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中国社会变革新探索 ——罗荣渠教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19世纪90年代—1919年) 课后检测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19世纪90年代—1919年)课后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认为:“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出一个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B.儒家伦理纲常的价值体系没有被打破C.中国社会结构没有重新分化组合D.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各自的代理人2.学者马勇认为:“甲午战后,朝野上下很快重建了维新共识,着力克服先前三十多年洋务新政埋头经济不问政治的偏向,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地方自治、民间经济、政府管控之外的社会逐渐发育和成熟,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级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就在政府和外国资本的夹缝中艰难成长。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中体西用”成为维新共识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创建C.社会团体彻底摆脱政府管控D.君主立宪进入改革议程3.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到:“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领袖如曾、左、李及恭亲王、文祥诸人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图自强。
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
”对上述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政治领袖们的自强运动大大推动了思想的解放B.误国突出表现为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战败C.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是政治领袖们避战的结果D.时人多方掣肘是导致自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5.1897年《知新报》记载,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言之有理即可己扩充,制造火药弹炮、钢铁诸器……分厂极多,(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是指罗荣渠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独到见解和观点。
罗荣渠是中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有着深刻的研究和洞察。
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理论和观点。
首先,罗荣渠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
他认为,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和挑战,只有通过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
他主张要坚持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通过创新、改革和开放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其次,罗荣渠强调了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他认为,市场经济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推动社会进步。
他主张要加强市场体制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此外,罗荣渠提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他认为,中国现代化进程需要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包括政治体制、经济结构、社会制度等方面。
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
此外,创新驱动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必须加强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
综上所述,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的核心观点是发展是硬道理,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以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这些观点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罗荣渠与现代化范式
2006年第5期No.5.2006浙江社会科学Z删IANGSOCIALSCIENCES2006年9月Sep.,2006罗荣渠卜一‘‘匀J现代化范式’’米口钟永平杜琼内容提要“现代化范式”是国内现代化研究开拓者之一罗荣渠教授等人在反思“革命范式”及战后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一种现代化理论框架和解释模式,是关注中国现实的产物,对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现代化范式”以“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为逻辑起点,坚持历史主义的现代化分析框架,把物质层面的现代化看作现代化的中心命题,而对制度和观念两层面现代化的独立地位及其在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重要意义则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今天,“现代化范式”的进一步完善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现实关怀。
关键词罗荣渠“现代化范式”“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历史主义作者钟永平,男,浙江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杜琼,女,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杭州310028)一、“现代化范式”的出现“现代化范式”(modernizationparadigm)近年来已渐成为国内学界对以已故学者、北大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罗荣渠教授(1927—1996)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的现代化问题研究范式的代称,有时也特指罗荣渠的现代化思想。
20世纪下半叶东亚普遍崛起的同时,中国也迎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浪潮。
随着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复兴,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革命范式”的主导地位被打破,现代化理论受到广泛重视,现代化研究一跃而成为“显学”。
“现代化范式”也应运而生。
“现代化范式”一词本义是指战后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分析框架,罗荣渠教授至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已经偶尔使用。
①这一术语含义的改变则始谨以此文纪念罗荣渠教授。
本文写作过程中承蒙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加丰教授及浙江大学博闻论坛部分成员提出宝贵意见,特致谢忱。
作者自负文责。
⑧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
现代化理论的新探索——评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
作者: 赵峰 李作杰
作者机构: 中共枣庄市委党校,山东·枣庄,277000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42
出版物刊名: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98-99页
主题词: <现代化新论> 特色 内容 结构
摘要:时代的发展迫使人们去思考现代化这个当今时代的"显学".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新论>凝结了他十年的心血,无疑是现代化理论的奠基之作,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本文对<现代化新论>的特点、主要内容及篇章结构进行了整体性评析,对罗荣渠先生对现代化理论的贡献作出肯定性评价,从而对我们更好的把握本书提供指导性建议.。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是指罗荣渠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种新的看法和观点。
罗荣渠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
在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中,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与中国特色和国情相结合的现代化道路。
他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双轨道理论”,即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两条轨道并行发展。
他认为,经济建设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而文化建设则是现代化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导向。
在经济建设方面,罗荣渠主张发展现代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
他强调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市场经济的规范运行和竞争优势。
同时,他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倡绿色发展和绿色经济。
在文化建设方面,罗荣渠强调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
他认为,中国应该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文化独立性和多样性。
他的观点是,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现代化路径和现代化模式。
