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生科司新规划学门及学门研究主题涵盖范围

合集下载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关于印发《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关于印发《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关于印发《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日期】2008.05.05•【文号】科协学发[2008]74号•【施行日期】2008.05.05•【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关于印发《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科协学发[2008]74号)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为进一步做好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的管理工作,促进学术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依据《中国科协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特制定《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二○○八年五月五日附件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管理工作,根据《中国科协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全国科技大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国科协七大精神,充分发挥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研究学科发展历史和最新进展,展望学科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提升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服务。

第三条本项目包括年度学科发展研究(以下简称学科发展研究)和学科史研究。

实施内容包括开展学科发展研究、编制出版学科发展报告、召开学科发展讨论会;开展学科史研究、编写出版学科史、召开学科史讨论会;召开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等。

第四条本项目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统一组织协调,统一组织出版年度学科发展报告、学科史,召开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

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全国学会)承担组织相应学科发展研究和学科发展报告编制、学科史研究和学科史编写、召开相应学科发展讨论会和学科史讨论会等任务。

生物科学中的新兴研究领域与前沿进展

生物科学中的新兴研究领域与前沿进展

生物科学中的新兴研究领域与前沿进展从古至今,生物科学一直是人类极力探索的领域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科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新兴的研究领域和前沿的进展不断涌现。

本文将介绍几个当前生物科学中的新兴研究领域和前沿进展,包括合成生物学、纳米生物学以及人工智能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合成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致力于通过重新设计和组装生物体内的基因元件和生物系统,创造出新的生物功能和生物体。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到基因编辑技术、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多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医药领域、能源领域和环境保护领域等。

通过合成生物学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创造出特定功能的生物体,如合成肌肉、合成药物等,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纳米生物学是将纳米技术与生物科学相结合的新兴研究领域,它探索了生物体内微观结构和纳米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纳米生物学所研究的对象包括蛋白质、细胞器和细胞等。

通过纳米技术的应用,科学家们可以观察和操纵微观尺度下的生物分子和生物系统,进一步揭示生物体内的奥秘。

纳米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对生物体内生物过程的深入理解,还为开发新型的药物输送系统和生物传感器提供了新的途径。

人工智能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处理大规模的生物信息数据,提取有用的模式和信息。

这些生物信息数据包括基因组数据、蛋白质结构数据和疾病数据等。

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的基因调控网络、预测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以及发现新的药物靶点。

人工智能技术为生物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推动生物科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合成生物学、纳米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外,还有许多其他新兴的研究领域和前沿进展,如干细胞研究、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以及微生物生态学等。

这些研究领域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疾病治疗、生物能源的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规划

我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规划

一、引言: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1.科技创新的定义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

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

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

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引领的管理创新作为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科技创新的主题,也是当今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意义大学生科技创新,是面向在读本科生开展的科研项目,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进入到科研状态,通过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的锻炼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提升其专业素养,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力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竞争力。

二.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资源的浅析1.自身条件(英语专业)优势◆较强的学习、创新、领导、组织、协调、表达能力◆积极、沉着、认真的特质◆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劣势◆做事不够果断◆原则与形式影响自身判断力◆有计划,但实施情况不好,常常打乱2.相关资源环境2.1桂林市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地处湘桂走廊南端,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毗邻广东省2.2桂林理工大学学校以开展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同时举办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

现有35个硕士点、55个本科专业,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门国家级本科精品课程,18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17个自治区级优质专业。

生物科学专业发展规划

生物科学专业发展规划

生物科学专业发展规划生物科学专业是我院在专科生物教育的基础上办学水平和层次的提高。

为了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现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制订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的意见》,结合学院专业发展规划精神和本专业现有的状况和特点,特制定生物科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就业为导向,以培育特色和创建品牌为重点。

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重点建设,科学发展。

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建设定位立足皖东,面向安徽,融入“长三角”,服务全国。

三、建设目标与规划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发展的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体,以专业基地建设为依托,以“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加强专业建设,使生物科学专业成为合格以上本科专业,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要求。

1、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根据学校办学条件,生物科学专业每届学生为60-80人。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全面扎实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农、林、渔、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生物高新、食品、生物工程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教学和科技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在攻读研究生或就业应聘中具有显著的竞争力。

2、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加大投入,内培外引,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促进快速成长。

五年后,生物科学专业师资队伍学历和职称结构达标,且形成稳定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围绕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培养既有高等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又有理论应用及实践创新能力,既有专业知识理论和学识修养,又有社会实践经验和业务操作技能,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教师队伍。

生物科学教育部专业解释

生物科学教育部专业解释

生物科学教育部专业解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生物科学教育部专业解释生物科学教育部是一个专门负责生物科学教育和研究的机构,旨在培养和推广生物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优秀的生物科学人才,促进生物科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下面将对生物科学教育部进行详细解释。

一、机构设置生物科学教育部通常由教学部、研究部、科研部、实验部、财务部等部门组成,每个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任务。

教学部负责安排生物科学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研究部负责生物科学研究项目的规划和实施,科研部负责组织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实验部负责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的管理,财务部负责全院财务的管理和预算的编制等。

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形成一个紧密的组织结构,确保生物科学教育部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二、教学内容生物科学教育部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技能。

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践等形式,全面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工作做好准备。

三、研究领域生物科学教育部致力于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开展生物资源利用、生物医学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通过科学研究,生物科学教育部可以开拓生物科学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生物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为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四、人才培养生物科学教育部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和选拔优秀的生物科学人才,不仅包括教育学生,还包括培训和培养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等各类生物科学人才。

通过举办各类学术会议、研讨会、讲座等形式,促进生物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激情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成为生物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

第二篇示例:生物科学教育部是一个专门负责生物科学教育的机构,其任务是提供高质量的生物科学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生物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学科门类是什么意思

学科门类是什么意思

学科门类是什么意思学科门类是指将知识领域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进行划分的概念。

学科门类的划分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各个学科领域,方便人们了解和研究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发展。

学科门类的设立可以帮助学术界和教育机构更好地进行学科划分、人才培养和学科研究。

学科门类的划分原则学科门类的划分通常按照学科的性质、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科门类划分原则:1.学科性质:按照学科领域所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进行分类,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

2.研究内容:按照学科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划分,如物理学、化学、文学、法学等。

