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押题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1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高考押题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高考押题试题(附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9分,每小题3分)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
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
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仍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一模】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上的田野中,伫立着一块块大石头,是哪个隐居的高人搬上来的吗,还是传说中的飞来之石?其实,它的身世和地球的沧桑变化紧密相关,讲述着这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在汶川、玉树等地发生地震时,也形成了许多的地震落石,仅在5·12汶川地震中就形成了近万余处地震落石,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一般石头要离开山体发生滚动,首先受地震纵波的影响,上下震动使原本相对稳定的岩石松动,再在地震横波的影响下向外抛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落体飞落,撞向地面,把树木拦腰砸断,或者在山坡上形成一两米的凹坑,然后不停地跳跃滚动,消耗能量直至停止。停止后的石头,有些已经抵达平坦的台地,但有些仍然在较陡的山坡上。当余震来临,或者在暴雨等外力作用下,非常有可能再次活动,造成二次破坏。这些暂时保持安静的“定时炸弹”,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一点都不亚于地震发生时落石的破坏力。
山上的石头各种各样,有的圆有的方。一些球形风化后的石头外形浑圆,一些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掉落的石头有棱有角,但还有一些石头,比如地震落石,它们不圆也不方,或者说近圆又近方,甚至呈现凹凸不平的不规则形态。之所以近方,是因为它们在地震时,沿原有的裂隙崩落,形成了近长方体的初始形态;之所以近圆,是因为它们从山崖上滚落至此,一路起伏翻滚,不断打磨着棱角,由于“搬运”的距离不远,只能磨掉一部分的棱角,使得它们最终的形态介于方圆之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本书也是基本按照阐释核心概念、梳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特征、探讨维护社会关系的方法、指出乡土社会的变迁因素这样一个逻辑顺序展开的,逻辑结构非常严密。整本书阅读,首先应该把这个整体框架理清楚,胸有整本书才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意识,通达全书的脉络才能从任何一个章节入手皆可自然圆通。
2020届高考语文热点猜押练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猜押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礼治社会①“人治”和“法治”相对称。
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
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②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
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③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
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④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
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
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
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实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
这样一代一代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
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好怎样去应付人生道路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
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⑤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
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
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⑥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
高考原创语文趋势押题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古代,诗词歌赋流传甚广,成为了人们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方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逐渐取代了诗词歌赋的地位。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现代文更贴近现实生活,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对此,以下观点进行分析。
1. 观点一:现代文更贴近现实生活,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1)结合材料,分析现代文贴近现实生活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现代文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
2. 观点二:诗词歌赋仍具有独特的魅力,不应被现代文取代。
(1)结合材料,分析诗词歌赋的独特魅力。
(2)结合材料,说明诗词歌赋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以下关于《红楼梦》的论述,请判断正误。
1. 《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繁荣与衰败。
2.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个性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红楼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以下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请判断正误。
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2. 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 生态文明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三卷)语文押题卷(一)详解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三卷)语文押题卷(一)详解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三卷)语文押题卷(一)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与人之间要交往和相处,必须建立各种规则体系。
