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我国“双一流”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而在这个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国内高等教育的热议话题。
一、机遇1. 政策支持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地方本科院校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有利于提升办学条件和水平。
2. 人才需求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地方本科院校能够更好地满足地方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利于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3. 多元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在地方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4. 教学质量地方本科院校由于规模较小,更容易控制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满足学生需求。
二、挑战1.办学条件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薄弱,需要面临改善硬件设施,优化师资队伍等问题。
2. 专业设置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加强与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对接。
3. 资金投入地方本科院校的财政拮据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增加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资金投入。
4.学术声誉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需要面临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薄弱的挑战。
三、应对1. 提升办学条件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大对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的改善投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4. 建设校园文化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术氛围,增加院校的学术影响力和声誉。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地方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应对以上挑战,提升办学条件,优化专业设置,加大对院校的资金支持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地方本科院校在新时代更好发展的关键路径。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地方本科院校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成就,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双一流”建设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其发展也受到了“双一流”建设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地方高校的发展现状随着国家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的不断优化,地方高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一方面,地方高校依托地方政府和经济基础,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推进院校建设和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例如,河北地方高校河北农业大学通过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努力,实现了办学规模、学科水平、师资力量等多项指标的提升。
江西理工大学通过推进“双一流”建设和产学研合作,实现了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突破。
此外,地方高校还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强与海外高校的合作和交流,提升院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
二、地方高校面临的问题虽然地方高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地方高校整体水平与一流高校仍有差距,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也需进一步提升。
其次,一些地方高校面临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压力,而教育资源的短缺导致一些地方高校只能通过降低录取标准等方式扩大招生规模,使得素质下降和过度招生的问题日益突出。
再者,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也面临着体制机制、人才引进和对外交流等难题。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地方高校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推进科学发展。
首先,地方高校要加大“双一流”建设的力度,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
其次,地方高校要加强招生质量管理,坚持素质为本,提高录取标准,控制招生规模,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双一流"建设已成为了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方向。
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应用型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发展之路。
然而,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所面临的困境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对应用型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应用型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面临的第一个困境是学科建设不足。
相比于综合性大学,应用型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存在明显的短板,一些学科水平不高,师资力量不足,科研实力弱等问题相较于综合性大学存在较大差距。
这就导致了应用型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难以达到与之相匹配的高水平要求。
其次,应用型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还存在着招生与就业问题。
传统上,应用型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较高。
然而,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各类综合性大学纷纷增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导致了就业压力的增加,应用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再次,应用型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还存在着科研条件和经费支持不足的问题。
应用型高校的科研条件相对较差,很难支撑高水平的科研工作。
同时,由于经费支持不足,应用型高校在开展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面临很大的困难。
面对以上种种困境,应用型高校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应对。
首先,应用型高校应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水平。
可以通过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推动学科发展,提高学科竞争力。
其次,应用型高校应该与企业合作,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
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开展项目合作,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再次,应用型高校应该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研水平。
可以通过设立科研项目,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科研实力,提高科研产出。
总之,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应用型高校需要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努力提高学科水平,加强校企合作,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品牌影响力,最终实现高水平的发展目标。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教育事业的要求,国家实施了“双一流”建设,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高校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地方高校在这一发展背景下,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出发,分析地方高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
一、“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双一流”是指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015年,教育部提出了“双一流”计划,旨在通过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国际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一流大学是指综合实力强、国际影响大的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是指在某一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