此外,罗荣渠还提出了“健康社会”的概念,强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他认为,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的来说,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理论体系,
旨在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一种符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发展路径。
他的观点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历史研究的现代化视角——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研究述评的开题报告
历史研究的现代化视角——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研究述评的开题报告1.选题背景和意义历史研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记录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还为现代人们提供了历史经验和教训。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历史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现代化视角将历史研究置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之中,把握历史研究的现代化趋势,将有助于提高历史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将探讨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视角下的历史研究,旨在从中发现其研究的创新点和启示,探究历史研究在现代化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2.研究方法和内容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主要借鉴罗荣渠先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通过对其著作、论文及其他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探究其研究方法、问题意识、理论体系及历史观念,以此评价其在现代化视角下的历史研究成果和贡献。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量史的应用。
罗荣渠先生倡导了计量史的应用,提出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十年一变”理论,以及定量研究商业发展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案例。
通过对其方法和成果的分析,探究计量史对于历史研究的贡献和局限。
(2)历史演进和环境分析。
罗荣渠先生在研究历史问题时,注重历史演进和环境分析。
例如,在研究城市发展问题时,他强调了城市环境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探究该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3)跨学科研究。
罗荣渠先生认为历史研究需要跨学科研究,例如在研究军事问题时,需要兼顾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分析其跨学科研究成果,探讨该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效果和难点。
3.预期成果和意义本文预期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和评价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视角下的历史研究方法和成果,探究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创新点和成果,为历史研究提供经验和启示。
(2)挖掘历史研究在现代化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为历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反思历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为历史研究提供改进和创新的思路和方向。
现代化新论
现代化新论罗荣渠教授所著《现代化新论》是中国现代化研究的重要著作,这本书,作为一部专题性史论著作,无论从它所涉问题的重要性来看,还是从它所取得的成绩来看,都称得上是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它把世界现代化进程放在一个宏大的视角下进行考察,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全球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
全书分为上下篇,共五编十五章,深入研究了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个巨大课题。
第一编:大转变时代的新历史观。
罗先生为我们厘清了“现代化”这个概念。
从宏观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狭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第三世界经济落后国家采取适合自己的高效率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环境的发展进程。
作者对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仔细回顾了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西方现代化思潮与现代化研究的情况。
第二编:现代世界发展趋势通论。
这是作者运用“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对近两个世纪以来现代化的全球发展趋势勾画出一个总的轮廓和总线索,可以说该编是理论在具体问题上的应用。
首先,作者还是从宏观的角度,对社会变迁的形式进行了分类,并归纳出两种基本类型的现代化进程。
一种是内源性现代化,主要包括西欧,其社会特征是分散性、多变性、突发性;另一种是外源性现代化,主要指东方,拉美等欠发达地区,其社会特征是统一性、连续性和渐进性。
作者结合史实,具体分析了世界的现代化进程。
第三编:转型期中国发展趋势通论,长期以来,对近代中国巨变的认识都是从革命中上反帝反封两个过程作为基本线索和理论分析的框架。
本编突破了这一分析框架,从内外因素的互动作用,提出了以衰败化,半边绿化,革命化,现代化四大趋势作为近代中国变革的基本线索的新观点。
读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有感
读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有感评罗荣渠教授新著《现代化新论》何顺果罗荣渠教授所著《现代化新论》,这本书,作为一部专题性史论著作,无论从它所涉问题的重要性来看,还是从它所取得的成绩来看,都称得上是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在我看来,《现代化新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世界现代化进程放在一个宏大的视角下进行考察,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全球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
而其得失利弊也尽由乎此。
“现代化”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罗先生总结说,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
狭义地说,“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变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他以工业革命而非十六世纪作为划界点。
罗先生提出了世界史研究的新视角——“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
这个主要是为了反对“五个生产方式说”的。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无法理解“五个阶段”并非马克思的本意,由此亦可见意识形态惰性之大。
既然反对了单线发展观,很自然的就可以承认多因素轮了。
尤其罗先生提到了灾变的巨大影响。
他的例子是蛮族的多次入侵推动了欧洲向其独特的封建等级制过度,以及这种封建制如何“巧合”般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诞生。
他特别指出“现代资本注意的兴起是一个众多因素长期交互作用的自发的历史过程”。
从《现代化新论》中看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从《现代化新论》中看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摘要: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中论述了中国现代化经历了衰败化、半边缘化、革命化、现代化这四大趋势历程。
人类文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步,中国追求现代化之路经历无领导核心、革命手段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式发展等一系列历程。
如今,中国现代化是主动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历程;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通过阅读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新论》,对现代化理论、发展进程以及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多的了解。
《现代化新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世界现代化进程放在一个宏大的视角下进行考察,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全球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
文章着重从衰败化、半边缘化、革命化、现代化这四大趋势历程来谈谈自己于中国现代化的感悟。
一、衰败化、半边缘化、革命化、现代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衰败化主要是指国家政治权威的衰败和传统小农经济的衰弱,国家王朝更替中延续。
但是随着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西方的船坚利炮让自称天朝上国的统治者清醒,一改闭关锁国。
“中国走上通向现代社会之路的大变革是由外力推动的”,这是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矛盾运动的过程。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被迫进入世界交易市场,进入半边缘化,开启近代化的历程。
为了变法图强,中国进行洋务运动,开启器物的现代化,康梁进行维新变法,胡适曾指出“30年前,主张‘维新’的人,即是当日主张现代化的人。
”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进行预备立宪,着手改革。
到后来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在当时的中国缺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现代化进程也就举步维艰。
中国知识分子不安现状,在五四运动前后进行了激烈的新旧思潮论战,李大钊指出经济变动是道德变动的根本原因。
