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的文言文翻译
惊弓之鸟的文言文翻译惊弓之鸟原指以巧制胜,现以“惊弓之鸟”来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惊弓之鸟翻译,欢迎阅读。
惊弓之鸟的文言文翻译【原文】异日(1)者,更羸(gēng léi)(2)与魏王处京台(3)之下,仰见飞鸟。
更羸谓(4)魏王曰:“臣为王引(5)弓虚发(6)而下鸟(7)。
”魏王曰:“然则(8)射可至此乎(9)?”更羸曰:“可。
”有间(10),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11)也。
”王曰:“先生何以(12)知之?”对曰:“其飞徐(13)而鸣悲。
飞徐者,故(14)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15),而惊心未去(16)也。
闻弦音引(17)而高飞,故(18)疮(19)陨(20)也。
”【注释】(1)异日:往时,从前。
(2)更羸:战国时的名射手。
(3)京台:高台。
(4)谓:对…说。
(5)引:拉。
(6)虚发:只拉弓不放箭。
(7)下鸟:使鸟落下。
(8)然则:既然如此。
(9)乎:吗(10)有间:过了一会儿(11)孽:通“蘖”,病,孤独。
(12)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怎么就。
(13)徐:慢慢地,缓慢。
(14)故:原来。
(15)未息:没长好。
(16)去:消除。
(17)引:展翅伸长(18)故:所以。
(19)括号中的“发而”两字是根据文意补充的'。
(20)陨:从高处坠落。
【译文】从前,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下,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
”魏王说:“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羸说:“能。
”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雁子从东方飞来。
更羸不用箭,拉了一下弦,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惊叹道:“(箭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有伤的鸟!”魏王更纳闷了:“大雁在天空中飞,先生怎么知道它有伤?”更羸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中“惊弓之鸟”这个词比喻受到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情况会惊恐不安。
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1 【弓】读音:弓[gōng]巧记:弯字掉上半(弓),拉开能射箭。
字义:①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②弯曲组词:①弓箭弹弓左右开弓②弓腰弓背造字:象形法造句:古时候,弓箭不仅是人们打猎的工具,还是战斗的武器。
笔顺:第一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2 【魏】读音:魏[wèi]巧记:见“鬼”矮半截(委)。
字义:战国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带组词:魏国造字:形声法造句: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笔顺:“委”上下对正,笔画迎让;“鬼”的竖弯钩伸展。
字歌:委员他姓魏身材很魁伟瑰宝己占有内心很惭愧3 【射】读音:射[shè]巧记:一个小人,“身”一“寸”。
字义:①放箭,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②放出光、热等③有所指组词:①射箭发射②辐射反射③暗射影射造字:会意法造句:射箭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笔顺:左部紧靠竖中线;右部竖钩运笔用力。
字谜:身高一寸功夫很深放出一箭击中靶心4 【箭】读音:箭[jiàn]巧记:“前”面有片竹林。
字义:①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箭杆前端装有金属尖头②形状或功能像箭的东西组词:①弓箭一箭双雕②火箭令箭造字:形声法造句:火箭发射成功了。
笔顺:上窄扁,下宽长。
“前”第三笔横长托上盖下。
字歌:竹枝用刀剪拿来做弓箭前下有四点慢慢用火煎5 【猎】读音:猎[liè]巧记:猜错一半(犭)(昔)。
字义:①打猎,捕捉禽兽②搜寻组词:①打猎猎户狩猎渔猎②猎奇造字:形声法造句: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禁止打猎。
笔顺:“犭”弯钩弯势不宜过大;“昔”上横短下横长。
字歌:带犬去打猎飞鸟有喜鹊用心去珍惜人来把书借6 【雁】读音:雁[yàn]巧记:“厂”里有一人(亻),人后有一(隹)。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0_惊弓之鸟教学课件
2015-4-15
2、如果你是那只大雁,你觉得怎样做或许还有 生的希望?
