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病程记录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范本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fbd99015ef7ba0d4b733b19.png)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范本之蔡仲巾千创作2013年11月10日 9:00 输血前评估患者现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贫血症状重,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今日查血惯例示:血红蛋白56g/L,红细胞压积19%,血小板18×109/L。
血色素低于60g/L,血小板低于20×109/L,有输血指征。
为防止出血,纠正贫血,计划给予O型悬浮红细胞2U,O型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
医师签名:2013年11月10日 13:00 输血记录患者于今日11:30在医护人员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O型悬浮红细胞2U,于13:00输血完毕。
紧接着输注1个治疗量的O型单采血小板,于14:00输注完毕。
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畏寒、发热、皮疹、瘙痒、恶心等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稳,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已送输血科。
明日复查血惯例后评价此次输血治疗效果。
医师签名:2013年11月11日 10:00 输血后疗效评价经治疗后,患者头晕乏力减轻,无明显心悸及气短,中度贫血貌。
今日复查血惯例示:血红蛋白86g/L,红细胞压积28%,血小板24×109/L。
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血有效。
考虑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还是明显偏低,患者随时有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为防止出血,今日继续给予O 型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
医师签名:2011年11月11日 13:00 输血记录患者于今日13:30开始输注O型单采血小板,14:30输血完毕。
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畏寒、发热、皮疹、瘙痒、恶心等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稳,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已送输血科。
即刻复查血惯例后评价此次输血治疗效果。
医师签名:2013年11月11日 16:00 输血后疗效评价今日复查血惯例示:血小板44×109/L。
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血后,血小板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血有效。
暂不继续予以交叉合血,继续观察病情变更。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8b7405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8.png)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输血病历书写规范病程记录应当包含输血记录,其中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1 有专门的输血记录。
1.2 输血记录包含的内容:1.2.1 必须有输血前的检测和原因评估,包括悬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
掌握各种血液成分输血的适应症:对于红细胞,当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时,必须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代谢率增高情况、或者是否有缺氧症状,如胸痛、疲劳、气短、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衰、乳酸水平增高和年龄等因素。
当血红蛋白>100g/L时,应当评估危重患者、老年患者、心血管手术患者、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和创伤性脑损伤等情况。
当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L之间时,应当评估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等情况。
当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时,应当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MA<45mm,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当新鲜冰冻血浆:PT 18或APTT 56>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伴有出血表现、凝血因子功能低下、纤维蛋白原功能低下、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血,INR。
1.5、TEGR。
12等情况时,应当评估。
当冷沉淀输注时,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0.8~1.0g/L,或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
1.2.2 输血记录必须包括输入血型、血液品种、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要求精确到分钟,与输血护理实施记录相吻合)、输血过程是否顺利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何种症状及处置方法并记录于病历)。
1.2.3 必须有输血后的检测并疗效评价(输血疗效分析)。
1.2.3.1 单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例如,2016年6月13日18:21进行输血病程记录如下:术前患者贫血,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术中血常规检查示:1.2.3.2 多次输血每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2016年8月20日23:30,912患者首次接受输血治疗。
输血病程记录模板
![输血病程记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c170ace910ef12d2af9e7c3.png)
患者[日期]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日期]输血后,[血红蛋白][其他检测指标],均[有所][无]改善,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成份[有效][无效]。
手术前病程记录
术前由于患者[贫血][其他输血原因],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前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提示[贫血][其他输血原因],根据上述情况,故准备[血型][血液成分][用量],患者于术中[输血开始时间]开始输血。15分钟无不适,继续输注血液,输血过程中无不适,术中输血[已完毕][未完毕],[带回病房继续输血]。[输血结束时间]输血完毕。输血后血压BPmmHg,心率次/分,呼吸次/分。输血后血压平稳,输血效果良好,术后注意患者切口引流量,复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
首次输血病程记录
患者[日期]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血红蛋白低于g/L,血小板低于g/L。患者为[诊断],在治疗期间,为[纠正贫血]?[其他输血目的],今日给予[血型][血液成分][用量],静点。于[输血开始时间]开始输血治疗,于[输血结束时间]输完上述血液成分。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不适症状,待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估此次输血效果。?
