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藏翰墨,笔端竞风流——记礼县农民赵志雄的书法之路
礼县历史名人赞
礼县历史名⼈赞礼县历史名⼈赞(诗组)吕升荣赵壹赵壹,字元叔,礼县红河⼈,我国⽂学史上⼀位著名的愤世嫉俗的辞赋家。
《刺世疾邪赋》是他得代表作。
辞赋绝伦助朝纲,君⾯直⾔有胆量。
愤世嫉俗为民康,留的英明百世芳。
盘龙翘⾸⼭川⼩,⾚峪扬波岁⽉长。
告慰先贤今胜昔,天嘉⽆处不辉煌。
王仁裕王仁裕,字德辇,祖籍太原,因祖⽗王义甫任成州军事判官时迁居长道县碑楼川(今礼县⽯桥镇斩龙村)。
官⾄户部、兵部尚书。
⼀⽣著作胜多,有《紫泥集》、《锦江集》等数⼗篇名作,辞赋数千⾸。
诗窑王⽒名千古,处善德贤侍未⾔。
亮直见重君王赏,⼴览博学今古传。
⼤略雄才执朝纲,⾼年位贵运姗姗。
⽂笔⽣华显才⽓,风骚荟萃访前贤。
门克新门克新,礼店⼈,洪武⼆⼗六年以秦州教谕秩满⼊朝,官⾄礼部尚书。
重直⾔,主清廉,曾上书朝廷《万⾥长江图记》,很有名⽓。
兰苍古县地杰灵,犹忆尚书留美名。
左赞⾔善才不假,⽂题图记史犹宏。
朝堂知礼位居⾼,洪武祭魂显耀荣。
西北直⼈名万代,印证清廉镜尚存。
赵世延赵世延,字⼦敬,⼀⽣喜读书,⼼儒者体⽤之学。
官⾄四川、湖北、江南等地省台。
书法亦有名⽓,今留有《跋化度诗碑》等。
曾为朝廷纂修《经世⼤典集》。
家廟碑前图边意,砚笔三微⼼叹奇。
经世⼤典修纂集,博学爱国公留地。
天嘉秦源显地灵,世延⾼阁穷奢遗。
⽟带宫门承帝顾,两袖清风川东旗。
黄⼤奎黄⼤奎,礼县永坪乡平泉村⼈,清道光年间中武⿍甲武进⼠第三名探花,授乾清门⼆等侍卫加⼀级。
宫门⽟带站朝班,景物风情聚眼前。
为国当差⼗三载,犹照当年汉⽔轩。
随御驾出猎盛京,屡蒙因典得赏还。
朝廷上下是⾮乱,⼭中岁⽉任留恋。
雨润南窗翰墨香
见。 此后越来越多地在展览上、 报刊上看到他 的书作 , 他 的书法面貌在我 心目中渐渐清晰起来 , 一位 有才华的青 年 书法家的形象开始 出现在我面前。 通 观孝祖今 日之书法面 目,可圈可点 之处确在 不 少, 行草和隶书为其所长 , 支撑起孝祖书法艺术之构架。 孝祖行 草书 , 根基在二王 , 自《 乃 集王 圣教序》 《 、 兰 亭序》 入手 , 又先后浸淫米芾 、 黄道 周、 王铎诸家 , 清润 秀
雅 为其 主 格 调 。 喜 者 , 并 不 拘 于 中锋 用 笔 一 路 , 可 他 尝试
员 、 国林 业 书法 家 协 会 会 员 、 中 甘 肃省 作 家 协 会 会 员 、 甘 肃 省 书 法 家协 会 会 员 、 甘 肃 省 青 年 书 法 家协 会 副 主 席 、兰 州 市 书 法 家 协 会 副 主 席 、 陇 风 》 杂 志 《 主 编 。 出版 个 人 诗 词 专 著 《 雨 听 南 窗》 获 第 三 届 甘 肃 省 黄 河 文 , 学 奖 优 秀 奖 。 出版 书 法 作 品 集
《 染菊香 ・ 墨 当代 甘 肃 中青 年 书
法十 人 提 名 展 作 品 集 》 。
V I
书 案 旁 , 窗前 , 缕 墨香 沁人 心脾 。一 支毛 笔 , 南 缕 锋
毫在洁 白的宣纸上蠕动着 , 时而轻徐 , 时而促疾 , 跃动于
线 条 的 世界 里 。
孝祖辛勤耕耘在这笔 田墨垅间。数年前 , 孝祖 以他 自己风格独具 的书法面貌走上甘肃书坛 , 使得甘肃书坛
眼前一 亮, 灵动典雅 的行书、 温润清 秀的隶书洋洋洒洒 , 充 满书卷之气 ,这在年轻行政 干部书法作 者中并 不多
清状元赵以炯书法欣赏
