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重点
思修部分重点
单选题1.理想的类型与特点类型:科学与非科学理想,崇高与一般理想;长远与近期理想;个人与社会理想;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特点:现实性与预见性。
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2.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内涵:爱国主义的人们对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3.人生观概念: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4.人际交往原则:平等、诚信、宽容、互助原则(四大原则)5.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道德体系的性质;经济关系的利益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经济关系主要为阶级关系,所以,道德有阶级属性)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①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7.社会公德的内涵: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8.婚姻法原则: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0.宪法,治安管理处置法,民法的规定原则宪法的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治安的原则:2006年3.1施行。
①治安管理出发必需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②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③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思修重点(含答案背记版)
第一部分一、核心考点1、党的十九大提出了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的战略要求。
大学生应该 以_有理想、 有本领、 有担当 为根本要求。
2、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是思想政治素质、 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的有机融合, 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 调节方式、 调节目标 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 但是二者都是上层建筑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3、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社会属性 是人的本质属性。
4、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 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目的 。
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 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5、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的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是“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 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 。
6、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 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 没有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 的辩证关系, 忽视或否认社会性 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 对人的需要的理解 极端、 狭隘和片面 , 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 。
7、当代大学生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应当 与历史同向、 与祖国同行、 与人民同在 ,在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8、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
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 就会得“软骨病” 。
9、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 、时代性。
信念是认知、 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为人们矢志不渝、 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信念具有执着性和多样性。
思修必背考点
思修必背考点一、思修的概念思修,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高等学校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思修既是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总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这一理论体系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体现了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
在经济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政治建设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文化建设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创新和文化软实力建设。
在社会建设方面,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权益,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自己创造的一条独特道路。
这一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守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加强党的建设。
这一道路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总称,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方面组成。
大学思修考试重点归纳
大学思修考试重点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发展的辩证性和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历史的客观规律。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即唯物史观。
其中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等。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思想道德修养是人们形成正确思想和道德观念、培养高尚品德的过程。
修养的核心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不仅要求公民守法,也要求政府依法行政。
3.公民应该培养守法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尊重他人权益,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构建和谐社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它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
这些要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发展的特殊路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
四、科学思维方法与实证精神1.科学思维方法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准则。
它具有实证性、理性和系统性等特点,需要明确目标、精确观察、严谨分析和形成科学结论。
2.实证精神是科学研究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观点,强调科学研究要基于实际事实,反对主观臆断和主观臆测。
3.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证精神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有重要启示。
思修重点内容
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2.面临的挑战:一是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三是面临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3.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4.崭新形象: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5.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名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7.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8.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
9.爱国主义是中华名族精神的核心10.时代精神的内涵: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内涵;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11.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12.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2年版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2年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具有对立面和统一面,是由量变引起质变,是由内因推动外因的转化。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社会形态发展的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历程。
2.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事物的一切方面,并且贯穿于事物的始终。
矛盾有着共性和个性之分。
4. 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统一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的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发展的规律是从量变到质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己的文化。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表明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阶段。
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总体布局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目标、总体路径和总体布局。
战略布局是指实现总体目标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中共成立前的接触与传播阶段,中共成立后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理论指导和行动纲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
思修重点部份终极版
思修重点部份一、思想道德与法: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剂人们思想,和谐人际关系,保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腕,思想道德与法律尽管在调剂领域、调剂方式、调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专门大不同,可是二者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份,一起效劳于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进展。
二、理想的概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的、对以后社会和自身进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一辈子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P15)三、信念的概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必然的熟悉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躯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P16)四、1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P33)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进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P34)3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P35)五、爱国主义的概念:爱国主义表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对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重感和荣誉感统一。
(39)六、时期精神:时期精神也是中国精神的要紧内容和重要组成部份。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进展的,是表现民族特质、顺应时期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P51)七、改革是时期精神的核心。
(P52)八、人一辈子观的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一辈子目的和意义的全然观点。
(P6)九、人一辈子态度: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一辈子问题的一种稳固的心理偏向和大体愿望。
(P67)十、1、人一辈子价值评判的全然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一辈子活动是不是符合社会进展的客观规律,是不是通过实践增进了历史的进步。
(P75)2、在咱们今天所处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一辈子的价值,标准在于看一个人是不是以自己的劳动和伶俐才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奉献真诚,为人民群众不遗余力效劳。
(P75)十一、人一辈子价值的评判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奉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奉献和精神奉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我与奉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成效相统一。
思修重点总结 最全
1.当代大学生成才的目标是什么?答:(1)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3)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4)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5)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2.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3.什么是理想?答: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
4.什么是信念?答: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生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5.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答:(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6.什么是爱国主义?答: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
7.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那些?答:(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8.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答: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体。
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利益,这就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9.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答: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0.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答: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11.人生观的核心是什么?答:(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思修重点笔记