输血反应病程记录
?患者于今日输[血型][血液成分][用量],输血开始于[发生输血反应时间],患者出现[寒战][皮疹][其他输血不良反应症状],立即停止血液输注后,同时给予[治疗药物],病人情有所改善。分析其输血反应原因:暂停血液成分输注,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384d0e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b.png)
宾阳县中医医院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为规范我院各临床科室输血治疗病程记录,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临床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一、输血治疗同意书一输血治疗同意书中各项内容应如实填写完整.二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前已检测输血前五项,并且接收到检测结果者,应将结果以“阳性”或“阴性”结果形式填写于同意书中相应项目栏.三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时,对曾输过血的患者,应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ABO血型和Rh血型,已抽取输血前五项检测标本,未出结果者,应在结果出来后及时补填,并注明补填时间,同时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四输血治疗同意书应附在病历中,不得丢失.二、病历中输血相关记录一首次输血,应做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以及输血前五项等检查.二决定输血前应做血常规检测,以辅助决定是否符合输血指征.三输血前病程记录应有输血原因说明,输血指征描述.四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与记录自体输血或异体输血.五输血后输血记录应在病程记录中单独书写,输血记录应有输注成分、输血量、血型、输血起止时间、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不良反应等记录.六麻醉记录、手术护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中应有出血量、输血量记录且出入血量记录应一致.七输血后如发生输血反应,应将反应及处理过程记录于病程中,并同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表回报输血科.八输血后病程记录中要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九输血记录单应及时粘贴于病历中不得丢失.三、存档输血病历相关质控规定各临床科质控小组应对出院输血病历中以下内容进行以下检查,合格后方可交病案室存档.一病历中附有输血治疗同意书.二输血治疗同意书中各项内容填写完整、正确.三病历中附有输血前五项检测报告单.四病历中附有完整的输血记录单.五输血前有血常规检测报告.六输血后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相关记录及输血不良反应记录.七麻醉记录、手术护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中应有失血量,输血量记录.宾阳县中医医院医务科二0一三年九月二十六日临床用血审核制度2012年版一、临床用血申请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区分紧急输血和择期输血的情况,确保输血的治疗作用1对慢性病患者血红蛋白≥10克,或红细胞压积≥30%不予输血:急性失血量在600ml 以下,红细胞压积≥35%的患者原则上不输血.2对慢性病患者血红蛋白<10克,可小量分次输血,应采用成份输血.2.履行治疗同意程序1决定输血治疗前,责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的用途、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存入病历.2无家属在场、患者无自主意识需紧急输血进行救治,应由责任医生将输血治疗同意书报总值班或医务科签字批准,并置人病历.3.用血申请任何情况下输血,均需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责任医师逐项填写,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送交输血科进行备血.二、临床用血量审批及权限1,预计单次用血量在800ml以内,由中级以上医师提出申请,报请上级医师核准审签;2.单次用血量在800-1600ml的,由中级以上医师提出申请,报请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审签;3.单次用血量超过1600ml,由中级以上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审签后,报医务部门批准.4.急诊用血需科主任医生审批.三、标本及血液取送必须由医护人员或专职人员送输血标本、领取血液并核对签字,不得由患者或家属送输血标本或领取血液.四、血液发放与签收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血库取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取血.2.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律不得接收:1标签破损;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3.血液发出后不准退回.五、输血前查对1.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2.两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对神志清醒的患者要唱名核对,对神志不清的患者或儿童患者应得到主管医师证实确定无误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六、输血过程观察与记录1.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经治医生应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若有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指导处理并记载于病历中.2.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总值班或报医务科,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液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3,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医师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备案.4.输血完毕后6小时,由护士记录人记录,医师复核人复核,填写医院临床输血过程记录单.