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定义

合集下载

(完整版)城市的概念

(完整版)城市的概念

1、城市的概念: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2、(1)城市产生的定义: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2)城市功能的定义:工商业活动集聚的场所(3)城市集聚的定义: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4)城市的区域定义:与周围区域保持密切联系,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等职能(5)城市的景观定义: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建筑物、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6)城市的系统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社会复合的巨系统。

3、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1)集聚规模的差异(2)生产效率的差异(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4、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1、城乡结构的”二元化” :城乡分治与城乡统筹2、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已达6:1 -7: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4、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严重失衡5、城镇化的含义:是一个过程,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镇常住人口与区域总人口比例,质量指标更反映发展水平)。

目前全世界人口中已有50%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区。

城镇化水平=城镇常住人口/ 区域总人口.(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人口集中、空间形态改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6、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速度极快政府主导与政策主导发展和分布极不均衡城市化的质量不均衡与产业发展不协调城市群体化发展7、欧洲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古希腊:(广场为中心,方格网为道路骨架)古罗马:(纪功柱铜像)城邦的城市公共场所:米利都、雅典,巴黎、伦敦,营寨城的十字形街道中世纪:城市以城堡、教堂为空间主导地位:古罗马、佛罗伦萨;狭小,不规则的道路网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城市放射轴线,巴黎的星形广场和香榭丽舍大道8、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代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东周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周礼考工记》(周王城)——统治中国长达3000 年以管子、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因天材,就地利”——长期并存《管子乘马篇》(选址与供水,防洪)、《商君书》(规模分配)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影响的典型——唐长安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战国时期:在都城建设上,形成大小套城的布局模式--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鲁国国都曲阜按周制建造,而济南打破对称,与水和谐布局吴国国都阖闾城--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 --水乡城市建设理念9、《周礼.考工记》——中国第一部工科巨著(1)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最早、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一部著作,提出了我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基本规划思想和城市格局。

中国城市级别定义

中国城市级别定义

中国城市级别定义
中国城市的级别定义通常是根据其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功能、行政等方面进行划分。

以下是一般的中国城市级别定义:
一线城市:指国家级最重要的、具有全局影响力的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

二线城市:指较具有综合实力、相对较大的城市,经济发展较好,如成都、重庆、天津等。

三线城市:指具备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经济发展较为中等,如西安、武汉、南京等。

四线城市:指发展相对较慢、一般规模较小的城市,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如温州、长治、南通等。

五线城市:指相对较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城市,人口规模较小,如普宁、中阳、龙南等。

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根据综合实力、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因素进行更加详细的细分划分。

此外,还有特别行政区、计划单列市等特殊类型的城市,它们在城市级别划分中具有特殊地位。

初中地理城市

初中地理城市

初中地理城市引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的学科,城市是地球上人类集聚居住、从事生产和文化活动的重要空间单位。

初中地理课程中,城市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学习城市地理不仅可以了解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特征,还可以认识到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城市的定义、形成、发展和特征等方面探讨初中地理城市的相关内容。

城市的定义城市是指人口聚集、非自然景观规模较大的人居集中地区,与农村相对。

城市是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具有相对集中的人口、经济结构多元化、交通便利、文化活动丰富等特征。

城市与农村的界限有时不太明显,但城市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密度高、居住建筑密集、经济活动多元化。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资源分布、交通条件、历史和文化等。

大多数城市都是在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形成,如沿海地区、河谷地区等。

城市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从小规模的聚落逐渐扩大到现代化的大都市。

城市发展通常是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叫做城市化。

城市化的特征和影响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集中迁移过程,同时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城市化的特征包括人口聚集、土地利用变化、经济结构转型等。

城市化对城市和农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城市化带来了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城市化也带来了资源和环境压力、社会问题和不平等现象。

城市的特征城市具有多种特征,而这些特征使城市与农村有所区别。

城市的主要特征包括:1.人口密度高:城市通常有大量人口居住在相对狭小的区域内,人口密度比农村高。

2.交通便利:城市中的交通网络发达,道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完善,便于人们出行和物资流通。

3.经济活动多元化:城市通常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有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多种行业。

