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丘陵区油菜平衡施肥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油菜的种植与施肥技巧

油菜的种植与施肥技巧

油菜的种植与施肥技巧油菜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作物,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食用油,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在种植油菜的过程中,正确的施肥技巧是确保高产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油菜的种植与施肥技巧。

一、土壤选择油菜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是最好选择排水性好、疏松肥沃的土壤进行种植。

在选择土壤时,应避免选择盐碱地或者重金属超标的土壤,以免影响油菜的生长和品质。

二、播种时间油菜的播种时间通常选择在春季或者秋季。

在北方地区,春播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进行;秋播一般在9月底至10月初进行。

在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播种时间。

三、施肥技巧1. 基础施肥在油菜的生长初期,应及时进行基础施肥。

一般可以选择有机肥和复合肥进行施用,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并且释放慢,适合作为基础施肥使用;复合肥中含有多种元素,可以满足油菜生长的多种需求。

2. 追肥油菜生长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追肥,帮助油菜生长更加健壮。

追肥时可以选择氮磷钾复合肥,根据油菜生长的不同阶段来确定追肥的时间和量。

一般可以在生长期间的不同阶段进行追肥,以提供持续的养分供应。

3. 叶面施肥叶面施肥可以快速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

在油菜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现植株叶片出现缺素症状,可以选择使用叶面肥进行施肥。

叶面肥适用于缺素修补和生长调节,能够迅速吸收,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四、病虫害防治在油菜的种植过程中,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情况并加以控制,以保证油菜的生长和产量。

五、收获和后期管理油菜一般在生长120-150天后可以收获。

在收获时,应选择干燥的天气,并采取适当的收割方法。

收获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后期管理,如留茬或者进行田间的清理工作,以为下一轮种植做好准备。

总之,油菜的种植与施肥技巧是确保油菜高产的重要因素。

通过选择合适的土壤、控制好施肥量和时机、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以及科学的后期管理,可以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浅谈油菜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浅谈油菜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浅谈油菜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

要想获得更高的种植效益,就需要掌握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油菜的栽培技术和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是油菜的栽培技术。

要想取得丰收的油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

选择适应当地生长环境并具有较高产量和抗性的品种,是提高种植效益的第一步。

其次是合理的播种。

播种时间的选择对油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北方地区,一般选择春播,而南方地区一般选择秋季播种。

播种密度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品种和地域情况进行科学调整。

及时的施肥和灌溉也是提高油菜产量的关键。

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用时间,避免施肥不当导致的低产。

合理的灌溉也是保证油菜正常生长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干旱地区,要做好灌溉工作,避免水分不足影响产量。

其次是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首先是科学的病虫害防治。

油菜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对于这些问题要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是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性的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二是培育益生菌,增强植物的免疫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是合理的田间管理。

包括及时的除草,适时的中耕和松土,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通风透气等。

要加强对市场的了解,选择适当的播种面积和时机,保证产品的销售市场需求,确保产出的收益。

油菜的栽培技术和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栽培技术,并且采取了科学的管理措施,才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

希望广大农民能够重视油菜的种植管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种植效益,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要点浅析

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要点浅析

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要点浅析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广大农民们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在油菜的种植过程中,施肥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科学的施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对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要点进行浅析。

一、施肥技术的应用1. 根据土壤肥力进行施肥根据土壤肥力进行施肥是施肥技术的应用之一。

不同的土壤肥力状况会影响到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因此需要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进行施肥,合理地调配氮、磷、钾等元素,以满足油菜生长的需求。

2. 结合生长期施肥结合生长期进行施肥也是施肥技术的应用之一。

油菜的生长期通常可以分为初生、丰茂、抽蕾、开花、结果5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养分需求也不同。

需要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油菜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3. 选用合适的施肥品种选用合适的施肥品种也是施肥技术的应用之一。

对于油菜来说,不同的施肥品种有不同的养分含量,可以根据具体的种植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肥品种,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二、实施要点1. 确定合理的施肥量确定合理的施肥量是施肥技术的实施要点之一。

根据油菜生长的实际情况和土壤的养分含量,确定合理的施肥量是非常重要的。

过少的施肥会导致油菜生长缓慢,产量低下,而过多的施肥则会导致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2. 使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使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是施肥技术的实施要点之一。

有机肥和无机肥各有其优点,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而无机肥则可以迅速为植物提供养分。

在施肥过程中可以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施肥效果。

3. 配合灌溉施肥配合灌溉施肥也是施肥技术的实施要点之一。

油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因此可以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将养分与水分一起输送到植物的根系,以增加施肥的效果。

科学的施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通过根据土壤肥力进行施肥、结合生长期施肥、选用合适的施肥品种等施肥技术的应用,以及确定合理的施肥量、使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配合灌溉施肥等施肥技术的实施要点,可以帮助农民们更好地实施油菜的施肥工作,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要点浅析

