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村美术五年级3、4课导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五年级美术下册导学案-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1-苏少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导学案-第4课 理想的居住环境1-苏少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导学案-第4课理想的居住环境1-苏少版一、课程目标1.了解不同居住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2.掌握基本的透视知识;3.提升观察能力;4.能够用画笔表现出自己理想的居住环境。

二、课程重点1.透视知识;2.理想的居住环境的构思;3.画笔表现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居住环境的重要性任何一个人都有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是舒适、温馨,并且能够满足生活和工作需要的地方。

一个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个体身心发展,有助于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因此,居住环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2. 透视知识透视是绘画中非常基础的知识点。

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空间,并将空间三维化。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二分透视和三分透视,以便更好地表现自己对理想居住环境的构想。

•二分透视:场景中所有的线都会向两个方向(左右或上下)收敛,这就是为什么它叫做“二分透视”。

•三分透视:场景中所有的线都会向一个方向收敛,这就是为什么它叫做“三分透视”。

3. 理想的居住环境的构思在绘画之前,我们需要先构思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

在设计环境时,我们应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我们想住在哪里?•环境中有哪些特征?•我们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空气和水质如何?•我们的邻居是谁?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构思出自己理想的居住环境。

4. 画笔表现能力在掌握透视基础知识和构思出理想居住环境后,学生还需要掌握如何用画笔表现出来。

这需要一定的绘画基础。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上一节课程所学的绘画知识和技巧表现出自己理想的居住环境。

四、课堂练习1.绘制基本进近视图2.根据构思绘制出自己理想的居住环境的草图3.发挥想象力,利用画笔表现自己的理想居住环境五、课后作业1.板书透视知识点2.查找理想的居住环境照片或图片,并描述其中一些特征3.根据课上所学知识,画出理想的居住环境连环画六、学习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理想的居住环境对人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了透视知识,学会了构思和表现自己理想的居住环境。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 学构图》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 学构图》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学构图》人教版教学内容《第4课学构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构图原则,包括对称、均衡、对比、节奏等,并能够运用这些原则创作出具有美感和平衡感的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构图原则,能够运用构图原则创作出具有美感和平衡感的美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构图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对构图原则的理解和运用: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对称、均衡、对比、节奏等构图原则,并能够将这些原则灵活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

2. 美感和平衡感的培养: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对美感和平衡感的感知能力,以便在创作中能够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构图的美感和平衡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对称、均衡、对比、节奏等构图原则,并通过PPT课件和示范作品进行演示和解析。

3. 实践:让学生运用构图原则进行创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和解答疑问。

4.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构图原则的运用情况。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对构图原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1. 《第4课学构图》2. 内容:对称、均衡、对比、节奏等构图原则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构图原则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要具有美感和平衡感,构图原则运用得当。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构图原则,并能够运用构图原则创作出具有美感和平衡感的美术作品。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4课 学构图》 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4课 学构图》  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4课学构图》人教版教学内容《第4课学构图》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的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构图原则,包括画面平衡、对比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本课将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美术作品,以及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深入体验构图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能够运用构图原则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构图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对构图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2. 如何将构图原则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经典美术作品图片、PPT、黑板。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经典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构图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包括画面平衡、对比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等。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原则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

板书设计1. 《第4课学构图》2. 主体内容:构图的基本原则、实践操作、作品展示与评价、总结与反思。

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家乡美景”为主题的画作,运用构图原则进行创作。

2. 写一篇关于构图学习的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欣赏、分析、实践,使学生深入理解构图的艺术魅力,提高了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创作空间和展示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美术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学构图》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学构图》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学构图》人教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构图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造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比、统一等。

2. 学会运用不同的构图方法,如三分法、黄金分割法等。

3. 提高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有创意的构图作品。

4. 培养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学会从构图的角度分析作品。

教学内容1. 构图的基本原则:介绍平衡、对比、统一等构图原则,让学生理解并能够在作品中运用。

2. 构图方法:讲解三分法、黄金分割法等构图方法,让学生学会在实际创作中运用。

3. 创作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有创意的构图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构图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创作中灵活运用构图原则和方法,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构图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示范:示范如何运用构图原则和方法进行创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践。

