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 中药治疗难点及对策
肝硬化的中医药疗法和饮食疗法
肝硬化的中医药疗法和饮食疗法肝硬化属于慢性进行性病变,与一种或多种诱因有关,可引发弥漫性肝损害。
目前我国肝硬化患者多为肝炎后肝硬化,仅少数为血吸虫性或酒精性。
随着中医学者对肝硬化研究不断深入,肝硬化中医药疗法、食疗法逐渐成熟,下面就肝硬化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1.肝硬化病机有哪些?1.1外邪入侵风寒湿邪或燥火暑邪反复入侵机体,可损伤肝脏,表现为肝郁气结,累及脾脏,可致运化失职,引发痰浊;累积心肺,可阻塞脉络,久病未愈,可致肾脏开合无能[1]。
1.2饮食不洁过食辛辣、肥厚、湿热、毒性食物,可致脾胃受损,滋生湿热;过饮烈酒,可损伤肝阴;过食生冷、寒凉食物,可致脾阳受损,影响机体运化功能,最终五脏失养[2]。
此外,部分患者饥饱无常,可加重肝脏、脾脏受损,表现为气机错乱、滋生内邪。
1.3情志受损长期情志不舒,久郁致肝脏受损,表现为血行、气机不畅,脉络受阻,久病脉络受损,可引发肝硬化。
1.4积劳纵欲长期纵欲、劳倦,可损伤脏腑,久病积聚,若再感外邪,可引发积聚性病变。
1.5虫伤虫伤人后,若机体正气不足,致虫体在肝脏停留,可阻塞感络、损伤肝体,若引发肝伤,可致肝脏失于调达。
2.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有哪些?2.1气滞湿阻证此类患者多表现为腹大胀满、两胁胀痛、食欲不佳等,中医多以健脾除湿、疏肝理气方治疗。
常用方剂为柴胡舒肝散合胃苓汤。
2.2气滞血瘀证此类患者多表现为腹大坚满、胁下刺痛、干渴等,中医多以利水消胀、活血化瘀方治疗。
常用方剂为调营汤。
2.3湿热蕴结证此类患者多表现为腹大坚满、脘腹胀痛、口苦烦热等,中医多以利湿、逐水、清热方治疗。
常用方剂为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2.4寒湿困脾证此类患者多表现为腹大胀满、困倦懒怠、胸脘胀闷,中医多以温中化湿方治疗。
常用方剂为实脾饮加减方。
2.5脾肾阳虚证此类患者多表现为畏寒肢冷、便溏、尿少等,中医多以行水化气、滋补脾肾方治疗。
常用药物为济生肾气丸。
2.6肝肾阴虚证此类患者多表现为腹大胀满、消瘦、心烦、口燥等,中医多以祛瘀凉血、滋养肝肾方治疗。
肝硬化的中医角度解析
肝硬化的中医角度解析从目前的医疗技术来看,是不存在肝硬化的治愈方法和特效治疗药物的。
然而从中医辨证施治的角度出发,根据患者症状不同,采用对症治疗的方式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改善,而且副作用较少。
正确认识肝硬化产生的原因,和其进展规律是对该疾病进行辨证治疗的关键。
而且,在进行辨证论治的同时,患者应该尽早进行疾病诊断,及时介入相应干预方式,以此来实现对肝硬化疾病进程的阻碍,使其发展得到延缓。
传统医学中,肝硬化属于“瘤积”、“黄痘”、“鼓胀”范畴。
经过研究表明,脏腑功能失调,患者体内长时间存在湿热,淤血阻塞了经络等情况,都会对疾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且,如果患者日常没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疾病的严重程度同样是会受到影响的。
所以说,想要对肝硬化进行有效治疗,就必须要针对患者在肝硬化病程中表现出的不同阶段的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通过针对性较强的治疗使得患者的相关症状能够快速恢复。
辨证治疗是是中医的最显著特点,也是最突出优势。
肝硬化出现的原因不同,患者也就会有不同的反应,所以想让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就需要从源头入手。
不过,肝硬化患者也是存在着共同点的,下面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同性治疗方法。
1、肝组织纤维化。
中医治疗强调的是扶正固气,以此实现健脾益气、脾胃调理、祛除湿热等目的。
肝纤维化病人的经络大多被淤血所阻塞,因此需要使用活血化瘀、扶脾固本的方法进行治疗干预。
从治疗角度来说,标本兼治是中医的基本思想,整体观念是中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不仅仅需要考虑患者病情反复波动、湿热邪气术尽等因素,而且也需要照顾到患者进行长时间肾病而导致存在肝肾功能不理想的情况,更需要注意患者感谢淤阻的情况。
所以,中医在进行疾病治疗前,应该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较为系统地了解,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组方,突出个性化治疗的特点。
而且,与西医治疗方式相比,中药不仅价格较低,而且不会带来过多不良反应,然而,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疾病程度也不同,临床中的用药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活血化瘀而已,而是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正确把握患者疾病情况,进行证型判断,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
浅析中医如何治疗慢性肝病肝硬化
浅析中医如何治疗慢性肝病肝硬化摘要】现代医学对慢性肝病、肝硬化疾病的治疗研究,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将脾脏切除这一“治标”方法。
