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

合集下载

2011年阳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阳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阳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阳江市统计局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幸福追赶的征程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可喜的成绩,“十二五”时期首年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测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779亿元,同比增长16.0%。

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3%、24.9%和12.1%。

三大产业比例由上年同期的21.9∶42.5∶35.6调整为19.5∶45.9∶34.6。

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7.3%、65.9%和26.8%,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1.2个百分点、10.5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32000元,增长15%。

1—11月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0.6%,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6.9%。

从八大类别看,食品类上涨12.0%,居住类上涨3.2%,烟酒类上涨4.7%,交通和通讯类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6.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0%,衣着类下降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5%。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45万人,同比增长10.7%。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41万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10%。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5%。

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各项人均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有待完善;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产业转型升级势头仍须强势推进;民生事业进一步投入的支撑力较弱;节能减排工作必须大力加强;区域发展差距有所扩大。

二、农业全年农业总产值272.0亿元,同比增长5.2%。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9.6万亩,比上年减少0.04万亩;粮食总产量71.0万吨,增加2.5万吨。

蔬菜种植面积87.4万亩,增加0.05万亩;蔬菜产量90.7万吨,增加1.5万吨。

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宝安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特区一体化为发展机遇,抓住迎办“大运会”的历史契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GDP)为3269.52亿元(含光明新区,下同),比上年增长14.5%。

总量和增长速度均保持深圳市六个行政区第一。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72227元,比上年增长10.6%,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平均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1178美元。

图1 2006-2011年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区生产总值2887.83亿元(不含光明新区,下同),增长13.2%,高于全市3.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76亿元,下降22.1%,对GDP增长贡献率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1803.86亿元,增长15.7%,对GDP增长贡献率为74.5%;第三产业增加值1083.21亿元,增长8.5%,对GDP增长贡献率为25.6%。

三次产业比例为0.03:62.46:37.51。

表1 初步核算本地生产总值(单位:亿元)2011年全区单位土地产出GDP5.07亿元/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9587万元;税收地均集约度0.86亿元/平方公里,增加1428万元;万元GDP 水耗、电耗分别下降11.5%和7.4%。

全年物流业增加值271.69亿元,增长14.9%。

文化产业增加值167.66亿元,增长17.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升 5.2%。

其中,服务项目类价格上涨3.0%,消费品价格上升6.2%。

图2 2006-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表2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物价水平处于高位,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工业投资下滑,资源瓶颈日益突显;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城市管理难度较大,特区一体化任务繁重。

2007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7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07年,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改善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3067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6.2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938.20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2989.28亿元,增长13.0%。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7%,金融保险业增长26.9%,房地产业增长13.7%,其他服务业增长12.9%。

人均生产总值达32713元,增长12.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7%,其中,城市上涨3.7%,农村上涨3.5%。

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9.1%,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7%,衣着类下降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4.0%,交通和通信类持平,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3.1%,居住类上涨3.3%。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3%,其中轻工业上涨0.6%,重工业上涨2.8%;生产资料上涨1.6%,生活资料上涨0.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2.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7.0%,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0.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4%。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9.7%,其中,谷物上涨6.4%,蔬菜上涨5.3%,水果下降0.6%,油料上涨16.2%,畜产品上涨23.5%。

2011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湛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湛江市统计局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实施“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和争当粤西地区振兴发展龙头这一目标,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708.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8.09亿元,增长6.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9.9%;第二产业增加值733.59亿元,增长14.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5.0%;第三产业增加值636.54亿元,增长15.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5.1%。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6﹕41.1﹕38.3调整为19.8﹕42.9﹕37.3。

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21.07亿元,增长11.1%;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02亿元,增长32.3%;优势传统工业实现增加值191.96亿元,增长20.5%。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0.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7.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4.0%,金融业增长0.4%,房地产业增长12.3%,其他服务业增长13.7%。

