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合集下载

食品检测员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检测员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检测员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微生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体?A. 沙门氏菌B. 大肠杆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李斯特菌答案:A2. 食品检测中,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通常使用的检测方法是?A. 色谱法B.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B3.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癌物质?A. 黄曲霉毒素B. 亚硝酸盐C. 苯甲酸D. 丙酸答案:A4.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可见光谱法C. 红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法答案:A5.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防腐剂?A. 苯甲酸钠B. 柠檬酸C. 果胶D. 维生素C答案:A6.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抗氧化剂?A. 维生素EB. 维生素CC. 柠檬酸D. 果胶答案:A7.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着色剂?A. 焦糖色素B. 柠檬酸C. 苯甲酸钠D. 果胶答案:A8.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增稠剂?A. 果胶B. 柠檬酸C. 苯甲酸钠D. 维生素C答案:A9.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乳化剂?A. 果胶B. 柠檬酸C. 苯甲酸钠D. 卵磷脂答案:D10.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甜味剂?A. 果胶B. 柠檬酸C. 苯甲酸钠D. 阿斯巴甜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食品的保质期?A. 微生物污染B. 氧化反应C. 光照D. 温度答案:ABCD12.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些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过敏原?A. 牛奶B. 鸡蛋C. 坚果D. 巧克力答案:ABC13.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些检测项目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指标?A. 农药残留B. 兽药残留C. 重金属含量D. 微生物污染答案:ABCD14.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A. 色谱法B.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ABD15.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些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抗氧化剂C. 着色剂D. 乳化剂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食品检测中,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检测食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食品安全检测考试题(含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考试题(含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测定牛乳中乳糖含量时,费林试剂必须控制在()内沸腾。

A、5分钟B、4分钟C、2分钟D、3分钟正确答案:C2、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 ( )。

A、理论塔板数B、分配比C、扩散速率D、分配系数正确答案:D3、下列药品需要用专柜由专人负责贮存的是()。

A、KOHB、KCNC、KMnO4D、浓H2SO4正确答案:B4、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 ),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A、监督机关行政章B、食品检验机构公章C、公司公章D、食品检验机构行政章正确答案:B5、测定乳粉的水分时,若空铝皿重 19.9784克,铝皿加干燥物22.1616克,样品加铝皿重22.2185克,则样品中水分含量为()。

A、1.54%B、2.54%C、1%D、1.84%正确答案:B6、下面的染料,用在革兰氏染色法中的是()。

A、番红和结晶紫B、刚果红和美蓝C、美蓝和刚果红D、苯胺黑和石炭酸品红正确答案:A7、建立微生物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技术的著名科学家为()。

A、詹纳尔B、列文虎克C、柯赫D、巴斯德正确答案:C8、凯氏定氮法测牛乳中蛋白质的含量时,消化液中的氮以()形式存在。

A、氯化铵B、氢氧化铵C、硫酸铵D、硝酸铵正确答案:C9、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论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检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上一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检申请。

A、20B、7C、15D、10正确答案:B10、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核心和灵魂是()。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B、领导作用C、全员参与D、持续改进正确答案:A11、控链球菌中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的是( )。

A、甲型(α)溶血性链球菌B、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C、丙型(γ)链球菌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12、()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1阶段练习题20年江大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1阶段练习题20年江大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
26. 通常可利用样品的一些物理性质来测定其水分含量,这些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分)
27.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很多,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分)
四 简答题 (共4题 ,总分值28分 )
28. 简述测定灰分的具体步骤? (7 分)
2. 食品中的水分主要是结合水。 (1 分)( )
3. 一般所有样品在检验结束后,都应保留一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检。 (1 分)( )
4. 不经炭化而直接灰化,灰分的检测结果可能偏小。 (1 分)( )
5. 随机抽样就是随便抽样。 (1 分)( )
6. (AACC)表示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 (1 分)( )
解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
25. 答案: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红外线干燥
解析过程:
26. 答案:比重,折光率,介电常数
解析过程:
27. 答案:直接干燥法,间接干燥法
解析过程:
四 简答题 (共4题 ,总分值28分 )
28. 答案:称取样品,放入一个已恒重的坩埚中,如果样品含水量高则预先干燥。炭化
把坩埚放入冷马福炉中,如果马福炉是热的,则使用坩埚钳、手套和防护性护目镜。
7. 坩锅从马弗炉里面取出来的时候可以立即放进干燥器。 (1 分)( )
8. 在一个酒样品中(6瓶)可以有有不同批次的样品。 (1 分)( )
9. 任何食物都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1 分)( )
10. 灰化的温度对灰化结果没有影响。 (1 分)( )
二 名词解释题 (共10题 ,总分值30分 )
在550℃灼烧12-18小时或放置过夜。
关闭马福炉,使温度下降到250℃以下或更低,小心打开炉门,避免样品损失。

(完整版)食品安全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完整版)食品安全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第一章:1.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品种以花生、花生油、玉米最为严重。

