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复习第一章(2)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单元幼儿教育心理概述复习提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单元幼儿教育心理概述
复习提纲
1. 引言
- 引入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幼儿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
- 心理发展理论
- 学习理论
- 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3. 幼儿心理发展阶段
- 婴幼儿期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
- 幼儿期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
- 学前期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
4. 幼儿教育心理学实践
- 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和职责
- 幼儿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示例
- 幼儿教育心理学对教育环境的指导
5. 幼儿教育心理学与幼儿教育政策
- 幼儿教育政策背景
- 幼儿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政策的关系
6.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 科技与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融合
- 全球化视野下的幼儿教育心理学发展
-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新理论和方法
7. 结论
- 总结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 强调教育者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视
总结:
本文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第一单元进行了概述,包括幼儿教育心理
学基本原理、幼儿心理发展阶段、幼儿教育心理学实践、幼儿教育心
理学与幼儿教育政策以及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通过对
这些方面的复习,教育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
而提供更有效的教育。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对幼儿的全面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幼儿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视野的扩展,幼儿教育心理学将继续发展,并为幼儿的教育提供更多的创新理论和方法。
教育者应当高度重
视幼儿教育心理学,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幼儿心理学复习提纲
幼儿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述1、幼儿心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对象:幼儿期各种心理现象,心理现象的年龄特点,心理现象的发展规律——任务:描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解释幼儿心理发展原因机制2、科学幼儿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儿童心理》——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为什么作为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标志?(1)出现时间较早(2)著作目的:专门为了研究儿童心理特点(3)研究方法和手段:适合儿童;科学(4)影响和意义重大第二章幼儿心理学发展理论1、幼儿心理发展发展的动力:一)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源泉:外部要求→←幼儿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二)心理发展的直接动力:幼儿内部矛盾幼儿新的需要→←幼儿已有的心理水平(三)内部矛盾引发幼儿活动和发展——通过活动提高已有心理水平来满足新需要2、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年龄特征、最近发展区第三章幼儿游戏的发展1、幼儿游戏发展的本质特征:一、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二、游戏是一种具有多种心理成分参与的综合活动2、幼儿游戏认知的发展、游戏成分的发展认知的发展:(一)提出者:皮亚杰(二)阶段:三个阶段(1)、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为获得愉快体验而单纯重复某种活动或动作——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2)、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通过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假想情景和行动反映现实生活和自己愿望的游戏——集体象征性游戏呈倒u形(3)、规则游戏阶段(7——11、12岁)——大家共同遵守一定的规则进行的游戏——在6-10岁稳定上升;10岁以后下降;14岁时最低游戏成分的发展:(一)从游戏的主题看无主题→有简单主题但不稳定→明确而稳定主题(二)从游戏替代物看与实物相似高→与实物相似性较低→超越实物3、幼儿游戏发展应注意的问题:(一)、把游戏列入整个教育工作的计划中:位置和分量;内容与形式的合理组合;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二)、创造游戏条件:丰富知识经验;给予游戏时间、空间和材料(三)、正确理解成人的主导作用——避免无指导论和绝对指导论——合理指导:间接;尊重;耐心第四章幼儿注意1、幼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和水平;(一)无意注意占优势:幼儿的发展水平:高度发展影响幼儿无意注意因素(1)客观事物:鲜明、新颖、具体形象、变化(2)与幼儿兴趣和需要相关的事物逐渐引起无意注意(3)整个幼儿期,新异性对引起注意有重要作用(二)有意注意初步发展:幼儿的水平——发展水平低:开始发展;明显不稳定;需成人组织幼儿有意注意的特点(1)受大脑发育水平局限(2)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要求下发展(3)逐渐学会一些注意方法(4)在一定活动中实现2、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3、根据幼儿注意特点开展的教育活动:一、利用外部因素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玩教具;内容方法;减少干扰二、运用注意的主观因素保持幼儿注意的稳定:明确目标要求;积极状态;间接兴趣三、引导两种注意转换第五章幼儿感知觉的发展1、幼儿视觉敏度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2、幼儿的听觉偏好3、幼儿的形状知觉和方位知觉的发展及教育启示4、幼儿观察力的培养第六章幼儿记忆的发展1、幼儿记忆的特殊现象2、幼儿记忆的质变;记忆态度的发展;3、根据幼儿记忆开展的幼儿教育活动第七章幼儿想像的发展1、有意想像、无意想象的发展及特点;2、再造想象、创造想像的发展及特点4-5岁、5-6岁幼儿想像的发展特点第八章幼儿思维的发展1、幼儿三种思维的涵义、发展顺序;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幼儿期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3、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判断的发展趋势、转导推理的特点4、幼儿理解的发展趋势、比较的发展特点5、幼儿教育对幼儿思维的适应和发展策略第九章幼儿情绪的发展1、幼儿情绪与性格的关系:一)情绪特征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活泼、开朗、犹豫、粗暴等(二)5岁以后,幼儿情绪逐渐系统化和稳定2、幼儿情绪的社会化表现:——社会性交往增加——社会性动因增加——表达社会化——高级社会情感出现:道德感、理智感、美感3幼儿兴趣特点、恐惧对象:兴趣特点(1)、广泛但不稳定(2)、肤浅易变化(3)、年龄差异和个别差异恐惧对象:(1)、凡能引起危险的威胁(2)、先天性的:强大、新异性(3)、后天衍生出来的黑暗、陌生人和环境、动物4、幼儿良好情绪的培养策略、帮助幼儿情绪控制的方法策略:(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二)、成人的情绪自控(三)、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四)、帮助幼儿控制自己的情绪(五)、教会幼儿调控自己的情绪方法:(一)转移法(二)冷却法(三)消退法第十章幼儿个性的发展1、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的发展趋势自我评价:(1)依从性评价→独立评价(2)对个别方面评价→自我评价多方面(3)外部行为评价→内心品质评价(4)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理智评价2、幼儿能力的发展趋势:(一)多种能力显现与发展(二)一般能力(智力)的随年龄增长变化(三)主导能力萌芽,开始出现较明显的差异3、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胆汁质:强、快、外显、不平衡、不灵活多血质:强、敏捷、外显、平衡、灵活粘液质:强、慢、稍内倾、平衡、不灵活抑郁质:弱、敏感、内倾、不平衡、不灵活4、幼儿期的性格及发展特点(一)幼儿期性格的发展变化:1、差异性更明显2、稳定性增强3、独立性发展4、坚持性不断提高5、自制性不断发展(二)幼儿期性格的发展水平:1、总体水平:初步形成;没有稳固定型2、性格初步形成的表现(1)表现个别差异(2)较低级的性格因素初步形成(3)发展受情境制约(三)幼儿期的性格特征:1、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心强4、模仿性强5、好冲动题型:名词解释单选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满分:100分。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单元幼儿教育心理概述复习提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单元幼儿教育心理概述复习提纲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聊聊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单元——幼儿教育心理概述。
