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
【恒心】2015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哈师大附中三校一模物理试题参考答案14.A 15.B 16.D 17.B 18.B 19.ABD 20.AD 21ABD22.(1) A (1分);E (1分);(2)连线如图所示(2分,有连错的不得分)。
23. (1)(2分)间距相等(或均匀) (2)(3分)D (3)(3分)BD (4)(3分)tan θBv mg24. 解:(1)假设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根据动能定理,小物块在力F 1作用过程中有:N=mgcosθ (2)f=μN (3)小物块在力F 2作用过程中有:由题图可知:F 1=15N ,s 1=6 m ;F 2=3 N ,s 2=6 m 由①②③式得:g= 6m/s 2 (5) (2) mg RGMm=2(6)G gR M 2=V M=ρ (7)343R V π= (8)GRg πρ43= (9)代入数据得 33/104m kg ⨯=ρ (10)(1) 、(4)、(6)式各2分,其余各式均1分 25解:(1)带电粒子由P 点进入有界圆形磁场区域,S 点出磁场区域,如图所示。
当PS 为所加圆形磁场区域的直径时,圆形磁场区域的面积最小。
O 1为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r 1为其半径,圆O 2为所施加圆形有界磁场的圆心,r 2为其半径。
MNQαSO 1O 2P(1) (4)由qvB =m 12r v(2分) 得r 1=qBm v(1分)在三角形O 1PQ 中∠O 1QP =6π,又O 1Q ⊥PS 所以∠O 1PO 2=6π 所以r 2=r 1cos 6π=qBmv 23(2分)所以最小区域磁场面积S=π22r =222243Bq v m π (1分)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1分)(2)把m =4.0×10-8kg 、q =+4.0×10-3C 、v =5.0×104m/s ,B =1.0T 代入r 1=qB m v , 得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1=0.1100.4100.5100.4348⨯⨯⨯⨯⨯--m=0.5m (2分)因为MN =3r 1,所以使带电粒子能沿QN 方向到达N 点,必须在M 点进入磁场,S 点出磁场,如图所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PDF
哈三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一次测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1.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B.受力方向即是物体的运动方向C.作用力与其反作用力一定作用在两个物体上D.在相同的力的作用下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2.距地面20m高处的屋檐,每隔0.5s由静止滴落一滴水滴,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当第一滴水滴落地时,空中共有几滴水滴(计入刚滴出的水滴)()A.2B.3C.4D.53.在拉力F的作用下,A、B、C三个物体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过程中物体B所受力的个数为()A.2B.3C.4D.54.某段路每隔30m设置一盏路灯,汽车在该路段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经过某一盏路灯开始计时,10s后经过第二盏路灯,又过5s经过第三盏路灯(可将汽车视为质点),则刚开始计时时汽车行驶速度为()A.1m/sB.-3m/sC.0.47m/sD.2m/s5.如图所示,光滑小球置于竖直墙壁和挡板间,挡板绕O 点于图示位置缓慢转至水平的过程中,球对墙壁和挡板的压力如何变化()A.对墙壁的压力减小,对挡板的压力也减小B.对墙壁的压力减小,对挡板的压力增大C.对墙壁的压力减小,对挡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D.对墙壁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对挡板的压力增大6.如图所示,人手握绳子使自己与木板悬停在半空中,此时板距地面高度为h=4m,已知人的质量为60kg,板的质量为10kg,人能安全着地的最大速度为4m/s.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回到地面,至少以多大的力拉绳,才不至于出危险(绳足够长,g 取10m/s 2)()A.560N B.280N C.420ND.392N7.如图所示,弹簧劲度系数为k,左端固定在墙壁上,右端连接物体m,已知m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m 能静止在AB 位置间的任一位置,则AB 位置间的距离是()A.kmgμ B.kmgμ2 C.kmg2μ D.kmg4μ8.a、b 两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开始计时时,b 车在a 车前方10m 处,关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 车第一秒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 车一直向同一方向运动B.a、b 两车均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C.a 车与b 车刚好能相遇一次D.a 车与b 车的最小距离是2.5mm9.某人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电梯里称体重,发现体重秤的示数比自己正常的体重减少了15%.已知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电梯以1.5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B.电梯以8.5m/s 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C.电梯以1.5m/s 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D.电梯以8.5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10.如图所示,A 球质量为m,B 球质量为2m,A、B 两球用弹簧k 1连接处于静止状态,B 球与地面用弹簧k 2连接并用绳系在B 与地面之间使弹簧k 2处于压缩状态,此时绳上的拉力大小为2mg,则将绳剪断瞬间,A、B 两球的加速度为()A.a A =2gB.a A =0C.a B =gD.a B =g/211.如图所示,两根长短不同的细绳一端固定在竖直杆上,另一端拴着小球,小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时,两根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o 和45o,若两根绳上均有拉力,不计空气阻力,则小车的加速度可能为()A.22g B.33g C.21g D.32g12.某物体沿墙壁下落,某时刻突然受到一水平推力F,F=kt,落点离地面足够高,不计空气阻力,从受到推力F 开始计时,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过程到的受到的最大摩擦力大于物体的重力B.物体最终静止,之后所受摩擦力将继续增大C.物体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一直在变化D.物体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最终匀速下滑二.实验题(15分)13.如图(a)所示为某同学所做得“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的操作示意图.(1)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C.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D.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2)图(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 ’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________(填“甲”、“乙”)(3)如图(b)所示,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A.F 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B.F 2的方向比真实值偏右C.F 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D.F 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14.某组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如下过程,桌面保持水平,在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得到了如下一组小车所受拉力大小与其加速度大小的实验数据.拉力F/N0.200.300.400.500.60加速度a/(m/s2)0.270.600.95 1.25 1.60(1)在下图坐标纸上画a-F图象,并延长至横轴;(2)从图中可以发现实验中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图中求出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三.计算题(共3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分)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m/s2,甲车运动t=4s时,乙车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4m/s2,若最终甲乙两车不能相撞,则A、B 间的距离S至少为多少?16.(12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着轻质定滑轮O 的长方体物体C,放置在C 上的物体B 和通过一轻质细绳与物体A 相连,细绳与B 相连的一部分与水平面平行,与A 相连另一部分保持竖直,现将A、B 由静止释放且C 始终保持静止.已知A、B 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A 与C、B 与C 之间的摩擦,不计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在物体A 未落地以及物体B 未撞上滑轮之前.求在此过程中:(1)轻质细绳的拉力T 的大小?(2)滑轮受到绳的力N 的大小?(3)判断地面对物体C 是否有摩擦,若没有请说明原因,如果有摩擦求出地面对C 的摩擦力f 的大小?17.(15分)如图所示,物体A 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 的右端,木板B 静止于水平面.已知A 的质量和B 的质量均为m=1.0kg,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B 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若t=0开始,对木板B 施加F=9N 的水平恒力后,A、B 之间B 与地面之间都发生相对滑动,经t 1=2s 撤去力F.(1)在木板B 刚撤去水平恒力F 的瞬间,A、B 的速度v 1、v 2大小各为多少?(2)在撤去水平恒力F 后A、B 达到速度相等所需要的时间t 2为多少?(3)物体和木板都停止运动时物体A 距离木板右端的距离X 是多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
