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03】语文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合集下载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一、咏史怀古诗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怀古词——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人古事的忧思。

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

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

咏史词——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直接写作者的思考、态度,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

二、典型咏史怀古地点举例——南京历史名城南京,在漫长的岁月中曾经有过很多名称,其中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金陵”了。

时至今日,金陵仍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

南京早在我国唐宋以前就称“六朝古都”。

所谓“六朝”是指:(1)三国吴。

孙权称王,定都建业(今南京)。

(2)东晋。

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晋皇族司马睿被拥戴在建康(今南京)当皇帝,建立东晋政权。

(3)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

故南京史称“六朝古都”。

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朝之中。

①石头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邑于此,筑城石头山。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改秣陵为建业,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上修筑石头城,内设石头仓、石头库,以存储军械、粮食等物资。

石头城南建烽火台,为军事重镇。

东晋义熙年间,以砖筑城,建"入汉楼",仍为军事重镇。

唐末再修石头城,依山筑城,因江为池,形势险要,古有"石城虎踞"之称。

明洪武十九年(1386)筑南京古城将其围在城内,今城垣尚存,烽火台、征虏亭遗迹尚可寻。

唐代以后江水日渐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后,石头城便开始废弃,故中唐诗人刘禹锡作《石头城》一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咏史怀古类古诗10首鉴赏

咏史怀古类古诗10首鉴赏

十首经典咏史怀古诗赏析以下是10首咏史怀古诗以及它们的鉴赏:1.《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凭吊昔日南京秦淮河上的朱雀桥和南岸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2.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通过描写月夜江景的美丽,勾勒出当年赤壁之战曹军失败的背景,表达出作者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逝去的岁月的感慨。

3.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写作者登上幽州台远望山河的广阔,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4.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诗通过对潼关路途的描绘,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通过描绘折戟沉沙的景象,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6.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通过对登高远望的描绘,表达出对逝去的岁月的感慨和人生的悲凉之感。

7.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激愤的心情,同时又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和乐观态度。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咏史怀古诗鉴赏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一、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二、鉴赏要点:1、要弄清史实、典故2、要体会意图、感情3、要品味技巧手法怀古诗中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常用的手法有对比、巧用典故、融情于景等方法。

(一要弄清史实。

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

如下面这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要鉴赏这首词,我们必须弄懂这几个问题:一是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

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二是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作者在这里是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三是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末二句用了两个典故。

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但在这里,作者进行了改造,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而让曹刘当配角,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

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据《三国演义》说,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和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咏史怀古诗鉴赏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咏史怀古诗鉴赏

高中语文咏史怀古诗鉴赏一、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越中览古》写昔日的繁盛和今天的凄凉表达盛衰无常感慨鲜明的对比《石头城》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寓情于景、拟人《蜀相》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借景抒情《念奴娇。

赤壁怀古》感慨壮志难酬对比《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爱国情怀词中用事《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

情景交融、虚实相济化用前人诗句二、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

——长于议论精辟。

)三、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2.怀古咏史,别有寓意: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

或是借古讽今,别有寄托,如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词)鉴赏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词)鉴赏

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与事?
从西晋灭吴角度:警告重新抬头的割 据势力,不要违背历史潮流。
从东吴覆灭角度:提醒骄奢腐败的唐 王朝要吸取教训。“兴废由人事,山 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
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主旨? 借古讽今 寓情于景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拓展阅读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怀人伤己 分

怀古伤今
怀 人 伤 己
对比失落型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自己 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 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 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 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
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
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 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 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 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 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
• 新亭对泣: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 藉卉(同“借”凭借、依靠;卉,花草的总称) 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 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乌衣巷:东晋高门大族的居住区。 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 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鼎盛时代的 朱雀桥上衣冠往来车水马龙繁华一时。 王谢:东晋的开国元勋王导、谢安。
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刘禹锡咏史怀
刘备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导读: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1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

——长于议论精辟。

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

——长于情景交融。

3、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4、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2鉴赏咏史诗三步曲1、鉴赏步骤:弄清史实→体悟感情→分析技巧即怀什么古→作者怀古的态度情感→怎么怀古【鉴赏思路】(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典故)(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和观点(体悟意图、领悟感情)(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手法)【答题方法】寻找连接点; 归类,探求主旨凡是课本、读本及其注释、练习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应牢牢加以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