3.学科领域:按照学科所涵盖的领域进行分类,如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

4.发展方向:按照学科在实践和科技发展中的应用方向进行分类,如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等。

学科门类的划分原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分,以适应不同学科的发展和需求。

学科门类的作用学科门类的设立有助于有效组织和管理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学科管理:学科门类的设立有利于学术界和教育机构进行学科管理,明确学科的范围和归属,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更加清晰,方便学科发展的规划和布局。

2.人才培养:学科门类的划分有助于教育机构进行人才培养的组织和安排。

不同学科门类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3.学科交流与合作:学科门类的设立方便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同学科门类的研究者可以更好地分享经验和资源,促进合作研究;不同学科门类的交叉研究可以推动孕育新的学科领域。

4.学科评估与发展:学科门类的划分有助于对学科的评估和发展进行科学和系统的分析。

通过对学科门类的评估,可以了解学科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政策。

学科门类的演变与发展学科门类的划分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与发展的。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5.31•【文号】国科发基〔2017〕162号•【施行日期】2017.05.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1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教育厅(委、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发展,科学技术部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制定了《“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

现将该规划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7年5月31日“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

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这个国家原始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部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积极谋求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各领域对源头创新的巨大需求将集中释放,迫切需要基础研究发挥战略引擎作用。

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大力推动基础研究繁荣发展,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通过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和知识创新工程、985工程、211工程,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全国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长保持在20%以上。

医学科研课题设计和申报

医学科研课题设计和申报
• 2、受试对象——包括入选条件、观察例数、 分组方法等。
• 3、处理因素——包括采用的药物、手术或 其他防治措施,对其他因素和条件的控制, 如何设置对照等。
整理课件
22
• 4、实验效应——观察项目、指标的内容、 采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及标准。
• 5、研究方法和途径。 • 6、研究阶段的划分、预期结果。 • 7、研究人员和分工。 • 8、所需经费、设备和其他条件。
• 2)按要求向上级科技主管部门提供各种报告(年 度执行情况报告等),接受监督、检查和评估。
• 3)客观、及时向有关上级科技主管部门反映科技 计划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成员调整、计划修改、延 期等)。
• 2、省科技厅和省卫生厅负责项目监督检查。
整理课件
16
9、项目结题
• 按项目计划(合同)书要求完成研究任务 后,可申请项目结题:
• 1)项目申报书 • 如:《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课题申报
(合同)书》(上下册) • 2)项目可行性报告及附件(重大项目) • 3)项目查新报告(避免重复研究)
整理课件
9
申报书及可行性报告的主要内容
• 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现有研究基础、特色和优势
• 应用或产业化前景、科技发展或市场需求
• 2)在相关研究领域和专业应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 和技术优势;(第一承担者责任制)
• 3)具有为完成项目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
• 4)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研究积累;(招 标竞争)
• 5)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 6)具有完成项目的良好信誉度。(未结题者)
整理课件
8
申报项目应提供以下材料
整理课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关于开展医学类专业高等专科教育评估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关于开展医学类专业高等专科教育评估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关于开展医学类专业高等专科教育评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3.10.27•【文号】教高司函[2003]225号•【施行日期】2003.10.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关于开展医学类专业高等专科教育评估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2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2]2号)、《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2002]4号)等文件精神,规范高等医学专科教育,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教育部、卫生部决定自2003年开始,开展医学类专业高等专科教育评估工作。

经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学校试评,我们制定了《医学类专业高等专科教育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评估工作事宜通知如下:1.评估范围:已开办和拟开办医学类专业教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评估时间:从2004年开始,每年的5-6月和9-11月均对上述类型的学校分批进行评估。

2003年12月对部分申办医学类专科专业的学校进行评估。

3.评估方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按《方案》进行自评,并申请、接受专家组实地考察评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按《方案》进行自评,于2004年6月底前上报自评报告,教育部、卫生部组织专家进行抽查。

4.评估程序:①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将自评报告及专业设置有关资料报省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省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对本地区医学教育结构、举办单位布局进行研究,提出意见,按专业设置申报时间,联合上报教育部高教司、卫生部科教司;两司接到申报后,适时安排组织专家进校评估;实地考察评价后,专家组将评估意见报教育部高教司、卫生部科教司;两司经研究审核专家组评估意见,确定专业是否设置,并将评估结论通知省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被评学校如对评估结论有不同意见,可在接到评估结论后一个月内,向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申述,高教司可委托专家组织对评估结论进行复查,并将结果报教育部、卫生部复审,教育部将复审结果通过省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通知学校。

21_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教育政策发展特征与推进路径——基于NVivo12_的文本分析

21_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教育政策发展特征与推进路径——基于NVivo12_的文本分析

