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客体关系

合集下载

费尔贝恩一个纯的客体关系模型

费尔贝恩一个纯的客体关系模型

费尔贝恩一个纯的客体关系模型在学习现代精神分析中,经常会看到关于克莱因、温尼科特、科胡特的论点的引述,很少听说费尔贝恩的,或者只是对于他的名字的提及。

当然,我是孤陋寡闻的初学者,所以,在看见关于他的一些介绍的时候,很希望也分享给大家。

首先,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被认为是完全忽视生理的最纯粹的心理方面的研究;其次,他的心理学研究的是自我与各种别内化了的客体的内部关系;而且,他也研究个体与外部客体(即现实中的人)的关系中,这些内部关系怎样发挥作用,怎样呈现自己。

费尔贝恩的核心观点是:人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基本倾向。

力比多具有寻找课题和高度定向的特征,客体总是作为一个人出现。

他认为:心里的结构是能量的、动力的自我,冲突不是自我和本我之间的,而是发生在与自我内部客体相关的、自我的不同部分之间。

费尔贝恩的人格结构是:婴儿正常的心理状态,推动着内部结构的发展,受挫在建立这些内部结构中扮演了基本的角色。

对于一个婴儿,连续的处于没有受挫的完美状态是不可能的。

从他的情绪观点来看,婴儿所体验到的受挫是缺少爱或被妈妈拒绝。

如果婴儿想表达对妈妈的拒绝的恨意时,情形将可能变得更加危险,使婴儿遭受更多的拒绝。

因此,在婴儿的主观世界里,妈妈是一个很矛盾的,具有两面性的--好的和坏的;安全的和不安全的。

婴儿的内心结构具有如下特征:1、婴儿分离或者从心理上将母亲分离成两部分客体,当母亲满足婴儿时,她是好的;当她不能给婴儿以满足时,她是坏的客体;因为婴儿没有能力改变外面真实世界的条件,所以他试着给彼岸内部真实世界的一些事情,内部世界是婴儿仅有的,拥有各种资源的领地;2、婴儿试着在他自己的内部世界的状态下去转移创伤性的因素,即婴儿将母亲作为坏的客体内化。

但是,问题是解决内化过程是不容易的,因为不满足的客体连续的出现不满足。

(克莱因的观点是好的和坏的客体都被内化)3、这种内部不满足的客体具有两面性,既让人有受挫的感觉,也有诱惑力。

事实上,它的坏的方面清晰地由诱惑和阻扰相结合,婴儿并没有失去对这个客体的需要。

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

弗:1、意识与潜意识; 2、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最核心因素; 3、临床实践:人格的心理动力学角度。 客体:否认本能驱力,尤其是性本能在人格 发展中占有如此关键的重要地位。他们 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 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 尤其与母亲的关系。
你能用理论进行回答吗?
奶奶带着1岁左右的孩子玩。孩子不小 心摔了一跤,哭泣不停止。 奶奶屡试不爽的话语: 都是地不好,宝贝起来,我打地。 都是桌子不好,宝贵不要哭,我打那个 坏桌子。
1、客体关系理论有关背景 、 2、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 3、客体关系理论的精神病理学 、 及治疗学 4、理论对比 、 5、理论应用 、
精神分析理论自弗洛伊德至今的发展历史大约 可归纳为四个阶段。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 理论是在20 世纪40 年代发展起来的, 属于精 神分析发展史的第四阶段。 其代表人物有Melan ie Klein Ronald Melan Klein, Fair2bairn, Donald W inn ico t t, Edith J acob son,Margaret Mahler,Otto Kernberg 等。
(三)治疗方法 1、关系治疗 问题产生于早期的亲子关系,治疗目标是 自我的重建。 2、家庭治疗 把问题放到家庭成员互动的过程中去解决。 重点从个人心理动力学转移到作为社会系 统的家庭动力学。
四、理论对比
•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不把成熟自体视为实现“分离-个体化” 之理想状态,这是某些客体关系理论所提出的,自 体心理学主张:即使成熟自体也继续需要镜映、理 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体验。 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两者同为佛洛伊德的古 典精神分析以来,擅长且详细描述了关于前语言期 现象的问题与处理的两大精神分析理论。 •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 指在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个体或团体寻求满(object-relations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理治疗学号:215108077 姓名:李翊君整体介绍:客体关系理论的外延与内涵1、外延的混乱客体关系理论没有⼀个公认的核⼼理论和核⼼⼈物,也没有相应学术组织的⽀持,不是⼀个有着完整概念体系、⽅法的学说,⽽是⼀族相互之间近似的精神分析学说的总称。