这个话题可大可小,但是我们要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来聊聊,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我们来说说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概述。
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的一门学科。
咱们都知道,孩子从小就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学校、社会等等。
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他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如何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呢?这就要涉及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了。
比如说,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发展,因为情感是孩子认识世界、与人交往的基础。
我们还要关注孩子的认知发展,因为认知能力决定了孩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我们还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发展,因为行为是孩子与外界互动的主要方式。
我们来说说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原则。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
比如说,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要关注孩子的自主性,因为自主性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动力。
我们还要关注孩子的适应性,因为适应性是孩子面对环境变化的关键能力。
现在,我们来说说如何在幼儿园里进行有效的教育。
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因为情感需求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比如说,我们要关心孩子是否感到快乐、安全和有价值。
我们要关注孩子的认知需求,因为认知需求是孩子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比如说,我们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我们要关注孩子的行为需求,因为行为需求是孩子与外界互动的主要方式。
比如说,我们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活动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学会运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关注孩子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发展,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受益匪浅!下次再见啦!。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心理学第一节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幼儿心理学概念:是研究0-6,7岁儿童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研究幼儿心理的发展阶段婴儿期(0-1岁)也叫乳儿期。
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早期(1-6个月)婴儿晚期(6-12个月)先学前期(1-3岁)也叫幼儿早期学前期(3-6岁)也叫幼儿期,包括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7岁)学龄期(6,7-18岁)包括学龄初期(6,7-11,12岁)学龄中期(11,12-14,15岁)学龄晚期(14,15-17,18岁)二: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简答⒈研究幼儿各种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趋势⒉研究幼儿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⒊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⒋探讨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三:幼儿心理学的任务①揭示幼儿阶段的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②解释幼儿心理的发展变化第二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一,幼儿心理学研究原则简答①客观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概念:是指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幼儿心理,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更要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③矛盾性原则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二,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观察法最基本的方法②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③测验法④调查法⑤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概念:通过幼儿的作品来分析幼儿的心理的方法。
第二章第一节幼儿心理的发展的一般特征一幼儿心理的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㈠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逐渐发展㈡幼儿的认知活动由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表象活跃概念: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在人脑中的映像㈢幼儿的心理活动由一无意性为主,开始享有异性发展㈣幼儿的情绪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㈤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逐渐想稳定倾向性发展第二节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概念: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二3岁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㈠婴儿期(0-1岁)①开始适应新的生活,认识周围世界,开始与人交往②动作不断发展;儿童动作发展规律:⑴从整体混乱的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和专门化的动作⑵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⑶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⑷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③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⑴最初的认知活动发展⑵掌握语言的准备⑶情感的发展和最初的社会性萌芽㈡幼儿前期(1-3岁)⑴动作逐渐发展完善①学会自由行走②开始使用工具⑵出现新的心理活动①会说话②想象开始萌芽③思维的出现⑶独立性开始出现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部三3-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㈠3-4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⑴生活范围扩大⑵认知依靠行动⑶情绪作用大⑷爱模仿四4-5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⑴活泼好动⑵思维具体形象⑶开始能够遵守规则④开始自己组织游戏;4岁左右是幼儿游戏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主题。
幼儿心理学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心理实质(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1、心理学2、条件反射3、无条件反射4、第一信号系统5、第二信号系统(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试述心理现象的实质。