第46卷第6期教学研究Vol.46No.62023年11月Research in TeachingNov.202321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教育政策发展特征与推进路径基于NVivo12的文本分析蔡睿琳㊀张爱琴∗(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宁夏银川750021)㊀[收稿日期]㊀2022-09-08㊀㊀㊀[基金项目]㊀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NYG2022001)㊀[作者简介]㊀蔡睿琳(1996 ),女,宁夏银川人㊂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㊂㊀∗[通信作者]㊀张爱琴(1978 ),女(回族),宁夏灵武人㊂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人类学㊁科学教育㊂㊀㊀[摘㊀要]㊀利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对我国20多年来的科学教育政策进行编码与分析,发现我国科学教育政策主要包括教育理念㊁教育目标㊁基本内容和实施方式4个构成要素㊂进一步分析发现,科学教育政策具有以下特征:(1)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差异性㊁发挥学生主体性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2)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知㊁情㊁意㊁行;(3)基本内容融合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并结合校外力量开展科学实践;(4)实施方式以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与媒体来实现社会学习,以完善科学教育体系来实现学校学习,并向中西部科学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㊂针对上述特征提出以下8条建议:(1)尊重学生内在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价值;(2)扩大国际科教交流合作,构建开放创新生态;(3)突出立德树人导向,落实时代根本任务;(4)拓展科学课堂时空,加强思维能力训练;(5)增强各领域间的联系,完善科学教育内容;(6)借力地方政策规划,挖掘乡土科教资源;(7)深入推进社会学习,高校辅助学校学习;(8)发挥家庭教育优势,激发科学创新萌芽㊂㊀㊀[关键词]㊀科学教育;政策文本;发展特征;推进路径㊀㊀[中图分类号]㊀G 521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 ㊀㊀[文章编号]㊀1005-4634(2023)06-0019-09㊀㊀在科技引领的时代,科学教育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关键,肩负着培养科技事业建设者的重要使命,要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人才基础㊂2022年8月,科技部发布的‘ 十四五 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提出: 培养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㊂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㊁社会责任感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㊂[1]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 学校要加强科学教育,不断提升师生科学素质㊂ [2]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㊂目前,我国已有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科学教育相关政策,并针对如何更好地落实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张会亮分析了科学教育政策制定目标㊁政策的影响力以及非正规科学教育政策,为政策落实提供了建议[3];蒋家琼回顾了不同时期的政策文件,根据政策制定的背景把科学素质教育政策目标分为两种,分析了政策的主体,总结了政策的类型[4];田伟等人以科学教育现状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精准提升教育质量提出了对策建议[5]㊂可见,我国研究仍以针对科学教育相关文件进行经验总结为主,缺乏对政策的量化分析,政策内容探究不够深入㊁系统㊂基于此,本研究用质性文本分析方法及软件工具NVivo12解读政策文本核心要义,厘清政策文本特征,讨论科学教育当下主要关切的问题,探索我国科学教育工作更好的推进路径㊂1㊀研究设计1.1政策文本的选取科学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对科学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㊂本研究主要通过检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㊁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获取了与我国科学教育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发文年份为2000年到2022年,共计21部(见表1),以这些政策文件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文件核心要义㊂20㊀教学研究2023表1㊀科学教育政策文件汇总编号发布主体政策文件发布时间1科技部等2001 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2000年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 6年级)2001年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 9年级)2001年5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2年6教育部2003 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3年7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2006年8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 2010 2020年)2006年9中国科协关于开展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 工作的通知2006年10科技部等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1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2010年12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1 2015年)2011年13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6 2020年)2016年14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15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9年16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2019年17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 2035年)2021年18教育部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2022年19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20科技部等 十四五 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2022年21国务院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建议2022年㊀㊀以上政策主要包括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其中基本政策具有广泛性,适用主体覆盖全国,如‘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基本政策指引了具体政策的态度取向;具体政策为特定的教育问题制定了细化的行动方案,如‘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㊂从政策发文时间来看,自2017年起科学政策发布较为连续㊁密集,以STEM 教育为落脚点的科学课程标准强化了科学作为基础课程的地位,因而针对课程㊁教学㊁教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出台了具体的政策,帮助科学教育迈向新高度㊂1.2㊀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NVivo12质性分析工具对我国科学教育相关政策文本进行数据处理,并对数据进行编码分析,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呈现不同类型的分析结果,增强质性分析的严谨性㊂图1是通过NVivo12词频分析功能对21部政策文件进行词云分析,将 词频条件 最小长度设置为 2 ,并进行 停用词 筛选后导出的词云图谱,词云中词汇字体大小代表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词云可视化方式直观展示出我国科学教育政策文件词汇使用特点㊂将高频词进行归类后可以发现,主要有3种类型的高频词,即主题词:科学㊁教育㊁科普㊁科技㊁活动㊁工作;工作主体:学生㊁教师㊁社会㊁国家;动词:发展㊁加强㊁实施㊁建设㊁提高㊁创新㊁探究㊁开展㊁培养㊂图1㊀政策文件文本词云蔡睿琳㊀张爱琴第6期21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教育政策发展特征与推进路径 基于NVivo12的文本分析21㊀㊀㊀在词云可视化分析的基础上,逐句阅读21部政策文件文本内容,分析发现:科学教育主要在宏观思想指导下,明确育人目标,制定学科教育内容,运用具体的实施方式来进行科学教育㊂因此,本研究政策编码主要聚焦4个维度,分别是科学教育的教育理念㊁教育目标㊁基本内容和实施方式,其材料来源数目㊁参考点数和参考点举例如表2所示㊂表2㊀节点参考数量及举例统计分析父节点材料来源参考点参考点举例教育理念1855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教育目标891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㊁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基本内容978生命科学㊁基本物质科学㊁地球与空间科学㊁科学前沿与高新技术㊁实用技术㊁科学技术史实施方式2188充分挖掘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教育资源,健全科教结合㊁共同推动科技教育的有效模式㊀㊀根据政策文本的编码状况,可以看出以上政策文本较多地提及科学教育的教育目标㊁基本内容及实施方式,但较少提及科学教育理念㊂这是因为科学教育基本内容是一种知识资源,它随时代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需要不断被更新㊂实施方式是真正落实科学教育的途径,教育目标则是其良好发展的动力㊂而学校教育主要面向学生,所以教育理念针对的主体主要是学生,其他群体较少涉及㊂这4个维度贯穿科学教育政策的主线,也将成为分析政策特征的关键切入点㊂2㊀研究发现2.1㊀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过程中所需遵循的原则,真正践行教育理念可以促进科学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㊂对现有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教育理念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有国家与社会㊁公众两类㊂2011年出台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1 2015年)“强调提高未成年人㊁农民㊁城镇劳动者㊁领导干部和公务员㊁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㊂在本研究教育理念部分聚焦未成年人群体中的中小学生(见表3)㊂从教育理念子节点的参考点数来看,公众(学生)占比61.82%,国家与社会占比38.18%,学生成为科学教育理念主要的服务对象㊂从文本中提炼出34个与 公众(学生) 相关的教育理念内容,分析发现:(1)2001年出台的‘2001 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和2017年出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等文件均强调了科学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不仅要照顾到学生个性㊁接受水平等个体条件的不同,还应考虑到不同地区㊁民族㊁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2006年出台的‘关于开展科技馆活动进校园 工作的通知“提出了科技教育资源要向发展相对薄弱地区的未成年人倾斜;2016年出台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6 2020年)“提出了为农村学生提供科技辅导等志愿工作,以上政策为切实解决地区差异所带来的学生发展受限问题提供了保障㊂(2)科学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㊂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基本方式,鼓励学生 动手 与 动脑 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㊂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 9年级)“提出了科学课程要为学生创设探究式的学习环境,努力开发并鼓励学生参加探究性课题;2017年出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还对小学科学教师提出了要求: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㊂此外,该文件还对探究式学习中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做出了必要的阐述: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教师也应给予适时有效的指导,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㊂22㊀教学研究2023表3㊀教育理念的节点信息子节点材料来源参考点参考点举例公众(学生)1634无论学生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异,小学科学课程都要为全体学生提供适合的㊁公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国家与社会1121营造热爱科学㊁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构建人类民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㊀㊀对21个 国家与社会 的节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科学教育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㊂2006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提出了高等学校应优化学科布局㊁促进学科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专门的人才需求;2016年出台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6 