清状元赵以炯书法欣赏
赵以炯,字仲莹,贵阳青岩人。
22岁中举人,29岁中状元,大魁天下,成为云贵千年科举以来“以状元夺魁天下”第一人。
他和武状元曹维城、文状元夏同龢、探花杨兆麟合称“三状元一探花”。
赵以炯性格坚韧,在初试不第之时,写下'目击江翰气横秋……看破江南十二州。
'的豪迈诗句。
因其淡泊名利,仕途不显。
文从沈梦了解,今其故居已成文保单位。
作为状元,书法是优秀的。
图、赵以炯书法:手书扇面。
图、赵以炯书法:芟竹让风,凉阴拂榻;移花锄月,香露沾衣。
图、赵以炯书法:七字对联一幅。
图、赵以炯书法:露引松香来酒盏,雨催花气润吟笺。
图、赵以炯书法:六经读罢方拈笔,五嶽归来不看山。
图、赵以炯书法:文质相合济以学问,洁清自守造于明。
图、赵以炯书法:楷书录陶渊明《形赠神》诗?。
图、赵以炯书法:花片飞香留墨沼;竹阴摇翠上书签。
图、赵以炯书法:盘古寿康怀李愿,辋川潇洒着王维。
图、赵以炯书法,题记—云阶四兄大人雅属,集岐农秦宝瓒句,赵以炯。
有志归完璞 香随出岸风——读陈礼忠先生之人之艺
览反观 了 自我 ,进 一步 明确 了 自己的创 作方 玉璇和 以擅 刻印钮 而著 称于 世的 周彬 ( 字 尚 转 向意 ;技 法突 破传 统派 别之樊 篝 而相互 融
向 。时隔 两年 ,陈礼 忠 又在 中国美 术馆举 办 均)等大 师 。 “ 杨 玉璇俱 极精 巧 ,当事者 争 合,且不断适 应新 兴题材 。 个展 “ 文心 点石 ” ,此时 他的 风格 范式 已逐 延致之 ”, “ 今 日古玩 肆厂 ,以尚均制者 为最 渐成熟 ,他的艺术追 求 日渐掷地有 声。
时” 的隐 者士 人 , “ 笑谈 无还 期 ”的渔 樵材 曼,曲水 流觞 的文 人雅士 ,或 长亭惜 别的 鬯 妻眷 侣 ,也 不 乏 日新 月 异 的 新 时 代 建 设 场 面。 山水 为先 的大石一 般 为全景 式构 图,而
人物 小品 则多采 用开 窗窥 景或 舞台揭 幕的 力 去来表 现寒 江独 钓 、秉烛 夜读 和松 下问樵 等
模 本 流 传 与 技 艺 口授 是 古 代 工艺 美 术
分门 别派之 根 本 ,亦 是窠 臼。 当下信 息传播 尚神 意 古 拙 ; “ 东 门 派 ” 更 多 为 人 物 、翎 传统 功 力之 深 厚 。而 利 用 山坑 石 之丰 富 变 习惯 将 时 间 压平 ,将 边 界打 破 ,甚至 为迎 毛、走兽 等 圆雕 ,重精巧 华丽 。 民国 “ 西 门 化 ,以 写意 手 法 所 雕 的 山 水 、鹰 阳荷 花 系
,
创造 相结 合 。2 0 1 2 年 ,他在 国家博 物馆 举办 石雕真正 开始 勃兴 ,大到 山子 、屏柜 ,小 如 为 :题 材 与时俱 进 ,选取 生活化 、 写 实 性 白 乞 题为 “ 志 归完 璞” 的 个展 ,当时他 独特 的艺 帝王 印信 、文 人闲章 ,均青睐 寿 山石材 。康 对象进 行 艺术提 炼 ,讲求 “ 人情 吲 ; 巧 色 术风 格和 审 美理想 已明晰 可 见 ;他 亦通过 展 熙时 出现 了精 于 山石 、人物 、 禽兽 雕刻 的杨 之 格 局 逐 渐 开 阔 ,对 色 规 则 开 始 李 破 物 形 而
董俊雄——名家风云人物
董俊雄——名家风云人物
董俊雄,字燕雄,号京东斌客,生于1950年,世界般若书画家协会理事。
先生自幼随父学赵字,后受业于王锡瑞先生习颜柳,随崔永忠先生深造隶书及篆刻,好诗、词、歌、赋,并颇有造诣。
董老兼修武术,且造诣深厚,至中国武术七段,先后修习祖传少林拳、太极、形意、八卦、长拳,文武兼修,德才兼备!
