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隐忧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现状与思考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现状与思考随着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但是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开始受到关注。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是指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学术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
多元化评价的出现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不是仅仅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这不仅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力,发展其个性和特长。
目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评价标准不明确。
目前学校普遍存在着评价标准不统一、不明确的问题。
不同学校和地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差异较大,缺乏一个普遍认同的评价体系。
评价方式单一。
尽管多元化评价的理念被提出,但实际的评价方式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
学校和教师普遍认为,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他的评价方式往往被忽视。
评价结果过于功利化。
为了追求好的评价结果,学校和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表面能力和表现,忽视了素质教育的本质。
这种功利化的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应试技巧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首先是评价标准的统一与明确。
需要建立一个普遍认同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评价标准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业水平、学术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其次是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包括学术成绩、课外活动、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个方面。
学校和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综合素质评价的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再次是正确看待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应该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真实反映,而不是单纯为了追求好的评价结果而牺牲学生的发展。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现状与思考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现状与思考一、背景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对学生的素质评价也开始多元化。
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再仅限于学业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种变化推动了学生素质评价的多样化,也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但面对这样的变革,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和解决。
二、现状1. 学校评价体系的不断优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评价体系也在不断优化,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会将学生的学业成绩、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考量,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价。
2.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在过去,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以单一的学业成绩为主,而现在评价标准变得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学业成绩,还包括体育成绩、文体比赛获奖情况、社会实践经历等。
这样的多元化评价标准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全面表现,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3. 课程设置的拓展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学校开始拓展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校不再只注重学术类课程,还设置了一些素质教育课程,如实践课程、创新课程等,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1. 评价方式依然单一尽管现在的评价标准更加多元化,但在实际操作中,评价方式依然比较单一。
学生的成绩单仍然是重要的评价标准,而其他方面的评价并不被重视,导致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仍然不够全面。
2. 学校对素质评价的重视不够虽然教育部门对素质评价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学校并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学校的主要目标依然是学术成绩,导致素质评价工作不够有力,难以真正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3. 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学生素质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有效的评价方式。
这导致了学生的素质评价不够准确,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思考和建议2. 加强素质评价的专业化目前学校的素质评价工作并不够专业化,需要加强素质评价的专业化水平,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有效的评价方式。
高中初中综合评价的问题与挑战
高中初中综合评价的问题与挑战综合评价在高中和初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涉及学生的学术表现,还包括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特长发展。
然而,在实施综合评价时,我们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评价标准的确定综合评价需要明确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各个方面。
但是,不同学校和学科之间的评价标准往往存在差异,甚至在同一学校内也可能存在不一致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门应该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能。
综合评价应该包括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如项目研究、口头表达、实践操作等,以便更好地反映学生的整体素养。
为了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资源和培训支持。
三、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综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
然而,评价结果如果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缺乏有效的应用,那么其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学校应该通过个性化辅导、课程调整和角色培训等方式,将评价结果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四、重视个性差异和特长发展综合评价的目标是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而不仅仅是强调对标准答案的追求。
然而,传统教育模式下,学校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容易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和特长的培养。
在实施综合评价时,学校应该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五、家长和社会的认可综合评价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认可和支持。
然而,目前有一些家长和社会对综合评价存在疑虑和误解,认为只有学术成绩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因此,教育部门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加家长和社会对综合评价的认同和理解。
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而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它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通过克服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更好地实施综合评价,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
高中初中综合评价的实施困境与应对策略
高中初中综合评价的实施困境与应对策略中小学教育综合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旨在客观、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品德素养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高中和初中综合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这些困境,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实施困境1. 评价指标标准化问题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学校的差异性,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很难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而过于标准化的评价指标容易削弱学生的个性和创新力。
