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

合集下载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8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8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8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2.理解曲调、旋律和节奏,通过模仿演唱和打击乐,感受歌曲的美妙;3.学会荡舟、划船的基本动作,并能在音乐指导下完成练习;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集体活动的协作和配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的传唱和演唱;2.荡舟、划船的基本动作和配合;三、教学难点1.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配合能力;2.如何通过音乐来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荡舟、划船的情境与氛围。

四、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打击乐器;2.材料: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的CD或MP3等音频设备;3.其他:打气筒、救生圈等场地布置。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回放录音或现场演唱,让学生一起感受《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的美妙和情感;2.以图片或小故事等形式简单介绍一下荡舟、划船等有关气氛;3.播放荡舟、划船等配乐,让学生感受节奏的变化。

(二)讲解1.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目标;2.讲解歌曲节奏、旋律和歌词等方面;3.通过演唱,让学生学会歌曲的基本唱法和节奏。

(三)练习1.通过模仿学唱,并附加打击乐器,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感性理解;2.分组进行竞赛,让学生串唱、合唱,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3.引导学生模拟荡舟、划船,配合音乐完成基本动作。

(四)展示1.请部分学生进行小合唱和荡舟、划船表演;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五)总结1.通过复习和提问等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2.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对此进行归纳总结。

(六)作业1.听录音或MP3版本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并配上自己的打击乐器演奏;2.画荡舟、划船等场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自己。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主要通过模仿、竞赛和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性理解和协作能力,课程效果比较明显;2.在引导学生练习荡舟、划船时,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意外发生;3.教学中需要注重个别差异性,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节奏、难度等方面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红色经典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课。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孩子们在西湖上荡舟游玩的美好景象,体现了新生活的幸福和对未来的向往。

歌曲为2/4拍,共21个小节,结构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革命年代的幸福时光,培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

他们对红色经典歌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内涵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感受歌曲的美感。

2.通过分析歌曲的背景和内涵,让学生了解革命年代的幸福时光,培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3.培养学生合作演唱、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理解歌曲的背景和内涵。

3.培养学生合作演唱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背景。

3.互动法:学生分组合作演唱,教师指导。

4.欣赏法:聆听红色经典歌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曲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曲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结构和节奏。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关注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演唱,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演唱比赛,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五年级下册音乐课件-4.1让我们荡起双桨|湘教版 (共15张PPT)

五年级下册音乐课件-4.1让我们荡起双桨|湘教版    (共15张PPT)
❖ 答案:望 听 ❖ 问题二:这里把鱼儿当成什么来写? ❖ 答案:(人)这里用鱼儿来衬托少年儿童,更体现
了我们少年儿童生活的幸福。 ❖ 问题三:“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地欢
乐”。如此幸福的生活是谁给我们“安排”的? ❖ 共产党
新中国
歌曲感情处理
❖ 本歌曲表现的是一群天真 可爱的少年在春天一起游玩时 候的愉快的情景, 为自己幸福 的生活而高兴.我们在演唱歌 曲时候应该联想自己的幸福生 活,唱出感情.
这首歌曲作于1955年,是电影《祖国 的花朵》插曲。既表现了水波荡漾的 北海公园景象,又展示了新中国少年 儿童游园时愉快的心情。
下面了解歌曲的作曲家: 刘炽 作词:乔羽
乔羽简介:乔羽,著 名词作家,全国第一届金 唱片奖获得者,有 “词坛 泰斗”之称. 代表作品: 《我的祖国》、《让我们 荡起双桨》、《《爱我中 华》等。
演唱歌曲中注意连线的时值, 还注意弱起小节,唱准。
通过这首歌曲同学们体 会到什么?
课堂小结
❖ 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 应该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来的很不容易,所以我们要珍 惜今天,好好学习,回报祖国, 回报社会。
刘炽简介:刘炽,原 名刘德荫,中国电影作曲 家。他的作品民族风格浓 郁,旋律优美,富于歌唱 性。如《我的祖国》《英 雄赞歌》《让我们荡起双 桨》等歌曲,深受人们喜 爱》。
2、
音乐知识
弱起小节 1、ox xx 2、延音线
让我们荡起双浆
❖ 问题一:水中的鱼儿是自由、幸福的、然而它们却 十分羡慕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