3.脑、客观现实和心理现象有什么关系?第二章心理发展(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 1.幼儿心理学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观察法(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 1.幼儿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2.简答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3.人的心理、意识有什么特点?第三章婴儿期心理的发展(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 1.新生儿 2.婴儿期(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1.试述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2.培养婴儿心理的发展要注意些什么? 3.为什么说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着记忆力的发展?第四章幼儿前期心理的发展(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 1、幼儿前期(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 1.影响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条件。
2.幼儿前期思维发展的特点。
3.应如何进行早期教育,以发展儿童智力?第五章幼儿期心理发展概述(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 1.游戏(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1.幼儿期游戏的特点。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有什么作用?2.幼儿期双手动作发展有什么特点?幼儿的教学活动怎样适应这些特点? 3.幼教工作者应如何正确看待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4.幼儿入园时常常发生什么行为问题?我们如何处理?第六章幼儿期注意的发展(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 1.注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注意?为什么说注意是心理过程的特征? 2.注意有什么功能?试举例说明。
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什么区别?在教学中应怎样运用这两种注意? 4.幼儿期中,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5.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加以防止? 6.如何对待好动的幼儿?7.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第七章幼儿期感觉和知觉的发展(一)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 1.感觉 2.知觉 3.观察(二)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它们有些什么功能? 2.人类有哪些感觉和知觉?3.说明幼儿观察发展情况。
幼儿心理学第一、二章
第一章第一节、心理的实质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心理的研究对象(一)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方面。
(1)认识过程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各种认识(2)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
(3)意志过程是指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或完成某种任务。
(二)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反应人的态度和活动积极性,主要表现在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
(2)个性心理特征反映个人特点,主要表现在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3)自我意识反映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体验和调节监控等。
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幼儿心理学概念: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3~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幼儿心理学研究对象:幼儿期(3~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心理学概念: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一)幼儿心理学的发展规律1、方向性和顺序性2、连续性和阶段性3、个别差异性4、不平衡性(二)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相对的稳定性2、可变性3、稳定性与可变性辩证统一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幼儿的活动等因素。
(一)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二)环境使幼儿心理发展成为现实1、社会生活环境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刺激2、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第二节、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一)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树立科学的幼儿观(二)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三)学习幼儿心理学,可以为今后开展幼儿教育研究奠定基础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实验法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三)调查法1、谈话法2、问卷法3、测验法4、产品分析法第二章第一节感觉和知觉感觉的概念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010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2010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 D )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A.自我意识B.态度C.认矢D.移情2.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D )。
A.亲子关系的发展B.同伴关系的发展C.性别角色的发展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3.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和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A.父亲B.同龄人C.母亲D.教师4、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D )。
A.榜样B.强化C.父母的惩罚D.挫折5、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D )A.社会文化B.电视C.家庭D.幼儿园6、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 A )A.放任型B.溺爱型C.保护型D.包办型7、孩子能区别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 B )A.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B.具有了性别概念C.产生了性别行为D.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8.“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 A )。
A.社会性B自然性C.共同性D.差异性9.( C )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人的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A.亲子关系B.同伴关系C.性别角色D.攻击性行为10.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 D )项不正确。
A.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B.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C.父母的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D.惩罚是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11.重视( D )教育这一主题,已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
A.思维B.智力C.认知D.社会性l2.强调人生成功因素中( C )的决定性,使“智商决定论”成为历史。
A.智力B.个性C.情商D.智力l3.在母亲离开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在母亲回来时,欢迎母亲的到来,但这只是短暂的,这种孩子可能属于( A )依恋类型。
A.回避型B.安全型C.反抗型D.迟钝型14.下列哪一项是最好的依恋类型( B )。