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要点浅析

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要点浅析油菜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在油菜的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施肥能够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从施肥技术的应用和实施要点两个方面对油菜科学施肥进行浅析。

1.基础施肥:油菜的基础施肥是保证油菜苗期生长的基础,也是后期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础。

基础施肥主要以氮、磷、钾为主要元素进行施用,通常在播种前进行,一般按照每亩施用氮肥20-30千克,磷肥15-20千克,钾肥15-20千克的比例进行施用。

2.追肥:油菜在留花期和蕾期是施用追肥的关键时期。

追肥主要是为了促进花蕾分化和提高花的质量,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追肥应根据油菜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一般以氮肥为主要元素进行施用,按照每亩施用氮肥15-20千克的比例进行追肥。

3.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是利用油菜叶片吸收养分的特点,通过叶面喷施肥料,补充油菜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

叶面喷施主要以微量元素为主,如铁、锌、硼等,可以弥补土壤缺乏和根系吸收不足的不足,提高油菜的抗病能力和生长质量。

1.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油菜生长发育阶段进行施肥调整。

土壤肥力是影响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根据油菜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以满足油菜的营养需求。

2.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施肥时间应根据油菜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冷害和精肥溶解损失。

施肥方法主要包括底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应选择适合的施肥方法,并注意施肥量的控制,避免过量施肥。

3.注意施肥的分期追肥。

油菜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应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分期追肥。

一般来说,留花期和蕾期是油菜追肥的关键时期,应根据油菜的生长状态和需求进行追肥,确保油菜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4.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绿肥。

有机肥料和绿肥是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油菜施肥的重要组成部分。

皖南丘陵地区油菜秋发高产栽培技术

皖南丘陵地区油菜秋发高产栽培技术

皖南丘陵地区油菜秋发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从科学施肥、高产水管、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皖南丘陵地区油菜秋发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当地油菜的高产。

关键词油菜;高产栽培;皖南丘陵地区皖南主要为山区丘陵地带,年降水量在1 100~2 500 mm,其中有60%集中在5—8月。

平均相对湿度75%~78%。

年积温4 700~5 200 ℃。

由于当地的地理条件复杂多样,小气候表现也非常明显。

地带性土壤以红壤为主,呈酸性。

适宜种植的作物为油菜。

油菜一直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作物。

20世纪70年代底以前,主要种植白菜型油菜,80年代以甘蓝型油菜为主,自80年代底引进杂交油菜品种后,至今都以种植早、中熟杂交油菜为主。

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多秋旱和暖冬)和耕作制度的改变(三熟改二熟),加上农民的粗放生产,油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下降趋势,亟待从政策和技术上予以支持。

根据笔者在基层进行农技工作的经验,现将皖南丘陵地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油菜高产秋发是关键油菜秋发栽培的指标为:在11月底发棵,此时主茎的绿叶数为9~10片,叶面积系数超过1.5,12月底(越冬前)主茎的绿叶数为12~13片,叶面积系数要超过2.5。

油菜的高产,关键要秋发时达到以上标准,必须做到“三早四防”。

“三早”是油菜秋发栽培的核心。

一是适期早播。

皖南丘陵地区秋发油菜最适宜的播种日期为9月10日左右。

可选用中熟或偏迟熟品种,如:秦优10号、秦优12号、核优46、华油杂10号、核优56等优质品种或组合。

培育壮苗,实行育苗移栽。

二是适时早栽。

水稻田最好是翻耕做畦,开深沟。

秋发油菜的移栽要求在10月20日前进行。

移栽的规格按照宽窄行的方式进行,稻田(1.6 m开厢)宽行54 cm,窄行26 cm、株距33 cm;旱地宽行54 cm,窄行26 cm,株距30 cm,宽窄行相间种植,窄行安排在畦边。

移栽密度:稻田控制在12万~15万株/hm2,旱地控制在16.5万~18.0万株/hm2。

丘陵地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丘陵地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3期摘要:介绍了丘陵地区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培育壮苗、适期移栽、平衡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大面积油菜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丘陵地;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冶山镇位于六合区东北部,地处江淮分水岭,属丘陵地区。

油菜是冶山镇的主要夏熟作物之一,常年面积1000hm2,占夏熟作物面积42.8%。

多年来,由于品种选择、栽培方式及管理措施不配套,该地区油菜单产水平较低,产量一直在1650㎏/ hm2左右徘徊,经济效益不高。

2013年,随着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在该镇全面开展,大力推广四项关键技术,即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油菜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平均产量达2790kg/hm2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现就高产创建主导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 淘汰春性品种,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大力推广“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双高”(高产、高含油量)品种,淘汰春性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