A.对B.错A2.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和特性,食品污染可以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

A.对B.错A3.霉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指食入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食品导致的食物中毒,而且它具有传染性。

A.对B.错B4.在“赤潮”期间,最好不要食用赤潮水域内的贝、蛤、蟹、螺、蚶类水产品。

A.对B.错A5.煮豆浆时,豆浆产生大量泡沫,表明豆浆已经煮熟。

A.对B.错B6.掺伪食品是指该食品中存在非固有的物质或者异物,以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劣质食品。

A.对B.错A7.食品掺伪的主要成分其来源是食品添加剂。

A.对B.错B8.细菌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以下哪个不属于细菌的特点?A.形体微小B.结构复杂C.种类繁多D.培养容易B9.食物发生腐败变质的最主要原因是?A.微生物污染B.农药残留C.加工方法不合理D.没有分类存放A10.关于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争夺营养B.机械损伤C.分泌毒素D.急性中毒D11.食用没有煮熟的四季豆(菜豆)导致中毒的原因是?A.含有皂素B.含有秋水仙碱C.含有龙葵碱D.含有亚硝酸盐A12.以下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情况不包括哪点?A.蔬菜腐烂变质B.煮熟的菜存放过久C.蒸锅水连续使用,不断浓缩或煮菜熬粥D.正常烹调的新鲜蔬菜D13.下列那种鱼腐败时易产生组胺?A.鲫鱼B.草鱼C.鲐鱼D.青鱼C14.食品掺伪的主要方式有几种?A.3B.4C.5D.6C15.食品掺伪如给腐竹、粉丝、米粉、面粉等食品中不法分子要添加吊白块,其主要目的是?A.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B.保险、延长保质期、降低成本C.增筋、改善品质、增加销售量D.保鲜、增加蛋白质、降低成本A第二章:1.导致粮食原料发霉的主要微生物是细菌。

A.对B.错B2.地沟油是一个泛指概念,是对各类劣质油的统称,一般包括潲水油、煎炸废油、食品及相关企业产生的废弃油脂等。

食品安全检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是为了消除磷酸干扰。

A、EBTB、氯化钙C、EDTAD、氯化镁正确答案:C2、某食品生产企业于2018年4月1日生产了一批保质期为12个月的产品,该批产品的出厂检验记录至少应保存到()。

A、2018年10月1日B、2019年6月1日C、2019年4月1日D、2019年10月1日正确答案:C3、采集的样品如果是冷冻食品应该()。

A、加热后B、保持在冷冻状态C、于高温下D、进行解冻正确答案:B4、用酸度计测试液的PH值,先用与试液PH相近的标准溶液()。

A、减免迟滞效应B、调零C、定位D、消除干扰离子正确答案:C5、总酸度的测定结果通常以样品中含量最多的那种酸表示。

要在结果中注明以哪种酸计,下列哪种酸不能用来表示食品中总酸的含量()。

A、苹果酸B、乙酸C、酒石酸D、硫酸正确答案:D6、为正确反映食品中各种菌的存在情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oA、作为检验的稀释液,每批都要设置空白B、每递增稀释一次,必须另换一支灭菌吸管C、加入平皿的检样稀释液有时带有检样颗粒,为避免与细菌菌落混淆,可做一检样与琼脂混合平皿,同样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D、检验中所需玻璃仪器必须是完全灭菌的正确答案:C7、薄层色谱法测山梨酸含量,采用()作为吸附剂。

A、氧化铝GB、聚酰胺粉C、硅胶HD、CMC正确答案:B8、下面()不能用来测定液体密度。

A、波美计B、锤度计C、密度计D、阿贝折射仪正确答案:D9、原子荧光法测硒时,加入铁氟化钾的目的是()。

A、消除共存Se(VI)的干扰B、消除共存元素的干扰C、将Se(IV)还原成Se(VI)D、将Se(VI)还原成Se(IV)正确答案:B10、测定菌落总数操作中,加入的平板计数琼脂的温度通常是()左右。

A、60℃B、55℃C、90℃D、46℃正确答案:D11、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下列关于回收食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练习题答案,答案在最后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练习题答案,答案在最后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练习题答案,答案在最后1.测量食品的总迁移量时,对油脂食品选用正己烷作为溶剂。

2.所有铬的化合物都有毒,六价铬的毒性最大。

3.总迁移限制是指可能从食品接触材料迁移到食品中的所有物质的限制的最大数值。

4.食品接触材料中铅迁移量常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

5.PCR特异性反应的关键是引物。

6.气相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进行分离的。

7.DHPLC分析技术是应用离子对交换原理对DNA片段进行分离。

8.苯并芘是一种由五个苯环构成的多环芳烃。

9.从dNTP析出的焦磷酸根离子与反应溶液中的Mg2+结合,产生副产物形成乳白色沉淀。

加入显色液,即可通过颜色变化观察判定结果。

10.我国的食品包装接触材料标准体系中,重金属含量代表包装材料中能够迁移到食品中的小分子有机物的含量。

11.PCR反应参数包括温度、试剂浓度、时间和循环次数。

12.动物源食品的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气味和弹性。

1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点包括难以降解、易积累和对生物有毒性。

流动性、持久性和积聚性是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特点,其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高毒性和永久性。