而在中医学“肝肾同源”的思想下,结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微观认识,为治疗慢性肝病、肝硬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肝病肝硬化中医治疗【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6-0365-01肝病、肝硬化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肝脏是人体的十分重要器官,它不仅参与蛋白质、凝血因子等重要物质的合成,同时还是人体的“解毒工厂”。
一旦发生了肝硬化,就意味着有大量的肝细胞受到损坏,必然会使得肝脏的生理功能大大降低,如果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肝功能将严重失调,如若再不加以治疗,最后会发展到肝癌。
1、肝病肝硬化1.1 病因病机: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
具体表现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以及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导致肝小叶的正常结构被破坏和血液循环途径被改建,从而使得肝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临床上该病早期并无任何明显的症状,后期则会出现一系列的肝功能障碍、门脉高压等并发症。
1.2 临床表现:肝硬化早期阶段,患者无明显的症状,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可能只有轻度异常。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患者食欲明显下降、身体消瘦、体乏无力、腹部疼痛、腹泻、发烧、腹水等各种症状。
此时,若进行化验,将会发现患者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
与此同时,会发生硬化的各种并发症,对患者有很大的威胁。
下面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和文献资料,总结了临床最常见的肝病、肝硬化类型。
1.2.1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占我国肝硬化病的40%-60%,主要由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引起,近年研究认为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无慢性者,不形成肝硬化,而乙、丙型肝炎容易转成慢性即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其中乙型肝炎是最常见的。
浅谈中药对肝硬化形态学改变的多靶点干预及其局限性
的作 用 , 在肝 纤 维 化 模 型 上 能 通 过 减 少 H S C分 泌 内
皮素( E T . 1 ) 途径 , 抑制 E T . 1对 HS C 的收 缩 作 用 。 诸 多 中药 在肝 功 能 细胞 的保 护 方 面起 到 显 著作 用 。 2 中药对 基质 成分 的干 预 肝硬化 时 是 肝 内胶 原 纤 维 异 常增 生 ( 或) 降 解 不 足造成 胶原 纤维 在肝 内堆 积 , 可 较 正 常增 加 3~5倍 , I 型 与 Ⅲ型胶原 的 比值 由正 常 的 1增 加 到 2以上 , 基 质 成分 量 与质 的改 变 , 影 响 细胞 内 、 外环 境 , 可 改 变 细 胞 的表 型 。因此 , 减少 肝 内异 常胶原 纤维 的堆 积 , 是 干
被破 坏 、 假小 叶形 成 以及再 生结 节 形成 。 肝 硬化 的形 成过 程 中 , 在形 态 上有 三方 面 的改变 :
能 对抗 D . 半 乳糖 氨 、 醋 氨 酚 引起 的肝 损 伤 , 表 现 为 减
轻 肝 毒 引起 的病 变 ,即 S G P T和 MD A下降 、 G S H 升 高, 且 三 项 指标 变 化 呈 明显 相 关 , 给 小 鼠连 续 灌 服 黄
降 低 ,对 内毒 素 处 理 小 鼠肝 脏 线 粒 体 结 构 的损 伤 有
保 护 作 用 。张 银 娣 等 发 现 两 种 黄 芪 甙 A S I 和 S K
( E C M) 合 成增 多 、 降 解 相对 不 足 ,从 而 导 致 其 过 量沉
积 。E C M 的过 量沉 积 、 窦 内皮 细胞 筛 孑 L 消失 毛 细 血 管 化, 使 肝 细胞 功 能逐渐 出现障 碍 , 直 至经 典肝 小 叶结构
肝硬化的辨证论治
肝硬化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肝硬化主要根据积聚型和鼓胀型进行辨证论治。
中药对消除腹水、恢复肝功、消除症状有一定疗效,但必须辨证准确,用药恰当,才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1.积聚型(1)肝郁脾虚:此证多见于肝硬化早期。
治法:疏肝健脾,兼以活血。
常用药方: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化裁。
柴胡、枳壳、香附、川芎、白术、白芍各10克,茯苓、太子参各15克,炙甘草5克。
加减:若湿滞较重者加苍术、厚朴、山楂;短气神疲者,加党参,并重用黄芪(45~60克)。
(2)气滞血瘀:此证可见于肝功能减退之失代偿早期。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常用药方:化瘀汤加减。
丹参、牡蛎各30克,当归、炮山甲各15克,郁金、桃仁、红花、青皮、白术、赤白芍各10克。
加减:如目黄、溲黄者,加茵陈、金钱草;阴伤者加生地黄、石斛;脾功能亢进者加阿胶、熟地黄、大枣等。
2.鼓胀型(1)水湿内阻:此证属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轻症。
治法:运脾利湿,理气行水。
常用药方:胃苓汤加减。
苍术、厚朴、泽泻、陈皮、木香、柴胡各10克,白术、茯苓各15克,车前子30克,陈葫芦瓢60克。
加减:若体实而腹水多者,可配黑白丑粉、禹功散、甘遂末;腹胀以气为主者,加川楝子、莱菔子、沉香末;气虚较重者,重用黄芪、白术各40~60克;兼黄疸者,加金钱草、赤芍;瘀血者,加泽兰、桃仁、丹参、当归。