2016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理工类)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i—28 Mn—55 Cu—64 Zn—65 Ba—137第I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物理学家通过艰辛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探索自然规律,为人类的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奥斯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B.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进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运动所需要的概念是伽利略首先建立的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知识点】物理学史【试题解析】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故A错误;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牛顿再次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B错误;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运动所需要的概念是伽利略首先建立的,故C正确;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故D正确。
2015黑龙江三模哈师大附中物理答案完整版
2015 哈师大附中三模物理试题参考答案14.B 15.D 16.C 17.D 18.C 19.AC 20. BCD 21AD22(1)切线水平 复写纸 同一位置由静止 (每空1分)(2) l 12h h g -(2分)23.(2)①0.733(0.731~0.735)(2分)②A 2(1分);R 2(1分);③见图(2分); ④24Ud Il πρ=(2分);⑤偏小(2分)24.(13分)(1)mg sin θ-μmg cos θ-kv 2=ma (1分)则:a =g (sin θ-μcos θ)-m k v 2 (1分) 当v=0时,a 最大a max =g (sin θ-μcos θ) (2分)(2)当a =0时,v 最大,此时有: G sin θ=μG cos θ+kv 2 (2分)则 kmg mg v θμθcos sin max -=(1分) (3)由图象中直线部分可得:a =g (sin θ-μcos θ) (2分)a=4 m/s 2解得:μ=0.25 (1分)由图象曲线部分可得:v 最大=2 m/s根据mg sin θ-μcos θ-kv 2=0 (2分)解得:k =4Ns 2/m 2 (1分)25. (1)因为安培力方向总是沿斜面向上的,若线框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则有ma F mg =-︒安30sin ,则2g =a ,因此线框大小为2g 的加速度方向必沿斜面向下。
由牛顿第二定律,设此时安培力大小为1F)2(30sin 111g a ma mg F ==︒- (1分) 其中,11BLv E = (1分)RE I 11= (1分) Rv L B L BI F 12211== (1分) 联立解得221LB mgR v = (2分) (2)线框cd 边进入EF 前加速度大小为0.4g ,方向也必向上。
此时安培力大小为2F 。
)4.0(30sin 222g a ma mg F ==︒- (1分)程度边进入EF 后瞬时,ab 、cd 都切割磁感应线,电动势加倍,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哈尔滨三中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理工类)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集合,,则A.B.C.D.2.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公差等于A.B.C.D.3. 在中,,,,则的面积为,A.B.C.D.4. 下列函数在上为减函数的是A.B.C.D.5. 方程的解所在的区间为A.B.C.D.6. 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到的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则的一个可能取值为A.B.C.D.7. 给出下列关于互不相同的直线、、和平面、的四个命题:①若,,点,则与不共面;②若、是异面直线,,,且,,则;③若,,,则;④若,,,,,则,其中为真命题的是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8. 变量、满足条件,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 .9. 如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为斜边的高,点在射线上, 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 .10. 如图,四棱锥中,,,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为A .B .C .D .11.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是上一点,是直线与的一个交点,若,则=A .B .C .D . 12. 设函数在上存在导数,,有,在上,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 .哈尔滨三中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理工类)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3. 正项等比数列中,,,则数列的前项和等于 . 14.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BDCPA俯视图 则它的表面积为 .15. 已知,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椭圆的离心率为,双曲线的离心率,则 .16.定义:如果函数在定义域内给定区间上存在,满足,则称函数是上的“平均值函数”,是它的一个均值点,例如是上的平均值函数,就是它的均值点.现有函数是上的平均值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设是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所对的边分别记为,,,并且 .(Ⅰ)求角的值; (Ⅱ)若,,求,(其中).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满足,,令.(Ⅰ)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 (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9.(本小题满分12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是边和的中点,现将沿折起,使面面,、分别是边和的中点,平面与、分别交于、两点.(Ⅰ)求证:;(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Ⅲ)求的长.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抛物线:与椭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为坐标原点,为椭圆的右顶点,的面积为.(Ⅰ)求抛物线的方程;(Ⅱ)过点作直线交于、两点,射线、分别交于、两点,记和的面积分别为和,问是否存在直线,使得?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曲线过点,且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Ⅰ)求,的值;(Ⅱ)证明:当时,;(Ⅲ)若当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四边形是⊙的内接四边形,延长和相交于点,,.(Ⅰ)求的值;(Ⅱ)若为⊙的直径,且,Array求的长.P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是(是参数),以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Ⅰ)判断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Ⅱ)设为曲线上任意一点,求的取值范围.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Ⅰ)解不等式;(Ⅱ)若存在实数,使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哈尔滨三中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理工类)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3. 14.15. 16.三、解答题:17.解:(Ⅰ),,.…………………………6分(Ⅱ),,又,,,,.…………………………12分18.解:(Ⅰ),,即,是等差数列.………6分(Ⅱ),,…………………………10分,.…………………………12分19. (Ⅰ)因为、分别是边和的中点,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 ……………………………………4分(Ⅱ) 如图,建立空间右手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得,,,,,,,,,,,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令,解得,,则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令,解得,则,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8分(Ⅲ)法(一),设则,解得,…………………12分法(二)取中点,连接交于点,连接,与相似,得,易证,所以……………12分20. 解: (Ⅰ)因为的面积为,所以,……………2分代入椭圆方程得,抛物线的方程是:……………4分(Ⅱ)存在直线:符合条件解:显然直线不垂直于轴,故直线的方程可设为,与联立得.设,则.……………6分由直线OC的斜率为,故直线的方程为,与联立得,同理,所以………8分可得要使,只需………10分即解得,所以存在直线:符合条件…………………………12分21.解:(Ⅰ),,,.………………………………4分(Ⅱ),设,,,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增,..………………………………8分(Ⅲ)设,,(Ⅱ)中知,,,①当即时,,在单调递增,,成立.②当即时,,,令,得,当时,,在上单调递减,不成立.综上,.………………………………12分22. (Ⅰ)由,,得与相似,设则有,所以………………………………5分(Ⅱ),………………………………10分23.解:(Ⅰ)直线的普通方程为曲线的直角坐标系下的方程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所以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为相离. ……………5分(Ⅱ)设,则.……………10分24. (Ⅰ)①当时,,所以②当时,,所以为③当时,,所以综合①②③不等式的解集为……………5分(Ⅱ)即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只需…………………10分。
XXX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
XXX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2015年哈尔滨市一模物理试题答案14.B 15.C 16.D 17.C 18.B 19.AD 20.AD 21.BC 22.(6分)1.Sf = 2分2.1.51 = 2分3.2Sf/D = 2分23.(9分)2.红黑表笔短接 = 1分3.黑 = 1分15 = 1分4.删除5.31~33格:7.8×10^-8C~8.3×10^-8C = 2分6.3分24.(14分)解:对物块有 N - mg = -4,f = μN,f = ma^2,对小车有F - f = Ma^1,a^1.a^2,所以小车与物块以不同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小车有 v = a^1t,对物块有 s = 0.5a^2t^2,解得 s = 0.5m = 2分25.(18分)解:1.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 2分2.当粒子第一次以斜向上的速度经过 Q 点时,时间最短: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为 t1,有:qvB = mv/r,r = mv/qB,2πr/v = T,所以有T = 2πm/qB,t1 = T = 6.28×10^-7s,在无场区域运动的时间为 t2,有 t2 = 4d/v = 4.×10^-7s = 6分3.粒子的运动情况可以不断的重复上述情况,粒子在磁场中的路程为 r = 5cm,s1 = 2nπr(n = 1,2,3.),在无场区的路程为s2 = 4nd(n = 1,2,3.),总路程为 s = s1 + s2 = 6分选修3-3】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代入初始状态和末状态的数据,可以得到:frac{P_1}{T_1V_1}=\frac{P_2}{T_2V_2}代入数据解得 $T_2=277\text{K}$。
