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怎样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怎样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指作者在作品里为突出主题(中心思想)而抒发的某种(喜、忧、爱、恨……等)情感,这种情感,有的是直抒的,有的是含蓄的,因此读者要细心体会。
对文章思想感情体会得愈准、愈深,文章的思想内容就理解得愈明愈透,究竟怎样去体会呢?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 朗读“朗读”是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
读者要认真地读,不能像看电影似的一晃而过。
要一句一句地读,逐节逐节地读,还需带着感情去品读,这样就容易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抒发的感情。
如阅读《第一场雪》,通过反复品读“雪时”、“雪后”出现的美丽景色的语段以及由雪景产生联想的语句,读者就会感受到自身仿佛置身于皑皑的雪地之中,仰视大片大片的雪花,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美,从而深刻地体会到这篇文章通过对瑞雪的描写,透露出作者展望来年丰收景象的喜悦心情。
2 品析“品析”文章内容情节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分析文章内容不能仅满足于对文章的表面意思的理解,而要抓住文中关键词语、中心语句、重点段落进行认真品析,把心放在文中去,顺作者思路,带着问题想,层层探究,步步深入,这样体会出的文章思想感情就很明确。
《种子的力》一文,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提出“种子的力可超越一切”,难免叫读者产生疑惑,当作者陈述了种子能分开头盖骨、小草能掀翻石块的事实后,读者便心悦诚服,再通过对“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发出可怕的力量”“这种力是看不见的生命力”等关键词语的品析,读者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当品析到“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句群时,读者激情满怀,会联想到这是抗日时期喊出的抗日口号,于是对“种子的力”产生一种新的认识—作者是借种子的力超越一切的事实,来鼓励抗日勇士,鞭策前进。
从而深深体会到文章包含着讴歌、支持抗战,坚信抗战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的炽热的思想感情。
3 了解时代背景了解时代背景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前提。
有的文章,由于时代背景与作者所处的特定环境的限制,其思想感情是含蓄的,读者如果不去了解,就难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不出文章的思想感情,遇到此类文章就要花功夫翻阅资料,或请教别人介绍写作背景。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八法”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八法”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具体说是作者想通过文章的主要内容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抒发什么感情,说明什么道理等等。
如果我们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对文章理解得更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会使学生同作者一起感受文本内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产生共鸣。
那么,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又应该如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呢?1.抓文章题目,体会思想感情我们常说文章的题目是“文眼”,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
有些课文题目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显露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只要我们围绕课文题目进行分析、揣摩,就能体会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慈母情深》,文章歌颂了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再如《梅花魂》这里的魂,指的是精神。
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
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2.抓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先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先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又描述了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通过分析我们可以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读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从而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抓重点词语,体会思想感情在有些文章中往往由重点词语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学生只要在阅读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这些重点词语适当作些补充、修改就能顺利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些重点词常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过渡段中。
如《詹天佑》开头一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其中"爱国"、"杰出"正是全文的中心。
如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开县敦好镇中心小学肖英文章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中的核心。
语文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两种能力:一是感受和体会语言文字的能力;二是把感受和体会到的说出来和写出来的能力。
语文教学是教师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展现。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教材都凝结着作者丰富的感情,闪耀着理想和智慧的光芒。
作为教师,应该把握文中的感情脉络,付出全部感情,以此去感染、熏陶学生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共同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
使得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心灵和情感的净化和升华。
因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语文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应用——词语的理解、句段的理解、主要内容的理解——没有这些方面的理解,要想深刻地体会是不可能的。
怎样体会呢?一、从文章的题目上去体会: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伟大的友谊》、《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我们抓住其中的“伟大”、“舍身”两个词,就可以明确这是作者在歌颂他们。
二、从文章的开头结尾去体会:有的文章一开头,作者就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露出来。
如《桂林山水》一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欣赏桂林的山水。
”一个“甲天下”,一个“观赏”就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热爱之情表露了出来。
三、从文章的内容上去体会:例如大家熟悉的寓言故事《滥竽充数》,作者没把寓意写出来,但是我们可以从南郭先生在齐宣王时可以混在许多人中装作会吹的样子而获得俸禄,但到了齐湣王时南郭先生却要逃跑的事实对比中想到:因为齐湣王喜欢一个一个单独地吹,南郭先生本来就不会吹,在要表露真才实学时,他怎么能不逃跑呢?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光靠伪装,总有一天会露馅的。
如果我们再追问一句:造成南郭先生伪装的原因是什么呢?是齐宣王喜欢许多人一道吹,这就造成了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入其中。
这些感受是通过内容思考而得到的。
四、从分析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去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是培养学生情感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实践方法:
1. 引导学生情感共鸣:选择具有情感内涵的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等,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并让他们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2. 创设情感氛围:通过朗读、音乐、图片等方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情感氛围中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
