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作业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区域地理专题复习课)

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区域地理专题复习课)
(二)问题导向
1.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等,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如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寻求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采用课堂讲解法,系统地传授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区域分析能力。
4.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展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情怀和民族认同。
2.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问题,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并掌握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并学会分析这些条件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3.引导学生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能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要求字数充足、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3.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径。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教案必修三是必修一自然地理和必修二人文地理的总结,是在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基础上对前两本书理论知识的运用,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而必修三主要以案例的形式展示出来,例如本节内容就是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介绍我国的农业发展。

农业是第一产业,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

本章节主要从东北地区的位置环境、农业布局特点及发展方向向学生一一展示。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般的区域学习方法,能够基本按照区域分析方法来进行自我学习,但学生普遍对地理基础不牢,思考问题方法过于单一,不能够很好的把知识前后融合,内化为自身,在学法上多是通过查阅地图,对基本知识的掌握问题不大,发现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较困难。

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学会利用知识去分析其他地区农业生产条件2、通过分析东北的地理特点,总结东北农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学会一分为二看待问题。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东北的各种图表,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图、运用图的能力,并能对图表中所隐含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并用简洁的地理语言表达出来。

2、通过课本中的活动题,教师通过适当的启发,促使学生思维的活动,用探究方法掌握本节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能力2、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养成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掌握东北的地理位置,地理条件,以及东北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五、教学难点利用东北的气候、地形等分析东北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六、教学方法读图法、图示法、比较分析法七、教学用具东北政区图、地形图、多媒体辅助教学视频材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材料《我的家在东北》引入新课。

并同时展示东北美丽的自然风光设问:展示地区的自然环境?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怎样?学生边欣赏景观,边哼着歌曲,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完整word版)人教版地理必修三课时作业:第4章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完整word版)人教版地理必修三课时作业:第4章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四章第一节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农业生产景观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农业生产模式为( D )A.灌溉农业B.雨养农业C.生态农业D.林网农业【解析】从景观图看出该农业生产模式是林带和农田相间分布,属于林网农业;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图示农业生产模式还达不到生态农业的标准。

2.图示农业生产模式的优越性,主要是( A )A.改善生态环境,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兼顾经济观赏效应B.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C.使粮食作物能更多地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D.有利于大型机械化的实施【解析】图示林网能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同时兼顾观赏的功能。

(2016·吉林高二调研)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建设正在向更高水平迈进,号称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首的“吉林黄金玉米带"真正成了仓廪丰实的“天下粮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吉林省的地位举足轻重.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3~4题.3.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D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4.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C )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解析】第3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而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故两地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③④⑤。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Word版含答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进展第一节区域农业进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其次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进展方向教材第66页活动1.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缘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东北地区的大型国有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东北地区耕地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2.有道理。

从农业生产条件看,东北地区在全国的比较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

同时,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连续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

因此,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商品粮供应仍是一个比较紧急的格局。

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3.这一部分可以参考“农业进展方向”中的“平原区农业进展方向”中相关内容。

教材第68~69页活动1.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降水丰沛,在低洼易涝地适宜挖地成塘、堆泥成基进展立体经营。

甘蔗生长期长,需水量大,喜高温,由于北回归线从珠江三角洲北部穿过,该地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热量充分,加之降水丰沛,格外适宜甘蔗生长。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之一,丝织业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

该地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大。

2.基塘生产将农业、林业、渔业和工业联系起来。

副产品中蚕沙、蔗叶、糖厂滤泥、蚕蛹缫丝废水、塘泥等被充分利用起来。

对农村经济进展的作用是形成了一个农、林、副、渔业全面进展,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各业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提高了农夫收入,又活跃了市场,促进了农村经济进展。

3.利用桑叶养蚕,利用蔗叶、蚕沙及蚕蛹缫丝废水养鱼,鱼塘的塘泥是农田、果园的好肥料,构成基塘互养的养分循环体系。

该系统的生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在该系统的生产过程中糖厂滤泥、蚕蛹缫丝废水及蚕沙、蔗叶等送至鱼塘,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而塘泥还田还转变了农田施肥结构(削减化肥,增加有机肥),有效地爱护了土地资源。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作业(新人教版)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作业(新人教版)