选修3-4】根据光路图,可以得到第一次折射时折射角为$\gamma=30^\circ$,第二次折射时折射角为$\alpha=60^\circ$。
(02)2015届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_文综试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新课标第二套)文科综合试卷(选自2015届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2--48为选考题,其他题均为必考题。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兰新高铁(图1)于2014年12月底建成通车。
图2为兰新高铁新疆段某防护措施图,回答1-3题。
图1 图2兰新高铁沿线所见景观或事物不包括成群结对的牦牛、羊群 B.彼此相连的城市群D.飘香的瓜果生产基地C.政治因素D.自然因素C.防低温D.防噪声图3南部沿海、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已成为汽车制造业企业最为聚集的三个地区年开始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企业数量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中国汽车制造业有进一步向内陆及长江中游集中的趋势D. 该图体现出我国汽车制造业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的趋势5.许多国外汽车公司纷纷选择我国投资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技术先进B.劳动力成本低C.开拓市场D.政治需求我国西南地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野外科考,读图4,回答6-7题。
6.图4-1中最大高差可能为A.299米B.399米C.499米D.599米7.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相关地质部门资料,绘制出A 到B 的地质统计图(图4-2),曲线上各数据表示各测量点对应的地下某相同岩层的埋藏深度,则可以判断出沿该剖面线为A.背斜山B.背斜谷C. 向斜山 D. 向斜谷读图5“我国某月某时刻局部地区天气系统图”,回答8-9题。
8. 关于图中此刻的天气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上海吹东南风B.北京处于冷锋后,阴雨天气C.台湾天气晴朗D.长江下游比黄河下游风力强劲9.图中ab 一线天气的空间变化,接近ab 天气实际状况的是读图6,哈尔滨某日某时刻路边树木及树影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日期和时间可能为A .6月18日 5:20B .6月18日 17:20C .6月18日 18:40D .12月18日 17:2011.该季节A.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度突出B.美国东南部多飓风C.北方的雾霾最严重D.澳大利亚西北高温多雨 12.2015年2月27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l 美元对人民币6.1475元。
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其余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1.(4分)(2014秋•道里区校级月考)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批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的物理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笛卡儿D.亚里士多德考点:物理学史.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物理学中,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的物理学家是亚里士多德,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用斜面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运动速度不变.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4分)(2014•开封模拟)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力围成封闭三角形.下列4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的是()考点:力的合成.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在矢量三角形中,分力是首尾相接的,合力是由一个分力的箭尾指向另一个分力的箭头的,由此可以判断分力与合力的关系,从而可以求得合力的大小.解答:解:根据三角形定则或平行四边形定则,知A选项合力为2F2,B选项合力为2F1,C 选项合力为零,D选项合力为2F3.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中要会区分三角形中的三条边是代表的分力还是代表的合力,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3.(4分)(2014秋•平川区校级期中)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A.人除了受到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D.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人对地的作用力与地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之所以能跳起离开地面,可以对人进行受力分析,人具有向上的合力.解答:解:A、受地的弹力外,还受一个向上的力,是不可能的,有力存在,必须有施力物体,向上的力根本找不到施力物体.故A错误;B、人能离开地面的原因是地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具有向上的合力.故B正确;C、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D、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基础题目.4.(4分)(2014秋•道里区校级月考)在平直道路上,甲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处的乙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1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甲车运动的方向匀加速运动,则()A.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B.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C.若两车不会相撞,则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D.若两车不会相撞,则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追及、相遇问题.分析:根据两车速度大小的关系判断两车之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何时两车相距最近.解答:解:甲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速度相等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两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若不相撞,则速度相等后,两车的距离逐渐增大,可知不相撞,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近.故C正确,A、B、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知道两车若不相撞,则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5.(4分)(2014秋•道里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一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保持静止,斜劈上有一物块,甲图中,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乙图中,对该物块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推力F2使其加速下滑,丙图中,对该物块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推力F3使其减速下滑;三种情况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f1、f2向右,且f1=f2B.f3≠0,且f3向左C.f1=f2=f3=0 D.f2和f3方向相反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先对滑块受力分析,得到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摩擦力,然后对斜面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判断.解答:解:由于甲图中物块在斜面是匀速运动,把斜面和物块当作整体,则整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故地面对斜劈没有摩擦力,即f1=0.图二和图三中有推力,垂直斜面方向平衡,故支持力N=mgcosθ,故滑动摩擦力f=μN=μmgcosθ;三幅图中支持力和摩擦力均相同;对斜面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压力、滑动摩擦力、支持力、地面对其可能有静摩擦力,三种情况下力一样,故静摩擦力相同;故f1=f2=f3=0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三种情况下滑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和滑动摩擦力都没有变化,故斜面体受力情况相同,简单题.6.(4分)(2014秋•道里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到回到出发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A、B处于超重状态,下降过程A、B处于失重状态B.上升和下降过程A、B两物体均为完全失重C.上升过程中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下降过程中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把AB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因为不计空气阻力,整体的加速度为g,方向向下.然后把A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解: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仅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再以A为研究对象:因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所受合力为A的重力,所以A仅受重力作用,即A和B之间没有作用力.所以上升和下降过程A、B两物体均为完全失重.