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
教材分析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属于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第二单元的单元标题是“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本课所讲述的内容也是近代化所反映出的特征。本课重点不多,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的废除,简洁地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
2、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其特色和意义;
3、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联系现实,引导学生了解清末民初新式学堂和现代学校的异同,联系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了解《申报》等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情况的学习,认识到教
育改革的必要性,建立大众传媒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清末民初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和学习先驱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北大是很多人的梦想,你知道北大的来历吗?
(学生根据教材谈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一、教育:
(一)、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师:1898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戊戌变法,同学们回忆一下戊戌变法的内容,其中哪一条与京师大学堂创办有关?学生回答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教师给
予肯定,由此谈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并于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然后指出这是百日维新留下来的唯一成果。
师:下面,请同学们回答有关于京师大学堂的一些问题。
1、办学原则:以传统学科为主体,引进西方学科,中西结合
2、地位: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3、影响: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行理想主义教育
同学们,北大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自1898年开办以来,从这里走出了李大钊,胡适,钱钟书,邓稼先,杨振宁,走出了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百度老总李彦宏,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央视名嘴撒贝宁,就连毛主席当年也在北大做过图书馆管理员。据我所知,由12中考上四中然后考上北大的学生也有不少,努力拼搏,说不定五年以后,在座的某位同学就会领到北大的通知书。
(二)废科举,兴学堂
师:下面我们来看清末民初教育界的另一件大事,那就
是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同学们,《奏定学堂章程》将教育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生根据教材回答:初等阶段、中等阶段、高等阶段)教师提示学生这种划分跟我们今天的划分很类似。
师:新式学堂都要学哪些内容?办学原则是什么?
学生根据教材回答,需要学习自然科学学科,然后总结出中西结合的办学原则。
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关于科举考试的知识,从科举的考试内容等方面说明随着近代教育的发展和科举制的腐败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需求了,引出1905年的,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想一想:
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科学;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步的表现。
师:科举制从创立到完善,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选拔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科举制却又被废止了,从科举制的兴起到废止,同学们可以感受到一条什么规律?
(提示学生从“与时俱进”的角度回答。)
[让学生学会从历史事件中悟出道理,总结出规律,培养历史感无能力和对历史的现实应用能力。]
二、文化领域
(一)《申报》的创办
师: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的文化事业也逐渐在发展。
师: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的报纸是哪一份?
(学生根据教材回答:《申报》
★知识归纳
教师让学生根据教材归纳:《申报》的特色和影响
(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特色——紧密结合生活,属商业性质的报纸,内容丰富,新闻量很大注重真实性。
影响——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
(二)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师:你们知道新华字典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呢?
师:(简单介绍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师:你能概括出商务印书馆的特色和影响吗?
(学生根据教材:特色以编译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影响:是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本课小结
本课讲述了清末民初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自从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进行了各种近代化的尝试。这一时期的中国,教育文化方面不断被渗透着各种西方元素,往一种多元化和近代化的方向发展。本课内容比较简单,重点在于掌握众多的被认为“第一个……”或者“最大的……”知识点。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