2020年)“提出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㊁科学的知识与观念,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㊂(2)科学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㊂科技创新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动力,2006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强调建设高水平的国家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2021年出台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 2035年)“提出打造科学素质建设生态,营造崇尚创新的氛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支撑㊂根据以上统计分析可知,相关政策中涉及的教育理念既考虑到学生的发展,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㊂但是,在强劲的科技发展势头下,科学教育不仅要通过地域文化背景等外在因素来发现学生的差异性,满足差异性,还应对学生的内在情感动机加强关注,让学生自由而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兴趣点,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㊂此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指引下,全球的 卡脖子 科技难题需要凝聚共同的智慧,科学教育的理念也应变得更加包容,不再是彰显一国实力,而是合力发展全球新技术,以此来激励国家科学教育理念的进步㊂学生㊁国家与社会是科学教育理念所影响的主体,开放而丰富的教育理念将会发挥主体的能动性,留给科学教育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㊂2.2㊀教育目标美国教育家杰罗姆㊃布鲁纳曾提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达到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㊁过程与方法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㊂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科学教育目标也是从这3个维度来制定的,即科学知识与能力㊁科学过程与方法㊁科学态度与精神(见表4)㊂从教育目标子节点的参考点数来看,科学知识与能力占比75.83%㊁科学过程与方法占比8.79%㊁科学态度与精神占比15.38%㊂科学过程与方法具有较为固定的步骤㊁科学态度与精神较为抽象,因此,两方面在政策文本中的占比均远低于科学知识与能力㊂综上,科学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应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培养科学探索㊁解决问题的能力㊂表4㊀教育目标的节点信息子节点材料来源参考点参考点举例科学知识与能力869学习生命世界㊁物质世界㊁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㊁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科学过程与方法68初步了解分析㊁综合㊁比较㊁分类㊁抽象㊁概括㊁推理㊁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科学态度与精神814形成尊重事实㊁乐于探究㊁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具有创新意识㊀㊀通过对政策文本中91个与 教育目标 相关的节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科学教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知㊁情㊁意㊁行的过程㊂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 6年级)“提出通过让学生认识当地典型的植物,感受丰富的植物世界,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爱护植物的习惯;2006年出台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 2010 2020年)“提出通过宣传我国人口多㊁资源少的国情,使学生感受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2017年出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认识身边常见的技术工具,感受人工世界中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活动,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高效地完成蔡睿琳㊀张爱琴第6期21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教育政策发展特征与推进路径 基于NVivo12的文本分析23㊀工程设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很多分工以及与他人的积极合作;2022年出台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通过阐明传染病的特点㊁传播环节和预防措施,让学生产生关注生命质量的积极情感,树立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意识,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㊂根据以上统计分析可知,相关政策中涉及的教育目标较全面,但新时代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具有独特性,科学教育的内涵也更加突出 育这一方面㊂其中,德育是教育的关键,以德育引导学生对科技兴国的理解㊁指导学生的行为㊂开阔的思维有助于创造性地发现㊁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在科学教育过程中,除了强调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还应该在初等教育阶段把握学生可塑性强这一特点,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㊂育德和发展能力是科学教育顺应时代的选择,也是对知㊁情㊁意㊁行教育目标的补充和完善㊂2.3㊀基本内容为实现有意义的科学学习,科学教育政策中的基本教育内容主要分为科学内容和科学实践两大类(见表5),从基本内容子节点的参考点数来看,科学内容占比83.33%,科学实践占比16.67%,科学内容的占比高于科学实践,强调扎实掌握科学内容是更好地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基础㊂表5㊀基本内容的节点信息子节点材料来源参考点参考点举例科学内容765普及保护生态环境㊁节约能源资源㊁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科学实践713 小手拉大手科技传播行动 ㊁科技专家进校园㊁中学生进科研院所㊀㊀通过对政策文本中78个与 基本内容 相关的节点进行分析得出:(1)科学教育内容融合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㊂2000年出台的‘2001 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提出,科学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科学㊁科学前沿与高新技术㊁科学教育史等方面;2017年出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4个领域,即物质科学㊁生命科学㊁地球与宇宙科学㊁技术与工程,并对各领域下学生须形成的概念做出了规定,如在地球与宇宙科学这一领域,学生通过了解宇宙㊁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演化,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㊂(2)学校注重结合校外力量,合力开展科学实践㊂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 6年级)“强调了小学科学教师应关注相关的教育资源,如带学生去垃圾场㊁污水处理厂观看如何处理生活污染源;2016年出台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6 2020年)“提出让科技场馆㊁博物馆㊁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开阔学生视野;2022年出台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发挥科研院所㊁科技园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作用,实现校外与校内学习有效衔接㊂根据以上统计分析可知,相关政策对科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科学实践的形式也更加丰富,改变了传统科学教育内容单一㊁缺乏实践的弊端㊂然而,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阶段,应通过新技术增强学科领域间的联系,为科学教育赋能㊂此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科学实践上应考虑各民族学生的生活经验,搭建学生生活文化与学校传授的正规科学文化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产生文化认同㊂科学内容与实践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要素,把握智能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机遇的同时,要强化不同背景下学生科学实践的适应性㊂2.4㊀实施方式实施是科学教育最为关键的环节㊂实施科学教育的主体主要有社会㊁学校和家庭,因此,科学教育实施方式大致分为3类,即社会学习㊁学校学习和家庭学习(见表6)㊂从实施方式子节点的参考点数来看,社会学习占比39.77%㊁学校学习占比52.27%㊁家庭学习占比7.96%㊂学校具有专业的教师团队,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更加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科学教育也能获得更好的效果;社会学习作为学校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方式,丰富了科学教育活动形式;家庭学习具有不稳定性,科学素质高的父母更为重视科学教育㊂因此,在政策文本中社会学习和学校学习的占比远高于家庭学习㊂24㊀教学研究2023表6㊀实施方式的节点信息子节点材料来源参考点参考点举例社会学习1535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鼓励中小学校利用科技馆㊁青少年宫㊁科技博物馆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各类科技场馆及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开展科技学习和实践活动学校学习2046根据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建设科技教育培训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家庭学习67鼓励中小学校利用家长会㊁家校联席会议等形式,对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育儿观念㊁方法给予指导,提高其科学育儿水平㊀㊀通过对政策文本中88个与 实施方式 相关的节点进行分析得出:(1)科学教育实施方式向中西部科学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㊂在社会层面, 2016年出台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6 2020年)“提出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精准服务目标对象,通过加大对发展较落后地区重点人群的移动终端科普推送力度及建立虚拟现实科技馆和农村青少年科技场所等措施,强化科普教育在偏远贫困地区的渗透力度㊂在学校层面,2021年出台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 2035年)“提出加大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活动㊂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政策文本较少提及如何通过加强老㊁少㊁边㊁穷地区的家庭教育来增强科学素养,这些地区家庭教育意识较为淡薄,政策引导并不能发挥真正效用㊂(2)通过积极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㊁社会媒体,强化科普服务功能,实现社会学习㊂社会资源主要包括科普场馆及不同行业建立的科普教育基地;社会媒体主要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报刊㊁图书㊁音像电子㊁电视台等属于传统媒体,综合性互联网站属于新媒体㊂2017年出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教育应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如科技场馆㊁公园㊁矿山等;2022年出台的‘ 十四五 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提出通过在新媒体网络平台上以短视频㊁直播的形式进行科普,以新型传播方式打造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科普品牌㊂(3)通过完善科学教育体系来实现学校学习㊂2016年出台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6 2020年)“提出强化各学科间的联系,鼓励开展跨学科探究活动;2022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提出加强师范院校㊁地方政府㊁小学合作培养小学科学教师,以此来建设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㊂根据以上统计分析可知,相关政策中对科学教育实施方式在学校这一层面有详尽的建议,而社会层面更多强调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㊁社会媒体这两种途径,如何发挥家庭形式的科学教育中的作用较为欠缺㊂学校学习具有较强的系统性㊁组织性,社会学习和家庭学习可以通过学校学习,发挥不同教育实施方式的影响,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率㊂3㊀教育建议3.1㊀教育理念3.1.1㊀尊重学生内在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价值儿童都是研究者,儿童学习科学的起点是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最初的观念㊂虽然在进入学校之前,儿童缺乏大量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但是,他们在与周围世界的接触中形成了复杂的推理方式[6]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内在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和参与科学实践促进自我个性的发展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兴趣很难被准确把握,因而,学校应创设主题多样的科学课程供学生选择,使他们能有机会充分学习所热爱的科学知识,进而形成深入钻研的强烈意愿㊂同时,在较为有限的课堂学习之后,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为学习有困惑的学生提供帮助,可以组织形成讨论小组,针对科学领域中学生感兴趣的某一问题进行课后答疑,在学生不断地思考与追问下,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欲㊂最后,丰富科学教学评价方式,既可以是知识测验,也可以是技能展示,不以统一的评价方式打消学生学习的兴趣㊂其中,知识测验的内容应按模块划分并且是可供选择的,各模块有各自的量化评价标准㊂教师通过反馈结果对学生进行必要的。