在植物源食品掺伪鉴别中,色泽、外观、质构和气味都是感官检验使用的指标。

细菌模板DNA的提取方法包括直接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和酶解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它的毒素及相关酶。

在提取叶绿素时,干燥处理是必须的。

提取酸性真菌毒素时,通常需要提高提取溶剂系统中水相的pH值,使其有效地将被提取物碱化或形成水溶性碱混合物后,再进行提取。

真菌毒素在样品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孢子的抗热能力不强,在加热60~70℃短时间即可死亡。

花色苷的基本结构会随着pH的变化而改变颜色,pH为1时呈橘红色,pH为4-5时显无色,pH为8时呈蓝色。

黄曲霉毒素在紫外照射下能发出强烈的荧光。

有机汞农药进入土壤后逐渐被分解为无机汞,不会被植物再吸收。

受有机氯农药污染的蔬菜,在食用时经过水的冲洗就可以去除残留。

食品安全考试试题2024(含答案) -

食品安全考试试题2024(含答案) -

1、因食品安全违法被吊销许可证的企业,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得担任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

A.自违规日起3年内B.自违规日起5年内C.自处罚决定日起3年内D.自处罚决定日起5年内正确答案:D2、禁止餐饮业采购、加工和销售的螺类是( )。

A.花螺B.钉螺C.织纹螺D.田螺正确答案:C3、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基于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动态管理机制,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建立( )工作制度和机制A.日监察,周排查、月调度B.日检查,周调度,月检讨C.日调查,周检讨,月总结D.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正确答案:D4、食品处理区内设置洗手设施表述有误的是( )。

A.应设一个洗手设施,供各岗位员工使用B.应配置洗手液、干手设施、洗手图示等C.专间和专用操作区还应配备手部消毒设施D.专间、专用操作区水龙头应采用非手动式,宜提供温水。

正确答案:A5、有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违法情形,除依法规定给予处罚单位外,符合规定情形的,还将对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 )倍以上( )倍以下罚款。

A.1;3B.5;10C.1;10D.10;20正确答案:C6、许可申请人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食品经营许可的,申请人在( )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经营许可。

A.3个月B.6个月C.1年D.2年正确答案:C7、易腐食品是指在常温下容易腐败变质,微生物易于繁殖或者形成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

此类食品在贮存中需要控制( )方可保证安全。

A.温度-方法B.密封一时间C.温度-时间D.温度-密封正确答案:C8、企业在配有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的情况下,落实食品安全事故报告是( )的义务。

A.食品安全总监B.食品安全员C.企业主要负责人D.从业人员正确答案:A9、以下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有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清洗水池和标识B.原料、半成品、成品容器如果外形标志不能区分,可以不用分开使用C.餐用具清洗池专用,有明显标识,不得与食品原料清洗、以及清洁工用具清洗水池(容器)混用D.冷冻(藏)设施中原料、半成品、成品应分离或分隔存放正确答案:B10、查验大米的检测报告必须含有的检验项目( )。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卷及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卷及答案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试卷B适用专业: 考试日期:试卷所需时间: 试卷总分: 100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食品安全2、GLP3、农药残留4、亲和层析5、 酶联免疫二、填空题(共40空,每空0.5分,共20分)1、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 、—————————、————————————几个方面。

2、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概括起来有—————————、——————————两大类。

3、————————和————————合称为限量元素。

4、安全检测技术中运用的有机物破坏方法有————————、————————、————————三种。

5、亲和层析常用的载体有————————、————————、————————、————————等。

6、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有————————、————————、————————三种。

7、化肥污染主要造成食品中————————、————————两种物质的污染。

8、动物性和植物性天然毒素有————————、————————、————————、————————等9、常见产毒真菌多为————————、————————、————————三种。

10、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分析包括————————、————————、————————、————————四个项目。

11、烟熏、油炸、焙烤、腌制等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N —亚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N —亚硝基化合物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两类,————————为终末致癌物。

12、TTC 法测牛奶中抗生素时,牛奶呈———————色为阳性结果,牛奶呈———————色为阴性结果。

13、双硫腙比色法测铅实验中所用的掩蔽剂有————————、————————、————————三种。

三、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判定食品中是否含有吊白块成分,应该考虑哪些方面?( ) A )甲醛含量较高 B )三氧化硫含量也相应较高 C ) 二氧化硫含量也相应较高 D )硫酸钠含量也较高2、双硫腙比色法测铅实验中所用的氰化钾须在溶液调成( )性后再加。

食品安全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安全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B.【单选题】 (1 分 )重金属是通过产地环境富集在农产品内, 再经食物链进入人体中, 或潜在的危害的。

