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化战略规划的维度与路径分析_王振朋

合集下载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一、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体系也在逐步完善,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定位选择对于提升整体教育质量、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在应用型大学的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地方需求和国家政策,科学、合理地确定办学定位,既是其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其实现特色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和应用型大学的这一核心理念,明确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定位和特色。

1. 阐述应用型大学的概念及其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应用型大学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应用型大学,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应用型教育为主要办学定位的本科高等院校。

这种教育类型强调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其教育目标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它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技师等。

在学科设置上,应用型大学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实用性,以市场为依据,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情况,根据所需的技术岗位来设置学科和专业。

在教学方法上,它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在服务面向上,应用型大学强调与地方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深入推进,应用型大学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它既是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同时,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也是高等教育内部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构建路径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构建路径研究

2024.1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专业集群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1]。

通过专业集群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提升自身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链的能力,巩固自身的优势,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能力,也可以推动学校深化改革的力度,激发学校办学活力[2]。

专业集群的建设涉及到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系部和教师等多个利益群体,多利益主体的协作需要有明确的建设途径,才能充分发挥专业集群内各个专业之间的协同、沟通、互补功能,达到整体协同、同向而行的效果。

一、专业集群的建设目标(一)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发展、行业企业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专业集群建设的根本任务。

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技术和知识的互通性要求更高,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数量更多,只有多种知识和技能的融合才能更好适应岗位需求[3]。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专业集群建设,促进专业与地方产业链相互合作、产教融合,专业与专业之间交叉培养、共享共生,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进步、科技创新、区域发展就成为一条必要的途径。

因此,专业集群的首要目标在于通过校企合作、专业互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创新意识,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建设高质量的专业专业建设一直是高校关注的重点工作,关系着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落实,关系着高校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建设专业集群就是通过专业的融合发展,提升专业的建设质量。

专业集群的建设可以通过课程、实训基地、教师团队等的共享,推动专业集群内的专业实现互融互通、优势互补,有利于学校资源的整合,有利于专业和资源规模效益的发挥。

同时,面向产业链的专业集群在岗位需求、技术知识体系、课程与能力培养体系等方面存在共同点,集合发展优于单个发展。

(三)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服务专业集群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全产业链的服务提升专业集群服务社会的能力。

专业集群无论在人才培养还是在科学研究方面,都致力于密切契合社会产业行业链的发展趋势,为产业集群出现的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

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

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产教融合是指产业和教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在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深度了解当地产业的发展需求,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教学目标和专业设置,努力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 强化实践教育。

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毕业时具备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3. 推进课程改革。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重视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校院合作,加强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产业技术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学校治理体系改革。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活力,推动学校的内部改革和发展。

2. 完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优化课程设置,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4. 发展技术创新与科研能力。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加强科研投入,培育科研创新团队,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技术的转化,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5. 建立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1. 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共同研发解决行业难题的技术问题,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

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

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产教融合成为了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在产教融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本文旨在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产教融合视域下的转型发展。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地域性强、办学理念务实等特点,这为其在产教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良好基础。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当地企业、产业链关系紧密,能够有效满足当地产业技术需求。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明确,注重实用技术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产教融合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存在信息不对称、合作模式单一等问题。

局限于经费、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与企业的深入合作有一定难度。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水平与快速发展的产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相对传统,缺乏创新和改革的动力。

为了促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产教融合中的转型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改变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更多具有产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加大对企业的需求调研力度,提供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教育培养方案。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产教融合视域下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改变办学理念,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才能够实现转型发展,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作者:毛慧芳林夏珍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年第09期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适应我国市场需求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的产物,是对我国传统的“大一统”的以“理论性、学术型”人才培养为追求的本科教育反思与突破的结晶。

这样的特殊背景,需要这类院校深刻把握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的科学内涵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独特性、规律性要求,并以此为根基深入地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律,构建科学的应用型创新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保证并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人才质量的提高。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准确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准确定位,需要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高等教育当今发展的总趋势;必须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历史积淀及优势;以“差异化”发展的思维,分析人才需求的空间,有所为,有所不为,用好机遇,加快发展;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特求生,特中生优”的办学方略,体现优势,持续发展。