经过艰苦的探索,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逐步螺旋上升,最后终于达到一种朦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共识。
这一过程可以归纳为革命化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它又进一步演变为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
近百年中国社会变革新探索 ——罗荣渠教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近百年中国社会变革新探索——罗荣渠教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一中国的现代化是由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的矛盾冲突所引起的多向性综合历史变革过程对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变革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过渡的历史变革,是一个国家或社会中现代工业文明逐渐兴起、扩展并取代传统农业文明的社会巨变。
由于以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现代工业文明是首先从西方国家中产生,然后向非西方世界扩散的,因此,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其现代化首先是一个接纳西方工业文明的过程。
在接纳过程中,通过本国的传统农业文明与西方的现代工业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运动,在不断地改革本国的传统农业文明,使之适应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使之与本国的传统文明相溶合,最后形成一种本土化的、继承了本国传统文明中能够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精华部分的新的现代工业文明。
这一过程一旦完成,也就是当这种新的现代工业文明覆盖了全部社会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完成了现代化过程,从而迈入了现代工业社会。
在研究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的时候,切忌两种片面的倾向。
一是由于其现代化首先是一个接纳西方工业文明的过程而将它理解为就是一个“西方化”的过程,就是单纯地移植西方文明的过程。
这种观点忽视了西方工业文明在进入非西方国家后,在与该国的传统文明的矛盾冲突之后被改造得与该国的传统文明相溶合从而使其本土化了的事实。
另一种倾向是将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袭入视为完全是破坏该国的发展进程的过程。
这种观点将目光主要集中于由本国的传统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动乱和灾害,而忽视了只有通过这些矛盾冲突才能使本国的传统文明演变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事实。
罗荣渠教授正是通过对这两种片面倾向的批判地反思中开始其中国现代化研究的。
罗荣渠教授将重点放在对后一倾向的反思上,因为对前一倾向反思无论在国内或国外都随着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而已广泛展开,而对后一倾向的反思在国内仍然困难重重。
读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的几点思考
读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的几点思考罗荣渠先生试图开创的的现代化范式,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原有革命史的“反动”,尽管他的现代化模式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但马克思主义本身并不能说明现代化范式是对原有革命史的更大程度的一种修补,因为从罗氏探索问题的角度而言,和革命史观不存在什么交集。
正如前面所说,罗氏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探索,也是在原有的宿命之中去努力开创一条新的道路,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现代化不是一个新的词汇,早在六十年代,我国就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更早的时候甚至在“五四”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在国外,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化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词汇,很多学者去研究现代化。
但是正如罗氏所说“长期以来,现代化一直被视为资产阶级理论”。
在罗荣渠先生研究中国的现代化理论时,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思潮已经十分强大了。
它的出现正是对现代化的某种“反动”,因为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梦魇,而此时我国的现代化研究才刚刚起步,这得益于罗氏的功劳,他的研究具有开创性。
但是在我看来,罗氏之现代化理论还很不成熟,还只是处于前范式阶段,他的意义在于,我们在探究中国近代史时,有了一种新的方法,即认为中国一部近代史应该是一部追求现代化不断现代化的历史,而不只是革命、革命和再革命的历史,在革命史的范畴里,革命、阶级斗争是主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次要的。
即使是革命,其目的最终也是指向现代化,所以通过对现代化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同一大生产力状态下的不同社会的发展,受复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成为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不同的发展道路;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都不是单向度的、静态的,而是多向度的和动态的”。
并且证明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核心的因素,这就否定了以生产关系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我们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时并没有真正的对其核心进行把握,而是过于注重生产关系的改变,并认为生产关系的改变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于注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而忽视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以至于新中国的道路十分坎坷和崎岖,同时我们在解释历史时,过于注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过于注重阶级斗争,而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弃置于脑后。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的主要内容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引言罗荣渠是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和政治家,以贡献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事业而闻名。
在他的书籍《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他详细阐述了他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观点和新思路。
本文将对该书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罗荣渠的观点并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第一章:农业现代化的背景和意义在第一章中,罗荣渠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背景和意义。
他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实现国家富强具有重要意义。
罗荣渠进一步强调,农业现代化不能简单地追求高产量,而应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
第二章: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在第二章中,罗荣渠明确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
他认为,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的高效、高质、高产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罗荣渠提出了一条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引领、农村改革推动的路径。
他主张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第三章: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第三章中,罗荣渠深入探讨了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
罗荣渠详细介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几个方面,包括农业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应用、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等。
他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策略和措施,包括优化科研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等。
第四章:农业产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在第四章中,罗荣渠重点探讨了农业产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农业产业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他详细介绍了如何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包括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的拓展等。
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先驱者——罗荣渠
罗 荣 渠 的 学 术 生 涯 历 经 坎 坷 , 遭 迭 挫折 , “ 命 不 息 , 斗不 止 ” 但 生 奋 。他 执教 北 京大 学4 年 ,成就 卓 著 , 0 著 作 等 身 。其 追 求 真 理 , 谨 治 学 , 严 一
生 爱 国 , 畏 艰 险 , 强 奋 斗 的 精 不 顽
维普资讯
蜀 人勿 ; I
中国现 代化理论研 究 的 先 驱者—— 罗荣渠
口 王 友 平
如 今 现 代 化 研 究 日益 成 为 各
如 命 。 在 父 亲 的 熏 陶 下 , 从 小 学 他
习 书 法 、 画 , 自学 篆 刻 、 刻 。 国 并 木