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整体跟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通过计算整体的加速度来确定部分的加速度,再对部分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最终结论.也可以根据失重的观点进行分析.7.(4分)(2014秋•高阳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小球的质量为m,用弹簧和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保持静止,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60°,当细线被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正确的是()A.0B.g,竖直向下C.g,竖直向下D.g,右下方与水平方向成60°角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借助三角形知识求解,当撤去某个力时,根据牛顿定律的瞬时对应性求解.解答:解:细线烧断后,弹簧弹力和重力都没变化,受力分析如图故两力的合力为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a=g,方向向右下方与水平方向成60°角,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共点力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共同结合的题目,注意弹簧弹力和绳子拉力的瞬间变化问题.8.(4分)(2015•浙江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两段等长细线串接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悬挂于O点.现在两个小球上分别加上水平方向的外力,其中作用在b球上的力大小为F、作用在a球上的力大小为2F,则此装置平衡时的位置可能是下列哪幅图()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确定上面绳子oa的方向,再以下面的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平衡条件确定下面绳子的方向.解答:解:设每个球的质量为m,oa与ab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以两个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1,根据平衡条件可知,oa 绳的方向不可能沿竖直方向,否则整体的合力不为零,不能保持平衡.由平衡条件得:tanα=,以b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由平衡条件得:tanβ=,则α<β.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一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二要分析受力.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比较简便.9.(4分)(2014秋•道里区校级月考)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6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s内的位移是6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4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6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以及根据△v=at求出任意1s内速度的增量.解答:解:A、第1s内的位移x=6t+2t2=6×1+2×1m=8m,故A错误.B、前2s内的位移,则前2s内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C、根据知,加速度a=4m/s2,则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x=at2=4×1m=4m,故C正确.D、任意1s内速度的增量△v=at=4×1m/s=4m/s,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10.(4分)(2014秋•道里区校级月考)如图,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AB接触面不光滑,整个装置静止.则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A.1B.2C.3D.4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隔离对A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判断绳子拉力的有无.再分情况计论AB间受力情况,则可判断物体可能的受力情况.解答:解:对A物体分析,若绳子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则A对B没有压力;故B可能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若拉力小于重力,则AB间有弹力的作用,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若AB间没有摩擦力,则A不可能平衡;故AB间一定有摩擦力;故B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压力,4个力;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要注意隔离法的正确应用;同时明确有摩擦力时一定有支持力.11.(4分)(2014秋•道里区校级月考)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表示该物体在t=6s内位移一定不为0的是()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从而判断位移是否为零,根据加速度时间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从而判断位移是否为零.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6s时的位移x=0﹣0=0.故A错误.B、速度时间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6s内位移为正.故B正确.C、0﹣1s内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内加速度方向,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速度为零.在一个周期内速度的方向不变,则6s内位移不为零.故C正确.D、在0﹣1s内,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内加速度方向改变,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速度为零,2﹣3s内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4s末位移为零,6s末位移等于2s末位移,不为零.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和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以及知道它们的区别,并且能很好运用.12.(4分)(2014秋•道里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均为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μmg时,A的加速度为μgC.F=6μmg时,A的加速度为2μg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隔离对B分析求出整体的临界加速度,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B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最大拉力.然后通过整体法隔离法逐项分析.解答:解:A、隔离对B分析,B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2μmg,故施加外力为2μmgAB将一起运动,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故A正确.B、当A、B刚要发生相对滑动时,A、B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即f=3μmg,隔离对A分析,当F=<3μmg,AB一起加速运动,故加速度为F﹣μ•2mg=2ma,解得a=μg,故B错误.C、当F=6μmg时,AB发生相对滑动,故A的加速度为F﹣3μmg=ma,a=3μg,故C错误;D、当B发生滑动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3μmg﹣2μmg=ma,a=μg,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运用,解决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通过隔离法和整体法求出A、B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最大拉力.二、实验题(共12分)13.(6分)(2014秋•道里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为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一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纸带的一部分,D1是任选的第1点,D11、D21是顺次选取的第11点和第21点,由于实验选用特殊电源,若加速度的值是10cm/s2,则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是10 Hz,D11点的速度为0.2 m/s.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T,再根据T=解出打点计时器的频率.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下D11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解答:解:设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为T,由于D1是任选的第一点,D11、D21是第11点和第21点,所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10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得:△x=(25﹣15)×10﹣2 m=aT2,解得:T=0.1s再根据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与频率关系:T=解得:f=Hzm/s故答案为:10,0.2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4.(6分)(2014秋•道里区校级月考)在如图所示“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装置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P点,另一端被小明用A、B两个弹簧测力计拉伸至O点,F1、F2分别表示A、B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则在图示位置时,合力一定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1.现小明将弹簧测力计B从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而保证结点O的位置和弹簧测力计A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此过程中F1、F2的变化情况是: D .A.F1减小,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C.F1减小,F2先增大后减小 D.F1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点0受到三个拉力,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两个弹簧测力计对O点拉力的合力一定PO 方向,根据三角形几何关系可以判断合力与F1的关系,其中橡皮条长度不变,其拉力大小不变,OA弹簧拉力方向不变,OB弹簧拉力方向和大小都改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分析即可.