2. 评价方式单一化问题当前综合评价普遍依赖于考试成绩和书面材料,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会导致学生过于注重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能力培养。
3. 评价结果应用不当问题评价结果通常仅用于升学选拔的依据,对学生来说,只有能够获得高分才能换来更好的升学机会。
这样的结果导向容易造成学生应试焦虑和学习负担过重。
二、应对策略1. 推动评价指标个性化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校的差异性,应逐步推动评价指标的个性化。
不仅仅关注学科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素质发展,如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个性化的课外活动,以便全面评估他们的综合素质。
2. 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了考试成绩和书面材料外,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如项目研究、实践操作、口头表达等。
这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减少应试化倾向。
3. 改变评价结果应用方式评价结果应该用于更多的教育用途,而不仅仅是升学选拔。
学校应该利用评价结果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同时,评价结果也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 加强师资培养和教师评价综合评价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评价能力和判断力。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价,提高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能力。
同时,建立师德评价机制,督促教师履行职责,以保证综合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总结:高中和初中综合评价在实施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但通过推动评价指标个性化、多元化评价方式、改变评价结果应用方式以及加强师资培养和教师评价等策略,我们可以逐渐解决这些困境,建立更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的不足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的不足【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三、存在的问题四、建议和措施五、结论正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对于教育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入,其中,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旨在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二、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不断完善,评价结果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同时,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评价的实施环境逐渐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在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和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评价结果可能存在不公平和不准确的情况。
3.评价结果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作用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校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认可度。
4.部分学校和教师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评价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
四、建议和措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完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标准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规范评价过程,减少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评价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加强评价结果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应用,提高高校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认可度。
五、结论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现状与思考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现状与思考目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已成为国内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多元化评价强调不仅对学生学术表现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品德、才艺、身心健康等方面。
在这种评价方式下,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并针对学生的不同特长和兴趣,给予相应的表扬和鼓励。
目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并加以解决。
现有的评价体系偏重学术表现,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校评价中,往往更多地注重学生在学科知识上的掌握程度,而对学生的其他能力和素质评价不够重视。
这导致一些学生为了追求好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并无益处。
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客观性。
目前学校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考试和测试来评价学生的学术水平,这种评价方式容易造成成绩波动大、片面评价等问题。
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往往只是通过学校教师的主观评价来进行,容易受到个人偏见和情感因素的影响,缺乏客观性。
评价结果的运用不够充分。
虽然现有的评价体系可以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但评价结果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评价结果应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发展建议和支持,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在很多学校,评价结果仅仅用来当作奖惩的依据,而缺乏对学生发展的指导和引导。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要建立起一个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应该包括不同方面的内容,例如学业成绩、课外活动、品德发展等。
对于学生的发展状况,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例如观察、记录、访谈等。
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不仅限于考试和测试。
学校可以采用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方式,例如学科竞赛、项目展示、学生自评等。
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潜能。
要充分利用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发展支持与指导。
评价结果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考,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并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和计划。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隐忧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隐忧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于2002年12月27日下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高中应探索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
2003年3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一步提出,要“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目前,对普通高中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高考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校招生办法已成共识。
虽然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改变单一的只注重考试分数的人才选拔机制,但这一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制度设计与实际落实情况。
然而若仔细审视,可以发现,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设计还存在一些隐患,也让人多了几分“未雨绸缪”的忧虑。
首先,评价内容的单一化设计没有很好体现课程改革的初衷,未免让人担心它能否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这说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点。
但综观各省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可以发现,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多半以《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准,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各省的“评价方案”中被弱化了。