(2)瘀血阻络:此证多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明显者。
治法:祛瘀通络,活血利水。
常用药方:膈下逐瘀汤加减。
柴胡、当归、桃仁、五灵脂、炙山甲、地鳖虫各10克,丹参、白茅根、大腹皮各20克,茯苓、白术各15克。
加减:腹胀甚者加沉香、莱菔子;便秘加枳实、大黄;脾大明显者加服鳖甲煎丸;有出血倾向者加田七粉、白及粉、青黛或云南白药。
(3)肝肾阴虚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利水。
常用药方:一贯煎加减。
沙参、麦冬、枸杞子、阿胶各10克,生地黄、泽泻、茯苓、猪苓、茯苓皮、车前子各15克,白茅根30克。
加减:若神志异常,可加鲜石菖蒲、郁金;潮热明显者加银柴胡、地骨皮;津伤渴甚者加知母、天花粉、阿胶(烊化);神昏者急用安宫牛黄丸;出血者加大黄末、三七粉冲服;气随血脱者,急用独参汤益气固脱。
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是什么
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是什么
今天我们讲的是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我们首选了解一下关于肝硬化的问题,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
肝硬化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疾病,部分中药治疗肝硬化效果不错。
大家就来看一下吧
补消汤:党参30g,生萝卜子(莱菔子)15g,茵陈30g,木香15g,砂仁6g,明矾10g。
将上药用纱布包好,放入鲤鱼肚内,煮30分钟后吃鱼喝汤。
病轻者一般5-6剂,病重者可多服几剂,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服药期间忌盐100天。
主治肝硬化腹水症。
二甲散:鳖甲(醋炒)、龟板(醋炒)各等量,研成细末,混匀。
每次10g,开水送服,每日2次,30天为1个疗程。
主治早期肝硬化,体质尚好者。
复方三七胶囊:三七200g,黄芪500g,丹参500g,三棱200g,
莪术200g,槟榔150g,山楂200g,鸡内金200g,水蛭1OOg。
分别研成细末,混匀过筛装入胶囊内,每次5粒,每日3次,连服2个月为1疗程。
强肝软肝散:紫灵芝150g,黄精200g,当归150g,枸杞子150g,党参200g,黄芪200g,巴戟天150g,鳖甲300g,穿山甲150g,地鳖虫150g,水蛭150g,鸡内金150g,田七150g,绞股蓝200g,香附1OOg。
共研细末,每次15-20g,开水送服,每日2次,服完1料为1个疗程。
另外也可以使用丹参,丹参具有改善微循环障碍,改变血液流变学状况,抗凝、抗炎、耐缺氧、提高免疫功能等效果。
冬虫夏草可以补虚损、益精气,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此外,田三七、红花、泽兰、当归等长期使用,也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治疗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化,是肝质变硬,肝硬化临床上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收缩硬化,一种是肿大硬化。
尽管现代医学的检查结果同是肝硬化,但是有质的不同,所以临床治法和药物也有质的不同。
收缩性肝硬化是因为肝细胞缺水或缺乏营养而枯死硬化。
肝细胞缺乏营养或水份的原因有:在日常生活中,肝所需的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加上平时劳动挥发和消化的营养水份过度或排泄过度。
其次是内机能障碍,因为机能有障碍,所以日常供给的水份和营养虽然充足,但机能不能吸收。
或者虽然吸收好,但是排泄过度,吸收与排泄不协调,肝所需的水份和营养物质不能被肝细胞吸收存放。
肝所需的物质要靠血输送。
血是营养输送和废物排泄的运输总管,肝血运行受阻,营养和水份不能按质按量供给,造成肝营养缺乏。
从营养物质这一角度来看,收缩性肝硬化属虚缺性肝病,从阴阳力这一角度看,肝机体缺乏产生热量和冷却的营养物质,肝的阴阳生命力自然也虚弱,属于肝虚症。
这种收缩型肝硬化,确实是肝虚,但虚不受补,因为虚,肝内的机能不能正常动作,所以补充进去的营养物质,肝不能运化而滞积于肝内,产生发酵生热、生毒,致使肝组织进一步坏死,肝机能进一步衰弱。
故这类病首先要认清是消化机能还是排泄机能,是血还是血行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治肝。
肝肿性硬化与收缩性硬化有着质的不同。
肿大性肝硬化造成的原因不同,肝内机质不同,故治法也不同。
肝所以会肿大,是因为血和废物积滞于肝。
这种肿大型肝硬化,不是肝内的营养物质缺乏,而是肝营养过盛的表现。
肝内营养物质过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肝的过滤机能、排泄机能出现问题,或者肝血循环障碍,使废物和营养不能挥发排出肝外,所以肝肿大的硬化是实症。
既是实症,就要泻之,把肝内的多余水份营养和废物泻出肝外。
因为肝肿大和肝收缩的肝硬化有着质的不同,故治法和用药也不同。
实症决不能补,若用中药补会使肝内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进一步增加,肝更加肿大,用西药补之也更一样。
如果补充糖浆和水,马上会出现黄疸和各种并发症,从而加速死亡。
肝硬化 中药治疗难点及对策
中药治疗难点与对策:1.中药治疗肝硬化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降低门脉高压,提高血清白蛋白含量,调整患者免疫机能等方面发挥作用。
