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榆林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研究的有关资料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榆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7.05•【字号】榆政发〔2016〕18号•【施行日期】2016.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榆政发〔2016〕1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第十四次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座谈会精神,按照《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年)》、《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加快推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确保经济稳增长,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以上,服务业占比达到32%,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全市经济总量居陕西第二、西部地级市第四位,但是“榆林是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定位没有改变,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产业结构单一,市场主体活力不强,体制与机制的瓶颈制约还很突出,低层次的资源型经济需要加快转型。
在新常态下,扭转固定资产投资下滑趋势,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区域同质化竞争是榆林面临的现实挑战。
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由低层次资源开发向高端化资源经济转变、由单一性资源产业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由资源驱动式增长向创新型发展转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是全市上下“十三五”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引领、主动转型”战略,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八大产业基地建设,以培育“10+1”主体产业为抓手,建立以高科技、高转化、大循环、低成本、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高端化产业融合模式,为打造“三区一高地”新榆林提供强劲动力。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榆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2.03•【字号】榆政发〔2015〕2号•【施行日期】2015.0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榆政发〔2015〕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榆林市人民政府2015年2月3日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为切实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陕政发〔2014〕40号)要求,结合国家发改委《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4〕2477号)、《陕西省规划管理暂行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32号)和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工作方案。
一、编制意义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全面破解“榆林是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的现实需要,是完成国家“多规合一”试点、推进规划改革创新的有力抓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幸福榆林的重要保障,意义十分重大。
二、指导思想“十三五”规划编制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科学研判新形势,准确把握新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以“多规合一”为基础,以建设幸福榆林为核心,以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首要任务,遵循经济规律实现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顺利实现,确保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任务取得明显成效。
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教案第一课多彩榆林课程目标:1、寻找能够代表榆林色彩的物品和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2、通过调查、访问、交流和辩论等形式,了解多彩榆林的变化和发展。
3、拓展讨论榆林还有哪些颜色,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热爱榆林、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调查、访问、交流和辩论等形式,了解多彩榆林的变化和发展。
教学难点讨论拓展榆林还有哪些颜色,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热爱榆林、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具准备榆林的实景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浏览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乡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级有关家乡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榆林风光务图和物产图)2、说说观后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今天,就让我来学习第一课《多彩榆林》,一起去了解家乡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地方吧。
4、板书课题,齐读二、初步学习了解红色榆林的基本内容。
1、学生畅谈对红色榆林的理解。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2、教师简介榆林革命历史。
榆林是革命老区,1923年初,马克思主义的种子传播到榆林;1924年建立了陕北第一个中央党组织,1934年建立了县级苏维埃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2万多榆林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过渡:是啊,我们的家乡榆林如此美,我们能生活在这么一片富饶的土地上,让我们一起具体的认识我们的家乡吧。
三、学习了解黑色榆林的基本内容。
1、学生畅谈对黑色榆林的理解。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2、教师简介榆林丰富的矿产资源。
榆林有54%的地哉域含煤,预测储量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居全世界七大煤田之首,榆林的煤具有低硫,低磷,低灰的特点,并且发热量高,是理想的环保用煤。
榆林还有黑色的金子——石油,绿色的能源——天然气,榆林石油储量有3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四、阅读教材进步感受文本。