4. 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有创意的构图作品。

5. 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从构图的角度进行评价和欣赏。

板书设计1. 构图的基本原则:平衡、对比、统一等。

2. 构图方法:三分法、黄金分割法等。

3. 创作实践: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幅有创意的构图作品。

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以“家乡美景”为主题的构图作品。

2. 要求运用所学的构图原则和方法,作品要有创意和美感。

课后反思1. 学生对构图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性。

4. 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构图原则和构图方法的讲解与示范。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 -第4课 趣味文字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 -第4课 趣味文字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 -第4课趣味文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简介本课我们学习的是五年级上册美术第四课——趣味文字。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学习创意趣味文字的制作方法,以及运用不同的艺术素材,制作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字。

二、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和学习创意趣味文字的制作方法;2.能够熟练运用不同的艺术素材,制作多彩的文字;3.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创意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创意趣味文字的制作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艺术素材,制作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1.导入(6分钟)1.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2.展示一些创意趣味文字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15分钟)1.讲解创意趣味文字的制作方法:选定字形、确定主题、设计构图、选择素材、色彩搭配和装饰等;2.提醒学生在设计构图时要注意字形的大小和间距;3.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不同的艺术素材,如纸张、布料、蔬菜、水果、乐高积木等来制作多彩的文字。

3.操作实践(45分钟)1.供学生自由创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字形和主题,进行构图和素材选择,并运用涂鸦、剪纸、拼贴等不同的创作技巧,制作出多彩的创意趣味文字;2.老师适时地巡视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辅导学生进行创作。

4.展示(10分钟)1.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创作,并将创作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2.学生进行异地展示,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

5.总结(4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2.强调要培养艺术创意和想象力。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课后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创意,继续制作创意趣味文字,并将作品拍照上传到班级网络平台上,与同学交流、欣赏和学习。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创意趣味文字的制作方法和如何运用不同的艺术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作思路的启发,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体验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操作实践,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创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3课 高高低低的房子丨赣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3课 高高低低的房子丨赣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3课高高低低的房子丨赣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低有序的景象,了解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

2.能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构成高低不平的房屋形象。

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性认识和舒适的色彩协调观念,自由使用油性粉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知高低有序的景象。

2.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构成房屋形象。

3.自由使用油性粉彩。

三、教学难点1.自由使用油性粉彩。

2.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构成高低不平的房屋形象。

四、教学过程1. 情境调研让学生用“发挥想象,形容一个建筑或房子”的方式进行问答,引发学生对房子的认知。

2. 创设情境老师出示高低错落、不规律形状的房子图片,营造景象。

引导学生借助此情境,探讨高低有序的景象,了解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

3. 模拟演示1.老师以示范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表现房子的高低不平形象。

2.让学生多看房子,多想房子,在保证不影响画面结构下,想象出美丽的景象,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力。

4. 自由实践1.让学生自由实践,使用不同的线条、形状、色彩表现出自己的房子。

2.强调色彩协调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自由使用油性粉彩,把握好使用的份量和技巧。

5. 作品展示让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徒手研究不同的构图和色彩,欣赏不同画风的作品。

五、教学后记本节课要求学生多看房子、多想房子,并在画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通过做画的体验,让学生养成把创意融入作品的好习惯,并培养对色彩的感性认识和舒适的色彩协调观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2024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人美版

2024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人美版

2024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主题为“认识抽象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美版教材第二章“奇妙的美术世界”中的第三节“走进抽象画”。

详细内容涵盖抽象画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欣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抽象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美术,尊重艺术家的创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抽象画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欣赏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抽象画,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幅抽象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类型的吗?它有什么特点?”2. 新课内容:通过课件介绍抽象画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欣赏方法。

a. 概念:以几何图形、色彩、线条等元素构成,不表现具体物象的绘画。

b. 特点:强调视觉元素的构成,忽视物象的具体描绘,突出画面的节奏与韵律。

c. 分类:抽象表现主义、色域绘画、几何抽象等。

d. 欣赏方法:从色彩、线条、构图、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抽象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一幅经典抽象画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欣赏和分析。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幅抽象画作品进行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认识抽象画2. 内容:a. 概念:以几何图形、色彩、线条等元素构成,不表现具体物象的绘画。

b. 特点:强调视觉元素的构成,忽视物象的具体描绘,突出画面的节奏与韵律。

c. 分类:抽象表现主义、色域绘画、几何抽象等。

d. 欣赏方法:从色彩、线条、构图、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选择一幅你喜欢的抽象画作品,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写出你的感受。