只有极少数省市涉及创新能力和个性表现的评价。
此外,不同地区学生(如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同群体学生(渔民孩子和牧民孩子)的综合素质是有结构差异的,不同年级学生(如高一学生、高二学生和高三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有层次区别的,而这些在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均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过于统一的评价体系不仅不会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且还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其次,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未免让人担心它会导致“刮风不下雨”的局面。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现状与思考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现状与思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分数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多元化评价成为了当前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一、现状分析1. 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性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主要以分数为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只重视了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导致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被忽视。
一些学生可能在学科知识方面表现一般,但在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却具备优秀的素质,这些素质在传统评价中难以被充分体现和评价。
2. 多元化评价的困难目前,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多元化评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首先是评价指标的确定问题,如何确定评价的指标和权重一直是困扰多元化评价的难题;其次是评价方法的多样化问题,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素质也是一个挑战;再者是如何实现量化评价的问题,如何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量化评价一直是个难题。
3. 学生与教师的认知偏差在多元化评价中,学生和教师对于综合素质的认知往往存在偏差。
学生可能只重视学科成绩,而忽视了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教师则可能因为忙于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认知偏差在多元化评价中是一个障碍。
二、存在的问题1. 评价指标不够科学目前,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中的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指标可能过于主观,不够科学,导致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有所欠缺。
多元化评价应该体现多种评价方法,但目前评价方法还不够多样化,很多地区仍然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定量评价的作用。
3. 评价结果的运用不够充分即使进行了多元化评价,但是评价结果的运用还不够充分。
很多评价结果只是停留在学校内部,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学生和教师的认知偏差导致了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解有所偏差,这也制约了多元化评价的进一步深入。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现状与思考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现状与思考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传统的学生评价主要依据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
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应该得到推广和应用。
目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在一些高级中学和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尝试和推行。
它在评价的维度上相较传统评价有了较大的改变。
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评价学生的体育、艺术、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同时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评价标准和方法不够完善。
学生的综合素质包含了很多方面,评价起来比较复杂。
目前,评价方式主要以学校内的考核为主,标准比较简单。
评价结果的应用不够合理。
在录取高校时,学业成绩依然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并不会被高校过多的考虑。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是一个发展的趋势。
它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我们应该完善评价体系,合理应用评价结果,并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推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进一步发展。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现状与思考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现状与思考自2017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实施方案》以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逐渐接受人们的认同,而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在推进这项改革。
然而,综合素质评价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思考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现状与思考。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1.实施难度大综合素质评价需要考核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如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科技创新、艺术素养、体育健康等。
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时间安排、课程改革、评价标准等。
而且这种评价需要学生参与进来,学生的态度和意见也需要保证,这给评价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资金和人力资源不足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进行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大量的专业技能人才用于教育评估、督导、咨询等综合素质教育环节也需要比较长期的投入。
3.评价标准不统一综合素质评价评价需要指明具体意义、评价方式和标准,这需要有明确的定义、量化标准和操作实践。
然而,目前班级、学校和地区对于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理解尚不完全一致,存在重复、多余和冗余等情况。
1.改善评价方式综合素质评价侧重于考核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但评价方式需要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
此外,评价方式需要针对不同学科、兴趣和特长设计不同展示形式,如书面报告、图表、PPT 、作品形式、口头表达等。
2.强化评价标准综合素质评价的质量和效果需要通过评价指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来保证。
可以规定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合理有序的评价体系,同时需要定期出现区、市、省的全省性标准的出台。
此外,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需要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体系。
3.合理分配资源综合素质评价实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但由于每个省、市以及每个学校在客观条件上的限制不同,导致资源的分配无法均衡。
针对不同学校以及特殊学生的确实需要合理和多样化分配资源,并且保证使用效果可以对全校教学生产、管理、大力改进产生最大的利润。
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与出路
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与出路近年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评价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与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相比,综合素质评价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个性特长、创新思维等方面,并且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随着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也暴露出了一些困境。
本文将就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出路。
首先,综合素质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之一是评价指标的多样性。