2、内涵的相似点⼀、必须将与客体的关系放在理论的核⼼位置;⼆、从时间维度上来讲,重视的是⼉童,尤其是前语⾔期的⼉童⾃我与客体的关系;三、它重视的是⼉童的主观世界的内容。

客体关系理论产⽣的背景1、社会背景客体关系理论产⽣和发展的初期,正是两次世界⼤战之间。

⼯业发展——失业——⼈与⼈之间关系的疏离孤⼉——分离2、哲学背景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影响——本能是“客体定向”的现象学的思想——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客体关系理论在哲学层⾯上的⽀柱,强调的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影响。

3、科学背景就总体⽽⾔,由于教育背景不同,客体关系理论家较少受到⾃然科学观点的束缚。

他们的理论探索更少受到弗洛伊德观点的限制,突破更为⼤胆⽽⾃由,代表的是精神分析发展中社会科学和⼈⽂科学的⼀翼。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线索克莱因和安娜·弗洛伊德在941-1945 年进⾏了⼀系列的学会内部的学术争论,这场争论在某种程度上催⽣了客体关系理论。

创始⼈及其理论弗洛伊德(客体)、亚伯拉罕(性格形成与早期母婴关系)、费伦茨(过渡: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到现代若⼲精神分析流派)都为客体关系的提出做出了贡献,但⼀提起创始⼈,我们会想到克莱因。

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克莱因,是极富创造⼒⼜充满悲剧性的⼈物。

⼀⽅⾯,她的观点,尤其是有关婴⼉和⼉童情感⽣活的观点,很多看上去都有些牵强。

另⼀⽅⾯,她认为⼼灵在本质上是⼼理的,这开启了批判、反思和扬弃弗洛伊德从⽣物学观点理解⼼灵这种思想传统的先河。

她还开创了深⼊理解内部主观体验的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的⽅法。

理论得不到正统精神学派弗式本⼈及后⼈的承认。

⼀⽣悲惨,丧姐——丧⽗——丧兄——抑郁——丧母——离婚——丧⼦——亲⼦冲突——丧前夫——丧姐(2)核⼼概念:潜意识幻想(她的贡献就在于通过游戏技术和⼤胆推论来挖掘其内容)⼈性观:悲观,重视死亡本能的作⽤,将⼈性理解为⼀种对于焦虑的对抗。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是精神分析在现代最重要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学中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理论分支,被誉为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强指导性和适用性。

用于探讨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的成长。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1 基本理论观点客体(object)最早是弗洛伊德开始使用的,用于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婴关系,认为客体(人或物)是本能得以满足的对象。

客体理论家认为客体指的不是物,而是某个个体的意愿、情感和行为所指向的人。

客体理论家认为的客体承载了某一种情感(爱或恨),Object 作为本身意义而言是对象,由主观意识所染指后为客体。

客体关系则指人际关系以及关系中的互动在其内心世界留下的痕迹。

客体关系理论则是重视关系,并以客体和客体关系为基础的精神分析观点。

客体关系理论家不像古典精神分析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关注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客体理论家认为婴幼儿期对外在关系体验的内化形成了内部客体,婴幼儿早期形成的内部客体就像内在的“模板”,影响个体对以后生活中其他人的感知和反应。

主要的客体关系理论家有克莱因(Melanie.Klein)、温尼科特(D.W.Winnicott)等。

他们提出了不太统一、各自独立的理论。

2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2.1 克莱因(Melanie.Klein)克莱因是德裔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并被认为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克莱因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认为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她的工作为弗洛伊德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克莱因对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贡献,分为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生下来就和环境格格不入。

弗洛伊德和他同时代的人认为,人和动物一样,注定要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简单的幸福。

但是,根据带有霍布斯色彩的弗洛伊德对人类社会的看法,个人的自私欲望的追求会危及其他个人,所以人类群体需要控制每个个体的享乐目标。

儿童时代的任务是社会化,即把具有动物冲动的儿童转变为具有复杂心理装置的成人。

成人心理装置中有复杂的检查和障碍系统,可以将动物的冲动和目标引导到社会可接受的文明生活中。

与弗洛伊德相比,当代所有重要的精神分析学派都倾向于认为,人类婴儿出生后是符合并适应他们所面对的世界的,而不是那么格格不入。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不同意父亲对“本我”的过分强调,认为应该给予“自我”足够的重视。