提示:
如果我是那只大雁,我不会害怕,继续飞就 可以有生还的希望了。
2015-4-15
3、那你们在读过的故事里或现实生活中见过 这种像“惊弓之鸟”似的人吗? 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偷溜进了人家的院子里, 正想偷东西,这时,一只大黄狗扑了过来,狠狠地 咬了它一口,小偷忍着疼痛,飞快地逃跑了,后来, 他一听到狗叫,心里很害怕。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 语可以是什么? 对了,就是惊弓之鸟。
2015。看 到的是——“它飞得很慢”;听到的是—— “叫的声音很悲惨”。接着他说的是根据看到 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从“飞得慢”知道“它 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 “叫的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 得不到帮助。”这两个倒装的因果关系句有利 地强调了“飞得慢”和“叫的悲惨”的原因。 而这些原因正是更羸看见大雁飞行的情形分析 所得。
2015-4-15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 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 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 大雁掉了下来。 原来这事一只受过伤、孤单失群的大雁, 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 之鸟”这个成语因此得名,比喻受到惊吓后, 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的不得了。
2015-4-15
2015-4-15
中国勤学故事惊弓之鸟
2015-4-15
内容解析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
2015-4-15
“射箭能手”是说射箭的技艺不同一般。再 加上“有名”两字可以看出更羸善于射箭已经是家 喻户晓,以至下文说到魏王要他陪自己打猎。
2015-4-15
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玩着玩着看 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 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
10惊弓之鸟
10.惊弓之鸟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
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预习学案一、我能行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我会读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大吃一惊、孤单失群三、我是辨字小高手(在正确的读音后面标上对号)更(gēng gèng)弦(xián xuán)劲(jìn jìng)四、我是小法官(阅读课文理解词语)能手:本事:悲惨:愈合:拼命:飞大吃一惊:导学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
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你能不能说说你了解的哪些成语吗?一、预习交流。
1.自由默读课文。
要求:(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用“/”标出句中的停顿。
(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
要求:(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二、读议结合,合作探究。
(1)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2)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三、复述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看着课题和板书讲这个成语故事。
2.能不能先说更羸是观察分析的,然后再说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10.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生词卡片、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说一说有关鸟的成语。(如:一石二鸟) 2、 根据自己在预习中的理解,谈谈惊弓之鸟的意思。(学情估 计:整个成语的意思学生可能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教师重在引导, 比喻意义无须学生此时说出。)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学法:自学、讨论交流。 方式:小组学习。 出示自学思考题 1、 读课文,读准音,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 2、 采用查字典、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1、(本班学生在拼音上有些问题)认读生字,主要是“弦”“惨” 二字。 2、谈谈自己理解了哪些新词的意思。 4、 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更羸放空箭射下一只大雁) 四、质疑 读了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能讨论解决的讨 论解决,当堂不能解决的师生梳理归纳成几个中心问题。) 五、指导书写生字 提示:“魏”注意“鬼”中的撇折点;“猎”可换偏旁;“愈”不 能忘记横;“雁”内是双人旁。 六、小结 七、作业 想办法解决课上归纳的问题。 补充及反思
教学过程
补充及反思
第三单元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授课类型 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能手”等词语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和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意识。
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新授
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_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
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_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中“惊弓之鸟”这个词比喻受到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情况会惊恐不安。
小编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1 【弓】读音:弓[gōng]巧记:弯字掉上半(弓),拉开能射箭。
字义:①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②弯曲组词:①弓箭弹弓左右开弓②弓腰弓背造字:象形法造句:古时候,弓箭不仅是人们打猎的工具,还是战斗的武器。
笔顺:第一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2 【魏】读音:魏[wèi]巧记:见“鬼”矮半截(委)。
字义:战国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带组词:魏国造字:形声法造句: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笔顺:“委”上下对正,笔画迎让;“鬼”的竖弯钩伸展。
字歌:委员他姓魏身材很魁伟瑰宝己占有内心很惭愧3 【射】读音:射[shè]巧记:一个小人,“身”一“寸”。
字义:①放箭,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②放出光、热等③有所指组词:①射箭发射②辐射反射③暗射影射造字:会意法造句:射箭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笔顺:左部紧靠竖中线;右部竖钩运笔用力。
字谜:身高一寸功夫很深放出一箭击中靶心4 【箭】读音:箭[jiàn]巧记:“前”面有片竹林。
字义:①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箭杆前端装有金属尖头②形状或功能像箭的东西组词:①弓箭一箭双雕②火箭令箭造字:形声法造句:火箭发射成功了。
笔顺:上窄扁,下宽长。
“前”第三笔横长托上盖下。
10、惊弓之鸟
10、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从学习的课文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方法:读议结合。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更赢”入手,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1、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从这句话中你能知道什么信息?
