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过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教育改革
高校美育改革优秀案例范文
高校美育改革优秀案例范文“把学生的发展融入到社会大背景中去,促进其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亟待破解的难题。
对此,近年来,山东师范大学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教育改革之路。
在此过程中,学校以“以美育人、以美塑人、以美促学”为办学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养。
目前该校艺术教育已形成“普及化、多元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学校基本情况山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和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山东省“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山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形成了以工为主、文理并重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山东、河南、湖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各类设施完备、设备先进、功能完善。
1、地理位置优越山东师范大学地处历史文化名城、风景秀丽的山东省省会济南。
济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古都之一,是全国唯一以省会命名的省会城市。
济南东临大海,西与烟台、威海毗邻,南与省会济南隔海相望。
济济铁路纵贯南北,京沪高铁从校园东西穿行而过。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地铁1号线、3号线直达市中心;地铁2号线、6号线贯穿校园;距离济南东站3个客运站均在20分钟车程内,5个客运站分别与济南客运总站、济南西站接驳联运;公交线路多达20余条、途经站点40余个、直达20余个城市及国内各大交通枢纽站;省内各大公交线路星罗棋布于校园周边。
济南机场是全国主要运输机场之一,与全国30个省会及计划单列市实现了通航;与北京、上海等30多个大中城市保持了往来,直达国内40多个城市。
济南公交集团在全国30个主要城市均设有客运站和公交枢纽车站,形成了以高铁站和客运站为中心的铁路公交枢纽网络体系。
学校在省内9个城市设有21个分院(所),拥有11所直属附属事业单位,近万名教职工;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000余人。
浅析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教学改革
浅析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教学改革
陈洪刚 ( 新疆 师范大学美术 学院 新疆乌鲁木 齐 8 00 ) 300
摘要 :本文在基础美术教育新课改的前提 下,浅谈一些 自己对高等 师范美术教育教 学的思考。有以下几点,一是高等美术院校教师在 美术 学生进入高校后 就应该让学生 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方向 ;二是 高等美术院校理应该怎样 的教学的方式 ;三是高等美术院校的审美教育 和理论素质培养应该有普及到每 个学生;最后是 高等美术院校应根据新 课 改的内容重新给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 关键字 :美术教 育;职 业规 划;基础 美术教育 ;高等 美该 根 据不 伺 学生 的专 业方 向进 行 授课 ,而 不是 以前 的那种 老模 式
美 术考 生在 进 入高 校后 ,就 要 面临 选择 将 来研 究方 向的 的 问 题 ,从 大一 开始 就 应该 让学 生选 择 ,这 样可 以给 学 生定位 自己的 目标 , 也好 在 四年 的学 习生 活 中将 自己的专 业水 平提 高 ,而不 会 产 生左顾 右 盼 的心态 。 总想 着设 计挺 不错 的,也 后就 业选 择 的余 地 很大 ;又 看 到油 画也挺 好 的 ,现 在油 画市 场面 越来 越大 , 油画 的 市场价 值 也很 高 ;美 术教 育虽 然 比较 冷 门,可 以后 能 当老师 , 至少 工作 问题 能 得到 解 决 ,也很 稳 定。 如此 种种 ,学 生就 会在 这 些专业 上游 走不 定 ,影 响 了 自身专业 素质 的提 高 。 若 是能一 开始就让学 生选择 自己的专业 方 向,做 好最初期 的定 位 ,这对美 术学生而 言 ,只 会有好 处,可 以在 自己最 喜欢 的一种专 业 上 ,花足 够的 时间去研究 学习 ,这对 学生 的进 步是很有 帮助的 。
试论高校美术教育的创新
题 的能力为主 ,高校也不能仅 以学生考试成绩 作为评价的标准, 应
为整个高校教学活动创造宽松 的气氛。
3 高 校 美术 教 育 的 创 新 与 发 展
创新性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属性 ,也是 美术教育的核心, 在
我 国高校美术教育中 , 立足于现实 , 要 继承 民 优秀文化传统 , 族 并积
人 的建 立 和发 展 。教 育 学 家 康 纳 尔 曾指 出 , 校 从 教 学 过程 转 向 学
教育过程, 是一 个人性化的过程 , 这一过 程将重点 由教书转至育人。 因此美术 与教育 的结合 , 要求我们在不同的时期要寻求一种适应社 会发展的动态平衡 , 当前科技高度发展 的背景 下, 在 我们必须改变
伴随着我 国素质教育 的全面推进和快速发展, 素质教育呼唤艺 术 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为高校美术 教育的发展 开辟 了广 阔的前 景 。无论是从提高全 民族 的综合素质看 , 还是将实施 素质教育作为
能够更好的进行艺术创作 活动。 4) ( 转变现行的教育评价和考试制
度 。 试 不 再 以考 察 基 本 技 能 、 本 知 识 为 主 , 考 基 降低 对 艺 术 类 学生 外
式, 运用具体 的教学手段 , 尊重学生个性特点 , 发挥学生独创精神 , 将单一的 、 片而 的学生教育转 向培养适应社 会的 、 多维的 、 灵活 的、 综合 的和具有创 造性能力 的新时代人才 , 这是高等美术教育的必 由
之路 。
思考 , 培养独创能力 , 以高校美术教育创新 是对传统教育的摒弃。 所
语及公共课的要求 , 以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 应 技能 , 灵活解决问
我国教育事业 的一场深刻变革来说 , 高校美术教育在其 中都能起到 多方面的特殊 的促进作用 。 因此, 这就要求高校美术教育在观念 、 体
浅谈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说 明高校缺少长远考虑 。 求, 就会逐渐暴露众 多 问题。如 , 某些高校 的体现 , 只是 为 了 自身 的利益 去扩招 , 但 其 欠缺 教
传统教 学体 制, 完善课程 设置 , 对 学生 因材 美术 人才 , 有效促进 我 国高校美 术教育 的
大发 展 。
二、 高校 美 术 教 育 改革 的具 体措 施教 , 这样 才能培养 出更 多优秀 的高素 质
教学心得
A RT E D U C AT I o N R E S E A R C H
浅谈 当前我 国高校 美术教育存在 的 问题 及解 决措施
口王燕 红
摘 要: 目前 , 我 国社 会经济 高速发展 , 在一定程度上推 动 了高校 美术教 育的快速发展 。在新的社会形 势下, 我 国教 育教 学改革 逐步深化 , 但 高校 美术教 育 中存在 的 实际问题和缺 点不容忽视。笔者对 目前我 国高校 美术教育 中存在 的问题加 以总结 , 并有针对性 地提 出解决措施 , 以促进 高校 美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 词 : 社会经济 美术教育 存在 问题 解决措施
就需要 有较 深厚 的 高校 美术教育对于基础美 术教 育影响 术 高校 在 2 O多年 中招 生人 数增 加 了近 3 0 术 的真 正 内涵和 魅力 , 文化底 蕴。而文化底蕴 的形成离不开对 文 巨大 。各 高校 应 该 努力 适 应新 的社 会 环 倍 。高校 扩招就 会增 加毕 业生 的数量 , 在
1 . 转变教育观念 , 注重通才教 育 社会 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 业 的专业人
[ 1 ] 丁 春 娟. 试论 高 职 院 校 美 术教 育 . 甘肃 林 业 职 业 技术 学 院 学 报( 综 合版 ) , 2 0 0 4 ( 1 ) .