1、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知识。
2、谈学习收获。
1)、红色榆林A、学生交流。
横山,未来榆林的新中心
横山,未来榆林的新中心——横山县推进城乡一体榆横一体战略纪实雷雨虹2010-08-26王圪堵水库旅游服务基地效果图住宅小区美如画昔日龙须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旅游文化中心夜景效果图。
6月30日,榆林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榆林市市长胡志强在政府工作报 ...王圪堵水库旅游服务基地效果图住宅小区美如画昔日龙须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旅游文化中心夜景效果图。
6月30日,榆林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榆林市市长胡志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力争5年内完成横山、米脂、佳县三个县的撤县设区工作。
此次榆林市人代会的一号议案则是《强力推进榆横一体化进程,加快榆林百万人口中心城市建设》。
议案提出,由于横山距离榆林最近,在发展上接受着榆林的辐射,从榆林、横山长远发展关系来看,两地不断靠近融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榆林市区已突破地域限制向横山方向发展,横山也向着榆林方向对接。
推进榆横一体化的条件初步形成,横山作为榆林百万人口扩容提质的一个组团条件已经具备……榆横一体化必将实现产业一体化、城市建设一体化、交通运输一体化、人文建设一体化、资源利用一体化。
事实上,从2007年起,横山县委、县政府就在准确把握宏观形势、科学分析县情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横山县城乡一体、榆横一体化发展规划设想,即以“两区、一库、一带”为重点,加速建设榆横工业园区和工业产业集群,修复榆—横经济带沿线的生态景观,建设三个基地、一个中心,打造一张名片,将横山建成晋陕蒙能源经济区和榆林经济圈的新中心,进而跻身陕西省经济强县行列。
霓衫蝶羽舞翩跹,嫩蕊娇姿美若仙。
横山正用现代的城市语言和细腻的城市细节,表达着自己在城市建设中的个性;横山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城市建设的滚滚热潮中,打造着榆林市的“后花园”和“新中心”。
随着横山撤县设区步伐的加快,祖祖辈辈生活在横山的农民,也许有一天一觉醒来,会忽然发现自己的身份发生了变化,由“县民”悄然变成了“区民”。
榆林高新区简介
榆林高新区榆林高新区简介榆林高新区是2010年省政府批准的,在原来榆横工业园区(榆林经济开发区)(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区改革,整合组建成立的“自成体系、封闭管理、相对独立、自我发展”的综合园区,是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承载区。
工业区总面积约914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榆林高新区28.4平方公里,占3%;榆阳区芹河乡一个整建制乡,面积328.4平方公里,占36%;横山县白界乡一个整建制乡(面积367平方公里)和波罗镇无定河以北8个村(面积190.32平方公里),面积 557.32平方公里,占61%。
整个工业区共涉及3个乡镇、51个行政村,约3.18万人,人口密度为35人/平方公里。
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榆林高新区目前已形成了整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交通、电力、通讯、绿化等系统完整的规划体系。
规划总面积28.4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
三次产业之比为1:6:3,绿地率30.8%,人口规模12万人。
总体布局为北部综合配套服务,中部科技研发,南部装备制造、建材加工、现代物流“一区五园”功能架构。
全区规划主次干道41条,总长103公里。
规划绿地率30.8%。
修建性详细规划覆盖达到98%以上。
榆横煤化学工业园规划控制面积112平方公里,分南北两区,南区为煤化工区,北区为煤液化区,煤化工区启步区面积38.5平方公里,煤液化区10平方公里。
目前,市政府已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榆横工业区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的编制工作,年内即将完成;同时,我们已委托相关规划设计研究院着手编制扩区改革后的榆横工业区总体规划。
基础条件大幅提升榆林高新区累计完成投入20多亿元,基本实现“七通一平”。
建成市政主次干道60多公里;日供水能力10万吨的水厂及配套的引水工程建成投运;2×5万千瓦热电厂建成供暖并网发电;拥有3座110千伏专用变电站;地下管网全部配套完成。
榆林高新区简介
榆林高新区榆林高新区简介榆林高新区是2010年省政府批准的,在原来榆横工业园区(榆林经济开发区)(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区改革,整合组建成立的“自成体系、封闭管理、相对独立、自我发展”的综合园区,是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承载区。
工业区总面积约914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榆林高新区28.4平方公里,占3%;榆阳区芹河乡一个整建制乡,面积328.4平方公里,占36%;横山县白界乡一个整建制乡(面积367平方公里)和波罗镇无定河以北8个村(面积190.32平方公里),面积557.32平方公里,占61%。
整个工业区共涉及3个乡镇、51个行政村,约3.18万人,人口密度为35人/平方公里。
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榆林高新区目前已形成了整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交通、电力、通讯、绿化等系统完整的规划体系。
规划总面积28.4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
三次产业之比为1: 6: 3,绿地率30.8%,人口规模12万人。
总体布局为北部综合配套服务,中部科技研发,南部装备制造、建材加工、现代物流“一区五园”功能架构。
全区规划主次干道41条,总长103 公里。
规划绿地率30.8%。
修建性详细规划覆盖达到98%以上。
榆横煤化学工业园规划控制面积112平方公里,分南北两区,南区为煤化工区,北区为煤液化区,煤化工区启步区面积38.5平方公里,煤液化区10平方公里。
目前,市政府已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榆横工业区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的编制工作,年内即将完成;同时,我们已委托相关规划设计研究院着手编制扩区改革后的榆横工业区总体规划。
基础条件大幅提升榆林高新区累计完成投入20多亿元,基本实现“七通一平”。
建成市政主次干道60多公里;日供水能力10万吨的水厂及配套的引水工程建成投运;2X5 万千瓦热电厂建成供暖并网发电;拥有3座110千伏专用变电站;地下管网全部配套完成。
榆林总体规划文本
从2006年到2020年,分为近、中、远期。
近期:2006年——2010年
中期:2011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20年
第3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旅游规划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1-2003)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令第12号)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发76号,1985年)
(二)
地质地貌独特、壮观,风沙草原、黄土丘陵沟壑并存。地势由西部向东倾斜,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状况可以归纳为:光照充足,温差大,干燥,雨热同季(雨季集中在夏季,其余季节干旱少雨),四季明显,冬寒夏凉,宜游时间短。春季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无霜期短,寒潮降温多;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日照辐射强。