2、板书课题。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边读边思考:你觉得更赢是怎样一个人,从哪儿体会
出来的?
三、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
2、认读生字。
3、交流思考问题。
四、写字练习。
1、读要求会写的字,记忆字形。
2、说说怎样记忆字形?
五、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鸟”的句子。
2、读故事,说说你对“惊弓之鸟”的理解。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抄写喜欢的词语。
2、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结果:只拉弓不射箭,大雁就掉了下来
惊弓之鸟原因:大雁受过伤
观察分析判断推理。
10 《 惊弓之鸟》教案
《惊弓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能够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惊弓之鸟”的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3)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同理心。
(2)学生能够领悟到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3)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解读:《惊弓之鸟》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小鸟因为一次意外,变得胆小怕事。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困境后,小鸟在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重新找回了自信。
2. 生词和重点句子:(1)生词:意外、胆小、挫折、鼓励、帮助、自信(2)重点句子:①“小鸟因为一次意外,变得胆小怕事。
”②“在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小鸟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重新找回了自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能够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能够描述“惊弓之鸟”的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生词和重点句子进行口语表达。
(2)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提高表演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重点句子。
(2)讨论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提高表演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4)情景模拟法:创设实际情景,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生词和重点句子。
(2)道具:用于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
文言文《惊弓之鸟》阅读答案及注释
文言文《惊弓之鸟》阅读答案及注释惊弓之鸟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惶恐不安的人。
也作“伤弓之鸟”。
同“惊弦之鸟”。
这里的“惊弓”是倒装的,其意思是“为弓所惊”;之:结构助词“的” 。
它启示我们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俗话说的“未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文言文《惊弓之鸟》阅读答案及注释,欢迎查阅。
异日(1)者,更羸(gēng léi)(2)与魏王处京台(3)之下,仰见飞鸟。
更羸谓(4)魏王曰:“臣为王引(5)弓虚发(6)而下鸟(7)。
”魏王曰:“然则(8)射可至此乎(9)?”更羸曰:“可。
”有间(10),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11)也。
”王曰:“先生何以(12)知之?”对曰:“其飞徐(13)而鸣悲。
飞徐者,故(14)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15),而惊心未去(16)也。
闻弦音引(17)而高飞,故(18)疮(19)陨(20)也。
”(选自刘向《战国策·楚策四》)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射下)鸟B、其飞徐(缓慢)而悲鸣C、故疮(旧伤)陨也D、然(然而)则射可至此乎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处京台之下/虚发而下之(下)B、虚发而下之/先生何以知之(之)C、飞徐而悲鸣/闻弦音引而高飞(而)D、飞徐者/悲鸣者(者)3、“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用来比喻那些()的人。
1、D2、D3、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惶恐不安的人。
10.惊弓之鸟 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第 2 课〔节〕主备人:王璐授课教师:课题10、惊弓之鸟课文分析《惊弓之鸟》是第三单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出自《战国策.楚策论》的一则成语故事。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故事。
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作出正确分析。
学情分析三年级下学期学生正处在第二学段起步一年,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理解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学生对故事比拟感兴趣,所以帮助学生理解更羸观察、思维过程及准确的判断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让学生将分角色朗读和思考结合,有助于理解更羸的判断过程。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任务单课时安排1课时教师笔记〔二次备课〕课前导学一、教材自学1.熟读课文〔3-5遍〕;2.《写字》:抄写生字并组词。
3.做到标、圈、画。
〔标出自然段、圈出优美词语、画一画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二、读完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写下来。
三、学生质疑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记录在任务单上,课堂上和同学们交流。
课上互学〔出示第五自然段,抓住两个“直〞字,体会更羸的技术高超〕6.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什么是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呢?〔突出更羸在魏国的地位〕五、拓展延伸说说写写:他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每当他空闲之余,他都会钻进书的海洋里去尽情地遨游着……瞧!他果然是为爱读书的孩子!课后练学1.根据课文填空。
10惊弓之鸟之课件
魏王说这些话时是怎样的心情? 魏王说这些话时是怎样的心情? 有感情地朗读下列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下列句子: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 是吗? 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 是吗 信不过 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问道, 你有这样的本事?