1.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诗歌内容。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3.理解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和“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两句话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主要板书设计1.让我们荡起双桨荡起双桨推开波浪我们(红领巾)迎着太阳愉快歌唱做完功课尽情欢乐谁?安排幸福生活五、作业设计安排课内:读读,抄抄,再听写(课后习题3)课外:抄写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音乐导入1.音乐导入,整体感知导语: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老师带了一首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来跟大家分享。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后谈谈你们的感受。

这首歌好听吗?你们想学着唱吗?(想)如果我们把课文读熟了相信你们一定就学会唱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吧!2.板书课题:1.让我们荡起双桨齐读课题3.教学生字:桨(jiǎng)正音二、初读课文1.借助书后拼音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及结构。

在难读难理解的字词上做记号2.指名读全文,检查生字和课文的认读情况3.同学交流,正音双桨.jiǎng 白塔.tǎ四周.zhōu 环.huán绕红墙.qiáng 轻轻..qīng洒.sǎ悄悄..qiāo 愉.yú快安排.pái·开火车读,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桨”“墙”“轻”为后鼻音;“周”是翘舌音;“环”是前鼻音;“洒”是平舌音),·学生质疑难理解的生词·友情提醒:你认为哪些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提醒一下你的小伙伴们a.“土”“王”“车”作左偏旁时,最后一笔横改为提b. 注意“轻”字的右上部分c.“竖心旁”中间的竖是第三笔,而不是第二笔。

d.桨:右上角是夕;周:里面是土;洒:右半部分是西·齐读生词·钢笔描红,教师巡视4. 整体感知课文(1)认了字,读了词,又写了字,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得准吗?试着一起来把这篇课文读一读。

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

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演唱)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整理课件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同学们,你们喜 欢公园或郊外游玩
吗? 好。今天我们要
学的这一课,就是 描写北京小朋友在 北海公园荡舟游玩
的情景…
整理课件
2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 一、歌曲简介 ❖ 1,这首歌曲创作曲50年代中期,《让我们
荡起双桨》这首歌是影片《祖国花朵》中 的插曲。词作者乔羽,中国音乐文协主席, 我国著名的词作家;曲作者刘炽,我国著 名作曲家。在第五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中, 被观众评选为“我最喜爱的中国电影歌曲” 之一。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整理课件
11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 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
是怎样的欢乐?
❖ 很尽情的玩耍欣赏。
整理课件
12
整理课件
13
整理课件
14
整理课件
15
整理课件
16
整理课件
17
整理课件
18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整理课件
19
整理课件
20
想一想:
• 这首诗歌主体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
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
❖ 这两句描绘了北海公园 的湖面、塔、树、墙等。 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 绿、有的红。
整理课件
6
同学们:第一 二行写出了怎么样 的景色?
❖ 第一 二行写了一个 晴朗的早晨,小朋 友们在北海平静的 水面上荡舟游玩的 欢快情景。
整理课件
7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的一首歌曲。

这是一首具有童趣和生动性的歌曲,通过描绘孩子们在河边荡起双桨游玩的场景,展现了童年时光的美好。

歌曲采用2/4拍子,结构简洁,旋律优美,富有动感。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对歌曲背景的了解以及对歌曲伴奏的演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强。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多种乐器的演奏,对音乐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充满活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在音乐理论知识方面较为薄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的演唱和伴奏演奏技巧。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体会童年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2.歌曲伴奏的演奏技巧,如节奏、音准、合奏等方面的把握。

3.音乐理论知识的运用,如拍子、音符等方面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动的场景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运用分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歌曲学习:讲解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

3.伴奏学习:教授歌曲伴奏的演奏技巧,分组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节奏、音准等方面。

4.合奏练习:将学生分为演唱和伴奏两组,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儿童歌曲,选自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四课。

歌曲以轻松愉快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展现了孩子们在美丽的湖边荡起双桨,享受生活的美好。

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结构简洁明了,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唱歌技巧。

他们对于富有生活气息的歌曲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演唱和欣赏。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湖边的生活场景不太熟悉,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歌词的意境。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湖边生活场景,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音色等。

2.理解歌曲中的湖边生活场景,感受歌曲的意境。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湖边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意境。