“双一流”建设的出发点是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也是为了弥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相对不足的问题,提高我国整体高等教育水平,使得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二、“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的影响“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方面,通过“双一流”建设,一些地方高校有机会成为国家级一流大学或者一流学科,提升了地方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由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使得一些地方高校在资源和优势学科上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既有了机遇,也面临了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促进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地方高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1.资源分配不均衡地方高校与“双一流”大学相比,在师资、课程、科研资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地方高校难以在教学和科研上达到一流水平。
2.学科建设不完善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之一,地方高校在一些重要学科上相对薄弱,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与国内外一流学科相抗衡。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资源的调整和优化,地方高校需在适应和引领国家政策的独立思考如何更好地融入“双一流”建设,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地方高校的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例如学科建设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科研能力不强、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亟需通过有效的对策来应对挑战,找到自身发展的新动力。
本文将围绕加强学科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地方高校应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发展挑战,并提出相关对策思考。
本文也将展望地方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背景介绍】部分至此结束。
2. 正文2.1 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挑战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匮乏:地方高校相对于985、211高校来说,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科研条件等方面的资源相对匮乏,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 人才流失:地方高校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较差,往往会因为薪资待遇、科研条件等方面的不足而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影响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3. 学科建设不够完善: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往往存在短板,存在一些学科的发展水平不高、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整体学科实力不够突出。
4. 社会认可度较低:地方高校在名气和声誉方面往往无法与一流高校相比,缺乏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和吸引力。
5. 缺乏国际影响力:地方高校在国际交流和合作方面相对欠缺,国际影响力不足,导致学校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竞争力不足。
以上种种挑战需要地方高校认真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应对,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和突破。
2.2 对策思考一:加强学科建设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科建设不足。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在“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这些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需要面对来自高校竞争、质量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如何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了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双一流”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政支持。
政府为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给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拨款,使其能够更好地建设和发展。
2.政策倾斜。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政策上可以享受到一些优惠政策,如招生计划、教师编制等方面的倾斜,以加快其建设和发展速度。
3.创新发展。
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建设和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可以更灵活地制定教育教学方案,推动高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另一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双一流”背景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包括:1.高校竞争。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质量保障。
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相对较弱,面临着质量保障方面的压力,需要从多方面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教育质量。
3.人才培养。
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要求院校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做出努力。
为应对这些挑战1.优化学科布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自身条件等因素,合理优化学科布局,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从而提升自身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力。
2.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3.推进科研创新。
科研是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推动科研创新,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科研水平,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支持。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近年来,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在大学发展的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面临“双一流”背景下,既有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机遇在“双一流”建设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加大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地方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享有更多的自主权,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学科布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利用地方资源,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
二、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是各种挑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力量、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相对薄弱,急需进行改善和提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地方特色尚未充分发挥,地方资源的整合利用和本土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品牌建设、学科竞争力等方面亟需加强,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应对为了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1.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培养和支持青年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科研能力。
2. 发挥地方特色优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的优势,加强与地方企业、政府等合作,推动地方资源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实现共赢。
3. 加强科研创新。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4. 提升学校品牌。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从学科建设、教学水平、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着手,提升学校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倡议,旨在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升高校办学水平,推动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而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地方本科院校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当地人才培养质量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政府将加大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地方本科院校也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高的发展要求。