课后作业一、选择题“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

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登上1 000亿千克新台阶,粮食商品量达到800亿千克。

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快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是( )A.冬小麦和高粱B.春小麦和玉米C.油菜籽和甜菜D.水稻和花生2.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3.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解析第1题,考查农作物的地理分布,其中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春小麦和玉米。

第2题,东北地区沼泽广布,湿地资源丰富,过度开垦导致湿地资源破坏。

第3题,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要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答案 1.B 2.C 3.D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

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5.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

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解析第4题,虎林位于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第5题,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40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40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农业发 展的方向。

业安 生
内部地理
产 排 分异


自然条件
农 业
区域
确定 发 展
社会经济条件
方 向
一、东北地区概况
53°N
135°E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二、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之自然条件(气候)
气温(℃)
种植业
山地: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林业
高原:内蒙古高 原东部
畜牧业
二、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之自然条件(土壤)
黑土、黑钙土分布广,土层深厚,有机质 含量高,土壤肥沃
铁路:京哈线、沈大线、 滨洲线、滨绥线等 公路:沈大线 哈尔滨是东北重要的河港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对内对外联系便利 我国最早最大的重工基地 提供机械设备、化肥、农药, 也为农业产品提供市场
②春秋季节,农作物容易受低温冷害
③农作物品种有限
④只能一年一熟 ⑤冬季漫长寒冷无法放牧,需要解决牲畜的 防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P61思考
2.东北地区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又有哪些有利影响?
①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昼夜温差 大,农作物生长期长,农产品品质好 ②因为低温,农作物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
③冬季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土壤肥沃
热带
地区 温度带 北部 寒温带 中部 中温带
南部 暖温带
≥10℃的 积温 1000℃ 1000~ 3600℃
3600℃
农作物
春小麦、大豆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
水稻、甜菜、亚麻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
P61思考
1.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 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26页优秀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26页优秀PPT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地形
东北地区包括 高原、平原和山地。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森林资源丰富,木 材积蓄量占全国总量的 31%。
草原面积占全国的 草原面积9.3% 。
呼伦贝尔草原和科 尔沁草原是保存较好的 优良草原之一。
土壤
东北地区地处世界三 大黑土带之一。
黑土的有机质含量大 约是黄土的10倍,是肥力 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
高山蔬菜
人教版必 修三第 四章第 一节《 区域农 业发展 》26页 优秀PPT
人教版必 修三第 四章第 一节《 区域农 业发展 》26页 优秀PPT
五指山南圣镇:发展生态经济 打造 “花卉重镇” 花卉基地
人教版必 修三第 四章第 一节《 区域农 业发展 》26页 优秀PPT
人教版必 修三第 四章第 一节《 区域农 业发展 》26页 优秀PPT
分析海南岛的地理条件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地形
如何合理布局海南岛农业?
茶叶种植
人教版必 修三第 四章第 一节《 区域农 业发展 》26页 优秀PPT
高山地区由于昼夜温差大,种植的蔬菜嫩、脆、甜,加上五
指山生态环境好,种出来的蔬菜是天然绿色食品,在高档酒店特
别受欢迎,价格比普通蔬菜高出50%至100%。

8.目前,虽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热 潮已遍 及全国 ,很多 有志青 年步入 创业大 军,但 大学生 创业成 功率低 仍是一 个不争 的事实 。可以 说,我 国大学 生创业 还处于 起步阶 段,真 正实现 大学生 从入学 到毕业 、从毕 业到创 业,仍 需要全 方位、 多角度 、系统 化的理 念和实 践支撑 ,需要 更多的 社会力 量去思 考、探 索。因 此,要 想创业 成功, 仅仅具 有迎难 而上的 勇气是 不够的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4.1区域农业发展作业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4.1区域农业发展作业Word版含解析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读我国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2.下列关于A所在省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畜产品基地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1.D 2.B针叶樱桃性喜光热,怕低温冷害,果实中的维生素C含量越高,采摘后维生素C流失很快。