2010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北京市幼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2. 无意注意3. 观察4. 机械记忆5. 直观行动思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五-六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幼儿自言自语的两种形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3.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3-6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儿童思维2、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是(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选择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广度3、( )是认识活动的开端.A.感知觉 B.注意 C.思维 D.想象4、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是( ).A.以有意记忆为主 B.以词语逻辑记忆为主C.以无意记忆为主 D 以意义记忆为主5、在掌握概念上,幼儿总是( ).A.先掌握空间概念,后掌握实物概念B.先掌握数概念,后掌握实物概念C.先掌握实物概念,后掌握数概念 D.先掌握科学概念,后掌握数概念6、中班幼儿爱告状是孩子( )发展的表现.A 美感 B理智感 C内疚感 D道德感7、游戏时,一个幼儿尽管拥有游戏所需的玩具材料,但如果同伴拒绝与其共同游戏,他会很不快乐.这是因为他的( )没有得到满足. A.生理需要 B.安全和保障的需要C.求知的需要 D.交往和友爱的需要8、( )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A、个性B、性格C、气质D、能力9、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A、不存在性别差异,也没有年龄差异B、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有年龄差异C、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D、存在性别差异,但不太明显10、幼儿音乐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 ).A、成为音乐人才打基础B、掌握音乐活动的技能技巧C、唱得更好,跳得更美D、自由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内心的情感体验四、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幼儿时期,有意注意开始发展.2.整个幼儿时期,幼儿是以创造想象为主的.3.幼儿掌握言语的过程就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4.对待攻击性强的孩子的唯一办法就是严厉的惩罚.5.幼儿不必多跟小伙伴玩,因为在小伙伴那里学不到什么东西.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举例简单说明“表象”这种心理现象.2.简述幼儿判断推理的特点.3.简述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4.简述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价值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举例说明教师应怎样恰当地利用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组织教育活动.2.分析广义亲子关系(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的三种类型及其对幼儿的不同影响2010年北京市幼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幼儿心理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过程.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意活动的注意所能维持的时间.3、再认是注意到当前刺激是过去曾经经历过的刺激4、具体形象思维是以表象为材料的思维,是一般形象思维的初级阶段5、依恋是人与人之间的长久的情感连接.(或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的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5分6、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文化性发展7、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8、语音、语义、语法、语用 9、生物性和交往性、互动性、依恋性10、儿童的行为、认知、情感等特点、家长的教养方式、出生顺序、姓名、面部吸引力、身体特征、学业成绩、教师的影响、年龄等11、活泼型、专注性、抑制性、均衡性、敏捷型三、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请把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12、 B 13 C 14、 A 15、 B 16、 D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先判断正误,对错误的请简要说明理由17、×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不是由年龄决定的,既有稳定性也有可变性,还有个体差异.18、√ 19、×幼儿的记忆准确性差,但是他们容易受暗示. 20、√ 21、√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2、答:(1)注意对象具体形象、生动鲜明;(2)学习活动游戏化,避免枯燥单调;(3)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4)幼儿良好的身心状态;(5)注意对象、任务过于复杂或简单;(6)无关刺激的干扰。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学前教育部分)(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A.指导B.描述C.解释D.预测E.控制2.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
A.感知运动阶段B.逻辑理解阶段C.前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3.自我意识包括()。
A.理解成分B.内心认识C.认识成分D.情感成分E.意志成分4.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A.连续性和阶段性B.定向性和顺序性C.接受性D.不平衡性E.差异性5.人们的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IQ超过()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不到1%。
A.100B.120C.140D.160E.1806.一儿童实际年龄为12岁,智力年龄为15岁,则其智商IQ为()。
A.60B.80C.100D.125E.1507.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有()。
A.无意记忆为主B.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C.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D.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E.形象记忆效果优于抽象记忆8.在学生掌握了“蔬菜”后,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这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E.转移学习9.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奥苏贝尔提出的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有()。
A.程序原则B.逐渐分化原则C.整合协调原则D.先行组织者策略E.强化原则10.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几个过程。
A.理解B.巩固c.获得D.转化E.评价11.幼儿游戏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点主要有()。
A.社会性B.虚构性C.自由性D.愉悦性E.活动性12.有规则的游戏一般应包括游戏的()等几个部分。
A.过程B.目的C.玩法D.规则E.结果13.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把游戏分为()。
A.功能游戏B.智力游戏c.建筑游戏D.假装游戏E.规则游戏14.属于美国心理学家帕滕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将幼儿的游戏分为的种类的有()。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看见”、“听到”、“想像”、“思考”是( )。
A.心理过程B.心理状态C.个性特征D.能力倾向2.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是( )。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相互作用论3.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 )的作用。
A.遗传素质B.家庭教育C.文化环境D.生理成熟4.人的心理现象划分没有包括( )。
A.注意B.动机C.心理过程D.个性A.转折期B.关键期C.危机期D.过渡期8.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9.儿童心理发展趋势和顺序( )。
A.没有规律B.根据不同个体而不同C.大致相同D.有时相同,有时不同10.“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A.整体性的形成B.独特性的发展C.稳定性的增长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11.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感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12.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