A.错B.对2【单选题】 (1 分 )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上班工作时开启 30 分钟以上。

A.错B.对3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2【单选题】(1 分)菌落总数可作为指标菌,其检测可判断食品中肠道致病菌存在可能性。

A.错B.4B.错【单选题】 (1 分 ) 葡萄球菌肠毒素和河豚毒素对热都很稳定。

A.错B.对5【单选题】 (1 分 ) 动物的甲状腺,经过一般烹调后可以食用。

A.错B.对6【单选题】 (1 分 )贝类毒素是由于贝类摄食了有毒藻类后, 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产生的,素。

A.而自身通常不产生毒5对B.错7【单选题】(1 分)从2008 年1 月1 日开始,我国所有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食品必须加贴QS 标志。

A.错B.对8【单选题】(1 分)食品溯源是指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加工、分送以及销售等)中,食品及其相关信息能够被追踪和回溯。

从农田到餐桌为追踪,从餐桌到农田为溯源。

A.对B.错9【单选题】(1 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在获得卫生许可证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后,再向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

A.对B.错1012【单选题】 (1 分 ) 我们人体需要的七种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质和水。

A.错B.对第 2 部分总题数 :2011【单选题】 (1 分 )食品加工、烹调过程中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A.发霉的米饭B.烟熏和烘烤食品C.炸糊了的薯条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 )中。

1013D.腌制食品单选题】(1 分)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情况不包括()。

A.蔬菜腐烂变质B.正常烹调的新鲜蔬菜C.煮熟的菜存放过久D.蒸锅水连续使用,不断浓缩或煮菜熬粥13【单选题】(1 分)在家畜养殖过程中,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伦特罗可促进动物肌肉生长,但在肉中残留造成()污染,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江南大学远程教育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远程教育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防腐剂:是指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物质,它是人类使用最悠久、最广阔的食品添加剂。

2.抗氧化剂:是指能阻止或推迟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的食品添加剂,按其作用可分为天然抗氧化剂和人工合成抗氧化剂3.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药剂,并逐渐在体内积累的能力。

4..兽药残留:给动物使用兽药或饲料添加剂后,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产物可蓄积或储存于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或可食性产品中,称为兽药在动物食品中的残留,简称兽药残留。

5.休药期:畜禽停止给药到允许屠宰或动物性产品允许上市的间断时间6.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吃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7.真菌毒素:由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统称为之8.食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或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的质量状况,对食用后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

9.抗寄生虫药:主要用于驱虫或杀虫,如左旋嘧啶10.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提高动物的繁殖和生产性能,如孕酮等。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花色苷的基本结构和随着pH1时橘红色,pH4-5时显无色,Ph8时呈蓝色。

(V)2.在提取叶绿素是,必需要将样品进行干燥处理。

(X)3.食物链是造成生物富集的一种因素。

(V)4.受有机氯农药污染的蔬菜,在食用时经过水的冲洗就可以去除残留了。

(X)5.黄曲霉毒素在紫外照射下能发出强烈的荧光。

(V)6.提取酸性真菌毒素(如OTA)时,通常需提高提取溶剂系统中水相的pH值,使其有效地将被提取物碱化或形成水溶性碱混合物后,再进行提取。

(V)7.真菌毒素在样品中的分布是均匀的。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江南大学练习题答案共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江南大学练习题答案共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3阶段江南大学练习题答案共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江南大学练习题答案共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

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研究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共10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目前利用( )分析了肉类提取物中的肌肽、鹅肌肽和鲸肌肽等组分,可成功鉴定出肉类的种源。

(1分)A.高效液相色谱法;B.气相色谱法;2.多酚等物质会使DNA氧化成( )。

(1分)A.红色;B.黄色;C.棕褐色;D.蓝色C.阳离子交换色谱;D.阴离子交换色谱3.挥发性盐基氮是指动物性食物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及胺类含氮化合物,此物质具有挥发性,蒸发出后,用( )滴定从而计算含量。

(1分)A.标准碱液;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B.尺度酸液;D.过氧化氢4.通用引物多重PCR检测技术需求使用( )引物来扩增几个不同大小的PCR片段。

(1分)A. 1条;B.两条;C.三条;D.多条5.制备丙烯酰胺标准溶液时,用( )定容。

(1分)A.甲醇;B.去离子水;C.心理盐水;D.乙醇6.美国的规定为只需食品中转基因的含量低于()便可贴上“非转基因食品”的标签。

(1分)A. 1%;B. 3%;C. 5%;D. 10%7.甲醛被天下卫生组织部属的国际癌症机构确定为( )致癌物质。

(1分)A. 1类;B. 2类;C. 3类;D. 4类8.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对鸡肉的一种特异的小肽举行检测,可以在混合肉类中鉴定出鸡肉成分,其灵敏度十分高,只需混合物中含有()的鸡肉成分就能够检测出来。