生命科学中的新兴领域研究

生命科学中的新兴领域研究

生命科学中的新兴领域研究生命科学是对生物学的延伸和应用,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范畴。

新兴领域研究是指在生命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现实问题探索科学问题的新方向和新形式。

生命科学中的新兴领域研究包括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和人工生命等。

一、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一种将生物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是指利用细胞、细胞器、组织、生物分子等进行工程化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生物制药、基因工程和农业生物技术。

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细胞工程、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技术,生产抗体、蛋白质、疫苗等生物大分子的研究。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药物在治疗癌症、肝炎、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基因工程是将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组序列或有用的基因插入到其它生物体内,改变其原有的遗传信息。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制造人工基因、克隆基因、筛选基因、插入和删除基因等操作,使生命科学用于生产和服务更加广泛。

农业生物技术则是把草原、森林、湿地和农田等自然环境和各种生物机制有效地利用起来,提高粮食、农副产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和优化农业结构的科学。

通过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耐盐碱性和抗旱性等,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是基于生物系统和基因操作的全新生物学领域,是将工程学、计算机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交叉领域。

该领域探索生物学操作的本质规律,并通过将合成生物学工具应用于生物系统中,创造新形式或改造旧的生命体系,从而获得特定的生物生产或增强生物效果的能力。

合成生物学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如可持续生产聚合物和生物能源等用途。

合成生物学的工具包括可编程DNA、人工细胞、基因库和选择性压力等。

在这个领域中,生物系统的大规模设计和合成将变得越来越普遍。

这些系统可以用于生产有用的化学品,例如生物药物、工业酶和生物燃料。

而为了探索这些领域的技术和可能性,重点是如何设计带有复杂功能的模块并将它们组装到细胞壳中。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数据库介绍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数据库介绍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数据库介绍《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覆盖了基础科学、工程科技、农业、医药卫生、信息技术、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等大类,在学科大类的基础上,对所有文献资源进行了168个专题分类和4000余个子类。

学科覆盖全面、完整,学科分类科学、精确。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包含了如下主要的子数据库:以下内容均可以在“中国知网”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简介:《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网络出版工程的子项目,是《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收录来源和范围:以学术、技术、政策指导、高等科普及教育类期刊为主,内容覆盖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资源特色:核心期刊收录率96%,独家授权核心刊比例54%,特色期刊(如中医药)收录率100%,独家或唯一授权期刊共2300余种,约占我国学术期刊总量的34%。

收录量:截至2013年10月,收录国内学术期刊7900多种,其中创刊至1993年3500余种,1994年至今7700余种,全文文献总量达到3500多万篇。

年更新280万篇以上。

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信息量大:各个学科专业都有自己的核心期刊和大量的相关期刊,这些期刊中的科技信息来源约占整个科技信息来源的65%~70%。