3.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亲身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情感。
4. 情感分享:组织学生进行情感分享,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参观、采访、写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情感。
6. 教师的情感引导: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情感素养,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和引导,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以上情感体验的实践方法的实施,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1、从抒情局部找中心 2、从作者的谈论局部找中心 3、从课文的反复局部找中心 4、从重点句、段找中心 5、关注首尾 三、抓课后问题。 四、联
2、从作者的谈论局部找中心
例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11、14、 16自然段就是作者谈论的局部。找到了,读懂 它就能很好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从课文的反复局部找中心
例如:《犟龟》中犟龟反复说的一句话 “我的打算是不行转变的。”找到这句话对我 们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大有帮助。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抓课题,从整体入手。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课题入手,
例如,例如《穷人》一课,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 明明是写“桑娜、渔夫、西蒙及西蒙的两个孩 子”,为什么以“穷人”为题呢?这是由于他们 的凄惨生活是沙俄时代穷人的生活写照。桑娜、 渔夫的和蔼、勤劳是穷人品质的表达。理解了为 什么以穷人为题的深刻含义,也就把握了文章的 中心。《金色的脚印》《老人与海鸥》一课,从 课题就可以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抓课后问题。
四、联系生活实际 五、了解写作背景 例如:《雪》等。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抓课题,从整体入手。 二、抓关键词句。
1、从抒情局部找中心 2、从作者的谈论局部找中心 3、从课文的反复局部找中心 4、从重点句、段找中心 5、关注首尾 三、抓课后问题。 四、联系生活实际 五、了解写作背景
2、、你认为文中哪句话让你有很多想法,抄下来,写出你的理解。
3、老牛看着小牛喝水,它们都笑了。老牛此时的泪水是
的泪水;小牛此时的泪水是
的
泪水。
4、读了课文2、3、4自然段,你的脑海里有了几幅画面,分别是 :
如何学会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何学会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何学会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言为心声”。
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都具有确定的写作目的,或褒扬、或批判、或确定、或揭露,总之,的思想感情确定会在文中体现出来。
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还要从文章所记叙的事物中体会出所表达的情感。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的思想感情。
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的思想感情来。
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局势紧急,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父女的最终一面;父亲英勇就义,一家人哀思万分。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2)依据带有感情颜色的语句,体会的思想感情。
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谈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
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颜色的语句,就能体会出的感情来。
例如《索溪峪的“野”》一文,在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就连行进在期间的男女老幼也返朴归真,”野”性十足后,赞美道:“于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接受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
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愿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例如,《荔枝》一课中,写母亲剥荔枝时的动作:“(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摩挲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当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细致的描写突出了母亲一生的勤俭、辛苦。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这种引导,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些思想和情感,写出优秀的文章,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一、培养对文章主题的关注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首先要关注的是文章的主题。
只有通过对文章主题的准确理解,才能更好地概括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内涵。
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关注,让他们意识到主题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一些主题明确的阅读任务,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直接感受主题的魅力,逐渐形成对主题的敏感性和精确性。
二、建立对作者思想的认识文章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主题上,还体现在文章的其他方面,如描述手法、语言、形象等。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去体会文章的思想。
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针对文章的关键人物或主体,以及作者运用的手法、语言等方面,建立对作者的整体认识,理解作者的思考方式、想象力和敏感度。
通过分析作者、分析人物等方式,让学生建立对作者思想的认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三、理解情感的色彩除了注重文章的思想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文章中情感的色彩,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情感。
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情感的表达方式,如对比、比喻、象征、对话等,让他从情感的角度去感受文章中的色彩。
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进行情感标注、情感主题绘图等方式,帮助他们从深层次上理解文章中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感受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
四、培养记忆与比较能力除了以上引导方法外,我们还需要让学生有记忆和比较感,不断提升体会文章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多维度解构、比较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不断回顾、比较体会文章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通过对不同作者、不同主题的对比,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和情感,形成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几种方法
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几种方法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而且要从文章所记叙的事物中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有句话说得好“言为心声”,就是说作者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都具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褒扬、或批评、或肯定、或揭露,总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在文中体现出来。
那么,我们每一个同学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又应该如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呢?一、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例如:我们学过的我们学过的《古井》一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我们村”的乡亲们从古井里取水,以及长年给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的事情。