道德就是人类为了和谐共处、各得其所而建立的规则体系。
在道德规则体系中,道德基准是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准,凝聚和体现着社会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共识。
一个人认同社会共同体普遍信奉的道德基准,并惯于遵守和践行这个道德基准,他就具备了在这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的基本德行。
道德基准至少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生活方式相适应。
二是为社会成员所认同,并且简单、易知、易行,可以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践行。
三是可以作为基本参照,用来审视和规定其他道德规则或标准,用来评判和确认一个人的基本德行。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相应的道德基准也会有所不同。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首先,工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方式成为历史记忆。
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而是从市场上获得,从而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
其次,个人脱离家庭作为独立个体走向社会,并取代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
人与人的横向关系成为现代社会关系的主导,以父子纵向关系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关系被取代。
再次,国家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由家或家族组成,而是由公民组成,个人以独立的身份与其他个人、社会、国家发生关系。
1在我国古代社会,农耕自然经济是人们的根本生产和生活方式,家庭是最根本的社会细胞,父子干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干系,从生到死生活在一同的熟人圈子是人们来往的根本范围,宗法等级制度下的风俗惯限制着人们的绝大局部行为。
2020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一(含解析)
高考押题试卷一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挤压之下、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之中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中国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开始反省自身,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更新文化传统。
在这个过程中,深厚绵长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在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中互相支撑,互相影响,均衍生出新的内容,可以称为“近代互构”。
鸦片战争以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高呼“自强”“求富”,主张学习先进技术来富国强兵,都是在复活经邦济世的士人精神以求民族自救;甲午战争之后,士人们在“保国、保种、保教”的理念中,提出制度革新的要求,清政府被迫在军事、教育、工业政策等方面做出调整。
随着新的知识分子、了解西方的官吏、新兴工业资本家群体的扩大,人们有了大量关于富强、进化、民主、自由等话题的思考,与传统基于道德而言的忧患意识相较,增加了对于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向往,具有更加鲜明的近代特征。
忧患意识的近代转变,对家国情怀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一方面,人们的民族情感的自发作用,产生了一系列反侵略的自卫本能,如三元里抗英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等;进而,知识精英们把对外御辱与对内改革结合在一起,发展为对民族前途的理性思考,如“公车上书”、新文化运动等等。
另一方面,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保守性观念也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刺激和民族情感的自发作用下,愈发顽固,逐渐沦为社会发展的阻力。
“变与不变”之争始终存在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导致社会变革困难重重,往往不够彻底。
尽管如此,忧患意识整体上推动了家国情怀的近代转型,这集中表现为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思考。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传统家国情怀从“天人合一”直觉式的初级共同意识,逐渐转变为以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基本价值为基础的理性共同体意识,在传统的情感认同中加入了对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真诚向往。
2023年高考语文押题卷(一)(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押题卷(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诗学世界首先是一个“言”的世界,孔子对其子伯鱼云:“不学《诗》,无以言。
”但孔子诗学世界之“言”,并非文学艺术形态的纯粹情感语言方式,亦非科学形态的思辩理性语言方式,而是情理交融的诗性的“启发语言”。
这种“言”更多存在于孔子与其弟子围绕诗文的对话之中,这种对话式语言方式有两大特点:一是对话双方的彼此平等;二是对话双方的互相启发。
孔子与其弟子以诗文为主线的对话,是以双方共同的诗学修养为底蕴。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
”虽然孔子作为老师,但他与弟子所论并非一种黑格尔式的绝对知识,孔子亦并非据于绝对权威地位,师生双方是平等的对话主体。
这种对话式语言方式,是对诗文意义世界的共同揭示,是对孔子儒学命题的共同推进;这种对话式语言方式,不是孔子向弟子灌输一种标准答案,而是对话双方通过对诗文的理解,共同深入孔子儒学的思想世界。
孔子与其弟子以诗文为主线的对话,是双方相互启发的过程。
孔子曾两次谈到“诗”之“兴”,即“《诗》,可以兴”“兴于《诗》”。
孔子诗学世界之“兴”,并非抽象之“起”,而是一种道德意志的召唤,是自觉向善的冲动。
从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推理来看,孔子与其弟子论诗,前后转换似乎缺乏一种逻辑关联,如孔子与子夏论诗,由诗文“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转换出“礼后乎”的儒学命题;孔子与子贡论诗,由诗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转换出“贫而乐,富而好礼”的道德精神。
这种转换进程看起来与诗文愈行愈远,却与孔子儒学的思想世界愈来愈近,其中“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所谓“起予者商也”“告诸往而知来者”,“起”“告”“知”均与“兴”相近,即通过“起”“告”“知”进入孔子师生内心的精神世界,从内心自觉召唤“礼后乎”“贫而乐,富而好礼”的道德精神。