小学美术五年下册第3、4课教案

小学美术五年下册第3、4课教案

课题:第三课抽象的雕塑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

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难点:1、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

2、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具学具:各种线材、板材、块材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抽象雕塑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二、发展阶段: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师小结:想象空间很大抽象雕塑基本结构。

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哪些地方、环境中。

观察、收集我们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课后小结:作业效果良好,兴趣高,优秀率百分之九十以上。

教学反思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不但仔细观察、欣赏了课本上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我还利用教学参考书图例引导学生欣赏思考,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有了创作欲望,期待着下节课他们有好的作品造型,从而达到本课发挥学生创造力、提高动手动脑等多方面能力的目标。

第4课学构图学习领域:造型表现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赏析绘画作品,初步了解构图的基本概念、形式与法则,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及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五年级美术上册导学案-第4课 学画抽象画1-人美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导学案-第4课 学画抽象画1-人美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导学案-第4课学画抽象画1-人美版前言本篇导学案旨在帮助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五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

课程目标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画一副抽象画,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抽象画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掌握抽象画的构图要点;3.学习使用颜色和线条表现抽象概念。

教学准备1.教师:PPT、画板、颜料、画笔、调色板等美术教学用品;2.学生:铅笔、橡皮、画纸、颜料、画刷等。

课程内容抽象画的历史背景和特点艺术上的“抽象派”运动,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欧洲,其思想不仅影响了艺术界,还影响了设计、建筑、家居等各个领域。

其核心思想“抽象”主张消除自然界的万物之象,营造出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

抽象画强调色彩、形状、线条在画面中的表现力,它不受客观形象的限制,表现出画家内心世界的精神和思想,给观众带来不同寻常的感受和惊喜。

抽象画的构图要点1.整体感:整幅画应具有和谐、统一的整体感;2.主次分明:画面中要有一个主体,其他元素为辅;3.对比决定:色彩、形状、线条的对比决定了画面的鲜明程度和效果;4.重复呼应:重复和呼应是画面的精髓。

使用颜色和线条表现抽象概念使用颜色和线条表现抽象概念是抽象画的一个重要手法。

颜色、形状和线条表现情感和思想,一幅好的抽象画,要用色彩的取舍、运用线条和形状的反复,表达画家对于生活的认识和感悟。

实践操作1.让学生自由发挥,使用颜料涂抹画布上,构造一个形象之外的、真实之外的抽象画;2.设计一个主题和概念,让学生通过在画布上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出主题和概念;3.讲解抽象画的画布边界可以超越现实生活界限;4.提供画布、颜料、笔刷,辅助学生实现抽象画的创作。

总结抽象画不再被视为艺术上的外链,而是表达人们内心世界、清晰表达思想感情与经验的最佳方式之一。

学生们通过画一副优美的抽象画,不仅可以触发他们的想象力,也可以促进他们对色彩、形状和线条的理解。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学构图》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学构图》人教新课标(2023秋)
课堂上,我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构图知识的应用。我看到他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想法,这种互动让我感到很欣慰。在实践环节,学生们动手操作,尝试不同的构图形式,这个过程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但大家都很投入,也从中获得了成就感。
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掌握黄金分割等复杂构图技巧时遇到了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他们,提供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黄金分割、三角形构图等。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些原则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
举例:以著名美术作品为例,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分析其对称构图的特点,强调其在视觉上的平衡与和谐。
(2)构图形式的实践运用:让学生在实际创作中,运用所学的构图知识,提高作品的视觉效果。
举例:指导学生进行绘画或摄影创作,要求他们运用黄金分割、三角形构图等形式,使作品具有更好的视觉冲击力。
2.教学难点
(1)构图原则的灵活运用:学生在掌握了构图原则后,如何将这些原则灵活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
(3)生活中的构图元素发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构图元素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解决方法:组织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寻找构图元素,学会将生活中的美转化为美术作品。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构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一些图片或景象,觉得它们特别美丽或引人注目?”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构图的美学奥秘。

五年级美术下册导学案-第4课 学构图(8)-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导学案-第4课 学构图(8)-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导学案-第4课学构图(8)-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学会用分析构图的方法来营造画面中的情境。