·内容新颖:国际国内的最新科研成果一般先在期刊上发表。

学术期刊是获取最新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径。

·论题集中:期刊的栏目相对比较固定,可以集中获得某一主题的相关文章。

·究内容的连续性:期刊是一种连续出版物,研究一种刊一个栏目多期的文献可以了解某一问题的研究脉络和发展方向。

·优先出版:论文一经出版即时确认作者科研成果,这显著增强了学术期刊的竞稿能力。

高校“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编制中的思考

高校“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编制中的思考

•前沿__高校“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编制中的思考口田田口,(武汉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学科建设规划作为高校整体发展规划的核心构成,是高校学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通常涵盖学科发展 的环境、目标、思路、举措、组织保障等多项内容。

本文在高校“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编制的契机下,结合实际工 作体会从“十四五”时期学科发展的环境与理念两个方面开展论述,以服务于高校学科规划和学科建设。

关键词“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发展环境发展理念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2021.10.002 Thoughts on the Compilation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lan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V Sisi(Office o f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Abstract As the core component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pla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s the blueprint and basis of d 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usually covers the environment, objectives,ideas,measures,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and other contents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 and concept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in the fourteen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in order to serve the disciplin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word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lan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development environment;development concept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基础,科学编制好学科建设规 划,有助于高校明晰学术发展的方向、形成学科发展的合 力,从而增强学科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高校以学科为 基础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生命科学包括哪些领域

关于生命科学包括哪些领域

关于生命科学包括哪些领域生命科学包括哪些领域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

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

几千年来,中国在农、林、牧、副、渔和医药等实践中,积累了有关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体的丰富知识。

生命科学包括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动物科学,农学领域。

科院是什么意思科院是这里指的是科学研究院的一个简称,科学研究院主要是研究科学技术以及研究科学发明创造的一个场所。

中国科学院(英文名称:ChineseAcademyofSciences,简称中科院)成立于1949年11月,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大自然是什么意思大自然(nature)是指狭义的自然界。

它是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

即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无机界和有机界。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

关于大自然—水、空气、山脉、河流、微生物、植物、动物、地球、宇宙等等,都属于大自然的范畴;研究大自然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科学,而这些科学的分支学科是非常多而繁杂的,如:生物科学又可分为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三大学科;再而又可以分出分子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生理学等;各学科交叉又会衍生出许多分支学科,如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结构生物学等等。

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提出问题,明确要研究的课题;二、猜想假设,根据已有的理论或经验对问题的模型提出初步的设想;三、接受检验,想办法用实验来验证假设和猜想;四、不断完善,根据实验表现出来的结果修改设想,使之能最后能解释所面临的问题,甚至提出新的正确的理论。

水利类包括哪些专业水利类学科包括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测绘学,农学,林学,生态学,机械学,电机学,经济学,史学等等,水利科学是一门人类社会改造自然的科学,水利科学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

高等教育学选择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选择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卷一、单选题(每题1.5分,20道题,共30分)1、高等教育作为构成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大系统及其他子系统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表述为( ).a。

高等教育受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b。

高等教育受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并对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c.高等教育受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制约作用。

d.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2、美国政治上实行高度分权的联邦制,其高等教育也采用分权管理模式,而法国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高等教育管理也实行集权模式,这说明一个国家的( )与高等教育之间有密切关系。

a.政权性质政治平等b.政体性质 c。

政治纲领 d.政治平等3、“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是德国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它突破了传统大学的(),使( )成为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a.社会服务职能培养人才职能b.发展科学职能培养人才职能c.发展科学职能社会服务职能d.培养人才职能发展科学职能4、高等教育目的可以决定教育计划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的运用等,这体现了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a.导向b。

调控 c.评价 d.激励5、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有关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智育是方向和动力,体育是核心,德育是基础b.体育是方向和动力,德育是核心,智育是基础c.德育是方向和动力,智育是核心,体育是基础d.德育是方向和动力,体育是核心,智育是基础6、目前我国高等普通学校层次主要分().a。

职业技术学校、专门学院、大学、研究生院b。

职业技术学校、专门学院、一般性大学、研究性大学c。

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专门学院、大学、研究生院d.高职高专、专门学院和大学、研究生院7、我国目前已经实施的“211”工程、国家重点支持少数高水平大学办学的策略,以及对众多原来行业办院校权力下放的举措,其目的在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合理( )的形成。

汉语主题词表

汉语主题词表

汉语主题词表摘要该词表是1974年作为“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的配套项目开始编制,并在研究和借鉴国外叙词表编制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标准ISO2788《单语种叙词表编制规则》,经过近9000人 5年时间的工作,于1980年编成问世。

该词表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其编制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因而在198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目录1基本内容2简介3汉语主题词表4国务院公文主题…目录1基本内容2简介3汉语主题词表4国务院公文主题…收起编辑本段基本内容 我国第一部大型的综合性的叙词表,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北京图书馆负责主持,1975年开始编制,1980年正式出版。

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附表3卷,共10个分册,全表收录主题词108568个。

其中正式主题词91158个,非正式主题词17410个,词族数3707个,一级范畴数58个,二级674个,三级1080个。

中国编制的大型综合性中文叙词表。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北京图书馆主编,1980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共收正式叙词91158条,非叙词17410条,范畴类目分为三级。

1991年自然科学部分出增订本,增补新词8221条,删除不适用词5434条。

《汉语主题词表》分3卷10册:第一卷(2册)为社会科学部分,第二卷(7册)为自然科学部分,两部分均包括字顺主表、范畴索引、词族索引和英汉对照索引,第三卷为附表,包括世界各国政区名称、自然地理区划名称、组织机构名称及人物名称。

《汉语主题词表》涵盖各个学科专业,收词量大,编制体例规范,对推动中国主题标引工作的开展和促进专业叙词表的编制起了重要作用。

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一部大型的综合性中文叙词表,它包括了人类知识的所有门类,分3卷10个分册出版,共收叙词 11万条。

该词表主要供电子计算机系统存储和检索文献用,亦可用来组织卡片式主题目录和书本式主题索引。

编辑本段简介 《汉语主题词表》由主表(字顺表)、附表和辅表组成。

生命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生命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生命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生命科学技术是指以生命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科技。

其涉及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学、器官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医学工程等。