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1论述类文本含解析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2024·全国乙卷·T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人文探讨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协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日已取得了不行替代的地位。
一种新的人文探讨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
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探讨,人们必需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
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
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探讨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建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
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需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合合,或者用更困难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
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
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困难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
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
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化,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
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须要解读的。
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探讨供应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
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旧是依靠学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事域的认知和理解。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压轴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分类精编含答案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压轴题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分类精编含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在既有的殷商甲骨文残片中,已经多次出现“登人”字样。
这里的“登人”即登记人口的意思。
当时的登记人口是以人丁为计量单位,目的是征集兵丁组建军队。
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
据《周礼》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
”当时已设立了掌握户籍的官职“司民”。
秦朝户籍管理更加严格和完备,登记的内容非常详细,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的或未经官府批准而檀自更籍的,统统严加惩罚,还做出了迁徒时必须审核和必须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
汉代的户籍管理实行“编户齐民”,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
20世纪20年代出土的张掖郡居延汉简记载这样的一个户籍信息:“徐宗,年五十;妻一人;子男(户主儿子)一人;男同产(户主兄弟)二人;女同产(户主姐妹)二人。
宅一区直三千;田五十亩,直五千;用牛二,直五千。
”内容已经相当详备。
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做“团貌”的程序。
就是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时,要查看相貌。
因此,唐代的户籍档案通常还记录有人户的体貌特征。
在敦煌出土的唐代籍帐残卷中,就发现不少户籍资料都注明了诸如“右足破,耳下小瘤,面有黑子”之类的文字。
这些对体貌特征的描述相当于今天户籍中的照片,可以防止作伪,也可作为民户脱籍逃亡后的追捕线索。
另外,在唐代“贱民”是没有户籍的,他们只能依附于“良民”。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因此全国人口增长迅速,开宝九年(976年),全国户数为309万户,大观四年(1110年)则达到峰值2088万户。
当然,短时间内人口不会如此膨胀,但是它却从另外一方面表明户口统计更加完整(少数民族因为政府的“羁磨之策”也不断被编入户)。
宋朝的户籍制度不再区分“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乡居民户口。
【全真模拟】语文高考押题卷附答案
语文高考冲刺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几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这30年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广泛的评论。
最初是中国问题专家库伯·雷默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所谓“北京共识”,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
此后有许多评论把“北京共识”称为“中国模式”,进而出现了从不同角度定义和评论“中国模式”的文章和专著,他们的解释并不相同,评论也相差甚大,许多相当客观,但也有“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威胁论”,甚至提出要警惕“中国模式”的输出。
有西方的评论说,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那时英国是海上霸主;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美国是军事和经济霸主;而21世纪会是中国的世纪或亚洲的世纪。
如果这是指在21世纪,亚洲和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会复兴,那将是一种可能出现的前景,如果是指21世纪中国会具有当年英国式或当今美国式的霸权,则是错误的推断。
中国没有输出“中国模式”的任何打算。
有的发展中国家愿意参考中国改革开放的某些做法,正如中国愿意参考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些做法一样,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这是自然的事情。
输出“中国模式”违反了中国坚持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政策的原则。
我们认为,不只中国,任何发展中国家正确的发展政策也都必须由它们的国情出发。
也即,“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正像已经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发展模式也没有普适性一样。
说到普适性时,我认为是限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宏观意义上的普适性。
如“博爱”、“自由”、“和平”、“民主”显然是有普适性的。
