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漫步中外园林艺术导学案图文稿
人美版美术美术鉴赏19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课件(共44张PPT)(3)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位于园中部北侧的集亭、轩、楼于一体的“舫”式二层建筑,台为船头、 三面透空的亭作前舱、榭是中舱、船尾是阁。香洲造型优美,典雅别致,
为拙政园胜景,也是古典园林中最著名的船景之一。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与谁同坐轩
• 位于西部波形水廊旁的临水扇形小亭,小巧玲珑,别具一格。亭名来自苏东 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窗两边的对联取自杜甫的诗句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江南园林——拙政园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江南园林——拙政园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日本京都龙安寺 庭园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北京颐和园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日本京都龙安寺 庭园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大连海之韵广场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 鸟洋公园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 别墅、花园、雕塑和谐一体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四、驯服自然——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 太阳王宫凡尔赛宫
17世纪 安德烈 勒 诺特(法国)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凡尔赛花园
• 人工美、几何美
• 高贵典雅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五、风景如画——英国古典园林
• 英国斯托海德风景园(18世纪)
• 改造后的布伦海姆风景园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得名秫香馆。
漫园步中中部外西园北角林荷艺花术池中的一座水上二层阁楼,楼名取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传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曾把见山楼做为其办公 之地。见山楼最为奇绝之处是其内部没有楼梯,在楼外有一假山和一斜坡通向二
楼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位于园中部西南的一座廊桥,黛顶红栏的小桥横卧在水波涟涟的水面上, 宛若飞虹,故得名小飞虹。在苏州的众多园林,是拙政园经典景观之一。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中外园林艺术的流派和特色,建立对园林艺术基础面貌的认识。
2、学生体验不同园林风格背后的审美文化上的差异,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学生体会中国园林的特殊意义,树立发扬民族文化的信心。
教学难点以中外园林艺术特点为出发点探索不同园林艺术流派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脉络,从而学会分析艺术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和决定因素。
教学重点1、了解中外园林的主要流派,建立对园林艺术基础面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力。
2、初步掌握南北方园林整体风格的区别。
教学过程导入“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描绘出了什么样的景色?今天我们一起到园林世界中游览一番!(课件展示)漫步中外园林艺术展示中外园林作品提出问题:这些园林的共性都有哪些?学生观看图片,总结共性园林被称为“城市中的山林”,通常以花、木、石头、水、廊、亭榭等为主要元素,经过人为的精心设计建造而成。
一、中国山水园林——虽由人造宛自天开提出问题:都知道哪些园林?学生回答:颐和园苏州园林中国园林有南北之分:北方园林——颐和园南方园林——苏州园林(拙政园)多媒体展示颐和园、拙政园图片提出问题:南北园林在建筑规模和风格上有何不同?学生观看图片,通过课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归纳:北方园林:规模大,富丽堂皇,气派宏伟,多为皇家建造,在模仿江南清秀景色的同时极富富丽感。
南方园林:多为官员、文人学士亲自设计,面积小,诗情画意,清雅脱俗。
二、外国园林——日本、法国1、日本传统庭院——“枯山水”多媒体展示京都龙安寺方丈庭院提出问题: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有何异同点?相同点:都模仿自然,精巧细致,讲求意境,富有诗意。
不同点:日本园林将宗教哲理与园林艺术完美结合,把写意、抽象的结合发挥到极致2、法国古典园林——驯服自然多媒体展示维贡府邸花园犹如刺绣一般编织出美丽的图案,形成极为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园林风格,风景变成了人工塑造的艺术品。
小结温总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句话的理解:一、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二、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征三、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那么,我们在今天游赏当中,所体会到的、感受到的,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有着更加深刻和现实的意义,因为只有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了,我们的世世代代才可能永远拥有这春色如许的美景。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人美版《美术鉴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外方园林艺术的流派和特色,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
引导学生探讨并体验不同园林风格背后的审美文化上的差异,让学生体会中国园林的特殊意义,能注意和生活结合。
2、方法与过程:教学中以身边园林建筑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领会魅力--感悟成就。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中外园林的博大精深以及人类创造美的精神。
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教材分析《中外园林艺术》是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模块中的内容,围绕世界各国的园林艺术展开,包括园林的形式功能、各国家园林的介绍及现代园林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和独特意义。
第一部分是园林艺术的欣赏。
先引导学生评述周围的居住环境,说明园林的功能意义。
再介绍不同国家园林艺术,让学生对园林艺术产生宏观认识,提高审美水平。