对于唐宋著名诗人的大体经历,也要略知一二,这样,在不懂得诗人创作该篇时的背景之情况下,也能做个大体的猜测,不至于两眼抹黑。

这是最基本的。

2、赏析范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解题步骤】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 (作者"怀"什么"古")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咏史怀古诗是一种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的诗歌形式。

这种诗歌通常由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在鉴赏咏史怀古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

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2. 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经过“赤壁”时,写下这首咏史怀古诗,表达他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3. 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一种情况则是借题发挥、借古讽今;再一种则是感慨身世,寻求慰藉。

4. 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有不同的妙处。

鉴赏示例: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

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

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

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身世。

总之,鉴赏咏史怀古诗需要我们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诗人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从而领略到诗歌的深刻内涵和美妙之处。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



(2)答: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 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析】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 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 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 者所重用。
桂枝香· 登临送目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 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 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 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 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5、答:两首小令,皆借历史事实来抒发感情。 只是第一首意在说明封建统治者穷奢极欲终致 灭亡的教训;整首曲子以景语作结,与前三句 的繁华盛事形成对比,显得含蓄。第二首旨在 借历史事实抒写作者对战争涂炭生灵的伤叹和 愤慨,说明民生疾苦更甚于英雄末路;以“读 书人一声长叹”作结,直抒胸臆。
春日秦国怀古


作品译文 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 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往事 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 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 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伤心秦汉的烽火, 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张可久这两首曲子,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请 从写法、主旨上作简要分析?


白话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 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 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 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 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 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 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一、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

——长于议论精辟。

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

——长于情景交融。

3、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4、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二、鉴赏咏史诗三步曲1、鉴赏步骤:弄清史实→体悟感情→分析技巧即怀什么古→作者怀古的态度情感→怎么怀古【鉴赏思路】(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典故)(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和观点(体悟意图、领悟感情)(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手法)【答题方法】寻找连接点; 归类,探求主旨凡是课本、读本及其注释、练习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应牢牢加以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

对于唐宋著名诗人的大体经历,也要略知一二,这样,在不懂得诗人创作该篇时的背景之情况下,也能做个大体的猜测,不至于两眼抹黑。

这是最基本的。

2、赏析范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解题步骤】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 (作者"怀"什么"古")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

连接点?
讨论
挖掘二者连接点
人物
诸葛亮
角度
时代 战争频仍 动荡不安
杜甫 战争不断 安史之乱
才情 理想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许身社稷,志在救国
付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拼尽全力,不遗余力
结果 统一大业未成 内心壮志未酬
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志向未就壮志未酬
• 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 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 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 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 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 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 第三句可怜夜半虚前席,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 “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 听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 渲染,如此推重贤者,何以竟然成“虚”?诗人引 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 的情致。
• 尾联: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 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 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 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
•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 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 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 诗材
• 首句“宣室求贤访逐臣” 特标“求”、 “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 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 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
• 次句”贾生才调更无伦。”隐括文帝对贾 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令人宛见 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 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 然地显示出来。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概念解说】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

它往往长于议论精辟。

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

它往往长于情景交融。

一、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如:《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古迹》二、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心理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渴望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也可能写英雄人物赫赫功勋,希望出现这样的英雄豪杰力挽狂澜,救亡图存,改变时局。

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情感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

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有才华、不得志,怀才不遇的原因或被诬陷、或无人引荐……),表现对所思之人的同情;同时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
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通过鉴赏咏史怀古诗,可以增进对 传统文化的了解,成为跨文化交流 的桥梁,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对个人审美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1 2
审美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咏史怀古诗的鉴赏,可以培养对古典诗歌 的审美能力,提高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力。
人文素养的积累
咏史怀古诗作为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 涵,对其鉴赏的过程也是人文素养的积累过程。
3
个人品格的塑造
通过对咏史怀古诗所表达的高尚情操和品格的学 习,有助于塑造个人的品格和价值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特点
具有历史性、缅怀性、抒情性和艺术性,常常运用典故、象征、借景抒情等手 法,以表达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与感慨。
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历史背景
咏史怀古诗往往与特定的历史时期、 事件或人物有关,反映了诗人对历史 的认知和评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
文化内涵
咏史怀古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包括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民族精神 的颂扬、对家国情怀的抒发等,是中 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境创造
探讨诗人如何通过意象的组合和描绘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以及这些意境对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作用。
情感表达与思想内涵
情感表达
分析诗人如何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情 感,如怀古之情、历史沧桑感等,以 及这些情感对诗歌主题和意境的影响。
思想内涵
探讨诗人所表达的历史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以及这些思想内涵对现代读 者的启示和意义。
思想情感的共鸣
咏史怀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深沉而真挚,通过对其思想情感 的共鸣,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一、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