但如到某一民族、某一国家、某一宗教,这些概念下的价值观和具体表现又会有所区别,会有不同的特色,而这些特色也无优劣之分。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弗朗西斯·福山认定,当今的西方政治和经济制度已经是最后的制度,几近完美,所以历史已经终结。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五)(全国甲卷)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五)(全国甲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官学下移是推进先秦儒家君子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私学并没有完全抛弃官学的教育理念、目的和方式,二者紧密相关,“君子”是联结二者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
这里所谓的官学,是指周王朝以法律形式颁布的教育制度。
官学受教育的对象主体是贵族子弟,也包含平民百姓。
官学主要以《诗》《书》《礼乐》为教授内容。
官学的教授内容与孔子开创的私学之教并非没有关联,孔子传授七十二子之徒“礼乐之教”,都说明私学和官学的共通性。
官学的目的并非单纯的普及教育,更重要的是“选士”。
“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
”(《周礼》)“选士”制度促进了人才培养,为周王朝的行政体系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也促进了民间“兴贤”“兴能”良好风气的形成。
但官学随着周室的东迁而逐渐没落,春秋时期官学已经严重失能。
至孔子时代,官学失能现象愈演愈烈,《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孔子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而私学的兴起延续了官学职能,先秦儒家君子观念正是在这一局势下,经由孔子的大力推动得以发展的。
孔子大力提倡私学,主张君子“文”“质”兼备,这一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华君子文化。
不过,应该注意到,孔子的教育思想,特别是有关“君子”的培养理念,与周朝的官学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
首先,从培养目的来看,官学追求的“德行”“道艺”与孔子提倡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相一致。
官学本身是“兴贤”之举,是为了选拔出周王朝的行政人员,所以对德行和道艺有明确要求,这从传授者必须是“里中之老有道德者”的师资要求上就能看到。
重“道艺、孝悌、仁义”在官学失能后并没有彻底消失,儒家将其延续下来并使之成为自身学说的核心。
孔门对德行的重视毋庸置疑,对“道艺”的重视在孔门七十二子行述中皆有体现。
后世往往将“君子”视为抽象的道德概念,实则与先秦儒家理念不甚相符。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压轴题 论述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分类精编及答案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压轴题论述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分类精编及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创造伟大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跨越困境、不断前行的过程。
要想认识中华民族坚实厚重的历史,了解她的崇高与苦难,完全可以从了解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入手。
诗歌是诗人对所处时代的描写和反映,堪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
一部《诗经》就是当时生活百科全书式的记录。
例如,其中的《幽凤·七月》有对先民们四季繁忙劳作的生动叙述;《秦风·无衣》则体现出了士兵在战场上的同仇敌忾。
若想了解盛唐的富庶繁华,最直观的记载莫过于杜甫的诗句:“忆普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究其根本,诗歌的产生总有它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不少诗作调作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
中国诗史历来以中华历史作为它的基石,文史相通,密不可分。
诗词所提供的历史信息有其自身的优越性。
它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使学习知识与审美活动融合统一,因而趣味性强,易为普通民众接受。
它又是当时人们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历史细节上更富于真实性,更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中华民族依托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积极进取、友爱和谐而又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民族性格。
《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对这种民族性格的绝佳诠释。
诗歌是情感与思想的双重结晶,是文化思潮的自然产物。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具象化、个性化的显现方式。
中华文明以儒家思想为其骨干,又容纳吸收了道家、法家和佛家等各个思想流派,形成了完整统一的有机体。
这些在古典诗词中都有鲜明体现。
诗人杜甫、李白、王维分别被称作诗圣、诗仙、诗佛,正好大致对应了儒、道、释这三个思想流派。
杜甫的远祖杜预曾为《左传》作注,在经学上极有成就,他的祖父杜审言则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
儒学和诗歌是杜甫的家族传统,他用自己的毕生践行使二者达到完美融合的境地,以至于宋人有“老杜似孟子”的说法。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四)(全国甲卷)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四)(全国甲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以来,文学研究界活跃着来自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各种理论。
人们所拥有的文学理论从未像现在这般丰富,但在解说诸多看似熟悉的概念和对象时,却从未有现在这么多犹疑和分歧。
伊格尔顿的名作《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以“文学是什么”作为导言,却始终没有为文学下定义;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专章讨论“文学是什么”,却以“文学的矛盾”草草收结。
如何认识文学的根本性质及存在方式,已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
伊格尔顿无情地拆解了不少关于文学的定义,但也正是那些审慎的梳理与辨析,为消除分歧、寻求共识提供了可能,使某种具有启发性的“文学观”得以凸显:“它是人们出于某种理由而赋予其高度价值的任何一种作品。
”与伊格尔顿小心翼翼地维护“价值”相似,卡勒在描述文学的功能时将“意义”设为落脚点,主张文学“是一种召唤阅读、把读者引入关于意义的问题中去的写作”。
文学始终与特定的“价值”和“意义”密切相关。
尤其在经历过20世纪末21世纪初“文学终结论”的冲击以后,我们见证了文学至今仍在存续发展,更有理由确信:文学就是价值和意义的载体。
那么,这价值和意义从何而来,又如何表现?注目于作品,曾有论者主张“结构”与“张力”是价值和意义的不竭源泉;聚焦于读者,有论者认为是“审美知觉”和“期待视野”等塑造了价值和意义;环顾社会背景和文化心理,有论者强调“生产机制”及“原型经验”等生产了价值和意义。
这些说法各有一定合理性。
但笔者更想说的是: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不能只是从理论上得到支持或辩护,更有待作家付诸行动。