第二部分通过让学生运用绘画创作方式来体验各国园林特色的居住环境,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各国园林的特色的理解,深化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园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在园林艺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分支,各自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审美追求、造园手法和艺术风格。
我们无需争辩它们之间艺术水平的高下,而应包容地看待艺术的多样性。
掌握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艺术修养,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审美观。
教学难点探索中外园林艺术流派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脉络,从而学会分析艺术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和决定因素。
和其他艺术一样,园林艺术表面看来五光十色,而形形色色的风格其实都是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这些形式背后,有更深层的自然、社会、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等原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影响着各个流派的产生和发展。
高一美术 第19课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3PPT课件

3.参观结束请组长迅速 带领组员开始探究。
63
64
花木、建筑等相配合,造成鲜明的艺 术形象,表达自己的创意。欣赏以下 景观园林作品体会其创作意图。
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变, 造就了各种风格的现代 景观园林随着科技的发 展,景观设计的手段也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 程度,设计师可以自由 的运用声、色、电等现 代元素与地形、水体、
43
黑塔
绿塔
白塔
红塔
中轴两侧是日殿和月殿,象征日月围绕须弥山。南部
最上方,中轴位置上是北俱卢洲,基础正方形。 八小
部洲左右分布,须弥山、日月、四大部洲、八小部洲,
构成了广大神秘的圣境。四方还伫立着黑、白、红、绿
四色宝塔。
44
苏州街
苏州街:原称买 卖街,乾隆时仿 江南水乡而建, 是专供清代帝后 逛市游览的的一 条水街,1860年 被英法联军焚毁, 1990年在遗址上 复建。街全长 300余米,以水 当街,以岸作市, 沿岸设有茶馆、 酒楼、药房、钱 庄、帽店、手饰 铺、点心铺等60 多个铺面,集中 展现了18世纪中 国江南的商业文 化氛围。
不 到 园 林 怎 知 春 色 如 许 ?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3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4似 这 般源自都 付 与 断 井 颓 垣5
6
良辰美景奈何天?
39
万 寿 山
万寿山:景区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
美术《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导入教师活动:首先展示一段中外园林艺术图片,法国《凡尔赛宫》、法国《维页府邸花园)》、英国《斯托海德风景园》、意大利《法尔奈斯庄园》、日本《金阁寺》、中国《颐和园》《苏州园林》通过提问同学们曾经游览过了解过那些园林?然后再展示一组同学们非常了解的本地园林景色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思考引出园林的概念,从而导入本课。
学生活动: 感受、欣赏、简单回答,产生认识和欣赏的强烈动机和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二、中国山水园林这节在本课做重点介绍,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方面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造园背景及历史变迁。
浓厚的文化气息、南北园林渊源深远、皇家园林深受苏州园林的影响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讲述颐和园、北海公园等等著名皇家园林提出问题:A、中国园林大致分为南北两派B、它们在艺术特点上有何不同之处三、以昆曲带入,侧重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发展历程,苏州四大园林有什么不同风格? 有那些典型代表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展示,通过了解课本内容。
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水写访自然、寄情山水的艺术特色四、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以及造园要素的讲述这一部分内容较多,通过多媒体有重点的对苏州代表性的园林进行分析概括,尽可能的达到言简意赅教师活动:1、通过分析苏州园林造园手段中障景、框景、漏景、借景、点景让学生领会空间之美2、展示不同建筑造园艺术当中的人文之美,如何寄托园主人志向与审美情趣学生活动:1、件随多媒体展示,欣赏中国优美的古典园林艺术精品思受至高无上的审美情趣2.参考根括课本知识同时完成相关问题最后以北方皇家园林圆明园的一段修复视频来对学生进行升华:爱护我们的古典艺术作品;落后就要挨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和比较、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重要作品及其风格、特点,认识到园林艺术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和它的独特魅力五、板书设计本课采用多媒体展示。
高中美术《漫步中国园林艺术》教案

点
重点:一是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法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二是通过课文图版提供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型实例,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点。
难点: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
苏州网师园殿春:其得名是由这一景区庭院内种植芍药花而来,因为芍药花开在春末,宋代诗人苏东坡有诗云:“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殿春”即春末,“”是与阁相连的小屋。所以,将庭院内留住春天的一角天地,美其名曰“殿春”,是很富于诗情画意的。
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主要有三种类型:
欣赏:
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更为丰富。