地方本科院校需要积极应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实现更好地发展和壮大。
【字数要求:2000字】1.2 问题提出在“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中,我们必须正视当前面临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领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办学条件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也制约了其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发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往往相对薄弱,缺乏优质的教学设施和实验条件。
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影响到科研力量的提升和学校的声誉。
师资队伍建设是每所高校都面临的重要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是如此。
由于这些院校起步较晚,往往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较大的障碍,包括师资数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培训不足等问题。
这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如何解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这些问题,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从机遇和挑战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旨在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字数:261】2. 正文2.1 机遇:政策支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双一流”背景下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在“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地方本科院校在新建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机遇和挑战,积极应对,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实现良性发展。
本文将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对之策展开阐述。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机遇1. 教育政策的扶持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和加大投入,地方本科院校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扶持。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地方本科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包括资金的投入、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设施的完善等,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地方资源的优势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建往往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包括人才资源、地理位置资源、科研资源等。
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视和支持,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地方资源,为学校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社会需求的增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建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1. 教育水平的不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往往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设施的改善,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
2. 学科建设的不完善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设置不够完善,专业设置不够合理。
面对激烈的高校竞争,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进行学科调整,拓展新的学科领域,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3. 学校声誉的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初期往往面临着学校声誉不够的困难。
这就需要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强化学校品牌建设、注重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
1. 优化学科设置,提升教学质量地方本科院校应当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合理调整学科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和就业率。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摘要】在“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机遇包括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以及地方需求和发展空间;而挑战则涉及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办学质量和评估压力。
针对这些挑战,应对措施包括加强与一流大学合作,以及优化学科设置和专业设置。
未来,这些地方本科院校将趋向于更加与一流大学合作,提高办学质量,迎接更高的评估压力。
随着“双一流”政策的实施,地方本科院校有了更多发展的机遇,但也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通过合作和优化的方式来应对这些挑战,才能实现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双一流”政策、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机遇、挑战、政策支持、资源保障、地方需求、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办学质量、评估压力、合作、学科设置、专业设置、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实施为地方本科院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
在实施“双一流”政策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如何提升办学水平、紧跟国际教育潮流的挑战。
“双一流”政策的实施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了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通过加大对“双一流”建设的投入,地方本科院校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人才和科研支持,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也面临着来自地方需求和发展空间的机遇。
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地方本科院校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 “双一流”政策的实施在“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正文:机遇一: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在“双一流”政策的实施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政府将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包括资金投入、项目扶持等方面的支持,这将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路径分析
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路径分析近年来,“双一流”建设已经成为国内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许多地方高校争相追求的目标。
这种建设路径旨在提升高校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提高学校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路径上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思考,以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投入与结构调整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路径上需要面对资源投入和结构调整的问题。
首先是资源投入,地方高校需要加大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实力等方面的投入,以提升学校整体实力。
其次是结构调整,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调整专业、学科方向和学术布局,使其更加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二、教学与科研并重在“双一流”建设路径上,地方高校需要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取得平衡,使得两者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首先是教学方面,地方高校需要提升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是科研方面,高校需要加大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支持和投入,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为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声誉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国际化发展与校企合作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路径上需要注重国际化发展和校企合作。