作品总是先由作家创作出来,然后被读者阅读,最后才可能引发关于价值和意义的探讨。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时代的文学有无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取决于这个时代的作家有无创造价值和意义的自觉追求。
【全真模拟】高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
语文高考冲刺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耕者有其田”,是以往土地政策中的一个根本观念,初看上去似乎是最明白不过的,就是“经营农田的人就是该农田的所有者”,提倡的是农田经营和所有合一的主义。
以佃户为主的农村中,在农田上劳作和经营的是占绝对多数的这一辈没有土地所有权的人们,握有土地权的地主们可以在很远的市镇里,他们连所有农田在什么地方都不很明白。
在这种农村中,经营农田的人并不是所有农田的人。
在一个承认土地所有者有权可以任意支配他的土地的地方,地主们只有在能获得“地租”的条件下,才会把使用他们所有土地的权利让给别人。
所有者虽不自己经营他所有的农田,可是他单凭那“可以不给人经营”的权利,坐享着别人经营农田之后所收获的农产,这笔名作“地租”的收入,可以占农田产量总数的一半到一半以上。
任何人根据他的常识就能想像到:以佃户为主的农村中,每年一定得输出大宗农产到地主所在的市镇中去,结果使农村人民借以为生的资产大行减少,人民的生活程度随之降低。
当然,有人可以说:佃户们的输出是和另外一笔无形的输入相平衡的,因为,他们靠了这笔输出获得了在农田上暂时经营的权利。
他们的经营既靠着地主们的允许,地主们的允许就是一笔无形的输入。
不管我们怎样替“地租”辩护,这种“有形输出,无形输入”的农村中佃户们的生活程度总是提不高的。
农民生活程度高不高与地主有什么关系呢?不能接受极低生活程度的人,本来不用来做佃户,“要租田就得这样,不租就算了么”,地主们自然可以这样说——他这样说,是合法的,因为法律承认他可以任意荒废他所有的农田,自己不经营,并不一定要给人经营。
话是合法的,可是合法的并不一定能做得通,因为法律本身只在人民能容忍的时候才有效力。
若是一条法律太使一辈人过不去,这辈人的反抗可以使该项法律失去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语文考前押题: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1(时间:40分钟分值: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青年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
梭罗说,一棵树长到它想长的高度后,它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它。
人也是如此。
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
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
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
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金耀基尝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
大学之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
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
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说:“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者。
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
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
关于通识教育,1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是:“其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1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
前者说:“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
”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
后者说:“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分歧。
通识教育正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
实际上,通识教育已部分包含了第三种大学精神,那就是培育人的德性。
但在高速前行又变动不居的现代多元社会,德性很难被界定,也很少被珍视。
真正的德性在于培育,而非教育;在于自省,而非灌输。
钱穆说,中国的学问传统有三个系统:人统、事统、学统。
置于首位的“人统”,就是尊德性。
他解释说:“人统,其中心是人。
中国人说,‘学者,所以学做人也’。
一切学问,主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
”遗憾的是,钱穆这种话,如今大多数人不喜欢听,他们更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而不喜欢去照看什么德性。
中国的大学,自有其悠久的历史。
但就现状而言,却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相去甚远。
而何时大学能成为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从教师到学生,都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
在其间,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才能够说大学精神的建立与养成。
而大学也因之焕发永久的生命力,站在批评的最前沿,站在创新的最前沿,成为国家社会当之无愧的“轴心组织”。
(选自《看历史》,2012年6月)1.与“大学精神”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学的独立自由相当脆弱,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咄咄逼人的权力、巧言令色的功利和匍匐在地的庸俗。
B.通识教育既要解决人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也要解决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和分歧。
要是在教育中不重视通识,就会摧毁自由独立的生命。
C.在现代多元社会里,大多数人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这冲击着大学精神之德性培育和自省。
D.大学精神的建立和养成是指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至三自然段,从青年来到大学的目的入手,论述大学的要义是让青年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并概括了大学的三种精神。
B.文章第四至八自然段,从大学精神的自由、通识及德性三个方面,通过引证具体论述了它们的内涵,及对于大学的重要作用。
C.文章第九自然段,指出中国的大学现状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相去甚远,并呼吁早日建立和养成大学精神,让大学成为国家社会的“轴心组织”。
D.全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的历史意义,再旁征博引论证了大学的三种精神,最后针对现实呼吁建成真正的大学。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读大学,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在适合的大学环境中,训练自己的思维。