(怀疑) 怀疑)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 啊 魏王看了,大吃一惊, “真有这样的本事!(惊讶) 真有这样的本事!”惊讶)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 魏王更加奇怪了 更加奇怪 知道的? 知道的?”
返回
更羸说: 它飞得慢,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 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 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是因 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 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 还在作痛;叫得悲惨, 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 离开同伴,孤单失群, 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 帮助。它一听到弦响, 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 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 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 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说一说: 说一说:
受过箭伤, 大雁因为 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 ,
所以飞得慢。 所以飞得慢。
离开同伴, 它因为 离开同伴,孤单失群 所以叫得悲惨。 所以叫得悲惨。
,
它一听到弦响, 它一听到弦响,因为心里很害怕 , 所以拼命往高处飞。 所以拼命往高处飞。 因为 它一使劲 ,所以伤口又裂 开了。 开了。 因为它伤口又裂开了, 因为它伤口又裂开了,所以就 掉了下来 。
10 惊 弓 之 鸟
思考: 思考:
惊弓之鸟” 1、“惊弓之鸟”发生 的时间、地点、人物。 时间、地点、人物。
2、成语讲了一件 什么事? 什么事?
惊弓之鸟 魏国 大雁 愈合 射箭 琴弦 痛苦 打猎 悲惨 裂开
10 《 惊弓之鸟》教案
教案编辑专员:《惊弓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来源。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分析成语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成语的用法和出处。
(2)培养学生通过成语故事,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明白“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所蕴含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含义和出处,掌握成语的用法。
难点:分析成语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以及将成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惊弓之鸟”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相关成语故事,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成语“惊弓之鸟”的含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成语的用法和出处。
3. 课堂讲解:(1)讲解成语“惊弓之鸟”的来源,分析成语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成语所蕴含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课后作业:(1)让学生运用“惊弓之鸟”成语编写一个小故事。
(2)选择其他成语故事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作业评价: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其他成语故事的自主学习情况。
文言文《惊弓之鸟》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惊弓之鸟》原文及译文赏析惊弓之鸟异日(1)者,更羸(gēng léi)(2)与魏王处京台(3)之下,仰见飞鸟。
更羸谓(4)魏王曰:“臣为王引(5)弓虚发(6)而下鸟(7)。
”魏王曰:“然则(8)射可至此乎(9)?”更羸曰:“可。
”有间(10),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11)也。
”王曰:“先生何以(12)知之?”对曰:“其飞徐(13)而鸣悲。
飞徐者,故(14)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15),而惊心未去(16)也。
闻弦音引(17)而高飞,故(18)疮(19)陨(20)也。
”(选自刘向《战国策·楚策四》)阅读练习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射下)鸟B、其飞徐(缓慢)而悲鸣C、故疮(旧伤)陨也D、然(然而)则射可至此乎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处京台之下/虚发而下之(下)B、虚发而下之/先生何以知之(之)C、飞徐而悲鸣/闻弦音引而高飞(而)D、飞徐者/悲鸣者(者)3、“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用来比喻那些()的人。
参考答案1、D2、D3、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惶恐不安的人【注释】(1)异日:往时,从前。
(2)更羸:战国时的名射手。
(3)京台:高台。
(4)谓:对…说。
(5)引:拉。
(6)虚发:只拉弓不放箭。
(7)下鸟:使鸟落下。
(8)然则:既然如此。
(9)乎:吗(10)有间:过了一会儿(11)孽:通“蘖”,病,孤独。
(12)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怎么就。
(13)徐:慢慢地,缓慢。
(14)故:原来。
(15)未息:没长好。
(16)去:消除。
(17)引:展翅伸长(18)故:所以。
(19)括号中的“发而”两字是根据文意补充的。
(20)陨:从高处坠落。
【译文】从前,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下,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
10.惊弓之鸟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 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 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飞得急
掉得快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 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 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 半空里直掉下来。
猜一猜:当那只刚受过伤的大雁听到弦 声时,它心里会想些什么?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 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 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 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 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 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默读并思考:更羸看到了什么?听到 了什么?他是怎样进行分析的?