先生书《草诀百韵歌》长卷,长七丈(21米),此卷行草为之。
纵观之,行草相间,浑然一体,一气贯穿,若诗律之平仄,如音韵之起伏。
虽行草势,却静穆端庄,似儒士正襟,如君子款行。
就书法而言,先生书神意内敛,筋骨内藏,如赵文敏书之俊逸通达,气度雍容,又似智永书之遒劲透达,圆转宽厚,间或章草之古朴飞动,沉着从容。
实为难得上品!。
笔走龙蛇显风骨
笔走龙蛇显风骨
赵志辉,著名作家、诗人、艺术家,供职于总参谋部。现为中国军事写作 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总参某部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 中国华光书画院常务秘书长。
苏轼曾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成其书也。”在赵 志辉的书法集中,这五者兼而有之。得益于丰富的人生阅历、广阔的社交舞台, 赵志辉涉猎领域众多,文化底蕴厚重,书法作品气象非凡,八种书体齐头并进。 他立足传统,旨在创新,数十年勤奋苦修,矢志攀越艺术高峰,目前已出版著 作二十余部,五百多万字。
编辑 / 尹逸雯
. All Rights R Rights Reserved.
107
冯志雄的美篇
冯志雄的美篇
摘要:
一、引言
二、冯志雄的生平简介
三、冯志雄在书法领域的成就
四、冯志雄的书法特点与影响
五、结论
正文:
【引言】
冯志雄,一位在当代书法界颇具影响力的书法家。
他致力于书法创作与研究,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展览中获奖。
本文将对其生平及书法艺术进行简要介绍。
【冯志雄的生平简介】
冯志雄,1960 年出生于广东,自幼酷爱书法。
他先后师从多位名家,如陈大羽、启功等,不断丰富自己的书法技艺。
除了书法,冯志雄还涉猎绘画、诗词等领域,展现了其全面的艺术修养。
【冯志雄在书法领域的成就】
冯志雄在书法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展览中获奖,例如在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中荣获优秀奖。
此外,冯志雄还担任过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为书法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冯志雄的书法特点与影响】
冯志雄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独具个人风格。
他的书法既有传统书法的韵味,又具有现代审美意识。
在创作过程中,冯志雄注重线条的运用与变化,使作品充满了动态与生机。
同时,他还善于将诗词、绘画等元素融入书法创作,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冯志雄的书法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对当代书法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成就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对书法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论】
总之,冯志雄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内乡,翰墨飘香竞风流
内乡,翰墨飘香竞风流楷书观沧海草书海纳壁立联魏碑对联篆书古人格言隶书大风歌章草后赤壁赋楷书人间词话章草门第书香联中共内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魏鹏飞内乡县,古称菊潭,位于豫西南南阳盆地西缘,是我国药用菊花的发源地,因此而得名。
它东连宛城,西望秦川,北依伏牛,南瞩荆襄,自古为“入关孔道”、“扼楚要塞”,是我国南北文化交融影响的重要过渡地区,深受楚汉文化的浸淫。
内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灿烂,书法艺术源远流长。
据史料记载,隋唐时内乡就开办儒学,建立书院,把书法教育作为必修课目。
内乡书法名流,大家荟萃,代有传人,载入史册并有作品传世的就有明清时代的张炜人、杜芨弟、赵宗普,民国时期的刘炳寰、刘宗阁、张春崖等,境内留存的衙门楹联、石堂山碑林、宋代邓窑遗址等大量的书法遗迹,见证了内乡书法历史之繁荣。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内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书法事业的发展,内乡书法事业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