首先是国际化发展,高校需要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和科研理念,吸引国外优秀的学生和教师来校交流学习,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是校企合作,高校需要与社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路径上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首先是人才培养,高校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其次是学科建设,高校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学科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品牌。
五、文化建设与社会服务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路径上需要注重文化建设和社会服务。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钱晓田李大伟【摘要】就地方高校而言,其是组成我国高校的重要部分,在近些年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发展越发受到关注和重视。
我国教育部提出必须要重视和加快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观点后“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正式拉开序幕,我国地方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角由此拉响。
但是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地方高校的“双一流”发展造成较大影响,进而使其持续建设过程中存在众多突出问题。
所以,地方高校必须结合现阶段“双一流”建设背景就自身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展开全面且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双一流” 建设背景地方高校发展分析解决对策早在20XX年党中央联合国务院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了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战略部署,其属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举措,为众多正处于迷茫转型阶段的高校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有关部门提出并鼓励“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地方高校需要抓住发展机遇,迎难而上借鉴国内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理念及建设路径实现成功构建“双一流”大学的目标。
一、“双一流”建设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机遇分析我国国务院在20XX年年底明确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可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
20XX年1月教育部详细介绍了“双一流”大学的遴选流程、条件以及具体实施路径等内容,在为地方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提供完善实施路径和实施步骤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国家就“双一流”建设方案及具体方法进行颁布之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俨然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社会各界也由此提升了对“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注度。
在此种背景下我国国民开始逐渐认识到“双一流”大学建设是我国走高等教育强国之路有效途径的这一客观事实,其属于提升我国人才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地方高校在推进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完成建设一流大学和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就一流学科而言其是一流大学有效办学的基础与根本,而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设“双一流”大学战略为地方高校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是挑战也接踵而来。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地方高校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提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出发,对地方高校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和思考。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双一流”建设是教育部自2017年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这一战略的实施,为各高校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
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各地方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了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上的投入。
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等手段,地方高校也在向“双一流”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二、地方高校发展分析1.人才引进与培养“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这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在人才引进方面,地方高校往往面临着竞争力不足、吸引力不强的问题,这使得一些优秀的人才往往流失到了一流高校。
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高校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
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上相对滞后,这是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地方高校需要在学科建设上找准自身定位,突出自身特色,通过引进高水平科研团队、提升科研设施和条件等手段,提升学科水平和科研能力。
3.国际化发展“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加强国际化发展,这对于地方高校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地方高校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引进国际化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学生培养学生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
地方高校需要在学生培养上注重学科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三、对策思考1.合理规划,找准定位地方高校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定位,找准自身发展的定位和特色,注重突出自身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形成自身的品牌和竞争优势。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双一流”是指首批进入“双一流”建设的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中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影响力,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学科。
当前,“双一流”建设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地方高校要如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实现自身发展?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地方高校发展现状分析1.学科布局不合理地方高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学科布局往往受地域、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学科交叉覆盖度低、学科专业单一等问题。
这种学科布局不合理导致了高校整体实力不足,无法形成明显的学科优势。
2.科研水平相对滞后相比于国内一流高校,地方高校的科研水平相对滞后。
在科学研究论文数量、成果产出等方面存在不足,其科研活动主要集中在一些基础学科和应用科学技术领域,缺乏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对国际先进科研成果的引进与应用。
3.缺乏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过于依赖传统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缺乏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缺乏重视,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
二、地方高校发展对策思考1.优化学科布局地方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特长,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
通过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学科专业覆盖范围,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重点学科,形成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
2.加强科研创新地方高校应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投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和社会应用转化。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4.加强与一流高校合作地方高校要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的合作交流,借鉴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加强师资队伍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时代,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地方本科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正确认识机遇和挑战,做好全面的应对。