论我国学校美术教育课程观念之变革对新课改的启示
论我国学校美术教育课程观念之变革对新课改的启示【内容摘要】我国始于清末的学校美术教育至今已过去一个多世纪,课程观念历经多次变革,每一次变革都受到世界范围内知识转型的影响。
文章分析了我国美术教育课程观念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提出我国美术教育课程观念的变革对当前正在推行和深化的新课改有着重要启示。
【关键词】美术教育课程观念新课改课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课程的建设是对知识的筛选、整合与传播,经过教育学研究的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新的知识和价值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进行的重新配置。
历史上每一次关于知识的讨论,尤其是知识转型都会对课程研究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
学科内容的重组、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地位的重新估价,以及课程与世界之间的联系等,最终都将导致一定程度上的课程观念的变革。
我国始于清末的学校美术教育,其课程观念的变革同样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知识转型的影响。
一、清末学校美术教育课程观(1900-1911年)继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后,另一个英国人,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改革家赫伯特?斯宾塞在19世纪50年代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具有启发性和反思性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科学与技术的充分肯定和强烈呼吁,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课程研究。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曾经影响了美国、中国、日本及其他许多亚洲国家。
中国美术教育观念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同样受到斯宾塞教育思想的影响。
中国新式学堂最早开设的“绘画课”,是由清朝船政大臣沈葆祯于1866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中的“画法”科目。
随后陆续开设的上海广方言馆、上海格致书院、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武备学堂、江南水师学堂等学校的课程中均设有“图绘”“图画学”“制图”等科目。
但当时这类课程与西方的美术课大不相同,实际上是“为了照图制造机器,或造船体,就得懂得透视绘图学,也就是几何作图”①。
直到清末“癸卯学制”的公布与试行,中小学堂开设的“图画”与“手工”科目,其教学目的都充分体现了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思想,以实用主义和技能训练为主。
试论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变革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体育与艺术3 63 试论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变革◆左明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美术教育要想有所作为,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应优化组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教育性,增加现代主义美术教育内容,不断完善硬件教学设施。
高校美术教育教育现状教育变革 近年,报考艺术院校的热潮成为当代中国的一大景观,许多学校和家长将子女报考美术院校作为一条升学的出路,甚至出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报考美术院校”的偏向。
在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呼声中,中国高等美术教育面临量的扩展与质的提高的严峻矛盾。
本文站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背景下,并以此对当前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变革提出建议。
一、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1979年2月文化部召开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和1980年文化部教育部下达《关于当前艺术教育事业若干问题的意见》,之后,各院校开始思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问题,重新制定各专业的教学方案。
并成批选送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留学、进修、访问、考察,各类展览会、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也开展起来,许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专业,新的系科纷纷建立。
各校还纷纷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建立了各种工作室,完善了教学和科研机制。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高等美术院校已形成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修生、附中生的多层次教育体制,增设了许多短缺专业,如美术师范、美术史论、年画、连环画、环境艺术、壁挂、壁画、计算机美术、书法篆刻等等,招生人数也成倍增长。
对外开放至90年代,这时期,最有特色的新学科是电脑美术、环境艺术、视觉传达、工业设计、公共设计、综合绘画和服装设计等等。
美术创作不断推陈出新也迫使教育进行再反思,学院教育的滞后,变成了一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于是教学关注点从一般的技能训练和具体学科的专业化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转向美术观念的宏观思考,教学重点放到宏观的观念教育和理论思辩方面。
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
Vol.28No.9Sep.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9期(上)2012年9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美术专业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教育以它独特的方式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的过程中,美术教学也同样面临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这里提到的改变不是所有的否定,而是批判的、在原有的基础上去粗取精、融入先进.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改革形势严峻,寻求和建立与社会相适应的学科,改变传统的教学,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意识,如何结合社会需求,增强美术人才的竞争力,已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工作重点,加强美术教学改革显得十分紧迫.1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从专业的特点出发、要求和实际出发,美术教育,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观,开设美术相关理论和实践课程,提升学生整体的美术理论素质.配套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选择应对教材的起点、广度、深度有严格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学生的课程较多,课时量有限,各门课程注意突出重难点,讲授的重点以学生的就业目标为准,学有所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课堂教学之余,自主学习,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2加强实践教学高校美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中,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要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首先,重视美术基础知识学习注重实践环节,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理念.实践教学中,初级以写生为主,中高级以观摩作品和进行创作.明确学习任务,规定作业,在任务中适当增加感想、体会,对学生有帮助.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课堂学习的检验.高校还可以把课程和实训项目结合起来,高校可以和广告企业、电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参与设计创作,使学生参与实际的项目制作以适应市场需求.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保障,使美术教学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鼓励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步入社会、接触社会、为社会服务,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的艰辛,从中得到历练和磨练,从而为美术提供素材、为人生奠定基础.3拓宽教学方法改革课程的另一主要方面是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改革和完善美术教育教学的方法,提倡现代的教育教学观念.