1、以中太铁路、西包-西康铁路、神朔铁路-大秦线、神朔-朔黄铁路为支撑,正在形成“一纵两横”骨干铁路为支撑的发达铁路网络。
2、以青银高速、府新高速、包北高速(经包头-榆林-横山-靖边-延安-西安-北海)、大清一级公路为支撑,正在形成“两横两纵”骨干公路网络;通过神府公路、神佳公路、兴神公路全面接入山西高速公路网络,正在形成大区域级旅游环路。
动态发展的眼光:既要放眼未来,用后工业化时代的超前视野看待榆林旅游业的战略地位;又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化、产业化(国家能源基地建设)两大要素对近中期的深刻影响,对现实具有充分指导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协调发展。
泛产业的眼光:以泛产业、大产业的眼光,统筹各种要素,实现产业互动、协调发展,实现“资源-旅游-保护-区域”一体化的旅游协同发展。
关于优化榆林发展环境的建议
关于优化榆林发展环境的建议政协榆林市委员会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是榆林全新的发展定位和未来的宏伟目标。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
只有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提升素质、优化环境、谋划发展、凝聚力量,为我市全面追赶超越、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找出科学的发展道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为之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强大的精神鼓舞和坚强的队伍支撑。
一、提高领导干部认识,增强优化发展环境的紧迫性发展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文化内涵、精神状态、行政效能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靠环境。
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这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二定律。
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保障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意义。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要切实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增强优化发展环境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既补发展短板,又补制度短板,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更大力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效能提高。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全市机关中开展效能革命1.要开展权力清单“瘦身”。
让公共服务做“加法”,责任清单“强身”;让行政审批做“减法”,权力清单“瘦身”,明晰投资负面清单、改革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优化榆林政务服务网、“最多跑一次”的“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要尽快建成网上服务大厅与公共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的数据对接,形成覆盖全市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当前在机关首先要强化“政府就是服务、服务就是环境”“一切为项目建设服务,一切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树立“允许出现失误,不允许无所作为”的工作理念,服务项目、帮助项目、支持项目、成功项目,做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
2.要变被动为主动服务好企业。
实行调查研究主动办、跟踪服务及时办、找上门来马上办、克服困难想法办、重大项目优先办、多头管理协调办,为客商提供投资前、投资中、投资后全过程优质服务。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榆政办发〔2018〕6号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榆政办发〔2018〕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榆林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3月1日榆林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的重要途径。
按照十九大关于新型城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6〕47号)、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印发<陕西省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的通知>》、省发改委关于《陕西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陕发改规划〔2017〕155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促进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1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
各县市区要制订完成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实施方案,确保进城落户人员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
坚决取消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不合理的落户限制。
督促各县市区逐步为居住证持有人落实榆林市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办法中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应当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享受的便利项目,逐步实现“一证通”,确保居住证领取门槛不高于中省标准、享受的各项基本服务和办事便利不低于中省标准。
榆林的状况
一、榆林的地理位置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南缘的交界处,也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位于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鄂尔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市。
晋陕蒙宁区域中心城市。
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270多公里,明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
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约263公里,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
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斜、陕北台凹的中北。
东北部靠近东胜台凸,是块古老的地台,未见岩浆岩生成和岩浆活动,地震极少。
地势由西部向东倾斜,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
最高点是定边南部的魏梁,海拔1907米,最低点是清涧无定河入黄河口,海拔560米。
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