但是只知道这一点是不够的,还要透过内容去想一想。
想什么呢?有的同学可能想到:课文为什么要写乡亲们从古井里取水?为什么要写乡亲们常年给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你看他们想的问题多么有价值!但想出问题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从中体会作者通过这些主要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我相信:当同学们经过反复品读全文,认真思考后,一定能体会出:写乡亲们从古井里取水,是表明古井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甘甜、清凉的泉水,养育一方村民而对人们毫无所求;写乡亲们常年给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是表明古井默默奉献的精神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做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人。
这就是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古井和乡亲们的敬佩之情。
又如:《那片了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后来,我应邀到叶老先生家去作客,这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一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叶老先生是一位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人,他对写作认真、严肃、一丝不苟,对小作者热忱帮助,关心爱护。
从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叶老先生的感激、崇敬、怀念之情。
再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作者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局势紧张,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妇女的最后一面,父亲英勇就义,一家人悲痛万分。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小学)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是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入情入境、动心动情,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一个新的境界,这是比理解文章内容、概括中心思想更深入一步的理解能力,也是良好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那么,如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阅读时,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的去读、去想,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会:一、从关键词语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篇文章,其关键词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去体会这些思想感情。
《长征》中有一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透过一“暖”一“寒”,我们能感受到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和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二、从重点句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鸟的天堂》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出现了两个“鸟的天堂”,前者是指大榕树;后者指大榕树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是鸟儿们居住的幸福、美好的地方。
读完这句,我们就很自然地体会到作者由衷的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
三、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再见了!亲人》中有这样一段:“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同志们伤心地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从小金花的动作“脚一跺”和“嘴角抽动”的神情,可以体会出小金花极其悲痛和愤怒的心情;从“狠狠地”和她的语言:“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又可以看出她誓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坚定决心。
四、从标点符号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文章中的感叹号、省略号、问号要特别留心,它们往往有深刻的含义。
《凡卡》中的最后一自然段:“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从中可以看出,凡卡渴望的美好无限,这与他的学徒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凡卡生活的艰难和命运的悲惨。
领会文章思想 感悟作者情感
领会文章思想感悟作者情感作者:汪锦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22年第05期小学阶段,中年级的学生学习重点是学会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学会感受文章思想。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就要求在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教师发现,一部分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较弱,体会不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感情。
基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多方面思想感情的体会和感悟能力,逐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整体思想,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我采取了多种教学策略,分别根据不同的文章题材具体引导学生领会文章思想,感悟作者情感。
一、利用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设身处地去体会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作品。
在中国文学史上,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
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内心的感受。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很早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我让学生想象自己离开爸爸妈妈到陌生的城市生活,一个人承担起生活的重担,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扛,让学生交流那种心路历程。
我让学生从课文中整体把握作者的写作过程,即如何从月亮写到山,从山写到水,再联想到故乡的水、故乡的月亮。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脉络,也可以设身处地感受到作者浓浓的思念之情。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盼》一文作者是著名作家铁凝,我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分析,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亲身经历,感受文章中“我”对盼望下雨,盼望穿上新雨衣的情感。
二、反复朗读吟诵,将情感融合在读之中,把自己感受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巴金先生的《繁星》是一篇散文,文章虽短,但作者笔下的夏夜星空是那么美丽,那么吸引人。
作者将如此美妙的意境写在文章中,就是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法,文中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
怎样总结课文的思想感情
怎样总结课文的思想感情
总结课文的思想感情需要首先全面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的主题意图和情感表达,然后归纳总结。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简要课文内容梳理(200字)
首先,要总结课文的思想感情,我们需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简要梳理。
阐明课文讲述的故事或描绘的场景,列举主要人物和事件,以确保读者对课文的整体情况有清晰的了解。
第二部分:主题思想分析(300字)
接下来,要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通过分析作者的表达和描述,梳理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并解释为什么认为这是文章的核心所在。
可以探讨作者通过特定人物、事件或细节来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手法,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和思考。