1936年,她出版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确立了自我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

1939年,Heinz Hartmann出版了《自我心理学及其适应》一书,提出了“无冲突的自我场域”,为自我划定了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围。

哈特曼提出自我和本我都是遗传的,都是由先天的“未分化母体”产生的。

它们是同时存在的心理功能,具有自己独立的能量。

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自主问题和自我适应的基本功能。

适应是自我在心理机制上试图维持人与环境平衡的结果。

顺应这一概念为弗洛伊德向当代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的转变提供了核心的概念媒介。

在哈特曼之后,许多自我心理学家,如斯皮兹、雅各布森和马勒,都致力于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试图深入描述婴儿自我的发生和发展。

当自我心理学在美国兴盛时,英国的一大批精神分析学家开始改变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再强调生物学因素,而是强调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形成了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并不是指无生命的客体,而是指具有爱、恨、欲等情感的人性客体。

“客体”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驱动和早期母婴关系的语境中使用的。

然而,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对客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关注远远超过对本能欲望的关注。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第一编】一.学习人格心理学的意义1.为其它领域提供基础知识2.有助于提高理论逻辑思维的能力3.帮助人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二.人格的定义1.集合式定义:罗列出一些人格成分,人格被描述为这些元素的集合。

2.整合式和完整式定义:特点是强调人格为个体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

3.层次性定义:特点是将人各分为若干层次或等级,越是上层的结构越具有整合的作用。

4.适应性定义:强调适应性功能。

5.个别性定义:特征是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一个人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6.代表性定义:强调人格是个人的代表性行为范式,他不是与别人不同,而是具有自己的特色。

三.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人格: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和个体差异的心理学领域。

人格是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着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性格: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是后天学习,习得得到的。

性格有好坏优劣之分,含有道德含义,表现为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

3.个性: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另外一个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个心理特征。

主要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

四.人格的基本特质1.人格的独特性:不同的遗传、生活经历、教育环境等,形成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人格的稳定性:表现在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3.人格的统和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整体,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是思想,情感,行为的和谐、一致、统一的整体。

4.人格的功能性: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很的根源。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第二编】【弗洛伊德理论】一.人格结构最初,佛洛依德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构成的,意识又包括前意识,所以实际上他把人格氛围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

后来他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早期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心理结构被表述为“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这三者之间有各自的功能、性质、活动原则、动力结构,彼此联系且相互制约。

客体关系理论简介

客体关系理论简介

客体关系理论简介。

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就与他的环境格格不入。

弗洛伊德和他的同代人相信,人类就像动物一样,注定要拼命追求简单的幸福。

然而,根据弗洛伊德的霍布斯人类社会观,追求个人满足会危及其他个人,因此人类群体需要控制每个人的快乐目标。

童年的任务是社会化,即把具有动物性冲动的儿童转变为拥有复杂心理装置的成年人。

成年人的精神装置有复杂的检查和障碍系统,可以将动物性冲动和目标引导成社会可以接受的文明生活形式。

与弗洛伊德相比,当代所有重要的精神分析学派都倾向于认为人类婴儿符合并适应他出生后面临的世界,而不是格格不入。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loyd)不同意父亲过分强调本我的观点,认为她应该对自己给予足够的关注。

1936年,她出版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确立了自我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

1939年,海因茨·哈特曼出版了“自我心理学及其适应”一书,并提出了“无冲突的自我领域”,从而为自我界定了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围。

哈特曼指出,自我和本我一样,都是从先天未分化的矩阵中继承和产生的。

它是一种同时具有独立能量的心理功能。

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自我自治和自我的基本功能--适应问题,这是自我试图在心理机制内维持人与环境平衡的结果。

适应概念为弗洛伊德向当代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的转化提供了核心概念中介。

在哈特曼之后,斯皮茨、雅各布森、穆勒等许多自我心理学家都致力于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试图描述婴儿自我发展的过程。

当自我心理学在美国蓬勃发展时,一大批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开始改变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再强调先天生物因素,而是强调早期母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形成了客体关系理论。