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是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581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6.7%。
得到治理的沙滩地郁郁葱葱;海子(湖泊)星罗棋布。
南部是黄土高原的腹地,沟壑纵横,丘陵峁梁交错,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面积约223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1.75%。
梁状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白于山区一带无定河、大理河、延河、洛河的发源地。
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1.55%。
地势高亢,梁塬宽广,梁涧交错、土层深厚,水土侵蚀逐步得到治理。
2、气候特征榆林地区属于温带,具有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
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繁。
榆林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差较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0℃,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
《榆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3-2030)》(评审稿)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
战略 地位
国家战略
国家战略
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 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全国节水型社会建
发展
基地、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现代旱作农业示 设示范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定位
范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区
国家向北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高地
打造煤炭基地、油气基地、电源基地和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榆林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4
第一部分: 觃划背景 第二部分: 戓略目标 第三部分: 空间布局 第四部分: 支撑保障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榆林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5
第一部分: 觃划背景
第二部分: 戓略目标 第三部分: 空间布局 第四部分: 支撑保障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榆林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快于西安、接近西安、超过西安,两极凸显……! 依托资源优势,榆林的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通过产业升 级转型,打造陕西重要经济增长极,助力西安,领航大西北,形 成陕西“双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格局。
从“承接”到“引领”,实现新跨越
面向大关天 牵手陕甘宁 辐射大西北 连接环渤海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榆林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互劣互促 •能源振兴 •功能互补 •产业协作
陕甘宁 革命老区
榆林
三西两东 能源基地
比翼齐飞 •产业集聚 •产业协作 •整合发展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榆林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7
背景二:陕西重要一极——陕西迈入“双轮驱动”时代
西安、榆林成为陕西经 济两极凸显
GDP增速快于西安
工业增加值超 过西安
GDP接近西安
县名
城市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榆林城市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7-5-17(市政协委员〓李文明)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可靠保证,也是塑造城市形象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城市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外在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内在经济活力。
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城市的骨骼、血管、神经,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它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榆林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200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城镇化带动战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市的城市建设因此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目前,全市12个县区除榆阳区外,神木县城人口达到10万以上,靖边、绥德人口达到8万左右。
神木于2000年被命名为国家级卫生城镇。
全市111个建制镇中,镇区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有5个。
榆林城市建成区面积已从2000年的20平方公里增加到36平方公里,市政道路状况得到初步改善,供水普及率达到91%,天然气普及率达到45%,集中供热能力达到17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3平方米,所有硬化道路、广场、校园及校园周边和3米以上主要巷道全部实现了亮化。
城市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得到明显增强,城市面貌发生了明显改观。
但是,在城市建设发展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市政建设用地难。
由于建设用地大部分分散在城区各个村组、被拆迁单位和个人手里,因此,土地征用难度非常大。
榆溪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已经一年多了,但380多亩建设用地至今没有落实。
污水处理厂、建榆路等项目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2、拆迁工作阻力大。