第三部分:情感表达剖析(300字)
然后,对课文中的情感表达进行剖析。
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描写、人物的言行和背景情境,分析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并试图理解为什么作者选择了这些具体的情感表达方式。
可以探讨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对课文的意义和影响,以及这些情感对读者的共鸣和感受。
第四部分:个人思考和总结(200字)
最后,简要总结课文的思想感情,可以对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触动进行回顾和总结。
可以阐述对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个人理解和感受,以及这些理解和感受对于自身的影响和
启示。
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对于课文的思考和问题,为深入理解和思考提供思路和方向。
综上所述,总结课文的思想感情需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并进行个人思考和总结。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并从中获取思想启示和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阅读技巧:概括文章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阅读技巧: 概括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思想感情, 也叫中心思想, 它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也是文章的主题。
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不仅能使我们透彻地理解文章, 提高阅读能力, 还能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概括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法主要有:二、内容分析法二、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 是概括文章思想感情的最常见、最基本的方法。
许多文章, 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是直接点出来的, 而是需要读者通过文章所记叙的具体的人或事去体会, 去理解, 进而概括出来的。
所以, 归纳这一类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要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三、题目入手法三、抓住文章的题目, 分析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些文章的题目揭示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题目, 我们通常称之为“题眼”, 对“题眼(题目)”加以扩展或者结合文章的内容挖掘题目的深层含义, 就能概括文章的主题。
四、重点段提取法四、抓住重点段, 概括文章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 总是把与主题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作为重点来进行详细的描写, 所以, 文章的重点段是最能体现主题的部分。
因此, 我们在阅读中, 可以抓住重点段进行认真的分析、体会, 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被体会出来。
五、中心句提炼法五、分析中心句, 总结文章的思想感情。
中心句就是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它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在阅读文章时, 只要紧紧地抓住这些关键的中心句, 就可以归纳出文章的思想感情了。
六、感悟抒情议论法感悟议论和抒情的部分, 概括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些文章在记叙文中穿插着议论和抒情, 这些议论和抒情的句子往往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阅读时, 要重点体会和感悟这些句子, 从中分析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概括思想感情的几种形式:(2)写人: 本文记叙了······表现(赞扬)了······品质(精神)(3)写事:本文记叙了······(事), 说明了······(道理)(4)写景: 本文描述了······抒发了······(思想感情)童话、寓言:本文通过······(故事), 告诉(说明)······道理。
语文的思想感情总结
语文的思想感情总结语文是一门以语言为载体的学科,通过阅读、写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学习语法和词汇,更重要的是培养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语文的思想感情进行总结。
首先,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和思辨力。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会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这些作品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并且通过思辨和阐释来理解作品背后的思想内涵。
这样的培养方式能够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对美的感悟力和思辨力。
其次,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多样化的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进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再次,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而这些情感和思想往往通过艺术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领略到美的感受和审美的乐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和审美能力。
这样的培养方式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使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体验。
最后,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人文精神。
在语文教育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本,如新闻、科普文章、历史故事等。
通过对这些文本的学习和探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人文精神。
他们会主动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反思社会现象。
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过去的故事和经验,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语文的思想感情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语文教育,学生能够培养感悟力和思辨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思考能力和人文精神。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思想,使他们成为思维敏捷、具有人文情怀的人。
语文教学中情感运用的几点体会
语文教学中情感运用的几点体会语文教学中,情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
语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
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和理解,更要通过语文学习去感知世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修养。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下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情感的运用。
1.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情感语文教学是一个讲究情感表达的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去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从而增强他们对语文情感的体验。
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荷花的图片,播放一些夜晚的月色,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去感受这些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中的情感。
只有让学生在情感上有所体验,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才更加深入和具体。
2.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更要引导他们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一些情感的交流,比如阅读课文后,让学生写下自己对课文中的情感理解,或者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等。
只有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对语文学习才会更加投入和热情。
这不仅仅是情感的发泄,更是对语文知识的巩固和加深。