本文将围绕“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机遇、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一、发展的机遇1. 教育政策的支持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战略。
这一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鼓励并支持地方本科院校的建设和发展。
政策的推动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 教育资源的倾斜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在逐步加大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资源倾斜力度。
在研究经费、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等方面给予地方本科院校更多的支持。
这样的政策举措也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 社会需求的增长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一些基层单位、地方企业对于本土化的人才需求较大。
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地理位置优势和就业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这也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面临的挑战1. 学科建设不完善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相对薄弱,专业设置不够完善,导致在学术研究和科研力度上相对滞后。
这也限制了地方本科院校整体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 师资力量不足地方本科院校相比于国内一流大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缺乏。
这也制约了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3. 学生素质不均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的招生范围较广,学生的素质也参差不齐。
教学质量不稳定,也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的一个挑战。
三、应对措施1. 加大投入,改善硬件条件地方本科院校要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条件。
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路径分析
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路径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地方高校也积极展开“双一流”建设,力争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一、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术实力学科建设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
地方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突出优势学科,发展特色学科,不断提升学科竞争力。
地方高校还应积极引进国际高水平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术水平和国际声誉。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形成学科协同创新机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是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环节。
地方高校应该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地方高校还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拓宽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强科研创新,提升科研实力科研创新是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障。
地方高校应该积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加强科研成果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提升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地方高校还应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
四、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五、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地方高校要想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突破,需要积极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科研创新,拓展国际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希望地方高校能够在“双一流”建设中不断探索,积极创新,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字数:544】。
“双一流”背景下关于西部高校学科发展的思考
“双一流”背景下关于西部高校学科发展的思考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全国范围内,高校开始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力求打造一流的学科品牌,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如何在“双一流”背景下促进西部高校学科发展,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学科布局,突出西部特色西部地区的高校在学科布局上应该注重发挥地域优势和资源禀赋,突出西部特色,避免盲目跟风。
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应该立足本地实际,深挖地方特色学科,发展农林牧渔等相关学科,提升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科技需求,加大科研投入,培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推动学科成果向地方经济社会转化。
二、加强学科交叉,促进创新发展近年来,学科交叉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学术热点。
西部高校应该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创新。
通过搭建学科交叉平台,促进跨学科研究合作,引导学科间的交叉借鉴和资源共享,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高层次人才。
学科交叉可以为学科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学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为西部地区的高校注入新的活力。
三、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提升学科竞争力西部地区的高校应该积极引进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人才,注重学科领域内的学术团队建设,提升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学科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通过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为学科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学科成果转化为了提升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西部高校应该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学科成果的转化。
特别是在高校所在地的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中,学科成果应该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
通过与地方企业和政府的深度合作,将学科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提升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双一流”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双一流”建设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这一大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合理应对。
本文旨在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双一流”背景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机遇:1.国家政策支持: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鼓励地方政府投资兴办本科院校,并给予政策扶持,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地方资源优势:各地方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可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有利支持。
3.市场需求增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了发展的市场空间。
二、挑战:1.办学条件不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起步较晚,校园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较欠完善,办学条件不足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2.学科建设薄弱: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科研实力弱,影响了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3.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思路相对陈旧,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就业率低,社会认可度不高。
三、应对策略:1. 深化与重点高校的合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通过与重点高校的合作,在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技术、经验和资源的交流共享,提升学校整体实力。