4.文化活动丰富:城市有许多文化场所和活动,如博物馆、剧院、音乐会等。

5.建筑密集:城市中有大量的居住建筑、商业楼宇和公共设施,形成建筑密集的现象。

【发展战略】111-112城市定义、特征、发展、产生

【发展战略】111-112城市定义、特征、发展、产生


任务1.1 了解城市与城市交通的基本内容题八
蒸汽机首先在欧洲发明并导致了一场工业革命,大量破产 农民涌进城市,刺激了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的扩展,促 进了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城市的快速发展,从而使欧洲大陆城市 的发展超越了中国城市的发展。著名的“雅典宪章”明确了城 市的四大功能:工作、居住、交通、游憩。城市发展进入有规 划、功能全、条件好、效率高的“社会经济聚合体”阶段,从 而出现了诸如科学城、港口城、商业城、旅游城、赌城等专业 分工明确的专门化城市,也出现了众多的综合性多功能中心城 市,更多的则是大量涌现的规模不一的特征各异的城市,并形 成了世界城市化的趋势。

任务1.1 了解城市与城市交通的基本内容题八
2. 城市的发展
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城市形态渐趋成熟, 有了完整的城墙以区分城市与乡村;有了较清晰的功能分区,如政治、 居住、殡葬、商业、手工业等;尤为重要的是具有较为完善的交通, 道路既供行人与车辆通行,又起到隔离功能区的作用。例如,古希 腊的米列都城已有完整的棋盘式道路体系;我国周代王城也已有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 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的详细记载。由此 可见,此时的城市布局已有明显的功能区分,尤其是有了完善的道 路交通体系,这是城市发展的重大转折。
什么是城市
城: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


市:商品交易的场所
镇:具有军事色彩
“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 镇”(城市,城镇)
城市的定义
地理学: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
经济学:城市为各种经济活动提供场所。 社会学:研究城市中人的阶层构成,行为活动以及相互
关系。 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城市的物质空间环境

城市生态学的概念

城市生态学的概念

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实践证明,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 城市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等, 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复杂尖锐, 从而使解决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提 到了世界各国的议事日程(Agenda)。
1.2 城市生态学发展简史
1.2.1 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态学思想反映在人口、人与 土地和人与食物的关系上。390B.C.,商鞅第一个提出了 具有城市生态学思想的认识:①在一个地区的土地组成 上,城镇道路要占10%,才较为合理;②主张增加农业 人口,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100:1,最多不 小于10: 1,鼓励从事农业,不准开设旅店和不准擅自 迁居。荀子( 238B.C. )提出减少工业人口,国家才能 强盛的主张。 170A.D. ,崔姓学者第一个提出人口的合 理布局思想,1885年,包世臣提出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 比例关系应为5:1,限制非农业人口的发展。这些“重 农抑商”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城市的发展。
1.1.3 研究意义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时代的经 济、政治、社会、科学、文化、生态环境 发展和变化的焦点和结晶体。 城市的优势在于工业、人口、市场、文化 和科学技术的集中,这有利于生产的专业 化、协作化和新型高度精尖技术密集工业 的发展,有利人员流动、物质流通。
但是城市的缺点也恰恰在于人口和工业的过量集中和密 度过大,在城市化地区,进行着大量的资源利用、物质 变换、能量流动、产品消费等活动,从而使自然资源大 量耗用和各种生产、生活废料大量产出,引起了一系列 城市问题。如人口密集、住房困难、土地资源紧张、工 业资源短缺、水源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疾病流 行 、 犯 罪 增 多 、 就 业 困 难 等 等 。 (3R, reduce, reuse, recycle).

二线城市的标准定义

二线城市的标准定义

二线城市的标准定义
二线城市是相对于一线城市而言的,通常指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对较发达但不及一线城市的城市。

由于没有统一标准,不同的机构和人士有不同的定义方法。

以下为一些可能的定义方法:
1. 根据行政级别:通常指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外的其他省辖市(如地级市、市辖区等)。

这种定义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因为有些二线城市的行政级别可能已经升级为地级市或以上,但其实际发展水平并不比其他二线城市更高。

2. 根据城市规模:按照城市人口数量进行分类,通常将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称为一线城市,人口在100万至500万之间的城市称为二线城市,而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城市则被称为三线城市。

这种定义方法虽然简单明了,但缺乏具体的发展水平和综合评价标准。

3.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城市GDP总量、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划分为不同发展阶段。

这种定义方法可以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城市的实际发展水平,但需要考虑多个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标准,存在一定主观性。