3. 利用名人名言引发情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引用一些名人名言,让学生在感受到这些名言时,产生一种情感共鸣。
在教学语文课文中,可以引用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名人名言,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主题的产生对名言的共鸣,从而增强他们对课文中情感的理解与体验。
名言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候更能够引发心灵上的共鸣,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明白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4. 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些文学创作,让他们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写作题目,比如让学生写一篇小故事、一首诗歌等,让他们尝试去表达自己的情感,锻炼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文学创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他们的情感修养。
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几种方法
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几种方法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而且要从文章所记叙的事物中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有句话说得好“言为心声”,就是说作者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都具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褒扬、或批评、或肯定、或揭露,总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在文中体现出来。
那么,我们每一个同学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又应该如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呢?一、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例如:我们学过的我们学过的《古井》一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我们村”的乡亲们从古井里取水,以及长年给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的事情。
但是只知道这一点是不够的,还要透过内容去想一想。
想什么呢?有的同学可能想到:课文为什么要写乡亲们从古井里取水?为什么要写乡亲们常年给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你看他们想的问题多么有价值!但想出问题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从中体会作者通过这些主要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我相信:当同学们经过反复品读全文,认真思考后,一定能体会出:写乡亲们从古井里取水,是表明古井无私地向人们奉献xx、清凉的xx,养育一方村民而对人们毫无所求;写乡亲们常年给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是表明古井默默奉献的精神xx了人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做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人。
这就是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古井和乡亲们的xx之情。
又如:《那片了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xx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后来,我应邀到xxxx家去作客,这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一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知道xxxx是一位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人,他对写作认真、严肃、一丝不苟,对小作者热忱帮助,关心爱护。
从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出作者对xxxx的感激、崇敬、怀念之情。
再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作者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局势紧张,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妇女的最后一面,父亲xx就义,一家人悲痛万分。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重点段落分析法
文章的重点段落,往往集中表现了
作者的写作目的,抓住重点段落仔 细分析,就能比较容易体会到文章
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主要人物分析法
在写人的文章中,作者的写 作目的一般是表现人物性格、 品质方面特点或表达对人物的某 种感情。阅读这类文章往往要抓 住主要人物的言行来体会。
在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中,阅读的 时候,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去 读,去想,这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主 要方法;而有感情地朗读则是体会文章 思想感情的又一种重要方法。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从作者的议论部分找中心
例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11、14、 16自然段就是作者议论的部分。找到了,读懂 它就能很好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从课文的反复部分找中心 例如:《犟龟》中犟龟反复说的一句话 “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找到这句话对我 们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大有帮助。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4、从重点句、段找中心
一般课文中,总有表现文章中心的重点句、段, 这些重点句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例如《在山的那边》中,从“在山的 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一 句就能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还有 《落花生》中:“人要做有用的人,不 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 人。”又如《大森林的主人》一课中猎 人的话:“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 人,得像个主人。只要肯动脑筋,一切 东西都可以拿来用。”能找出这样的重 点句,中心句也就找出来了。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抓课题,从整体入手。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课题入手, 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这样 的阅读思路,可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的效果。 例如,《我爱篮球》一课,从课题就 可以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类似的文章还有《梅花魂》等课文。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增强了。
开放、创新、自主的学习方式取代了灌输、理解的模式。
过去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头戏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语文新课程的标准改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概括”需要理性的判断,注重的是结果,强调的是规范统一;“体会”则多是感性的把握,突出的是自主感悟,自由表达。
“中心思想”仅仅是对文章的主旨来说;而“思想感情”就能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体会,去阐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范围,增强了个性理解。
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后者比前者的外延大得多,灵活得多。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研究这些规律,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得自主创新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文章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去丰富他们的学识。
教材中的文章,无论是写人的叙事的,还是写景物的,都是有一定写作目的的,或褒奖或批评或揭露或表达。
总来说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要在文章中表现出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阅读一篇文章不但要从语言文字上理解文章的具体类容,更需要从文章的事物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一、要跟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达的。