3.练习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纠正和指导。

4.欣赏法:学生聆听歌曲,感受音乐的美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同时,展示湖边生活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节奏和音色。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适时停下来,讲解歌曲中的难点,如旋律转折、歌词表情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纠正和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加强歌曲的记忆和演唱能力。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富有童趣和活力的歌曲,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材中选用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在歌唱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词曲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儿童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和快乐生活。

教材中对该歌曲的解析,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更好地表现歌曲的美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熟悉基本的乐理知识,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

然而,对于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他们可能还缺乏对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音乐认知,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理解歌曲的内涵。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的情感,学会用歌声表达快乐和美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展示图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歌词,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3.歌曲练习: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节奏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4.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美好画面,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快乐情感。

5.集体合作: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培养集体合作意识,体验集体演唱的乐趣。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广为人知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曲以轻松愉快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表达了孩子们在美好时代中快乐成长的情感。

本节课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第4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的伴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能力逐渐提高。

在学习这首歌曲时,他们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较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伴奏旋律,能够熟练地演唱这首歌曲。

2.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伴奏旋律,能够熟练地演唱这首歌曲。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较高的部分,以及伴奏的节奏变换。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琴演奏歌曲的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学习。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伴奏旋律。

4.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练习册: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感受歌曲的韵律。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它是一首怎样的歌曲?”引导学生回答,并简要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律。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课。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旋律展示了祖国江河的美丽风光,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方整,节奏明快,富有弹性。

歌词充满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某些音高、节奏有所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学生对祖国的美好河山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歌曲中所描绘的场景可能还需进一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2.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童趣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3.培养学生用音乐表现情感的能力。

4.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景,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高、节奏。

2.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感。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4.欣赏法:播放相关歌曲,让学生欣赏和对比。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谱、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背景音乐。

3.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歌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结构、节奏等。

逐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比赛,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熟练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什么意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课 (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湘艺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课 (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湘艺版

(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幸福。

3、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歌曲,在均衡、和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培养集体观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验旋律的美感,能用优美深情的声音演唱,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感受经典歌曲带给我们的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组织教学一、组织教学1、同学们在悠扬的《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乐曲声中拍手走进教室。

2、采用音乐,师生问好。

(略)3、放录音《采茶扑蝶》片断,老师带领做律动。

二、节奏训练板书:①4/4O X X X②2/4O X X X脚手脚手脚手脚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同时比较两种节奏区别与联系。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比较中领会)活动2【导入】展开深入一猜动作:老师做划船的动作让学生来猜。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就与划船有关。

它的名字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请听。

屏幕上出现一群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至歌声消失、关闭。

师:孩子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他们唱得怎么样?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吧!活动3【活动】展开深入二作品及作者简介:歌曲创作于50年代中期。

词作者是我国有着“词坛泰斗”之称的乔羽先生所填写,他是中国音乐文协主席;曲作者刘炽是我们著名的作曲家。

创作背景:这首歌曲是电影故事片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

这部电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摄制完成的,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儿童影片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部以80年代小孩生活背景为题材的具有话色彩的冒险故事剧集。

故事趣味横生,展现80年代小孩对生活、未来的憧憬。

整个故事构思源于作者以及现在所有80年代出生的人对段童年的追忆。

那个年代的我们怀揣理想走到现在,有的人可能已经实现了童年的梦想,有的人可能还在人生十字路口迷茫。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幸福。

3、掌握歌曲节奏和出现的音乐符号。

二、教学重点1、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三、教学难点1、掌握○×××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

2、把握音准、节奏的准确。

四、教具准备课件、多媒体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看幅图,看看图上有什么?生:......(北海公园)师:新中国什么时候成立?生:1949年师:老师给你放一个电影片段,而这个片段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拍摄。

请同学们欣赏。

(播放电影片段《祖国的花朵》)师:这部电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拍摄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当时影片的画面是:北京市一小学的五年级被评为最优秀的班级。

为了庆祝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

那时候人们的情感很朴实,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的叔叔阿姨们都齐心协力,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小朋友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你们说说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生:喜悦生:幸福。

师:《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作于1955年,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

既表现了水波荡漾的北海公园景象,又展示了新中国少年儿童游园时愉快的心情。

咱们先来听听这首动听的歌曲。

(播放音频)师:在刚才的电影里面大家看到了什么?生:......师:这么好听的歌曲到底是谁创作的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吧。