现代教学技术的先进性不仅使学习内容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是学生能够容易去吸收,更重要的是较低了教师讲授的时间,增加了学生多画种学习的机会,使课堂达到了一种少讲多练习的局面,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课堂氛围.以人为本的大的教育背景下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课堂文化,运用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互动式、协作式、流动教学法,从而使信息交流和反馈加强,教师对学生得到成分的的了解和指导,学生对教师的沟通和询问更加便捷,同学之间的协作和帮助更加方便,从而使整个课堂中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之间的达到和谐状态,最终培养学生具有交流沟通、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郭天炜,郭天磊(赤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在美术教育开展的今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高校美术教学在课程改革的大的背景下也必将面临着打破传统的教学局限,本文并结合当前美术相关行业的需求,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拓宽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等诸多因素,笔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改革;思考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9-0183-02183--题,提高质疑能力.4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广泛运用,包括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正逐步改变和完善这高校的教育教学,互联网丰富了课程内容,互联网免费提供了与艺术相关的资源,从而能够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影视及文字等资料,扩大课堂的知识面,教师的备课更加充分,课堂讲解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奋性和容易了解知识和介绍掌握知识,更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及了解到距离自己周围生活环境较远的从来没有接触和来了解的艺术.利用多媒体视频、音频技术采集课上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的知识供学生观看,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教学内容进行横、纵向联系,利用模像直观教学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的深度,从而达到对知识的了解.5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培养创新能力选择人类美术的精品,加强欣赏和评述这个重要环节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原因是艺术教学的必须性,另一点是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和知识的底蕴较低,从而改善这种状态.欣赏课让学生接触人类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表达人类高尚情感的优秀作品,渗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韵味.在观赏和观摩的过程中全面地了解作品的相关知识,品味作品的文化精髓,探索发现优秀作品采用的材料与技法,这些优秀作品的绘制风格、当时的文化背景和作品的特色这些不同角度的因素从不同角度上对学生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丰富主体的想象力,启发、启迪学生的创造想象才可实现美术教学的最优化.实践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创造水平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标准的评价,这就要求制定只一个标准的评价标准,对表现创造想象力丰富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彰,同时要求和培养尽量学习主体独立思考,最终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根据人才需求,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制度,利用合理的竞争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美术教师,艺术素养的提高不是与生俱来的,在长期的艺术教学实践与社会活动中逐渐获得和磨练的,合理协调教学和科研工作,提高美术教育的创新能力,深入学习和钻研为美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选好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和后备力量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建立教师进修学习的保障机制,培养教师终生学习的观念,强调基础课程,重视基本规律及原理,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7结语总之在全国教育改革浪潮的背景下,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是推动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原动力,这是一项比较艰巨的改革工作,只有开展创新完善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给美术教学带来活的生机与春天,才能遵循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开展民主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美术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校领导的积极性,领导带头,创新教育才能有大的进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倡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但是把目光着眼于学生,还要聚焦于教师,才能提高创新质量.因此,进行美术教学改革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修正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把教学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期进行探索、研究.高校顺应时代的改革潮流,积极的进行改革、改建必将转型成为教育教学示范基地,使得我国的艺术文化建设得以蓬勃发展.———————————————————参考文献:〔1〕吴冬声.当前高校美术专业教学问题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3):56-57.〔2〕谢云中.关于普通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3〕崔聪.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学心得,2009(8):111.〔4〕陈铭.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学课程整合的实践和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2003(6):4-5.〔5〕丘春晓.新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忧喜前瞻分析[J].中国美术教育,1992(2):121-123.〔6〕文志勇.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24):281-282.184--。
关于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第 1 期 20 08年 2 月
天 津 市 教 科 院学 报
Ju a f i i c d my o d c t n lS in e o r l n A a e fE u ai a ce c n oT o
No. 1
Eb2 o e .0 8
“ 什么是美术教 育? “ ” 美术 教育 的功 能和 目的是什 么? ” 对于这类 问题 , 长期 以来不乏理论上 的探讨 者。其 实早 在 2 0
世纪初 , 国现代美术教育 的倡导者和理 论奠基 者蔡元培先 我 生, 对此 就做 过精 辟 的 阐述 。他 从康 德 哲学 的基本 观 点 出
统计 ,l 97 I 18 年我 国高 等美术 教育 专业点 ( l 还不含 专业 院校
和成人教育性 质 的办 学点 ) 14个 , 19 初 , 为 0 到 90年 发展 到 10个 , 4 近十几年来 , 已增至几倍不止 。如今 的美术专业 可 以
兴未艾 的高 等美术教育热 , 我们 应保 持几 分冷静与谨 慎。
发, 认为美 的根本 特性 是普遍 性 和超脱 , 既有普遍 性 , “ 以打 破人我 的成见 , 又有超脱性 以透 出利 害关系 ; 以, 所 当着重要 关头 , ‘ 有 富贵不能 淫 , 贫贱不 能移 , 武不 能屈 ’ 威 的气概 ; 甚 至有 ‘ 杀身以成仁 ’ 而不 ‘ 求生 以害仁 ’ 的勇 敢 ; 这是完 全不 由 于知识 的计较 , 由于感情 的陶养 , 而 就是不 由于知育 , 而源于 美育”2。基 于这种认 识 , _ J 他大力提倡 美育 , 并把美术 教育看 作是美育最重要 的途径 和方 式 , 他说 “ 文化 进步 的国民 , 既然 实施科学教育 , 尤要普及美术教育 ” 。从广义 上讲 , 术家和 美