1996年,内乡县委、县政府就提出打造书法强县目标,把发展书法事业作为振兴内乡文化的切入点,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005年,内乡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争创全国书法百强县和“中国书法之乡”实施方案》,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城乡一体的工作格局。
2006年1月,县委、县政府向中国书法家协会递交《申报“中国书法之乡”报告》。
2007年6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对内乡县创建工作进行实地指导。
2008年3月,中国书法家协会进行初检验收。
2008年6月,县委、县政府研究成立内乡书法艺术馆,批设编制,招录专业工作人员。
2009年3月,中国书协对县“书法之乡”创建工作进行验收,同日,内乡书法艺术馆隆重开馆。
当年10月,中国书法家协会为内乡县隆重授牌“中国书法之乡”。
内乡书法组织健全,作者队伍庞大,创作异常活跃。
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书协会员11人,省级会员35人,市级会员56人;建立书法分会8个、书法研究会4个、书法学校与书法辅导班35所(个),形成了老中青少四代结合的书法群体。
翰墨书清风丹青绘廉韵的七言绝句
翰墨书清风丹青绘廉韵的七言绝句其一赞翰墨艺道(平水韵下平八庚):翰染丹青皆妙手,墨香淳厚醉郯城。
艺高德重名贤聚,道远情浓共倍程。
其二赞杨继贵(平水韵下平七阳):杨柳青青翰墨香,继承开创写新章。
贵尊室雅丹青色,画意人生岁月长。
其三赞顾伟(平水韵下平八庚):顾景生怀画意生,伟才精益更求精。
丹青妙笔天香色,心醉艺堂一世情。
其四赞石启超(平水韵上平九佳):石室兰香三拙斋,启颜一笑自开怀。
超凡脱俗红尘里,画意丹青醉玉阶。
其五赞梁至淳(平水韵下平七阳):梁苑丹青满画堂,至臻翰墨溢芳香。
淳熙秉性似莲藕,不染尘埃名四方。
其六赞杜培明(平水韵上平一东):杜鹃开遍映山红,培李育桃趣未穷。
明丽迟晖惹人醉,画堂泼墨写春风。
西历2022年元旦,观看了翰墨艺道五位画家杨继贵、顾伟、石启超、梁至淳、杜培明在郯城县文体中心展览馆举办的画展。
翰墨飘香,艺道致远。
为他们的艺术情操感染,作七言绝句六首,向五位画家表达深深的敬意。
巅峰起舞竞风流
巅峰起舞竞风流文 光俊义 原 鉴在众多传统手工艺都濒临消失的今天,绛州澄泥砚却在蔺涛二十多年不懈的抢救、保护与传承下,从失传三百多年的民间手工艺品,华丽转身为高端的特色工艺品,成为代表山西的文化名片。
二十八年的奋斗,酸甜苦辣,一言难尽,但苦也其中、乐也其中。
蔺涛走过的脚印尽管深浅不一,但每一个都是那么实实在在。
一、复苏国宝蔺涛是在父亲蔺永茂先生的引领下走上制砚这条路的。
蔺永茂先生从事多年美术工作,在中国澄泥砚行业提起他的名字无人不晓。
他是首届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也是首批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更是中国澄泥砚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他极具事业心,一生视事业如生命。
1984年,他到县博物馆担任业务馆长。
在浩瀚的馆藏史料整理过程中,他萌生了一个梦想:让绛州澄泥砚重放光彩!从此之后,他便开始了大量的史料收集与整理。
当时,蔺涛在县城的一所学校担任美术教师。
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他的学生多次在全国的美术大赛中获奖,他因此经常得到上级的表彰,工作真是得心应手。
为恢复绛州澄泥砚传统制作工艺,他在父亲的劝说下放弃了县城的优越工作,回到离县城二十多公里的偏僻老家,同父亲一起研制开发澄泥砚。
蔺涛走上了这条路,从此走上了一条充满坎坷的《云海腾蛟砚》 蔺涛/作《和平砚》 蔺涛/作50《箕形梅花砚》 蔺涛/作路,一条苦心志、劳筋骨的路,一条成败莫测的路。
没有资料,更没有实物样品,他们千方百计搜集图片、查书籍,青灯、黄卷几乎成为生活中唯一的内容,哪怕是只言片语,也一一抄录,反复推敲,领悟其中奥妙。
白天繁重的工作已让蔺涛身心疲惫,所有的试制工作只能在晚上进行。
试验阶段,所有工序都是完全的手工制作,一遍遍揉泥、砸泥、制坯、雕刻、烧制……他经常汗流浃背,送走了无数个黑夜,迎来了几多黎明,夜以继日,就连揉泥的桌子都不知用坏了多少个。
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不做则已,做则成功!期间经历的悲喜一言难尽!汾河古河床长达二百多华里,蔺涛和父亲一处一处仔细勘察;在汾河中采取泥料,暴雨涨水浪头突然袭来,蔺涛险些没入水中;高崖下边采土,没想到崖体塌落,又差点被埋崖下;陶窑点火烧砚,给泥坯撒置添加剂,引起一股烈火夺孔而出,头发眉毛一烧而光。
胸中丘壑注笔端
胸中丘壑注笔端作者:李熙斌来源:《现代艺术》2019年第11期周国雄正是以红军长征时多次翻越夹金山的史实,以虚静的胸怀领悟自然的无限,创作了超越夹金山雪域客观自然风貌的外在形式,深层次地挖掘了红军长征翻越夹金雪山史诗般的内在意蕴,自觉地捕获到战士们不畏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中国山水画具有独特的哲学内涵与精神价值,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利用传统笔墨方式表现自然,寻找属于自己个性化语言,将外在和内在、客体和主体、造化和自心,融合成一体,以至“丘壑在胸,造化在手”的笔下之景,成为心中之境。