全年来源于湛江的财政总收入465.09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4%。

其中,增值税10.80亿元,减少5.8%;营业税11.09亿元,增长16.1%;个人所得税2.00亿元,增长22.7%;企业所得税3.15亿元,增长25.3%。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6.15亿元,增长25.0%。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62亿元,增长38.1%;公共安全支出12.84亿元,增长23.9%;教育支出37.64亿元,增长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87亿元,增长23.9%;医疗卫生支出24.58亿元,增长81.2%;节能环保支出4.36亿元,增长48.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13亿元,增长64.0%;农林水事务支出22.63亿元,增长43.2%;交通运输支出6.81亿元,增长8.4%。

201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ShowArticle2008.asp?ArticleID=210207201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8.07亿元,增长1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7.90亿元,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4%。

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

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66.35亿元,增长16.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1102.80亿元,增长7.8%。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1%,金融业增长6.0%,房地产业增长2.1%。

民营经济增加值19620.96亿元,增长13.1%。

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9%,居住类价格上涨4.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2%,其中轻工业上涨1.7%,重工业上涨5.7%;生产资料上涨4.1%,生活资料上涨1.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7.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6.6%,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7.8%,化工原料类上涨9.4%。

2011年三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三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三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三水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2012年3月20日2011年,三水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同心协力,朝着“产业新城,南国水都,广佛肇绿芯”的目标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大力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得以稳健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显著改观。

建设幸福三水的核心任务逐步落实,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6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81亿元,增长5.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8%;第二产业增加值504.95亿元,增长19.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5.3%;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7亿元,增长7.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1.9%。

三次产业结构为4.0:75.8:20.2。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3.7 %,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3%,金融业增长3.9%,房地产业增长6.7 %。

分镇(街)看,西南街道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比重为39.4%,云东海街道为1.4%,白坭镇为13.5%,乐平镇为25.5%,芦苞镇为8.1%,大塘镇为9.8%,南山镇为2.3%。

表1 2011年分镇(街)生产总值单位:万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4%,居住类价格上涨4.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4%,其中轻工业上涨3.9%,重工业上涨7.6%。

表2 2011年三水区居民消费价格情况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下半年国家货币政策收紧、房地产调控持续以及欧债危机影响,财税收入、出口总额、招商引资、金融机构存款等指标的增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GDP增长从第一季度增长19.8%下跌至第四季累计增长16.0%。

原材料、食品价格上涨,部分中小型企业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经济增速缓慢回落与物价仍处高位相互交织,有可能左右2012年上半年经济走势。

2011年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平市统计局2011年,南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打好“五大战役”,积极主动融入海西发展大局,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量提升、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97.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3.74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383.32亿元,增长18.5%,其中工业增加值304.14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300.13亿元,增长9.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921元、比上年增长12.8%。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9:41.9:36.2调整为23.8:42.7:33.5。

一产比重上升1.9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2.7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4.7%,上半年上涨4.9%,前三季度上涨5.3%;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5.0%,其中,城市上涨5.0%,农村上涨5.1%;消费品价格上涨6.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食品类价格上涨11.0%,居住类价格上涨5.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7%。

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比上年上涨5.3%。

表1: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指标累计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5.0食品111.0其中:粮食120.0油脂113.4肉禽及其制品122.5蛋114.3水产品108.6鲜菜95.4茶及饮料102.3干鲜瓜果115.2奶及奶制品102.7在外用膳食品104.2烟酒及用品102.3衣着100.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3.7交通和通讯10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0.0居住105.2全市财政总收入7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地方级财政收入4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6.2%;财政支出116.99亿元,比上年增长35.2%。

2007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日期】2008【实施日期】200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7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07年,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改善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3067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6.2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938.20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2989.28亿元,增长13.0%。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7%,金融保险业增长26.9%,房地产业增长13.7%,其他服务业增长12.9%。

人均生产总值达32713元,增长12.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7%,其中,城市上涨3.7%,农村上涨3.5%。

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9.1%,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7%,衣着类下降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4.0%,交通和通信类持平,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3.1%,居住类上涨3.3%。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3%,其中轻工业上涨0.6%,重工业上涨2.8%;生产资料上涨1.6%,生活资料上涨0.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2.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7.0%,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0.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4%。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9.7%,其中,谷物上涨6.4%,蔬菜上涨5.3%,水果下降0.6%,油料上涨16.2%,畜产品上涨23.5%。