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是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

一是强调本科教育,这是谈定位、论特色的前提。

二是强调应用技术型。

这是一种从学校自身特点上的质的规定性出发,寻求发挥自我长处的理性选择。

三要强调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的内涵特色。

层次定位。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以高质量的工程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主,主要致力于将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高新技术和现实生产力,与此同时,它又致力于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专业学位教育和研究生培养。

因而,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既上承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又下接高职高专教育,属于中间层次。

但是,中间层次并不代表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成为国内一流乃至世界一流大学。

类型定位。

“类”反应的是一所高校的学科特点,而“型”更多的体现为一所高校的科研规模和研究生比例。

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而言,可以区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种,除学术型以外,其它均属应用型人才范畴。

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路径探析

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路径探析

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路径探析发布时间:2021-07-01T14:58:12.383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上作者:钟黎[导读] 建设特色应用型大学是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有力支撑。

本文从理清特色、应用型的内涵入手,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打造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的整体思路就如何建设特色应用型大学进行探析和论述。

黑龙江大庆八一农垦大学钟黎 163319摘要:建设特色应用型大学是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有力支撑。

本文从理清特色、应用型的内涵入手,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打造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的整体思路就如何建设特色应用型大学进行探析和论述。

关键词:地方高校;特色;应用型推进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主动融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既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地方高校教育资源匮乏,研究基础薄弱,体制内与体制外资源竞争劣势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走特色发展之路已成为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实践追求。

一、理清两个内涵建设特色应用型大学,首先必须理清特色、应用型两个要素的内涵,才能使两者在有机统一、协同发力中凸显成效。

(一)关于特色特色是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有特征。

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有别于它校的独特办学风格、独到办学理念以及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特色,要结合自身历史传承积淀、学科专业、发展前景等实际,紧密围绕所服务行业和所在区域的发展需求、区位特质和产业结构,强化服务导向和行业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行业特色、扎根地方的应用型办学模式,在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特色发展。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指导思想与校本特色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指导思想与校本特色
模求 大 ,学 科 求 全 ,层 次求 高 ” 的发 展 取 向 ,一些 学校 甚 至在 发 展规 划 中 明确提 出 了若 干 年建 设成 “ 研
究 型大学 ” “ 或 教学 研究 型” 学 的奋斗 目标 。 大 本文认为 . “ 究 型”大学 、 “ 学研究 型” 研 教 大学 和 “ 学 型 ” 大学 的层 次 划 分 虽 然 具 有一 定 的 教
自身 的历 史 传统 和 现 实 条 件 自发 形 成 的 ,不 是 理 性
收 稿 日期 :2 0 一 o — 1 08 4 8
作 者 简 介 : 吴 晓 义 ,广 东金 融 学 院 教 授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学 院 博 士 后 ; 唐 晓 鸣 , 汕 头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副 研 究 员 ( 广
迅 速 的发 展 ,但 在 内涵建 设 上基 本 还 处 于初 步探 索
阶段 。而这 种 内涵 建 设 的 相对 滞 后 ,已经 在 不 同程
度 上 影 响 了这 类 学 校 的人 才 培养 质 量 和未 来 发 展 后 劲 。 因此 ,探 索 应 用 型 本科 高校 的发 展 定 位 、指 导 思 想 和校 本特 色 建 设 ,不 但 具有 一 定 的学 术 价 值 .