A.儿童个性发展上B.儿童智力发展上C.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D.儿童动作发展上二、填空题1.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______反映。
3.______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4.______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简述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3.简述什么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
四、论述题1.试说明心理的实质。
2.试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试述幼儿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来源: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是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
(完整版)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论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考点一幼儿心理学的概念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另外,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2、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3-6、7岁)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3、心理现象的本质(实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
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③.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4、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动机(动机的基础是人的需要)(2)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人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按其性质和形态不同,又可以分为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3)个性(个性即人与人彼此心理活动方面的差异,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重要的和持久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个方面)★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出版为标志。
考点二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描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幼儿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本质特征(表示有特定的性质)。
它是和年龄有联系的,因为年龄是时间的标志,代表一定的时期和阶段,一切发展都适合时间相联系的。
★幼儿心理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幼儿初期、幼儿中期、幼儿晚期。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是认知过程(智力活动)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想象等,思维是最主要的一环);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绪、自我意识、能力、性格、人格等,自我意识是最主要的一环)。
2、研究个体差异与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3、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第二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1、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原则:(简答)(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2、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简答)(1)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语言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方法。
幼儿心理学 (第一至二章)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而心理现象又是复杂多样的,通常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4.研究、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发展观、教育观。
(2)有助于教育者更合理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第二节关于心理现象的本质1.脑由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
2.大脑的主要机能是接收、分析、综合、贮藏和发布各种信息。
3.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
4.反射是机体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行动。
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5.无条件反射是先固有的反射。
6.条件反射则是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与某种特定的刺激多次结合后形成的反射。
第三节主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1.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般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的研究,即描述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特定情境中的事实和关系;一类是实验性研究,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改变情境的某一方面以观察其效果。
2.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描述性研究主要有观察法、测验法、产品分析法、个案法等。
3.(一)观察法所谓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对反应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二)测验法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三)产品分析法产品分析法又称活动产品分析,它是通过分析一个人的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书信、自传、绘画、工艺作品等,以考察其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感情状态等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个案法个案法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
它是由医学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
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细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其行为和心理的原因。
4.在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对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重要)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一章绪论1.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之父”,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 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 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 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 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 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3.幼儿教育心理学涉及的三大变量: 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4.卢梭: 自然主义倡导者。
代表作《爱弥儿》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5.福禄贝尔: 最早研究幼儿游戏心理的先驱者之一, 是“幼儿园之父”。
设计了恩物, 确立“游戏是儿园教育活动的节本形式”。
6.蒙台梭利: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 重视幼儿(3-7岁)的感官教育。
7.认知主义教育方案认为学前阶段儿童习得的基本概念, 必须通过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两个过程。
8.凯米和德芙里斯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延伸出三条主要原则:能动性、充实性、结构化原则。