但在不少情况下单纯中药治疗往往不能奏效,如低蛋白血症是导致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重要原因,治疗难治性腹水需配合输注白蛋白、腹水浓缩回输等西医方法方可取得较好疗效;晚期肝硬化常并发上消化大出血、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前者必须运用西医抢救手段,后者则需规范使用抗生素。
此时不能光强调中医治疗,而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中西医结合,以取得最佳疗效为最终目标。
2.肝硬化患者特别是中等量以上腹水患者,其腹胀多较明显,临床观察部分患者服用中药汤剂后有加重腹胀症状的现象,并因此拒服中药,为中药治疗带来困难。
此外,中药汤剂因药材来源、煎著方法等的不同,其质量及浓度变化大,影响其疗效的重复性,因此,应加强改进中药剂型的研究。
此外,强调综合治疗,注重中药穴位贴敷、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在临床的应用。
3.肝硬化晚期腹水患者,病机复杂,治疗上相互矛盾:常既有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又有肝肾阴液耗伤,治疗时健脾燥湿利水恐加重阴伤,滋肾养阴则又恐助湿;常见瘀血之证,运用活血化瘀之品又有加重出血倾向之虞等等,较难把握其中用药的“度”,在这方面也缺乏系统研究。
应加强研究,找出规律,指导临床用药。
4.单病种诊疗常规强调诊断及治疗的规范化,对处方要求相对固定,或制定成方成药。
肝硬化中医辨病为“鼓胀”,我科制定的诊疗常规中参照各种权威著作将其分为数种证型,并制定相应方药进行规范化治疗,但临床上中医证候千变万化,常有患者不能单纯辨为其中某种证型,因此在汤剂中常随症加减,此亦为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但因中医辨证主观性较强,随证加减难免有违背“规范”之意。
因此体现专科特色,将辨证分型进一步细化,设立“亚型”,既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又达到规范化诊治的目的,将是我科的研究方向之一。
5.各单位进行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治的研究很多,制定了不少方案,但相互之间缺乏交流,使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案难以推广应用。
肝硬化中医办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肝硬化中医办法
导语:肝在我们身体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如果肝出现了问题,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一些常爱喝酒吸烟的人不是肝出了问题就是肺出了问题。
一般情况下肝
肝在我们身体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如果肝出现了问题,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一些常爱喝酒吸烟的人不是肝出了问题就是肺出了问题。
一般情况下肝具有分解酒精从身体内代谢出去的功能,但是如果长期饮酒过度就可能会出现肝硬化的可能性。
下面我们看看肝硬化在中医中都有哪些解决的办法。
很多肝硬化患者都是在偶然的机会发现疾病的,并且很多一经发现已经是肝硬化中晚期了。
这是因为早期肝硬化没有明显的症状,肝脏的代谢功能强大,受到了损伤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即使有轻微的症状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可以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多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
方面:
1、由于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因为这两种病容易慢性化,久治不愈的话,就会对肝脏带来严重的损伤,到最后发展为肝硬化。
2、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主要是由酗酒引起的,长期大量饮酒达15年以上者,75%可发展为肝硬化,所以生活中饮酒要适量,而对于有肝病史的人要严禁饮酒,否则有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
3、脂肪肝性肝硬化。
由于营养过剩、肥胖等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大量的堆积,使肝脏遭到严重的损害,就会使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导致肝硬化。
4、寄生虫性肝硬化。
血吸虫或肝吸虫等虫体在门脉系统寄居,虫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体会论述
80年9月5日,来邹老处就诊,停利尿药近 旬,腹水又起,腹胀明显,下肢轻度浮肿, 乏力纳减,尿少,大便成形,1次/日,舌 苔薄白,舌淡红,有紫气,脉细弱。 辨证:肝脾不足,气滞络瘀,水湿内停。
治法:调养肝脾,活水利水。 处方: 炒当归10克、枸杞10克、炒党参15克、炒白 术10克、猪茯苓各20克、丹参15克、水红花 子10克、生鸡金15克、黄芩10克、陈皮8克、 砂仁后下4克、 商陆8克、车前子(包)30 克、大枣5枚。
丹参10克 丹皮10克 路路通10克 炙鸡金12克 甘草6克。 前方加减服药三个月,未再吐血,神倦乏 力,胃脘胀痛均明显好转,仅胃脘有时胀 闷不痛,少量泛酸,轻度乏力,有时便溏。 4月16日于鼓楼医院复查胃镜示: 食管静脉曲 张消失,仅有轻度浅表性胃炎。 原法继进巩固疗效。
11月19日再次鼓楼医院复查胃镜:未发现食 道静脉曲张,至今仍在服中药治疗,病情 穏定。 附胃镜报告图片:
2005年3月9日,初诊:满腹胀闷,食后胀 甚,得嗳气矢气后略减,有时恶心,不思 饮食,乏力腿酸,大便1-2次/日,成形,舌 苔微黄腻,舌暗红,脉细弦滑。患者有慢 性浅表性胃炎,重度活动,HP+++,考虑腹 胀与胃病有关,治法:健脾清化,苦辛通 降。
处方: 法半夏10克、黄芩12克、黄连6克、干姜4克、 砂仁(后下)4克、党参10克、枳壳10克、 川朴10克、炙鸡金12克、炒柴胡6克、蒲公 英15克、车前草30克、甘草3克。 药后腹胀好转,并逐渐消失。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体会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 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是在肝细 胞广泛变性的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 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肝小叶, 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 病变逐渐进展,晚期出现肝功能衰竭,门 静脉高压和多种并发症。
肝硬化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新进展
肝硬化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新进展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
随着病情的进展,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近年来,中医药在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腹水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等因素导致。
中医认为,腹水的形成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治疗上多采用健脾利水、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方法。
近年来,一些中药方剂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例如,实脾饮加减可温阳健脾、行气利水,适用于脾肾阳虚型腹水患者;五苓散合茵陈蒿汤加减能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常用于湿热蕴结型腹水患者。
此外,中药外敷、针灸等疗法也有助于腹水的消退。
中药外敷多选用利水消肿的药物,如芒硝、甘遂等,敷于腹部,通过皮肤吸收发挥作用。
针灸则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水液代谢。
二、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见原因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等。
中医认为,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由于肝火犯胃、脾气虚弱、血热妄行等所致。
在治疗上,中医常采用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健脾益气等方法。
云南白药、三七粉等中药具有止血作用,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同时,一些中药方剂如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对于肝火犯胃型出血有一定疗效。
此外,中医还注重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通过调理肝脾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门静脉压力。
三、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主要由于氨中毒、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引起。
中医认为,肝性脑病与肝风内动、痰浊蒙窍、热毒内蕴等有关。
治疗上,中医多采用平肝熄风、化痰开窍、清热解毒等方法。
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的作用,对于热毒内蕴型肝性脑病有一定疗效。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临床效果分析肝硬化是指肝脏逐渐受到慢性损伤,导致丝状结缔组织的增生和纤维化,最终出现肝功能损伤和肝脏结构异常的一种疾病。
传统医学和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综合运用中西医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中医治疗肝硬化的原理和方法中医认为,肝硬化是由于肝脏气血不畅所致,主要表现在气虚、血瘀、湿阻等方面。
因此,中医治疗肝硬化的原则是以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祛湿为主要方法。
1. 补气养血:中医通过调理脾胃,补充患者的气血,增加机体免疫力,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再生。
2. 活血化瘀:中医认为,肝硬化患者往往伴有血液循环不畅的问题,通过使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可以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减少纤维化程度。
3. 祛湿:湿邪是肝硬化的重要病理因素,中医采用一些祛湿的中药,可以改善肝脏的湿热状况,缓解相关症状。