对我国现行高等美术教育体系的评价
对我国现行高等美术教育体系的评价编辑词条发表评论(0)我国学校式美术教育自开始以来就受西方的影响,建国前参照的是日本体系和法国体系,建国后至文革时期为前苏联的美术教育体系。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已从相对比较封闭的学术氛围走向兼容并蓄的国际化学术平台,从以往对西方文化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到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的上升,广大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思考,努力构建着适应中国特点的,顺应时代发展的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
但是在发展的进程中,国内各地艺术院校认识不一,总的来说,我们的美术教育观念还有待于更新,我们的美术教育政策还有待于完善。
从古到今,我国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比如说,在美术教育中所强调的模仿和师承的中国传统,它曾经创造了辉煌的中国绘画艺术,而在数字文化发达的今天已显落后。
我们面对世界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和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展望,需要改革当下滞后的美术教育体系,培养出当代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
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于960 年设立翰林图画院,推行严格的考试制度录取和培养画家,开设山水、人物、花鸟等画科,画院同时兼有创作、教学、研究和鉴藏等职能,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兼有美术教育功能的机构,并延续了300余年。
明代万历7年(1579),欧洲商人、传教士来华经商和传播天主教,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包括西方的美术作品。
清同治初期(1864年后)XX天主教会为培养圣像画人才在沪设立了土山湾画馆,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传授西洋绘画的美术场所。
19世纪末,西学东进的趋势越发明显,西方的新思潮加速向中国传播。
清朝末期,光绪皇帝接受了康有为等人的建议,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教育上的重大举措,废八股,兴学堂,引入西方的教育理念,在学校课程中开设“图画”和“手工”课。
1902年以及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明确“图画”课是中、小学的正式课程。
试论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模式之创新
我们 在美 术 教育 教 学 活 动 开始 前 , 深 入 全 面 了 要 解 学生 的各 种需 求 及 其 美 术基 础 与兴 趣 爱 好 , 有 针对 性 地拓 展 教育 教 学 内容 , 心 组 织 设 计 教 育 精 教学 内容 , 引发 大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与积 极性 。具 体 的做 法是 在备 课 时将美 术教 材 只作 为 主要 的参
要依托传授 系统完整的美术基本技能技巧及其理 论知识 的课堂教学为 中心, 以培养 专业美术创作 人 才 —— 专业 画 家 为 目标 , 显 然 是 一 种 “ 美 它 纯
术” 的教育体系。这种传统 的高等院校美术 教育 体系强调依据不 同绘 画技能特征进行 画种分科或 美术专业 的划分 , 如将美术 这一造 型艺术分 为 譬
地 掌 握美 术 专 业 科 学 知 识 与 基 本 的 美 术 技 能 技 巧, 开发 智 力 , 养成 创 造 能 力 与 审美 能 力 , 进 身 增 心健 康 , 奠定 科学 的世 界 观与 人生 观 的动 态过 程 。
教学 作 为实 现高 等 院校美 术 教育 目的与 培养 全 面
业类的高考生数量剧增 , 高等 院校美术教育发 展
前景看好。于是除了传统的专业类美术院校及其 师范类院校持续进行美术教育外 , 许许多多综合
类高等院校也纷纷设立美术学 院或美术系 , 实施 美 术教 育 。随 之各 种 新 兴 美术 专 业 相 继 涌 现 , 譬
如视觉传媒 、 艺术设计 、 陶艺设计、 动漫设计等具 有现代色彩的美术专业几乎遍布各级各类高等院 校, 这既繁荣 了高等院校美术教育 , 同时也对高等 背景下 , 本文认为 , 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只有不 断深化改革 , 创新美术教育观念与美术教育教学
高等美术教育改革实践目标及改革思路论文
高等美术教育的改革实践目标及改革思路探讨摘要:高等美术教育在教学和管理上都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从教学思想和评价体系等主要方面明确改革实践目标,理清改革思路,采取,通过加强审美教育力度、培养其美术文化的素质修养和文思能力、调整和提升师资结构、强化业务培训、树立教学观、学术观和发展观等有效的改革措施,全面提高高等美术教育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等学校美术教育改革目标改革思路培养目标的调整,是迄今与将来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核心。
我们要与时俱进地调整既定的培养目标,确立新的培养目标。
确定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活动,在探索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方面,闯出一条成功的路来。
普通高等美术教育专业在实施技法技能训练时,教师应实行多元教学的介入,提高学生的全面修养。
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尽快改革课程结构体系,增设美教类文化理论课程,以基础性、师范性和规范性为教学原则,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让“教”归位,使培养的美教人才更具审美力和教研力;让“美”普及,使培养的审美人才更具深厚的创新内涵,在知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先进的生产力作用。
美术教育专业包含美术教学与研究、鉴赏与批评、理论与知识、技能与技巧、应用与实践、综合与管理等几方面主要的教学实践内容,使学生达到教研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专业培养目标。
一、高等美术教育的改革实践目标(一)明确树立起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学思想现在各美术院校的专业课基本上不实行考试制度,成绩评定的依据是:学生的平时作业的质与量以及按时完成与否,考勤情况,学习态度,等等。
这几方面从横向看没有统一的尺度,操作起来因人而异,盲点较多。
当前抄袭、代笔的现象相当严重,很可能是较认真的同学拿了低分,取巧者拿了高分。
再加上教师指导或修改的因素,学生的真实水平难以真实呈现,这在创作与设计类的作业中尤为严重。
多重的、无量化的标准,很有可能导致无标准。
经过课题组多年的考察与实践,除了毕业创作,其余绝大多数课程,都可以用一次性操作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可以在半天或一天的时间里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
论本科院校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事 物的特征的深刻把握。色彩 使得从未进行 过艺术方面开发过 的 学 生对于绚 丽的色彩产生 了与美术专业 学生不 同的解读方式 , 色 彩在绘 画领 域 占据重 要位置 , 理论课 则为 艺术概论 、 中外 美术 史 , 加技 法理论 、 透视和解 剖等诸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 内容在本科 院校美术 专业 学 科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
全国专业艺术 院校 自身原有 学科 的调整分 化与整 合 , 其他 高 校也为 了提高办学效 益 , 新 开一大 批美术 学科 专业点 。有 些不 重 视美 术教育的综合型本科 院校 , 也在试着拓宽办学思路 , 扩大 每年
生创造性 的教育模式改 革。加强美 术专业 素质 的培 养 , 使 其技 能 与理论 同步前行 , 不仅要有 够硬的专业 技能 , 而且还要有坚实 的美 术理论知识做后盾 。 注重对美术教学方法 的研究 , 进一步明确美术专业的学科定位 与美术人才的培养 目标 , 完善其课程设置 。要 摆脱 纯艺术观念的束
论 本科院校 美术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赵 唤
( 中国名人 书画研 究院
【 摘
一
1 0 1 1 1 8 )
要】 美术教育的 目标是提高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文化素质。
愈来愈暴露 出它 的不 足 , 从课 程设置 到教 学 内容 的陈 旧过时和 教 学方法 的单调沉 闷体 现 出专业美 术教学体 系中普遍存在 的问题 。 本科院校美术专业的课程 设置分 为素描 、 色彩 、 专业技 法 、 创作 四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适时地准确调整我们 的美术人才 培养 目
美术教育改革刍议
美术教 育改革 刍议
口段
摘
磊
要: 关育是 素质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 大力推行 素质教育的 当今社会 , 美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美术教 育改革是促进 我 国美
育发展 的重要途径 , 为培 养具有创新素质 的人 才奠定基础 。
关键词: 美育 素质教 育 改革 美术教 育
实践 , 2 0 0 4 .