综合素质评价需要综合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这使得评价指标数量庞大,并且在不同的学科、年级、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样一来,给教育行政部门和评价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其次,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问题也是一个困境。
由于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对学生的多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者的主观意识很容易介入其中。
评价者对于学生的评价可能会受到个人偏见、主观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此外,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可能会让评价者产生困惑,如何在不同背景的学生之间进行公正评价也是一个难题。
第三,综合素质评价的成本问题也是一个困境。
综合素质评价需要涉及到许多环节,如制定评价指标、培训评价者、评价工具的研发和维护等,这些都需要相应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
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可能会受到限制,使得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
针对上述困境,我们应该积极寻找出路。
首先,我们可以优化评价指标的设计。
可以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行评价指标的收集和统计,减轻评价者的负担,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同时,我们也可以加强对评价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评价能力,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其次,我们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综合素质评价并不一定只依靠传统的书面考试,还可以通过口试、实践操作、课堂表现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个性特长,降低评价的主观性。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及破解策略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及破解策略摘要:新高考改革的难点,在于要寻求社会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协调,寻求更好、更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本文试从我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面临着一些困境出发,分析评价存在的可操作性不强、诚信问题、评价结果流于形势的问题,从加强理论学习、开展专业学习、建立监督体制、形成学生档案袋评价四个方面展开思考并提出相应的突破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研究一、新高考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面临的困境1.理论研究不足导致评价方案可操作性不强。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挑战性很大的工作,评价者不仅要对其内容有全面的理解,而且还要掌握收集学生信息的科学方法。
由于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指导,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往往凭个人经验和主观臆断开展评价,难以达到评价规范和质量要求,无法产生积极的作用。
综合素质评价还缺乏客观的、可量化的衡量标准。
学生的道德表现和成长记录通常用文字表述,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难以在大规模的招生录取中对其进行比较。
2.内容的模糊导致评价不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综合素质评价和核心素养均是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而提出的,并且二者都是高中学校需要注重的教育目标和实践方法。
但是,当两者面对面时,综合素质评价所注重的要求便开始模糊。
过去,综合素质评价的提出是为了改变当时教育的分数至上论。
同时,为了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落地,教育界把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挂钩,并且保证了普通高中学生的培养质量。
现如今,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是否需要改变,成了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
3.价值判断难题导致评价出现关键困境。
素质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但是通常难以被直接观测,而且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表现各异,所以必须通过间接推断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这就是综合评价的困境所在。
加之学业成绩的主导作用,综合素质评价普遍受到考试成绩的影响,在定级评分时的“印象分”往往源于学业成绩。
对于“思想品德”方面,无法对诸如拾金不昧、孝敬父母等综合素质进行客观量化比较,尤其是“优秀”、“良好”等等,评价结果难以被大众广泛接受。
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与出路
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与出路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体制也需要不断改革与进步。
新高考作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改变评价方式和内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出路。
一、困境1.评价标准不明确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水平、能力素养、心理健康等。
然而,目前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尚未明确,导致评价结果往往主观,难以客观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2.评价权重不均衡在新高考中,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成绩的权重存在不均衡的情况。
由于高考成绩对升学和评价的重要性,学校和学生更关注高考成绩,而对综合素质评价较为忽视,导致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效果不佳。
3.评价方法单一目前,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以学校自主评价为主,少有外部评价或考试评价的参与。
这种评价方法单一,容易出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另外,由于学校自主评价的主观性,也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公平的待遇。
二、出路1.明确评价标准为解决评价标准不明确的问题,应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包括综合素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
同时,要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确保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2.均衡权重关系为改变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成绩权重不均衡的状况,可以适当降低高考成绩对升学和评价的重要性,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权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综合素质评价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多元化评价方法为丰富评价方法,可以引入外部评价或考试评价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同时,也要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包括问卷调查、社会实践、作品展示等,以充分展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能。
4.建立评价机制为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应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例如,设立专门的评价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对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监督和指导,避免评价过程的主观性和不公平性。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的不足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的不足(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背景和重要意义三、现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四、建议和措施五、结论正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
2014 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二、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重要举措。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三、现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尽管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内容和标准过于笼统,难以具体操作和实施。
2.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的偏差。
3.评价结果的使用不够充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指导不够有效。
4.部分学校和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不够到位,实施力度不够,甚至存在忽视和敷衍的现象。
四、建议和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1.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使之更具操作性和实施性。