临床输血过程记录单记录人:复核人:记录时间:受血者姓名______________病案号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年龄_____血型:A、B、O、ABRhD血型:阳性、阴性科别__________病区____床号______输血性质□常规□紧急□大量□特殊供血者条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血型:A、B、O、ABRhD血型:阳性、阴性血液成分:血量_____________□悬浮红细胞去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Rh阴性、去除白细胞□洗涤红细胞MAP□洗涤红细胞盐水□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Rh阴性、去除白细胞□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单采冰冻血小板□普通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去除白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去除白细胞□普通冰冻血浆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冷沉淀凝血因子□冷沉淀凝血因子病毒灭活交叉配血实验结果:□无溶血□无凝集观察监护:开始输血时间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_日________时_________分前15min输血速度______ml/min或ml/kg·h输血不良反应□有□无15min后输注速度_______ml/min或ml/kg·h输血不良反应□有□无输血过程每小时监测输血不良反应□有□无输血完毕时间_______日________时________分输血结束后4h监测输血不良反应□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及描述:处理情况:提示:常规输去白悬浮红细胞1U30─60min输完.常规输血浆一般5─15ml/min.备注:此单记录完毕,保存于病历.是医生书写输血病历的依据.。
手术科室输血病程记录范文
![手术科室输血病程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e8a91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c.png)
手术科室输血病程记录范文英文回答:Blood transfusion is a common procedure in the operating room. It involves the administration of blood or blood products to a patient in order to replace lost blood or improve blood parameters. In this record, I will explain the process of a blood transfusion in the surgical department.The first step in the blood transfusion process is to verify the patient's identity and confirm the blood type compatibility. This is done to ensure that the patient receives the correct blood product and to prevent any adverse reactions. For example, I remember a case where a patient with blood type A received blood type B by mistake. This led to a severe transfusion reaction, causing the patient to experience fever, chills, and shortness of breath. Thankfully, the reaction was promptly treated, and the patient recovered.Once the patient's identity and blood type are confirmed, the next step is to obtain the blood product from the blood bank. The blood bank technician will provide us with the appropriate blood product, such as packed red blood cells, platelets, or fresh frozen plasma. It is crucial to check the blood bag for any signs of contamination or damage. I recall an incident where a blood bag was accidentally dropped, causing it to rupture and spill. The blood bank technician immediately replaced the bag, ensuring that the patient received a safe and uncontaminated blood product.After confirm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blood product, we carefully administer it to the patient. This involves using a sterile technique to connect the blood bag to thepatient's intravenous line. We monitor the patient closely during the transfusion, checking for any signs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fever, rash, or difficulty breathing. In one particular case, a patient developed an allergic reaction to the blood transfusion, experiencing hives and itching. We promptly stopped the transfusion, administeredantihistamines, and monitored the patient until the symptoms resolved.Throughout the transfusion process, it is essential to document the details accurately. This includes recording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transfusion, as well as any adverse reactions or complications that may arise. It is also crucial to document the amount of blood product administered and the time it took for the transfusion to complete. This information is vital for future reference and ensures continuity of care.In conclusion, the process of blood transfusion in the surgical department involves verifying the patient's identity and blood type, obtaining the appropriate blood product, administering it to the patient, and closely monitoring for any adverse reactions. Accurate documentation is essential throughout the process. By following these steps, we can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administration of blood products to our patients.中文回答:输血是手术室常见的一项手术。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ede7df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1.png)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一)输血治疗同意书。