巴西彼得罗利纳是世界少有的针叶樱桃产区。

2008年,我国养生堂药业公司在彼得罗利纳建立含有维生素C的保健品生产基地。

下图为彼得罗利纳的地形和降水量,读图完成3—5题。

3.彼得罗利纳适合针叶樱桃生长,对其生长环境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地势低,日照充足B.距海较近,降水量大C.晴天多,紫外线强D.纬度低,昼夜温差大4.根据材料推测,下列地区最适合引种针叶樱桃的是A.成都B.哈尔滨C.三沙市D.拉萨5.养生堂保健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市场需求增加,种植面积扩大B.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C.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D.减轻环境压力,缓解人地矛盾【答案】3.C 4.C 5.D5.在彼得罗利纳建立含有维生素C的保健品生产基地,由于对针叶樱桃的市场需求增加,因此会导致种植面积扩大;能够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但由于工业的发展,环境的减压力会加大,人地矛盾会加剧。

故选D。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信息说明该区A.水资源短缺B.农业粗放经营C.劳动力数量少D.水土流失严重7.该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增施化肥和农药,提高单产B.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C.扩大耕地面积,保证粮食供给D.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科技投入【答案】6.A 7.D读中国农业十二五期间“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格局示意图,回答8—9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区域农业开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及其农业布局特点。

2.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条件和生产特点。

3.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开展方向分析。

4.区域农业可持续开展策略。

一、地理条件1.东北地区概况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

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2.自然条件自然条件表现影响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求,但易受低温季冷害影响地形高原、平原和山地地形相对完整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有机质含量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高3.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根底好。

交通兴旺,对外联系方便。

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

二、农业布局特点1.三大农业区的划分依据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耕作农业区:①分布: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②地位: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

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长白山区是我国珍贵药材产区。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局部林区草地,农牧和林牧结合条件良好。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其中,三江平原粮食商品率最高。

2.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

四、农业开展方向1.存在问题产生原因:人口激增以及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问题表现: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等。

2.可持续开展目标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三江平原
黑土、黑钙பைடு நூலகம்2.东北地区 土 广布,肥力较 高 ;耕 地集中连片。
辽河 平原
地形和土壤条件
种植业
渔业
农业 因地制宜
林业
副业
畜牧业
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 发达, 对外联 系方便
机械 市场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辽中南 工业基地
大连
人口
地广人稀,利于商品农业开展
地形
水源
气候

劳力
土壤
市场
机械
交通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热量满足作物一年一熟 •夏季光照充足 •降水充足 雨热同期
地形
水源 土壤
气候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机械
劳力
交通
地形多样
•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山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 地形 水源 土壤
气候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机械
劳力
交通
水源充足
生产基地
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
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3.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
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4.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
二、农业布局特点
看右图,找出东北 地区降水量和气温 分布有什么特点?
思考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从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总趋势是递减的。但受丘陵、
山地地形的影响,局部地区不符合上述趋势。

【教育资料】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实录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实录学习专用

课题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过程】情景设置新课导入播放音乐,展示图片---QQ农场图片学生观察(激发兴趣,引人学习课题)老师提问: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农场了都种了些什么?农场里同时种植了菠萝、甜菜甘蔗、油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在同一个农场里同时种植这些农作物?为什么不能?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农作物的播种要考虑哪些因素?同学们是否回忆起“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学生回顾,老师解说,总结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及分析的一般步骤。

从而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地理位置和范围教师引导学生结合P60图4.1东北地区的位置,让学生说出东北地区的范围及其纬度和海陆位置的特点。

学生活动:读图回答东北地区范围和地理位置范围:海陆位置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政治位置2、气候条件教师展示:东北地区气温降水图、中国温度带图和干湿区图,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学生读图回答(略)教师总结:东北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冬寒夏热,雨热同期探究活动:东北大米热销寿县超市,分组讨论东北大米质优受到寿县居民欢迎,这与东北气候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讨论:东北大米质量优于南方大米的原因。