2.强化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减少主观性和随意性,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的不足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的不足《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的不足》一、引言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不得不承认,现有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改进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二、评价内容的单一性当前的综合素质评价往往过于侧重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评价内容。
这导致了评价的内容过于单一,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事实上,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包括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而评价体系应该相应地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建议一:应该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考试成绩作为一部分,同时增加对学生品德、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其他方面的评价内容,以丰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使其更全面、更客观。
三、评价指标的主观性在当前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往往存在主观性。
这是因为评价指标不够明确、不够规范,导致评价的过程容易受到评价者主观意识的影响,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这不仅会给学生造成不公平的待遇,也会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建议二:应该明确规范评价指标,确保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四、评价结果的单一性在当前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下,评价结果往往过于单一化。
这是因为评价结果往往只是简单地用一个数字或等级来概括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单一化的评价结果难以充分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也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改进和发展方向。
建议三:应该拓宽评价结果的多样性,不仅可以采用数字或等级来概括评价结果,还可以采用文字描述、图表展示等形式,以更全面、更直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改进和发展方向。
高中初中综合评价的困境和挑战
高中初中综合评价的困境和挑战高中和初中的综合评价是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难题。
随着社会对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方法逐渐不能满足需求。
因此,高中和初中开始探索综合评价的形式,旨在更全面地衡量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然而,在实践中,高中和初中综合评价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
首先,评价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考虑到学科知识、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从而确定评价标准和权重。
这需要大量的研究和专业知识,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其次,评价方法的设计也是一个难题。
传统的考试模式过于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难以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际能力。
因此,高中和初中需要创新评价方法,包括项目制、课堂观察、小组讨论等形式,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然而,这些新评价方法的实施需要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校的支持,这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学校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另外,高中和初中综合评价面临的困境还有个性化评价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传统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这一点。
因此,学校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用相应的评价方式,以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除了困境,高中和初中综合评价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是学校和教师的接受度问题。
由于传统评价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套稳定的体系,学校和教师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来适应和理解新的评价方法。
这需要教育部门提供培训和指导,以确保教师能够顺利过渡到新的评价模式。
其次是家长的参与度问题。
综合评价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然而,一些家长仍然倾向于传统的成绩评价,他们不理解和接受新的评价方式,这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综合评价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它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推进综合评价过程中,我们也要正视其中的困境和挑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只有在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高中初中综合评价的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高中初中综合评价范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初中综合评价范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包括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的评价。
在高中和初中学校中,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中初中综合评价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问题一:标准不一致综合评价需要明确的标准和评价体系,但由于各个学校和学科的差异,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
这导致了学生在不同学校或学科的综合评价标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准确评价。
对策一: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于综合评价,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专家应当广泛协商,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这样可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并促进不同学校之间的对等性。
问题二:单一评价方式目前的综合评价方式主要是基于考试成绩和学分制,这样的评价方式过于偏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这种单一评价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焦虑和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对策二:多元化评价方式学校应该在综合评价中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除了考试成绩外,可以加入学生的实践表现、社会实践、创新能力表现等,综合评价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发展状况。
问题三:评价结果不及时综合评价结果的反馈不及时,无法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评价结果的及时性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有效性非常重要。
对策三:建立及时的评价反馈机制学校应该建立起及时的评价反馈机制,尽快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这样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发展方向,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问题四:对评价结果的过度依赖有些学校和家长过于依赖综合评价的结果,将评价结果视为唯一的标准。
这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的功利化,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过程和个体差异。
对策四:正确引导评价结果的应用学校和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和家长对评价结果的理解和应用。
评价结果只是了解学生发展状况的一个工具,不能过度依赖和武断判断。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问题及对策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22-03-21T14:36:21.296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3月作者:纪丽珍[导读]纪丽珍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8(2022)3-191-01自2004年以来,我国各地纷纷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力求从根本上改变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升学导向的应试教育,使高中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具备综合发展能力的公民。