1.输血治疗同意书中各项内容应如实填写完整。
2.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前已检测血常规、血型、肝功能、乙肝两对半、输血套餐,并且接收到检测结果者,应将结果填写于同意书中相应项目栏,其中乙肝两对半、输血套餐须以“阳性”或“阴性”结果形式记录。
3.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时,对曾输过血的患者,应在输血同意书上注明ABO 血型和Rh 血型,已抽取输血前相关检测项目,但结果未出者,在同意书上注明“结果待回报”并在结果出来后及时补填,且注明补填时间及签名,同时在病程记录中说明。
4.输血治疗同意书应有输血成分的选择、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与记录(自身输血或异体输血)、可明确同意输血的次数。
5.输血治疗同意书须取得患者或委托人知情同意并签名,因特殊情况需紧急输血,不能取得患方意见的上报医务科或行政总值批准后实施。
6.输血治疗同意书应附在病历中,不得丢失。
(二)用血申请书。
1.用血申请书中各项内容应如实填写完整、规范。
2.用血申请书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由主治或以上医师核准签字,如为800 毫升以上用血需科主任核准签字。
(三)病历中输血相关记录。
1.输血记录应在病程记录中单独书写,内容应包括输血前评估、输血指征、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自身输血或异体输血)、输注成分、输血量、血型、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不良反应等记录。
2.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手术护理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中应有出血量、输血量记录且出入血量记录应一致。
3.如发生输血反应,应将反应及处理过程记录于病程中,并同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表》回报输血科。
4.输血后评价记录应在病程记录中单独书写,输血后评价记录应包括患者症状是否改善、输血后是否达到输血效果(检测相应指标),评估是否需要继续输血。
5.输血记录单应及时粘贴于病历中不得丢失。
(三)存档输血病历相关质控规定。
各临床科室质控小组应对出院输血病历中以下内容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交病案室存档。
输血病程记录管理制度精选全文完整版
![输血病程记录管理制度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60e19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4.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输血病程记录管理制度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是记载病人输血过程的重要手段,也是输血合法合理的重要依据。
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为规范我院输血病历书写,制定本规定。
一、输血病程记录要有输血前评估意见。
二、输血病程应记录输血风险告知,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过程。
三、对曾输过血的患者,应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ABO血型和Rh 血型,已抽取输血前五项检测标本,未出结果者,应在结果出来后及时补填,并注明补填时间,同时在病程记录中说明。
四、输血病程记录应包括输血方式的选择,如自体输血、输异体血、或自体+异体血输注等。
五、输血病历记录须书写完整详细,至少应包括输血的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反应处理等内容。
六、输血治疗后病程记录要有输注效果评价的描述,至少应包括血红蛋白回升情况,病人体征,输血对病人病情的作用等内容。
七、手术输血患者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的病人出血量与输血量要与输血病程记录中相一致,不能有误。
同时输血量要与发血量一致。
八、医院定期对输血病程记录质量进行督查和评价,纳入病例质量管理的奖惩条例中。
输血病程记录
![输血病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6cc332d94028915f814dc210.png)
2018-05-20 09:50 输血前记录
患者:黄叶子,女,76岁,以“外伤后左侧髋关节肿痛伴活动受限1天余”为主诉入院。
入院后查红细胞分析提示: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压积:19.2%,血小板:216×109/L;患者出现面色、双眼睑、甲床苍白,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严重,患者贫血严重,有输血指征。
计划给予B型悬浮红细胞2U,纠正贫血。
住院医师:
2018-05-21 14:34 输血记录
患者:黄叶子,女,76岁,因左侧股骨近端骨折失血至中度贫血,向患者及患者家属告知目前病情,拟输入B型悬浮红细胞2U,告知输血的必要性和各种风险,患者表示同意输血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通知护士开始输血,领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血型,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准确无误,检查血袋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正常。
输血时再次带病历到患者床旁核对、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手腕标识、血型、交叉配血等,再次核对血液,确认无误后,于今日10时44分开始输入B型悬浮红细胞2U,输血前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地塞米松注射液肌肉注射,预防输血过敏,于14点10分输血完毕,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畏寒、发热、皮疹、瘙痒、恶心等特殊不适。
生命体征平稳, P:90次/分 R:20次/分 BP:126/70mmHg,给予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治疗效果。
住院医师:2018-05-22 10:38 输血后记录
经输血治疗后,患者面色、眼睑、甲床转红润,贫血症状明显改善,经2018-05-22复查血常规回示:血红蛋白:92g/L,红细胞压积:22.1%,血小板:341×109/L;以上检查结果较输血前明显改善,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住院医师:。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范本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a9fdd78e53a580217fcfe79.png)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范本2013年11月10日 9:00 输血前评估患者现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贫血症状重,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今日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56g/L,红细胞压积19%,血小板18×109/L。