B.大学的要义是让学生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C.金耀基曾强调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就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
D.大学里的师生都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所以大学成为了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9分,每小题3分)文学文本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载体。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曾经给文学下过一个定义,叫做“文字之著于竹帛者”。
这个定义实在是太过宽泛了,但却指明了中国古代文学文本的载体曾经是“竹”和“帛”。
竹是指竹简,帛是指帛书。
古代曾经把文字写在竹简或白绢上。
除此之外,还有铸在钟鼎上的、刻在石碑上的。
现在,又有电子文本这样一种全新的载体。
不管是什么载体,都只是文学文本存在的物质外壳,不是文学文本本身。
换一个说法,各种各样记录了文学符码的载体,可以叫做第一文本;而第一文本被接受者掌握的内容,也就是阅读中的意义整体,相应地可以叫做第二文本。
第二文本才是我们要研究的真正的文学文本。
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著作《林中路》里说,贝多芬的四重奏的乐谱放在出版社的仓库里,和地窖里的土豆没有两样。
的确,一箱箱《莎士比亚戏剧集》从印刷厂搬出来放在货运车厢里,和其他货物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对于文学文本的载体,对于第一文本,我们在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是不需要太多关注的。
那么,文学文本自身、它的本体究竟指什么呢?为了说清“文学文本”这个概念,我们先要了解文本的概念。
文本在英语里是text,在词源上与编织物(textile)有关系;文本也可以说是一种编织体。
文本学已经成为一门学科,作为术语的文本,指的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它由构成文本的实体将特定意义传达给读者。
这里所说的“能指”“实体”有许多种,比如说建筑、舞蹈、音乐、绘画,各自的文本是由彼此完全不同的能指、完全不同的实体构成的。
文学文本用语言文字作为能指。
但用语言文字作为能指的文本,也不一定都是文学文本,哲学、经济学、物理学的著作也是以语言文字或者主要以语言文字作为能指。
文学文本,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语言组合体,它用语言文字传达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塑造具有审美意味的形象。
层次性在这里是很关键的。
理解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文本,一定要注意到它的立体性、多层次性,不能是平面的、单一的。
所谓“层次结构”,包括了表层和深层,构成文学文本的具体层次主要有语音、字形、词义、句式、篇章结构、整体形象、意蕴与意味。
文学文本有口语文本和文字文本之分。
人类最早的文学是口头文学。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据说是采诗官从民间采集起来加工整理的,其中的作品原先是以口头文本的形式存在的。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原先也是口头传唱的。
《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故事都曾经长期以口头形式传播。
口语文本在流传中常常会发生许多变异。
口语的文学文本至今没有完全消失,近年常见的人们在酒席间讲的笑话,有些就属于口语文学。
在旅游的时候,导游有时也会给游客讲唱富有当地特色的口语文学。
(选自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开头的话》,有删改)4.从原文看,下列对“文学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文本有着多样化的载体,并且随着时代的进程不断变化发展。
B.文学文本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可将特定意义传达给读者。
C.文学文本是以用语言文字塑造审美形象为主要目的的语言组合体。
D.文学文本由至今仍在特定环境中流传的口语的文学文本发展而来。
5.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一箱箱《莎士比亚戏剧集》与货物没有区别的例子,表明第一文本是指各种各样记录文学符码的载体。
B.第二段指出以语言文字为能指的文本与建筑等其他文本的区别,强调对前者的解读要注意到它的立体性、多层次性。
C.第三段主要运用例证方式,从中外经典作品成型的角度分析口语文学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口语文本具有变异性。
D.文章基本结构采用总分式,先从作为载体的第一文本入手,再深入到作为本体的第二文本,最后加以分类辨析。
6.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文字之著于竹帛者”才是文学,口头文学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
B.我们要研究的真正意义的文学文本就是被接受者掌握的第一文本的内容。
C.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范围不包含文学符码的载体,而专注于阅读中的意义整体。
D.建筑、绘画等文本由于具有彼此完全不同的能指,因而不能表达相同的意义。
答案专题专项专练161.选B B项,不是“不重视通识”,原文是“排除掉通识”。
2.选D D项,文章首先阐述的不是“大学的历史意义”,而是“大学的功能”。
3.选A B项,原文“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是选择关系,而不是选项中的并列关系。
C项,主宾倒置,原文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
D项,强加因果,且把未然说成已然。
[借题发挥]“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题作答难点剖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试题,是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必考题之一,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这类试题考查的角度具有多维多变的特征,因此其干扰性、迷惑性较强。
考生的作答难点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试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的内容往往涉及文章的很多段落甚至全篇,考生想在短时间内一一找到信息对应点比较困难;二是考生在将四个选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照、斟酌时,往往不得要领,结果猜而失测,探而不究,最后只得在似是而非的情况下仓促作答。
4.选C C项,原文第二段是说“文学文本,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语言组合体,它用语言文字传达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塑造具有审美意味的形象”,并未说“文学文本是以用语言文字塑造审美形象为主要目的”的。
本项属无中生有,故错。
5.选C A项,用一箱箱《莎士比亚戏剧集》与货物没有区别的例子,是为说明“对于第一文本,我们在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是不需要太多关注的”。
故错。
B项,是为强调二者“是由彼此完全不同的能指、完全不同的实体构成的”。
故错。
C项,根据原文“人类最早的文学是口头文学”“口语文本在流传中常常会发生许多变异”以及文中所举的很多例子,可知道其归纳是正确的。
D项,文章基本结构应该是层进式。
先解释“载体”,再解释“本体”,再解释“分类”(因为节选,故只解释了“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