更羸看到: 它飞得慢。 更羸听到: 叫的声音很悲惨。 更羸分析: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 愈合,还在作痛。 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心里很害 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 开了,就掉下来了。
xián
更 羸
bēnɡ
羸弱
魏 国
yù
弓 弦
bēi cǎn
嘣的一声
悲 惨
愈 合
惊弓之鸟
魏国 悲惨
射箭 愈合 裂开
打猎
本事 痛苦
大雁
拉弦
大吃一惊
孤单失群
gēng léi
更羸
羸
赢 羸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 鸣 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 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只要…….就…… “是吗?”魏王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 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 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 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 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 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 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惊弓之鸟教学内容:《惊弓之鸟》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出自《战国策.楚策论》的一则成语故事。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赢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故事。
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作出正确分析。
这则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
通过人物对话推进情节发展,以更羸为主线,以魏王为辅线,并用因果倒置的叙述方式突出更羸善于观察和分析的品质。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1.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2.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
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范读全文(或听课文录音)。
1.导语: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
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
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新课是一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这则故事的内容特别新奇有趣,会使大家领悟出更多的东西,尤其能启发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作出正确判断。
现在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
2.有表情地范读或放配乐录音。
二、指导自学。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课件出示)(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认识(2)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
要求:(课件出示)(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魏国‛的魏读作wèi。
‚更羸‛人名,读作gēngléi。
‚嘣‛象声词,后鼻音,读作bēng。
‚悲惨‛的惨,平舌音,读cǎn。
‚愈合‛的愈,整体音节,读作yù。
‚拼命‛的拼,前鼻音,读作pīn。
2.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
3.出示幻灯或小黑板:(1)指导学生巩固生字(辨形、正音)。
(2)熟读并理解词意。
4.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学生能理解的尽量让学生说,不理解的可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
文中指更羸善长射箭。
本事:就是本领的意思。
悲惨:处境和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愈合:伤口长好。
拼命:不顾及性命,文中指大雁尽最大力量往高处飞。
四、思考、讨论。
1.课文中写了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更羸、魏王两个人。
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2)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产生逻辑推理: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却是‚一只‛,说明什么?②‚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③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
(不做统一的要求。
)五、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的。
这样先叙写故事的梗概,再揭示事情的原因,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六、作业。
朗读全文并抄写课后题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惊弓之鸟》。
(板书课题)(2)‚惊弓之鸟‛什么意思,同学们明白吗?(释题:‚惊‛从它的偏旁你知道什么?‚弓‛指弓箭,‚之‛是‚的‛的意思,)谁能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3)了解了课题的意思,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故事中的鸟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害怕弓箭的声音?它害怕到什么样的程度?)教师将学生的质疑归纳,用几个‚?‛在黑板上标出二、深入学习课文,自读自悟。