血色素低于60g/L,血小板低于20×109/L,有输血指征.为防止出血,纠正贫血,计划给予O型悬浮红细胞2U,O型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
医师签名: 2013年11月10日 13:00 输血记录患者于今日11:30在医护人员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O型悬浮红细胞2U,于13:00输血完毕。
紧接着输注1个治疗量的O型单采血小板,于14:00输注完毕。
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畏寒、发热、皮疹、瘙痒、恶心等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稳,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已送输血科。
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治疗效果。
医师签名:2013年11月11日 10:00 输血后疗效评价经治疗后,患者头晕乏力减轻,无明显心悸及气短,中度贫血貌.今日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6g/L,红细胞压积28%,血小板24×109/L。
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血有效.考虑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还是明显偏低,患者随时有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为防止出血,今日继续给予O型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
医师签名:2011年11月11日 13:00 输血记录患者于今日13:30开始输注O型单采血小板,14:30输血完毕。
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畏寒、发热、皮疹、瘙痒、恶心等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稳,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已送输血科。
即刻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治疗效果。
医师签名:2013年11月11日 16:00 输血后疗效评价今日复查血常规示:血小板44×109/L。
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血后,血小板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血有效。
暂不继续予以交叉合血,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输血病程记录模板
![输血病程记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740199baf1ffc4fff47ac6d.png)
首次输血病程记录之袁州冬雪创作患者[日期]查血惯例: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血红蛋白低于g/L,血小板低于g/L.患者为[诊断],在治疗期间,为[改正贫血] [其他输血目标],本日给予[血型][血液成分][用量],静点.于[输血开端时间]开端输血治疗,于[输血竣事时间]输完上述血液成分.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不适症状,待明日复查血惯例后,评估此次输血效果.再次输血病程记录患者[日期]查血惯例: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从以上检测成果分析,昨日输血后,[血红蛋白][其他检测指标],均[有所][无]改善,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成份[有效][无效].思索患者为[诊断],在治疗期间,[输血补偿成份]还是分明偏低,为防止患者病情加重,危及生命,本日继续给予[血型][血液成分][用量],静点.于[输血开端时间]开端输血治疗,于[输血竣事时间]输完上述血液成分.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不适症状,明日复查血惯例后,评估此次输血效果.输血疗效记录患者[日期]查血惯例: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从以上检测成果分析,[日期]输血后,[血红蛋白][其他检测指标],均[有所][无]改善,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成份[有效][无效].手术前病程记录术前由于患者[贫血][其他输血原因],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前查血惯例:红细胞×1012/L,血红蛋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提示[贫血][其他输血原因],根据上述情况,故准备[血型][血液成分][用量],患者于术中[输血开端时间]开端输血.15分钟无不适,继续输注血液,输血过程中无不适,术中输血[已完毕][未完毕],[带回病房继续输血].[输血竣事时间]输血完毕.输血后血压BPmmHg,心率次/分,呼吸次/分.输血后血压平稳,输血效果杰出,术后注意患者切口引流量,复查血惯例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输血)抢救记录[抢救开端时间]患者出现[临床症状],血压BPmmHg,心率次/分,呼吸次/分,呈窦性自主心律,当即给与[抢救手段],同时给予[血型][血液成分][用量].至[抢救竣事时间]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血压BPmmHg,心率次/分,呼吸次/分,患者出现四肢自发性活动,测[血惯例、血气分析][其他检查项目]基本正常.输血反应病程记录患者于本日输[血型][血液成分][用量],输血开端于[发生输血反应时间],患者出现[寒战][皮疹][其他输血不良反应症状],当即停止血液输注后,同时给予[治疗药物],病人情况有所改善.分析其输血反应原因:暂停血液成分输注,紧密亲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输血病程记录模板
![输血病程记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c170ace910ef12d2af9e7c3.png)
首次输血病程记录
患者[日期]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血红蛋白低于g/L,血小板低于g/L。患者为[诊断],在治疗期间,为[纠正贫血]?[其他输血目的],今日给予[血型][血液成分][用量],静点。于[输血开始时间]开始输血治疗,于[输血结束时间]输完上述血液成分。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不适症状,待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估此次输血效果。?
(输血)抢救记录
[抢救开始时间]患者出现[临床症状],血压BPmmHg,心率次/分,呼吸次/分,呈窦性自主心律,立即给与[抢救手段],同时给予[血型][血液成分][用量]。至[抢救结束时间]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血压BPmmHg,心率次/分,呼吸次/分,患者出现四肢自发性活动,测[血常规、血气分析][其他检查项目]基本正常。
输血反应病Leabharlann 记录?患者于今日输[血型][血液成分][用量],输血开始于[发生输血反应时间],患者出现[寒战][皮疹][其他输血不良反应症状],立即停止血液输注后,同时给予[治疗药物],病人情况有所改善。分析其输血反应原因:暂停血液成分输注,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输血疗效记录