9.对早期教育价值的新认知: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存在着关键期;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又与脑发展的关键期有着密切联系, 在幼儿期, 脑的发展也最为快速而有效。
10.对幼儿学习特点的新发现:什么样的学习者,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学习的方式, 游戏是幼儿学习及发展情绪、认知与社会能力的重要方式;学习的条件, 幼儿处于安全的环境和受重视的群体中, 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与学习;学习的环境, 幼儿在日常生活情境中, 通过体验与主动参与, 学习效果最佳;学习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学习存在个体差异, 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认知与学习方式。
第二章学习理论1. 华生: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1913年作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 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斯金纳提出的两种类型的学习: 应答性反应与操作性反应3.强化: 凡是能够引起行为反应概率增加的活动就是强化。
2010年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复习第一章(3)
第三节儿童心理学的方法1/儿童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唯物辩证法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最一般的方法论,也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最高指导原则。
同时,由于各门科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不同,因而每一门科学又各有它们自己研究的基本原则。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征的科学,它应该以下列基本原则为自己研究的指针。
(一)客观性原则儿童心理是客观存在在儿童头脑中的反映,因此,必须依据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及儿童机体的发展,特别是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发展来进行研究。
(二)实践性原则儿童心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在儿童的实践活动中的能动的反应。
因此,必须从儿童的行动和活动中去研究,从儿童主体跟其客体(环境和教育)的矛盾统一的关系中去研究。
(三)矛盾性原则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是一种矛盾运动,是按照矛盾法则进行的。
因此,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
(四)教育性原则一切儿童心理的研究,都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
不允许进行足以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例如,资产阶级行为主义所进行的关于儿童惧怕的研究,或那些不考虑儿童健康情况的心理实验),不允许向儿童提出跟共产主义教育目的任务相矛盾的图片、问题或作业等等。
(五)理论与实际结合原则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应当密切结合我国儿童教育事业中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来进行。
在研究过程中应当注意更多地通过实际来进行,而不是脱离实际地研究而研究。
当然,这也决不意味着把研究工作局限在很狭小的“实用”范围内,更不是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问题的研究。
(六)一般与个别结合原则儿童心理发展既具有一般性,也具有特殊性,因此,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事实和规律,也应当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个别差异,而不应当把一般和个别绝对对立起来。
2/儿童心理研究类型的选择1)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从研究时间的延续说,可以区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
幼儿心理学复习提纲学生
幼儿心理学复习提纲绪论1、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4、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第一章心理发展概述1、人的心理实质: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3、大脑皮层被成分为四个部分: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4、大脑两半球分别对身体对侧的感觉和运动负责。
5、遗传素质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6、幼儿的活动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
7、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期的主要形式的活动。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1、概念: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它具有自觉的目的,并和意志努力相联系。
2、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显著特点。
3、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2)间接兴趣的培养(3)用坚强的意志和干扰作斗争(4)合理地组织活动。
4、人在集中注意于某个对象时,常常伴随一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种:(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
5、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原因是:(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间的对比关系(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4)刺激物的新异性。
6、注意的四种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转移(4)注意的分配。
(理解判断或选择)7、简答: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1、无关刺激过多2、疲劳,缺乏科学的生活规律3、目的要求不明确4、注意不善于转移5、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并用简答:如何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3、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4、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5、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6、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7、提高教学质量8、分析幼儿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如何引起和保持幼儿的注意?(A)卷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安排活动和教学工作。
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
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复习第一章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一节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每一门科学都以客观存在的一定领域内的事物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特定领域内去发现这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从而以这些规律来为社会实践服务。
儿童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那么,儿童心理学这门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概括说来,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科学。
关于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各点。
(1)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发展的具体规律。
(2)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心理的理解是唯一正确的理解。
(3)在心理科学中,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
(4)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