作 。文 化大 革命 开 始后 , 区 他 《 穿 聂 元 梓 的 神 话 》 等 大 戳
聂 主持 的 “ 委会 ” 成 “ 革 打 历
命 和 现 行 反 革 命 ” 受 揪 斗 而
棚 、 动改 造 , 被 抄家 、 劳 并 扣
都 人 , 国 现 代 化 研 究 的 主 要 开 拓 中 者 和 代 表 性 学 者 。自 1 8 年 代 中 期 90 开 始 , 荣 渠 先 生 倡 办 并 亲 自 主 持 罗
开始 讲授 《 丁美 洲 史 》 , 拉 课
导 历 史 系 首 批 拉 丁 美 洲 研 究
国学者 普 遍参 与 的 热 门学术 领 域 。 若 要 了解 中国大 陆 的 现代 化研 究 , 则 不 能 不 提 到 中 国 当 代 著 名 历 史
学家 罗荣 渠 的名字 。 罗 荣 渠 (9 7 9 6 , 川 成 1 2 -1 9 ) 四
为 开 辟 现 代 化 理 论 与 进 程 研 究 这
一
明 就 读 前 夕 , 与 成 都 县 中 同 班 的 他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的主要内容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的主要内容一、引言罗荣渠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和“三个必须”等新发展观点,为当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支持。
而在21世纪初,罗荣渠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现代化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现代化新论》。
二、背景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
当时,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中国需要面对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罗荣渠开始探索一种全新的现代化道路,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和“三个必须”的发展观点。
然而,在21世纪初期,随着国内外环境再次发生变化,罗荣渠开始重新思考现代化问题。
他认为当时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需要重新审视现代化问题,并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理论。
三、主要内容1. 现代化与全球化罗荣渠认为,在21世纪初期,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主流趋势,而现代化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他认为,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进程,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而是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促进。
2. 现代化与文明罗荣渠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他认为,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和科技上的发展,还需要在文明和道德方面有所提升。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3. 现代化与制度罗荣渠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制度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他指出,在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制度问题。
只有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4. 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罗荣渠认为,在21世纪初期,人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时代。
他认为,在这个时代中,各个国家之间需要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并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应对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四、结论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理论,对当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演进及原因
2021年第10期(总第315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10ꎬ202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3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演进及原因安㊀㊀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ꎬ北京100875)摘㊀要:20世纪80年代早中期到90年代中期ꎬ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兴起ꎮ其中ꎬ罗荣渠的现代化理论为确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ꎮ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前十年ꎬ改革开放的深入推动ꎬ现代化研究步入鼎盛期ꎮ近十年左右ꎬ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出现微观化㊁技术化㊁去历史化趋势ꎮ这是现代化理论成功普及㊁改革实践导致理论内在张力升级ꎬ以及国外学术转向的共同影响所致ꎮ当前ꎬ现代化研究需要重新定向ꎬ维持多元㊁活跃的研究格局ꎮ关键词:改革开放ꎻ中国现代化研究ꎻ罗荣渠ꎻ再定向ꎻ多元化中图分类号:K0ꎻK27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1)10-0182-07作者简介:安然ꎬ1976年生ꎬ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ꎬ历史学博士ꎮ㊀㊀20世纪是大变革的时代ꎬ空前的创造与空前的毁灭同行ꎮ造成这一巨大悖论的核心变化ꎬ是世界现代化进程前所未有的扩张和加速ꎮ被动卷入这个进程的中国ꎬ不断在抗拒与融入之间㊁在不同方式与程度的融入方案之间犹疑抉择ꎮ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国全面㊁主动推进现代化的新起点ꎬ现代化研究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人文科学界的重大课题ꎮ然而ꎬ世事流转㊁时代迁移ꎬ中国的现代化研究近四十年来经历了一段不寻常的起落变化ꎮ㊀㊀一㊁改革开放与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ꎬ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ꎮ作为一个在冷战背景下崛起㊁由诸多社会人文学科共同推动的理论集合ꎬ现代化理论构不成严格意义上的学派ꎬ也没有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ꎬ其只是试图以一套基于西方经验的现代化范式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战后发展提供方案ꎬ但无论如何ꎬ它对于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和发展方向还是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ꎮ其要旨包括:参照西方现行社会结构和制度架构提炼的现代性范畴ꎬ如机械能源的使用与知识迅速增长㊁私有产权和自由市场体系㊁民主代议和官僚科层体制㊁社会流动㊁高度差异化和互赖化的社会结构㊁工具理性㊁个体本位和开放乐观的现代人格等ꎻ以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为原型概括的现代化范式ꎬ包括工业化㊁民主化㊁法治化㊁城市化㊁专业化㊁世俗化等ꎻ传统 现代两分法㊁线性进化论㊁社会发展的内因论解释等方法论ꎮ中国对现代化的自主探究早于此ꎮ梁启超是系统探讨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先行者ꎮ他对戊戌变法和现代政治体制的反思ꎬ对自由理念㊁进步观念㊁科学精神和文化概念的阐释ꎬ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从 器物 到 制度 ꎬ再到 文化根本 逐层推进的分析ꎬ以及 世界之风潮ꎬ由西而东ꎬ愈接愈厉ꎬ十八九世纪所演于欧美之壮剧ꎬ势必趋而集于亚东 的预言[1]ꎬ都体现出他对现代社会发展方向㊁层次㊁内涵和演进规律的理解ꎮ20世纪二三十年代ꎬ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ꎬ中国思想界独立探索自身现代化道路的努力大规模展开ꎬ东西方的文化碰撞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制度选择㊁维护国本还是力推西化㊁工业立国抑或农业立国等问题都引发了热烈讨论ꎬ自由主义㊁民族主义㊁社会主义㊁保守主义㊁平民主义各家争鸣ꎬ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革命史范式之281下ꎮ60年代ꎬ当中国史学界得知日美两国在日本箱根召开现代化问题研讨会时ꎬ曾以现代化理论对抗唯物史观为由进行过批判ꎮ直至改革开放以后ꎬ现代化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ꎬ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才成为时代的共识ꎮ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ꎬ政府和学界普遍意识到中国的改革实践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ꎬ中国社会科学亟须开放㊁创新ꎬ 社会科学要为现代化服务 ꎬ对中国走向现代世界的社会巨变做出积极回应ꎬ为现实问题提供理性思考和解决方案[2]ꎮ在政策鼓励和开放的氛围中ꎬ中国现代化研究进入了起步期ꎬ80年代早中期到90年代中期ꎬ社会人文学科关于现代化的研究盛况空前ꎬ呈现百家竞出㊁多元互动的热烈景象ꎮ首先ꎬ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及相关社会科学成果大量引进ꎮ西方现代化理论在1980年被引入并得到初步讨论ꎬ«社会科学»杂志 学术动态 专栏就讨论结果进行过汇总[3]ꎮ此后ꎬ各类现代化理论以及与现代化主题相关的发展经济学㊁发展社会学㊁比较政治学㊁发展政治学㊁新儒家㊁比较历史学等西方社会人文科学著作批量引进ꎬ马克斯 韦伯㊁涂尔干㊁滕尼斯㊁帕森斯㊁罗斯托㊁英克尔斯㊁西里尔 E.