拆迁政策对拆迁工作约束不力,土地推向市场后出现了超常价格,导致被拆迁户瞒天要价,从而造成步行街店铺整治、榆溪河治理、建榆路、上郡路、文化路等工程项目拆迁难,影响工程项目正常实施。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服务【发文字号】榆政办发[2014]68号【发布部门】榆林市政府【发布日期】2014.08.07【实施日期】2014.08.0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榆政办发〔2014〕6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榆林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8月7日榆林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陕政发〔2012〕56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服务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函〔2013〕76号)精神,结合《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榆林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榆林中心城区产业布局指导意见》,为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实和目标任务的完成,推进全市服务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发展目标加快发展服务业,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主动转型、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市服务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抢抓机遇,适应产业升级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以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为方向,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探索创新,理清思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着力优化服务业结构,坚持产业融合发展,以城市和园区为载体,着力提高服务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力争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0%,实现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基本建成与国内国际先进服务业接轨的区域服务业基地。
二、发展重点按照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合理分工,优先发展符合功能定位的行业,集中力量在具有相对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领域突破,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新兴服务、流通服务、生活服务、文化旅游等六大支撑性服务业,并集中力量加以推进,力争通过重点领域的率先突破,带动全市服务业加快发展。
榆林市实施《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
2023年度:榆林市实施《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第一章总则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规法”)以及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榆林市城市规划领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1.3 本规范通过对城市规划各环节的规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营造美好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第二章规划编制2.1 城市总体规划2.1.1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性和引领性文档,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环境发展需求,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中心区、新城区、城市拓展区、特色发展区等;2)城市发展战略:明确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3)城市公共设施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交通、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4)城市绿化体系:包括城市公园、绿地、绿化带等;5)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包括既有用地的合理利用和新增建设用地的规划。
2.1.2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通过听证等方式进行公开透明的程序,确保规划科学、合理、可行。
2.2 区域规划2.2.1 区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细化和实施保障,应当充分考虑区域内自然、人文、经济特点,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区域发展定位:明确区域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2)区域空间结构:包括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发展极、支撑点等;3)区域交通体系: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4)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包括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5)区域耕地保护和利用:包括农业用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2.2.2 编制区域规划应当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通过听证等方式进行公开透明的程序,确保规划科学、合理、可行。
第三章规划审批3.1 规划前置条件3.1.1 建设规划前,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过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等程序审批。
3.1.2 建设规划前,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符合区域规划要求,做到科学可行、规划一致。
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教案
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教案第一课多彩榆林课程目标:1、寻找能够代表榆林色彩的物品和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2、通过调查、访问、交流和辩论等形式,了解多彩榆林的变化和发展。
3、拓展讨论榆林还有哪些颜色,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热爱榆林、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调查、访问、交流和辩论等形式,了解多彩榆林的变化和发展。
教学难点讨论拓展榆林还有哪些颜色,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热爱榆林、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具准备榆林的实景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浏览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乡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级有关古镇城门洞明清至民国年间,这里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如今,这里繁华退去,重归质朴。
高家堡古城,这座始建于明正统四年的城池,到如今,已然于不知不觉中走过了500多年。
穿过南城墙,沿着悠长的石板路,笔者首次走近这座古城。