出示课件(歌曲创作于50年代中期,词作者乔羽是中国音乐文协主席,著名词作家,曲作者刘炽是我国著名作曲家。

)2、学唱歌曲师:在学习唱之前同学们先来有感情的朗读一次歌词。

A、歌词朗读师:水中的鱼儿是自由、幸福的,然而它们却十分羡慕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

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生:......师:这里把鱼儿当成什么来写?生:......B、录音范唱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把歌词读的很好了,现在让我们来跟着录音一起学唱。

小学音乐_(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时:第一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的幸福。

(2)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并进行表演。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唱、探究、合作等方法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验旋律的美感,能用优美深情的声音演唱;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涵义。

2.教学难点:掌握弱起乐句、附点节奏和前倚音的正确演唱(及时、准确),感受经典歌曲带给我们的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1、播放同学们生活中熟悉的音乐片段,通过聆听、律动,体会音乐的魅力。

2、引出电影、电视中的音乐作品的作用。

二、新课导入1、观看电影《祖国的花朵》片段(视频《让我们荡起双桨》),感受音画一体的完美结合。

2、简介故事片《祖国的花朵》及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在故事片中的渲染作用。

3、师:这首歌相信同学们一定听过,知道是什么歌吗?生:(《让我们荡起双桨》)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

三、歌曲学唱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在听之前,请同学们带上老师的两个问题:歌曲的演唱运用了哪几种演唱形式?歌曲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共分成几个乐段?师播放录音《让我们荡起双桨》生聆听,初步感受歌曲。

(师引导学生坐好并边划船边听音乐)(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2.复听歌曲,师用动作表示乐段的划分。

3.听琴用“lu、”la”模唱旋律。

(师提醒歌曲的进入由弱起进入)(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精练的语言介绍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用“lu、”la”模唱、轻声唱、不仅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而且达到发声练习的效果。

湘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湘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湘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曲调、表演动作和节奏;2.学会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为主要内容。

歌曲的歌词简单、易学,曲调轻快、欢快,富有童心和幽默感。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会体验音乐。

2.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唱、敲、拍、跳、摇等多种方式教学。

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音乐审美和节奏感。

三、教学步骤1. 温故知新教师询问学生上一节课学习的歌曲名称,并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 学习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听歌,认真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2.学生整理歌词,并进行简要的唱歌练习,熟悉歌曲的曲调和表演动作;3.学生分小组进行合唱练习,通过多次练习提高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效果。

3. 学习表演动作1.教师演示歌曲的表演动作,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2.学生进行小组练习,通过相互模仿和纠正,加深印象,提高技巧和效果。

4. 学习节奏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节奏练习,敲打节拍器或鼓;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练习,提高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5. 整合练习学生进行整合练习,在歌曲演唱和表演中融入节奏动作和表演动作,进一步提高演唱和表演效果。

6. 展示成果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展示自己学会的歌曲,演唱和表演动作,共同感受音乐的魅力并获得支持和认可。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的学习和表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节奏感,同时增强了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表演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运动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课堂时间安排和学生的情绪变化,避免课程进度过快或过慢,合理控制学生的情绪波动,保持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鲜明时代特色的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示了孩子们在美好时代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词曲作者通过对孩子们生活的真实描绘,表达了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祝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能够主动探索音乐知识。

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重点辅导。

此外,学生们的集体合作意识有待提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通过歌曲学习,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2.歌曲的节奏变化,需要学生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集体演唱中达到和谐。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演示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

2.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乐谱。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3.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随后,教师提问:“这首歌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请大家谈谈自己的体会。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特别是高音部分。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共同练习歌曲。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第4课。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童趣的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优美抒情的旋律,展现了孩子们在美丽的湖面上荡舟、唱歌的场景。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描绘了湖光山色和孩子们的欢笑声;第二乐段旋律舒展,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

但在演唱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音准、节奏和吐字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正确演唱,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提高学生音准、节奏和吐字等方面的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童趣,培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问题,以及吐字清晰度。

2.重点: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的旋律和歌词的记忆与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纠正、互相学习。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童趣,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的曲谱、歌词和相关图片。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示范演唱。

3.教学用具:如拍手板、小船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结束后,询问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引入新课。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曲谱,为学生讲解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