(1分)A. 0.1%;B. 0.5%;C. 1.0%;D. 1.5%9.水产品中的甲醛在磷酸介质中经水蒸气加热蒸馏,其蒸馏液与乙酰丙酮回响反映,生成( )的二乙酰基二氢二甲基吡啶。

食品安全师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安全师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安全师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应含有的下列哪种物质?A. 微生物B. 农药残留C. 食品添加剂D. 以上都不是答案:B2.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A. 空气B. 土壤C. 水D. 以上都是答案:D3.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食品营养价值B. 增加食品口感C. 延长食品保质期D. 以上都是答案:D4.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B.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C. 食品储存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A5.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使用C.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D6. 食品中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核事故B. 核试验C. 核能发电D. 以上都是答案:D7. 食品中生物毒素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微生物污染B. 农药残留C. 重金属污染D. 以上都不是答案:A8. 食品中过敏原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食品添加剂B. 食品中的微生物C. 食品中的蛋白质D. 以上都是答案:C9. 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转基因作物B. 转基因动物C. 转基因微生物D. 以上都是答案:D10. 食品中激素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激素使用B.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C. 食品储存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A11. 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抗生素使用B.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C. 食品储存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A12. 食品中塑化剂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食品包装材料B. 食品加工设备C. 食品储存设备D. 以上都是答案:D13.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食品添加剂B. 食品中的微生物C. 食品中的蛋白质D. 以上都不是答案:A14.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食品添加剂B. 食品中的微生物C. 食品中的蛋白质D. 以上都不是答案:A15. 食品中甲醛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食品添加剂B. 食品中的微生物C. 食品中的蛋白质D. 以上都不是答案:A1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食品添加剂B. 食品中的微生物C. 食品中的蛋白质D. 以上都不是答案:B17. 食品中三聚氰胺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食品添加剂B. 食品中的微生物C. 食品中的蛋白质D. 以上都不是答案:A18. 食品中氯丙醇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食品添加剂B. 食品中的微生物C. 食品中的蛋白质D. 以上都不是答案:A19.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食品添加剂B. 食品中的微生物C. 食品中的蛋白质D. 以上都不是答案:D20. 食品中二恶英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B.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C.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D21. 食品中多氯联苯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B.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C.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A22.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B.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C. 食品储存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A2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B.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C. 食品储存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A24. 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B.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C. 食品储存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A25. 食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B.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C. 食品储存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A26. 食品中重金属铅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使用C.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D27. 食品中重金属汞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使用C.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A28. 食品中重金属镉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使用C.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A29. 食品中重金属砷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使用C.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30.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核事故B. 核试验C. 核能发电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31.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包括哪些?A. 空气B. 土壤C. 水D. 以上都是32.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包括哪些?A.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B.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C. 食品储存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D33.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包括哪些?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使用C.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D34. 食品中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包括哪些?A. 核事故B. 核试验C. 核能发电D. 以上都是答案:D35. 食品中生物毒素的来源包括哪些?A. 微生物污染B. 农药残留C. 重金属污染D. 以上都不是答案:A36. 食品中过敏原的来源包括哪些?A. 食品添加剂B. 食品中的微生物C. 食品中的蛋白质D. 以上都是答案:C37. 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来源包括哪些?A. 转基因作物B. 转基因动物C. 转基因微生物D. 以上都是答案:D38. 食品中激素的来源包括哪些?A.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激素使用B.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C. 食品储存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A39. 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来源包括哪些?A.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抗生素使用B.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C. 食品储存过程中的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A40. 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包括哪些?A. 食品包装材料B. 食品加工设备C. 食品储存设备D. 以上都是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41.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空气。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2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2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2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

答案在后面___阶段练题及答案,该阶段共3个阶段,本文介绍第二阶段的练题及答案。

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1章至第10章(总分100分)研究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判断题(共10题,总分值1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1.多数真菌毒素易溶于甲醇、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所以提取时应该只用有机溶剂。

(1分)(B)2.乳是钙的一个很好的来源。

(1分)(A)3.在定氮瓶中加入玻璃珠数粒是为了防蒸馏时暴沸。

(1分)(A)4.矿物质是指样品经550℃高温灼烧以后的无机残渣。

(1分)(A)5.只要可以测出结果的方法就是法定方法。

(1分)(B)6.碳水化合物统称为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

(1分)(A)7.从一堆堆放在仓库里的粮食中,无论从那个部位取一些粮食都可以作为样品。

(1分)(B)8.用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时,当肽链中含有脯氨酸时,若有多量糖类共存,则会使测定值偏低。

(1分)(A)9.测定样品中还原糖时,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中所用的碱性酒石酸钾钠甲液和乙液的配制方法完全相同。