也许是因荒凉太久的缘故,当年被冠以城内最繁华街道的南街,眼下,也是冷冷清清,在迎来送往无数商客后,也就只有那些个青砖灰瓦、新旧不一的店铺门面还依旧矗立在那儿。
偶尔能在街边见到一两个人,也都是接近暮年的老者。
“别看这里现在这么冷清,想当年,可是繁华得不得了。
”高家堡镇政府的刘连琪饶有兴致地向笔者讲述起了他所知道有关于古城的故事。
“听当地人说,从前这里商铺林立,每逢赶集之日,人们就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涌入此城,那人山人海的,很是壮观……”借着刘连琪的描述,一时间,笔者仿佛已能听到当年那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卖声,看到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川流不息的人流。
据一些古庙碑刻所录,明清间,古城内的各色商事字号已达百余家,有当铺4家,钱庄1处。
城内的盐碱、皮毛、铜铁制具、茶叶等货物往来更是十分频繁,故而,高家堡古城一度享有“旱码头”的美称。
城内居民多重实业,长于经营。
因此,还曾先后出现过新老“四大家族”,显赫一时。
其中,作为“新四大家族”之一的国民党二十二年伊东游击纵队代司令张子英的家就坐落于这南街小巷中。
关于榆林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研究的有关资料
关于榆林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研究的有关资料关于榆林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研究有关资料(⼀)基本情况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黄⼟⾼原和⽑乌素沙漠的交界处,是国家级历史⽂化名城。
总⾯积43578平⽅公⾥,总⼈⼝351.63万,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
有世界七⼤煤⽥之⼀的神府煤⽥,有我国陆上探明的最⼤整装⽓⽥。
1、历史沿⾰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榆林市的部分地⽅(神⽊、府⾕、佳县等地)在雍翟族境内,周代为雍州⽩翟的⼀部分,战国时为秦国上郡地。
公元前221年秦统⼀六国,始皇分天下为三⼗六郡,上郡是其中⼀个。
三国时期,上郡、西河郡为匈奴占据,未设置郡县。
东晋时期,匈奴王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靖边⽩城⼦)建⽴⼤夏国。
公元427年,北魏灭⼤夏,设⽴统万镇,太和⼗⼆年(公元488年)改设夏州。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仍设夏(治统万)、长(治长泽,今靖边境内)、绥(治龙泉、今绥德县城)、银(治儒林,今横⼭境内)四州;⼤业元年(公元605年)将绥州改称上州,三年撤销州制,设⽴朔⽅、雕阴⼆郡。
随末唐初,本市为地⽅豪族梁师都占据,⾃称梁国,潜皇帝位。
贞观⼆年师都被灭,唐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
开元⼗⼆年(公元724年)在本区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杨城)。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撒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党岔)、朔⽅郡(今⽩城⼦)、新秦郡(今、杨城)。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郡,复设绥、夏、银、四州。
元和⼗五年(公元820年)宥州治所由内蒙鄂托克旗迁到今定边境内。
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府⾕县升州(今之府⾕)。
五代时期州县设有夏州(领朔⽅、德静、宁朔三县,均在今靖边境内)、银州(领真乡、开光、儒林三县,在今⽶脂、佳县境内)、麟州(领新秦、连⾕、银城,在今神⽊境内)、府州(今府⾕)、绥州(领绥德、龙泉、延福、城平、⼤斌五县,在今绥德、清涧、吴堡、⼦洲境内)。
北宋时,榆林市属永兴军路(初名陕西路),绥州、宥州被西夏占据,未设郡县,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收复,元符⼗年(公元1096年)后,得失⽆常。
市情概况
市情概况一、我市经济社会的基本情况(一)、人文历史1、自然地理。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
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263公里,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
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270公里,长城横贯东西700公里。
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平均海拔1000至1500米。
境内主要河流有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佳芦河,北部沙区有200多个内陆湖泊。
地处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93—2914小时,无霜期短,平均在134—169天,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
自然灾害较多,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冰雹、霜冻、暴雨、大风等灾害发生。
2、行政区划。
全市辖榆阳区和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绥德、米脂、佳县、子洲、清涧、吴堡1区11县, 222个乡镇,5507个行政村。
全市常住人口333.98万人。
3、历史沿革。
榆林历史悠久,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
东晋时匈奴人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靖边县)建都,称大夏国。
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
清朝设榆林府,民国设榆林道。
建国后,榆林为地区建制,先后设专员公署、行政公署,2000年7月改设为地级市。
历史上,秦朝扶苏、蒙恬,汉朝李广,唐朝尉迟敬德、郭子仪,宋代范仲淹、杨家将、折家将,明朝余子俊等名将曾镇守于此。
4、革命史实。
榆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4年在绥德师范建立了陕北第一个中共党组织,1927年清涧起义是西北地区向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1934年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成为抗日战争的总后方。
《榆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3-2030)》(评审稿)
三大区域融合
——陕甘宁革命老区;呼包银榆经济区;
“三西两东”区域能源基地。
经济基础雄厚
近十年来,GDP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上,增长了近21倍。 GDP ——2769.2亿元,居全省第二,是第三位咸阳的1.7倍。 人均GDP——82549元,居全省首位,是全省平均水平2.1倍。 县域经济——神木、府谷为全国百强县,靖边进入西部百强。
国家包茂城 镇发展通道 包 头
鄂尔 多斯 呼呾 浩特
济区的主要辐射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能源资源支撑区。
榆林临近地区城市均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趋同性较高,发展竞争激烈, 从经济发展来看,榆林经济总量处于前列,以第二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特点明显,第 一产业发展居临近地区首位,第三产业发展较慢。
银 川 国家青银城 镇发展通道
资源开发主导经济沉浮——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优势资源的开发,
是榆林迅速崛起的核心依托,也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但是近几年煤炭 价格下滑,市场不景气,也使得榆林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压力增大。