布莱克㊁塞缪尔 亨廷顿㊁巴林顿 摩尔㊁罗兹曼㊁艾森斯塔特㊁海尔布罗纳㊁格尔申克龙等西方学者逐渐为国内学界所熟悉ꎬ现代化的概念和研究范式日益普及ꎬ在学术论著中随处可见ꎮ其次ꎬ各学科广泛参与ꎬ科研㊁教学㊁社会普及全方位推动ꎮ这个时期学术研讨风气浓厚ꎬ各大高校㊁科研院所ꎬ乃至中央部委和各级党报经常召开以现代化为主题的全国性和国际学术研讨会ꎬ少则数十人ꎬ多至两百余人ꎮ各社会人文学科普遍介入ꎬ各学科经常举办跨学科研讨会或联合承接课题ꎬ社会学和政治学在概念和范式的引进方面走在前列ꎬ经济学㊁法学㊁心理学在现实问题的突破上先行一步ꎬ历史学和哲学对于时代的变动反应迅速ꎬ文学㊁新闻学等也加入其中ꎮ 七五 八五 计划期间ꎬ一大批现代化研究的课题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级重点项目ꎬ如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张琢主持)㊁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比较研究(罗荣渠主持)㊁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章开沅主持)㊁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孙立平主持)㊁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朱庆芳主持)㊁国外发展理论翻译(中宣部承接)等ꎮ全国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发展政治学㊁发展经济学㊁发展社会学㊁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等相关课程ꎮ最后ꎬ学术研究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ꎬ关注方向性㊁结构性的重要议题ꎮ各学科的现代化研究基本上处于译介国外理论㊁普及常识㊁确立论纲的阶段ꎬ但问题意识和研究框架很明确:现代化的契机与模式㊁内涵与范畴㊁战略与时序㊁标准和影响因素等基本理论问题颇受关注ꎬ市场化的构成与条件㊁工业化与城市化㊁政治民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㊁社会转型与社会冲突㊁民族主义㊁社会流动与社会保障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㊁人的现代化㊁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等宏观的现实问题讨论热烈ꎬ合法性危机㊁新闻自由㊁民众监督与权力制衡等话题也得以公开讨论ꎮ这一时期现代化研究的井喷标志着长期禁锢后的一次思想解放ꎬ形成了一些突破性的共识:现代化是世界性的历史进程ꎬ中国需要对外开放㊁学习西方ꎻ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ꎬ除了物质技术层面ꎬ还包括制度和价值层面ꎬ工业化㊁民主化㊁世俗化是大方向ꎻ商品经济促进生产力是现代化的基础ꎻ现代化的多线性ꎻ中国应根据自身独特经验建立自己的现代化学派ꎬ为世界性进程贡献中国方案ꎮ㊀㊀二、史学领域现代化研究的开展及贡献初期的现代化研究虽然构想宏大㊁氛围热烈ꎬ但仍缺乏独立的理论体系ꎬ尤其是一套系统的现代化历史观ꎬ而这正是历史学应该担当的责任ꎮ这一时期历史学的现代化转向主要遵循以下路径:一是学术取向和标准的 现代化 ꎬ即在某个传统的研究对象中注入现代化的理念和思维ꎬ做出与以往不同的分析和结论ꎮ这一时期关于洋务运动㊁戊戌变法㊁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大多采取了这一研究思路ꎬ其中尤以章开沅先生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为代表[4]ꎮ二是研究主题的 现代化 ꎮ李时岳提出在以往的研究领域内 实现研究重心的转移 ꎬ开发新的研究对象和主题ꎬ 开展多层381次㊁多领域的研究 [5]ꎮ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大批关于 中国早期现代化 的研究成果即属于此类ꎮ以此为发端ꎬ开辟出晚清新政史㊁商会史㊁城市史㊁民族资产阶级研究等新的研究领域ꎮ三是研究思路的 现代化 ꎬ以现代化为脉络ꎬ对某段历史进行重新梳理ꎮ八九十年代出版的很多中国近现代通史类著作采用了现代化作为历史主线ꎬ许纪霖㊁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1800 1949»直接以 现代化 为题ꎬ按现代化的不同专题整合全书[6]ꎮ四是研究方法的 现代化 ꎮ1979年ꎬ«历史研究»和«世界历史»两家顶级史学期刊分别登载黎澍和陈之骅论文ꎮ两文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框架内呼吁研究方法的革新ꎬ主张淡化阶级斗争史观㊁强化反思传统和现代化的主题[7]ꎮ此后ꎬ历史学科的现代化转向被明确提出并广泛实践ꎮ五是比较现代化研究ꎮ通过介绍早发现代化国家成功经验㊁比较不同国家现代化的异同与成败ꎬ总结现代化的规律ꎮ世界史领域的现代化研究多属于此类ꎮ相对于以往阶级斗争史观一统天下造成的偏狭㊁沉闷㊁机械的研究局面而言ꎬ这些都是重要的突破和可喜的进步ꎮ不过ꎬ要建构一个既有理论高度又符合现实需要㊁体现学术创新且兼顾理论衔接的史学新范式和现代化史观ꎬ还需要一种提纲挈领㊁切中要害的理论阐释ꎮ在这样的背景下ꎬ罗荣渠的现代化理论脱颖而出ꎮ作为中国第一代现代化研究的代表人物ꎬ罗荣渠教授在短短十余年里ꎬ主编了 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 ꎬ主持翻译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世界经典名著ꎬ其本人撰写的«现代化新论 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及续篇ꎬ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化理论ꎻ另一方面以西方现代化理论更新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ꎬ着力发掘两者的共同点和相似性ꎬ同时会通中西㊁融合史论ꎬ提炼出一套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ꎬ为确立中国的现代化理论做出了奠基性贡献ꎮ这套富于原创性的理论体系对国内原有的社会科学理论做出了重大改良和突破ꎬ明确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方向ꎮ其主要思想包括:(1)一元多线的范式论ꎮ将生产力作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因(一元)ꎬ同时认为它并不能直接和立刻改变生产关系ꎬ一种生产力并非仅对应于一种生产关系ꎬ而是可以与彼此平行㊁无分高下的多种生产关系相对应(多线)ꎬ这就突破了以线性进化的生产关系为标准的单线论教条马克思主义ꎬ承认了多种社会制度并存竞争的可能性[8]ꎮ(2)内外因结合的动力论ꎮ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 总是众多的内因和外因的交互作用与奇特的凑合 [8]72ꎬ外因即社会结构之外的特殊因素ꎬ作用是打破较为稳定的先期结构和自我维持的内循环机制ꎬ内因即新的生产力㊁阶级斗争等内部渐变力量ꎬ其对社会变革影响的大小由原有体制的包容性及所能容纳的多元因素决定ꎬ哪种内因起主要作用则取决于社会系统的分化程度和社会整体的发展程度ꎮ这一论断破除了阶级斗争决定论的内因论窠臼ꎬ肯定了外源动力的意义ꎮ(3)以生产力为基础推动文明兴替的文明史观ꎮ将文明作为人类历史的基本单位ꎬ以生产力驱动的文明兴衰更替取代由生产关系决定的社会发展五阶段ꎬ明确了现代工业文明兴起是人类历史的方向[8]49ꎮ(4)以现代化为方向的革命史观ꎮ东亚现代化分四步走:衰败化㊁边缘化半边缘化㊁革命化和现代化ꎬ 革命化 是 现代化 的前提ꎬ 现代化 成为 革命化 的方向ꎬ以现代化范式吸纳整合了革命范式[8]ꎮ在这套理论体系中ꎬ 现代化 是一个内涵明确的文明进程ꎬ囊括了以工业革命为中心㊁以生产力为动力ꎬ从制度建设到文化重构㊁从国家转型与国际秩序重建的一整套重大变革[8]ꎮ因此ꎬ他主张为现代化 正名 ꎬ反对刻意区分 近代化 和 现代化 ꎬ并将其分别对应于 资本主义 和 社会主义 的做法ꎬ因为这会形成误导ꎬ将 现代化 降格为一个相对的时间范畴ꎬ并固化在特定生产关系的窠臼内ꎻ他也反对片面强调传统ꎬ认为 传统 一词成分复杂ꎬ必须以现代性为标准进行筛选ꎬ有利于㊁有助于㊁至少相容于现代性的传统才有价值ꎮ罗荣渠的现代化理论也是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扩展和修正ꎮ中国对现代化理论的最初了解是从摘译东德㊁匈牙利学者以及美国修正派学者的481批判性科普文章开始的ꎮ中国大规模引入现代化理论之际ꎬ现代化理论在美国高潮已过ꎬ质疑和反思成为主流ꎮ可以说ꎬ中国对现代化理论的局限 单线论㊁内因论㊁传统 现代两分法等从不缺少认知ꎮ因此ꎬ引进这样一种存在明显缺陷的西方理论风险很大ꎬ将同时面临意识形态和学术两方面的阻力ꎮ但出于对时代发展主题的敏锐感知和理论优劣主次的理性判断ꎬ罗荣渠指出: 对于这些新理论ꎬ当前应注意的还不在于它们的理论体系的成熟程度和研究结论ꎬ而是应注意它们的研究方法ꎬ特别是它们从总体上提出了哪些社会科学的新课题ꎬ开拓了哪些新领域ꎬ可以作为我们开展现代化问题研究的借鉴ꎮ 他所看重的ꎬ是现代化理论对现代性基本维度与内涵㊁现代化主要方向和内容的阐释ꎬ以及那种结构主义和历史比较的分析方法ꎬ这些正是中国的现实发展所迫切需要㊁而原有社科理论最为缺失的东西ꎮ必须承认ꎬ早期的现代化理论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ꎬ但它不完全是意识形态的产物ꎬ而是扎根于启蒙思想传统和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之中的ꎬ剔除掉特殊时代背景和意识形态化造成的偏狭局限之后ꎬ这一理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ꎮ为了弥补现代化理论的缺陷ꎬ他对现代化的局限性和负效应提出明确警示[8]171-172ꎬ扩大并修正了现代化理论的内涵ꎬ在引进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同时ꎬ也引进了现代化修正理论㊁依附理论㊁世界体系理论㊁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修正性㊁批判性甚至对抗性发展理论作为补充ꎬ与现代化主题相关的各类社会科学理论的经典论著也荟萃其中ꎮ在实践层面ꎬ罗荣渠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视角诠释世界现代化进程㊁反思中国现代化ꎬ进行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启蒙ꎮ首先ꎬ直言揭示自身不足ꎮ他非常强调世界文明在现代化大趋势之下的交流汇通ꎬ认为存在一种由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公平所决定的普遍一致性ꎬ中国要向世界开放和靠拢ꎮ他对中国现代化的判断是:中国属于外源性现代化国家ꎬ现代化可以搞ꎬ但不能从内部自发产生ꎬ决定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不是文化传统ꎬ而是旧制度被破除的程度ꎮ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一系列失误:从19世纪早期之前选择机会的自误ꎬ到19世纪后期制度变革的延误ꎬ到20世纪前40年现代化的扭曲和断裂ꎬ中国要想发展ꎬ必须融入世界ꎮ其次ꎬ提出建立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ꎮ他认为ꎬ创建现代化研究 中国学派 ꎬ就是中国人在世界现代化的大趋势下ꎬ通过吸收㊁借鉴现代化理论ꎬ结合自身需求与实践ꎬ提升和探索自身现代化方案的理论尝试ꎮ只要是对自身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的理论ꎬ就是中国人自己的现代化理论ꎮ最后ꎬ从正反两面推动社会观念转型ꎮ从理智上讲ꎬ中国若不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转型ꎬ很难汇入世界潮流ꎬ遑论有所贡献ꎮ从感情上讲ꎬ中国若不预先确立自身主体性ꎬ则很难跨越民族心理的障碍ꎬ接受西方化色彩强烈的现代化理论ꎮ罗先生以其深厚的理论素养和高超的论证技巧ꎬ将两种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ꎬ尽力消除基于民族情感㊁意识形态㊁学术惯性思维等造成的障碍ꎬ推动社会观念的 脱敏 