二、西医治疗肝硬化的原理和方法西医治疗肝硬化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方式进行。
1. 药物治疗:西医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肝保护药物等,来改善肝脏的病理状态,减少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程度。
2. 手术治疗:对于晚期肝硬化患者,特别是伴有肝癌等并发症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肝移植手术,以替换坏死的肝脏组织。
3.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插入体内,直接作用于肝脏病变部位,包括肝动脉栓塞、经颈静脉行肝内门静脉支架等,可以达到减轻肝负荷、纠正肝功能异常的作用。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主要优势在于综合运用中西医的优点,针对不同的病情和病理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1. 综合疗效:中医治疗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和活血化瘀,改善肝脏的病理状态;而西医治疗则可以通过药物和手术等方式,直接影响肝脏的病变组织,从而提高整体疗效。
2. 个体化治疗:通过综合运用中西医的优势,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理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肝硬化的中医辩证治疗
肝硬化的中医辩证治疗一病因:引发本病之源多以久患肝病,毒邪不除,而使肝脏进一步受损为主。
其致病多由情志郁结、湿热疫毒、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用药不当、禀赋不足等因素而发为本病。
二病机:该病之病机核心是以肝实质与功能的改变。
肝为诸脏器化之枢纽,为气机升降之轮转。
其疏泄之道便是肝之气化之道。
肝之气化正常而人这气机升降有序,故能使肺有治节,脾可运化,心有行血藏神之功,肾有开合封藏之本。
肝受毒害,其气必逆,逆则诸气皆逆,治节不行则一身之气皆滞,故肝之疏泄之机受阻,而肝之藏血、调血和水津代谢失常。
肝气窒塞而血行不畅,内毒自生,久而为瘀不毒,瘀毒损害肝络,促使肝体失养而或肿或萎,使肝叶刚而不柔,成硬变之象。
因肝气逆而损及各诸脏器机能,《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此为肝病之邪毒不得外泄与木气横逆而犯中克土,移毒于脾所致。
肝气横制于脾,脾胃乏升降运化之功,故出现清气在下,浊气在上之象,因此常见有恶心、干呕、腹胀、便溏或不爽诸症。
肝本藏血、调血,如久瘀,必致脾之血络不畅。
血瘀于脾,水精不输,留滞于脾则脾大。
脾胃相为表里,脉络相连,血瘀于脾胃络亦瘀,若加以肝胆逆生之火灼伤胃络,则可见呕血、便血之侯。
肝肾为乙癸同源,子母相连,若肝气内变,受毒致深,必移毒于肾,邪毒伤肾则肾失封藏开合之能,久而真气耗竭而母子具绝。
三治则:肝病日久,每以虚实为纲。
或驱邪以扶正,或扶正以驱邪。
常用炎法有:调肝、健脾、益肾、行气、活血、驱邪、治血、治水等。
本病多见本虚标实之侯,大凡久病不宜剧攻,恐其正气愈耗,元气内竭,应查其虚实之孰轻孰重,补之应得当,攻之应适度。
四辩证分型:1,肝郁脾虚型:胃纳缩减胸腹闷胀两胁发胀隐痛嗳气不舒四肢倦怠乏力便溏脸色萎黄舌暗红或淡舌体常胖或边有齿印痕脉虚弦重按无力。
治法:疏肝健脾,活血消积。
选方:柴胡疏肝饮合四君增减。
2,气滞血瘀型:胃纳差食入则胀两胁胀痛肝脾肿大压痛明显质硬脸色晦暗或紫黯常有蜘蛛痴或肝掌等。
中医药对肝硬化的治疗药效和机理的探讨
中医药对肝硬化的治疗药效和机理的探讨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如病毒感染、酗酒、药物中毒等等,皆可能引起肝细胞的坏死、纤维化和结构紊乱等病理变化。
如果不及时治疗,肝硬化会逐渐加重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中医药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理论体系完备的传统医学,对肝硬化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就中医药在肝硬化治疗中的药效和机理进行探讨。
中医药的药效中医药在治疗肝硬化时,主要应用本草学、经方学、五行学等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经验。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医药在肝硬化治疗中的具体药效。
一、清热解毒、疏肝理气中医药治疗肝硬化最基本的药效是清热解毒、疏肝理气。
清热解毒是指通过药物的化学成分、药效等作用,清除机体内的热毒邪气,解毒排脓。
疏肝理气则是指通过药物的作用,使肝脏排泄代谢物质,调整生理功能,解决气机不畅所导致的疾病。
中医药中有很多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作用的药物,如茵陈、柴胡、黄芩等等,常被用于治疗肝硬化的早期和中期。
二、补益肝肾、养阴润燥肝脏是人体主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肾脏则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二者在中医学中被称为“肝肾同源”,二者的相互作用和配合,对于调节脏腑功能、维持人体平衡、延缓衰老、防治疾病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具有补益肝肾、养阴润燥功效的中药,如何首乌、山药、杜仲、地骨皮等等,可用于治疗肝硬化晚期病情,帮助补益虚损,保护患者的肝肾功能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常常会伴有血液循环障碍、黏液堵塞和血管阻塞等情况,从而导致肝脏的纤维化和结构紊乱等病理现象。