检查提问:通过自己读和听同学读课文,你弄懂了什么?1、弄懂:那是一只怎样的鸟?那是一只受了箭伤的大雁。
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①‚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②‚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到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去,春天又从北方飞回南方。
同学们看,雁字是这样写的(边写边板书),字理分析‚雁‛:‚厂‛是它的声旁,古时候读作‚han‛,里面的‚隹‛指鸟,单人旁指鸟飞时能排成人字形。
可不要写成燕子的‚燕‛。
2、读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什么?(1)‚惊弓之鸟‛其实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
从哪里看出那只鸟害怕弓弦响?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
)(2)朗读前指导:读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能读出感情来,就不仅证明你理解了,而且说明你学得相当不错了。
怎样读的得有感情呢?要学会‚过电影‛,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什么声音?(3)这一段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出示句子: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大雁边飞边鸣的情形为‚→‛‚直往上飞‛:↗↑;‚直掉下来‛:↘↓。
)(让学生理解,‚直往上飞‛的‚直‛是一个劲的意思,应这样表示↗,‚直往下掉‛的‚直‛是垂直的意思,应这样表示:↓)(4)该怎么读?语速要快稍快,紧张一点。
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
指名读,强调两个‚直‛字。
生用手势配合表演。
全班同学边读句子边演示。
(5)看到这样的情形,魏王大吃一惊,同学们自由朗读6-8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
与‚惊弓之鸟‛的‚惊‛相比较,联系第八自然段,了解‚惊‛是非常奇怪的意思。
告诉学生,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②感情朗读课文,读出魏王奇怪的语气。
(强调‚啊!‛读‚á‛,抓住‚啊‛‚大吃一惊‛‚更加‛等词语。
)3、更羸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九自然段,思考课后思考、练习的第2题。
实物投影仪出示: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检查自学情况。
①哪些是更羸听到和看到的?他观察到什么?板书:观察:飞得慢叫得惨学习‚惨‛。
(从竖心旁分析字义),注意读准平舌音。
②哪些句子讲的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板书:分析:箭伤作痛孤单失群学习生字;愈(古时候愈是有个病字头的,是指病好了。
课文中的‚愈合‛指伤口长好了。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失群‛的意思:这里的‚失‛可以用上文中的哪一个词来理解?(‚离开‛)‚群‛字呢?(‚同伴‛)看字形能不能说出它的意思?(形声字,形旁是羊字旁,羊喜欢成群地在一起。
)③根据这样的分析,更羸断定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受过箭伤的孤单失群的鸟。
)④因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所以,更羸又做了怎样的分析,要怎样做就能使这只大雁掉下来?伤口裂开往高处飞↗∣心里害怕↗∣板书:听到弦响↗↓掉了下来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更羸分析思考的过程?(先分说,后总说。
)⑤更羸得出结论,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这只大雁掉下来。
板书:不用箭只拉弦事实证明更羸的判断是正确的,更羸创造了奇迹。
⑥教师引读,然后让学生朗读、背诵第九自然段。
4、更羸是个什么人?怎么有这样的本事,知道那只大雁那么害怕弓箭,甚至听到弓箭的声音就会掉下来呢?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强调了‚有名‛和‚能手‛)理解‚能手‛的意思:对某一项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称作‚能手‛。
织布技术特别熟练的人,我们称他为—‚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就称为‚种菜能手‛。
射箭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为‚射箭能手‛。
‚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的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因而大家都知道他。
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他的箭法怎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百发百中)(2)是不是因为更羸射箭射得特别准,所以才大雁落下来的呢?是因为他有丰富的经验,善于观察周围的现象,而且能对观察到的进行认真、深入地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
魏王听了更羸的话,还后会对更羸说什么?三、复述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看着课题和板书讲这个成语故事。
(同桌练说—指名说)2、能不能先说更羸是观察分析的,然后再说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要求学生变换顺序说一说)3、这个成语中的鸟字可以换成人字吗?大家想想比喻怎样的人?他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样?板书设计:18、惊弓之鸟伤口裂开往高处飞↗∣心里害怕↗∣听到弦响↗↓掉了下来五、拓展延伸1、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惊弓之鸟‛的事情吗?2、说几个‚惊弓之鸟‛的近义词。
六、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