(1分)(A)10.酸度计在不使用的时候玻璃电极应该用蒸馏水冲洗干净以后擦干收藏起来。

(1分)(A)二、名词解释题(共10题,总分值30分)11.单糖:指分子中只含有一个单元糖分子的糖类物质。

(3分)12.发酵酸度:指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度。

(3分)13.挥发酸:指在食品中挥发出的有机酸。

(3分)14.碱:指具有碱性的化学物质,能与酸反应并中和酸。

(3分)15.复合脂:指由甘油和两种或两种以上脂肪酸结合而成的脂质类物质。

(3分)16.总糖:指食品中所有可溶性糖类的总含量。

(3分)17.澄清剂:指用于澄清液体食品的化学物质。

(3分)18.掩蔽剂:指在分析过程中,为了避免干扰而加入的化学物质。

食品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2篇)

食品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2篇)

食品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2篇)食品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安全的定义是什么?A. 食品数量充足B. 食品质量合格C. 食品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D. 食品价格低廉答案:C2.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食品安全的良好操作规范?A. 定期清洗和消毒厨房设备B. 使用过期食品原料C. 做好食品的储存和保管D. 保持个人卫生答案:B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什么?A. 可以随意使用B. 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C. 只要在食品中不被人察觉即可D. 越多越好答案:B4. 食品储存中的“先进先出”原则是指什么?A. 先进的食品先销售B. 先进的食品先使用C. 先进的食品先丢弃D. 先进的食品先检查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食品交叉污染?A. 生熟食品混放B. 使用同一刀具处理生熟食品C. 食品储存时分层放置D. 用同一砧板处理生熟食品答案:C6. 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流程中,第一步是什么?A. 报告相关部门B. 进行现场处理C. 进行事故调查D. 进行责任追究答案:A7. 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生产日期B. 保质期C. 生产厂家D. 食品口感答案:D8. 以下哪种食品最容易引起食物中毒?A. 煮熟的蔬菜B. 生鱼片C. 烤肉D. 罐头食品答案:B9. 食品加工过程中,手部卫生处理的首要步骤是什么?A. 涂抹消毒液B. 戴手套C. 用肥皂洗手D. 擦干手部答案:C1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HACCP的全称是什么?A.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B. Health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C.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rocessD. Health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rocess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安全的四大要素是:清洁、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50题 附答案

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50题 附答案

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HACCP是指什么?A.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B. 健康分析和控制措施C. 食品分析和控制点D. 危害评估和控制策略2.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A. 原料B. 加工过程C. 包装材料D. 以上都是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什么原则?A. 安全第一B. 经济效益C. 提高口感D. 增加色泽4.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A. 环境污染B. 农药残留C. 食品加工D. 包装材料5.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6. 食品中的兽药残留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7. 食品中的真菌毒素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8. 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放射性检测仪B. 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气相色谱法9. 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0.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1. 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培养法B. 分子生物学方法C. 免疫学方法D. 以上都是12. 食品中的致病菌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培养法B. 分子生物学方法C. 免疫学方法D. 以上都是13. 食品中的毒素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4. 食品中的过敏原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5. 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分子生物学方法B. 免疫学方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气相色谱法16. 食品中的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7. 食品中的食品包装材料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8. 食品中的食品容器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19.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设备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0.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环境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1.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人员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2.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过程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3.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工艺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4.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技术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5.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设备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6.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环境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7.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人员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8.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过程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29.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工艺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0.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技术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1.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设备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2.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环境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3.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人员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4.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过程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5.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工艺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6.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技术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7.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设备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8.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环境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39.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人员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0.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过程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1.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工艺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2.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技术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3.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设备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4.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环境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5.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人员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6.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过程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7.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工艺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8.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技术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49.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设备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50. 食品中的食品加工环境检测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以上都是答案1. A2. D3. A4. A5. D6. D7. D8. A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A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0. D。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试题多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试题多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试题多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1、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下列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A、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C、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D、近期食品的价格涨跌幅度2、卫生部会同哪些部门本着及时性、代表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原则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A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B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C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D工业和信息化部3、下列关于食品检验的内容,哪项是错误的?()A、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B、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可以免检的食品实施免检C、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D、只要有检测能力,食品检验机构就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

.4、生产经营下列哪些食品不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A、未超过保质期的食品B、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包装直接入口的食品C、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D、有标签的预包装食品5.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公布的信息,应当做到()。

A.准确B.及时C.客观D.公平6.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下列哪些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A.生物性B.化学性C.物理性D.辐射性7、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确定某食品不安全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采取措施使该食品停止生产经营B.通过各种途径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C.当场销毁相关食品D.研究改进生产工艺方法8、食品安全事故,指下列哪些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A.食物中毒B.食源性疾病C.食品污染D.食品微量元素9、卫生部负责食品检验机构的下列哪些工作()。

A.资质认定条件制定B.检验规范制定C.计量认证D.审查认可10、下列食品中,哪些属禁止生产经营的:()。

A.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B.保质期内的食品C.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D. 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11、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将某种食品添加剂列入可以使用的范围()A.在国外已经使用B.在我国有长期的使用史C.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可以掩盖食品的色、香、味D.12、对于下列那些情形,卫生部可以做出不予评估的决定:()A 通过现有的监督管理措施可以解决的;B 通过检验和产品安全性评估可以得出结论的;C 国际政府组织有明确资料对风险进行了科学描述且适于我国膳食暴露模式的。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题库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题库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在食品卫生标准中,检测重金属指标时,最常见的是( A )。