物体不是指无生命的物体,而是具有爱、恨、渴望等情感的人的物体。

“客体”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在讨论本能驱动力和早期母婴关系的背景下提出的。

在客体关系理论家中,他们关注客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不是本能的欲望,重视和强调客体与客体的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六个重要原则解读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六个重要原则解读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六个重要原则解读客体关系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会情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以下是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六个重要原则及其解读:1. 客体关系是人类经验的核心: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人类经验的核心是与他人的关系。

个体在与他人互动中形成了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

这些客体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情感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早期关系对个体发展至关重要:客体关系心理学强调早期关系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个体在婴儿期和儿童期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对其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早期关系的质量会影响个体的自尊、情感稳定性和人际关系能力。

3. 无意识的影响: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无意识对个体的情感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无意识包含了个体无法意识到的心理过程和情感体验。

这些无意识的体验和冲突会影响个体的情感反应、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

4. 心理防御机制:客体关系心理学提出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无意识地应对情感冲突和焦虑的方式。

这些防御机制可能包括压抑、否认、投射、反向作用等。

心理防御机制在保护个体情感稳定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5. 人际互动中的情感传递: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人际互动中的情感传递是相互的。

个体不仅会受到他人情感的影响,也会传递自己的情感给他人。

这种情感传递在亲密关系中尤为明显,对个体的情感健康和关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6. 治疗关系的重要性:客体关系心理学对心理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治疗关系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客体关系,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连接对治疗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客体关系心理学强调治疗师要关注患者的客体关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情感问题。

以上是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六个重要原则及其解读。

这些原则强调了人际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无意识、心理防御机制和情感传递在人际互动中的作用。

客体关系心理学为理解和处理情感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对心理治疗和人际关系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心理辅导理论——客体关系

心理辅导理论——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一、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一)梅兰妮·克莱因1、生活简介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女,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

她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创解,开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她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因癌症逝于英国伦敦。

梅兰妮的父亲原来是一名犹太法典的学者,37岁时,他脱离了自己的正统背景并接受教育,最终获得了内科医生的资质。

梅兰妮十分钦佩她父亲的独立精神和科学态度,但她和父亲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亲密,这可能部分是因为当梅兰妮出生时,她父亲已经50多岁了。

梅兰妮觉得与母亲更亲近,她对母亲怀有很深的感情,梅兰妮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二姐西多涅9岁去世,当时梅兰妮5岁。

西多涅去世前有一年的时间卧病在床,这期间,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努力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克莱因,姊妹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

长大以后,梅兰妮与一个叫伊曼纽尔的男孩建立了类似的令她感到鼓舞的关系。

伊曼纽尔比她大5岁,很有天赋,在伊曼纽尔的影响下,梅兰妮对文学和音乐倾注了自己的热情。

克莱因14岁时决定学医,在她哥哥的辅导下,她通过了入学考试,进了维也纳预备高中, 17岁那年,克莱因考上了大学,几乎与此同时,她订婚了。

她的婚姻改变了她的计划,她放弃了从医的打算,在维也纳大学改修艺术和历史。

但她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兴趣,并对自己没有学医感到遗憾。

她在治疗方面的极大兴趣和天赋在她的精神分析工作中得到了展示,对她来讲,治疗永远是最重要的。

梅兰妮·克莱因是与弗洛伊德同一时代的儿童心理治疗师,她在刚刚从事临床工作的时候便对精神分析产生了兴趣。

为了对这一新学科有更多的认识,她接受了弗洛伊德最出色的弟子之一桑多尔·费伦兹对自己进行心理分析。

在分析进行到某一阶段时,费伦兹建议她考虑将精神分析技术应用到对儿童的心理治疗工作中去。

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

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

人格理论(精神分析学派)一、佛洛依德潜意识:压抑的经验和祖先遗传的经验(称之为种系发生的天赋)前意识:有意识的知觉和伪装的潜意识(有一些潜意识被阻挡)意识:本我、自我(三个意识层面都有)和超我本能、焦虑(神经性焦虑:来源于本我;道德性焦虑;现实性焦虑),焦虑是一种保护也是调节。

自我防御:压抑、反向(反向可能表现的夸张和过分)、臵换(将不能接受的欲望转换到其他东西上)固着退行、投射(把自己的欲望归于别人)、内射(把他人的积极品质归于自己)、升华。