因此,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还需具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功能。
中医药中常用的具有活血旺气、软坚散结的药物,如桃仁、小檗、三七等,可用于治疗肝硬化晚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和组织块积,以达到治疗肝硬化的目的。
中医药的机理中医药在治疗肝硬化中的药效,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得到的,其机理也是在中医药理学的指导下,通过现代医学技术的实证验证而得到的。
浅谈肝硬化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阴虚 、 水湿 内停 型 , 肝 肾精 虚、 湿浊蒙心型 , 肝 肾精 亏 、 湿浊 内闭型 , 肝 肾
精亏 、 肝不藏血型。 郭力平也分别从早期和晚期对肝硬化进行辩证分型 : 其 中早期分 为肝胆郁 热 、 肝 脾不 调、 气滞 肝郁 、 气滞血 郁 、 血虚、 脾虚 6 型, 而将晚期肝 硬化腹水 归纳为气滞 水郁型 、 虚型 、 肝 肾阴虚型 3 种证 型 。根据病机的传变规律和病情 演变的不同阶段 , 可将肝炎后肝硬化分 为早 、 中、 晚三个时期, 辨证 以这三期 动态征 候作为分型依据。早期以湿 热困阻 、 脾虚 肝郁为主 ; 中期 以水 湿 内停 、 瘀血 阻络为主 ; 晚期则 以肝肾 阴虚 、 脾肾阳虚为主。
今 日健康 ・源自2 0 1 4 年1 月 第l 3 卷 第1 期
J a n u r a r y 2 01 4 Vo 1 . 1 3 No . 1
1 6 4・
J I N RI J I AN KANG
浅谈肝硬化 的 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李大庆 (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 区贾汪镇卫生 院, 江苏
【 摘
徐州 , 2 2 1 0 1 1 )
要】 肝 硬 化 是 一 种 以肝 组 织 弥漫 性 纤 维 化 、 假 小 叶和 再 生 结 节形 成 为特 征 的慢 性 肝 病 。临 床 上 以肝 功 能 损 害和 门脉 高压
为主要表现 , 晚期常 出现消化道 出血 、 肝性脑病 、 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病情复杂 , 迁延难愈 , 病死 率高, 是我 国常见疾病和主 要死 因之一 , 西医至今尚无特 效治疗 。 根据肝硬化的临床表 现 , 可归属 中医 ” 胁痛 ” 、 ” 黄疸 ” 、 ” 积聚 ” 、 ” 鼓胀 ” 等病证 的范畴 。 近年 来 , 中医药在防治肝硬化 方面取得 了重大成就 , 近期 生存 率及 生存质量有所提 高, 在, 临 来上 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 显 示 了其 良好 的前景 , 较 西 医治疗具有较 大的潜力及优势。
肝硬化的中药治疗方案研究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中药抗肝硬化的药理 机制和药效物质基础,为中药
新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 究,进一步验证中药治疗方案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肝硬化 患者提供更加可靠的治疗选择
。
加强中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研 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 化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提高治 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肝硬化的中药治疗方案研究
汇报人:XX 2024-01-26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肝硬化的中医病因病机 • 中药治疗肝硬化的原则和方法 • 中药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 中药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探讨 • 中药治疗肝硬化的优势与局限性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肝硬化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定义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长期作用于 肝脏,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 肝病,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 主要临床表现。
养。
感染外邪
湿热疫毒之邪内侵,蕴 结于肝,导致肝脉痹阻
。
肝硬化的中医病机
肝脾肾功能失调
气滞血瘀
肝硬化病位在肝,但与脾、肾密切相关。 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肝脾肾功 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情志不舒,肝气 郁结,疏泄失职,则气机不畅,血行瘀滞 。
水湿内停
正虚邪恋
脾主运化水湿。若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损 伤脾胃,运化失职,则水湿内停。