四、 解 决 策 略
招 生方 面— 育 随着我 国经济 的发展 而发
展, 但教育 理念 没有跟上 其前进 的脚 步。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 强调技 术为主、 忽视创
、
美术 教 育的概 念
美 术教 育一般 指 的是 以美 术课 程为
基础 的教 育门类 , 以发展美 术和 延续美术 知识 与技巧 为 目的, 以丰富人类精神文化
[ 2 ] 程振辉. 美 术教 育在 素 质教 育 中的 作 用 . 中 国民 办教 育家 优 秀论 文集 , 2 0 0 8 .
三、 影 响 美 术 教 育 快 速 发 展 的
问题
1 . 学生的基本素质参差不齐
[ 3 ] 刘红. 试论 美术教育对人 文素养 与创造 性 能力 的培 养. 高 等学校 艺术教育理论 研 究与
五、 美术教 育 的价值
美术可 以使人精 神文化得到充 实, 给 人 以高层次美 的享受, 它是人类追 求理想
二、 当代 我 国美 术教 育现 状
当前 我国美 术教 育可分 为 两个 大 的
美 的手 段 , 也是 人 类满 足 自身 需 求 的途
径 。美术教 育水平 不仅 是教 育整体 水平
为前提 , 以适应社会经济 的快速 发展为 目 的, 最终 健 全人 格 、 促 进 人 的全 面发 展 。 其教 育理念 是 : 让 艺术 与生活、 思维、 灵魂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美术教育改革思考
、
新课改对高师美术教育的挑战
近年来 ,作为肩 负着为基础教育输送美育师资重任 的高 师
美术教育 的课程改革已逐步展开 ,但与轰轰烈烈 的基础美术教 育新课程改革相 比, 步伐还是太慢 , 国高师美术教育素来沿用 我 专业美术 院校 的教育模 式 , 偏离师范性的主导方向 ; 素来在美 术
圈子里 , 引人注 目的是美术 家 , 最 而不 是教育家 , 除非教育家 身 兼艺术大师的身份 。长期 以来。在通常人眼里 , 认为美术家就是 当然 的美术教师。其实教育和创作是两码事 , 教学搞得好的教师
可以代替的。高师美 术专业 的毕业生不仅应是美术技 能的掌握
者 ,更是以培养具备 良好 的文化素质 、掌握从事美术 教育工作
所必备的文化基 础知识 和较扎实 的教师基本功 ,并 能指导 中小 学生表达美 、创 造美 的教 师为 主要 目标 的。这就要求 高师美术 教育 应按师 范规律 办事 ,加强对美 术基 础教育 现状及教 育改 革 、教育发展的认识 ,认 真研究基础教育 的基本 规律 ,学 习美
关 健词 : 课程 新
高师 美术 教育
基 础美 术教 育
改 革
我 国基础美术教育 正在积极推行 , 新课 程改革 , 作为新课程 的实践者 ,中小学美术 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关系到新课改 的
教育师资培养存 在一定 的代沟 ,高师美术教育首先应该确立对
师范性课程的关 注 ,对 自我培养 目标的确定—— 培养基础美术
领悟美术教 师的角色特征。在大一就 可以安排学生 到中小学进 行 听课 ,初步 获得 上课体 验 ,从大 三开 始就 可 以进入 教育 见 习 ,让学生通过深入 听课 、观摩 ,体验 了解新课程 中小 学美术
对高校美术教育的新思考
对高 校 美术教育 的新 思考
口刘奎 然
摘 要: 当前 , 中国高校 美术教育正面 临着提升量与质 的严峻 考验 。文章就 美术教 育的现状 、 所 面临的问题 以及发展 模式提 出一
些 建议 。
关键 词 : 高校 美术教育模式 改革创新
当下 , 为 了适应新 时代 的发展需求 , 高校美术教 育必须 改革 创新 , 促进 其健康发展 。就高校美术教 育的现状 , 笔者 谈一谈 自
创 造 多元 化 的教 学 方 法 和 形 式 , 根 据 学 生 的个 性特 点 因材 施 教 ,
培 养学 生独 立创 造 的能力 , 努力培养 出能适应社会 、 综合 素质高
和具 有创 造力 的新 时代 人 才。这 才 是高校 美 术教 育 的终极 目
标
应该 是使 学生创作 出更好 的作 品, 而不 是在美 术理论 上做过 多 的文章。教 师要 正确引 导学生 忠于 自己的 内心 , 充分 发掘 自己 的潜 力和 内心情感 , 在艺术创作 中尽情发挥 。
教育应 当抓 好这 一点, 从 学生的兴趣爱好 出发 , 在美 术教 育过 程
中注 重传统 与现代 的融合。这样 不仅 利于学 生美术素养和 审美 情趣 的提升 , 更为其 日后 的升 学与就业打下基础。
新 时期 的高校 美术教 育应 当努力迎 合 时代 发展 、 适 应现 代
化 社会 的需要 , 必须更加 清醒地认识 到教 育本身存在 的不足 , 在 各个 行 专业 知识 的传 教 , 还要注 重 思想 品德 的教 育, 让 学 生学会做 人。在 教学模 式上也 要摒 弃单 一的教学模 式 , 吸收和
但是 目前的 实际情况 并不乐观 , 部分 学校常 常用专 业课代替 了 美术课 程。 虽然有 些学校保 留了美 术课程 , 但 也没有 给 予其 足 够的重视, 以致美 术课程缺少 人文气息。 3 . 高校美术教育要注重传统与现代 的结合 传统 思想 与现代 思想 的完美结 合是美 术教 育的基本 特征 ,
对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几点看法
相应 文化 入手来综述其作品 ,并在此基础上联系相关 的现实 意义以产 生作用 。 综上所述 ,大学的美术类教育培养 出的人才对于一个 国 家、一个 社会 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对于 大学的美术教师而言 ,肩负着更为重要 的责任 。如何运用一
个好 的 教 育 教 学 方 案 对 学 生 加 以引 导 ,提 出学 生 创 造 、想 象 的空间,综合 神学 、哲学 、文学 、音乐 、舞蹈 、影视等 多种 启发式的教育手段 ,是一个负责任 的美术教师所应有 的能力
的证据 。因此无论大 学的美术 教育 模式如何调整 ,都不能 以 最大的 限度 改善教育模式 为由附加 人的作用之上 。其次 ,大 学的美术教育的改革应本着对社会 负责 的态 度去进行 。大学 教育 的产物——学生 ,最 终是要去服 务于社会,对神学、诗 学 、哲学 、 自然科学 、社会科 学等众 学科起 到反思的作用 。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和平衡人类社会 当中出现的种种 问 题 。所 以在教育 的过程 中,提 示和释放 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产
迅猛发展 。艺术家与手工艺人 的结合使包 豪斯 的教育体制有 了本质的飞跃 ,它 的教育模式不再 固定和局 限于手工 艺品制 作作坊之类的师傅和学徒之 间的关系 ,在 更大 的程度上 体现 了对人的思想上的关注 。例如给学生 以相应 的感 官刺激 ,然 后让学生用图像予 以表达 ,或在 图像训练遇到 问题 时利用音 乐或舞蹈 解决 问题等等 ,它 的教育并不完全拘泥于某种 固定 的形式,而是在最大限度上运用 了多学科之 间相互 结合和相 互影响的这一特 征 ,巧妙地解决 了单一学科领域 内的特 定问 题 ,这样在 很大程 度上 给予 学生在 思考 问题上 启发 式的帮 助 。最后 ,建议对基本知识及理论的学 习应将其置 身于 1易英 . 院主 义 的黄 昏 . 苏 画 刊 ,9 5 . 学 江 19 年
论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文化教育 ・
大 众 文 艺
论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李 晓旭 ( 哈 尔滨远 东理 工 学院 黑龙 江哈 尔滨 1 5 0 0 0 0)