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和濯缨水阁:其中,亭中横匾“月到风来”,取自唐代韩愈的诗句“晚年秋将至,长月送风来”;“濯缨水阁”是引用《孟子》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以示其志之清高。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由于文人参予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一目的。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其中,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案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了解外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和特点;(3)学会欣赏和评价园林艺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观察、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对园林艺术的认识;(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3)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园林艺术概述(1)中国园林的起源和发展;(2)中国园林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3)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
2. 外国园林艺术概述(1)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园林艺术;(2)中世纪欧洲园林艺术;(3)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园林艺术;(4)现代欧洲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外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和特点;(3)园林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方法。
2. 教学难点:(1)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和审美标准;(2)外国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3)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图片观察:通过展示园林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园林艺术的特点;2. 实例分析:以具体园林作品为例,讲解园林艺术的设计原理和审美标准;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园林艺术的认识和感受;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园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素养;5.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园林艺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素养;4.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公开课优质课件

颐和园长廊
苏州古典园林承载着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
发展的大量信息,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 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的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源自拙政园小景苏州名园风采
环秀山庄
颐和园与苏州园林的比较
颐和园:皇家园林,布局多以对称为主, 庄重严肃,宏大严整,富丽堂皇,显示权 贵和皇权。
台地花园
四、驯服自然
法国古典园林
凡尔赛宫
维贡府邸花园
维贡府邸花园
凡尔赛宫
五、风景如画
英国古典园林
斯托海德风景园
布伦海姆风景园
布伦海姆风景园
斯托海德风景园
六、形形色色
现代景观园林
大连海之韵广场
拉维莱特公园
拉维莱特公园
大连海之韵广场
海之韵广场与自然融为一体。
园林是城市中的山林 园林是关于美的创造 园林是精神的栖居地 园林是理想化的生活
苏州园林:私家园林,布局为自然式布局, 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注重文 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
颐和园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 文内容上大量汲取了苏州园林的”写意” 手法。
二、“枯山水”
日本传统庭园
金阁寺庭园
龙安寺方丈庭园
三、人文主义
意大利古典园林
法尔奈斯庄园
府邸
链式水景
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一、虽由人造 宛自天开
中国山水园林
颐和园是人工创造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色,具
有“中国古典园林之首”的美誉,是世界著名园林景 观之一。 颐和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占地 面积约4350亩,其中四分之三的面积是湖泊——昆明 湖。
漫步中外建筑园林艺术培训课件

北京颐和园佛香阁 北京颐和园西堤玉带桥
苏州拙政园
苏州网师园 苏州拙政园
中国园林取法自然,讲究 “虽有人造,宛自天开”的 意境。建筑与花木融合为一 体,景色与意蕴因四时而迥 异,或银装素裹,或绿荫蔽 日,各有一方情趣。
4 园林建筑——拙政园
YUAN LIN JIANZHU
拙政园
拙政园位 于苏州市 娄门东北 街178号, 占地60亩, 是一座始 建于公元 十五世纪 初的古典 园林,是 江南古典 园林的代 表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 峭。内部空间高旷、单纯,具有导向祭坛的动势和垂直向上 的升腾感 。
(3)西方教堂的建筑风格 ①罗马式
罗马式教堂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有山形墙
和石尖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们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 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 ②拜占庭式
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双圆心骨架 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 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 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建筑形式,哥特式教 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
雪域高原藏式建筑与汉式建筑的结合—布达拉宫
中外庙堂建筑 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天坛
分布
三重檐攒顶,用深兰色琉璃瓦铺盖,象征天色。木结构建 筑的顶峰,仅凭木榫交结,斗拱支架,全用木材就完成了这一 惊世杰作。
恒山悬空寺最早建于公元六世纪北魏后期,错落的建筑
看上去好象仅由十几根象筷子一样的窄木条支撑,高低错落, 参差有致,曲曲折折,构思之奇妙饶有诗情画意,正如栈道 上石刻所云“公输天巧”。寺内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 雕等像八十余尊,古人题咏镌刻于壁间。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案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中外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中外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园林艺术的定义与分类2. 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与特点3. 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与特点4. 中外园林艺术的比较与欣赏5. 园林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外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和发展历程。