患者[日期]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日期]输血后,[血红蛋白][其他检测指标],均[有所][无]改善,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成份[有效][无效]。
手术前病程记录
输血病程记录要求及模板
![输血病程记录要求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58a92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7.png)
输血病程记录要求及模板临床医师应在病历中详细、规范、完整记录输血治疗病程,包括输血前评估、输血过程记录、输血后疗效评价。
1.输血前评估记录包括(1)输血必要性评估要符合WS/T623-2018《全血和成分血使用》标准(输血理由、输血风险、有无替代方案等)、与患者沟通情况(首次输血时必须记录)、输血治疗方案(需要输注的血液品种、输血次数、每次输血量)等;(2)若患者有输血反应史,应包括对输血反应的预防措施;(3)若患者发生过无效输血情况,应包括针对无效输血的改进措施;(4)若采用特殊输血方案或紧急输血方案,应对患者存在的特殊、紧急情况加以说明。
2.输血过程记录包括(1)输血开始和结束时间,输注血型、血液品种、血量、血袋号(发血单随病历保存,输血病程记录可不写具体血袋号);(2)有无输血反应及输血反应原因调查、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3)术中用血的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的患者出血量与输血量要与输血病程记录及输血护理记录中一致;(4)术中可根据具体情况,由临床医师或经授权的麻醉医师将术中用血情况记录于输血病程记录。
(5)储存式自体输血记录原则上同异体输血;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按回收式自体输血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记录内容应包括:输血前评估、回收量、回输量、回输时间、患者生命体征监护、回输后效果评价等。
注:没有建立回收式自体输血相关管理制度的,可以按照输血病程记录的对应方式记录回收式自体输血执行情况,记录内容应包括:输血前评估、回收量、回输量、回输时间、患者生命体征监护、回输后效果评价。
3输血后疗效评价记录包括(1)输血后疗效主要通过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或)临床症状有无改善进行评价;(2)输血后有效或无效的评价依据和评价结果,以“有效”或“无效”描述;(3)输血无效的原因分析及拟采取的改进措施;(4)是否需要继续输血的评估,若评估为需要继续输注,则此记录可同时作为下一次输血的输血前评估记录(两次输血间隔期不超过48h时适用)。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c7a6b1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1.png)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方法,通过将新鲜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注入人体来满足机体正常功能的需要、改善患者的病情。
下面是一份关于输血治疗病程记录的范例,供参考:病程记录入院日期:2024年5月1日主诉:李于一个月前开始出现明显的乏力症状,体力活动耐受下降。
觉得头晕目眩、四肢无力,贫血指标偏低,遂前往我院就诊并住院治疗。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长期口服二甲双胍和贝那普利片,无其他特殊疾病史。
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好,心率80次/分,呼吸频率正常,血压130/80 mmHg,体温36.7°C。
皮肤苍白,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听诊时肺呼吸音正常,心率、心律规则,但心脏第一心音略弱。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
辅助检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Hb)80g/L,红细胞计数(RBC)3.5×1012/L,白细胞计数(WBC)5.0×109/L,血小板计数(PLT)180×109/L。
骨髓穿刺涂片示有轻度骨髓增生减退。
肝功能、肾功能指标正常,尿常规无特殊。
诊断与治疗计划:临床诊断:贫血治疗计划:维持清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监测贫血指标变化。
输注红细胞悬液治疗,预计输血3-5次。
治疗过程记录:1.输血治疗开始日期:2024年5月2日- 输注红细胞悬液:数量500ml,时间2小时。
-输液过程顺利,患者耐受良好,无不适感。
-输血治疗后观察:患者全身状况明显改善,头晕、乏力等症状减轻。
2.输血治疗进行到第3次,日期:2024年5月10日- 输注红细胞悬液:数量600ml,时间3小时。
-输注前患者进行了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为AB型血,受血态度良好。
-输液过程中患者表现正常,无畏寒、发热等症状。
-输血治疗后观察:患者贫血指标略有好转,血红蛋白值上升至95g/L。
3.输血治疗进行到第5次- 输注红细胞悬液:数量700ml,时间4小时。
-输血前患者查体正常,无出血点、无贫血症状。
临床输血病程记录模板
![临床输血病程记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a2a55f6b14e852459fb571f.png)
临床输注RBC病程记录模板*年*月*日输血前病程记录患者查血常规示:白细胞 *×109/L,红细胞 * ×1012/L,血红蛋白*g/L,红细胞压积 * ,血小板 *×109/L;体查示:T *℃,P*次/分, R* 次/分,BP * mmHg;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综合分析,输血适应症明确,行输血前检查,拟今日输注 *型Rh(D)阳性悬浮红细胞 * 单位,以纠正贫血。
医师签名:*年*月*日输血中病程记录患者于今日*时*分开始输入*型Rh(D)阳性悬浮红细胞*单位,输注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病情,于今日*时*分输注完毕,患者未诉腰痛、瘙痒、畏寒、发热、头晕、恶心及呕吐等不适症状,生命体征平稳,输血过程顺利,拟明日复查血常规评价输血疗效。
医师签名:*年*月*日输血后病程记录患者今日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09/L,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红细胞压积*,血小板*×109/L;体查示:T*℃,P*次/分,R*次/分,BP*mmHg;与输血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昨日输注血液后,血红蛋白升高*g/L,可确认为此次输血有效。
医师签名:临床输注血浆或冷沉淀病程记录模板*年*月*日输血前病程记录患者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09/L,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红细胞压积*,血小板*×109/L;查凝血酶四项示:PT*秒,APTT*秒,TT*秒,Fbg*g/L;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行输血前检查,拟今日输注*型Rh(D)阳性新鲜/冰冻血浆*ml或(和)冷沉淀*单位,以改善凝血功能。