3.掌握构图中的对称、平衡、重心、节奏等要素。

4.启发学生对构图的表现力,提升视觉艺术的层次。

二、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构图在绘画中的意义。

2.使用构图中的要素表现情境。

学习难点1.构图要素的应用。

2.构图中的对称与平衡的理解。

三、学习过程1. 构图在绘画中的意义构图是画面的基本结构和组织形式,是画面的情境表现和构建的基础。

构图的目的在于让画面的有序结构与鲜明情境,结合起来,达到美术表现的目的。

2. 使用构图中的要素表现情境构图中的要素包括对称、平衡、重心、节奏等。

1.对称对称是指在构图中画面左右两侧,或上下两侧对称一致或呼应联动。

它可以使画面具有稳定和平衡感,让画面显得和谐、完整。

2.平衡平衡是指画面各个部分的大小、色彩、形状等分配呈均衡的状态。

平衡有左右、上下、前后等不同形式。

它可以使画面在视觉上产生稳定感。

3.重心重心是画面的视觉中心,相当于重心的位置一定要合理,不可轻易改动。

重心的位置可以让画面中的人物、物体在空间上达到保持平衡的状态。

4.节奏节奏是指画面中各个部分形成一定的节奏感,使画面具有动感和生动性。

3. 构图要素的应用构图要素的应用是构图的关键,下面将对其进行具体阐述。

1.对称的应用在构图中应用对称要素,可以让画面中的人物、物体或环境两侧呼应、联动或镜像,从而形成整个画面的和谐、平衡。

2.平衡的应用在构图中应用平衡要素,可以让画面中的物体、人物或背景区域,在视觉上达到比较均衡的状态。

在这里,平衡并不是指完全对称,而是指画面元素在视觉上达到某种比较均衡状态。

3.重心的应用重心的位置应该尽量选择画面的中心或者规律的对称线上,使画面具备稳定性。

4.节奏的应用节奏是构图中产生节奏或变化的要素;在构图中应用节奏,可以让画面显得具有动感和生动性。

四、作品分析1. 作品名称:《荷塘月色》作品描述:这是一幅描绘荷花和荷塘的画作,画面中的荷塘宁静、柔和,而荷花则美丽而坚定地绽放着。

2024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人美版

2024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人美版

2024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主题为“认识抽象画”。

教材章节为人美版,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欣赏和分析抽象画的风格和技巧;实践创作简单的抽象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抽象画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3. 通过实践创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学会欣赏和分析抽象画。

重点:掌握抽象画的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材、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抽象画作品,引发学生对抽象画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让学生对抽象画有初步的认识。

4. 实践创作:a. 教师示范:现场创作一幅简单的抽象画,讲解创作方法和技巧。

b.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抽象画。

c. 互动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认识抽象画2. 内容:a. 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b. 抽象画的风格和技巧c. 抽象画的创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心情”为主题,创作一幅抽象画。

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的抽象画创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课后收集更多关于抽象画的资料,深入了解抽象画的发展历程。

b. 尝试将抽象画元素运用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如服装设计、家居装饰等。

c.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与可操作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性。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 学构图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 学构图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学构图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五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四课,主题为“学构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构图的基本概念、构图的原则、构图的方法以及构图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构图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构图技巧,并能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美术作品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构图方法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构图美感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构图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2. 构图方法在实际创作中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美术作品范例。

3. 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优秀构图的美术作品,引起学生对构图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构图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并通过示例作品进行解析和示范。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构图练习,运用所学的构图方法进行创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构图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学构图2. 副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3. 教学内容:构图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及应用4. 教学目标:了解构图概念、运用构图方法、提高构图美感5. 教学难点:构图原则的运用、构图方法的灵活运用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美术作品,运用所学的构图方法进行创作。

2. 观察周围的环境,选择一个场景进行构图练习,并记录下自己的构图思路和创作过程。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构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构图的魅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我发现学生在构图方法的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构图的欣赏和创作水平。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4课学构图》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4课学构图》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4课学构图》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4课学构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构图知识创作出具有美感的美术作品。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和练习,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构图的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创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构图知识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例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构图的概念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构图知识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如何将构图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构图的方法和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构图的规律。

3.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构图知识。

4.评价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彩铅等绘画工具。

3.相关美术作品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构图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什么是构图?为什么构图重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构图的概念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主次分明、对称、均衡、层次感等。

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构图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构图知识,自主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构图知识。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同学分享构图心得。

教师评价,从构图角度出发,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024年人美版五年级美术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