思修重点笔记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呈现出历史的规律性和趋势性。
2.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着不断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3.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付给工人工资的部分,被资本家占有并实现剥削。
4.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阶段。
5.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想通过列宁、斯大林的介绍传入中国。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运动正式开始。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阶段:从1921年至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包括思想理论的转变和社会实践的丰富。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国家政策和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性1.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助于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使个人在追求共产主义事业中坚定信心,不轻易动摇。
2.认识世界的正确方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认识世界的方法,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个人能够更清楚地认识社会、历史和现实。
3.指导实践行动: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能够指导实践行动的指导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助于个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思修重点
一:人生的青春之间1.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2.人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是以劳动求得生存和发展。
人在脱离动物而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劳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3.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4.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5.人生目的回答了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6.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的方向7.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8.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需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9.正确评价人生价值: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需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10.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11.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12.树立正确的顺逆观,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的荣辱观13.反对拜金主义,反对享乐主义,反对个人主义14.当代大学生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应当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二:坚定理想信念1.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2.追求远大理想,鉴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3.理想的内涵与特征:理想具有超越性,理想具有实践性,理想具有时代性4.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大学生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学习进步同祖国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5.大学生要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8.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9.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0.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
思修重点(已整理)
基本概念1.信念: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务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的特征:稳定性、执着性、多样性、亲和性。
2.理想: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时代性、阶级性、现实性、超前性、实践性3.二者关系: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当理想作为信念时,他是指人们的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向往和追求。
4.理想的类型: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5.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7.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8.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国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9.做忠诚的爱国者1)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a)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b)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c)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2)促进民族的团结3)维护祖国统一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5)增强国防经观念a)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b)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c)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10.道德: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思修重点整理
思修重点整理1、新时代是什么?(5)*①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⑤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2、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是什么?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有机融合。
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3、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人生目的、②人生态度和③人生价值。
其中:①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人生目的规划了人生的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②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③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总之,人的目的表明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人生态度表示以怎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人的价值判定一个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自我价值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
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生价值人生社会价值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3)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5、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3)根本尺度: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思修重点(含答案背记版)
第一部分一、核心考点1、党的十九大提出了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的战略要求。
大学生应该 以_有理想、 有本领、 有担当 为根本要求。
2、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是思想政治素质、 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的有机融合, 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 调节方式、 调节目标 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 但是二者都是上层建筑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3、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社会属性 是人的本质属性。
4、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 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目的 。
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 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5、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的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是“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 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 。
6、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 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 没有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 的辩证关系, 忽视或否认社会性 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 对人的需要的理解 极端、 狭隘和片面 , 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 。
7、当代大学生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应当 与历史同向、 与祖国同行、 与人民同在 ,在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8、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
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 就会得“软骨病” 。
9、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 、时代性。
信念是认知、 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为人们矢志不渝、 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信念具有执着性和多样性。
思修重点(全)
第一章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二章第三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理想信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是闲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
2、特征:实现的可能性差异性实践性一、信念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一直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2、特征:执着性多样性亲和性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重点)(一)理想信念的作用1、引导人生的奋斗目标。
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3、提高然生的精神境界。
人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2、引导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这一系列人生课题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以什么学的问题,是与做什么人、走什么路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仰(随便看看)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有是崇高的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随便看看)1、立志高远2、立志做大事3、立志须躬行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随便看看)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2版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2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世界是物质的连续发展过程,物质决定意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思维方法: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2.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发展规律: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量变引起质变。
3. 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点:阶级性、政治性、社会性、思想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概念与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
•特点:人民性、时代性、科学性、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中国国情。
2. 内涵与体系•共同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繁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核心价值观要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公正法治、诚信友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概念与基本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时代发展要求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基本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总布局、总体战略、总体布局。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背景和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七个方面基本方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四、法律法规与思想道德规范1. 宪法和法律•宪法:国家根本法,保护公民权利,规定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行方式。
•法律:国家行为的规范,维护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
2. 思想道德规范•思想品德规范:爱祖国、热爱人民、有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团结互助、诚实守信。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自考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自考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唯物辩证法、物质与形式矛盾、发展规律等。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的性质。