医师签名:*年*月*日输血中病程记录患者于今日*时*分开始输入*型Rh(D)阳性新鲜/冰冻血浆*m l或(和)冷沉淀*单位,输注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病情,于今日*时*分输注完毕,患者未诉腰痛、瘙痒、畏寒、发热、头晕、恶心及呕吐等不适症状,生命体征平稳,输血过程顺利,拟明日复查血常规及凝血四项评价输血疗效。
输血病程记录精选文档
![输血病程记录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e3a1a9df705cc1754270948.png)
输血病程记录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首次输血病程记录患者[日期]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
血红蛋白低于g/L,血小板低于 g/L。
患者为[诊断],在治疗期间,为[纠正贫血] [其他输血目的],今日给予[血型][血液成分][用量],静点。
于[输血开始时间]开始输血治疗,于[输血结束时间]输完上述血液成分。
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不适症状,待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估此次输血效果。
再次输血病程记录患者[日期]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
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血后,[血红蛋白][其他检测指标],均[有所][无]改善,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成份[有效][无效]。
考虑患者为[诊断],在治疗期间,[输血补充成份]还是明显偏低,为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危及生命,今日继续给予[血型][血液成分][用量],静点。
于[输血开始时间]开始输血治疗,于[输血结束时间]输完上述血液成分。
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不适症状,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估此次输血效果。
输血疗效记录患者[日期]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
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日期]输血后,[血红蛋白][其他检测指标],均[有所][无]改善,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成份[有效][无效]。
手术前病程记录术前由于患者[贫血][其他输血原因],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前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 g/L,血小板×。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制度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57c201e6c175f0e7dd13705.png)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制度
一、输血一定有临床输血治疗病程记录。
二、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细,至少包括输血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内容
三、输血前有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估的记录。
四、输血治疗后病程记录有输注效果评价的描述。
五、手术输血患者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出血与输血量要完整一致;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
六、职能部门定期检查输血治疗病程记录的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输血相关记录要求及模板参考
一、临床输血相关记录要求
《青岛市医院输血管理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规定:
1、术前备血者,应在术前小结中详细描述备血原因(输血适应症)、品种、用量等。
2、入院病历既往史中关于输血史的描述,应说明输血次数、最后一次输血时间、品种、有无输血反应等。
3、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应认真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对术前备血进行核查,并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4、输血当天相关病程记录内容应完整详细,至少包括输血原因、输注种类、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以及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等。
5、术中用血者,应在手术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麻醉记录中详细描述失血量、输血品种、输血量、有无输血反应等情况。
二、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范本
2020年3月10日 13:00 输血记录(居中标明)
患者现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贫血貌。
今日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56g/L,红细胞压积19%,有输血指征。
为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于今日输注O型RhD阳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U,输注时间2020年3月10日8:00-10:00。
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畏寒、发热、瘙痒等不适,生命体征平稳。
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治疗效果。
医师签名:
2020年3月11日 10:00(疗效评价根据生命体征变化和24
小时内化验检查指标判断,不用单独记录,放在日常病程记录即可)经治疗后,患者头晕乏力减轻,无明显心悸及气短,中度贫血貌。
今日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6g/L,红细胞压积28%。
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血后,血红蛋白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血有效。
医师签名:
三、术中输血模板参考
1、术前小结:考虑术中可能出血较多,术前备O型RhD阳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4U、冰冻血浆400ml。
(备了可能不输,但备了一定要写,急症手术无术前小结的在诊疗计划中记录)
2、手术记录、术后首程:术中出渗血约800ml,输注O型RhD
阳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U。
输血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
(术中追加的可以一并写进去,与麻醉单记录的输血数量相符。
非大量出血、无凝血障碍无必要用血浆。
)
输血科
2020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