进行课件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现象,如智能手机、网上购物等,引导学生关注创新,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如高铁、支付宝等,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具体表现。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从不同角度阐述创新的作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教材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知道创新对个人、社会发展及国家的意义。

2.理解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培养创新习惯,提高创新能力。

3.感受创新带来的变化,逐步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观念,培养创新精神,立志做创新型人才。

教学重点:创新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创新发展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性。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科技发展。

教学难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科技发展。

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教学方法:采用“学、探、测”模式教学;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多媒体显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图片,表明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引入课题创新改变生活。

一、感受创新多媒体显示:各种小创意小发明图片,请学生们欣赏。

将废旧物品重新利用,不仅有助于环保,而且充满创新乐趣。

利用废旧轮胎养花、旧饮料瓶改造成墙壁装饰品。

这些创新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生活。

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有过哪些利用废旧物品的创意?用旧衣物制作成抱枕、储物袋、购物袋等;用茶叶盒作笔筒;用旧塑料改造成花瓶、花盆;将吃海鲜剩下的贝壳加工成工艺品等。

说明生活处处有创新。

归纳生活处处有创新的表现及影响。

由鲁班发明锯的故事,说明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是创新。

由一滴智慧成富豪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故事,说明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也是创新。

多媒体显示图片:用废旧的花生壳,瓜子壳做成装饰画,用塑料瓶做成花瓶养花养草,用废旧光盘做成墙上的装饰品,用废旧书和报纸做成笔筒,卫生纸筒用作集线器等.说明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司马光砸缸,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获诺贝尔奖感言。

说明创新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归纳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探究与分享一:情境一:我能用新方法解这道数学题;情境二:我和同学走进社区,通过“微心愿墙”帮助居民实现小愿望;情境三:我给家人做了一道新菜,他们可开心啦!情境四:跟乐队的伙伴儿一起给老歌配新曲,挑战真大呀!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一. 教材分析《创新改变生活》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主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但学生在创新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

2.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创新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产品,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典型的创新案例,如淘宝、微信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的创新之处,以及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创新改变生活”。

本节课《创新改变生活》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创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于创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创新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创新的意义,认识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创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创新的意义,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创新案例,使学生理解创新的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实践活动法:设计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创新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创新案例和材料,制作PPT。

2.设计创新实践活动,准备所需道具和材料。

3.创设生活情境,准备相关视频或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创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创新改变生活。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创新案例,如支付宝、无人驾驶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创新案例的特点和意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创新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影响?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材,主要围绕创新的重要性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创新对生活的改变,认识到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鲜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创新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新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创新只是科学家的事情,与自己生活关系不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学会从生活中的例子中发现创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培养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意义。

2.创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创新。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创新案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创新案例,深入理解创新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创新案例资料。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思考题。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产品,如智能手机、扫码支付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为什么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在哪里?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创新案例,如高铁、支付宝等,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创新现象,并讨论其创新之处。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并回答以下问题:创新为什么会改变生活?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5.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我国在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讨论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

创新改变生活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创新改变生活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 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年级上课题 2.1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全面认识创新;体会创新对人类、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2.能力目标:通过回顾人类创新史,理解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通过体验创新、参与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

重点认识创新的重要性。

难点认识到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全面认识创新。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具体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身临其境请听声音,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防空警报)思考:什么情况下,它会响起。

视频《地震预警系统》: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时,地震预警系统的预警作用。

教师总结:地震时,地震预警系统就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创造,中国的这项技术领先世界。

这项技术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在方便我们的生活。

通过本地热点实事新闻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来感悟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导入本课的学习主题。

环节一:感悟创新体验成就活动一:头脑风暴1.请同学回顾影响人类社会的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有什么共同影响?要求:①请写出本组列举的发明创造;②每组派一位代表分享本组成果;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的发明创造,并思考这些发明创造对个人、社会、国家和人类的影响,加深对创新作用的认识,突出重点。

③时间:3分钟生: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电......师:确实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期间。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这些创造性成果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的发展,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也为国家带来了勃勃生机。

2.观看《世界看中国》启发思考: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教师小结:厉害了,我的国,确实,从外国友人口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浪潮来了。

《创新改变生活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创新改变生活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创新改变生活》导学案一、导入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变生活的重要力量。