解答:解:点0受到三个拉力,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两个弹簧测力计对O点拉力的合力一定PO方向,根据三角形几何关系可知,合力作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而F1作为斜边,所以合力一定小于F1;对点0受力分析,受到两个弹簧的拉力和橡皮条的拉力,如图,其中橡皮条长度不变,其拉力大小不变,OA弹簧拉力方向不变,OB弹簧拉力方向和大小都改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看出的F2先变小后变大,F1的读数不断变小;故选:D.故答案为:小于;D.点评:本题是三力平衡问题中的动态分析问题,关键受力分析后,作出示意图,然后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析讨论.三、计算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2分)(2014秋•浉河区校级月考)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如图甲所示,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如图乙所示,求两次力之比=?(sin37°=0.6,cos37°=0.8)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运用正交分解法求解F1与F2的大小,再求它们的比值.解答:解:根据平衡条件建立方程,对甲图:F1﹣mgsinθ﹣F f1=0N﹣mgcosθ=0其中:F f1=μN联立三个方程解得:F1=mgsinθ+μmgcosθ对乙图,将F2分解(或者正交分解),平行斜面方向:F2cosθ﹣mgsinθ﹣F f2=0N′﹣Fsinθ﹣mgcosθ=0其中:F f2=μN′联立三个方程解得:F2=两次的推力之比:=cosθ﹣μsinθ=0.8﹣0.1×0.6=0.74答:两次的推力之比为0.74.点评:本题是物体的平衡问题,受力分析,作出力图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中等难度.16.(12分)(2014秋•道里区校级月考)一平直的传送带可把零件从左端运送到右端,两端相距L=16m.若传送带以速率v=1m/s匀速运行,在左端把零件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20s能传送到右端.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零件能被较快的传送.若让零件以最短的时间左端运送到右端,传送带的速率应为多大?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工件放上传送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工件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当工件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运行的时间最短,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传送带运行的最小速度.解答:解:设工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有:x1+v(t﹣t1)=L,代入解得a=0.125m/s2.当工件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运行时间最短.根据得,所以传送带的最小速度v=at′=2m/s.答: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为2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会根据物体的受力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知道工件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运行的时间最短.17.(16分)(2014秋•道里区校级月考)物体A的质量m=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质量为M=2kg、长L=4m.某时刻A以v0=4m/s向右的初速度滑上木板B的上表面,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外力F.忽略物体A的大小,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µ=0.1,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1)若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5N的外力,物体A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2)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外力F应满足的条件.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首先分析物体A和车的运动情况:A相对于地做匀减速运动,车相对于地做匀加速运动.开始阶段,A的速度大于车的速度,则A相对于车向右滑行,当两者速度相等后,A相对于车静止,则当两者速度相等时,物体A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以及速度相等的条件,分别求出A 与车相对于地的位移,两者之差等于A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2)要使A不从B上滑落,是指既不能从B的右端滑落,也不能左端滑落.物体A 不从右端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到达B的右端时,A、B具有共同的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以及速度相等的条件,可求出此时F,为F的最小值.物体A不从左端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到达B的左端时,A、B具有共同的速度,可求出此时F的最大值,综合得到F的范围.解答:解:(1)物体A滑上木板B以后,作匀减速运动,有:µmg=ma A得:a A=µg=0.1×10=1m/s2木板B作加速运动,有:F+µmg=Ma B得:a B=3m/s2两者速度相同时,有:V0﹣a A t=a B t得:t=1sA滑行距离:S A=V0t﹣=4×=3.5mB滑行距离:S B=a B t2==1.5m最大距离:△s=S A﹣S B=3.5﹣1.5=2m(2)物体A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到达B的右端时,A、B具有共同的速度v1,则:=+L…①又:=…②由①、②式,可得:a B=1m/s2F=Ma B﹣µmg=2×1﹣0.1×1×10=1N即F向右不能小于1N.当F向右时,在A到达B的右端之前,就与B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A必须相对B 静止,才不会从B的左端滑落.即有:F=(m+M)aµMg=ma所以:F=3N若F大于3N,A就会相对B向左滑下.答:(1)若F=5N,物体A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2m;(2)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力向右不能小于1N,不能大于3N.点评:牛顿定律和运动公式结合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这类问题的基础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难点在于分析临界状态,挖掘隐含的临界条件.。
2015哈三中一模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哈三中2015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I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楞次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经典力学对宏观物体和微观物体的研究都适用15.如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在斜面底端A点正上方高度为10m处的O点,以5 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撞在斜面上,这段飞行所用的时间为(g=10m/s2)A.2 s B.2 s C.1 s D. 0.5 s16.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可采用右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0A和1.0V;重新调节R,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A和15.0V。
则当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A.电动机的内阻为7.5Ω B.电动机的内阻为2.0Ω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30.0W D.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26.0W17.水平方向的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速度大小V=2m/s不变,两端A、B间距离为3m。
一物块从B端以V0=4m/s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10m/s2。
物块从滑上传送带至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18.空间某区域竖直平面内存在电场,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届高三学年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2024年哈三中高三学年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
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力学中为了研究方便,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可以看成质点B .根据速度定义式x v t ∆=∆,当t ∆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这里运用了微元的思想C .在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的乘积都等于真空中光速D .若在闭合导体回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则一定有导体切割磁感线2.2023年8月,日本不顾多个国家的反对,公然将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的核废水排放到太平洋中,其中有一种放射性物质是碳14,它的半衰期大约为5730年,其衰变方程为141467C N X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方程中X 为α粒子B .如果有100个碳14,经过5730年将有50个原子核发生衰变C .碳14半衰期很长,所以短期内不会对人类造成影响D .衰变产生的X 粒子电离本领比γ光子强3.如图甲所示,直导线P 、Q 分别被两根等长且平行的绝缘轻绳悬挂于水平轴上,且P 固定于水平轴正下方,两组绳长也相同,其截面图如图乙所示,导线P 通以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导线Q 电流方向未知,平衡时两导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两组绝缘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