中药治疗肝硬化的优势
整体调节
中药治疗肝硬化时,不仅针对肝脏本身进行治疗,还会根据患者 的全身症状进行整体调节,如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等。
副作用小
相比西药治疗,中药治疗肝硬化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对肝肾等器官 的损害也较轻。
改善症状
浅谈中医中药治疗肝硬化
道病 毒 71型和 和柯 萨 奇病 毒A组 l6型 的调查 [J】.中华 儿科 杂 志, 2005,43(9):648—653. 【2] Komatsu H,Shimizu Takeuchi Y,et a1.Outbreak of severe
neurologic involvem ent associated with Enterovirus 7 1 infection
根据肝硬化形成 的病理机制的传变规律和病情演变 的不同阶段 ,可 将肝硬化分为早、 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以肝 郁脾虚 、湿热夹瘀为主 ;
中期以气滞血瘀为主 ;晚期 以气虚血瘀为主 。在治疗方面我们治疗过程 中,主张温而不燥 ,凉而不寒 ,补而不滞 ,攻而不猛 ,温运和平 ,药证 相符,只有这样才能使正气渐复,邪气渐衰 ,经脉通畅,气血调和 ,达 到恢复肝功 ,升高蛋白 ,改善肝脏纤维化,软肝缩脾的 目的。 1一般 治 疗 1.1功能代偿期 患者 ,一般 不强调 卧床休息 ,可参加 轻便 工作和适 当 锻炼 ,要 注意劳逸结合 ,适可而止 ;失代偿期 或有 并发症者 ,应 以卧 床休息为主 。 1.2注意 营养 ,以高热量 、高蛋 白质 、维生素 丰富而易 消化的饮食 为 宜。忌酒 ,避 免进食粗糙 、坚硬或刺激 性食物 ,食欲 显著不振 ,一 般 情况较差 ,可静 脉滴 注能量合剂。有腹水者 ,应予低钠 盐或无盐饮 食 2分 期论 治 2.1早期 (肝郁脾虚 、湿热夹瘀 ) 2.1.1主要表 现为 :临床症状 不 明显 ,或 仅有 乏力 ,食欲不 振 ,胸 腹 闷胀 ,两胁胀 痛 ,口干 口苦 ,小便黄赤 、短少 ,大便 秘结 ,舌暗 红苔 黄腻 ,脉 弦数 ,治宜 清热、除湿 、化瘀 。方用龙胆 泻肝汤加减 :龙胆 草 、通草 、生 甘草各6g,生地黄 、柴胡 、黄芩 、栀 子、泽泻 、当归各 10g,白芍 12g,茵陈20g。 2.1.2 主要表 现为 :临床症状 不 明显 ,或仅有 乏力 ,食欲不 振 ,胸腹 闷胀 ,两胁胀 痛 ,恶心腹 泻 ,舌淡苔 白 ,脉弦无力 。治宜疏肝解郁 , 方用香 附六君 子汤加 减 :广木香 、党参 、焦 白术 、法 半夏 、桃仁 、鸡 内金、陈皮各 10g,鳖 甲、茯苓 各15g,砂仁 、甘草各3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治疗难点与对策:
1.中药治疗肝硬化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降低门脉高压,提高血清白蛋白含量,调整患者免疫机能等方面发挥作用。
但在不少情况下单纯中药治疗往往不能奏效,如低蛋白血症是导致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重要原因,治疗难治性腹水需配合输注白蛋白、腹水浓缩回输等西医方法方可取得较好疗效;晚期肝硬化常并发上消化大出血、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前者必须运用西医抢救手段,后者则需规范使用抗生素。
此时不能光强调中医治疗,而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中西医结合,以取得最佳疗效为最终目标。
2.肝硬化患者特别是中等量以上腹水患者,其腹胀多较明显,临床观察部分患者服用中药汤剂后有加重腹胀症状的现象,并因此拒服中药,为中药治疗带来困难。
此外,中药汤剂因药材来源、煎著方法等的不同,其质量及浓度变化大,影响其疗效的重复性,因此,应加强改进中药剂型的研究。
此外,强调综合治疗,注重中药穴位贴敷、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在临床的应用。
3.肝硬化晚期腹水患者,病机复杂,治疗上相互矛盾:常既有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又有肝肾阴液耗伤,治疗时健脾燥湿利水恐加重阴伤,滋肾养阴则又恐助湿;常见瘀血之证,运用活血化瘀之品又有
加重出血倾向之虞等等,较难把握其中用药的“度”,在这方面也缺乏系统研究。
应加强研究,找出规律,指导临床用药。
4.单病种诊疗常规强调诊断及治疗的规范化,对处方要求相对固定,或制定成方成药。
肝硬化中医辨病为“鼓胀”,我科制定的诊疗常规中参照各种权威著作将其分为数种证型,并制定相应方药进行规范化治疗,但临床上中医证候千变万化,常有患者不能单纯辨为其中某种证型,因此在汤剂中常随症加减,此亦为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但因中医辨证主观性较强,随证加减难免有违背“规范”之意。
因此体现专科特色,将辨证分型进一步细化,设立“亚型”,既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又达到规范化诊治的目的,将是我科的研究方向之一。
5.各单位进行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治的研究很多,制定了不少方案,但相互之间缺乏交流,使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案难以推广应用。
我科制定的方案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但尚未对其进行完整的总结,下一步应加强协作,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才能更好地对本方案进行评价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