应 用型本 科高 校的 发展 定位
校 ,也 有 别 于传 统 的普 通 本 科 院 校 。 而其 在 发 展 定
位 上 与 这 些 院校 的根 本 区别 .不是 人 才 培 养 的学 历 层 次或 “ 学 ” “ 究 ”所 占的 比例 ,而是 人才 培 教 、 研
养 的方 向和 “ 教学 ” “ 、 研究 ”的 内容 。基 于 这一认
应 用 型 本 科 高 校 是 伴 随 着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产 生 的 、 以本 科 教 育 为 主体 、 以应 用 性 人 才 培 养 为 突 出 特 征 的一 种新 型 高校 。改 革 开 放 以来 我 国 新 建 的 地 方 高 校 和 近 年 来 由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升 格 的本 科 高 校 . 都属 于应用 型本科 高 校 。 作 为 高等教 育 的一 种新形 …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的趋势与改进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的趋势与改进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的趋势与改进作者:钱誉邢振国孟秀燕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年第05期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对改善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发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呈现出大学生就业能力逐渐提高、与用人单位需求更加匹配以及将自主创业作为重要选择等趋势。

在这样的趋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从制定办学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以及深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等方面来开展工作,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大学生群体。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综合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社会对于人才质量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应用型本科院校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一般高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是不同的,比如一般高校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将应用能力知识、能力素质、技术应用能力等作为重点。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了提升,但随着社会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仍然需要通过不断改进来满足社会需求,从而使培养出的大学生能够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一)大学生就业能力逐渐提高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想要获得更好的就业机遇就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包括人格品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

应用型本科院校十分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与塑造,比如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会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在真实的锻炼中提升各方面素质。

第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转变。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情况,还会影响国家与社会的发展。

比如很多大学生希望找一份“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但是这样的工作是理想化的,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大学生只有立足实际,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才能在就业中提升主动性,进而在困境中生存下去。

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困境与生态定位

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困境与生态定位

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困境与生态定位作者:鲁武霞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2017年第3期摘要: 引导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是国家层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举措,也是这类高校寻求生态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应用型本科高校群体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面临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教育类型定位的“应用型”与“学术型”游离问题,办学定位缺乏个体多样性,专业设置缺乏错位互补性,培养规格与专科高职缺乏层次衔接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矫正和优化生态位,与学术型本科院校生态位适当分离,与专科高职院校生态位适当重叠,确立本科职业院校功能定位及特色,创新中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困境;生态位;应用技术大2 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下称《决定》)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简称“转型”)。

教育部等部门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对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和内容等进行了系统规划,对本科院校“转型”工作设计了路线图。

时隔三年,从实际状况看,这类院校“转型”进展似乎并不顺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院校和学术界对此政策主张仍持有各种争议和顾虑,院校本身的分歧则集中在对待“转型”的出发点、方向和态度上。

有调查显示,新建本科院校中分别有16.7%、80.4%、2.9%的调查对象认为转型“有一定必要”、“有必要但有顾虑”和“没有必要”,普遍担心转型后可能导致社会地位下降、招生和就业更难、办学条件不配套等问题。

伴随着现代职教体系和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进程的加快,这类高校对待“转型”的态度耐人寻味,也引人深思,其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困境以及生态位如何矫正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政策意蕴产业链引发人才链、教育链的相应演进。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定位
张昌波
【期刊名称】《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14)005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定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基本策略和发展格局.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从两个层面进行定位:一是这类学校在社会和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具体是区域、学科专业服务面向、办学类型、层次等方面的定位;二是该类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具体是办学目标和办学规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定位.
【总页数】3页(P7-9)
【作者】张昌波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9.2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作者:安波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年第12期安波(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 250109)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特色缺乏生命力、专业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内部评价与监控机制不够完善等薄弱之处。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应通过加强调研论证,挖掘特色专业;夯实基础建设,积淀专业特色;健全专业评价与监控,凸显专业特色。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42-02收稿日期:2015-04-17特色专业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与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通过特色专业的增强既可以把有限的资源聚合到最需要建设的专业上,凝练特色,打造品牌,而且还可以提升院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有效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竞争中持续发展。

但应用性本科院校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特色缺乏生命力、专业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内部评价与监控机制不够完善等。

本文在分析应用性本科院校涵义和特色专业内涵的基础上,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特色专业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含义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指以实施应用性教育为主体,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本科院校。