2011年佛山市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佛山市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佛山市顺德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佛山市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2012年4月28日2011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紧紧围绕“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建共享幸福顺德”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GDP)226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22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382.09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843.62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为1.7:61:37.3。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2.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8%,金融业增长5.8%,房地产业增长5.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3%,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5.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5.3%。

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9.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4.3%,衣着类上涨3.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3.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1.8%,交通及通信类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5.7%,居住类上涨5.5%。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1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04%。

全年推荐本地人就业13792人次。

年末全区登记失业人员1.29万人,全区登记失业率2.01%。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47.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3万,增长0.42%。

据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区总户数35.2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59万户。

总人口123.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9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4064人,出生率11.42‰;死亡人口7295人,死亡率5.92‰;自然增长人口6769人,自然增长率5.5‰。

2011年广东省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广东省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韶关市统计局韶关调查队2012年3月13日2011年,韶关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扎实推动韶关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圆满完成年度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GDP)813.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26亿元,增长5.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9%;第二产业增加值353.37亿元,增长14.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9.1%;第三产业增加值348.32亿元,增长1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87万元,比上年增长12.1%。

分区域看:韶关市区生产总值403.89亿元、增长11.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0.1%,人均生产总值4.06万元;县域生产总值401.97亿元、增长12.9%,占全市的49.9%,人均生产总值2.18万元。

三次产业结构为13.8:43.4:42.8。

在现代产业中,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79.3亿元、增长19.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28.54亿元、增长6.7%。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1.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房地产业增长3.5%。

民营经济增加值384.67亿元,增长13.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7.3%。

韶关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

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4%、消费品价格上涨5.5%。

在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12.7%,居住价格上涨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 2.6%,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 1.6%,衣着价格下降4.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1.1%,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6%。

2011年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珠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珠海调查队【发布日期】2012.03.19【实施日期】2012.03.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11年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珠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珠海调查队 2012年3月19日)2011年,珠海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积极应对欧债危机等国际性经济形势变化,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推进结构调整,保持了整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0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0亿元,增长3.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0.7%;第二产业增加值786.42亿元,增长1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9.5%;第三产业增加值579.11亿元,增长7.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9.8%。

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7:54.8:42.5调整为2.7:56.0:41.3。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321.96亿元,增长8.5%,占GDP的22.9%。

民营经济增加值345.35亿元,增长11.1%,占GDP的24.6%。

分区域看,香洲、金湾和斗门三个行政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3.48亿元、351.27亿元和188.49亿元,分别增长10.8%、14.2%和9.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0%。

其中,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的价格分别上涨10.5%、2.0%、2.4%、2.3%、5.7%、2.5%和3.7%;交通和通信的价格下跌0.6%。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2011年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2-02-22 09:29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2月22日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1%。

农产品生产价格[3]上涨16.5%。

表1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逐步增加。

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为52个,比1月份增加49个。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年农民工[4]总量为25278万人,比上年增长4.4%。

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长3.4%;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增长5.9%。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181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338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3009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5.1%。

全年公共财政收入[5]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其中税收收入89720亿元,增加16510亿元,增长22.6%。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1年2月25日)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8.07亿元,增长1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7.90亿元,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4%。

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

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66.35亿元,增长16.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1102.80亿元,增长7.8%。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1%,金融业增长6.0%,房地产业增长2.1%。

民营经济增加值19620.96亿元,增长13.1%。

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表12010年分区域主要指标区域GDP(亿元)GDP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珠三角37388.2112.09.848.73138.5624.4东翼3241.4314.911.535.8160.7828.3西翼3534.8514.216.639.4144.9526.6山区14.69.934.5208.1929.7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9%,居住类价格上涨4.8%。

2011年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揭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揭阳市统计局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调结构、提质量、稳增长、保民生、促稳定,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122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92亿元,增长4.8 %;第二产业增加值736.06亿元,增长19.9 %;第三产业增加值362.20亿元,增长8.5%。

三次产业结构为:10.6:59.9:29.5。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1.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4.3%,金融业增长5.8%,房地产业增长4.7%,其他服务业增长6.0%。

民营经济增加值883.83亿元,增长15.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8 万元,增长13.6%。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4.9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2%,服务项目类价格上涨 1.9%,居住类价格上涨 4.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4.4 %,衣着类价格上涨0.9%,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9%。