总的来说,二线城市是相对于一线城市而言的,其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对较发达但不及一线城市的城市。

具体的划分标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评价要求进行选择,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避免单一标准导致局限性和误判。

07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统计的范围口径

07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统计的范围口径
·24·
上述三种口径中城市市区就是城市的行政管辖 区域。大都市区就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地区, 也是 以行政区域为基础划分的。 如美国的大都市统计区 由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所在的中心县以及与中心城 市有着密切联系的若干邻接县所组成。 第三种口径 城市聚集体是指由市、镇、郊区相连接在一起的地貌 意义上的城市区域, 它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 是另一 种意义的城市地区, 在《大城市统计调查》表中将它 与大都市区并列, 由各国城市根据所掌握资料情况 选择填报。
对城市概念的概括要体现城市的基本特征: 第一, 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域, 这是区别于 乡村的一个显著特征, 它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人类 社会大分工而产生的, 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 展; 第二, 城市是工业基地和第三产业集中地 (现代 工业产生前城市是手工业基地) , 以非农业活动为 主, 这是城市区别于乡村的又一特征; 第三, 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 交往的中心, 城市依托一个地区并对这个地区的发 展起着主导作用。 (二) 城市要素 根据对城市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组成城市的要 素应有以下六个: 11 城市人口。 城市是由人口聚集而形成的, 没 有城市人口就没有城市。 城市人口与城市其他要素 的相互作用最为明显, 城市人口既是城市发展的动 力也是制约因素。所以城市人口是城市的第一要素。 21 城市经济。这是城市产生的动因和城市发展 的基础。 城市作为动态系统的最基本的活动就是城 市经济活动, 它以非农业活动为特征, 包括社会生 产、分配、流通、消费、积累和对外经济交往各方面。 31 城市社会。随着城市人口聚集和城市经济活 动而产生的城市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矛盾, 推 动城市社会的发展。城市社会包括城市劳动就业、居 民收入、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政治活动参与、社 会保障、社会治安等等。

对“城市”有多种定义的理解

对“城市”有多种定义的理解
发展目标是城市人口、包括大 城市人口在东、中、西部地区相对 均衡的分布。这是中国城市化方针 中关于“促进生产力和人口合理布局” 的含义。
Thank you!
41
一方面,应肯定中国发展乡镇企业 的功绩;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已经看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小城镇化落后于乡 镇工业化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基本 原因有两个:一是严格控制农村户口转 为小城镇户口;二是国家缺乏资金投资 建设小城镇的基础设施。
所以,近年来国家的相关公共 政策做了调整:一是放宽了农村户 口转为小城镇户口的标准;二是在 各级政府的财政加大对小城镇基础 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允许非公经 济成分投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业的布局。
与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 市场体制转变相配套,中国城市化的发 展,也将经历以政府为主导向以市场为 主导的转变。
以市场为主导的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有两个:一是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的自 由投资;二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当然,以市场为主导的城市化需要 政府必要而适度的规划。
“乡村城镇化”的含义是农村 的自然村向行政村集中,在行政 村建设农民新村,多数的农村剩 余人口不进入现有的小城镇,而 是在行政村就地实现小城镇化。
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三次 社会大分工的出现)是城市产生 的根本动因,这是经济动力。
军事动力、城市建设(基础 设施)动力、政治动力等也是城 市产生的重要条件。
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发展的特点
1、城市的密集分布从北方逐渐南移。 2、很大一部分是郡县城市。 3、主要在南方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
商业中心城市。
4、以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发展较 晚。
第三产业为主是发达的城 市、地区或国家的重要标志。具 体表现为第三产业产值占当地国 内生产总值、在第三产业就业的 人口占当地总人口,都达到70% 以上。

城市说文解字

城市说文解字

城市说文解字
城市,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地方。

它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重要场所。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看,“城”字的本意是城墙,是为了保护城市而建造的防御工事。

而“市”则表示集市、市场,是人们进行交易和商业活动的地方。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这两个要素。

城市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人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文化和种族,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在城市里,人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城市还是一个经济中心,各种商业活动和产业在这里繁荣发展。

城市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和资源。

同时,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短缺等。

在城市里,人们的生活节奏通常比较快,竞争也比较激烈。

但是,城市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让人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更好的生活。

总的来说,城市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活力的地方。

它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是它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

城市分类标准

城市分类标准

城市分类标准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的城市在发展程度、规模、功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划城市,对城市进行分类是非常必要的。