其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就是一项直接挑战单纯学科成绩评价的改革措施,是对我国高中传统考试制度的重要突破,目前这一评价改革正在全国广泛而迅速的开展。
在这样的形势下,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对于及时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1年3月上旬,我们课题组设计制定了调查问卷学生版和教师版,以便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基本情况。
我们分别选取高一、高二实验班(各1个班)和平行班(各1个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除此之外,还选取三个年段50位班主任,50位科任,共发放300份问卷,收回285份,并对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在对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的分析方面, 96%学生认为学校有具体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计划,能够了解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细则。
认为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全面且合理,涉及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并且具有自己本校的特色; 91%的同学能够真实客观地填写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提供佐证材料。
87%的学生会注意在平时学习生活过程中收集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材料,并关注综合素质评价的公示情况。
对于目前所在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有哪些组织管理制度方面,80%的同学并没有完整的把问卷中“公示制度,审核制度,申诉复议制度、对诚信责任追究制度”这4个选项都勾选出来(本题设置为“多选”)。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优点缺点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优点缺点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优点缺点篇1三年的高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
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在这最后的中学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的一页。
本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祖国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我的心,香港回归的日子,神舟五号发射的.日子,申奥成功的日子,都是我最难忘,最让我激动的日子,我和每一位热爱祖国的中国人一样,为那一时刻的到来而欢呼雀跃。
我从小养成了一个习惯。
每当在电视里看到国旗升起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起立敬礼。
曾经当过学校护旗手,也一直是我自豪和荣耀的经历。
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后,我的内心就充满了自豪感,每天的新闻联播是我必看的内容。
学习之余,坐在车里,观看家乡的夜景,是让我最放松的一件事,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立交桥,景观大道,休闲广场,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一定努力学习,争取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多做一份贡献。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优点缺点篇2三年来,我遵纪遵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
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
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
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进步自己的思想觉悟。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
高一年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
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
高考新政背景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诉求和反思
高考新政背景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诉求和反思随着高考新政的推进,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已经成为了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能够更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与传统的高考成绩单一的考试评价体系不同,更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水平。
由于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目前仍处于试行阶段,教育部门仍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相关方案,因此,在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面是一些诉求和反思:诉求:1.推广科学公正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应该考虑各种因素,如课堂表现、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等因素,而不是单方面强调考试成绩。
2.提高学校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应该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加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力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系统地接受教育。
3.加强教育质量管理。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和管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公正和有效。
反思:1.缺乏标准化的评价体系。
目前,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还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标准化的评价体系,这导致评价结果有时会存在一些主观因素。
2.评价周期过长。
由于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不是单一的考试评价体系,评价周期普遍较长,导致一些学生和家长感到不耐烦和焦虑。
3.评价结果的影响力不够。
一些学生和家长仍倾向于使用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成果的标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这方面的影响还有待提高。
总的来说,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水平。
但是,在推广和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对评价方法和标准的制定和规范化,同时加大对学校的培训与管理力度,以确保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公正与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隐忧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于2002年12月27日下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高中应探索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
2003年3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一步提出,要“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目前,对普通高中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高考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校招生办法已成共识。
虽然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改变单一的只注重考试分数的人才选拔机制,但这一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制度设计与实际落实情况。
然而若仔细审视,可以发现,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设计还存在一些隐患,也让人多了几分“未雨绸缪”的忧虑。
首先,评价内容的单一化设计没有很好体现课程改革的初衷,未免让人担心它能否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这说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点。
但综观各省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可以发现,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多半以《关于积极推
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准,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各省的“评价方案”中被弱化了。
只有极少数省市涉及创新能力和个性表现的评价。
此外,不同地区学生(如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同群体学生(渔民孩子和牧民孩子)的综合素质是有结构差异的,不同年级学生(如高一学生、高二学生和高三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有层次区别的,而这些在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均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过于统一的评价体系不仅不会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且还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其次,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未免让人担心它会导致“刮风不下雨”的局面。