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创新成为各行各业的关键词。

那么,什么是创新?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本节课将盘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创新的观点和意义;2. 掌握创新在生活中的应用;3. 能够分析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三、进修重点1. 创新的定义和特点;2. 创新在生活中的应用;3. 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四、进修内容1. 什么是创新?创新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基于某种需求或目标,采用新的思路、方法或手段,创造出新的产品、效劳或价值的过程。

创新不仅仅是发明和发现,更包括改进和应用。

2. 创新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技创新:如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等,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商业模式创新:如共享经济、电子商务等,改变了我们的消费习惯;- 社会创新:如公益活动、环保行动等,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环境。

3. 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提高生活质量:创新带来了更便捷、更舒适的生活方式;- 增进经济发展:创新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推动社会进步:创新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方向,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

五、进修方法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见解;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创新案例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创新的重要性;3. 实践体验:设计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创新的乐趣。

六、教室练习1. 请你举例说明一个你认为具有创新意义的产品或效劳,并诠释为什么。

2. 列举三个你身边的创新案例,分析其对生活的影响。

3. 讨论一下创新与传统的干系,你认为二者如何平衡发展?七、课后作业1. 搜索一个关于创新的新闻报道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2. 思考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进行创新的地方,写一份创新计划书。

八、拓展延伸1. 参观当地的创新科技企业或创新展览,了解最新的科技效果;2. 阅读相关创新领域的书籍或期刊,深入了解创新的理论和实践。

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2.1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 课程标准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 内容解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感受创新”。

本目旨在引导学生建立对创新内涵和价值的基本认识教材从学生日常体验道德创新着眼,引导学生将对创新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

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从个人生活层面认识创新。

其二,创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其三,创新对生活的积极影响是让生活更美好。

第二目 “创新引擎”。

本目旨在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来理性认识创新的 “引擎”作用。

从逻辑上看,本目是第一目的进一步深化,从人类文明发展史、国际竞争和国家发展的角度阐述创新的重要性,为本课第二框的学习建立基础。

学情分析青少年处于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常有创造的冲动。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积累了许多创新活动的经验,形成了创新的感性认识。

但往往局限于从科技发明的角度理解创新而较少从文化制度等角度理解创新,有的学生会简单的认为创新只是发明家、科技工作者的专利,而意识不到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品格和可能。

因此需要本课帮助他们形成创新的全面、理性的认识。

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感,提高文化自信。

一、教学目标健全人格,公共参与1. 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认同创新的价值。

2.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1、能够结合具体的创新行为、创新现象分析创新的价值。

2、能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阐述创新对于民族复兴的意义。

法制意识1、了解创新的内涵,知道生活处处有创新。

2.1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2.1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学情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九年级的学生热衷于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探索,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这为学习本课提供了较有利的条件。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对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不足,很难把创新与责任及国家发展相联系,学习目标不明确,培养创新精神动力不足;对于新兴事物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因此,迫切需要他们加强自身修养,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创新与生活的关系,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主要思路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在第1课中,详细讲解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内容,知道了要想国家富强繁荣,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那要想驱动国家不断向前发展,还需要依靠:“创新”
解读引言部分
通过前后知识关联,做好新旧知识链接
得出结论: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展示古代四大发明,并让学生举例古代和现代国家重大创新成果
得出结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三)展现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战略
得出结论: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对应举措。
知识归纳总结4:改革与创新的关系?P18-19AB
通过创新活力视频,让学生感受创新的重要性,明白创新需要青年的大力支持创造。
通过进一步解读创新的重要性,深化学生对国家实施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增强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板书设计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四)展现视频中习近平的话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了解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周围的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部分学生对创新的理解较片面,认为创新遥不可及,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变化中感受到创新的力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从生活中的变化中发现创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了解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变化中发现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创新的科技成果,如高铁、智能手机等,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提问:这些创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出本课主题《创新改变生活》。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过程和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创新点,并思考创新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1.对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需要引导他们从实际案例中感受创新的价值。
2.创新思维和方法有待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部分学生对团队合作意识较弱,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在创新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与分享。
4.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可能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解决的勇气,需要鼓励和指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创新的意义,掌握创新的方法,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创新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创新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与分享。
3.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创新是什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体现?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创新的概念、类别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创新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过程。
2.结合课本内容,讲解我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的主要成果,如高铁、移动支付等,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创新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功的关键因素。要求:案例要真实可信,分析要深入,总结要精炼。
4.拓展阅读:请阅读一本与创新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如《创新者的窘境》、《从0到1》等,了解创新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理论。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读后感,分享你的阅读心得。
5.观看一部与创新主题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硅谷传奇》、《创新之路》等。从故事中汲取创新灵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和感悟。