城市分类标准是根据城市的特征和功能,将城市进行科学地划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城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城市分类标准。

一、按照城市规模划分。

1. 大城市。

大城市通常指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具有较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影响力,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

例如,北京、上海、纽约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大城市。

2. 中等城市。

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万至100万之间,相对于大城市来说,中等城市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影响力较弱,但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的辐射力和带动作用。

例如,成都、武汉、费城等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等城市。

3. 小城市。

小城市的人口规模在10万至50万之间,通常是地级市或县级市,相对于大城市和中等城市来说,小城市的发展水平较低,功能较为单一。

例如,某些县级城市或地级市下属的小城市就属于这一类别。

二、按照城市功能划分。

1. 政治中心城市。

政治中心城市通常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中心,拥有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机构和行政机构,具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力。

例如,华盛顿特区、北京市等都是政治中心城市。

2. 经济中心城市。

经济中心城市通常是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发达的经济体系和繁荣的经济活动,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例如,纽约市、上海市等都是世界知名的经济中心城市。

3. 文化中心城市。

文化中心城市通常是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活动,具有重要的文化影响力。

例如,巴黎市、京都市等都是享有盛誉的文化中心城市。

4. 交通枢纽城市。

交通枢纽城市通常是国家或地区的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对周边地区具有重要的交通连接作用。

例如,伦敦市、广州市等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5. 科技创新城市。

科技创新城市通常是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中心,拥有发达的科技产业和创新资源,对技术和科研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T1到T5城市定义

T1到T5城市定义

吴忠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
T3
固原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
T3
中卫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
T3
克拉玛依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T3
吐鲁番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T3
哈密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T3
阿克苏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T3
塔城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T3
阿勒泰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T3
喀什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T3
和田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定义: Tier 1(T1):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Tier 2(T2):直辖市、省会城市及经济发达的地级市 Tier 3(T3):其它地级市 Tier 4(T4):县级市及县级区 Tier 5(T5):县级以下行政单位,如镇、村(不在列表中)
2311
类别 T1 T1 T1 T1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T2
河北省
T4
武强县
河北省
T4
饶阳县
河北省
T4
安平县
河北省
T4
故城县
河北省
T4
景县
河北省
T4
阜城县
河北省
T4
冀州市
河北省
T4
深州市
河北省
T4
清徐县
山西省
T4
阳曲县
山西省
T4
娄烦县
山西省
T4
古交市
山西省
T4

城市的定义:(doc)

城市的定义:(doc)

城市的定义:(doc)
城市的定义可以有多种角度和标准,常见的定义包括:
1. 人口密集度:根据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来划分城市和非城市地区。

一般而言,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被视为城市。

2. 行政地位:城市可以根据行政管理区划标准来定义,即由政府根据一定的规定将某些地区划定为城市,具备自治和行政权力。

3. 经济特征:城市一般是经济活动中心,特征为拥有较高的产业密集度、商业活动集聚度、金融服务等经济特征。

4. 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城市通常具备较为发达的基础设施,如交通网络、医疗设施、文化设施等,并有相应的城市规划,包括土地利用、市中心等。

5. 社会文化特征:城市常常具备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活动和资源,如艺术、教育、文化遗产等。

城市的定义可以从人口密集度、行政地位、经济特征、基础设施和规划以及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划分。

不同的定义和标准在不同的背景下可能有所差异。

城市定义特征发展产生

城市定义特征发展产生


任务1.1 了解城市与城市交通的基本内容题八
2. 偏重于城市功能与职能内涵的定义
意大利地理学家波贝克(H Bobek)提出:“城市与乡 村存在着公务式劳动与田园式劳动的分工,并配置于各自空间 ,其中城市寻求交通方便的有利环境,是对应于交通经济一定 阶段的产物。”此外,也有学者将城市定义为“具有中心性能 的区域焦点”“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群的集中居住地”等。 其中,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的见解更具影 响:“城市在空间上的结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的投影 。”
(2)城市的地理位置往往处于交通便利的地方,是一个 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科技、 交通中心。
(3)城市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空间体现与时间过程。

任务1.1 了解城市与城市交通的基本内容题八
3. 城市的主要特征
(4)城市是节奏快、容量大、因素多的动态平衡体系。 (5)城市是人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激烈碰撞运动的表现空间,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最活跃的社 会形态。 (6)城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 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
内容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项目1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题 八
了解城市与城市交通的基本内容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与发 展历程
认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状况