表1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城镇单位在岗职工20.69 万人,增长 1.1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2.51 亿元,增长16%;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462元,增长13.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410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574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2.69%,下降0.33个百分点。

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有一些需密切关注的问题:宏观调控效应日益显现,工业生产增长面临挑战,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存在,市场需求后劲仍显不足,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节能降耗压力不断加大,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等。

2011-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4-02-24 09:30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24日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探索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640万人,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4.92‰。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45亿人。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就业持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略低于上年末的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6894万人,比上年增长2.4%。

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长3.6%。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为66199元/人(以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提高7.3%。

2011年中国各省人口、面积、gdp等经济数据

2011年中国各省人口、面积、gdp等经济数据

率折算;世界经济体数据、购买力平价基于IMF2012年10月数据
93.8
147.29
0.11
12.7
津巴布韦
95
乍得
GDP (美元) 58,665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3 6,608 6,608 4,854 4476 4,087 3,457 3,420 3,164 2,993 2,993 2,879 2,635 2,484 2429 2,357 2,212 1,898 1,898 1,772 1,772 1,735 1,735 1,610 1,403 1,227 993 727 727 390 348 317 256
2011年内地各省份地区生产总值与世
位次 汇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地区 中国 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台湾 河南 河北 辽宁 四川 湖南 湖北 上海 福建 北京 香港 安徽 内蒙 黑龙江 陕西 广西 江西 天津 山西 吉林 重庆 云南 新疆 贵州 甘肃 海南 澳门 宁夏 青海 省会 北京 广州 南京 济南 杭州 台北 郑州 石家庄 沈阳 成都 长沙 武汉 上海 福州 北京 香港 合肥 呼和浩特 哈尔滨 西安 南宁 南昌 天津 太原 长春 重庆 昆明 乌鲁木齐 贵阳 兰州 海口 澳门 银川 西宁 面积 (万km2) 964.76264 18 10.26 15.38 10.2 3.6 16.7 18.77 14.59 48.14 21.18 18.59 0.63 12.13 1.68 0.1101 13.97 118.3 45.48 20.56 23.6 16.7 1.13 15.63 18.74 8.23 38.33 166 17.6 45.44 3.4 0.00254 6.64 72.23 人口 人口密度 (万) (人/km2) 128259.5 133 7223 7164 9108 4552 2000 9768 6782 4162 8529 6599 6001 1342 3350 1154 680 6410 2350 3724 3642 4830 4302 932 3268 2659 3130 4176 1889 3787 2581 790 44.5 580 492 401 698 592 446 556 585 361 285 177 312 323 2130 276 687 6176 459 20 82 177 205 258 825 209 142 380 109 11 215 57 232 17520 87 7 人均GDP (美元) 6876 11406 10614 7711 10993 23346 4269 5597 8268 3817 4615 5065 22146 8116 21805 35724 3696 9461 5231 5319 3757 4212 18784 5324 6154 4952 3297 5418 2331 3012 4944 81867 5612 5257 GDP (亿元) 569,640.00 53,210.28 49,110.27 45,361.85 32,318.85 30,157 26,931.03 24,515.76 22,226.70 21,026.68 19,669.56 19,632.26 19,195.69 17,560.18 16,251.93 15,690 15,300.65 14,359.88 12,582.00 12,512.30 11,720.87 11,702.82 11,307.28 11,237.55 10,568.83 10,011.37 8,893.12 6,610.05 5,701.84 5,020.37 2,522.66 2,353 2,102.21 1,670.44

2011年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德阳市统计局2012年3月21日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大力推进“一三五八”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全面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一、综合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全市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台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7.4亿元,增长15.6%,增速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21.0%,第三产业增长11.1%。

全市经济总量中,三次产业比例为15.6:60.0:24.4。

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5.6%,拉动经济增长12.0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1562元,按照2011年12月31日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中间价计算,达到5009美元。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30.3亿元,增长19.0%。

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55.4%,比上年增加1.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全市财政总收入258.8亿元,增长38.1%。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7.1亿元,增长46.4%。