本地农户为了早播栽水稻、争夺水源,有多年种植白菜型油菜品种习惯。

为了改变这种种植方式,必须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通过近年试验示范种植表明,秦油7号和秦油10号以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得到广大农民群众认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正以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开展为契机,积极引导推广这些品种,传授与之相配套的栽培管理措施,为油菜夺取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推广“一扩一喷一控”,培育壮苗推广“一扩一喷一控”培育壮苗,即扩大苗床地、喷施多效唑、控制油菜直播,改过去1:10的苗床比例为1:5~6;在3~4叶期苗床地喷施多效唑,控苗促壮,消灭高脚苗;推广油菜移栽,控制直播面积。

2.1 及早规划,留足苗床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且1~2年未种植油菜或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苗床与大田按照1:5~6的比例测算为宜,最好选择经过旱育秧的田块。

如何科学地给油菜施肥

如何科学地给油菜施肥

如何科学地给油菜施肥如何科学地给油菜施肥施肥是种植油菜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给油菜科学施肥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油菜科学施肥的原则经济施肥与平衡施肥油菜需肥量大,但不是施肥越多越好,应根据土壤供肥状况,应遵循肥料的报酬递减率进行平衡施肥。

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有机肥营养全面,肥效长,并有利于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应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化肥。

同时,改变过去“重施蕾薹肥”的习惯,重施基肥,有利于培育壮苗,春发稳长,防止贪青晚熟。

一般基肥比例占60%~70%。

配方施肥根据土壤测定结果和优质油菜需肥规律进行氮、磷、钾配方施肥,改变盲目施肥、单一施肥的习惯,提高施肥效果。

据研究,由于各地土壤及气候条件的差异,施肥配方有所不同。

如湖北、湖南试验研究结果,本地优质油菜氮、磷、钾肥配方为1:0.5:0.5和1:0.5:0.7;研究结果,优质油菜氮、磷、钾肥的最佳配方是1:0.7:0.7。

不施含硫化肥和十字花科作物秸秆沤制的农家肥施用含硫化肥易导致优质油菜硫甙含量上升,降低品质,因此应杜绝向优质油菜施用硫酸铵、硫酸钾等含硫化肥。

同时,施用十字花科作物秸秆、角壳沤制的有机肥,易出现稆生油菜,并易传染病害。

油菜施肥的方法根据优质油菜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特点,氮肥按底施50%,苗肥30%,薹肥20%比例施用,磷、钾、硼肥一次作底肥施用。

施足底肥在油菜直播或移栽前整地时,施入足量底肥。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为油菜一生需肥打好基础。

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kg,碳酸氢铵20~25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10~15kg。

施用方法上,应采取分层施肥,耕地前将有机肥撒施地面,随深耕翻入,浅耕时将氮、磷、钾化肥施入10~15cm的浅土层,供油菜苗期利用。

稳施苗肥春后油菜进入薹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植株迅速抽薹、长枝,叶面积增大,花芽大量分化,是需肥最多的时期,也是增枝增角的关键时期。

平衡施肥在油菜上的应用

平衡施肥在油菜上的应用

平衡施肥在油菜上的应用
油菜是我县主要的夏收作物和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每年播种面积在3.0万亩左右。

我县油菜产量不高,95年全县平均亩产为81kg,究其原因之一,主要是耕作粗放、施肥不平衡,所以,推广平衡配套施肥技术,是提高我县油菜产量的关键措施:
1、施肥量与施肥配比的确定
根据农业部《平衡施肥配套技术》一书介绍,每生产100公斤油菜籽,需吸收纯N5.8kg、P2O52.5kg、K2O4.3kg,其吸收比例大致为N:P2O5:K2O=2.3:1:1.7。

根据前章介绍的肥料计算方法,确定目标产量,利用前三年平均单产作为空白产量,就可计算出各地的肥料施用量。

以下是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确定的施肥量,以供参考(kg/亩)
2、栽培技术
(1)选用良种
根据我县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来选择油菜品种。

在热量条件好、水源方便、油稻两熟的中低热坝区可选用植株高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丘陵区油菜平衡施肥技术探讨
摘要阐述了平衡施肥的概念以及油菜需肥规律和施肥原则,并总结了油菜平衡施肥的方法,以期为油菜平衡施肥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方丘陵区;油菜;平衡施肥技术
合理施用肥料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平衡施肥技术采用有机无机相结合,并使足够数量的有机物返回土壤,使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相应得到增强,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使土壤得到改良[1,2]。

南方丘陵区雨水多,土壤偏酸性,氮肥施用量过高,钾肥较缺乏,油菜生长受限,现将南方丘陵油菜的平衡施肥技术介绍如下。

1平衡施肥概念
平衡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在以有机肥为基础,有机肥和无机肥相配合施用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宜用量、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用以合理供应和调节作物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从而达到高产、优质、增收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