任务1.1 了解城市与城市交通的基本内容题八
1.1.1 城市的定义与特征 1. 偏重于城市地理形态的定义
对于城市的定义,世界各国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如 法国地理学家潘什梅尔(P.Pinchemel)认为:“城市现象是 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 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活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 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德国地理学家拉 采尔(F.Ratzel)则认为:“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 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完整版)城市的概念

(完整版)城市的概念

1、城市的概念: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2、(1)城市产生的定义: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2)城市功能的定义:工商业活动集聚的场所(3)城市集聚的定义: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4)城市的区域定义:与周围区域保持密切联系,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等职能(5)城市的景观定义: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建筑物、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6)城市的系统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社会复合的巨系统。

3、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1)集聚规模的差异(2)生产效率的差异(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4、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1、城乡结构的”二元化”:城乡分治与城乡统筹2、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已达6:1-7: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4、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严重失衡5、城镇化的含义:是一个过程,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镇常住人口与区域总人口比例,质量指标更反映发展水平)。

目前全世界人口中已有50%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区。

城镇化水平=城镇常住人口/区域总人口.(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人口集中、空间形态改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6、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速度极快政府主导与政策主导发展和分布极不均衡城市化的质量不均衡与产业发展不协调城市群体化发展7、欧洲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古希腊:(广场为中心,方格网为道路骨架)古罗马:(纪功柱\铜像)城邦的城市公共场所:米利都、雅典,巴黎、伦敦,营寨城的十字形街道中世纪:城市以城堡、教堂为空间主导地位:古罗马、佛罗伦萨;狭小,不规则的道路网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城市放射轴线,巴黎的星形广场和香榭丽舍大道8、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代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东周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周礼考工记》(周王城)——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以管子、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因天材,就地利”——长期并存《管子乘马篇》(选址与供水,防洪)、《商君书》(规模分配)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影响的典型——唐长安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战国时期:在都城建设上,形成大小套城的布局模式--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鲁国国都曲阜按周制建造,而济南打破对称,与水和谐布局吴国国都阖闾城--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水乡城市建设理念9、《周礼.考工记》——中国第一部工科巨著(1)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最早、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一部著作,提出了我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基本规划思想和城市格局。

一线城市的标准定义

一线城市的标准定义

一线城市的标准定义
一线城市是指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

这些城市通常在城市规模、基建、财政收入、消费、对人才吸引力等各层面均领先于其他城市。

目前,普遍公认的一线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

这些城市在GDP 总量上位居中国大陆前列,对就业者吸引力也是最大的。

二线城市的划分没有固定标准,可以按行政级别划分,也可按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划分,或者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等标准划分。

然而,大部分省会及计划单列市都可以被定义为二线城市。

三线城市则是指比较发达的中小城市,包括有战略意义的大中城市和经济总量较大的小城市。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还需要看孩子的实际身体状况来决定。

城市地域概念

城市地域概念

1 第2章 城市地域概念2主要内容:1.中国古代的城市地域概念系列2.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3.美国的城镇(Urban Place)和城镇人口(Urban Population)4.中国城市概念和统计口径存在的问题第2章 城市地域概念3 中国古代的城市地域概念系列⏹城(Wall):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市(Market):商品交易地,“市井”,集市。

汉魏市在城外郭内;唐市占一坊之地;宋市由坊扩展为街。

⏹城(Wall)+市(Market)=城市(City) ⏹镇(Town):设关防者谓之镇(军事职能)宋以后,贸易镇出现,地位间于县治(County seat)和草市(Market town)之间。

⏹后来城市(City)和镇(Town)成为一级行政单元:市(City)、镇(Town)4居民点系列:Hamlet ——Village ——Town —— City —— Metropolis 小村—— 村庄 —— 镇 —— 城市 —— 大城市| 乡村型居民点 | | 城镇型居民点 |Rural settlement Urban Place中国古代的城市地域概念系列5 城镇的定义 城镇与乡村的区别职业构成——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 规模和密度——城镇聚居有较多的人口,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较高; 物质构成——城镇具有各种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职能构成——城镇一般是一定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

6城市(城镇)的参考定义: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居民点: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有高度密集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物质系统。