A:砷、铅、铜 B:金、银、铜C:镉、铬、汞 D:铜、钼、锌2、在食品安全检测分析中,精密度高的检测数据,准确度肯定( D )。

A:高 B:低C:不变 D:不一定高3、分光光度法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时选择最适宜的测量条件,应注意以下几点:( D )A:入射光波长的选择B:控制适当的吸光度范围C: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D:以上全是4、分光光度法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时选择最大吸收波长是( A )。

A:538 nm B:570 nm C:438 nm D:以上不是5、在食品样品预处理时,应能使被测定物质(A )到最低检出限以上浓度,使测定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A:浓缩 B:稀释C:混匀 D:以上不是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一般是( A )。

A.氘灯与卤钨灯B.氢灯与氘灯C.钨灯与汞灯D.氢灯与汞灯7、在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铜的实验中用于稀释标准的溶剂是。

( D )A.蒸镏水 B.硫酸 C.浓硝酸 D.(2+100)稀硝酸8、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D )。

()A.保留时间 B.相对保留值 C.半峰宽 D.峰面积9、液相色谱仪的核心元件是( A )。

A.色谱柱B.检测器C.进样器D.记录器10、吸收光谱曲线的纵坐标为吸收度,横坐标为( A )。

A.浓度B.波长C.时间D.温度11、在食品安全检测分析中,准确度高的检测数据,精密度肯定( A )。

A:高B:低C:不变D:以上不是12、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用于可见光区的光源是( A )。

A. 卤钨灯B. 氢灯C. 氘灯D. 能斯特灯13、GC法或HPLC法用于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据一般是( A )A、峰面积B、保留时间C、分离度D、理论塔板数14、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根本区别是( A )A.流动相不同B.溶剂不同C.分离原理不同D.操作方法不同15、GC法农残检测分析中对氮磷具备高选择性的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是( A )A、NPDB、FIDC、TCDD、ECD16、反相HPLC法主要适用于( A )A、脂溶性成分B、水溶性成分C、酸性成分D、碱性组分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气相色谱法能分离组分极为复杂的混合物B.气相色谱的分离检测过程通常是在常温下进行的C.正常色谱峰为对称的正态分布曲线D.色谱峰的峰高和峰面积是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18、不使被测物质受到损失,如在测定食品中的磷时,不能单独用 HCI 或 H2SO4 分解试样,而应当用( A )的混合酸,避免部分磷生成挥发性的磷化氢( PH3 )而损失。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平行样的测定值报告()A平均值B最大值C最小值D最准确的值2. 70%(V/V)乙醇溶液浓度为()A70份体积的乙醇和30份水混合的溶液。

B30份体积的乙醇和70份水混合的溶液C70份重量的乙醇和30份水混合的溶液。

D30份重量的乙醇和70分水混合的溶液3.食品检测采用的方法有()。

A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检验法和酶检验法B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C感官检验法、微生物检验法和酶检验法D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检验法和酶检验法4.食品检验的一般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样品预处理→检验过程→数据记录与处理→出具检验报告。

B样品的采集、制备→检验过程→数据记录与处理→出具检验报告。

C检验过程→数据记录与处理→出具检验报告。

D样品的采集、制备→样品预处理→检验过程→数据记录与处理→出具检验报告。

5.对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我们称它为()A觉察阈值B极限阈值C识别阈值D感觉阈值6.感受物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

A掩蔽现象B适应现象C协同效应D相杀现象7.两个不同的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一般把一个刺激的存在使另一个刺激效果减弱的现象,称为()现象。

A掩蔽B对比C 协同D拮抗8.以下不属于差别检验的方法是()。

A两点试验法B三点试验法C五中取二试验法D排序检验法9.以下属于差别检验法的是()。

A评分法B排序检验法C分类检验法D评估检验法10.感官检验的类型分为()两类。

A分析型和偏爱型B描述性和差异性C差别检验和类别检验D差别检验和描述检验11.食品感官检验的常见方法有()。

A差别检验法、类别检验法、分析描述法B两点法C三点检验法D分类法12.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

