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下期高一学科竞赛历史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

这位先贤是( )A .大禹B .神农氏C .李冰D .郑国 2.李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用过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是( )A .铁锄B .曲辕犁C .翻车D .棉衣 3.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这反映 了( )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4.中国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下列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②④⑤C .①③②⑤④D .①②③⑤④5.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这里的“本业”指的是( )A .工业B .手工业C .农业D .商业6.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

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A .秦汉B .隋唐C .宋元D .明清7.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 .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C .《诗经〃卫风〃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 .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者己相当发达。

” 8.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江苏省连云港市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附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附答案)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31.(1)由军事、治安到兼顾征税、财务(1分);商品经济发展。

(2分)
(2)规模扩大;出现专业市镇;出现雇佣劳动。

(3分)
(3)严重依赖自然经济;受高额赋税压迫;社会基础脆弱;重农抑商政策等。

(4分)32.(1)清政府(1分);奖励实业(2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加深;巨额赔款。

(2分)
(2)民初政局混乱,不利于经济发展(1分);答案一,赞同,理由:经济发展需要社会稳定和政府支持,民国初年政局混乱不具备此条件;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能实现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理想。

答案二,反对,理由:辛亥革命扫清一些障碍,激励资产阶级投资实业;一战西方列强放松侵略和人民爱国运动支持,民国初年出现“短暂春天”。

(任选一种说明理由,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也可酌情赋分,4分)
33.(1)人民生活改善、商业活动恢复、工人工资增加;(3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分)(2)问题:商品匮乏。

原因:计划经济(或斯大林模式);农轻重比例失调等。

(3分)(3)扩大农民自主权;(1分)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2分)34.(1)目的:世界繁荣与和平(1分)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马歇尔计划等。

(3分)
(2)美国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美元固定汇率(让美元浮动);(1分)背景:国内经济陷入“滞胀”,经济危机;国际因素:欧、日经济重新崛起,美国全球经济霸主地位相对下降,等。

(2分)
(3)美元量化宽松政策;(1分)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冲击。

(2分)。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1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1

历史试卷(B)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结合西周分封制有关知识,观察孔子十四世祖示意图,由此可以得出孔子是受封于()图1A.宋的商朝旧贵族后裔B.鲁的周公长子后裔C.宋的姬姓贵族后裔D.鲁的微子启后裔2.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

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

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由此可见,“中朝”()A. 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 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 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 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3.如果要研究明代设立内阁制的情况,以下哪些古籍应在查阅之列?()①《东京梦华录》②《明史·职官志》③《明史·太祖本纪》④《明成祖实录》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②④4.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

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B.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C.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5.“(决议)指出:当前时局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并吞全中国,……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

这一决议应该出自中共()A.二大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 .七大6.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A.火车时代,堪比道家所言“乘风而行”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7.“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

早在十九世界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唐山一中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命题人:张梦芬审查人:陈雪征说明:1.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2.将卷Ⅰ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黑色笔迹的署名笔答在答题纸上。

3. 卷Ⅱ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 5 位。

卷Ⅰ(选择题共75 分)一、选择题(共50 小题,每题 1.5 分,计 75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史料记录:“所种之地,惟以伐木,放火燃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段资料反映的耕种方式是A.铁犁牛耕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2.与成语“颠沛流离”、有条不紊”、“有条不紊”等有关的制度是A. 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封建土地全部制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成百上千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波及诸侯战争、土地互换等内容。

学者推测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区B.周代的重要国都C.秦代的阿房宫旧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4.以下为商朝出土的青铜器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朝青铜锻造业发达②青铜用具波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④金属制品已应用于农业生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5.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此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对于国家的这类理解,主要反应了我国古代A.特别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特色6.察看以下图片,图一至图三的变化主要说了然图一骨耜图二石犁图三六角形铁锄A.生产工具由石器到铁器演变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C.中国古代人民勤奋朴素D.生产力水平提升7.有史学家说:“ ( 春秋战国期间) 完整的、自由的土地全部权,不单意味着毫无阻挡和毫无限制地据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

”此现象出现的根根源因在于A. 手工业的进步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C.商品经济的发展D.封建土地私有制确实立8.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对于农业的表达,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 候 ) 之为宝”。

四川省遂宁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历

四川省遂宁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历

遂宁市高中2017级第二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 我国有如下谚语:“及时刈艾(除去杂草)仓必满溢”“施粪如用药,适度为佳”“麻黄种麦,麦黄种麻”“深耕三尺三,来年必丰年”。