财政总支出235.4亿元,下降19.7%。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3.2亿元,下降31.7%,其中,教育支出20.9亿元,增长27.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2亿元,增长11.0%;卫生医疗支出14.4亿元,增长63.1%;住房保障支出9.9亿元,增长63.6%。

二、农业狠抓科技助农增收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推进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95.1亿元,增长3.9%。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101公顷,下降0.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78公顷,增长0.4%;蔬菜播种面积5.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42公顷,增长0.4%。

2009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日期】2010.02.21【实施日期】2010.02.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9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0年2月21日)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科学谋划、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危中求进,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主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全力以赴保增长,抓住时机扩大内需,着眼未来促转型,扎扎实实惠民生,既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下滑态势,又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宏伟进程中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39081.59亿元,比上年增长9.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6.02亿元,增长4.9%,对GDP贡献率为2.5%;第二产业增加值19270.48亿元,增长8.7%,对GDP贡献率为48.4%;第三产业增加值17805.09亿元,增长11.0%,对GDP贡献率为49.1%。

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13.4%,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2.7%,房地产业增长19.6%。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7.2%,民营经济增加值16707.89亿元,增长12.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0748元,增长8.4%。

表1 2009年分区域主要指标统计表。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广东省201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粤人社发[2011]263号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广东省201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粤人社发[2011]263号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广东省201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广东省201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粤人社发〔2011〕263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公布2011年全省企业工资指导线,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根据国家的有关企业工资分配政策和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结合我省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就业等因素,提出2011年我省企业工资指导线意见如下(一)工资增长基准线为15%。

生产正常、经济效益达到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可根据本企业职工工资与人工成本水平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工会和职工代表意见,大体按照基准线安排本年度的工资增长。

企业在安排工资增长时,要加强对企业人工成本的核算,保持企业的发展潜力。

(二)工资增长上线(警戒线)为20%。

对于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较大、职工工资水平偏低的企业,可以适当提高工资增长幅度,但一般不要超过警戒线,避免加大企业人工成本,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和竞争力。

对于上年度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本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竞争性企业,其工资增长原则上不应突破上线。

(三)工资增长下线为5%。

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缓慢的企业,可按不低于下线的标准安排企业工资增长。

职工上年工资水平较高、人均实现税利与上年持平的企业,可参考下线安排本企业的工资增长。

经济效益下降幅度较大或亏损的企业,经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同意,可适当降低增长幅度,但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应采取各项措施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2年2月17日2011年,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提出的新要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认真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大力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267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9.83亿元,增长4.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0%;第二产业增加值26205.30亿元,增长11.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6.6%;第三产业增加值23808.46亿元,增长9.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4%。

三次产业结构为5.0:49.8:45.2。

在现代产业中,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1521.44亿元,增长12.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3392.59亿元,增长8.5%。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4%,金融业增长6.3%,房地产业增长6.0%。

民营经济增加值23336.44亿元,增长11.9%。

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4%,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表1 2011年分区域主要指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4%,居住类价格上涨4.5%。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7%,其中轻工业上涨3.1%,重工业上涨4.0%;生产资料上涨4.6%,生活资料上涨1.9%。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8.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7.8%,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上涨11.6%,化工原料类上涨10.2%。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5%。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2.4%,其中谷物上涨19.4%,蔬菜上涨0.8%,水果上涨10.0%,油料上涨29.5%,畜禽产品上涨7.1%。

表2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77.1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8.40万人。

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38.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6%,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年末共有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36个,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85.5万人,转移就业人数137.6万人。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13.70亿元,增长22.1%;其中税收收入4547.53亿元,增长19.6%。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增速缓慢回落与物价仍处高位相互交织,外贸进出口增长下行趋势明显,基础设施投资下滑,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节约集约用地压力较大,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等。

二、农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30.42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1%;糖蔗种植面积140.58千公顷,增长3.1%;油料种植面积343.34千公顷,增长1.8%;蔬菜种植面积1208.50千公顷,增长2.4%。

全年粮食产量1360.95万吨,增长3.4%;糖蔗产量1202.69万吨,增长6.0%;油料产量91.90万吨,增长4.2%;蔬菜产量2859.96万吨,增长5.2%;水果产量1210.43万吨,增长7.2%;茶叶产量5.81万吨,增长9.0%。