教师小结:结合P61图4.2 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并解说东北大米的优质原因: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上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3、地形条件教师展示:东北地区地形图,请学生读图找出东北三大地形单元(山地、高原、平原)。

学生读图回答:教师评价并总结:山环水绕,平原沃野探究活动:假如我是规划师。

请学生结合东北地形特点,规划东北农业布局。

学生规划并回答。

教师总结: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合发展林业。

《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让学生:1. 了解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的概况和发展特点;2. 学会从自然和人文地理的角度分析农业发展要素;3. 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等工具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4. 提升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前预习:学生需提前预习本课内容,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主要农作物。

2. 地图分析:学生需利用地图,标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业区,并分析其气候类型和农业生产的优劣势。

3. 阅读资料:提供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相关资料,如农业政策、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情况等,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并提炼关键信息。

4. 思考与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力。

5. 完成练习题:完成一整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用以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

三、作业要求针对上述作业内容,本作业的要求如下:3. 作业要求(1)认真完成预习,了解并整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主要农作物,以备课堂讨论和提问。

(2)利用地图准确标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业区,并从气候类型、地形地貌、水源、土壤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分析过程需有逻辑性,用词准确,简明扼要。

(3)仔细阅读相关资料,并从农业政策、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技术、市场需求等方面提炼关键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4)在思考与探讨环节中,要积极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5)完成练习题时,要独立思考,认真审题,仔细作答。

练习题答案需清晰明了,表述准确。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依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地图分析能力、资料阅读提炼能力、思考与探讨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练习题的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将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下表是我国某省的农业统计资料,据此回答1-2题。

1.该省种植业生产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是( )A.总产量下降 ——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B.总产量下降 ——增加劳力精耕细作C.单产水平较低 ——加大科技投入D.单产水平较低 ——轮作休耕保肥2.影响该省蔬菜规模优势指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条件的大力改善B.水利工程的大力建设C.单产水平的明显提升D.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 km2,1月均温为-21~-18 ℃,7月均温为21~22 ℃。

下图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图回答3~5题。

3.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水平较低②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③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④人多地少,人口压力大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4.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目前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B.低温冷害更严重C.人均耕地面积减小D.洪涝灾害更频繁5.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A.退耕还草,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退耕还湿,发展生态农业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水果园艺业D.扩大耕地面积,进行规模化生产(2013·南昌模拟)2009年新疆番茄酱总产达到101.83万吨,成为继美国、意大利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番茄酱产区。

读世界主要番茄酱生产国原料品质情况和2010年价格比较表,回答6-7题。

6.番茄酱生产国中,番茄生产最主要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A .劳动力丰富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 .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D .土壤肥沃7.中国新疆番茄酱的竞争能力高,是因为( )A.科技投入大B.接近中亚市场C.质量好、价格低D.机械化程度高(2011·安徽文综)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

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8-9题。

8.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9.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推广蔗基鱼塘B.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2012海南卷地理、3~4)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

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

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

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①品种退化②产量过大③品质较差④销售渠道不畅A.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1.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A.提高产量 B.改善运输条件 C.推广良种 D.扩大销售渠道(2012上海卷地理(十))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

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

回答12-14题。

12. “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①地势平坦②光照资源丰富③降水丰沛④灌溉水源充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3 在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中,宁夏农业主要属于A. 游牧畜牧业B. 牧场畜牧业C. 旱作农业D. 水田农业14. 宁夏地理环境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了①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②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③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④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012新课标全国卷1~3)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5-17题。

15.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16.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17.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2012安徽卷文综、23~25)图7 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

完成18~20题。

2超然中学地理组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318.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A . ①③B . ③④C . ①④D . ②④19.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 .水源B .市场C .土壤D .机械化20.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6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0分)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我国规划重点建设七大农产品主产区。

下图为我国农产品主产区空间分布图。

(1)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华南主产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2)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和长江流域主产区都位于东部农耕区,但却是我国主要的畜产基地,分析其形成条件。