其培养规格上的特征为: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并且能够从事生产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及职业院校教师等任务。

其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为:培养目标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也紧紧围绕应用能力的培养而构建。

二、特色专业的内涵特色专业是高校在特定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大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创建与积淀下来的独具特色的专业。

其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乃至学生评价方式方法等都具有显著的特点。

应用型高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路径研究

应用型高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路径研究

应用型高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路径研究作者:方霞来源:《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年第05期摘要:应用型高校无论在顶层设计,制度和管理上,还是在具体学科和专业建设上,都在不断努力探求创新和发展,但依然存在问题。

本科教学质量不高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原因可能在于生源质量不高、教师队伍偏弱、教学管理不严、教学资源条件落后等诸多方面,但本科教学质量意识缺乏和质量标准不健全是最本质原因。

全面教学质量意识可以将师资、生源、学科和专业建设等所有要素统筹起来,进行资源合理优化配置,而健全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是保障质量建设可以持久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博雅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5-027-06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根本。

应用型高校普遍存在本科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生源质量不高、师资队伍不强、教学管理有待提升以及教学资源条件落后等。

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教育评价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告诉我们,本科教学质量意识缺乏和质量标准不健全是最本质原因。

一、影响应用型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一)传统研究分析中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因素通过对目前现存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建设有关文献资料的学习和整理,本研究认为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系统(主要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组织系统(主要指教学质量保障的组织指挥机构,即学校内部部门、人员,对于产业学院来说,还包括企业)、对象系统(主要包括人、财、物,人主要指教师、学生和管理服务人员,物主要指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等,财主要指教学经费投入)、目标系统(主要包含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考核标准、教学环节工作质量标准、综合素质与就业质量标准)及手段系统(主要包含监控系统,教学工作质量控制、信息收集、评价、反馈和改进等)。

具体分析来说,以上影响因素有些是长期可变的,有些是短期可变的,有些是核心要素,有些是非核心要素。

(改)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特征和发展路径6.01

(改)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特征和发展路径6.01
制度文化在大学文化处于核心文章,观念文化往往通过制度文化体现出 来,而传统文化自然含有过往的制度文化的积淀和精华。治校方略中的“党 委领导、校专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无论是“领导”、“治校”、 还是“治学”、“管理”,其前提和依据,是制度,即各种法律、法规、规 定。要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特别是“自定的章”。
2013年年底在院校设置的考察中,增加了“应用型办学特色”其中包括:近三 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 ),本科专业中紧缺专业数占比( ℅ ),“双师型”教师 ( “双师型”教师占比( ℅ )、兼职教师占比( ℅ ) ),实训中心面积(万 ㎡ ), 图书馆面积(万 ㎡ ),科技服务( 授权专利数、咨询报告数)
.
办学形式: 传统型:较封闭,趋同化 应用型:较开放,重特色
办学理念: 传统型:国家,合格 应用型:地方,合格+特色
.
四、路径思考
.
第一,关于大学的发展目标: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顺利通 过合格评估。
第二,关于大学的硬件和软件 ①硬件:土地房舍,设备图书,师资管理队伍; ②软件:观念文化,制度文化,传统文化 3、大学的文化建设 传统文化:校训“三不朽”;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明体达用;泰州学派: “百姓日用即道”(“三百”活动)
刘献君的内核和定义:突出地方性;大学三大功能,都 要以地方为重。
应用性:大学三大功能,都要突出应用性。
新建本科:大众化进程中出现
管理改革:“三式”(模式、形式、方式)重构。
.
“教学服务型大学”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外延,互 迭。 “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理论和实践,均可研究、借 鉴。
4、“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
学科专业 传统本科:方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调学术、科研、重 视基础研究、纵向科研,重视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和学术 实力。

应用型本科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路径研究

应用型本科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路径研究

应用型本科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路径研究作者:俞萍陈香兰赵文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5年第12期摘要:该论文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目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要明确,完善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系建设;再者,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规范实践环节。