发展阶段。

应用:自由联想、梦的分析二、阿德勒第一个理论原理:行为背后的动力学力量是追求成功或优越。

最终目标:每个人都有能力创造人格化得虚构目标,它是由遗传和环境提供的原始材料,但是它是自由创造的产物。

如果儿童感觉受到忽视或娇惯,他们的目标大部分是无意识的,但是相反,如果基尼了爱和安全,他们设立的目标是有意识且可以理解的。

补偿(自卑))的驱动力:追求优越。

驱力是与生具来的,它的本质和方向却是由自卑和目标决定的。

如果没有先天趋向完美的运动倾向,儿童不会感到自卑,反之,没有自卑,人也不会设立优越的目标。

虽然追求成功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它必须得到发展。

两种追求目标的途径:追求个人优越,很少考虑他人,追求的驱力源自个人自卑的表现;追求成功,社会利益,心理健康的人。

知觉的主观性:第二原理,人的主观知觉塑造他们的行为和人格。

虚构论:我们最重要的虚构物是成功的目标,这是我们在生命的早期设立的一个目标,但人们对这个目标的认识也许是模糊的,这种主观的,虚构的目标知道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整合了人们的人格。

器官卑劣:这种生理上的残缺并没有什么意义或重要性,他们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激发自卑的主观感受。

人格的统一和自我一致性:第三原理,人格是统一的并且具有自我一致性。

行为无常的人经常可以成功地实现胜过他人的企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有意这样做,他们大多数可能意识不到自己潜在冬季,而且还可能执拗地否认任何显示他们期望超越他人的事实。

客体心理学入门

客体心理学入门

客体心理学入门什么是客体关系?客体关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专业术语,跨越了内心和人际两个维度。

它是指人格中内在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系统,它们在自体内相互联系。

这些部分在现代关系理论中也有所体现,通过现代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的原始内心表征得到了进一步的修正。

内在客体和自体中的其他部分同外在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在任何关系中,双方的人格都在相互地彼此影响。

我们的外在关系与我们的内在心理结构也在不断地相互作用。

什么是内在客体?内在客体是心理结构的一个部分,它形成于个人在早年生活中对重要照顾者的体验,在人格中就记录为那段早期关系留下的踪迹。

不是记忆,不是表征,它是自体存在的一部分。

内在客体与外在客体有什么不同?外在客体是指关系中的重要他人。

它可以是指早期的重要他人或现在的重要他人。

它与内在客体有关联,因为内在客体是基于与原始外在客体之间的体验,并通过现在对外在客体的选择而得以体现。

内在客体也会通过它与现在的外在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得到修改。

什么因素使得内在客体不只是一个对早年外在客体体验的直接而内在的记录?有好几个因素。

在早年与母亲的关系中,婴儿理解母亲的感受或表达的能力很有限,也很难将此与婴儿自己的感受区别开来。

婴儿有限的认知能力歪曲了母亲的样子,所以已经形成的内在客体不能精确地反映外在客体。

后来,随着婴儿成长发育,后一发展阶段所发生的新事物会改变婴儿对自身与外在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

于是婴儿创造了一个暂时的内在客体版本准备内化。

例如,当儿童处于自主性和控制性为发展方向的阶段时,他可以抓住外部客体或者放弃外部客体,这种能力便能够改造内在客体的组织。

总的来说,以往在所有发育阶段中对外在客体的体验的积累效应将最终形成内在客体。

在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与陌生人见面的时候,他们会期望新的关系和他们熟悉的关系相似。

甚至有时事实并不真的是那样,但他们仍然把陌生人当做某个熟悉的人来交往,以此来确认新的体验是熟悉的,且不需要改变内在的客体关系。

费尔贝恩人格客体关系理论

费尔贝恩人格客体关系理论




人格动力:他向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发起 挑战,指出人格的动力是客体关系,而非 性欲。 人格结构:他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核心,并 提出一套新的内心结构理论。 人格发展:他用客体关系和依赖的术语来 阐述人格的发展,指出人格发展的实质是 自我客体关系的成熟,母婴关系是人格发 展的首要因素。
生平

二、费尔贝恩的学说
1、人格的动力——客体关系 费尔贝恩认为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满足身 体的愉悦,还包括要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建立关系的欲望是动机性的力量。 力比多并非源于寻求快乐的需要,而是源于寻求 客体的需要。受虐儿童的研究。 ★★ 费尔贝恩彻底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欲望 冲动理论,真正地进入了人际关系理论。