3.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意识形态的作用与反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作用: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3.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与途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
4.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基本任务。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主要内容和特点。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和基本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本原理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要求、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解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实践要求。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4.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来的理论创新。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和发展战略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路径和途径。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自考版pdf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自考版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和生产力,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资本主义经济基本规律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基本任务与方向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立足点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与阶段性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3.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正确道路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1. 经济建设方面•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2. 政治建设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 文化建设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 社会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福祉四、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1. 思想道德建设•道德建设的意义与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法律基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法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五、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1.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2. 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核心要点•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以上是思修重点知识点的整理归纳,旨在帮助大家对思想修养课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希望能够为2023年自考的学生提供一份有效的学习参考。
思修课本重点(共5篇)
思修课本重点(共5篇)第一篇:思修课本重点思修重点绪论1.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自己的学习理念?①自主学习的理念。
②全面学习的理念。
③创新学习的理念。
④合作学习的理念。
⑤终身学习的理念。
2.怎样确立成才的目标?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的综合体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四个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学习课本的重要意义?①有助于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②有助于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
③有助于摆正德与才的位置,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6.学习课本的基本方法?①学好科学理论。
②掌握基本知识。
③注重联系实际。
④坚持学以致用。
第一章1.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心力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
2.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①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
②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③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3.实践是联系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桥梁。
4.实现理想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
5.理想与现实的关系?①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理想是在对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②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
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
理想中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第二章1.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
2.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①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重感与荣誉感。
思修书重点
思修书重点一、思修的意义和作用思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思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强调对事物的全面性认识和发展的观点。
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斗争推动的。
2.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社会历史的规律,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矛盾的斗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任务。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大化,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造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3.经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基本任务,但经济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建设和人的发展需要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立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强调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应该培养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3、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4、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第一章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①现实可能性②时代性③超前性④实践性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的特征:①稳定性②执着性③多样性④自觉性⑤亲和性理想信念的作用:A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B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C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学生应怎样做?A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B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C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A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B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C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第二章(选择)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得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得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得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得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多选)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中华族精神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时代精神的内涵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1.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2.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3.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2.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3.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1.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2.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3.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第三章(名词解释)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多项选择)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名词解释)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人生态度与人生观:1、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2、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端正人生态度1、人生须认真2、人生当务实3、人生应乐观4、人生要进取(名词解释)价值是表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所具有的作用或意义要认清错误思想: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人生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社会价值于自我价值的区别与联系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人生价值的标准: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
人生价值的评价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条件出发。
2、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4、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名词解释) 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得各种关系的总和。
(多项选择)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论述题)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合理调控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多项选择)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该的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第四章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重要)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重要)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道德本质:(重要)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关系的反应。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
道德的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还有其他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
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贡献。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得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三)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4.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重要):新时期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方法:1)结合实际开展诚信教育2)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3)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4)建立相应的道德约束惩罚机制5)培养完善的人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重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3)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个人品德的特点: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造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根据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指向和侧重,可以将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分为: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共6章119条。
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依照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
其基本原则:一、政府依法保障原则二、权利义务一致原则三、和平进行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共8章124条。
其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其基本原则:一、依法管理原则二、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一下七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规定了拘留的处罚:对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或营运机动车的;对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强波机动车驾驶人违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及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得;鼓励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严重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非法拦截、扣留扯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堵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