教学目标
1.听懂并掌握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节奏和音高,唱出清晰、协调的歌曲;
2.能够理解歌曲整体氛围和情感,传达歌曲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歌曲音乐元素的节奏和音高;
2.歌曲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节奏和音乐元素,准确重现歌曲整体氛围和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请大家静听一遍歌曲。

2.感受音乐:播放歌曲音乐,让学生感受和表述歌曲中传达的情感和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背景和意义。

学习乐曲
1.教授歌曲节奏:通过鼓点演示、手拍和口型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2.练习唱歌:以班级为单位练习歌曲,帮助学生熟悉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3.个别辅导:针对学生个别问题,及时纠正唱歌错误,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歌曲。

教学反思
1.师生问答: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次课程所学的歌曲,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2.反思总结:从歌曲节奏和音高到歌曲的情感、氛围、意义,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理解。

教学结果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感性懂得歌曲的情感和氛围的同时,掌握了歌曲的基本音乐元素及节奏和音高,唱出了清晰、协调的歌曲。

同时,本课程也让学生了解了歌曲的历史背景和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爱国感情和文化素养。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轻松愉快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表达了孩子们在童年时光里的快乐和幸福。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以明快的节奏描绘了孩子们划船的场景,第二乐段则以抒情的旋律展现了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歌曲的节奏、旋律和表现手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传达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演唱这首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他们在演唱过程中能够传达出歌曲的喜悦和向往之情。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以及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以及如何准确传达歌曲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示范,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借鉴和学习。

3.采用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讲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

4.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歌曲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3.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的唱法。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展示:每组学生依次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让我们荡起双桨•节奏:明快、欢快•旋律:简单、易于掌握•歌词:描绘划船场景、表达美好向往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歌词和演唱技巧。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8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8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8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让我们荡起双桨》一书的作者和原唱者;2.能够听懂歌曲,并模仿唱歌;3.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民间舞蹈-荡秋千的又一个别名“荡起双桨”;4.能够学会荡秋千的动作,并进行合作练习。

二、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学习荡秋千的动作;3.合作练习荡秋千。

三、教学过程1. 兴趣引入教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引导学生认真听歌并跟随教师唱歌。

2. 歌曲分析1.谁是这首歌的作者和原唱者?答:宋教仁和陈歌辛。

2.歌曲中“荡起双桨”是什么意思?答:荡秋千的又一个别名。

3.歌曲中“迎着太阳”的意思是什么?答:好像能够看到太阳一样,很快得到成功的意思。

3. 学习荡秋千的动作1.演示动作教师向学生演示荡秋千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2.指导练习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荡秋千练习,每人荡5次,然后换一位同学,直到所有同学都练习了一遍。

4. 合作练习荡秋千1.两人一组,合作荡秋千;2.遵守规则,不做危险动作;3.尝试不同的荡法。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分享练习荡秋千的感受,鼓励学生多表达、多交流,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四、教学反思整节课通过歌曲的分析和荡秋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荡起双桨”的意义,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和协作能力,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需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加强对其乐理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对音乐更有深入的理解。

另外,课堂上也需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感受,激发他们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诗歌内容。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3.理解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和“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两句话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主要板书设计1.让我们荡起双桨荡起双桨推开波浪我们(红领巾)迎着太阳愉快歌唱做完功课尽情欢乐谁?安排幸福生活五、作业设计安排课内:读读,抄抄,再听写(课后习题3)课外:抄写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音乐导入1.音乐导入,整体感知导语: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老师带了一首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来跟大家分享。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后谈谈你们的感受。

这首歌好听吗?你们想学着唱吗?(想)如果我们把课文读熟了相信你们一定就学会唱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吧!2.板书课题:1.让我们荡起双桨齐读课题3.教学生字:桨(jiǎng)正音二、初读课文1.借助书后拼音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及结构。