坏的客体
拒绝性客体:内化为坏客体中被分裂、 压抑、受挫、迫害的部分。如:与带 有敌意的、退缩的母性或父性人物中 的互动中产生的内在客体。




人格的核心—自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组成。本我有能量无结构,自我超我有结 构无能量。 费尔贝恩认为自我不是一种功能组织,而 是真实的自体,即人格的核心或动力中心。 不是从本我中派生出来的,而是先天就具 有的人格成分。
三部分六成分 完美客体 拒绝性客体 兴奋性客体 中心自我 反力比多自我 力比多自我


中心自我
完 美 客 体
压抑 反力比多 自我
力比多 自我 兴奋性客体
攻击性压抑
拒绝性客体
内心世界是一个动力系统


分裂:好的,坏的,为了处理这一矛盾带 来的冲突,将坏客体内化。坏客体又分裂 为兴奋性客体和拒绝性客体。 压抑:只有中心自我有助于在真实世界与 真实人物建立关系。为解决这一难题,力 比多自我和反力比多自己被压抑。同时被 压抑的部分又反压抑。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基于心理动机的人格发展理论。

它声称人类行为的力量来自于对物体的追求。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心理学分析的理论框架内探讨人际关系的,侧重于环境的影响。

我相信真正影响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早期关系。

这个理论探讨了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结构和个体成长。

从出生到3岁,人格发展的焦点从俄狄浦斯情结转向俄狄浦斯情结。

介绍弗洛伊德用了“客体”这个词。

对于婴儿来说,“物体”一词指的是满足某种需要的东西。

对于儿童来说,术语“object”可以与“other”互换。

客体关系是指人际关系。

这些关系决定了个人之间当前的互动,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客体关系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模式。

客体是与自我相对应的概念。

对象是指被爱或恨的人、地方、事物或幻想,包括内部对象和外部对象。

外部对象是指真实的人、地方和事物,而内部对象是指心理表征,即与对象有关的图像、思想、幻想、情绪或记忆。

自我也是一种心理表征,是指一种内在形象,本质上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

此外,人们会寻找与过去建立的关系模式相匹配的关系。

例如,那些过于依赖和孤僻的人可能会重复他们第一次学走路时与母亲建立的关系。

[1]理论渊源梅兰妮·克莱因是儿童心理分析的先驱。

人们认为,儿童天生就有死亡本能,即攻击性和破坏性本能。

他们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原始冲动、谋杀和自杀。

任何内在的动力和本能都与物体有关。

新生婴儿只能根据他们所体验到的对象的质量来表示对象。

在这个时候,他所经历的只是物体的一部分特征,所以被称为部分物体。

本能和动力支配着婴儿的内心世界。

提出客体关系的内在驱动力或本能形式。

孩子们的焦虑和恐惧源于死亡的本能。

当一个物体使婴儿感到恐惧和焦虑时,他想控制甚至摧毁这个物体,以防止报复或毁灭。

他将运用投射、内向、分裂、理想化和贬值、身份投射等心理机制。

人格心理学重点论述

人格心理学重点论述

一.结合性别角色讨论个体行为的差异性别角色差异是在社会化过程在形成的,分为为这样三个阶段:第一,学习性别角色行为;第二,形成性别角色观念,即指个体对社会所期望的性别角色形象的认识;第三,确立性别角色的同一性,即个体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与评价。

这三个互为联系的阶段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区别教育,二是角色模式认同,前者涉及到环境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后者则论及到个体的性别角色认同。

这两种类型在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交叉进行的。

心理学教授班姆(Sandra Bem)首先提出「双性化」的观点,虽然不无争议,但她的理论引起广大兴趣。

她说,男人气概(Masculinity)或女性气质(Femininity)不是向度的两个相反极,而是独立的。

她继续争论说:心理最健康的人同时具备男人气概和女性气质,她称之为「双性化」。

这样的人在有需要的时候,做被视为是男性的事情,或表现出女性的温柔,他们懂得灵活变通。

反之,那些只有男人气概或女性气质的人,在生活上适应能力差。

换言之,「双性化」有两个好处:更能适应;心理更健康。

班姆在她的代表作《性别视框》(The Lenses of Gender)中表示:我们有一些有色眼镜,其一,以男性为良好,女性为偏差;其二,将性别两极分化,将生活上每一件事情划分为男性的和女性的;其三,以生理为藉口,为上边两个有色眼镜护航。