A极限阈B识别阈C觉察阈D差别阈13.以样品为工具,来了解人的感官反应及倾向的检验称为()。

A描述性检验B偏爱型检验C分类型检验D评分型检验14.将人的感觉器官作为一种检验测量的工具,来评价样品的质量特性或鉴别多个样品之间的差异等的检验称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肉显色的肌红蛋白,通常由肉表面反射分光光度法测定。它有三种形式组成——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3 分)
24.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对________、热、光、________和催化剂敏感,这些因素提高指可使食品中的__________经化学作用分解转变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一类食品添加剂。(3 分)
解析过程:
12. 答案:是指人们吃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解析过程:
13. 答案:是指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物质,它是人类使用最悠久、最广泛的食品添加剂。
解析过程:
14. 答案:主要用于提高动物的繁殖和生产性能,如孕酮等。
解析过程:
15. 答案:畜禽停止给药到允许屠宰或动物性产品(肉、蛋、奶)允许上市的间隔时间。
解析过程:
24. 答案:氧,金属离子
解析过程:
25. 答案:有色物质,无色物质,使其褪色
解析过程:
26. 答案:亚硝酸盐,亚硝酸,亚硝基,亚硝基肌红蛋白
解析过程:
27. 答案:只能含有欧盟允许使用的,成员国允许使用,欧盟的相关规定,一般卫生法规
解析过程:
四 简答题 (共4题 ,总分值28分 )
28. 答案:第一,抗原(抗体)能结合到固相载体的表面并保持免疫活性;
29.农药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征?(7 分)
30.兽药残留主要分哪几类?(7 分)
31.滴定法测定二氧化硫含量的原理?(7 分)
五 计算题 (共1题 ,总分值12分 )
32. 分析蔗糖时,测得旋光度为8.46,则蔗糖的浓度为多少?([a]tλ=66.5) (12 分)
一 判断题 (共10题 ,总分值10分 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 章至第 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 判断题 (共10题 ,总分值10分 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0.受有机氯农药污染的蔬菜,在食用时经过水的冲洗就可以去除残留了。(1 分)( )
二 名词解释题 (共10题 ,总分值30分 )
11.兽药残留(3 分)
12.细菌性食物中毒:(3 分)
13.防腐剂:(3 分)
14.激素类药物(3 分)
15.休药期(3 分)
16.抗寄生虫药(3 分)
17.食品质量安全:(3 分)
解析过程:
16. 答案:主要用于驱虫或杀虫,如左旋嘧啶。
解析过程:
17. 答案:是指农产品,或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的质量状况,对食用后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
解析过程:
18. 答案:是指能阻止或推迟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的食品添加剂。按其作用可分为天然抗氧化剂和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18.抗氧化剂:(3 分)
19.生物富集(3 分)
20.真菌毒素(3 分)
三 填空题 (共7题 ,总分值20分 )
21.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法规第201款规定,食品添加剂是_________进入食品并_________的任何物质。(2 分)
22.甜菜色素是________的,表现出________,因此采用水溶液就可容易地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2 分)
6.真菌毒素在样品中的分布是均匀的。(1 分)( )
7.有机汞农药进入土壤后逐渐被分解为无机汞,不会被植物再吸收。(1 分)( )
8.黄曲霉毒素在紫外照射下能发出强烈的荧光。黄曲霉毒素在紫外照射下能发出强烈的荧光。(1 分)( )
9.花色苷的基本结构会随着pH1时橘红色,pH4-5时显无色,pH8时呈蓝色。(1 分)( )
1. 答案:对
解析过程:
2. 答案:对
解析过程:
3. 答案:错
解析过程:
4. 答案:对
解析过程:
5. 答案:对
解析过程:
6. 答案:错
解析过程:
7. 答案:错
解析过程:
8. 答案:对
解析过程:
9. 答案:对
解析过程:
10. 答案:错
解析过程:
二 名词解释题 (共10题 ,总分值30分 )
11. 答案:给动物使用兽药或饲料添加剂后,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产物可蓄积或贮存于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或可食性产品(如蛋、奶)中,称为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简称兽药残留。
27.欧盟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食品中________________食品添加剂和________________的香料,即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4 分)
四 简答题 (共4题 ,总分值28分 )
28.ELISA检测真菌毒素的主要依据。 (7 分)
解析过程:
19. 答案: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药剂,并逐渐在体内积累的能力。
解析过程:
20. 答案:由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统称为之。
解析过程:
三 填空题 (共7题 ,总分值20分 )
21. 答案:直接或间接,成为食品一部分
解析过程:
22. 答案:离子型,高水溶性
解析过程:
23. 答案:高铁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脱氧肌红蛋白
1.孢子的抗热能力不强在加热60~70℃短时间即可死亡。(1 分)( )
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它的毒素及有关酶。(1 分)( )
3.在提取叶绿素时,必需要将样品进行干燥处理。(1 分)( )
4.食物链是造成生物富集的一种因素。(1 分)( )
5.提取酸性真菌毒素(如OTA)时,通常需提高提取溶剂系统中水相的pH值,使其有效地将被提取物碱化或形成水溶性碱混合物后,再进行提取。(1 分)( )
第二,抗体(抗原)与酶结合所形成的结合物仍然保持免疫活性和酶的活性;
26.在微生物作用下,硝酸盐还原为________________,亚硝酸盐在肌肉中乳酸的作用下生成________________,而亚硝酸极不稳定,可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并与肌肉组织中的肌红蛋白结合,生成鲜红色的________________,使肉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4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