油菜平衡施肥技术是按照油菜对养分的需求特性,同时考虑种植地区土壤本身的供肥特性,对肥料进行用量配比并确定不同生长时期施肥量的一项实用技术。

2油菜需肥规律和施肥原则
2.1油菜需肥规律
油菜分甘蓝型和白菜型两大类,不同类型对氮(N)、磷(P2O5)、钾(K2O)的吸收比例不同,一般甘蓝型为1∶0.42∶1.40,白菜型为1∶0.44∶1.10,甘蓝型吸肥量一般比白菜型高30%以上,产量高50%以上,且甘蓝型油菜需钾量明显比白菜型高,尤其是南方丘陵红壤区缺钾较严重,在实际生产中特别需要注重钾肥的施用,该文主要介绍甘蓝型油菜的需肥规律。

甘蓝型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有较大的差异,播种期到苗期分别占总吸收量的13.40%、6.40%、12.30%,苗期至抽薹期分别占总吸收量的34.40%、28%、37.60%,抽薹期至初荚期分别占总吸收量的27.20%、24.80%、28.90%,初荚期至成熟期分别占总吸收量的25%、40.80%、21.20%。

2.2 油菜施肥原则
根据油菜生长发育的特性及其需肥规律,总体施肥原则为: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腊肥和薹肥,巧施花肥[3]。

基肥应占总肥量的60%,追肥应占总肥量的40%。

3施肥方法
3.1施好苗床肥
苗床施肥首先要施足底肥,66.67m2苗床在播种前施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200~300kg、尿素2kg、过磷酸钙5kg、氯化钾1kg,将肥料与土壤(10~15cm厚)混匀后播种。

结合间苗和定苗,追肥1~2次,追肥以人畜粪尿为主,并注意肥水结合,以保证壮苗移栽,在移栽前可喷施硼肥1次,浓度为0.2%。

3.2施足基肥
基肥施用的总体原则是“数量要足,品种要全,时间得当”。

在油菜移栽前1d穴施基肥,一般施猪牛栏粪7.5~15.0 t/hm2、钙镁磷肥600~750kg/hm2、尿素180~240kg/hm2、钾肥105~150kg/hm2、硼肥7.5kg/hm2、锌肥15kg/hm2,混合均匀埋施。

施肥前,应将各种肥料充分混合均匀,具体做法为:先混合大量元素肥料(氮磷钾),再加入微量元素肥料(硼肥和锌肥)。

为避免肥料混合过程中尿素可能与过磷酸钙反应渗水,应将过磷酸钙最后混入或单独施用,肥料要随配随用且施入后需覆土以防氮素挥发损失。

3.3施好追肥
3.3.1苗肥。

苗前期以营养生长为主,主要表现为叶片数目的增加和叶面积的增大,主根及侧根逐步形成。

苗后期至越冬是油菜的花芽分化期,冬油菜年前一般长出15~20片叶,此期培育壮苗是丰产的关键。

在油菜移栽后7~10d左右,用人粪尿或沼液15.0~22.5t/hm2进行追施。

此期如果基肥用量不足,直播油菜可在定苗或5片真叶时,追施适量氮肥。

越冬前可结合浇水,以配方肥225~300kg/hm2沟施,并及时覆土。

3.3.2腊肥。

对于未施足基肥或基肥施用量不能满足油菜需肥要求、叶色褪淡、有明显脱肥的田块应增施腊肥。

一般在移栽后50d左右进行,即油菜苗进入越冬期前,追施尿素45~60kg/hm2、氯化钾60~75kg/hm2。

施肥方法为结合中耕进行土施,若不进行中耕,也可在行间开10cm深的小沟,将2种肥料混匀后施入,施肥后覆土。

3.3.3薹肥。

薹肥是油菜一生中最关键的肥料,一般在开春后蕾薹期施用,施尿素45~60kg/hm2、氯化钾60~75kg/hm2。

由于此时油菜已封行,只能表面撒施,注意一定要撒均匀,最好选择下雨前撒施[4]。

3.4巧施花肥
在盛花期后,要及时喷施叶面肥,促进功能叶的光合作用。

可结合打药,每隔7d 喷施1次0.2%磷酸二氢钾和1%~2%尿素液,共2次,基肥没有施用硼肥和锌肥的田块,应结合叶面肥一起喷施0.2%硼砂和0.2%硫酸锌溶液。

4参考文献
[1] 王晓燕.油菜需肥规律及科学施肥[J].种业导刊,2008(7):22-23.
[2] 龙飞,张胜,张润生,等.硼对甘蓝型双低春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23(1):176-180.
[3] 周贱根,况晨光,余伟,等.不同施肥处理对优质杂交油菜产量及相关经济性状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33-35.
[4] 郭祥鹏.高产油菜施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4):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