摘要 :美 术专业在 高校 设置得 较早 ,属 于高校 的老牌 学科 ,经 需求 的 课程 ;第三 , 由于对 美 术 教育 进行 了专业 、 师范 、职 业 美 过 多年的发展 ,大都具 有悠久的 办学历 史、较 丰富的办学经验与强 大 术 教 育等 分类 ,也 要求 教育 者 对不 同的 门类 教育 进行 针 对性 的课 的办 学资 源,但是 正是 由于历史悠久 ,大部分 学校 的美术教育模式都 程 设 置 ,避 免 同一 ;最 后 ,美 术教 育 课程 要 体现 教育 知 识 的人 文 是沿 用传统 的培 养模 式 ,由此产 生了一 系列 的教 学弊端 ,影响 了教 学 性 、学科 的交 融性 的结 合 。美 术教 育 本 身并 非单 一 的学 科 ,其 综 水平的提 高与 学科 的不断向前发展 。 因此 ,在 高校教 学改革的大背景 合 性和 社 会 性 的特 征要 求其 要 注重 学科 间的 交融 和渗 透 ,要 将美
下 ,美术专业的改革也 势在 必行。本文结合 当前 高校 美术专业教 学的 术 教 育 与哲 学 、美 学 、社会 学 等有 机 结合 起 来 ,培养 大 学生 的综 现状 ,指 出了其 中出现 的问题 ,提 出了几点有 效的改革策略 ,希望对 合 能 力和 创新 能力 。 高校 美术专业的学科发展与教 育研 究有所 帮助 。 2 .人 才培 养 定位 于专业 性 与人文 性 的结 合 关键 词 :高校 ;美术 ;教 育;改革 ;问题 ;措 施 在 人 才 培 养 方 面 , 既要 加 大力 度 强化 大 学 生对 美 术 的 专 业
论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
论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摘要]教育对策与培养目标的调整,是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核心。
严峻的就业形势,给高校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带来了种种挑战。
因此,美术专业要有针对性地拓宽就业渠道、改革专业设置、创新教学内容,从而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面,提高他们的择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美术专业教学改革我国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期,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
高校美术本科教育已从培养高精尖的美术创作人才转为培养具有实践性和适应性的人才。
尽管如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然日益突出。
一方面,社会吸纳就业的能力在下降;另一方面,国家培养的学生人数在迅猛增长。
这种人才的社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逆向发展,将会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较大冲击。
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美术教学改革措施,扩大毕业生的择业面,使他们能顺利就业。
一、我国美术专业人才的就业状况由于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连年增加,到2006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长22%。
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需求仅为166.5万人,比上年实际就业减少2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毕业生在走向社会或在人才市场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深感所学不足或学非所用。
社会需要的是集知识、能力、管理、创新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那些传统模式培养下的专业面狭窄、知识与能力结构单一、学历层次偏低且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也会面临种种困难。
高校教育应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为毕业生赢得更多就业机会。
对美术专业来说,虽然纯艺术人才的需求已经饱和,但其他领域对美术人才的需求还未能满足,尤其是对有新技术含量的人才的需求,正伴随着新技术的开发、运用与普及而呈上升的势头。
由于社会所需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型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科学地确定与调整美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是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核心。
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能体 现美术教 育的专业性和 实用 原则; 教材 的 目录 、 章节要条理 清晰 、 内容简洁 , 同时最好 要配有大量 附图 、 参考 资料和 思考 练 习题 ……在教 学内容上 , 由于高校 的课程 比较多 , 而课 时量又有
限 , 门课 程 不 宜 面 面俱 到 , 注 意 突 出 重难 点 。 具 体 来 说 , 各 应 讲
教 学心得
A R T D U C A T l N E SE A R C H E o R
关于高校 美术教学 改革 的几点思考
口崔聪
摘 要: 近年 来 , 随着 高 校 的扩 招 , 国 高校 美 术教 育 也 随 之 取 得 了 贯通 、 我 学以致用。 此外 , 重视 美术基础知 识学 习的同时, 在 还要 很 大 的进 步 , 种 新 的美 术专 业 相 继 出 现 , 视 觉 传 媒 、 术 设 计 、 漫 十分 注重实践环 节。在美术 专业的实践教 学 中, 各 如 艺 动 低年 级 以写生 等 在 美 术专 业教 育 普 及化 的 令 天, 校 美 术 教 学 改 革 垮 在 必 行 高 .笔 者 为主, 高年 级逐 步转向观摩 作品和进 行创 作活动。针对 不同 中、 认 为 高校 美 术教 学 必 须 打破 传 统 教 学 模 式的 局 限,并 结 合 当前 美 术 相 关 专 业布置 明确的学习任务 , 规定具体 的作业量 , 在任务 中可以考 行 业 的需 求 , 定 人才 培 养 目标 , 立 健全 的教 学 体 系 , 化教 学 内容 、 确 建 强 方 虑适 当增加 一些感想 、 体会 、 日记、 小型座谈会等 内容 , 这样对 学 法等 . 同时还 应 加 强 实 践环 节 的教 学 , 而培 养 出 更富 有 审 美性 、 从 创造 性 、 生会 有 较 大 帮助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教育改革我国高等学校的美术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美术师资的重要基地,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能否胜任培养21世纪具有国际竞争力、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美育任务,是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为此,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又在2002年7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教育部部长令的形式下发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配合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教育部制定了美术基础教育的课程标准,国家这一系列的文件和行政规章的颁布实施,充分说明我国对学校艺术教育的空前重视,对促进我国学校艺术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具有全面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在贯彻实施教育部有关改革规程和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国的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提出改革的呼声很高,但总是滞后迟缓,旧的观念以及根深蒂固的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着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不能尽快进入培养美育师资为目标的轨道运转。