和开化ꎮ㊀㊀三、中国现代化研究的转型及其原因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前十年ꎬ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全球化的发展ꎬ中国更充分地融入了世界ꎬ社会意识进一步觉醒ꎬ现代化研究步入繁荣鼎盛期ꎮ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广受认可的学术范式扩展到社会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ꎬ应用于高校教学和政策咨询ꎬ甚至进入中学历史教科书ꎮ现代化研究逐渐从宏观走向中观层面ꎬ在工业化㊁民主化㊁世俗化的大方向下ꎬ注重理论体系的细化和具体问题的考察ꎬ以推动制度构建㊁落实社会启蒙ꎮ在理论建设方面ꎬ继续发掘和辨析马克思经典论述中的现代化元素ꎬ比如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和人的发展的论述ꎻ西方现代化研究成果的译介进一步推进ꎬ引进版图书在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中的码洋比重和品种比重都持续增长ꎬ国内图书市场在更多㊁更快地引入优秀的西方学术著作和社会读物方面ꎬ日益与国际市场实时对接ꎻ在现实考察层面ꎬ市场化㊁民主化与威权主义㊁民族主义㊁意识形态转型与文化重构等现代化结构转型诸问题成为研究重心ꎬ后发现代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范例和失败案例ꎬ比如东亚资本主义㊁威权政府与东亚文化ꎬ拉美军人政权㊁民众主义和581增长模式等问题备受关注ꎮ有关中国的现代化研究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重新审视和认定上有突破性进展ꎬ改革进程中的现实问题ꎬ国企改革㊁政企关系㊁腐败㊁政治体制改革㊁城市化与城乡差距㊁中产阶级㊁新农村建设㊁弱势群体等都是热门论题ꎬ每年都有大量研究计划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资助ꎮ近十年左右ꎬ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发生了一些变化ꎬ出现微观化㊁技术化㊁去历史化的趋势ꎮ从研究主题看ꎬ现代化研究多聚焦在具体的 器物 层面ꎬ重大体制问题及结构性因素的讨论趋于减少ꎬ微观化㊁技术化㊁ 中性化 选题增多ꎮ从1998 2020年中国知网上以 现代化 为主题的论文情况来看ꎬ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关的研究最多ꎬ农业农村现代化㊁教育现代化次之ꎬ三者合占半壁以上江山ꎮ以现代化转型㊁经济现代化㊁政治现代化㊁法制现代化等中观研究为主题的论文仅占两成ꎬ近十年来这一趋势尤为明显ꎮ中等收入陷阱㊁社会稳定㊁民工荒等改革难题也有论及ꎬ但在论述角度㊁深度和创新性上有待拓展和提升ꎮ在学科分布上ꎬ呈现现代化研究 去历史化 ㊁历史研究 去现代化 的趋势ꎮ行政学与行政管理㊁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㊁农业经济㊁教育学等学科发表论文数量占总数的大半ꎬ法律㊁社会学㊁哲学等学科的现代化选题比重偏低ꎬ而历史学尤为明显ꎬ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历史论文占比不足5%ꎬ近十年论文发表曲线陡降ꎮ在研究方法上ꎬ 现代化研究 整体轮廓模糊化ꎬ以现代化问题为平台的跨学科研讨盛况不再ꎬ一度在现代化研究的旗帜下汇聚起来的理论群落分解为不同学科领域的边缘化分支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关注具体问题ꎮ历史学科内ꎬ出现了终结宏大叙事㊁走出革命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声音ꎬ现代化视野下的世界历史比较研究悄然让位于新兴的全球史研究ꎮ在理论取向上ꎬ观点分歧趋于扩大ꎬ并有向底层共识蔓延之势ꎬ市场界限㊁政府角色㊁民主和法制路径㊁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等问题争议很大ꎮ总体来看ꎬ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整体形态模糊到明晰㊁再到模糊的 倒U曲线 :最初ꎬ现代化研究在各学科内部零散进行ꎬ多限于技术层面ꎬ基本未脱离 四个现代化 的范畴ꎬ其中农业现代化占据讨论的绝对中心ꎻ随着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普及和中国现代化理论框架的形成ꎬ现代化研究作为一个虽不构成学派㊁但粗具形态的理论集群崛起ꎻ近十年则再次回归各学科ꎮ这一转型头绪繁多ꎬ原因复杂ꎬ大致是学术因素与社会因素㊁内在困境与外部压力共同促成ꎬ兼有积极面与消极面ꎮ从学术角度看ꎬ这首先是现代化理论成功普及的结果ꎬ符合宏观理论发展的规律ꎮ早期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功能和意义在于确立框架㊁引导方向ꎮ当最初需要据理力争㊁引经据典予以证明的主要框架和基本命题被默认和接受ꎬ隐身为前提时ꎬ第一代现代化研究的历史作用大半完成ꎬ后期研究必然随之沉入微观ꎮ由于第一代㊁第二代现代化研究学者们的努力ꎬ现代化的理论框架㊁研究范式和关键命题已经重塑了中国社会人文科学的基本面貌㊁底层思维和主要问题意识ꎬ这一成就无可置疑ꎮ从理论发展的规律看ꎬ多元分化㊁历经蜕变是学术发展的常态ꎮ从宏观理论圆融一体的早期框架中分化出来的各派沿不同方向穷根溯源㊁极致探寻㊁乃至撕裂争吵ꎬ为多方探索提供了可能ꎮ此外ꎬ就方法论而言ꎬ早期现代化研究思维宏阔㊁涵盖性强ꎬ跨越不同领域和学科ꎬ这既是优势ꎬ也是劣势ꎮ过于宏大的理论构想容易受制于有限的研究实践ꎬ宏观与微观脱节㊁论证追不上思想㊁深刻有余而根基不足ꎬ可为一时之先ꎬ但难以常态化ꎬ学术传承颇有困难ꎮ其实ꎬ这也是美国现代化研究所面临的问题ꎬ跨学科体系之下兴起的现代化理论各个分支几乎都在一两代之后携带着第一代理论的一部分基因ꎬ回归各自的传统学科体系之内ꎮ从社会方面看ꎬ这是改革深入推进后ꎬ体制内部矛盾暴露带来理论内在张力升级的体现ꎮ现代化研究鲜明的现实取向使其不可避免地牵扯到发展观㊁历史观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ꎮ认为现代化理论具有西方中心倾向ꎬ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不相容的声音始终存在ꎬ尤其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ꎬ革命史观与现代化史观的范式之争时起时落ꎮ现代化理论本身也是一个杂合体ꎬ中国的现681。
最新读《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札记
读《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札记罗荣渠教授的这本书, 作为一部专题性史论著作, 无论从它所涉问题的重要性来看, 还是从它所取得的成绩来看, 都称得上是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吸引我去读它的是一个“新”字。
通读全书,可以感受到罗教授是在厘清了世界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历程、各个时代各个流派的具体特点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讨论之源起和迟滞原因作了深入考证、细致研究之后,在广泛吸纳海内外有关跨学科的学术成果基础上而得以完成的。
一个“新”字突出了本书的核心价值,从主要内容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出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以生产力标准替代生产关系标准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志,否定了单线理论;其二,从宏观历史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其三,在研究中国近代巨变方面突破以“反帝反封”两个过程作为基本线索和理论分析的框架,从众多的内外因素的互动作用,提出了中国变革的新思路;其四,罗教授在否定“绝对精神”的历史观念基础上,特别重视文化因素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并就此深入地分析了东亚以及中国近代现代化思潮的变化。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即第一编:转变时代的新历史观;第二编:现代世界发展趋势通论;第三编:转型期中国发展趋势通论(1949年以前)。
“这是一个三层式的结构:最基层是现代化理论;第二层是现代化的世界进程;第三层是现代化的中国进程。
”可谓既有理论又有实际, 既宏观又微观。
在《补编》中又加入第四编:世界现代化过程与东亚的崛起;第五编: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这一部分注重考察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以较多篇幅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以下我想侧重谈谈读完罗教授书后的几点感受:一、引进大量的概念和范畴,并有诸多理论建树在研究人类生产力的阶段性特征时,作者提出了原始生产力、农业(含畜牧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的概念。
为了明确界定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特征,作者引进了“初生的”、“发展中的”、“发达的”、“欠发达的”等定语性概念。
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A组)
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A组)《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现代化新论续篇--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从历史学角度探讨世界和中国的现代化整体进程这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新课题的专著。
《新论》全书分三编,第一编:“大转变时代的新历史观”,是用马克思主义评介西方现代化理论,并就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做了探索。
下分四章,分别阐述了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西方现代化思潮的演变和得失、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与新的现代化理论的建立四个重大理论问题。
第二编:“现代世界发展趋势通论”是对近两百年来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的总体考察。
下分三章,在三个不同层次上探讨了各种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第三编:“转型期中国发展趋势通论”,是对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趋势和特点(1949年以前)的总体考察。
这样一个研究框架,是将理论、历史与现实溶于一炉的三层结构,是历史学、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与政治发展理论相结合的跨学科方法的尝试。
《续篇》主体也是三个部分,共14章。
全书在进一步阐发《新论》所提出的重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等不同角度着重探讨了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两书结构和内容有机联系为一个整体,是在国家人文与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下完成的一项富有创意的研究成果。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1.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现代化概念,指出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范畴。
它的广义含义是指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
它的狭义含义是指第三世界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采取高效率途径,通过广泛的经济技术改造与社会改革,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新环境发展的过程。
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工业革命或工业化,但现代化不等同于工业化,其涵盖面超过工业化。
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A组)
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A组)《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现代化新论续篇--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从历史学角度探讨世界和中国的现代化整体进程这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新课题的专著。