风沙草滩区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资源分布决定地区发展——市域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现阶段支
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南少北多,是产生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
2001-2012年榆林市经济发展情况
2012年陕西省各市区GDP排名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榆林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13
自身审视:五大优势
矿产、可再生资源丰富
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地下财富为10亿元/平方公里。
煤、油、气、盐等能源矿产,组合配合好,国内外罕见。 风能、太阳能富集,利于发展新能源。 榆林
主导 能源化工、加工制造、商贸物流、旅游、文化 煤化工基地;发展特色农业、新材料、 产业 产业 冶金、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优 势产业 榆林 定位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3.20•【字号】榆政办发〔2020〕6号•【施行日期】2020.03.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榆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2020年第一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3月20日(此件公开发布)榆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陕自然资发〔2019〕64号)要求,为做好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追赶超越”战略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紧扣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生态优先、多规合一、以人为本、节约集约、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切实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各类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我市实现“三大目标”、发挥“两个更大”作用提供国土空间保障。
二、规划基础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作为空间规划编制的规划现状底数和底图基础,统筹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湿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调查监测评价成果,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榆林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研究有关资料(一)基本情况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51.63万,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
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
1、历史沿革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榆林市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县等地)在雍翟族境内,周代为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战国时为秦国上郡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个。
三国时期,上郡、西河郡为匈奴占据,未设置郡县。
东晋时期,匈奴王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建立大夏国。
公元427年,北魏灭大夏,设立统万镇,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改设夏州。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仍设夏(治统万)、长(治长泽,今靖边境内)、绥(治龙泉、今绥德县城)、银(治儒林,今横山境内)四州;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将绥州改称上州,三年撤销州制,设立朔方、雕阴二郡。
随末唐初,本市为地方豪族梁师都占据,自称梁国,潜皇帝位。
贞观二年师都被灭,唐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本区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木杨城)。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撒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党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杨城)。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郡,复设绥、夏、银、四州。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宥州治所由内蒙鄂托克旗迁到今定边境内。
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府谷县升州(今之府谷)。
五代时期州县设有夏州(领朔方、德静、宁朔三县,均在今靖边境内)、银州(领真乡、开光、儒林三县,在今米脂、佳县境内)、麟州(领新秦、连谷、银城,在今神木境内)、府州(今府谷)、绥州(领绥德、龙泉、延福、城平、大斌五县,在今绥德、清涧、吴堡、子洲境内)。
北宋时,榆林市属永兴军路(初名陕西路),绥州、宥州被西夏占据,未设郡县,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收复,元符十年(公元1096年)后,得失无常。
宋高宗南渡后,又沦为金有,属鹿延路的一部分,设绥德州、晋宁军(佳芦砦),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撤军设绥德州、晋宁州(二十四年改佳州)。
元代绥德州、佳州属延安路,绥德州领清涧、米脂二县,佳州领神木、府谷二县。
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一带设置榆林卫,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九月设立东路神木道,领佳州、府谷、神木三州县,中路榆林道领绥德、米脂、清涧、吴堡四州县,西路靖边道领保安(今志丹)、安定(今子长)、安塞三县,包括榆林市的定、靖、横三县。
清雍正年间,设有榆林府和绥德直隶州两个省辖行政区。
辛亥革命后,1913年废府州制度,设榆林道。
后又废道,各县由省直辖。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本市除榆阳区外,各县先后解放,在原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人民政府,设置绥德、三边两个分区,分别管辖绥德、米脂、佳县、横山、清涧、吴堡和靖边、定边、安边(后撤销)。
1944年1月10日从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及延属分区的子长五个县各划出一部分成立子洲县,属绥德分区。
当时,神木、府谷之东区设神府特区,归晋绥边区管辖。
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撤销三边分区,设榆林分区,管辖榆林、定边、靖边、横山、神木、府谷六县。
1950年5月成立绥德、榆林两个专区。