道德与法治《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课题
创新改变生活
1.教学内容分析
《创新改变生活》下设两目,分别是第一目“感受创新”、第二目“创新引擎”。本框主要论述“如何理解创新”和“为什么要重视创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知创新到理解创新,把握创新的内涵,理解创新的引擎作用。第一目侧重对创新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创新处处皆在,理解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指明创新可以让生活更美好。第二目侧重对创新的理性分析,阐述创新对人类的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基本国情的了解还不全面;学生关心民生问题,特别是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共同富裕之间还不能清晰地建立联系,还不能用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去思考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囿于对创新的浅层次理解,青少年学生往往局限于从科技发明的角度理解创新,而较少从文化、制度等角度理解创新,可能会认为创新只是个体的行为,而没有认识到创新对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5.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导入】中国高铁创新之路二、进入新课议学环节一 :感受创新——创新故事讲解员师:组织学生观看课件展示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请你谈谈中国的高从一开始不被其他国家认可到领跑世界得益于什么?生:以小组为单位形成本组想法进行展示。(找至少两名学生回答,答案预设:创新使我们的中国高铁从无到有,让世界所赞叹。(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观看,让学生对创新形成初步感知,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议学活动:感受创新(11分钟)师:结合图片,谈一谈你有没有进行过创新小制作并分享你的创新小故事。以及这些创新制作来源于什么地方?生:小组合作整理知识点。答案预设:1)生活中处处有创新;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5)创新让生活更加美好。(设计意图:将教材第一个问题的知识点化整为零,通过组内合作进行内部理解消化,感悟创新离我们很近。)【议学情境】高铁总设计师梁建英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请你谈谈中国高铁总设计师梁建英在研究高铁的过程中生活上有哪些变化?梁建英生活的变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铁道科技特等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等。(国家的肯定)助力中国高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精彩蝶变,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自我的实现)小结:创新能够给我们带来成功的喜悦,让我们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有利于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让我们自觉培养创新的意识,把握每一个思想的火花,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要有一双勤劳的双手敢于动手实践,相信我们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会让我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要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无处不在。)议学环节二:创新引擎——创新时事评论员【议学情境】雅万高铁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请你谈谈为什么我国可以建成雅万高铁?学生讨论:(答案预设: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努力提高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作为青少年,我们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从现在起有所作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将来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设计意图:感受创新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创新是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国家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小结:创新会带来社会的进步,各国都在努力占领科技创新的前沿,近些年来,我们与美国发生的贸易战,美国为首的西方在科技领域对中国进行制裁,制裁的内容涉及很多高新技术,对我们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们制裁种类中多数为农业产品,这次贸易战也给我了很多的警示,只有自己变得强大了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议学环节三:创新有我——创新小小演说家议学延伸: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当代青年要实现希望创造美好就必须勇于创新。所谓“勇于创新”便是打破常规,不畏失败,大胆探索,不断追求。只有勇于创新,才是新时代青年应有之姿。现请你以“勇于创新”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创新改变生活》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对于生活中的创新现象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对于生活中的实例容易产生共鸣,有利于课堂的互动和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知道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2.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2.多媒体设备。

3.案例材料。

4.小组讨论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创新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创新改变生活》。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创新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创新。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强化学生对创新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创新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改变生活教案

创新改变生活教案

创新改变生活教案教案标题:创新改变生活教学目标:1. 了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探索创新对生活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创新的定义和特征;2. 创新对生活的影响;3. 创新思维的培养;4. 创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视频素材:展示创新产品或创新项目的视频;3. 班级讨论活动所需的小组讨论卡片;4. 学生个人或小组作业所需的纸张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使用一段有关创新的名言或引用,引起学生对创新的兴趣;2.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创新是什么?它为什么重要?”探究(15分钟):1. 通过展示创新产品或创新项目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和特征;2. 与学生一起讨论视频中的创新产品或项目,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对生活的影响;3. 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解决了我们的问题。