这些谚语最能说明我国古代A. 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五谷丰登,生活舒适D. 传统文化底蕴深厚2. 《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这说明当时A. 草市不是法定的正式之市B. 市都集中于州县所在地C. 市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D. 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3. 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A. 井田制B. 封建土地私有制C. 均田制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 能够说明唐代手工业发展特点的史实为A. 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B. 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著名的有定、汝、哥、官、钧五大名窑C. 城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D. 有一套“错纱配色,综线挈花”棉纺织技术5. 宋朝时期,本来衣食国家、与市场联系有限的士卒、宗教人士、官吏、皇室成员等人也积极介入商业,使宋代从事市场交换活动的人群变得复杂起来了,真可谓“全民经商”。

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经济的日益繁荣B. 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C. 重农抑商政策的放宽D. 社会上层可倚权获利6.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清代的盛衰》一文中作出如下判断:“清朝的衰机,可以说是起于乾隆之世。

2014-2015下期期末高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4-2015下期期末高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4-2015学年度下期期末高中抽测调研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DDCAB DBABC ADCAA DCCDB ADBBB CDAC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2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8分,共40分)
31.(1)宋代打破了市坊的限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在部分地区出现并发展;明朝中期,私人工商业超过了官营工商业。(答出两点即可)(4分)
(2)珍妮机、水利纺纱机、水利织布机等。(答出两点即可)
影响:专利制度保护发明的财产权,激发了人们的发明创造力,推动了工业革命发展。(4分)
33.(1)新经济政策的推行。(2分)
(2)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巩固国防的需要;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薄弱;吸取当时中国的教训。(3分)
(3)表现形式: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果:基本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5分)
(4)原因:西方国家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事例: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影响: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6分)
(5)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手段,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2分)
(2)经济:虽严禁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但私人海上贸易频繁;
思想:思想文化交流较少,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和传教士。
评述:使中国丧失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动工业化的契机;阻碍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处于劣势。(8分)
32.(1)主要表现: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影响:大量的廉价棉纺织品流入印度和中国,造成当地传统棉纺织业的破产;中国和印度被迫卷入世界市场。(6分)

河南省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精英对抗赛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精英对抗赛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2014年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

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

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A.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 B.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C.粉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D.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2. 下面是封建社会实行的均田制示意图,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均田制始于隋唐 B.均田制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C.均田制保证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D.均田制下的农民必须对国家承担义务3.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 亿亩。

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

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

“边际之地”的增加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B.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C.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D.反映出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4. 《史记·平准书》载“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

”据此可知A.古代官营手工业产品从不投放市场 B.汉代民营手工业受到官营的压制C.西汉官营手工业经营管理制度落后 D.战国末期开始实行盐铁专营政策5.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

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

”材料反映明代A.闭关政策根本无法实施B.南方跨区域的商品贸易活跃C.中国手工业地区分工加深D.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现象6. 明清时期的晋商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其经营的盐、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及金融业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

晋商的活动,不仅成就了许多富商巨贾和商界精英,也推动了山西经济的进步。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晋商的活动促进了明朝商品经济发展②闭关锁国政策并非完全禁止对外贸易③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己被完全取消④晋商经营的商品种类和经营范围广泛A. 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③④D. ②③④7. 朱元璋对户部臣僚说:“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一农执耒而百家待食,一女事织而百夫待衣,欲人无贫,得乎?”这一理念A.强调了农业发展的重要 B.导致了崇商风气的兴盛C.重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摒弃了传统的抑商政策8.元代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试卷

哈师大附中2014 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8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 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

… … 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 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 ) A .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 .推动国民大革命历 史 试 卷(文)C .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D .实现人民民主专政本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 内。

2 .选择题必须使用2 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 .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 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 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沽,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40 小题,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 .5 分,共60 分) 1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 演变。

这体现了 ( ) A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2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 .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C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D .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3 .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 的 比 例 图, 观 察 图 示 信 息, 对 于 雅 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 .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 .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4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9 .“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 所负的世界历史使命的理论。

中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

中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指定位置上,务必写好座位号;2.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 考试结束后,答题卡、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选择唯一正确答案,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耕作方式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D.赋税制度的变化2.“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节目(下图)。

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

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月冷》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意”就是最早的记述。

“鞭打春牛”的习俗,反映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C.是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的标志D.说明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巨大影响3.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任地》:“时至而作,渴时而止。