《新论》全书分三编,第一编:“大转变时代的新历史观”,是用马克思主义评介西方现代化理论,并就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做了探索。
下分四章,分别阐述了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西方现代化思潮的演变和得失、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与新的现代化理论的建立四个重大理论问题。
第二编:“现代世界发展趋势通论”是对近两百年来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的总体考察。
下分三章,在三个不同层次上探讨了各种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第三编:“转型期中国发展趋势通论”,是对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趋势和特点(1949年以前)的总体考察。
这样一个研究框架,是将理论、历史与现实溶于一炉的三层结构,是历史学、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与政治发展理论相结合的跨学科方法的尝试。
《续篇》主体也是三个部分,共14章。
全书在进一步阐发《新论》所提出的重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等不同角度着重探讨了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两书结构和内容有机联系为一个整体,是在国家人文与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下完成的一项富有创意的研究成果。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1.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现代化概念,指出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范畴。
它的广义含义是指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
它的狭义含义是指第三世界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采取高效率途径,通过广泛的经济技术改造与社会改革,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新环境发展的过程。
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工业革命或工业化,但现代化不等同于工业化,其涵盖面超过工业化。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的核心观点是通过加强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他认为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的现代化,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
在经济方面,罗荣渠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推动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提升,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转变。
他强调要注重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提高民生福祉,促进城乡发展的平衡。
在政治方面,罗荣渠认为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加强民主建设,完善法治体系,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他主张通过法治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加强党的领导,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国家。
在文化方面,罗荣渠认为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推动文化的创新和融合,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
在社会方面,罗荣渠认为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关注社会公平和社会文明建设,推动形成多元化、包容性的社会结构,加强社会保障和人民福祉的保障。
总的来说,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强调要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他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并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现代化建设符合中国国情。
外国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事业的研究
外国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事业的研究国外有关中国现代化的研究以《中国的现代化》为代表,从17、18世纪一直写到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运用的基本理论是西方流行的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和政治学中的行为主义。
国内的现代化研究以罗荣渠为代表,提出了“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实际上呈现出四个过程的交织。
国外的有关中国现代化研究的著述传入已有十余年,国内的同类研究在这期间也出现了一批成果。
选取双方代表性的作品加以“研究的比较”,可能有助于深化对双方的认识,促进和提高国内的现代化研究水平。
一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美国学术界曾出现一股对西方现代社会和西方中心论进行反省的潮流。
罗兹曼、布莱克等人在1974-1981年间写成的《中国的现代化》,与五六十年代带着“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甚至是“美国化”偏见的社会学家T·帕森斯、充满反共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史学家H·罗斯托等人有所不同,他们承认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在描述和分析中国近二三百年历史的时候,较为客观公允,对1949年以后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波折也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分析。
《中国的现代化》展开讨论的时间起点是17、18世纪,通过这种长时段的追溯,该书提出,“我们所掌握的大量证据表明,对新挑战做出积极响应的机会上的失误和手段上的削弱,恰恰就集中在18世纪,只不过这一过程的结果到后来才明朗”。
就是说早在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之前的半个甚至一个世纪,中国就已经衰败了。
在考察的下限方面,《中国的现代化》一书写到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体现了现代化进程的继承性。
该书还指出了1949年前后的区别,作者强调此前中国缺少能发挥“整体性功能的中央领导。
政府没有对经济增长作出重要的贡献,也没有去利用经济增长的实惠,反而被资源匮乏诸如税收不足等所削弱”。
而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调动和扩大资源供给上表现出非凡的能力”,“首次在现代中国取得了相当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认为这“是在相对停滞了半个世纪之后的一个相当大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百年中国社会变革新探索——罗荣渠教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一中国的现代化是由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的矛盾冲突所引起的多向性综合历史变革过程对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变革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过渡的历史变革,是一个国家或社会中现代工业文明逐渐兴起、扩展并取代传统农业文明的社会巨变。
由于以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现代工业文明是首先从西方国家中产生,然后向非西方世界扩散的,因此,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其现代化首先是一个接纳西方工业文明的过程。
在接纳过程中,通过本国的传统农业文明与西方的现代工业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运动,在不断地改革本国的传统农业文明,使之适应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使之与本国的传统文明相溶合,最后形成一种本土化的、继承了本国传统文明中能够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精华部分的新的现代工业文明。
这一过程一旦完成,也就是当这种新的现代工业文明覆盖了全部社会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完成了现代化过程,从而迈入了现代工业社会。
在研究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的时候,切忌两种片面的倾向。
一是由于其现代化首先是一个接纳西方工业文明的过程而将它理解为就是一个“西方化”的过程,就是单纯地移植西方文明的过程。
这种观点忽视了西方工业文明在进入非西方国家后,在与该国的传统文明的矛盾冲突之后被改造得与该国的传统文明相溶合从而使其本土化了的事实。
另一种倾向是将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袭入视为完全是破坏该国的发展进程的过程。
这种观点将目光主要集中于由本国的传统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动乱和灾害,而忽视了只有通过这些矛盾冲突才能使本国的传统文明演变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事实。
罗荣渠教授正是通过对这两种片面倾向的批判地反思中开始其中国现代化研究的。
罗荣渠教授将重点放在对后一倾向的反思上,因为对前一倾向反思无论在国内或国外都随着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而已广泛展开,而对后一倾向的反思在国内仍然困难重重。
后一倾向在国内的主要表现是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完全归咎于或主要归咎于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渗透和帝国主义侵略。
在这种倾向中,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被看作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基本线索。