近日,笔者在反复观赏周国雄的系列山水画,他描绘的巴蜀河山壮美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其丰富的心灵之境。
特别是国画山水作品《血色染红夹金山》,巧妙地运用中西结合的手法,以一种历史的、浪漫的手法来呈现红军长征中翻越夹金大雪山的悲壮革命史,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又受到革命传统教育,令笔者惊叹和钦佩不已。
中国画传统历来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自然界的万象万物之美,需由画家自己去感悟、去体会、去吸收。
巴山蜀水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文化历史的滋养,培养、造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
西蜀黄荃,唐代陈子庄,北宋赵昌,现代张大千、石鲁与蒋兆和等艺术家,才华非凡,独具个性,将绘画的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尽善又尽美,在巴蜀的画坛乃至对中华美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周国雄从小就受这一方水土的滋养,经常跋涉于巴蜀山川胜地,师造化,得心源,于是使笔墨、情性、素养三者交相融会,转化成日渐精湛的艺术修为。
他的系列山水画,大都是常年坚持外出观摩写生创作而成的。
他所到之处,去欣赏山川之灵秀,去聆听万壑之幽声,去品味田园之芳香,去体悟大千世界之禅意。
他的作品,着力描绘了巴山蜀水的雄强俊逸与灵秀,表达了画家超越现实、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的人文情怀和超然的绘画意境,并且真实地记录了自己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所形成的过程和心迹。
例如,他创作的《蜀山揽胜》《风华修觉山》《唐古拉的流云》《胸中丘壑入云奇》《福佑千秋》等山水画,最大特点就是具有传承性:其传统笔墨功底扎实、深厚,绘画技法娴熟、纯正,在笔墨技巧的创新上又屡有成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表现力。
赵学勇书法艺术简介(新)
赵学勇书法艺术简介赵学勇,号抱一山人。
一九六八年生,汉族,山西祁县人,现居山西太谷,自幼酷爱中农传统文化,尤喜书法艺术,多年临习九成宫、曹全碑等,博采众长、精益求精,而立之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
在长期实践中力求作品内涵丰富,自然流畅,朴素典雅、雅俗共赏。
他极重人品与书品,把艺术追求与为善作人相结合,深受社会赞扬。
近年来,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大赛,并多次获奖,且被授予多种荣誉称号。
2007年7月,由中国名家书画院主办的“荣归十年——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名家邀请赛”中荣获一等奖。
2008年12月,被中国文艺协会授予“金牛杯首届全国百家文艺奖”,并授予“全国文艺百家”荣誉称号。
2008年12月,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览”中,通过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评委的慎重评审,荣获“红色艺术金奖”,并授予“红色艺术先进创作者”称号。
2009年6月,由湖南一片红书画艺术研究院与湖南毛泽东·杨开慧故居旧址纪念馆联合举办的庆祝建国60周年翰墨颂伟人全国书画大赛,作品获得评委高度赞扬,获金奖,并授予“中国当代优秀书画创新百杰”荣誉称号。
2010年5月,为上海世博会创作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作品获“魅力世博会·中华国粹题赠艺术大赛”创新作品奖。
2010年7月,在“东方之冠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展”活动中荣誉入展,作品被组委会收藏,获“荣誉奖”。
2010年9月,中国国学研究会主办的“诗人之年忆屈原—屈原杯中华国学文化大赛”中获金奖,授予“当代国学艺术名家“称号。
2010年10月,经过湖南省直机关书画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专家组成的大赛评委会的慎重评审,在纪念《国歌》诞生7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获金奖,授予“民族艺术先锋”称号。