”以上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C.尊重自然规律D.注重因地制宜4.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升空,30年前(1980年)湖南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包含“嫦娥奔月”内容的帛画,由此可以看出①丝织品是当时百姓的主要衣料②汉代丝织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③汉代的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超④中国人二千多年前的飞天梦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邯郸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邯郸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邯郸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 2015.06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8道题。

其中1-25题为选择题,26-28题为非选择题。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3.做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精耕细作B.铁犁牛耕 C.封建土地私有制D.自然经济2.“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乃反,市罢,遂不得履”。

材料中的“市”A.体现了草市的特点B.主要商品是农产品C.与坊的界限被打破D.受时间地点的限制3. 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

牛一头授田三十亩,以四牛为限。

露田禁买卖,老死还政府。

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说法正确的是A.统一分配了全国的土地B.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C.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D.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4.“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

如果这一土豪生活在唐朝,不可能成为他显摆资本的是A.灌钢法制作的钢刀B.精美的青铜酒器C.艳丽柔和的粉彩瓷D.胎质细洁的白瓷5. 范仲淹在一篇赋中写道“器以象制,水以轮济,假一毂(gǔ)汲引之利,为万倾生成之惠”,他所描述的工具是A.翻车B.筒车C.水排D.风力水车6. 请你给下图确定一个主题,这一主题应该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B.“民族工业的春天”C.“实业救国的浪潮”D.“近代工业的起步”7. 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

广东省湛江市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广东省湛江市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湛江市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必修二)(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达地区的最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耜耕C. 铁犁牛耕D.集体耕作2.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汇。

以下各项,反映秦汉时期我国手工业较全面的一组是:A.青瓷、丝路、水排、黄道婆B.青瓷、丝路、水排、用煤冶铁C.青瓷、丝路、灌钢、曲辕犁D.青瓷、水排、缂丝、海禁闭关3.2000年前后,多位学者到徐闻县考察,发现汉代“万岁”瓦当、汉墓等文物遗存,结合古代文献记载,你认为徐闻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最早可以从哪个朝代开始:A.夏朝B.西汉C.宋朝D.清朝4.史书记载,明太祖意识到通过海路,也可以与番邦交通,如果不禁止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恐怕大家都会不思劳作,纯事商业。

为此,朱元璋:A.实行海禁政策B.秉承抑商政策C.派郑和下西洋D.废除丞相制度5. 16世纪,松江的棉布在全中国打开销路,徽州商人汇集到棉布生产地,他们携带资本,参与了从棉花到织布的生产全过程。

这一材料反映:A.晋商的勃兴B.徽商的崛起C.粤商的发展D.闽商的衰落6.近代化就是近代的资本主义化,核心是工业化。

根据这一核心,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7.“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

”材料中“中国富农大贾仿造洋机器制作”产生了:A.洋务派的军用工业 B.外商在华的近代工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企业8.甲午战争后,状元及第之后的张謇对官场绝望,认为中国要不贫不弱,除了振兴工商业,决没有其他办法。

于是在南通建立了大生纱厂。

此举开创了:A.中体西用思潮B.预备立宪运动C.实业救国思潮D.收回利权运动11.以下关于三大改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保证了工业化的进行。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卷(范围:必修二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说: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古人所说‘乱’而后‘治’,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这种……生产结构在起作用。

‛‚这种生产结构‛的特点是()A.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B.男耕女织分工合作经营C.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D.以重农抑商为主要政策2.古代农业社会中自耕农和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本质区别是()A.是否拥有土地所有权 B.是否向国家承担赋税徭役C.拥有土地多少不同 D.经营方式不同3、有学者说:‚中国的丝绸工业具有长期发展的历史,技术比较进步,成本比较低廉,产量比较丰富,所以中国产品能够远渡太平洋,在西属美洲市场上大量廉价出售,连原来独霸该地市场的西班牙丝织品也大受威胁。

由此可知,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就其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历史。

‛这页‚光荣历史‛最有可能属于()A.黄河中下游平原 B.太湖流域C.海南岛 D.东北平原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道:‚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

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

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

‛这段话揭示了中国()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B.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D.历代政治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5.甲同学根据材料一‚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年)曾下令:‘京夜市,宜令禁断。

吉林省延边二中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吉林省延边二中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延边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8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20分)两部分,试卷共8页,共二大题,41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2B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卡内)1.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2.“直到汉武帝时期……发现铸钱和煮盐对国家赋税的极端重要性,由此催生了在中国历史上时断时续实施了长达2000余年的‘盐铁官营’政策。