2. 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国外高水平专业课程和人才,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3. 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投入力度,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提升学校的整体品质和吸引力。
4. 加强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主干学科的培育力度,引进高水平师资,提升学校的学科实力和竞争力。
5.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对接:深入调研,深化专业设置,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我国在2015年11 月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代表着“双一流”建设方案正式出炉。
但我国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应根据国情需要进行建设,同时要有我们国家的特色,而不是一味照搬国外的版本。
以下是笔者根据我国国情和借鉴外国的建设经验对“双一流”背景下高校转型发展进行的思考。
一、“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意义“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推进势必会突破历史的局限,为地方高校进行良好转型发展提供契机。
不管是从宏观的政策层面还是从院校的主体层面,都会促使当地高校在各自的领域中追求卓越和争创一流,从而以创造出优秀成绩作为杠杆,充分激发高校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发展的活力,以提高当地高校教育的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同时也能防止课程和知识的重复交叉。
“双一流”建设方案对当地高校的分类管理、分类评估和分类发展进行改革创新,为当地高校的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进行大胆的探索,让各个领域、类别和层次创新出高水平的教学模式,以达到百花齐放、争创一流的良好竞争局面。
“双一流”的政策给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多样性的发展机遇,而且主导着未来五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方向,让地方高校得以抓住良好机遇,并乘势而起,追求卓越、跨越式发展。
二、“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能力的建设1.树立起创新意识和创业型理念随着经济时代的高度发展,“双一流”将地方高校推向全新的时代。
在区域性创新总体系中,地方高校是主体,已不再是简单地向社会提供人才资源。
创业和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当下高校拓展的新使命,为国家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创新作用。
创业型大学具有浓烈的创新创业精神,是一种全新式的教育模范,不仅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而且有着强大的商业和成果转化能力,是推进区域经济更好发展的发动机,是当下“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需求。
知识资源向知识资本转化是创业型高校典型的特征,只有满足社会主体的需求才能体现出市场的价值,才能转换成资本的形态。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困境及突围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困境及突围近年来,中国教育界兴起了一股“双一流”的建设热潮,各地高校纷纷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以提升自身的学科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这股浪潮中,地方高校所面临的学科建设困境也逐渐浮出水面。
面对“双一流”背景下的挑战,地方高校该如何突围呢?一、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困境目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存在诸多困境,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支持不足。
地方高校相对于985、211高校来说,拥有的资金支持远远不足,这导致了高校在学科建设上的投入不足,难以有效提升学科实力。
2.人才队伍不足。
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中面临人才队伍不足的问题,缺少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研究骨干,难以形成科研合力。
3.学科交叉融合不足。
地方高校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足,长期以来形成了学科壁垒,难以形成多学科协同发展的格局。
4.科研平台薄弱。
地方高校科研平台整体薄弱,设备设施不足,科研条件差,难以支撑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
二、突围之路针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寻求突围之路:1.多渠道筹集资金。
地方高校可以积极争取来自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资金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加学科建设的投入。
2.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扩大引进高水平人才的规模,加强对本校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培养,积极建设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学科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
5.加强产学研结合。
地方高校可以加强产学研结合,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和科研项目,充分发挥科研成果转化的潜力,促进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作者:钱晓田李大伟来源:《商情》2020年第23期【摘要】就地方高校而言,其是组成我国高校的重要部分,在近些年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发展越发受到关注和重视。
我国教育部提出必须要重视和加快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观点后“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正式拉开序幕,我国地方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角由此拉响。
但是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地方高校的“双一流”发展造成较大影响,进而使其持续建设过程中存在众多突出问题。
所以,地方高校必须结合现阶段“双一流”建设背景就自身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展开全面且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双一流” ;建设背景 ;地方高校 ;发展分析 ;解决对策早在2016年党中央联合国务院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了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战略部署,其属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举措,为众多正处于迷茫转型阶段的高校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有关部门提出并鼓励“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地方高校需要抓住发展机遇,迎难而上借鉴国内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理念及建设路径实现成功构建“双一流”大学的目标。
一、“双一流”建设理念的提出与发展机遇分析我国国务院在2015年年底明确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可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
2017年1月教育部详细介绍了“双一流”大学的遴选流程、条件以及具体实施路径等内容,在为地方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提供完善实施路径和实施步骤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国家就“双一流”建设方案及具体方法进行颁布之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俨然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社会各界也由此提升了对“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注度。
在此种背景下我国国民开始逐渐认识到“双一流”大学建设是我国走高等教育强国之路有效途径的这一客观事实,其属于提升我国人才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地方高校在推进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完成建设一流大学和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就一流学科而言其是一流大学有效办学的基础与根本,而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设“双一流”大学战略为地方高校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是挑战也接踵而来。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需要秉承的发展理念(一)明确发展定位就地方高校而言,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促进办学的首要任务是就现阶段自身实情做出全面理性的分析,并以“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明确的要求与目标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方案提出的建设关键时间节点促进特色学科建设和完善,由此可在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推进发展。
地方高校需要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原则作为明确定位的基准,并由学校类型、功能、目标等多个角度展开全面、细致的分析。
首先,地方高校类型。
就地方高校而言需要转变以往追求综合学科体系建设与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侧重点,需要在全面分析自身客观实情的基础上认识到哪些事情可做、哪些实情能做,进而在自身能力范围以内完成具有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