而这些领域中的许多技术已被应用于医疗、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

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是生命科学技术中最为突出的。

例如基于基因工程技术的药物研制,如重组蛋白药物、基因治疗等,不仅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癌症、血友病、风湿病等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为其他重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在许多疫苗研发中,包括新冠病毒疫苗,也都是基于这些技术来开发的。

此外,在仿生学和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也为医学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

例如利用生物材料替代受损组织,如人工心脏瓣膜、骨骼替代材料等,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另外,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纳米磁性颗粒用于磁共振成像、纳米芯片用于基因检测等。

除了医学领域,生命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遗传毒性和毒性学研究已成为食品安全评估的重要手段,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吸附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和处理,生物除磷技术也在污水处理方面大量应用。

在这些研究和应用的背后,往往离不开大量的生命科学研究人员的持续努力和创新。

科技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生命科学的研究中。

这无疑将推动科学发展,带来更多的技术革新和应用前景。

然而,生命科学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例如,生命科学技术的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和法律标准。

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如何平衡技术进步和社会福祉,如何保证研究和应用的安全和可靠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生命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需要跨学科交叉、跨部门合作,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的共同推动。

总之,生命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当今科学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在医学、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福祉。

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趋势

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趋势

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命科学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的起源、组成、结构、功能、演化和生命现象等方面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生命科学领域包括生物学、医学、生态学、农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生物工程等,涉及的知识面广泛,与人类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进步,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到微观领域。

在生物学方面,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出现,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在医学领域,基因检测和新药研发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医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对于一些传统的生产、生态和农业问题,生物技术已经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生命科学领域,科技创新已经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

比如,在基因编辑技术的领域,CRISPR/Cas9技术实现了高效的基因编辑与修饰,使得人类能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解决一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此外,细胞测序和细胞篮子等技术的发展,也为肿瘤体外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同时,生物芯片技术的出现,为基因检测和分析提供了更高效的方法。

与此同时,技术创新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应用。

例如,生物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可以将互联网、物联网和生物技术有效结合,实现了人类的实时生命监测。

此外,生物制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药研发方法,利用生物技术从生物体中提取和提纯出对人体有益的分子,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于创新和应用。

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可以通过精准的拷贝和替换的方法,进行基因序列的修正,从而实现基因治疗的可能性。

同时,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信息学研究也会变得更加高效。

除此之外,植物生产、食品生产和农业生产等传统领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这些领域的发展也将受到生物技术创新的影响。

总之,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健康福利和实际应用价值。

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当今世界,生命科学已成为极具挑战性和潜力的前沿领域。

在生命科学领域,生物学、遗传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为人类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应用,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的热点关注。

一、生命起源学和天体生物学生命起源学是研究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的学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天体生物学的研究,探索了宇宙中可能存在微生物、其他生命等,对于了解地球生命起源和探索宇宙生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系统生物学系统生物学是系统学科领域的一个分支,它综合了生物学、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研究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这一学科将生命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将分析和建模转向生命系统的整体性,探索生命现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三、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是将工程学思想与生物学相结合,旨在设计和建造新的生物系统来满足特定的需求。

合成生物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新的药物生产、新的微生物燃料发电、生产生物塑料等领域,为我们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许多便利。

四、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目前最大的人类基因组研究项目。

该项目旨在确认所有人类基因并解析其序列,进一步了解人类基因组的基本信息和结构。

这将对医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开发新的药物治疗方式、诊断和治疗癌症等。

五、干细胞研究干细胞是具有能够分化为各种类型细胞的能力,它们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价值。

干细胞研究将带来革命性的医学应用,如体细胞克隆技术、再生医学等,对于研究和治疗各种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旨在实现智能机器。

在生命科学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尤其重要。

人工智能可以加速大量数据的处理、预测疾病发展、生产医学图像等。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将为医学诊断和治疗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七、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了全球面临的一大问题。

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路径及思考

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路径及思考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核是以大科学设施为基础支撑开展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目前,我国已批准建设的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选择了符合自身条件且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必须以已建成并形成一定集聚度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发布实施《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面向“十四五”,我国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通过应用驱动倒逼基础研究,真正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面向中长期,我国将加强国家科学中心的系统性布局,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一、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6年2月,由上海市主导,中国科学院和部属重点高校主要参与建设的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成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是加快推动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核心任务,是代表世界一流水平大科学装置群的集聚地,是交叉前沿科技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的策源地,是我国提升全球科技竞争力和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重要支撑地。

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从四个方面入手有力有序加快建设,搭建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架构(见表1)。

一是建立了上海光源、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量子通信等大科学装置,支撑物理、材料、生命等领域的重大原始创新。

二是组织推动了一批大科学行动计划,目前正在进行的有类脑智能科技行动计划、能源领域科技行动计划、纳米科技行动计划等,旨在前沿交叉领域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