因而在教学中注重抓住文章的主要爱内容,让学生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用已有知识去感悟、分析、评价,就容易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作者围绕总理灵车写了首都群众等灵车的焦急心情和悲痛神态;望灵车的悲痛情绪和思念追忆;追灵车时舍不得离去的场面。
文章写得真切、生动,字里行间无处不流露出人民群众对总理的爱戴、崇敬怀念的真挚感情。
学生被人民群众的行为感动,对总理伟大高尚的品格无限崇敬。
讨论时有学生说:“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二、抓住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是用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
作者总会用感情强烈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如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作者:孙振华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2年第05期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苏屯中心校新集小学安徽阜阳 236120)
摘要: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上或就思想论思想,还应当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去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抓住重点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抓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抓住文章的思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通过入情入境的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体会;感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61-01
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解或就思想论思想上,还应当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去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我作了如下探讨: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袁鹰的《白杨》一课“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在这段话中,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
读者便由白杨树的精神感受到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又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
课文最后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真对这句话,可提出这几个问题:①“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指什么?②虽然老班长留下的这个鱼钩极其普通、简单,但人们看到它就会想起什么事?就能从中受到什么教育?通过对这句话的理解,老班长的形象便清晰地立于学生眼前了。
2.抓住重点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景阳冈》一课。
可让学生认真阅读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部分,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并思考。
武松与老虎相遇时,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让人生畏,武松唯一的动作就是“闪开”,“闪”这个动作表现了武松的机警敏捷。
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
有色,神采飞扬,打虎英雄豪放、勇敢的性格跃然纸上。
随着这些场面的描写,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便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又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
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邱少云烈火烧身仍一动不动一段的描写,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并思考,邱少云为什么烈火烧身仍一动不动?这反映了他怎样的优秀品质?随着这一问题的解决,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也就显现出来了。
3.抓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读《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
知道课文写了千千万万的男女老少来到长安街上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和敬爱的周总理作最后的告别。
做到这一步还不够,还要透过内容想一想,天又因又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男女老少来送周总理的灵车?灵车开来,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放声哭泣?灵车开过,为什么许多人追着灵车奔跑?灵车消失在夜色中,为什么人们还不肯离去?这是因为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他一生为人民。
人民送灵车表达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深切的怀念。
这层意思就是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
4.抓住文章的思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因此,只要抓住了作者的思路,也便抓住了作者的主旨。
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反复出现,贯穿全文。
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它既是串联内容的主线,又是表达情感的主线。
教学中抓住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便能更好的理解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感情。
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
课文中反复出现与“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类似的话。
因为它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
反复出现,多出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的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5.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教学《晏子使楚》一课。
可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楚王的骄横、傲慢、阴险和在失败面前的窘迫,晏子的语气或义正词严,或嘲弄戏耍,或诙谐反问,语气虽然变化较多,这些多变的语气,却充满了他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又如著名作家老舍的《草原》一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草原风光图,感受到作者置身于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之中,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体会到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6.通过入情入境的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读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鸟的天堂》。
仿佛自己就是一位游客,两次游览了“鸟的天堂”。
这时,读了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色,更能感受到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读
了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色,更能感受到作者迷恋景色,看也看不够的心情。
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就能和作者一样,被那美丽奇妙的景色所吸引而不愿离去。
如读《金色的鱼钩》一课。
假如你就是文中的红军战士小梁,亲眼目睹了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自己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老班长让战友吃鱼自己却吃鱼骨充饥的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就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
作者简介
孙振华,男,安徽阜阳人。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