并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介绍了应用型本科学院办学的一些情况,重点分析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发展定位和实践经历。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定位;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2—0085—02一、目前教育现状目前我国高校已经逐步形成了三大层次,“研究型”、“教学型”和“应用型”。

每所高校如何定位,属于哪个层次,就应该依据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的办学条件来确定。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以本科教育为基本、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突出特征的一种新型高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发展过程中,现实中屡屡碰到问题:如何夯实实践教学,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如何在课程体系中合理安排规划好实践教学等等,面临着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应用型本科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路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以广东培正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为例广东培正学院是一所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文学、法学、艺术和工学、理学多学科交融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属于第三类本科。

学校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导。

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这样的工科专业,对技术的应用实践需求更为显著。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是我校唯一的工科系。

现在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

本系旨在软件编程(主要是信息管理)、硬件(嵌入式系统)接口、网络工程实施、信息安全平台构建、数字媒体应用等方向上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发展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培养一支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十分关键。

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来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适应乡村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成为当前亟需探索的课题。

一、建立与实际需求相契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的升级,因此培养既有实践能力又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根据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契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要针对乡村的不同需求,培养多元化的专业人才。

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农业、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开设涉及不同领域的专业,并且注重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

其次,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乡村振兴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需要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社会调研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为了培养出适应乡村振兴需求的创新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尝试开展系列课程,如乡村经济发展课程、农村社会管理课程等,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企业家等给予学生教育指导。

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可以注重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通过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农村相关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合作项目,让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锻炼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社会服务实践,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做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做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做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校企合作: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大特色,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为企业提供符合其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 实践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建立实验实训基地、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行业特色:这类院校通常会根据本地区或本行业的经济发展需求,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和课程,以满足地方和行业的实际需求。

4. 产学研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产学研结合,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并将其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5. 国际化办学: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开始注重国际化办学,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资源,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6. 创新创业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会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项目,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7. 社会服务:作为地方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也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使命,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社会培训等方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总的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做法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行业特色、产学研结合、国际化办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旨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行业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特色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特色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特色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作者:曹景萍来源:《经济师》2013年第01期摘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必然要求尽快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而提升质量、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就在于与企业深度融合、专业与行业共建、分类培养、内培外引、中外合作和校企共建。

结合黑龙江科技学院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基础与实践,阐述了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思路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107-02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试点是黑龙江省实施高教强省建设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

2010年教育厅确定了以我校为首的(黑龙江科技学院、牡丹江医学院、哈尔滨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6所高校为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

其核心思想是完善紧密联系社会机制、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以发挥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示范作用,带动全省同类高校共同发展,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特色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由来(一)特色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历史应用型教育也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而不断演化提升的产物。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由于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当时应用型教育以培养初级和中级技术工人为主。

在技术研发成为社会进步源动力的今天,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结构的变革导致对技术能力等级和层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决定了应用型人才以及应用型教育层次的不断提升。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跟进,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生产目标和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人才提出了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

应用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产物,成为普通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策略及实现途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策略及实现途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策略及实现途径近年来,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已成为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与教育界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实习实训等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

一、策略1. 加强产教合作的顶层规划与政策支持:为深化产教融合提供政策保障,制定相关政策以鼓励企业与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有机结合。

2. 建立完善的产教融合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或中心,定期召开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定校企合作的规章制度,明确各方责任,推动产教融合的顺利开展。

3. 建立产教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引导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产教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有机结合。

通过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导师,由企业提供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就业机会,实现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

同时,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二、实现途径1. 加强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搭建高效的校企合作平台,为各方提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合作洽谈等服务。

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校企双方的快速沟通和合作。

2. 鼓励双方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加大企业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鼓励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3. 积极拓宽校企合作领域:增加产教融合的合作领域,不仅限于专业实践教学,还可以拓展到企业人才培训、科研合作、产业升级等方面。

通过多领域的合作,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化。

4. 强化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的意识:企业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提供实际工作任务和案例,与教师合作设计教学方案,共同培养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人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