已知Q 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线Q 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 .导线P 、Q 间的安培力大小为2sin2mg θC .仅使导线P 中电流I 缓慢增大且θ不超过90°,导线Q 对悬线的拉力大小逐渐增大D .当导线P 中电流突然消失的瞬间,导线Q 受到两绳的拉力大小之和为sin mg θ4.“刀削面”是我国传统面食制作手法之一。
操作手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将面削到开水锅里,如图甲所示。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哈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0题只有一个选项,11-15题有多个选项,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
)1.在如下左图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下滑动时,A 、B 两灯亮度的变化情况为( )A .A 灯和B 灯都变亮 B .A 灯和B 灯都变暗C .A 灯变亮,B 灯变暗D .A 灯变暗,B 灯变亮2.如图所示,细而轻的绳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A 、m B 的球,m A 静止在光滑半球形表面P 点,已知过P 点的半径与水平面夹角为60°,则m A 和m B 的关系是( ) A .m A = m B B .m A =3m BC .m A =2m BD .m B =3m A 3.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所受的向心力为F 1,向心加速度为a 1,线速度为v 1,角速度为ω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F 2,向 心加速度为a 2,线速度为v 2,角速度为ω2;地球的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F 3,向心加速度为a 3,线速度为v 3,角速度为ω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第一宇宙速度为v ,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 )A .F 1=F 2>F 3B .a 1=a 2=g>a 3C .v 1=v 2=v>v 3D .ω1=ω3<ω24. 用恒力F 向上拉一物体,使其由地面处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若该过程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F 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B .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C .力F 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D .力F 、重力、阻力三者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P 和Q 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 、Q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μ2<μ1).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加速下滑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 .0 B .μ1mg cos θ C .μ2mg cosθ D .mg sin θ6.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电场的等势面.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 运动到B 的径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A .粒子带正电,由A 到B 的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增大B .粒子带负电,由A 到B 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再减小C .粒子带正电,由A 到B 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做正功D .粒子带负电,由A 到B 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再减小,但B 点电势能比A 点大7.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通过O 点进入半径为R 的半圆弧轨道后恰能通过最高点P,然后vvvv落回水平面.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小球落地点离O 点的水平距离为2R .B .小球落地点时的动能为5mgR/2.C .小球运动到半圆弧最高点P 时向心力为零.D .若将半圆弧轨道上部的1/4圆弧截去,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比P 点高0.5R .8.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 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
哈尔滨三中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答案 7-13 DCBADBC26、(1)ⅦA 弱 强(各1分)(2)2IO 3- + 5HSO 3- = I 2 + 5SO 42- + 3H + + H 2O (2分)(3)过滤(1分) 2I - + MnO 2 + 4H + = Mn 2+ + I 2 + 2H 2O (2分)4.9×10-3(2分)(4)I -+6OH —-6e -=IO 3-+3H 2O (2分) KI+3H 2O===KIO 3+3H 2↑(2分)27、(1)0.0025(2分) 0.36(2分)(2)BD (2分)(3)浅(1分) 吸热(1分)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c (N 2O 4)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2分)(或从NO 2浓度变化角度解释也可给分)(4)BC (2分)(5)<(2分)28、(1)球形干燥管(1分) 碱石灰(1分)(合理答案可给分) (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4NH 3 + 5O 2 ====== 4NO + 6H 2O (2分) (1分) (3)除去氨气和水蒸气 (2分) 吸收尾气(2分)(4)气体变为红棕色(1分)(5)取少量F 中的液体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证明有HNO 3生产。
(3分)(合理答案可给分)(6)6.25mol/L (2分)36、(1)DF (2分)(2)沸腾炉(1分) 4 FeS 2+11O 2=====高温2Fe 2O 3+8SO 2(2分)(3)常压时SO 2的转化率已经很高,采用高压对SO 2的转化率提高不多却会大大增加设备成本(2分) ①净化气体②控制温度在400~500℃③增大催化剂与反应气体的接触面积(2分)(4)98.3%的硫酸(1分) 发烟硫酸(或浓硫酸)(1分) 避免产生酸雾降低吸收效率(1分) 增加SO 3与浓硫酸的接触面,有利于SO 3的吸收(1分)(5)SO 2+Br 2+2H 2O==4H ++ 2Br -+SO 42-(2分)37、(1)N>O>S (2分)(2)SO 3(1分) sp 2(1分)(3)H 2SO 3、H 2SO 4 (2分) HNO 3(1分)(4)NiAs (2分) 6(1分)(5)[CoSO 4(NH 3)5]Br (2分) 3(1分) 1s 22s 22p 63s 23p 63d 6或[Ar]3d 6(2分)(1)CH 3O 2N (2分) O 2N OOH (2分)(2)氧化反应(1分)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1分)(3)CH 3+ HNO 3浓H 2SO 4△CH 3O 2N + H 2O (2分)电解 Cr 2O 3 △H2N OOH+ C2H5OH浓H2SO4△H2NOOC2H5+ H2O(2分)(4)5(1分)(5)17(2分)H2N O C2H5O(2分)(合理答案可给分)哈尔滨三中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答案14.B` 15.C 16.D 17.B 18.C 19.ABD 20.CD 21.CD22. (6分) A D d 23. (9分) 0.42 0.40 c a b +2 24.(14分)(1)221t g h 月= (2分) 2R Mm G mg 月=(2分) 222Gt hR M =(3分) (2)R v m RMm G 212=(2分) R H v m R H Mm G +=+222)( (2分) RH R v v +=21(3分) 25.(18分)(1)d L 32=,且s 为中点,d R o 360sin 1= , d R 21= (2分)12R mv qvB = , qB mv R =1 , (2分) m qBd m qBR v 21==(2分) (2) 如图,粒子应从G 点进入PQ 的场在4B 场内,224R mv Bv q = ,24412d R B q mv R === (2分) 做半圆,并垂直PQ 再由E 点回到B 场区由对称性,粒子将打到GH 中点并反弹,再次回到S 点的轨迹如图粒子在B 场中时间qB m qB m T T t 3423232614111ππ===⨯=(2分) 粒子在4B 场中时间qB m B q m T T t 242212222ππ===⨯= (2分)qB m t t t 61121π=+=总 (2分) (3)如图所示,由粒子运行的周期性以及与板碰撞遵循反射定律,有如下结果:.....)2,1,0(,)13(=+=n d n x 或 .....)2,1,0(,3==n nd x (4分)33.(1)BCE (2)活塞固定时,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增加的内能Q 1活塞不固定时,外界对气体做功为W ,则Q 2+W= Q 2-(p 0Sh+Gh )对活塞由能量守恒定律得Gh= W 内-p 0Sh所以W=-W 内=-(p 0Sh+Gh ) 解得活塞上升的高度34.(1)ACD (2)当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可能的周期为:Δt =nT +,且n =0或1 当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时,可能的周期为:Δt =nT +,且n =0或1由波速公式v =可知,当速度v 最小时,周期T 最大。
2015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一次模拟物理
东北三省三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 ~ 21题有多项符合要求。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物理关系式既可以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确定单位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学习中常见的单位有m (米)、s (秒)、N (牛顿)、C (库仑)、F (法拉)、Wb (韦伯)、Ω(欧姆)、T (特斯拉)、V (伏特)等,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与电流的单位A (安培)等效的是A .2Tm ΩsB .Ns TmC .2Wb mD .FV15.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该平面内有AM 、BM 、CM 三条光滑固定轨道,其中A 、C 两点处于同一个圆上,C 是圆上任意一点,A 、M 分别为此圆与x 、y 轴的切点。
B 点在y 轴上且∠BMO = 60°,O ′为圆心。