罗荣渠教授尖锐地指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6页)在“帝国主义侵略论”中,只看到了西方工业文明中恶的方面,即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破坏作用,而忽视了在“侵略与反侵略”的外壳掩盖下的本国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之间的复杂的矛盾运动,以及通过这种复杂的矛盾运动,中国不断地走向现代社会的趋势。
而罗荣渠教授的中国现代化研究恰恰要将研究的焦点对准这种为“帝国主义侵略论”所忽视的复杂矛盾运动过程,从这种复杂的矛盾运动中探求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罗荣渠教授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将西方工业文明侵袭进来以后,引起中国近代变革的现代西方工业文明与传统中国农业文明的矛盾运动划分为三组,即殖民主义侵略和反殖民主义侵略的矛盾、资本主义新生产方式与中国古老的农副结合的生产方式的矛盾、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一商业文明与以儒教文化为核心的华夏农耕文明的矛盾。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237页)罗荣渠教授强调,在中国现代化研究中,既要重视中国历史的主体性,又不能忽视中国走向现代世界的客观趋势。
通过对以上两种倾向的批判和反思,罗荣渠教授实现了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变革。
在第一种倾向中,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用西方现代文明取代传统中国文明的过程,在后一种倾向中,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在西方文明的破坏下不断受到挫折的过程,它们都忽视了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
“中国走上通向现代社会之路的大变革是由外力推动的。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239页)如果没有西方工业文明(伴随着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入,中国就不可能(至少不能这么早地)启动现代化进程。
因为在西方工业文明到来前夕,中国内部本身根本不具备自发走向现代社会的条件。
不仅如此,此时的中国正处在严重的自身衰败化过程之中。
但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中国的现代化并不是简单地由西方工业文明取代中国传统文明的过程。
中国的传统文明在不断地改革自身的同时也在改造西方工业文明。
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作用必然要同中国社会自身的运动相互交织并受到改变。
“中国通向现代世界的发展过程既不能看成是‘外因’引起的单向运动,也不能看成是‘外因’与‘内因’对立两极之间的直线运动,应看成是错综复杂的、多线性多方向的矛盾运动。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240页)罗荣渠教授把西方工业文明袭来之后,在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的中国近代变革总过程归纳为以下四个不同的过程:(1)自身衰败过程。
主要表现为国家政治权威的衰落和作为立国基础的农村和农业的衰败,它是中国传统的“王朝循环”运动,若没有西方工业文明的袭入,这一过程将使清王朝为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
(2)半边缘化过程。
这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力冲击下,中国原有的进程被打断,被纳入以西方资本主义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沦为依附性的半殖民地的过程。
(3)革命化过程。
这是反抗以上两个过程的运动。
在西方工业文明袭来之前,这种反抗运动是一种传统意义的农民运动,它是导致王朝变更的主要动力。
在西方工业文明袭来之后,这种反抗运动脱离了传统范畴,演变为一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它不但是国家衰败的抑制力量,同时也是半边缘化的抑制力量,也就是反帝反封建运动。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它又进一步演变为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
(4)现代化过程。
这是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逐渐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
现代化与衰败化和半边缘化是完全对立的过程,衰败化和半边缘化愈甚,则现代化愈弱,相反,则现代化愈盛。
革命化作为抑制衰败化和半边缘化的手段,其愈有效,便愈有利于现代化的进展。
中国的现代化史就是革命化过程与衰败化和半边缘化过程相互斗争,革命化过程逐渐抑制衰败化过程和半边缘化过程,使时隐时现、时断时续的现代化过程逐渐显现出来并最终成为中国社会变革的主流趋势的历史。
只有全面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现代变革中这四大过程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才能正确地解释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全部复杂性的困难所在,正确解释中国通过革命化使现代化成为主流的独特道路,正确解释中国现代化为什么呈现为一种极不稳定的波折式推进。
①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242页.二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具体分析: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及模式转换问题在完成了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变革后,罗荣渠教授集中了主要的力量,对中国现代化的具体进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剖析。
在衰败化、半边缘化、革命化和现代化四种过程的交织运动过程中,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多次大的转折: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为清政府尝试进行君主制的自上而下的保守现代化的时期;1911年至1949年为共和制度下的国家重建时期,其中1911年至1927年为自下而上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实验期,1927年至1949年为以城市为基础的仿效德国保守型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与以农村为基础的仿效俄国式的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新民主主义现代化道路相互对立,但以保守型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为主导的时期;1949年以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其中1949年至1979年为激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运动时期,1979年以后又转换为非常特殊的在社会主义体制内部实行市场经济的混合型现代化模式。
任何国家或社会的现代化都是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开始的。
在现代化的启动和进展过程中,作为统治者的封建阶级对于现代化的态度对这个国家或社会的以后的现代化进程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在内源性现代化国家中,现代化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的过程,而在外源性现代化国家中,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现代化是西方工业文明袭来之后一方面使这个国家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另一方面又使其社会逐渐地产生否定原有社会结构而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
无论哪种情况,封建统治者都必须面对一种新兴起的、与原来作为其统治基础的传统社会结构相异质的、否定性的社会动向。
此时,封建统治者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顺应这种发展趋势,不断地改革自身,在自身的改革中推进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过渡。
在这种情况下,封建统治者就会不断地通过自身改革向资产阶级转化,整个社会也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顺利地走向现代化,革命将会被避免,或者只发生轻缓的革命。
封建统治者的另一种选择是拒绝实行自身的变革,压制新兴的社会发展动向,以期在维护原有的社会结构的基础之上维护自己的统治。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看新的社会发展动向的力度的大小。
如果新的发展动向具有很大的力度,封建统治者就会为代表新的发展动向的新的社会阶级所推翻,从而通过革命为现代化开辟道路。
相反,如果新的发展动向力度较小,国家的现代化就会因为反动势力的压制而进展缓慢,甚至完全遭受挫折。
在外源性现代化国家中,其现代化是由外力推动的,因而其发展的力度一般都由于缺乏内在的推动力而比较弱小,封建统治者是否能继续存在下去一般都取决于它是否能有效地抑制住西方工业文明袭来之后日益加深的边缘化危机。
而要抑制住边缘化危机,又必须在两个方面有出色的成就,一是在军事上有效地抗击殖民侵略,一是改革传统体制,使得由外力启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能够较顺利地发展下去,二者缺一不可。
而一旦做到了以上两点,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就已经实现了自身的变革而脱离了传统的性质。
如果以上两个方面都没有做好,它的唯一结局就只能是垮台。
罗荣渠教授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是由外力启动的,但他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具体研究始终是围绕中国社会本身的体制和结构进行的。
也就是说,他要研究的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结构与体制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发生怎样的变化的”。
①在研究1911年以前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保守型现代化尝试时,罗荣渠教授就是围绕着清政府在抵抗半边缘化和抑制内部衰败化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结构和体制的变化和对现代化的影响而展开的。
在分析中国为什么没有从内部自发地产生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新动向时,罗荣渠教授指出,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中缺乏内在的强大启动机制”②。
笔者曾根据对中国、英国和日本三国早期工业化启动机制的比较分析,将这个“内在的强大启动机制”归结为农民手中的剩余产品价值的出现和增长③,罗荣渠教授将其概括为“民间权势的增长”④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