2. 难点:对中国园林艺术的造园手法和西方园林艺术的设计理念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特点和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外园林艺术的异同和欣赏方法。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参与园林艺术的创作和设计,提高其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代表作品等图片和文字资料。
2. 教学视频:播放有关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纪录片或介绍视频。
3. 园林艺术作品集:展示各类园林艺术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4. 园林创作材料:如画纸、画笔、彩泥等,供学生实践使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园林图片,引发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分别讲解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艺术的起源、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特点。
3. 分析:展示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造园手法和设计理念。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外园林艺术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5. 实践:让学生动手参与园林艺术的创作和设计,如绘制园林平面图、制作园林模型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园林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其对园林艺术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设计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设计合肥38中学李正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的范围: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了古今中外优秀的园林艺术,阐述了不同国家的园林艺术特色,如:中国园林艺术是“写仿自然、寄情山水”的艺术特色;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枯山水”艺术风格;意大利古典园林的“人文主义”思想,等等。
园林是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的产物。
园林往往比建筑物更多地表现出造园者对优美意境的追求、对内心情怀的抒发,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教材中对园林艺术的介绍分成以下几部分:★园林艺术的形式、性质、功能及文化内涵等,在这部分中学生要对园林艺术的美感有一个综合性认识。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写仿自然、寄情山水。
这部分学习中,学生要对中国典型的、优秀的园林艺术进行欣赏和分析。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日本传统的“枯山水”园林艺术。
这部分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东方园林艺术,学生可以比一比中国和日本的园林艺术有那些区别。
★欧洲有代表性的园林艺术。
学生们可以从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的园林艺术中了解欧洲园林艺术的特点,从而认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不同特色。
★现代景观园林艺术。
欣赏现代园林艺术,引导学生发现,东西方及不同国家的艺术风格在不断地交融、互补。
世界园林艺术正向多样化发展。
2、元教学内容在本模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学习正是上一单元内容的深化。
上一单元中,学生学习了中外建筑艺术,对建筑艺术的概念和建筑艺术的表现方法有了一定了解。
园林是单体建筑的环境,又包括在广义的建筑范畴之中,可谓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芭。
从鉴赏模块的内容来看,中外园林艺术是建筑艺术鉴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生活实际来看,园林艺术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空间。
3、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总体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中外杰出的园林艺术,了解东西方传统园林艺术的不同特色和现代景观园林艺术的多样性变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不同风格园林艺术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开阔眼界,重视多元文化,提高对园林艺术的审美品味,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案

第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模块选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面对新的问题,作为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的使用者在与同行的互动交流中,生发了一些认识和体会。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探索研究新的理论和理念本课内容和教学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园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从而学会分析艺术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和决定因素。
教材分析新版《美术鉴赏》教材继承了以往教材的优点,强调综合性。
本科教材中外园林艺术流派众多,知识容量大,授课时应避免面面俱到,力求做到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故通过单元教学设计突出重点,深化书本内容,设置一个单元三个课时:第一课,中国苏州园林;第二课,世界各地园林;第三课,现代生活与园林。
学生将通过这三课内容从古至今,由中到外,从远及近的了解、感受、赏析园林艺术的魅力。
本节为第一课,以苏州园林为代表感受中国园林的精深文化之美。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普通班学生,作为高中生虽然已具备良好的思维和辨析能力,但仍然需要掌握正确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在建构这一新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培养其探索研究的精神并引导学生在了解世界多元化和多样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加强民族审美意识,从不同角度理解和鉴赏美术作品,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中外杰出的园林艺术,了解东西方传统园林艺术的不同特色和现代景观园林艺术的多样性变化。