在难读难理解的字词上做记号2.指名读全文,检查生字和课文的认读情况3.同学交流,正音双桨.jiǎng 白塔.tǎ四周.zhōu 环.huán绕红墙.qiáng 轻轻..qīng洒.sǎ悄悄..qiāo 愉.yú快安排.pái·开火车读,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桨”“墙”“轻”为后鼻音;“周”是翘舌音;“环”是前鼻音;“洒”是平舌音),·学生质疑难理解的生词·友情提醒:你认为哪些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提醒一下你的小伙伴们a.“土”“王”“车”作左偏旁时,最后一笔横改为提b. 注意“轻”字的右上部分c.“竖心旁”中间的竖是第三笔,而不是第二笔。

d.桨:右上角是夕;周:里面是土;洒:右半部分是西·齐读生词·钢笔描红,教师巡视4. 整体感知课文(1)认了字,读了词,又写了字,把他们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读得准吗?试着一起来把这篇课文读一读。

读完后同桌讨论:这篇课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描述了红领巾们在北海上荡舟游玩的欢乐情景)(2)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他们很快乐的呢?板书:荡起双桨推开波浪我们(红领巾)迎着太阳愉快歌唱做完功课尽情欢乐三、小结今天我们看到了红领巾们在美丽的北海公园上荡起双桨,划着小船,尽情欢乐的场面。

在下一节语文课上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步伐,也荡起双桨,与他们一起畅游在美丽的北海公园。

四、作业布置课内:抄写生词●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多媒体课件;2、生字词卡。

●主要板书计划1.让我们荡起双桨倒映环绕(欣赏)自然迎、洒、望、听(歌唱)热爱党问谁安排(感情)祖国●作业设计、安排课内1、读一读,再抄写。

推开波浪轻轻飘荡尽情倒映伙伴悄悄环绕凉爽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愉快的()凉爽的()尽情的()课外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学会课后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写的是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它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

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

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

(媒体播放歌曲)2.介绍北海:(出示北海公园图片)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生字:桨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ang)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二)自主读文,体验快乐1、请大家打开,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

2、第一次读课文,我们要完成哪三个任务呢?(①自己把课文默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用笔做好记号;②和学习伙伴一起用有效的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③和学习伙伴一起读一遍课文。

)3、那就让我们在歌声中完成它们吧!(多媒体播放此曲,生自主合作读文,完成三个任务)。

4、巩固识字:(媒体出示生字词)波浪倒映环绕漂荡愉快凉爽尽情5.进行朗读课文接力赛,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部分读一读,赛一赛。

6、.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细读第一小节。

(1)自读课文。

首先以词组形式出示复习生字掌握情况:双桨波浪轻轻飘荡(读了这一组词语,你想到什么?诗歌中谁在划船?)白塔环绕绿树红墙然后,激趣导读:读了这两组词语,你最想干什么?2、下面就让我们荡起双桨,划进美丽的北海公园。

接着教师伴随音乐范读,生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再指名读,结合读,引导感悟:“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1)、小朋友们来到北海,划船时心情怎样?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2)、小船儿是怎样“推开”波浪的?轻轻的、重重的?做做动作加深体悟。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3)这两行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4)“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感受白塔高大雄伟,“环绕”一词所体现绿树之茂密、红墙之绵长。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5)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6)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指名读,集体读。

4、小结并板书:倒映环绕(欣赏)四、作业: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塔墙洒悄环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如:“消”记“悄”“西”记“洒”“不”记“环”“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

(注意“墙”的笔顺)2、指导书写。

“荡、桨、墙”要写得紧凑。

“爽”要居中写。

3、学生练习描红。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背诵第一段:2、默写生字:二、学习课文第二段:绿树红墙碧波荡漾小船儿在水中轻轻飘荡,此时少先队员们在干些什么?心情怎样呢?让孩子自由读2节体会。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②、“红领巾”是谁?(“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③、师范读“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生联系生活想象此时情景。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④、想象我们此时会唱些什么歌?角色体验:现在,同学们就是水中的鱼儿,为什么会悄悄望着我们?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

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⑤孩子们在尽情玩耍,此时想到些什么?再自由读3节体会。

A、联系文本,说说什么是“幸福生活”,联系自身生活说说什么是“幸福生活”?b、引进材料:说说三毛能像少先队员们那样自由自在地划船吗?海娃呢、张嘎子呢?为什么?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结板书:迎洒望听(唱歌)三、学习课文第三段(1)齐读第三小节。

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

”“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

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

“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谁安排(感激))4.小结这一段。

四:作业:1 口头扩词:荡()()()推()()()课()()()墙()()()2 区别助词:谁()狼()消()西()推()浪()悄()洒()第三课时教学重点: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