”这一政策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B.推动了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C.彻底解决国家赋税问题D.催生了富商大贾的出现3.在宋代,以往“厚往薄来”、“接以仁义”、“示以绥怀”的观念和企图通过海外贸易关系宣示皇家“声威”的虚骄心理有了转变,转向讲求实际的经济效益。

这表明A.统治者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B.统治者认识到了海外贸易的重要性C.海外贸易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D.闭关锁国政策不适应时代发展潮流4.《明史·食货志》记载:“洪武二十年,命国子生武淳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

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日鱼鳞图册。

”下列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A.鱼鳞图册是全国正式出版的地图B.鱼鳞图册是全国赋役征收的依据C.鱼鳞图册是全国人口普查的依据D.鱼鳞图册是全国水利治理的依据5.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6.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4一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2015. 7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1-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第II卷(综合题共52分)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8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共计52分)25.(18分)(1)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官商勾结,商人势力过大;商人兼并土地,农民失地流亡;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物质基础。

(任答3点,6分)(2)说明:宋代城镇经商打破了市、坊地域限制和经营时间限制;民间出现流通纸币“交子”;商业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任答2点,4分)明清时期农副产品进人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出现地域性“商帮”;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期,私人工商业发展一度超过官营工商业。

(任答2点,4分)(3)影响:推动了传统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巩固政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2分)到封建社会晚期,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品经济发展,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阻碍了社会进步。

(2分)26.( 18分)(1)进程:图①说明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出现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

图②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以英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4分)(2)条件:英国的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和原料来源;18世纪英国建立起殖民帝国,殖民打一张打一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打一大了国内市场;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价廉物美的工业品在市场竟争中占据优势。

(任答3点,6分)(3)原因:世贸组织是中国经济融人世界的最重要平台;中国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主动参与世界市场竟争;学习他国经验,引进资本和技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增强国力;中国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014-2015年第2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高一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年第2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高一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年第2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高一历史试卷及答案2014-2015年第2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2014-2015年第2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2014-2015年第2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 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

“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

由此表明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C.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D.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2.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强化B.“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C.社会政局动荡D.小农经济逐步形成3.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

“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4.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中认为“ 江南是明清时期中国原始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与此论断最相符的是江南地区的工场A.出现了雇佣的生产关系B.分工极为细密C.雇主拥有雄厚的资金D.原料特别充足5.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入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

材料反映出A.政府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政策B.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C.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D.政府对工商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6.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这主要包括①壮大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②分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③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④传入了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和机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烟台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统考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烟台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统考

高一历史模块检测(A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非网上阅卷的,请将第1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网上阅卷的,请将第I卷答案涂在答题纸选择题答题区,将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诗《田家》中写道:“倚杖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这反映了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考查小农经济。

材料“倚杖看妇织”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材料“登垅课儿锄”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二者相结合,正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故应选B。

2.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

”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手工业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答案】C【解析】题干中“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指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出现且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此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是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B、D项不是根本原因,故应选C。

3.马克思曾说,在珍妮纺纱机发明之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出一个双头人容易”。

改变马克思这一断言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中国的A.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元朝时期黄道婆创造了新式纺车,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4.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开始推广B.民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C.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

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评估测试高一历史试题2015.05(考试范围:必修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写在选择答案表格中.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2.马戛尔尼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日记中说,中国人“一切思想概念都出不去本国的范围……他们的书上很少提到亚洲以外的地区”。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儒家思想的保守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交通、通讯工具的落后D.政府禁绝海外贸易3.《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幅“公田不治”的景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周王室的衰微B.私田的大量开垦C.兼并战争频繁D.土地转让的停滞4.西欧中世纪的农户如法国的农户每份地是13公顷,折195市亩;而秦汉时期中国自耕农的理想份地是“百亩之田”,相当于31市亩。

由此分析错误的是A.说明中国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B.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表现C.导致铁犁牛耕的使用D.说明中国耕地承受的人口压力大5.“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A 、曲辕犁 B、耧车 C、筒车 D 、水排2、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丝织品、景德年间瓷罐、唐三彩、哥窑瓷瓶、珐琅彩。

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A.唐朝 B.北宋C.南宋D.清朝3、《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①人烟稀少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高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D.③④4、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主要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也转移到了A.红海沿岸B.地中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 D.大西洋沿岸5、某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哪一项需修改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C.汤姆打电话约玛丽周末参观工厂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6、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

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

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7、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中国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哪一领域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军事工业8、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下期高一学科竞赛(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60分)1.荀子说:“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