1956年10月撤销绥德专区,将所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六县并入榆林专区,子长、延川并入延安分区。
1958年将十二县并为榆林(横山)、神木(府谷)、靖边、定边、绥德(吴堡、清涧、子洲)、米脂(佳县)六县。
1961年所并各县恢复原制。
1968年将榆林专员公署改为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为一级政权机构。
1979年改为榆林地区行政公署,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1988年9月2日,榆林县改为县级榆林市。
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原县级榆林市改为榆阳区。
2、行政区划截至2005年12月31日,榆林市辖1个市辖区、11个县。
榆林市面积43578平方千米,人口338万人(2004年)。
榆阳区面积7053平方千米,人口46万。
邮政编码719000。
区人民政府驻火车站广场北侧。
神木县面积7635平方千米,人口37万。
邮政编码719300。
县人民政府驻神木镇。
府谷县面积3212平方千米,人口21万。
邮政编码719400。
县人民政府驻府谷镇。
横山县面积4084平方千米,人口33万。
邮政编码719100。
县人民政府驻横山镇。
靖边县面积5088平方千米,人口29万。
邮政编码718500。
县人民政府驻张家畔镇。
定边县面积6920平方千米,人口31万。
邮政编码718600。
县人民政府驻定边镇。
绥德县面积1878平方千米,人口35万。
邮政编码718000。
县人民政府驻名州镇。
米脂县面积1212平方千米,人口21万。
邮政编码718100。
县人民政府驻银州镇。
佳县面积2144平方千米,人口25万。
邮政编码719200。
县人民政府驻佳芦镇。
吴堡县面积 428平方千米,人口 8万。
邮政编码718200。
县人民政府驻宋家川镇。
清涧县面积1881平方千米,人口21万。
邮政编码718300。
县人民政府驻宽洲镇。
子洲县面积2043平方千米,人口31万。
邮政编码718400。
县人民政府驻双湖峪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3、人口民族2006年末,榆林市总人口为351.63万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初查,全市共有25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24个少数民族,共1984人,其中男923人,女1061人,分布在12个县(区)。
其中回族人数最多,有1189人,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两县。
其他少数民族:蒙古族295人,藏族104人,维吾尔族44人,苗族18人,彝族98人,壮族10人,布依族14人,朝鲜族26人,满族122人,侗族9人,瑶族5人,白族6人,土家族29人,哈尼族4人,傣族1人,佤族2人,畲族1人,东乡族1人,土族1人,仫佬族1人,塔吉克族1人,鄂伦春族1人,门巴族2人。
4、榆林古城榆林建城历史已有数千载。
2000年前最早的地方郡治和县治城池,在榆林的鱼河镇和榆林的古城滩村。
为重现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风采,对现存榆林市区古城墙的研究很有必要。
现将今榆林古城的由来、古城池的沿革与古城墙的建构分述如次:(一)榆林古城之由来榆林地处河套之南黄土高原与草原的接壤区,是农耕民族防御蒙古鞋粗游牧部族南侵而构筑工事的最佳选择。
榆林城建位置在长乐堡与保宁堡之中,左山右水,巍然雄镇。
其城东依驼峰山,西临榆溪河,南带榆阳水,北镇红石峡,故明代列为九边重镇之一—延绥镇驻地。
据《延绥镇志》、《榆林府志》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榆林寨。
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王朝命驻守绥德延绥镇都督王祯在偷林庄(今普惠泉处)始筑榆林城堡,“城座不过百矩”。
成化八年(1432年)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在城北(今官井滩)增筑城垣,成化九年(1473年)将延绥镇治所由延绥移驻榆林城堡,延绥镇因此也称榆林镇。
(二)古城池的沿革由于军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榆林城池进行过三次较大规模的维修扩建,即“三拓榆林”。
第一次,明成化22年(1486年)巡抚黄献向北展筑城廓,南城至今上帝庙一带,俗称北城。
第二次,弘治五年(1492年)巡抚熊绣展筑南城廓至凯歌楼(原名怀德门,正德末年巡抚都御史姚摸改为此名),俗称中城。
第三次,正德十年(1515年)总制邓璋扩筑建成南关外城,推至榆阳河沿,俗称南城。
此即历史上所称“三拓愉阳”。
从嘉靖十九年(1540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历代驻榆官员对榆林城垣屡加修筑,除增高加厚外,并相继完成全城墙外部的青砖包砌。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榆林城垣建有东城门两座,即威宁门、振武门;南城门一座,即镇远门;西城门四座,即广榆门、宣武门、龙德门、新乐门;北城垣无城门;中部建有镇北楼,加上各城门楼,城墙四角楼及东城上的讯敌楼、观远楼,全城墙上共建有城楼14座,城周长5354步,东门、南门有瓮城,并设千斤闸,与城墙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清代,榆林城墙多次进行修筑,同治二年(1863年)北城部分城垣被流沙埋没,时值关中等地回民造反,道宪常瀚令弃北城,在广榆门东西缩筑北城墙,长438丈。
其后同治六年(1867年)、光绪元年(1875年)、光绪十年(1884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次较大规模地修整加固城垣,直到民国年间,榆林城墙保存完好:其城廓面积2.1平方公里。
1938年和1939年,我国著名作家老舍来榆,曾描写道:“城扁街宽”,“坚厚城垣”,“具有北平的局面”。
但后因兵资大部分城楼塌毁。
解放前夕宣威门(俗称大西门)犹保存完好。
今日城东南角之魁星楼遗迹尚在。
(三)古城墙之建构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榆林古城墙保存较完整,时东城墙长2293米,西城墙长2184米,南城墙长1059.5米,北城墙长1125米,城垣周长6761.5米。
据有关资料称,榆林城墙“顶宽三丈,底宽五丈,高三丈六尺”,其高度三丈六尺,约为12米。
据报载北京明城墙墙体高11.6米。
榆林为九边重镇之首,出于军事之需要,城墙高度已超过北京城墙。
城墙上建砖垛口1700多个,据说有逻城72个,并在此置火炮。
5、地理地形地质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斜、陕北台凹的中北部。
东北部靠近东胜台凸,是块古老的地台,未见岩浆岩生成和岩浆活动,地震极少。
地势由西部向东倾斜,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
最高点是定边南部的魏梁,海拔1907米,最低点是清涧无定河入黄河口,海拔560米。
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
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是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581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6.7%。
得到治理的沙滩地郁郁葱葱;海子(湖泊)星罗棋布。
南部是黄土高原的腹地,沟壑纵横,丘陵峁梁交错,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面积约223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1.75%。
梁状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白于山区一带无定河、大理河、延河、洛河的发源地。
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1.55%。
地势高亢,梁塬宽广,梁涧交错、土层深厚,水土侵触逐步得到治理。
6、矿产资源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分别占全省总量的86.2%、43.4%、99.9%和100%。
平均每平方公里地下蕴藏着622万吨煤、1.4万吨石油、1亿立方米天然气、1.4亿吨岩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