——长于议论精辟。

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

——长于情景交融。

3、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4、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二、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古迹》三、咏史怀古诗的风格和诗人心理【心理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

①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整理: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整理: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咏史怀古诗 教学目标: 学会根据特征去判别出该类诗歌, 并掌握概括这类诗歌主题的方法。
定义: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
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 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 衰的兴替之感。
咏史怀古诗 一、赏析三部曲:
1、弄清史实:写了什么人和事? 2、体悟主旨:为什么要写这些人和事? 3、分析技巧: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技巧?
死得其所,对其表示敬意。 第三首《乌江亭》是从民心向背角度来 评价的,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 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 违背。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心向背是胜败 的关键,项羽败势难回,过江也无法东 山再起,不死也没用。
归纳三: 理性反思: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 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此一种,作 者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 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 启迪世人。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 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 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
2)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做到知人然 后论诗。诗家怀古咏史,抓往的只是历 史的一些影子。如果是感慨个人的身世 一类的,感情成分较浓。此时,我们只 要知道一些作者的情况(在诗下注释中 一般会有),然后与诗歌所用典故比对, 就不难理解了。
3)分析技巧,体察诗旨。
咏史怀古诗歌的写作一般是先叙事写景, 极力铺垫;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还 有一些只叙述而不加议论,留有充分想 象发挥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
C、怀古伤今:表达对历史、人生的感叹。 诸如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繁华易逝, 自然永恒,人世沧桑,世事变迁,盛衰 无常…
D、借古讽今: 讽喻统治者要吸取古人教训(荒淫
误国;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穷兵黩武; 不图收复,怯懦无能……)
同情下层劳动人民。 感慨国运衰微,忧国伤时,担忧国 家民族命运。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方法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方法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方法
史诗鉴赏有三个主要方面:1. 鉴赏诗歌的风格特点;2. 鉴赏诗歌的主题;3. 鉴赏诗歌的历
史价值。

1. 鉴赏诗歌的风格特点
①要结合诗歌的代表性作品了解历史史诗的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特点,了解诗歌的各部分的内容主旨;
②要充分利用古代传奇故事,研究古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从而发现诗歌的文化内涵;
③注意节奏的凝练性,朗朗上口,增添韵致读起来醉人,并引起思维的深刻激荡;
④要重视作者主观意识的反映,这是文学情态和思想观念、原始思维等的统一,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形成作品的文学魅力。

2. 鉴赏诗歌的主题
要研究史诗的出处,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及其主题内容;\
要了解古代民族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从而发现诗歌主题的文化意义。

3. 鉴赏诗歌的历史价值
通过鉴赏史诗,能够弹读史诗与民族历史演进的关系,获得更多关于古代民族文化价值观
念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从史诗里能够勾勒出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完整格局。

随着历史的
演变,史诗的出处不断扩展和发展,史诗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反映了当时古民族文化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
CHAPTER
历史事件与人物
历史事件
咏史怀古诗常常以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描绘历史上的战争、政治斗争等场景,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思 考和感慨。例如,杜牧的《赤壁》以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历史人物
诗人也经常在咏史怀古诗中缅怀历史人物,对他们进行赞颂、同情或反思。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中,通过追忆项羽这位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惋惜。
要点二
历史认知
对诗歌中涉及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分析诗人对历史 的看法和评价,以及这些观点在当时和现代的背景下有何 意义和价值。
05 咏史怀古诗的影响与价值
CHAPTER
对后世的启示与影响
传承历史文化
咏史怀古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 物的描绘,传递了丰富的历史文 化信息,为后人了解和传承历史 文化提供了重要途径。
故国情怀与乡土情结
故国情怀
许多诗人通过咏史怀古诗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眷恋,这种情 感常常与历史事件和人物紧密相连。例如,杜甫的《春望》 中,通过对长安城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乡土情结
诗人也常常在咏史怀古诗中表达对乡土的思念和情感,这种 情感往往与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有关。例如,王之涣的《登 鹳雀楼》中,通过对登高远眺的描写,表达了对乡土的深深 眷恋。
03 咏史怀古诗的意象
CHAPTER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咏史怀古诗中常见的自然景观包括山水、草木、鸟兽等,这些意象常常用来象征历史沧桑和时间流转。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包括古迹、建筑、风俗等,这些意象在咏史怀古诗中常常用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往事的追忆。
传统意象与象征意义
传统意象
传统意象如明月、长亭、流水等在咏史怀古诗中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明月代表思乡 之情,长亭代表离别之意。