它的主要问题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软弱无能的新生儿的心理经过一定阶段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参加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的心理的?儿童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最一般的心理规律: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
儿童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专门的研究。
同时,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也能丰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心理和心理的发展首先,关于心理的实质问题,主要是普通心理学的课题。
普通心理学指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这就是说,心理是由客观现实决定的。
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而心理、意识是第二性的。
(2)作为客观现实反映的心理,是通过脑的活动实现的。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3)心理的反映不是像镜子般机械的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人的反映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在人的言语参与下进行的,因此,人的心理、意识具有社会性和自觉能动性。
2010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0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A.指导B.描述C.解释D.预测E.控制2.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
A.感知运动阶段B.逻辑理解阶段C.前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3.自我意识包括()。
A.理解成分B.内心认识C.认识成分D.情感成分E.意志成分4.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A.连续性和阶段性B.定向性和顺序性C.接受性D.不平衡性E.差异性5.人们的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IQ超过()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不到1%。
A.100B.120C.140D.160E.1806.一儿童实际年龄为12岁,智力年龄为15岁,则其智商IQ为()。
A.60B.80C.100D.125E.1507.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有()。
A.无意记忆为主B.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C.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D.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E.形象记忆效果优于抽象记忆8.在学生掌握了“蔬菜”后,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这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E.转移学习9.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奥苏贝尔提出的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有()。
A.程序原则B.逐渐分化原则C.整合协调原则D.先行组织者策略E.强化原则10.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几个过程。
A.理解B.巩固c.获得D.转化E.评价11.幼儿游戏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点主要有()。
A.社会性B.虚构性C.自由性D.愉悦性E.活动性12.有规则的游戏一般应包括游戏的()等几个部分。
A.过程B.目的C.玩法D.规则E.结果13.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把游戏分为()。
A.功能游戏B.智力游戏c.建筑游戏D.假装游戏E.规则游戏14.属于美国心理学家帕滕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将幼儿的游戏分为的种类的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1/儿童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首先,儿童心理学要以自己的科学规律来为新一代的教育事业服务。
一个儿童出生以后,他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教育的质量。
所有的父母和教师,以及其他一切儿童教育工作者,如果要想有效地把儿童塑造成为优秀的新一代,只有一种良好的教育愿望是不够的,必须同时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依据这些特点和规律进行教育时,既要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又要恰当地提出新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变为儿童自己的需要,才能使教育工作更好地进行,教育质量不断地提高。
作为新一代的每个儿童的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合子)开始的。
母亲在怀孕以后,要注意些什么,是与儿童出生以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
儿童心理学可以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提供这方面的知识。
儿童出生以后,或者在家中抚养,或者在托儿所养育,不论如何,儿童早期的发展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起点,起点不好,以后改正或补救就困难了。
父母或保育工作者必须知道乳婴儿身心各方面发展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保教工作,才可以恰当地为孩子打下最初的良好的发展基础。
对于幼儿来说,他和乳婴儿不同,也和小学生不同,因为幼儿心理发展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如何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和计算能力,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等等,都必须认真考虑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从幼儿时期过渡到小学时期,是一个带有关键性的时期,父母和教师如何共同帮助孩子完成这个过渡,是很重要的。
进入小学以后,在品德发展方面,如何引导儿童从具体的道德示范逐步学会掌握道德准则,提高道德自觉性,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认知发展方面,如何从初级的、具体的认知水平逐步发展为较高的、抽象的认知水平等等,儿童心理学可以对这些方面提出有益的启示。
青少年时期身心发展同样有自己的新的特点,父母和教师要很好地理解这些特点,既不把他们当孩子看,也不把他们当成人看,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这个新的过渡时期。
其次,儿童心理学在其他实践领域中,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在儿童医务工作方面,一个儿科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有医学方面的知识,而且也要有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特别是在儿童神经质和精神病的治疗上,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更是重要。
在儿童文艺工作方面,儿童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首先应当考虑的是思想政治道德方向,与此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高尔基在《论主题》这篇论文中,曾经说过:“想写儿童文学的作家应该估计到读者年龄的一切特征。
不然,他写的书会成为儿童和成年人都不需要的无着落的东西。
”
在儿童社会工作方面,例如儿童广播工作者、儿童玩具工作者等等,若能结合自己的业务来掌握和体会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就可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2/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不仅具有实践的意义,而且具有理论的意义。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认识论和辩证法是由很多科学构成的。
他认为:各门科学史、儿童智力发展史、动物智力发展史、语言史、心理学、感官生理学是“构成认识论和辩
证法的知识领域”。
认识论要研究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意识的起源问题、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认识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和量变质变问题等等。
所有这些哲学理论问题,当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很多科学中概括出来的。
儿童心理学正是从人的个体心理发展方面来论证这些问题的一门科学。
例如,儿童心理学要揭示:儿童心理、意识是怎样在一定的物质条件(脑和客观现实)下产生和发展的,儿童的认识是怎样密切依存于他的实践活动的,怎样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直接为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的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