一、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美术教育人才需求量增大。
最为突出的表现为高校美术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剧增。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某省每年报考美术专业的人数有2000多人,而近两年已高达6万多人。
某美术高校20世纪80年代以前每年招收50多人,而近两年每年招收1500多人,与之相比,扩大了30倍。
这种现象在全国具有普遍性。
报考美术专业和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增多,已大大缓解了美术人才的需求,但是,若继续大幅度地扩招,会带来不少的问题和危机。
1.某些高校为利益所驱动,只有生源市场不顾自身的教室、设备、师资等办学条件,滥上专业,上招生规范,造成培养质量的严重滑坡。
2.艺术类招生录取文化分要求偏低,使得考生偏重技能训练,轻视文化理论学习,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化素质差,学习后劲不大,缺乏创造力。
3.不少高校的美术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偏离了以培养师资为目标的方向,所学内容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尤其是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及要求相脱节,学生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难以从事课堂以及课外教学实践。
分析以上存在的问题,改变此种状况,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求,科学地实施美术教育,培养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合格教师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二、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偏低的问题并不是学生本人单方面因素所造成的,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
这里主要考察影响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素质的客观因素。
(一)艺术类招生录取标准对考生的影响高考制度是个指挥棒,招生录取标准对社会大众、对学生的行为导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多年以来,我国艺术类招生与普通文科招生录取分数线要求不同,其中最大区别就是艺术类文化录取分数线只有一般文科录取分数线的80%(或60%),而且不计算数学分,这样一来,美术类本科学生入学文化成绩,从整体上看还不如普通专科学生甚至中专学生的入学文化成绩。
这种相对较低的文化水平,必然为学生再高等学校的深造埋下发展的障碍。
特别是把数学分只作为参考分,不计入实际成绩,使得考生再高中阶段会考之后就完全放弃了数学学习,其消极影响是很大的。
实际上美术教育与数学教育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数学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和分支,能有效地培养人的逻辑思维、空间想像、理性判断能力。
缺少这种基本素质,将直接影响人的艺术想象、造型与设计能力,尤其是对现代高科技的电脑设计与创意能力的培养造成障碍,对人的艺术创造力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困难和障碍。
同时,由于美术专业录取的文化分数线较低,就使得不少文化课成绩差的中学生家长调整教育期望指向,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美术,认为学美术是孩子上大学的一条捷径。
如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求教美术教师时说:“我的孩子文化课不行,让他跟你学美术吧!”“俺的孩子脑子不行,功课不好,让他学画画吧!”而面对学习好的美术考生,有的家长甚至中小学教师竟然如此劝说学生:“你的文化课这么好,学美术太可惜了!”等等。
这些说法蕴含着一种错误观念,即认为学美术不需要文化,不需要其他方面的素质。
这是一种很幼稚的认识。
如前所述,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文化素质直接制约着他的艺术学习、欣赏和艺术创作水平。
对于学习美术的学生来说,也只有拥有全面的、高水平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对美术专业的觯热情感,才能有效地促进自己包括美术知识和能力在内的全面的成长。
(二)现行美术专业考试方式对考生的影响正如全国统一高考直接影响着考生的学习重点一样,现行的美术专业考生考试命题也左右着考生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
就美术专业的内容来说,基本上包括:石膏挂面、人物头像、写生和色彩静物写生。
这种几年来不定的美术考试命题当然也考察出学生的一些基本知识的运用和基本造型能力,但是这种固然的狭隘的命题范围导致学生反复进行一种被动的应试训练,即从学画开始直到参加高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石膏挂面、人物头像、写生训练和简单的色彩静物写生训练,以应付决定自己命运的美术专业考试。
而作为造型艺术不可或缺的其他基本训练,以应付决定自己命运的美术基本的美术史论知识、美术欣赏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及速写构图能力训练等,考生就从未涉及过。
这就造成美术考生多方面艺术素质的欠缺。
教育实践证明,即使这些考生由于石膏挂面、人物头像写生成绩和景物写生成绩合格而被高校录取,但由于造型基础知识与能力薄弱、片面、机械,他们很难适应像样的创作和设计来。
也许有人会说,基础不好到高校不还是画这些东西吗?下工夫学啊!当然可以学习,但是人对美的感受与好奇,生动、丰富的意象的形成,自发的表现活动和创造欲的产生与发展,是从小培养起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般来说,年龄越大,好奇感就越弱;越不好奇,思考的范围亦越狭窄,这是心智成长和艺术发展的障碍。
又如儿童和青少年美术作品中的自发性的表现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的。