咏史怀古诗鉴赏(全面实用)

咏史怀古诗鉴赏(全面实用)


台 城①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②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奢侈豪华,荒淫误国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 古伤今。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古城
咸阳城西楼晚眺 咸阳为中国第一帝都。“渭水穿南, 许浑 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
咸阳”当年秦始皇横扫六国,以咸阳为都,使之赢得了“中国第 一帝都”的美誉。武帝年间,因咸阳临近渭水始更名渭城。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通过对在咸阳西楼晚眺景物的描写,表现了 诗人对唐王朝日薄西山的衰朽的无限惋惜 之情。

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 的情怀。 乌衣巷 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 华之所在。 淮水 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 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折戟 指战争的惨烈。 后庭花 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 者的荒淫无度。 《黍离》之悲:《黍离》是《诗经.王风》的名篇。旧说周 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 长满禾黍,就作了这首诗。 后来常用《黍离》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 感之情。 芦荻 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2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叹世事变迁,抒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 悲哀;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思考和伤感; 忧国伤时,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3、借古讽今,表达对当前现实的不满或警戒

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

慎思总结
篇目
思想感情
1 追慕历史人物,表达对昭君的同情。 2 思念家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咏怀古迹》
1对君王荒淫生活批判和讽刺 2昔乐今苦、昔安今危,时事盛衰无常之慨。
《马嵬》
1对英雄周瑜的敬仰 。 2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苦叹,个人仕途坎坷的遭遇。
《念奴3 渴娇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永遇乐》
“咏史怀古”诗歌复习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教学目标
回顾必修课本“咏史怀古”诗歌;
异中求同,归纳主题思想、表达技巧;












“咏史怀古”:后代诗人 对尘封往事发思古之幽情, 并常以简洁的文字、精选 的意象,融合了诗人对社 会历史的感触的一类诗歌。
“咏史”
“怀古” 历史古迹 历史人、事情
慎思总结
篇目
思想感情
1 客居他乡,追慕历史人物,抒发一生漂泊, 功业无成之感。
《 咏 怀 古2 思迹念》家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1对君王荒淫生活批判和讽刺 2昔乐今苦、昔安今危,时事盛衰无常之慨。
《马嵬》
1对英雄周瑜的敬仰 。 2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苦叹,个人仕途坎坷的遭遇。
《念奴3 渴娇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1追慕,敬仰孙权,刘裕英雄人物,对英雄事业向往。
《永遇2 爱乐国》之情 3 对苟且偷安南宋统治者的抨击。
《蜀相》
表达技巧
用典,对比 借史抒怀,
倒叙,用典 对比反衬
比喻、虚实、 联想、对比 反衬、用典
对比,用典,借 古讽今
01 《蜀相》杜甫
03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 黄鹂空好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一、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

——长于议论精辟。

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

——长于情景交融。

3、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4、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二、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古迹》三、咏史怀古诗的风格和诗人心理【心理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

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如:李商隐《贾生》(怀古伤己)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心理二】怀古伤今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上。

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

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现实不合理想模式的时候就是怀古最有理由的时候。

根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1、昔盛今衰型: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

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

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个专题。

过去的繁华随风远去,只留下一片荒芜,这让人顿生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之感。

如《登金陵凤凰台》李白2、物是人非型: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

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心理三】理性反思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此一种,作者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

1、借古讽今,别有寄托: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借古讽今)。

如: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

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2、理性分析,冷静剖析历史: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如:唐代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作变换视角,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

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

诗的构思极为精巧,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

四、怀古诗的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五、咏史怀古诗中的常见意象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E.其他:吴钩、《后庭花》、乌衣巷、朱雀桥、石头城、台城、淮水、六朝、华清宫六、咏史怀古诗的意境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七、咏史怀古诗的常见内容及情感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1、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如:①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②唐代韦庄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③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

如: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②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③李商隐的《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於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4、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八、常用的技巧手法“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1、抒情方式:①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②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吊古伤今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词“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

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孟浩然《与诸子登砚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

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的回忆,也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

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捷形象地把羊公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

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赁吊怀古中融入了因个人遭际生发的苍凉感慨。

2、表现手法:①用典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

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