2010年8月,获中国诗书画学会、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协会评定的首届“金玉杯”全国诗书画大师成就奖金奖,被授予“中国诗书画大师”荣誉称号。
该现为晋中市书协会员、绿荣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书嵩画牛文言文翻译
昔有书嵩者,字子高,河南人氏。
少好丹青,尤善画牛。
其画牛之技,可谓独步古今,无人能出其右。
一日,子高至嵩山,见山势巍峨,云雾缭绕,遂生画意。
于是,子高在嵩山脚下搭建画室,专心致志地画起了牛。
子高画牛,独具匠心。
他善于观察牛之习性,捕捉牛之神态,使画面生动传神。
其所画牛,或悠闲自得,或奔腾跳跃,或低头吃草,无不栩栩如生。
更有甚者,子高能将牛之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表现在画面上,令人叹为观止。
时人有见子高画牛者,无不称奇。
一日,有客从远方来,闻子高画牛之名,特意前来观画。
客至画室,只见画案上牛画琳琅满目,无不栩栩如生。
客人大为惊叹,遂问子高:“子高,吾观汝画牛,技艺非凡,然不知汝为何独爱画牛?”子高闻言,笑答:“客官有所不知,牛乃兽中之王,其神态各异,性格鲜明。
吾画牛,旨在表现牛之精神,传递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此精神,亦为人所当有也。
”客官听罢,颇有感触,遂与子高畅谈起来。
两人谈论画艺、人生,相谈甚欢。
不久,客官离去,临别之际,赠子高一幅字画,以示敬意。
此后,子高名声大噪,画作更是流传四海。
然子高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仍旧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画技。
他深知,画牛并非易事,唯有不断探索,方能攀登艺术之巅峰。
岁月如梭,子高年事已高,但仍不忘初心,继续画牛。
一日,子高病重,卧床不起。
其子问:“父,汝一生画牛,有何遗憾?”子高微笑着说:“吾无遗憾,但愿吾之画牛技艺,能传承下去,让后人继续发扬光大。
”不久,子高仙逝。
其画牛技艺,传至后世,成为我国画坛上一段佳话。
后人感念子高之才,纷纷前来嵩山,瞻仰其画室,观赏其画牛之作。
而书嵩画牛之事,亦成为千古美谈,流传至今。
总之,书嵩画牛之事,展现了我国古代画坛上一段辉煌的历史。
子高画牛,技艺非凡,其精神更是令人敬佩。
今日,我们仍能从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翰墨丹青量相映
翰墨丹青两相映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百姓天地》。
我们本期节目呢,将给大家讲述一对年逾古稀的夫妻俩的故事,他们年轻时候,曾经是救死扶伤的医者,如今他们却能够在翰墨丹青中将自己的晚年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
老先生喜书,行楷隶篆,无不精通,夫人善画,花鸟人物,工写兼能。
好的,一起走进今天的节目。
我们面前这位精神矍铄,气定神闲的老人就是牛立坤,我们初见他时,他正和老伴在文化广场上打太极拳,随后跟着他回家,步入牛老先生的家,书香、墨香扑面而来,在他的书房用于挥毫泼墨的大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房间随处可见他的书法作品,或悬挂墙壁,或码的整整齐齐存放,或成册装订,就这么一间小小屋子里的一切,让我们无不为这浓厚的文化氛围感叹。
牛立坤,生于1947年,灵台县新开乡人,祖上是医学世家,受家庭氛围熏陶,牛立坤自幼跟着祖父学医,能够熟诵各种药性药理,1959年,16岁的他初中毕业后,又考入平凉卫校,专攻医学,继承祖业,走上了从医之道,在医疗卫生战线上一干就是40多年。
牛老先生善于钻研,对中西医均有独到的研究,他平时看病多半都是西医诊断,中医用药,因为医术精湛,虽然已经退休了,还是常常会有上门求医看病的人,前些年家里开着一家诊所,前来问诊的人更是络绎不绝,牛老先生医者仁心,从不厌弃,对于每一位患者有求必应。
也许,是因为出生于医学世家,牛立坤老先生对于中医中药有一种独特的情结,也特别善于在这一方面钻研,早些年身体比较硬朗,他曾亲自上山采过的中草药达80种,采回来后,自己炮制加工,采访中他饶有兴趣的向我们谈起了他采药的一段经历。
虽然身为医者,但是在他的记忆中,却有段黑暗的时期,让作为大夫的他弥漫在病痛的阴影中,然而正是这段特殊的时期,却造就了一本珍贵医典的诞生。
1984年,他被诊断出胃癌,经手术治疗,总算躲过人生的一劫。
手术回家后,他利用病休的时间,开始搬出各种医书,查阅资料,并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开始着手整理医学笔记。
赵中勇:诗魂翠韵真性情
赵中勇:诗魂翠韵真性情作者:暂无来源:《艺术品鉴》 2016年第11期赵中勇,字晓文,儒仁斋主,启功先生弟子。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华夏诗联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东方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之乡——汶上书协副主席。