(3)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图中各主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双选)()A.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B.华南主产区要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C.河套灌区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D.长江流域主产区要加大农业投入,发展水利建设(4)甘肃新疆主产区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以某一问题为例,简析其成因及防治措施。

22.(2012四川卷文综39).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12分)材料二某大型末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16)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17)(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有点。

(8分)4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作业题答案1.C2.D 【解析】第1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省农作物的规模优势指数高,而效率优势指数低,说明该省农作物单产低,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

第2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省的蔬菜规模优势指数在提高,说明蔬菜的种植面积在扩大,这应与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增加有关。

3选D,4选D,5选B。

【解析】第3题,结合该地区的气温数据和土地利用构成可判断出该地形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出50年来其耕地面积大幅增加,这与“北大荒”的开发(外来人口涌入)和国家对粮食的需求增加有关。

第4题,50年来该地区的沼泽地和滩地大幅度减少,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也有所减少,湿地和林草地的减少导致其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大大减弱,使得旱涝灾害更加频繁。

第5题,该地草地面积比重小,不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退耕还湿,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

6选B,7选C 【解析】第6题,意大利、土耳其、葡萄牙和美国都具有一定面积的地中海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我国的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些地区夏季光照好,昼夜温差大,因而番茄的品质好。

第7题,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新疆番茄的品质好、价格低,因而番茄酱的竞争能力强。

8选A,9选C。

【解析】第8题,根据题干和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区域2005年比1979年湖泊面积大量减少而转化成耕地。

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环境效益减弱,空气的湿度减小,水生生物物种减少,干旱、洪涝频率增加。

由于该区域是辽宁西北部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这种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第9题,该区域位于辽宁西北部,降水量较少,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是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蔗基鱼塘主要适宜在降水量大的“珠三角”地区;本区由于降水较少,也不宜推广水稻种植;该区域草地资源少,而“大牧场放牧业”需要在地广人稀、面积广阔的草原地区发展。

10选B,11选C 【解析】第10题,从题干“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可推知,普通脐橙滞销的原因一是由于品质差,二是由于“喜获丰收”而带来的市场“供过于求”。

第11题,结合上题,注意题干“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供不应求”,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需推广良种。

超然中学地理组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5选C。

12选D,13选C,14选A【解析】第12题,“塞上江南”地区西北内陆,由等降水量线判读降水量较少,但光照强,沿黄河两岸地势平坦,引黄河水灌溉,水源充足,所以其优势条件为①③④。

选D. 第13题,宁夏平原虽然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但地形平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黄河流经此处,灌溉水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很好,主要以旱地种植业为主,因此选C.第14题,宁夏地处黄河流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南部降水超过400mm,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为半湿润地区,农业多以种植业为主,越往北,降水愈少,逐渐变为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也转为畜牧业为主,因此A项正确。

15选B,16选A,17选D【解析】第15题,根据题干的提示“耕地不断被挤占”,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和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对粮食增产影响不大。

第16题,改革开放以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太湖平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度快,水平较高,大量耕地被占用为建设用地,因而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

第17题,河南省是我国产粮大省同时也是我国人口大省,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地广人稀,人口相对较少。

18选D,19选B,20选A【解析】第18题,由图7耕地面积有下降的态势,但粮食产量除2003可能受自然灾害影响,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升,说明科技支撑和惠农政策的影响较大。

安徽粮食主要是冬小麦和水稻,冬小麦受劳动力因素影响较小,季风稻田种植业虽为劳动力密集型,但科技兴农和第三产业的发展,6增加农业劳动力的可能性不大。

第19题,蔬菜瓜果受市场影响大,其播种面积变化也大。

选B。

第20题,遥感技术平台能动态监测耕地变化,调查农作物分布和病虫害,监测农作物长势而估测粮食产量等(产品的市场跟踪是GIS的功能),选A.21.【解析】第(1)题,可从劳动力、市场、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可从市场、饲料、交通、科技、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黄淮海平原主产区水资源短缺,不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河套灌区主产区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既容易引起土地盐碱化,又会加重黄河下游水资源短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