2008年1月7日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
”虽然明确规定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使用,但“逐步纳入”的规定又显得过于富有弹性。
由于高考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涉及教育系统中最敏感的神经――公平,所以,各地在执行这一政策时都会谨慎行事。
如《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规定:“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依据之一;评价结果作为高等学校录取或退档的依据
之一。
”但对于到底该如何利用却没有进一步的规定。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规定比较详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总表)作为高校招生考生信息之一”,“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普通高中学生‘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单项达到A级且其他三项均为合格的,高校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取;以上三项均为D级的,高校可以不录取。
”但合格与不合格,A、B、C、D等级的比例的确定则依赖于学校。
而《南通市二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又规定:“一般情况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尽量少用C级和D级。
”也就是说,这一规定基本上可以保证上线了的学生都不会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低而上不了大学。
这样,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后的高考录取方式与没有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前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高中学校对综合素质评价不够重视。
这一点在笔者与高中校长访谈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印证。
许多高中校长都认为,综合素质评价只是一个形式,随便应付一下即可,分数才是硬指标。
许多学校都是到学生高三毕业时为其填一份综合素质评价表,平常都将综合素质评价与发展放在一旁。
第三,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性和可比性比较差,未免让人担心其结论的公信力。
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标准由各学校把握,不像高考那样在一个较大的地域范围内(如省)有统一的标准。
而且,每一指标到底分为哪几个等次、各等次的比
例等各校的规定也不一样。
这不仅导致不同省份的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比,而且即使是同一个省份内的不同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也不具有可比性。
同时,每一指标的评价标准过于模糊,可能导致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于同一等次的不同学生实际素质相差甚远。
如某省“评价方案”规定,道德品质“基本合格可以得B或C”,什么是“基本合格”?基本合格后到底是得B还是得C?不甚明确。
在这一规定下,不合格的学生也可以得B,因为“基本合格”意味着“可以不合格”。
如此模糊的评价标准,最终将导致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缺乏信度。
第四,综合素质评价过于注重“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未免让人担心它会使原本就有点脆弱的教育进一步走向病态。
比如,某地《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得A:研究性学习成绩显著,得到社会的公认或权威部门的认可;学习主动积极,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小创造、小发明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者在省市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在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其他。
”问题在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算不算“权威部门”?他们会不会自行组织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认定工作?“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可以获得A,这是不是又进一步强化了应试教育?“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可以得A,会不会出现家
长或其他人士代替学生发表成果的情况?“省市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在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可以获得A,这会不会导致某些领导利用职务之便组织有利于自己孩子的竞赛?综合素质评价需要材
料作支撑,但在材料的鉴定上存在两难:一方面,如果以相关部门的认可为准,那相关部门可能会弄虚作假;另一方面,如果不以相关部门的认可为准,则评价者不好判断,同样也可能出现过于主观化的问题。
第五,治理措施乏力,未免会让人担心它会导致综合素质评价出现新的腐败。
在国家层面,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规定是“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具体细则由各地方制定。
有的地方规定要建立“校长诚信承诺制度”,规定校长必须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上签字。
但却没有规定如果校长签字的评价表上出现了虚假信息,校长应承担什么责任。
如果校长不承担责任,签字又有何意义?有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规定,“对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涉嫌弄虚作假的学生,一经查实,取消其当年被高校录取资格;已被高等学校录取的,建议取消该生学籍。
”但对于评价者,则是这样规定的:“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凡提供虚假材料或不按照规定程序操作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和校长的责任。
”对两类违规人责任的规定,差异迥然。
对于弄虚作假的学生,责任非常明确;而对于弄
虚作假的评价者,则没有明确的责任。
在这种条件下,如果综合素质评价时校长出现失误(甚至是腐败),会不会一个“警告”了事?还有,各校均成立了综合素质评定小组,负责本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和处理学生的申诉工作。
当学校故意将某些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拔高时,其他学生申诉管用吗?
指出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可能导致的问题,目的不是反对它,而是为了预防它走向歧途。
如果一件事在还没有做之前缺乏深思熟虑,最终它必然问题百出,甚至夭折。
为避免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无果而终,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应借此机会建立社会诚信体系。
如果某个教育机构(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某位教育领导(校长或教育行政领导)、某位教师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弄虚作假,严重者开除公职,不严重者降低其信用等级,而这又进一步影响他们推荐的学生的可信度问题。
影响到学生的升学,他们造假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二是高中学校应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不能仅仅鉴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当前,人们似乎更强调学校如何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没有关注如何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是改变大学作为旁观者的姿态。
综合素质评价关系到大学选拔人才的质量,而当前大学在整个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或在评价结果的利用中始终处于沉默状态。
应该鼓励大学根据自己的
办学理念确定如何利用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
这样,各高校对待综合素质的态度与方式不一样,高中学校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就不敢马虎,就会尽量将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现出来,而不是打个等级了事。
这也有利于学生依据自己的综合素质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四是综合素质评价应将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和个性成长作为重点。
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的核心成分,而它又是以个性为前提的。
如果综合素质评价不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最终它只会导致学生平庸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建议综合素质评价应该这样设计:除学习成绩外,你还有什么特殊才能?只要学生有一项突出的才能,其综合素质成绩就应该是比较高的。
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如果设计了很多指标,同时又要求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得到比较好的发展,既不现实,也不理性,因为它最终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导致学生平庸发展。
五是应该发挥第三方机构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
要么是由第三方机构来评定,要么是由第三方机构来监督学校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这样,才能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