而这种自发、自在,是一个人创造艺术作品的基础。
考生应该在进入高校前进行全面的培养。
也可以有效的加以补偿的。
美术大家不乏有大器晚成者,如齐白石,但他也是在已具备了木工设计、雕花的基本素质以及深厚文化素养后才成为大师的。
根据这种规律,美术专业的招生就要考虑到美术才能的基本结构和要素,避免考试内容的片面化、固定化,从而引导考生全面、健康、科学、合理地进行美术训练活动,为进入高校后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三)旧学院式的美术教学内容与方法对学生的影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所受的教育训练内容,影响着他们的整体素质、整体能力水平。
而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教学方法又直接影响着学生。
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说,旧学院式的美术教育仍占着优势地位。
其教学实践还不能充分体现师范美术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内容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相脱节,远离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现象仍很严重。
在教学方法上,有些教师时常以个人的画家式的艺术偏爱观点指导教学,即不注意学生的个性培养。
学校开设的课程离培养未来的中学美术教师所必具的多方面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
绘画技能训练多于教育实习,工艺制作课、教学法课程处于附属地位。
由于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有较大距离,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能力与教学能力较差。
如分配到师专、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当了教师后他们不了解中学、小学美术教育的特殊性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教学时就缺乏针对性,仍然使教学与实际需要脱离,影响了基础美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所以,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需要进行全面的艺术素质的训练和与教学实践相联系的多能训练。
这与培养专业画家、专业设计人员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所不同,再某些方面的要求用该更高。
三、高师美术专业教育改革的几点设想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教育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人的教育观念、招生制度、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等。
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革的建议与设想。
(一)转变教育观念,注重通才教育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专门人才,与此同时,又要求这些人才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优化的智能结构、良好的情操和道德品质。
因此,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高教改革掀起了通才教育的潮流。
通才教育要求学生既有科学素质,又有艺术素质,能以极大的灵活性适应社会需要。
研究表明,科学思维的逻辑性、实证性和艺术思维的超前性、自由性是相互交织、融合与相辅相成的。
大脑右半球下意识的直觉、猜想,使人不能不断超越理性判断所规定的界限,而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
同时,直觉的朦胧目标和创意又依靠严格的逻辑予以检验,规范化的科学思维使这种探索最终成为创造性产品,成为通常意义上的发现或艺术创造。
由此可见,科学活动和艺术活动的互补,主要不是表面上的融合,而是通过注入对方在深层次上融合再一起来影响人们,从而完善人的文化素养,健全人的思维方式。
科学素质与艺术素质均衡互补是创造型人才的特点,是一种优化智能结构。
而我们目前的艺术类招生、录取工作直至进校后的学习内容,却不同程度地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截然分离,这就有损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也限制了各个专业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是当前改革不可回避的必须重视的问题。
特别是招生录取标准,应该改变忽视文化课,忽视对自然科学的要求的现象。
(二)改革与完善美术专业考试的内容与方式,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必由之路。
应试教育,是指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
素质教育则相反,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模式。
根据这种教育规律,对于美术考生或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进行素质教育,以引导学生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造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当今的教育改革应使师生树立起素质教育观念,即美术教育应着眼于人才全面发展的培养,着眼于高水准教师的培养。
这是美术教育专业的出发点,也是美术教育专业归宿。
(三)明确培养目标,深化课程改革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才素质的提高,要促使人才竞争。
而竞争的结果是否优胜,主要在于个体的适应性和开创性程度。
这就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是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这些人才适应面广,一专多能,能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个人的行为,以取得与环境的积极的动态平衡。
为此,就需要学校根据社会尤其是当代美术教育的需要,开设系统的、合理的课程和安排教育实践,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根据今后美术教学的需要学习到各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开创生活的能力。
为了做到这一点,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美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熟悉中学、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编写适应的教材,改革教学方法,不断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