⏹社会物质系统:不是纯自然系统,也不是纯社会系统“社会”:反映社会属性 “物质”:反映自然属性。

⏹本质特征:历史的动态性、非农性、与乡村不同的功能7 各国定义城镇(Urban)的类型1.单纯以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以上的居民点(埃及、蒙古)2.单纯以城镇特征(秘鲁、马耳他)3.单纯以人口数量(伊朗、肯尼亚、爱尔兰、澳大利亚)4.人口数量 + 密度(瑞典、冰岛、加拿大等)5.人口数量 + 城镇特征(巴基斯坦、南非)6.人口数量 + 从业构成(荷兰、南斯拉夫)7.取两个以上指标(印度、捷克)8.其它8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实体地域概念——基本定义 (建成区角度) 行政地域概念——管理和统计上的定义 功能地域概念——社会经济活动上的定义9 城市实体地域概念——基本定义(建成区角度)定义: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居民点。

关于“都市(城市)”概念的地理学定义考察

关于“都市(城市)”概念的地理学定义考察

历史地理第十辑关于“都市(城市)”概念的地理学定义考察王妙发有必要写在本文之初的是,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城市”一词的使用,其实颇为不当C“城”之本义,指那一圈城墙及所围之地,“市”则指商贾云集之处。

中国历史上,凡人群集居、商业繁荣之都会,因为绝大部分都有城墙所围,^城市”一词也早经使用(后面有例子),因而延续至近代,“城市”一词很自然地进入现代汉语。

本来这无可无不可,约定俗成,只要文意不乱。

日常生活中,也似乎无甚障害。

但是在概念需要精确界定的学术研究中,特别是有关“城市”史及“城市”起源问题研究的时候,此词较容易误导研究者(包括笔■..者)的注意力较多地集中到那一圈“城(墙)”上去(例子有许多)。

因而我们建议;自地理学界开始,不再使用“城市”一词,而代之以“都市”。

“都市”一词较为客Mt®调了人口集居、多种聚落功能聚集,正较接近弹冬生活中枢的“都会”的意•思,而逑正龛地蠢学意乂上“都市(或城市)”这一类聚落的概葢之定艾所在。

事实上“都市”一词的使用自也密其长远的历史(后面也有例子),进入近代以来,“都市〃一词曾经是比“城市”一词更普遍地被使用过的。

这只需翻检本世纪前半叶的出版物即可明瞭。

因而本文所建议的以“都市”取代■城市”,颇有一点“建议恢复”的意思。

后面将多次出现的“都市”一词,即是至今沿用既久靛城市J即英文的city一词。

希望能为学界所接受。

引文所涉之“城市”一词则悉郁越祖依原样。

现代生活中,各国政府可以根据需要以行政的手段(法的形式)来给“都市”作一个规范。

例如在美国,人口普查当局把所有2500人以上的“地区w(municipality)都列为“都市”(city)①。

法国、德国都曾将这个数字定在2000,意大利是6000②「日本根据::地方自治法》,凡列为“市”的,需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居民人数(先是3万人以上,后来改为5万人以上);2、60%以上“户数”集中于“中心市街”;3、60%以上人口从事“都市性职业”(即非季节性职业);4、有与都市相称的施设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的定义: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的意义。

2.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市与防御要求、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3.近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城市布局的变化、城市与环境、科学
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4.城市化的含义: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化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5.城市化进程的特征: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4)城市化水平高。

6.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速度较慢。

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快。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基本完成。

1.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1)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太阳城方案中的财产公有制、劳动交换银行与农业合作社、公社。

2)“田园城市”理论
3)卫星城镇的连理论和实践
4)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
5)马丘比丘宪章
6)邻里单位、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
7)有机疏散思想
8)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
9)城市设计研究
10)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
11)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
12)全球城和全球化理论
2.城市四项基本功能——生活、工作、游憩和交通
3.当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变革
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
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
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4.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与影响
1)对工作方法的冲击与影响:城市规划工作将向分析的广泛性、论证的严谨性、成果的弹性方面发展
2)对工作的传递方式的影响
5.城市规划面临城市发展趋势的挑战:城市全球化、空间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城
市化
1.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
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的持续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2.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3)城市环境中个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3.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的条件和措施。