现将a 、b 、c 三个小球分别从A 、B 、C 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它们将沿轨道运动到M 点,如所用时间分别为t A 、t B 、t C ,则t A 、t B 、t C 大小关系是A .t A < t C < tB B .t A = tC < t B C .t A = t C = t BD .由于C 点的位置不确定,无法比较时间大小关系16.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一个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 点以初速度v 0向左运动,接触弹簧后运动到C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AC 两点间距离为L ,物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
则物块由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弹簧和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012mvC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μmgLD .物块的初动能等于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与摩擦产生的热量之和17.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木块A 、B 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绕固定转轴OO ′匀速转动,木块A 、B 与转轴OO ′的距离为1 m ,A 的质量为5 kg ,B 的质量为10 kg 。
物理高考模拟卷-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5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第33~40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 —14 O—16 S—32 Br—80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 ~ 21题有多项符合要求。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物理关系式既可以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确定单位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学习中常见的单位有m(米)、s(秒)、N(牛顿)、C(库仑)、F(法拉)、Wb(韦伯)、Ω(欧姆)、T(特斯拉)、V(伏特)等,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与电流的单位A(安培)等效的是()A.2TmΩsB.NsTmC.2WbmD.FV15.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该平面内有AM、BM、CM三条光滑固定轨道,其中A、C两点处于同一个圆上,C是圆上任意一点,A、M分别为此圆与x、y轴的切点。
B点在y轴上且∠BMO = 60°,O′为圆心。
2015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物理
2015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物理
第一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第二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试题(扫描版)2015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物理
- 1 -2015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物理
- 2 -2015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物理
- 3 -2015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物理
- 4 -
- 5 -
第三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
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测验物理试卷【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开学模拟试题,包含了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全部内容,主要包含匀变速运动规律、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等内容,在考查问题上以基本定义、基本规律为主,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了较多的知识点。
注重常见方法和思想,体现基本要求,是份非常好的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其余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题文】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批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的物理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笛卡儿D.亚里士多德【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P0【答案解析】 A 解析:物理学中,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的物理学家是亚里士多德,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用斜面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运动速度不变.故A正确.故选:A.【思路点拨】依据物理学的发展史和各个人的贡献可以判定结果.本题考查物理学史,了解科学家的贡献,有利于对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题文】2.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力围成封闭三角形.下列4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的是:A B C D【知识点】力的合成.B3【答案解析】 D 解析:根据三角形定则或平行四边形定则,知A选项合力为2F2,B选项合力为2F1,C选项合力为2F3,D选项合力为零,.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思路点拨】在矢量三角形中,分力是首尾相接的,合力是由一个分力的箭尾指向另一个分力的箭头的,由此可以判断分力与合力的关系,从而可以求得合力的大小.本题中要会区分三角形中的三条边是代表的分力还是代表的合力,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题文】3.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A.人除了受到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D.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知识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1【答案解析】 B 解析: A、受地的弹力外,还受一个向上的力,是不可能的,有力存在,必须有施力物体,向上的力根本找不到施力物体.故A错误.B、人能离开地面的原因是地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具有向上的合力.故B正确;C、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D、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B【思路点拨】人对地的作用力与地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之所以能跳起离开地面,可以对人进行受力分析,人具有向上的合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题文】4.在平直道路上,甲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
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处的乙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1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甲车运动的方向匀加速运动,则:A.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B.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C.若两车不会相撞,则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D.若两车不会相撞,则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A2 A8【答案解析】C 解析:在两车相遇前,当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时,两车的距离不断减小;当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时,两者距离不断增大.由于何时两车相遇,相遇前两车的速度关系未知,两车之间的距离如何变化无法确定.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思路点拨】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分析它们之间距离的变化.当甲与乙的将位移之差恒小于d时,两车一定不会相撞.本题是追及问题,根据两车速度关系分析两者之间距离的变化是基本方法.本题关键考查运用数学知识分析两车是否相撞.【题文】5.如图所示,一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保持静止,斜劈上有一物块,甲图中,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乙图中,对该物块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推力F2使其加速下滑,丙图中,对该物块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推力F3使其减速下滑;三种情况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f1、f2向右,且f1=f2B.f3 ≠0,且f3 向左C.f1=f2=f3=0D.f2和f3方向相反【知识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B2 B4【答案解析】 C 解析:由于甲图中物块在斜面是匀速运动,把斜面和物块当作整体,则整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故地面对斜劈没有摩擦力,即f1=0.先对滑块研究,受重力、支持力、沿着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图二和图三中有推力,垂直斜面方向平衡,故支持力N=mgcosθ,故滑动摩擦力为:f=μN=μmgcosθ;即乙丙两幅图中支持力和摩擦力均相同;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对斜面的力也相同;最后对斜面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压力、滑动摩擦力、支持力、地面对其可能有静摩擦力,三种情况下力一样,静摩擦力都为零;故选:C.【思路点拨】先对滑块受力分析,得到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摩擦力,然后对斜面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判断.本题关键三种情况下滑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和滑动摩擦力都没有变化,故斜面体受力情况相同,简单题.【题文】6.