三是培育和吸引全球顶尖创新资源汇聚张江,加快张江实验室、李政道研究所、国际人类表型组创新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的建设步伐,推动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在张江进行布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路径及思考■文/曹方 王楠 何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BSERVATION观察BSERVATION观察局,面向国内外引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形成支撑国家科学中心发展的创新资源“蓄水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會醫學 工程醫學 消化醫學
公衛及環境醫學
涵蓋衛生健康政策或學理研究、流行病
學、公共衛生、健康照護等領域之研究。
精神醫學、老人醫學及家庭醫學 包括公共衛生、精神醫學、高齡醫學與家
庭醫學、護理、心理衛生、口腔衛生等學
護理
科之研究。
醫工、骨科 牙醫 放射核醫
復健
結合生物、醫學、工程與基礎科學之研 究,主要涵蓋生醫材料、生物力學、生醫 電子、工程醫學、醫學影像、醫學物理、 核子醫學、骨科、牙科、組織工程、再生 醫學及復健醫學、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 領域,以物理及工程技術解決醫學與臨床 運用上的問題。
肝膽胃腸
針對消化系統相關的疾病,從食道、胃、 小腸、大腸、肝臟、膽囊、膽道系統、胰 臟及脾臟等器官相關內、外科疾病之基礎 與臨床研究;如胃腸炎、潰瘍、膽囊炎與
新學門 心臟醫學
包含學科
消化外科 心臟血管內科 心臟血管外科
胸腔醫學
胸腔內科 胸腔外科
神經醫學
神經內科 神經外科 麻醉
婦幼醫學 血液免疫醫學
婦產醫學 小兒醫學 血液 腫瘤 風濕免疫 感染
腎臟、泌尿及內分泌醫學 腎臟
學門研究主題涵蓋範圍(scope)
膽石症、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腫瘤等疾 病,從基礎、轉譯、臨床或流行病學等角 度出發,研究其病理機轉、診斷、治療與 預防等之科學。 針對生物循環問題之基礎與臨床研究;如 心肌梗塞、心律不整、高血壓、動脈硬化、 靜脈曲張等各種心血管疾病或急、重症, 從基礎、轉譯、臨床或流行病學等角度出 發,研究其病理機轉、診斷、治療與預防 等之科學。
針對呼吸系統相關疾病之基礎與臨床研 究;如呼吸道疾病、肺感染及免疫疾病、 肺原發或轉移性腫瘤、食道及縱膈腔腫 瘤、肺移植、呼吸治療肺復原治療等疾 病,研究其病理機轉、診斷、治療與預防 等之科學。
針對神經系統以基礎、轉譯、臨床或流行 病學為方法從事神經生理、腦科學、精神 疾病、健康與疾病之神經功能探討。研究 範圍涵蓋:神經發展與行為學、神經退 化、聽語障礙、精神疾病、中風、藥物濫 用、麻醉神經藥理等相關主題之研究。
環境、森林學、自然資源保育、生物資材
利用、生態學、演化學、分類學、棲地環
生物多樣性
境、植物醫學與病理、安全農業與病蟲害 防治等。
農藝、園藝及農化
針對非人類之生物,增進其應用之研究。 涵蓋農化、農藝、園藝、林業、漁業、畜
牧、獸醫及實驗動物等學科。專注於農產
品相關研究,以提高農產品質或量、提升 漁業、水產、畜牧、獸醫及實驗動物 其利用或附加價值為目的之研發。
生物科學
基礎生物 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
非以應用為主要目的之生物學研究,涵蓋 內容由生命最基本的分子、有機物、胞 器、基因、遺傳、細胞、器官、個體、族 群、生物社會等相關領域,並延伸至各專 門領域,包括細胞學、遺傳學、動物學、 植物學以及仿生學等。
生理
形態及生理醫學
細胞生物及解剖
病理及法醫
探討生物體自細胞起各層次結構與功能 之關係,及在生理或病理狀況下之改變與 調適。範圍除涵蓋細胞生物、解剖、胚胎、 組織、生理、病理、法醫等領域外,並包 括細胞組織分化、變異、退化與再生,以 及內、外在環境改變後從細胞到個體各層 級形態功能變異與重整之基礎與臨床等 相關研究領域。
針對感官系統及整形、乳房外科等之基礎 與臨床研究,如眼、耳、鼻、喉、皮膚等 主題與疾病,從基礎、轉譯、臨床或流行 病學等角度出發,研究其致病機轉、診 斷、預防、治療、整復與重建之科學。
新學門 微免及檢驗醫學
包含學科
微生物免疫 寄生蟲及醫技與實驗診斷
藥學及中醫藥學
藥學 中醫藥學
食品與營養保健
食品科學 營養保健
學門研究主題涵蓋範圍(scope)
從基礎研究到臨床科學,以微生物學及免 疫學為方法,研究感染免疫相關疾病之分 子免疫調控/過敏/發炎/防禦機制、疾病 致病與抗藥性機轉、疾病診斷與治療、藥 物設計與篩選、抗體與疫苗開發等領域。
針對腎臟、泌尿、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系統 疾病,涵蓋如急慢性腎絲球腎炎、間質性
新學門
包含學科
泌尿
新陳代謝及內分泌
感官系統醫學
眼 耳鼻喉 皮膚 整形外科/乳房外科
學門研究主題涵蓋範圍(scope)
腎炎、血管炎、急性腎傷害、慢性腎臟病; 泌尿系統疾病、感染症、結石症、腫瘤、 性功能障礙;糖尿病、內分泌疾病、及各 種代謝性與基因性疾病,從基礎、轉譯、 臨床、或流行病學等角度出發,研究其發 生、基因、病理機轉、診斷、治療、與預 防之科學研究。
針對婦女及小兒相關疾病;如腫瘤、內分 泌、不孕症、更年期、產前、週產期及新 生兒、兒童成長與發育、遺傳、兒童及青 少年疾病等,研究其病理機轉、診斷、治 療與預防之科學。
針對血液及腫瘤疾病、免疫及風濕疾病、 各種感染症等,從基礎、轉譯到臨床研 究,包括致病機轉、代謝、免疫、發炎反 應及微環境與標的細胞或病原體之交互 作用等,研究其病理機轉、診斷、治療與 預防之科學。
本學門研究領域為轉譯與橋接藥物研究 與開發,從靶點之確認到藥物註冊上市, 涵蓋天然物、中草藥、藥物基因蛋白體 學、藥物劑型與輸送、生物製劑等新藥探 索以及臨床藥學、中醫及針灸等轉譯應 用。相關領域旨在探討臨床用藥、中醫與 中草藥新穎生技與藥物之研發、作用機轉 與毒性及其在基礎與臨床上之相關研究。
針對農產食品或其衍生食品之加工、處 理、成分、風味、分析、檢驗、安全或食 品微生物所進行之相關研發工作。以改善 人體健康為目標,所從事有關飲食與營養 方面(非藥物)之基礎與應用研發工作。
科技部生科司新規劃學門及學門研究主題涵蓋範圍
103.11.07 final
新學門 生農環境與多樣性
農產資源科學
包含學科
學門研究主題涵蓋範圍(scope)
植物保護、土壤及環保
針對生物、農業與環境之關係的基礎與應 用研究。包含農業水文、農業設施工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物生產工程、水土保持與防災、土壤與
森林水保及生工生機
生化及藥理醫學
藥理及毒理 醫學生化及分子生物
從基礎到臨床使用各種生物模型探討人 類疾病的機制、預防、診斷及治療。包括 有關生長與發育調控、細胞核的結構與功 能、粒線體功能、細胞凋亡與老化、細胞 互動與訊息傳遞、細胞運輸系統、蛋白質 降解與自體吞噬系統、蛋白質結構與功能 等課題。涵蓋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 細 胞生物學、 藥理學及毒理學等領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