全年肉类总产量434.58万吨,下降1.5%。

其中,猪肉产量270.97万吨,下降1.6%;禽肉产量150.28万吨,下降1.8%。

全年水产品产量762.14万吨,增长4.5%。

其中,海水养殖265.57万吨,增长6.6%;淡水养殖331.47万吨,增长5.3%。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440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085.05亿元,增长12.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2.5%,民营企业增长22.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8.4%,股份制企业增长18.5%,集体企业增长6.1%,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3.8%。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2.4%,重工业增长12.8%。

分地区看,珠三角增长11.3%,东翼增长20.0%,西翼增长14.8%,山区增长19.5%。

九大支柱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增长11.9%,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增长15.3%,森工造纸、医药、汽车及摩托车三大潜力产业增长9.4%。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7%,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4.4%,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长12.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8.3%,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1.3%,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6.1%。

先进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9%,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增长8.7%,石油及化学行业增长7.9%。

装备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飞机制造及修理业、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7.6%、16.4%、12.4%和37.7%;钢铁冶炼及加工业中,炼铁业下降15.8%,炼钢业和钢材加工业分别增长60.9%和7.7%;石油及化学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7%,橡胶制品业增长10.5%。

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4.6%,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12.1%,食品饮料业增长16.9%,家具制造业增长11.3%,建筑材料增长17.5%,金属制品业增长18.7%,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8.6%。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1.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8.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3%。

表3 201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4.1%。

资产贡献率13.3%,资本保值增值率118.9%,资产负债率58.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7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2%,全员劳动生产率16.83万元/人年,产品销售率97.2%。

实现利润总额4609.33亿元,增长2.4%。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369.85亿元,增长56.6%。

表4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4582个,增长11.2%;实现增加值1797.17亿元,增长7.2%;实现利润总额246.29亿元,增长20.1%;利税总额468.60亿元,增长19.3%。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6933.11 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分城乡看,城镇投资14199.81亿元,增长17.1%;农村投资2733.30亿元,增长20.4%。

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4430.14亿元,下降8.7%;民间投资10053.32亿元,增长37.0%;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2449.64亿元,增长11.0%。

分地区看,珠三角地区投资12448.09亿元,增长14.5%;东翼投资1624.58亿元,增长29.7%;西翼投资1112.83亿元,增长35.6%;山区投资1747.62亿元,增长20.3%。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13.56亿元,增长53.9%;第二产业投资5576.43亿元,增长17.8%,其中工业投资5548.45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投资11143.12亿元,增长17.0%。

表5 201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表6 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899.19亿元,比上年增长33.9%。

按地区分,珠三角地区4104.20亿元,增长31.6%;东翼175.39亿元,增长48.0%;西翼239.62亿元,增长45.9%;山区379.98亿元,增长47.1%。

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3495.43亿元,增长37.7%。

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资883.93亿元,增长37.8%;140平方米以上住宅投资1097.98亿元,增长35.6%;经济适用房投资47.50亿元,增长92.6%;别墅、高档公寓投资405.60亿元,增长17.5%。

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13.65亿元和456.46亿元,分别增长47.9%和30.7%。

城镇保障性住房投资234.85亿元,增长32.1%。

表7 2011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4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348.9亿元,增长16.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897.82亿元,增长15.4%。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8059.41亿元,增长16.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187.31亿元,增长15.5%。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0.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3.9%,金银珠宝类增长35.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4.4%,家具类增长24.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2.6%,中西药品类增长13.9%,通讯器材类增长33.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1.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1.8%,汽车类增长18.3%。

六、对外经济全年进出口总额9134.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4%。

其中,出口5319.42亿美元,增长17.4%;进口3815.34亿美元,增长15.0%。

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504.0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90.74亿美元。

表8 2011年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表9 2011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表10 2011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表11 2011年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035个,合同外资金额346.9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7%和41.0%。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17.98亿美元,增长7.6%。

表12 2011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美元全年经核准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28.99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13.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2%;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4.66亿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4.64亿美元;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年末在外人员共4.26万人。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035.20亿元,比上年增长9.5%。

表13 2011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表142011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全年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3704万吨,比上年增长9.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5403万吨,增长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