”材料说明的核心问题是( )A.古代社会呈现出非常严格的等级B.“持手而食者”指的是社会的下层C.社会下层不按宗法结成宗族集团D.宗法制是贵族的“氏族”组织法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 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C. 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3.《旧唐书·王起传》说:“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

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

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

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 )A.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B.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C.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D.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4. 杨家将的故事是根据宋太宗时期西路军副帅杨业的故事改编的。

杨业是前方作战的将军,本应该具有较大的自由权,但却受到皇帝、正帅和监军等多方面的制约,只能绝对服从不得应变,最后战死沙场。

除了以上的制约,他还受到谁的制约?()A.丞相B. 枢密使C. 三司使D.通判5.读图1,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图1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6.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B.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D.独主是指皇帝实行长官任命制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一现象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A.秦朝、汉朝、唐朝B.汉朝、唐朝、明朝C.西周、秦朝、三国D.战国、汉朝、宋朝8.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它是汉代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以下关于九品中正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正”是在中央设置的负责评定等第的中正官B.“九品”指中正官据人物的才能按九等进行评定C.选官方式的封闭,便利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D.“中正”所评定的品级即被评人所授官职的品级9.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C.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10.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

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1. 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载:二十七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

”这段材料说明( )A.不仅外国人对圆明园进行了洗劫,也有中国人参与了抢劫B.在夷人劫掠的过程中有不少中国人极力阻止C.作者是圆明园遭劫的亲历者,就是第一手史料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2.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

”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

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B.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C.“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D.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13.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

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

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学者观点的是()A.中华民国是各方力量妥协的成果B.清末“新政”改革成效不大C.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D.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14.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中山便在巴黎发表谈话:“中国于地理上分为二十二行省,加以三大属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其面积实较全欧为大。

……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

”但到1912年1月上旬,孙中山在给中华民国联合会的复信中说:“联邦制度于中国将来为不可行,而今日则必赖各省都督有节度之权,然后可战可守。

”1月21日,孙中山在主持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上议决:“议行政方针,主张中央集权。

”对上述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应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B.孙中山主张学习美国的联邦制度C.严峻的国内形势迫使孙中山调整其治国方略D.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凯专制独裁15. 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

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 )A.备战充分B.知己知彼C.同仇敌忾D.盲目自信1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

”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7.图二和图三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A.1921年和1922年B.1937年和1938年C.1927年和1928年D.1949年和1950年18.有人形象的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②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④19.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表明雅典民主制:( )①民主范围狭隘;②抽签的产生方式不能反映民主性;③公共权力使用④表决方式简单A、①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④20. 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

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

”此“大写的法”指的是( )A.十二铜表法B.万民法C.公民法D.自然法21.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

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

罗马法的此项规定()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22.某学者罗列英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你觉得他最有可能得出结论( )A.民主进程的渐进性和灵活性B.议会权力的扩张性和至上性C.政治发展的艰难性和曲折性D.法制建设的超前性和完备性23.169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届议会,每届议员的最长任期不超过三年。

该规定( )A.使议会成为限制王权的常设机构B.保障了内阁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C.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D.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4.1878年时亚当斯指出:“以往所有的经验表明,民主最不稳定、最波动、最短命...”,麦迪逊说:“民主是由欺骗、动乱和争斗组成的,通常在动乱中短命。

”宪法的签字人和执笔人之一莫里斯也说:“我们见识过民主终结时的喧闹。

无论何处,民主都以独裁为归宿。

”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如此对民主深恶痛绝主要是为了()A.使北美避免出现像英国式民主那样的问题和弊端B.让人民充分享有言论自由和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利C.使宪法具有很大的弹性和以备不断修订的的空间D.按照“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确立联邦制共和政体25.下表为1854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 )A.两党分歧日趋扩大B.两党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C.共和党是国会多数党D.两党对峙的格局尚未形成26.1803年2月,美国最高法院在经过复杂的辩论后,首席法官马歇尔宣布,国务卿麦迪逊扣发马伯里等人的法官委任状明显违法;但最高法院不能依据1789年国会通过的《司法法令》强令国务卿发放委任状,因为《司法法令》的有关规定本身是违反宪法的。

这体现了美国()A.国务卿实际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B.司法权可以制约行政权和立法权C.最高法院的权力不受国会的制约D.国会通过的法律须经最高法院批准27.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在托克维尔看来( )A.规定选举资格违背平等自由精神B.选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C.美国对选举资格的限制已经取消D.充分的选举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28.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到:“……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