其次,地方高校功能。
地方高校的主要功能是就大量具有精湛技术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进行培养。
由社会分工实情展开分析可以发展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仅需要大量具备扎实基础的研究型人才,具有精湛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也十分缺乏。
所以说,地方高校应当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情就自身人才培养模式作出调整,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最后,地方高校目标。
地方高校需要在就自身真实办学实力和具体状况进行明确分析与综合考虑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办学目标,并落实建设区域一流院校、发展本校优势学科的根本目标。
(二)秉承错位发展地方高校以错位发展理念为主要指导可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前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如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对比高水平的综合院校可以发展二者差距十分明显,所以说要想在保证地方高校长远发展的同时兼顾地方发展需求必须就现有战略理念进行调整,在回避现阶段主要竞争冲突的同时去大胆尝试全新的且不以竞争为目的的空间范畴。
在此过程中重视创新、走在潮流前端,继而在全新角度中推进错位发展。
和而不同、内在和谐为错位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以创新思维分析现阶段自身发展状况并明确发展优势,在扬长避短的同时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三)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建设区域一流院校的根本应当确立为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属于地方高校就自身综合实力进行强化的关键任务。
人才培养质量是评判一所院校或者一个学科能否满足一流办学水准最主要的标准。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然发展为知识经济社会,所以应当将具备创新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培养作为我国当前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对于地方大学而言,就创新型人才进行培养不仅是其办学的最终目的,更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直接源动力。
所以说,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并将大量高品质专业人才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发展中心,继而保证自身的发展地位。
重视人才质量的办学理念,不仅属于始终贯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使命观与责任观,更是处于复杂、多变社会关系体系中地方高校应当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是其自身职能的坚守。
地方高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理念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体现:第一,地方高校需要始终贯彻人才培养的发展核心,并以此为基本就整体科研能力进行强化;第二,需要始终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兼顾个性发展,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地方高校只有始終坚守人才培养质量的办学观念才可促进自身办学质量的提高,在确保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上彻底废除以结果与教学内容为核心的质量教学观。
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推进地方高校发展的实践路径(一)构建多样化评估体系,有效规避趋同定位现阶段我国地方高校存在盲目消防国内重点大学办学模式的普遍现象,或者直接将与重点大学相同类型、相同办学层次的发展理念进行照搬,所以发展定位趋同现象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十分严重。
地方高校之所以出现定位趋同的现象,并且十分迫切的想要实现“升级”目标的现象与其经费不足存在直接关联,而院校规模、培养学生类型及学科门类等内容均直接影响地方高校的经费状况。
综合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可以发现评估体系相对单一是造成地方高校经费紧张问题与发展定位趋同问题的根本原因,因评估体系的单一性使得地方高校存在朝同一标准努力的现象。
所以,要想解决目前阶段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费紧张和定位趋同问题必须就多样化的评估体系进行构建。
此外,由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的分析也可以得出因社会分工存在差异,所以现存职业岗位各有不同的结论,因此需要多种类型和多种层次的复合型人才,而要想实现此教育目标必然需要建设种类多样的院校。
但是我国当前阶段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明显倾向发展研究型综合院校的弊端,对于其它具有个性或者特色的办学则相对忽略。
此种社会背景一定程度促进了地方高校对办学规模扩大及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盲目追求,也由此引发了地方高校存在发展定位趋同的现象。
所以就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进行构建是社会发展与教育领域进步的共同需求。
在就多样化的评估体系进行制定时需要将不同院校的办学特征与具体类型作为直接依据,以院校类型为立足点明确分类标准的同时完成多样化评估体系编制的目的。
将我国不同类型的地方大学置于此体系内可就应用型大学层次低于研究型大学的现状进行有效改善,成功树立地方高校发展应用型院校信心的同时解决地方高校发展定位存在严重趋同的问题(二)立足区域发展,重视社会岗位需求对接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教育领域竞争激烈程度也处于持续加剧之中,部分地方高校为了早日实现发展、追赶国内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在未全面分析区域经济需求、社会模式、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盲目照搬一流大学办学模式,不仅引发了后续脱离本校真实办学状况的现象,还导致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严重背离的后果。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其是构成我国高校的重要部分,必须在抓住建设时机的同时立足区域发展并明确自身优势,只有如此才可在遵循错位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成功跻身一流高校之列。
于学科建设而言,地方高校需要将地区经济实况与自身实际水平为基础发展个体优势,就其它高校尚未设置的学科或者专业进行构建,发展特色办学理念;就人才培养而言,地方高校需要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就应用型的创新人才进行培养。
其中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错位发展的关键点,所以地方高校必须提升重视并将特色办学与地方经济进行关联,而产学研一体化是此种办学背景下的最佳方案。
地方高校要想有序推进产学研办学模式,必须始终贯彻学校为主导、地方政府为引导、地方企业为参与者的协作体系,可由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发展:第一,政府发挥职务功能。
地方政府应当积极参与地方大学的特色办学之中,并通过自身宏观调控、组织沟通、政策制定等导向功能的发挥与管理策略的转变提升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的规范性,激发地方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
地方高校需要将为区域发展提供针对性服务的理念作为基础与企业制定长久合作政策,在重视产学研模式推进的同时就良好合作氛围进行营造;第三,地方企业为地方高校发展建言献策。
当地企业相比地方高校更加了解區域经济与岗位需求,所以可在高校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强化高校办学针对性与特色性的同时强化政府、学校与企业的三方合作,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坚持创新培养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问题在近些年来越发突出,比如过分重视人才培养的统一性,而相对忽略学生个人能力与个性特征的发展;教学过程中不仅未就教学理念进行创新而且仍旧延续使用陈旧教学模式等,不仅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不符,而且无法满足人才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所以,地方高校需要提升对创新育人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当前实情与教学需求就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实践创新培养理念。
可通过以下几点推进:第一,贯彻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地方高校需要落实全方位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在提升对人才质量重视程度的基础上转变以学校、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做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不仅要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体制机制建设、教学资源保障等众多方面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还需结合办学实情完成一切以服务学生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建设;第二,教学内容与课程编排更新。
地方高校需要以学科发展动态及社会发展需求为指导完成教育内容与课程编排的更新。
在此过程中要就科学与科研一体的基本原则进行落实,并践行科研和教学实践融合的教学方式,提升科研育人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综上,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要想抓住机遇突破困境必须由多方面努力和实践。
地方高校在以“双一流”建设理念和建设方案为指导促进办学的过程中必须就自身实情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并深入探索地区经济发展实况和岗位需求,以此达成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成功跻身一流大学之列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