但是,班姆认为性别角色是文化培养所至,所以她争论说,我们不应该再强调「男女之别」,反之将它化为女性的利益。

她就以自己的家庭为例,说明夫妇二人怎样在平衡职业、家事、照顾孩子各事上,完全平等。

二.依恋类型与成人人际关系如果问人们,什么能给你带来快乐,他们常会提到与别人的关系(Myers,1992)。

当人们静心思考什么是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时,职业、个人成就、物质条件比起我们所爱的人来,总是排在第二位。

确实,埃里克森认为,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深厚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尤其在青少年后期和成年早期。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

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

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 3 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客体一词为弗洛伊德所使用,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

而此等人际关系乃塑造了个体当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

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

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

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

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

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著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客体: 是与主体相对应的概念,指某个体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

部分客体: 初生的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此时,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故称之为部分客体。

完整客体 : 当婴儿能够同时体验到客体既能给他带来满足,又会使其受到挫折等多面性时,他是将客体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体验,这就是所谓完整客体。

过渡性客体:它是指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的非共生性以后,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而创造出的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情景。

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有柔软的毯子、玩具,甚至入睡前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声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诠释等治疗技巧。澄清即询问进一步信 息以暴露患者内心的矛盾。诠释是对患者病症的 形成过程加以解释。边缘型人格者可能在不同时 间出现攻击性或内心敏感不安两种情况:在患者 冲突不安时,治疗师表现出包容性和共情的态度 可缓解患者的不安,同时可通过人际间的投射认 同修正患者投射出来的自体部分,经内射使其自 体得到重建。当患者出现攻击性时,治疗师应给 予适当的限制,当设立限制时,对治疗者相当重 要的就是承认自己的局限。如此一来,患者就不 会把治疗者理想化,也不会认为治疗无效完全是 自己的错。对于边缘型患者而言,限制的设立应 该维持在最小程度。
客体关系理论学者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成因有两种, 冲突论和缺陷论。冲突论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可能天生具 有较多的攻击性和死亡本能,或是由于幼时母子关系的挫 折而产生对客体的嫉妒和恨。即儿童为了维持和母亲的关 系,将不好的客体部分内化到自体中,同时将好的客体保 存下来,从而将情绪分裂为爱恨两极。缺陷论认为边缘型 人格患者在幼时缺乏够好的母亲的照顾,形成内心的空虚 感或孤独感。
外内
在在

客客
自 我

体体




• 客体关系理论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解释与治疗:
• 边缘型人格的特征为平时情绪焦虑,易怒,易冲 动,长期空虚孤独,忧郁不安,如遇压力事件则 易导致短暂性精神病,表现出短暂的激动,幻听 及妄想等症状。用客体关系理论解释边缘型人格, 即是以人格发展和亲子互动的观点解释此类人格 精神病理的心理成因。
客体关系理论
小组成员:陈飞龙 成钰 陈淑芬
• 客体 • 自我 • 客体关系
人格结构
2020/6/28
➢ 客体:指我们身体以外的人、事物或 观念。它只是用来指代一个被赋予感情
的对象,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件没有 生命的物体。
内在客体
指一个心理表象,它是一个和他人有关 的影像、想法、幻想、感觉活着记忆。
外在客体
指一个真正的人或者真正的物体。
2020/6/28
自我是一个难以确切定义的概念,它就是指 “我”和“我”的各种经验。 自体是属于一个人自己的,包括意识和潜意 识的心理表象,而且它总是一个人私密的内 在影像。而且这些经验还有可能发生变化。
2020/6/28
• 客体关系:自我与内在客体或 者外在客体之间的互动。
•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自体与客体表象虽已分离, 但仍将事物看作分裂的两极,不能统合好坏,黑 白,爱恨,是非等概念,对事物有理想化和贬抑 两种全然的看法,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对同一个 人有完全相反的评价。
客体关系论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 分裂,理想化与贬抑以及人际间的投射认同。分裂即患者 将事物分裂为全好或全坏,这是此类人格最基本的心理机 制。理想化即患者认为客体事物是完美的,而自体则毫无 价值,相反,贬抑即患者认为自体是完美的,而客体是毫 无价值的。这种心理机制导致患者不能在内心统合包含好 与坏两方面的客体,而使其很快的对客体产生崇拜,而后 又发现其缺点而完全否定。人际间的投射认同是指患者将 其自体不想要的部分投射到客体身上,然后再企图控制或 废除客体上被投射的自体部分,从而导致两人间关系的紧 张状态,患者的投射经客体反应后加以修饰,又再度内射 到患者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