他自幼酷爱书法,少时临摹柳公权、颜真卿,后习王羲之、赵孟頫、董其昌的行书,又得启功先生指点,手摹心追,获益颇丰,渐成自家风貌。
作品曾入编《中国历代书法》等20多部专业书籍,流传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国数百件。
临池不辍融古出新1957年,赵中勇出生于山东省汶上县次丘村。
汶上素有“千年佛都、儒贤圣地”之美誉,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儒家文化、佛教文化、运河文化的集聚地,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自小,赵中勇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大约是在七八岁的时候,他看见村里的一位私塾老师每天用手指在沙土上写字。
那些俊朗飘逸的方块字深深地吸引着他,于是便开始和这位私塾老师学习写字。
从那时候开始,他走上了修习书法之路,这一走就是40多个年头,临池不辍。
他道:“练习书法是一个工夫活,只有在长时间的练习中坚持传统,靠悟性才能体会到每个字的美感。
”赵中勇从10岁开始临摹柳公权、颜真卿的楷书,从20岁以后,他把大部分时间放在行书的临摹和学习上。
他认为,只有把古人的书法临摹好,在感悟中才能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自己的文化内涵。
1992年,书法已有小成的赵中勇来到北京学习书法,被启功先生收为弟子。
10年的时间,赵中勇在启功先生亲授下,手摹心追,获益颇丰,渐成自家风貌。
“我的书法有了质的提升,还要感谢恩师启功先生的指点,让我对行书俊朗、飘逸的感悟进一步加深。
”他说。
翰墨明忐虚怀若竹清代刘熙载曾在《艺概>中写道:“写字者,写志也。
”无独有偶,在赵中勇看来,字是有生命的,书品即人品。
他之所以选择行书,正因为行书是一种俊朗、飘逸、古朴、典雅的书体,与他自己的性格非常相近。
“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
色彩世界绚丽人生——记北京教育学院画家赵志雄
色彩世界绚丽人生——记北京教育学院画家赵志雄
吴星科
【期刊名称】《中国西部科技》
【年(卷),期】2005(000)03B
【摘要】在一个春意盎然的中午,我走进了北京教育学院著名画家赵志雄先生的画室,一进他的画室扑面而来的是一阵松香味和烟草味,阳光洒进画室.他用平和而略带深沉的语调为我创造了一个美丽的下午和色彩的世界。
【总页数】1页(P62)
【作者】吴星科
【作者单位】《中国西部科技》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8.4
【相关文献】
1.湮没在历史风烟中的版画家——记版画家段干青的曲折人生 [J], 丁天顺
2.色彩世界绚丽人生-记北京教育学院画家赵志雄 [J], 吴星科
3.当代中原著名山水画家系列评介之三寄情山水感悟人生──记画家封曙光 [J], 刘松林;
4.修来寒岁成大雅独占人间为奇葩——国画家欧阳佑雄的画梅人生 [J], 云海
5.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赵志雄油画作品欣赏 [J], 赵志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赵其清悟到无笔处驰骤尽性情[权威资料]
赵其清悟到无笔处驰骤尽性情赵其清先生德品文才出类拔萃,虽一直处在部队的领导岗位上但仍是书家本色,观其书法正、草、隶、篆样样皆能,以行草见长,笔法老到厚重,行不拘泥,草不狂怪,随心所欲,而又注重法度。
他写字很投入,用笔速疾。
行草相杂,常常是一气呵成。
先后为国家、部队、省、市机关等《党的生活》、《战地黄花》、《政工研究》等几十家杂志题名,为百余家院校、寺庙、宾馆等题名、题匾。
编写出版《上舰第一课》、《经济宣传概论》、《护渔尖兵》、《赵其清诗集》、《赵其清书法集》等著作。
个人传略和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中央电视台、人民大会堂、政协礼堂、陕西司马迁碑林、北京八大处、浙江普陀山等名胜景区收藏,刻石。
入编《共和国名人大典》、《世界艺术家名人录》、《百年奥运一中国专题纪念邮票》、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艺术经典。
其作品多次被新华社、国务院侨联、外事办等单位以国礼赠送国际友人。
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深受美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东南亚、日本、韩国、台湾等地书法爱好者、收藏者的垂爱。
被国内外多家文化艺术主管单位命名为世界功勋艺术家、世界金奖艺术家、中国当代杰出书法导师等三十多种荣誉称号。
赵其清老师惜墨如金,他在用墨上相当讲究,干湿浓淡润五色强烈反差给人留下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是一曲大气磅礴、气吞山河的壮歌。