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到回到出发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A、B处于超重状态,下降过程A、B处于失重状态B.上升和下降过程A、B两物体均为完全失重C.上升过程中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下降过程中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C2 C3【答案解析】B 解析:A、B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仅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故全过程A、B都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B 正确;C、D 再以A为研究对象:因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所受合力为A的重力,所以A仅受重力作用,即A和B之间没有作用力,故C、D错误;故选B【思路点拨】把AB看成一个整体,不计空气阻力,整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为g,方向向下.然后把A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本题是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整体跟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通过计算整体的加速度来确定部分的加速度,再对部分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最终结论【题文】7.如图所示,小球的质量为m,用弹簧和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保持静止,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60o,当细线被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正确的是:A. 0【答案解析】 D 解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得,弹簧的弹力F,绳子的拉力 mg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则弹簧弹力和重力的合力与绳子的拉力等值反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3T g m ,故选D 【思路点拨】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弹簧的拉力大小,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的加速度,本题考查了共点力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运用,知道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题文】8.如图所示,两段等长细线分别连接接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b ,悬挂于O 点。
现在两个小球上分别加上水平方向的外力,其中作用在b 球上的力大小为F 、作用在a 球上的力大小为2F ,则此装置平衡时的位置可能是下列哪幅图:A B C D【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3 B4 【答案解析】C 解析: 设每个球的质量为m ,oa 与ab 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以两个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1,根据平衡条件可知,oa 绳的方向不可能沿竖直方向,否则整体的合力不为零,不能保持平衡.由平衡条件得:tan α=2F mg ,以b 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由平衡条件得:tan β=F mg,则α<β.故C 正确.故选C .【思路点拨】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确定上面绳子oa的方向,再以下面的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平衡条件确定下面绳子的方向.本题一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二要分析受力.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比较简便.【题文】9.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6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s内的位移是6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4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6m/s【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A2【答案解析】 BC 解析: A、A、将t=1s代入到x=6t+2t2中得到第1s内的位移x=8m.故A错误..故A错误.B、前2s内的平均速度=2626210/x t tv t m st t+===+=,故B正确.C、将x=6t+2t2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12a t2对照得到:初速度v0=6m/s,加速度a=4m/s2,则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是△x=aT2=4×12m=4m.故C正确.D、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v=at=4×1m/s=4m/s.故D错误.故选:BC【思路点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初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从而根据运动学公式进行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题文】10.如图,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AB接触面不光滑,整个装置静止。
则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A.1 B.2 C.3 D.4【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牛顿第三定律B4 C2【答案解析】BD 解析:对A物体分析,若绳子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则A对B没有压力;则B对A没有支持力,故B可能受重力,地面支持力两个力;若拉力小于重力,则AB间有弹力的作用,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若AB间没有摩擦力,则A不可能平衡;故AB 间一定有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故B受4个力;故选BD【思路点拨】隔离对A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判断绳子拉力的有无.再分情况计论AB间受力情况,则可判断物体B可能的受力情况.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要注意隔离法的正确应用;同时明确有摩擦力时一定有支持力【题文】11.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表示该物体在t=6s内位移一定不为0的是:A BC D【知识点】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A5 C2【答案解析】 BCD 解析: A、在0-2s内,位移先增大再减小,知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6s 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故A错误.B、在0-2s内速度为正值,向正方向运动,在2-4s内速度为负值,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4s回到出发点,4s-6s又向正方向运动,故位移一定不为零,故B正确;C、0-1s内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内加速度方向,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速度为零.在一个周期内速度的方向不变.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一定不为零,故C正确.D、在0-1s内,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内加速度方向,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速度为零,2-3s内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4s物体回答出发点,然后4-5s 又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5s-6s向正方向做减速运动,但运动方向没有改变,故位移一定不为零,故选:BCD.【答案解析】 AD 解析: 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ax =μm A g=3μmg ,B 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ax =μ(m A +m B )g=2μmg ,A 、当 F <2 μmg 时,F <f max ,Ab 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B 与地面间也不会发生相对滑动,所以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选项A 正确.B 、当 F=52μmg 时,F<f max ,AB 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但是整体会向右运动,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224F mg g m μμ-=,选项B 错误.C 、当 F >3μmg 时,F >f max ,AB 间会发生相对滑动,A 相对B 发生滑动,对A :a=33F mg g mμμ-=选项C 错误.D 、A 对B 的最大摩擦力为3μmg ,B 受到的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μmg ,无论F 为何值,.当然加速度更不会超过μg ,选项D 正确.故选:AD 【思路点拨】根据A 、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隔离对B 分析求出整体的临界加速度,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 、B 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最大拉力.然后通过整体法隔离法逐项分析.本题考查了摩擦力的计算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运用,解决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通过隔离法和整体法求出A 、B 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最大拉力.二、实验题(共12分) 【题文】13.如图所示为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一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纸带的一部分, D 1是任选的第1点,D 11、D 21是顺次选取的第11点和第21点,由于实验选用特殊电源,若加速度的值是10cm/s 2,则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是Hz ,D 11点的速度为 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