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设计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记录他们的创新解决方案;3. 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的创新解决方案,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总结(10分钟):1. 回顾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和应用;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并创造新的可能性;3. 提供学生个人或小组作业,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创新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创新领域的专业人士来班级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创新经验;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创新企业或创新展览,让他们亲身体验创新的力量;3. 设计一个创新项目比赛,鼓励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并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创新思维的展示;2. 评估学生在小组介绍中的表达能力和对他人创新解决方案的评价;3. 评估学生个人或小组作业中寻找创新例子的能力和记录的完整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1《创新改变生活》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1《创新改变生活》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1《创新改变生活》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1《创新改变生活》是本册教材的第二个知识点,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创新的定义、创新的表现、创新的意义等。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现象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他们的思维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通过课堂引导,拓展他们的思维。

此外,九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对于创新的概念和意义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刻理解创新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定义和表现,理解创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创新现象,学会用创新的眼光看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表现。

2.创新的意义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感受创新的魅力。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创新的理解和看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案例和图片:收集与创新相关的案例和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2.实践活动材料: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如创新设计大赛的题目等。

3.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用于课堂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等,引导学生关注创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PPT,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定义、表现和意义。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解答问题。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创新设计大赛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所学的创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做题
展示
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创新的作用。
难点
正确认识创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智慧家庭”
设问:同学们想拥有这样的房子吗?
“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师: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看视频
思考问题
教师引入本节课课题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在5分钟之内阅读完教材P914-19页的内容,并结合《学法大视野》中的课前预习,思考以下问题,并将答案在课本上划出。
相关链接P18
视频:《深圳改革40多年》(多媒体显示)
思考: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知识点2:创新的作用)
知识归纳:2、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作用)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思考:结合教材,谈谈互联网、各种支付方式、手机给我们带来哪些精彩。
小结:(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知识点:如何理解创新?)
知识归纳: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1、如何认识创新?
2、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作用)
第一部分:感受创新
活动探究:什么是创新?
有人认为:和别人不一样,就是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二)创新无处不在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
讲述:(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总结: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命运所系。实施创新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三)改革创新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8-19页“探究与分享”。
总结:(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创新改变生活
学科年级:
九年级
教材版本:
部编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以国家政治生活为主,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国情教育、全球观念和国际视野教育。本单元主要有 “踏上强国之路”和“创新驱动发展” 两课内容。从改革、创新两个角度,引领我们认识到: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天这节课就是在第一课学习的基础上,明确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懂得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和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本课就是对前面内容的延伸和发展,因此本课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互联网改变世界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6页“探究与分享”
总结: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组织学生辩论赛:分成小组围绕“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有无关系”进行辩论。
归纳: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拓展空间”。
想一想: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
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二)创新发展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2017年,全社会R&D支出预计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为2.15%,超过欧盟15国2.1%的平均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
学生分开正方和反方展开辩论。
思考:你如何理解“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将成为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思考: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围绕以下辩题,在班级举行辩论会。
正方辩题: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总有一天会超人类智能。
目标导学二:创新引擎
(一)呼唤创新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探究与分享”。
讲解:(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
2、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树立创新意识,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
二、能力目标:
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
三、知识目标:
1.全面认识创新的重要意义;
2.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
反方辩题: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不可能超越人类智能。
结合具体材料感受生活处处有创新。
分享自己的故事,体会创新无处不在。
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美好。
提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回家后热水就已经烧好,回家前空调或暖气已经打开,饭已经自动煮好,可以随时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会自动关窗户,还能随时监控家里的情况,读取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可以说,“智慧家庭”正替我们实现着这些愿望。
总结: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想一想:“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
感受科技创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创新
(一)创新来源于生活
材料呈现: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灯,通过红外感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灭杀……让人印象深刻。
重点:1、创新的重要意义
2、创新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作用。
难点:对创新引擎的理解和认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本学科的基本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我们的学生生活的环境比较闭塞,掌握的知识不广,对于新的理论或国家高科技了解不多,对新的内容学习会有一定的难度,理解创新方面的内容也会存在知识的短板。这些都是学生学习面临的实际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