章法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大与小、张与驰、以白计黑、左顾右盼、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气贯长虹,横观展现的是一幅春天般的画卷,纵览像瀑布飞流从天而降,像泰山一样包容、博大、雄伟,恰似一幅海纳百川的壮丽诗篇,完全体现了一种自然之大美,天人合一的感觉由此而生,这种章法变化的扑朔迷离为中国的书法艺术又建立起了一座丰碑。
赵其清老师究其书法艺术渗透了三条主线,一是关爱之心。
他说:“大爱高于一切。
”二是作品正大气象,笔画豪放,毫不拘泥做作,斩钉截铁,点画含蓄丰富,积极向上,闪耀着催人奋进、社会进步的光辉,作品多为毛主席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见志雄,是几年前的事了。
那年,我所在的学校——礼县二中聘请来一位园丁,身体瘦削单薄,衣着朴素简单,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看起来像个文弱书生,可干起活来既勤快又手巧,那把大剪刀在他的手中似乎变成了描绘花圃的画笔,一走进花圃,我们便觉得神清气爽赏心悦目。
我不禁疑惑:这么匠心独具的师傅,是哪里请来的呢?一打听,才知道他是礼县永兴乡赵坪村农民赵志雄,听说他不仅精于花木修剪,而且执着于书法研习具有扎实的书法功底!这么一位普通的农民身上,除了那副代表文弱的眼镜外,我看不见他有什么独特的艺术气质,但在与他进行深入了解后,我发现这个看似普通人的身后,其实蕴藏着一方广袤无际的海洋。
赵志雄1973年出生在礼县永兴乡赵坪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酷爱书法,小学中学时期每次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都会蟾宫折桂独占鳌头。
1992年高中毕业高考失利后,在家务农的志雄依然执着于书法艺术,钟情于那些在宣纸上跳动的文字,田间劳苦,农事繁忙,但稍有闲暇,他就挥毫泼墨,仔细研习历代名碑名帖,苦心钻研书法艺术。
十多年寒来暑往,赵志雄用握过锄头的手,在书海荡起风帆,把自己的书法人生在成卷的宣纸上任意挥洒,任浓墨涂遍匆匆韶华,把世俗的羁绊忘却于东篱之下。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没有耀眼光环、在乡村默默追求书法艺术的赵志雄受聘于礼县二中,成了礼县二中的一名园丁。
赵志雄的园艺技术给了礼县二中师生怡人的景色和优雅的环境,而礼县二中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环境又给了他提高书法艺术的肥沃土壤,也成了他书法技巧突飞猛进的一大契机。
礼县二中经常举办师生书法竞赛,具有浓厚的书法艺术氛围,在书法家杨剑锋老师的引领下,一些拥有书法功底的教师脱颖而出。
在这片沃土上,赵志雄经常聆听杨剑锋老师的指导,积极与书法同行探讨交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加上一丝不苟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一切让他对书法有了全新的领悟,真正迈进了书法艺术的大门。
赵志雄多年坚持临摹孙过庭《书谱》、“二王”碑帖,在笔法、布局等方面已深有领悟,但他觉得老是临摹碑帖,容易拘泥于传统而迷失自我。
进入二中以后的这几年,赵志雄潜心专研,超乎物外,极力追求书法之“冲和之气”,把笔法和心法结合起来,实现灵与肉的统一。
经过几年孜孜不倦的探索,赵志雄的书法在个性上终于有了新的突破。
观其近期书法作品,除继承了孙过庭、“二王”之刚中显柔,柔中寓刚,点画之间,锋杪起伏,无拘无束,纷而愈治,流畅婉转中极富变化,淡笔浓墨间尽显恢宏的特点外,在运笔的起止转折,布局的疏密、视觉的动感、点线的变化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他试图用书法语言抽象的点、线笔画所散发出来的美的情思和意味,诠释当代中国农民的向往和追求。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长期地坚守给赵志雄带来了不菲的成绩赢得了赞誉。
2010年,赵志雄的书法作品参加“甘肃省首届农民书法展”获一等奖,2011年,作品获“《书法导报》全国首届书法展”优秀奖、“庆祝‘建党90周年’全国名人名家书画展”优秀奖,首届“希望·圆梦”杯全国书画展优秀奖,入展“古河州”全国书法展、甘肃省第三届书法篆刻新人展、“天庆杯”全国书画展、“蔡文姬”奖全国书画展等书法展多次。
也正是有了这些成果,使赵志雄的书法作品在书法界颇受关注,标志着他在书法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为农民,赵志雄是贫穷的,作为园丁,赵志雄是灵巧的,作为书法之路上的跋涉者,赵志雄是坚定的而且是富有的,它不仅善于耕耘泥土、装扮花圃,他更能在书法广袤的海洋里弄潮,在艺术的田地里笔耕心耘,谱写人生的壮丽华章。
胸中藏翰墨,笔端竞风流,愿志雄饱蘸心血的笔墨挥洒于更为广阔的天地,书写出更为精彩的书法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