2)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

3)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

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5)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6)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设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8)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9)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
4. 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综合性、法治性政策性、地方性、长期性经常性、实践性
5.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现场勘查、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研究
6. 城市总体规划(一般是20年)的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
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一般为5年)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7. 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
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1.城市作为系统的特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层次性结构性、动态性、系统的环境联系性
2.城市用地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
3.城市用地的价值:使用价值、经济价值
4.城市用地的区划:行政区划、用途区划、房地产权属区划、地价区划
5.城市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建设现状、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文化
遗存、社会问题
6.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1)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2)新域选址和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奥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3)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科学的评估,要结合城市不同功能地域对用地的不同空间与环境质量要求,尽可能减少用地的工程准备费用4)注意保护环境的生态结构
7.居住用地的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8.居住用地的分类:一~四类,一类最好,四类最差
9.居住用地的指标:一是居住用地占整个城市用地的比重;二是居住用地的分级以及各组
成内容的用地分配与标准
影响因素:城市规模、城市性质、自然条件、城市用地指标
用地指标:居住用地的比重、居住用地人均指标
10.居用地的选择: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有着适于建筑的地形工程地质条件
2)与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及其就业区与商业中心等功能地域,协调相对关系
3)用地自身与周边的环境污染影响4)适宜的规模与用地形状
5)与现有城市的功能结构关系6)结合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趋向
7)留有余地
11. 居住用地的主要分布方式:集中布置、分散布置、轴向布置
12. 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用地的形状和规模、地形要求、水源要求、能源要求、工程
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要求、工业的特殊要求、其他要求
交通运输的要求: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连续运输
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减少有害气体对城市的影响、防止废水污染、防止工业废渣污染、防止噪声污染
13. 工业协作的几个方面:1)产品、原料的相互协作2)副产品及废渣回收利用的
协作3)生产技术的协作4)场外工程协作5)动力设施的协作6)备料车间及辅助设施的协作7)地方工业部门的协作8)厂前建筑的协作
14. 工业区的组织:合理用地,避免浪费
15. 工业区的组成:生产厂房、仓库、动力及市政设施、维修与辅助企业、综合利用和
加工工业、运输设施、厂区公共服务设施、科学实验中心、卫生防护带
16. 工业区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上符合工业的
具体特点和要求,减少开拓费用,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
2)职工的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间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3)工业区和城市各部分,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并充分注意节约用地
4)相关企业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市内运输
17. 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1)布置在远离城市和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的企业2)
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3)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
18. 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关系:1)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平行布置。

优点:两者呈
带形发展,互不干扰,两者关系较好2)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呈垂直布置。

优点:工人上下班不为工业区内铁路线所隔断,减少防护带宽度,节省建设费用
3)混合布置形式
19.工业用地布局在城市总体布局形式:工业区包围城市、工业区与其他用地成交叉布置、
组团式布置、群体组合式布置
20. 工业用地布局对城市用地形态的影响:产生工业地带、形成组合城市、多功能综合
区和带状城市
21.旧城工业布局存在的问题:1)工厂用地面积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2)缺乏必要的交通运输条件3)居住区与工厂混杂4)工厂的仓库堆场不足5)工厂布局混乱,缺乏生产商上的统一安排6)利用一般民房和临时建筑
22.旧城工业布局调整的原则:1)发展生产,充分利用与逐步改造相结合2)与工业的专业化改组相结合3)必须减少生产对环境的污染4)要便于居民参加生产劳动
旧城工业布局调整的一般措施:留、改、并、迁
对具有一定基础的旧工业区的改建要考虑:1)适当扩大用地2)改善运输条件3)改善环境卫生,减少环境污染
23.公共设施用地的分类:1)按使用性质分:行政办公类、商业金融业类、文化娱乐类、体育类、医疗卫生类、大专院校科研设计类、文物古迹类、其他
2)按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分类:市级,居住区级、小区级
3)其他分类
24.确定公共设施指标的影响因素:1)城市的性质与规模2)城市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
公共设施指标的确定方法:1)按照人口增减情况,通过计算来确定2)根据各专业系统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来确定3)根据地方的特殊需要,通过调研,按需确定
公共设施分布规划要考虑:1)合理的配置2)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3)要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虑4)根据公共设施本身的特点及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5)要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6)合理的建设顺序,并留有余地7)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
25.主要公共设施的选择:1)符合其本身的要求2)城市规划对其位置上的要求城市公共中心的组织与布置:1)城市公共中心系列2)全市公共中心系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