2024年人美版五年级美术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

2024年人美版五年级美术第3课《认识抽象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美版五年级美术第3课《认识抽象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抽象画的概念、特点及分类;学习欣赏和分析抽象画作品;尝试运用抽象画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抽象画作品的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3. 指导学生运用抽象画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欣赏和分析抽象画作品;运用抽象画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抽象画,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抽象画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彩笔、水粉、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抽象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画与我们平时所见的画有什么不同?2. 新课内容学习:(1)介绍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

(2)分析教材中的抽象画作品,讲解其艺术特点。

(3)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抽象画的创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创作方法。

3. 实践操作:(1)指导学生运用抽象画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鼓励创新。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创作心得。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简短的创作题目,让学生现场完成,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认识抽象画》2. 内容:(1)抽象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2)抽象画的创作方法(3)实践操作:创作题目及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心情”为主题,运用抽象画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创作表现。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抽象画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抽象元素,尝试运用抽象画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五年级美术3,4,5 (1)小学教学参考

五年级美术3,4,5 (1)小学教学参考

五年级美术3,4,5 (1)小学教学参考课题第3课美丽的纹样课时安排2教学目标1、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1、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2、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方法欣赏,制作教具准备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预习学案预习课本基本环节集智备课个人备课教学过程中心发言人: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导入新课: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适合纹样2、了解知识,掌握方法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

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1)什么是适合纹样?(2)基本形有哪些?(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生欣赏、思考、讨论师和生一起总结:(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

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

(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学构图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学构图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学构图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构图技巧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审美价值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教学内容1. 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常见的构图方法和技巧。

3. 构图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构图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构图技巧创作美术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示范作品。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构图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介绍构图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示范与练习:教师示范构图技巧,学生跟随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创作实践:学生独立创作美术作品,运用所学的构图技巧。

板书设计1. 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常见的构图方法和技巧。

3. 构图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家乡美景”为主题的美术作品,运用构图技巧。

2. 写一篇关于构图在美术创作中作用的短文。

课后反思2.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展示作品:选择几幅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如名画、学生优秀作品等,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

这些作品应突出构图的巧妙运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构图对作品整体效果的影响。

提问讨论: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作品,提出问题如“你们觉得这些作品美在哪里?”、“画面中的元素是如何排列的?”等,让学生初步思考构图的概念。

引入主题: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入本课主题——“学构图”,并简要介绍构图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定义解释:明确构图的定义,即如何在画面中安排和布局元素,以形成和谐、有吸引力的整体。

原则介绍: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比、节奏、统一等,并通过具体作品分析这些原则是如何被应用的。

五年级下册美术导学案-第4课 校园新构想丨赣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导学案-第4课 校园新构想丨赣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导学案-第4课校园新构想丨赣美版教学目标:1.了解构思的基本概念。

2.熟悉构思的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构思创意的能力。

教学内容:1.构思是什么?构思是指在进行造型创作前,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对创作对象进行总体规划和细节设计,形成具有创意的“创作计划”的过程。

构思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整个创作过程的灵魂所在,也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2.构思的方法和技巧。

(1)形象联想法:从已有的形象中,脑海中形成一些新的、奇幻的、生动的、富有特点的形象,以激发更多的构思创意。

(2)观察法:遵循“看、觉、感”的步骤,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本着有深刻的感受,把握细节,发掘出事物的本质,进行构思。

(3)转化法:将一些看似普通的或已经存在的观念、物品、形体等,通过转化和修改,达到全新的效果与意境,从而得出新的构思创意。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介绍本节课将学习的内容——构思的方法和技巧,并探讨它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及示范1.讲解构思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多思维的方式进行构思。

2.老师出示一组相似的物品或图案,演示如何通过形象联想法、观察法、转化法等方法进行构思。

并且说明构思创意需要体现出情感、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从而打破局限性,形成全新的构思。

第三步:练习1.分组活动:让同学们自由捏一些形体,应用上述构思方法进行构思设计。

要求在设计中要包含创新性的想法,并且应基于校园环境进行创作。

2.作品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出自己的作品,用小组讲解的方式对作品进行点评。

第四步:总结1.让学生对本节课中构思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2.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美术创作中构思创意是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构思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课后作业:1.完成构思练习,保存好设计稿,等待下一节课进一步完善。

2.认真阅读相关的文本资料,了解并掌握在美术创作中的构思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己的创意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
播放背景音乐。
五、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 .自评、互评。
3 .多媒体欣赏折扇的扇面画。




团扇
制作工艺
团扇
特点




教学难点
机械手关节的设计
教具准备
铅笔、作业纸、多媒体设备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1.欣赏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
2.引导提问:你了解机器人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的?学生自由交流,谈论机器人。
3.认识机器人:你认为机器人是什么呢?是人吗?是机器怎么又叫机器人呢?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人类不可接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活动的特殊功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
教师演示小结:通过这一个办法可以让色彩发生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颜色丰富的层次了。
3、出示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画中取一方格(G5),这一格是有24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的颜色对号入座。
4、任意找一种《向日葵》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
四、分工合作
1、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这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向日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将横排的A-J与竖排的1-5交叉组成编号,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三、做做玩玩:
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
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
2、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
3、增强美术活动的兴趣和休验成功的快乐,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增强美术活动的兴趣和休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难点
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具准备
水粉颜料、水彩笔、毛笔,调色盘,小水杯、挂图、课件等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
3.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评述。
4.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四、制作团扇,根据扇面的形状合理安排画面
1.指导学生剪出团扇的形状。
2.观察教材小训练中的两个扇面,说说哪个扇面更美?为什么?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前者更美,因为蝴蝶图案的大小、布局更适合于扇面的形状。




第五课同一幅画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
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得色彩效果产生
变化。




课题
第6课团扇
教学目标
了解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教学重点制作扇教学难点扇面装饰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设置情境,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扇文化
1.教师演示课件。
2.学生欣赏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及相关介绍。
3.教师板书课题。
二、讨论交流,了解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交流团扇的资料,并思考团扇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教师参与。
三、讨论分析,感受扇面画的形式美感
1.继续演示课件,提出活动要求:
(1)分组,每组重点讨论教材中的一件团扇作品。
(2)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
看书分析机械形体是怎么画的,试一试螺丝帽的立体形的画法。
学生尝试练习,展示作业,教师反馈,进行技法指导。
三、创意设计:
1.机械手功能探讨。你准备设计一个具备什么样功能的机械手?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2.提出活动:参照资料或展开想像.用线描的方法设计一只机械手。注意将关节的连接部分交待清楚,画出机械手的立体形效果。
课题
五年级下册3课:聪明的机器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2.透过美术创作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逐步发展,对媒材的造型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作业应做到造型与功能作用相结合,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机械手立体形的画法
一.欣赏导入
欣赏荷兰画家凡高的代表作品。引导提问:你见过这些画吗?特别是最后这一幅《向日葵》,也就是课本所展示的是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
二、探索思考
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那些颜色?(学生观察与识色,教师提问与引导)
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样调配出来的呢?(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注意要做到切实的交流探讨。)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欣赏学生作品。
四、陶文化应用:
1、学生举例说陶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五课同一幅画
2、临摹涂色。按照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注意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再换蘸颜色。
五、组合展示1、让完成作业的学生按照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部分作品。
2、引导学生眯眼睛看看,欣赏评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
六、教学拓展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也就象文学语言运用的艺术一样,色彩语言的调配也需要认真的研究与探索,今天你有收获了吗?
板书课题:聪明的机器人。
二、认知结构:
1.了解机器人的作用。引导思考:机器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们来看一看机器人的类型有哪些,分别都能做什么。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机器人的类型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
2.认识机械手的造型特征。一般讲的工业机器人,就是机械手臂,代替人类进行一些特殊性工种的工作,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机械手图片,说一说机械手臂的外形特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机器人的手一般由方形的手掌和节状的手指组成。教师介绍北京航守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究与开发的“多指灵巧手”。
3.自主尝试机械形体画法。
3.学生作业。
四、展示创意:
1、小组内学生互相评价。
2、全班学生相互展评,评价谁的作品最漂亮。








课题
五年级下册4课:欢乐陶吧(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教学重点
陶艺作品的欣赏是通过对古今陶艺的赏析比较,使学生对我国陶的发展过程和不同时期陶的特点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
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
教具准备
彩陶、黑陶图片、橡皮泥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了解陶文化:
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欣赏陶文化:
1.欣赏彩陶文化:
(1)半坡型
三、尝试体验
1、根据教材的提示,用大红和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为什么?教师演示重点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得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应该能判断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2、在一种颜色中调入黑色或白色,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