引导学生探讨并体验不同园林风格背后的审美文化上的差异,注重学生体会中国园林的特殊意义,能注意和生活结合。
2、方法与过程:教学中以身边的中国园林建筑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领会魅力—感悟成就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们应该深切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拓宽眼界,兼容并蓄,领略外国造园艺术的成就,不能固步自封,这样才能对古今中外的园林艺术概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客观地评价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意义和价值,更好地理解民族传统,将其发扬光大。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案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中外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中外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园林艺术的定义与分类解释园林艺术的定义,介绍园林艺术的分类及特点。
2. 中国园林艺术讲述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作品。
3. 西方园林艺术介绍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阐述西方园林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作品。
4. 中外园林艺术的交流与影响分析中外园林艺术之间的交流与影响,展示中外园林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5. 园林艺术的欣赏与创新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尝试设计自己的园林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艺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园林艺术。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中外园林艺术的交流与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创作实践法:引导学生尝试设计自己的园林作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相关园林艺术的教材或资料。
2. 图片:收集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代表作品图片。
3. 设计软件:准备园林设计相关软件,如CAD、SketchUp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设计作品:评价学生设计的园林作品,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园林艺术的理解。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中外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中外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作品;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教学难点:理解中外园林艺术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以及园林艺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园林艺术的定义与分类(2课时)中国园林艺术(4课时)西方园林艺术(4课时)中外园林艺术的交流与影响(3课时)园林艺术的欣赏与创新(5课时)实践活动:设计自己的园林作品(10课时)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兴趣,导入新课。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课题: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课型:欣赏型课时:1课时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方法:对比、讨论、探究,创设情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外园林艺术的特色,认识园林艺术概貌。
探讨并体验不同园林风格背后的审美文化上的差异。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外园林的主要流派,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
2. 初步掌握南北方园林整体风格的区别。
教学难点:以中外园林艺术特点为出发点探索不同园林艺术流派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脉络,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园林艺术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和决定因素。
教学过程:一、导入:园林的创作在自由自在的想象中最容易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中外优秀的园林艺术,来感受它巧夺天工的美丽。
中国园林:(一)认识中国园林:1 、提到中国园林,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什么?颐和园?苏州园林?……欣赏北方皇家园林作品:《北京北海公园》、《颐和园石舫》、《颐和园长廊》、《香山一景》等请同学们谈谈感受教师总结:北方园林一般为皇家园林,政治色彩浓厚,是模仿江南园林清雅气韵的同时又独具福利的皇家气魄。
颐和园因地制宜布局讲究,景区规模宏大,山湖竞秀,集中国园林艺术只大成璀璨锦绣,世界闻名。
2 、接下来我们共同来欣赏南北方园林的代表(南方私家园林作品):《苏州拙政园》、《苏州网师园》——优雅画境家山林,丰富玲珑别洞天。
在欣赏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体会南北方园林特点差异。
学生:北方面积较大,气派宏伟。
南方面积小,诗情画意。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很好。
中国的园林自古就被视为高雅艺术,文人布置园林,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
虽由人造,宛自天开。
出现了大批造园专著,连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也唱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昆曲视频)可以看出,园林和文学、音乐、绘画都有密切联系。
如果同学们在中式风格民居中加入这些元素,是否会更诗情画意?(二)认识外国园林:欣赏国外优秀作品,同学们同样要注意观察其中的区别。
第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精品教学课件.

•设计者: •规 模: •风 格:
致士官员、文人学士
小巧玲珑
曲折有致,叠石理 水、林泉深邃,追求 清雅脱俗,充满诗情 画意。
二 “枯山水”——日本传统庭院
“枯山水”的特点是什么呢?
庭院多置于寺院中,由僧 侣设计,因而具有恬淡出世的 气氛。他们将宗教哲理与园 林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把写意、抽象的手法发挥到了 极致。
日本庭院的微缩景观——“枯 山水”和中国的古典园林有什么联 系和区别呢?
受到中国园林的影响善于
联系: 模仿自然,精巧细致,风格凝
练,讲求意境,富有诗意
区别:有哲受理中,国也禅更宗加影抽响象,。园林变的富
欣赏形形色色的现代景观园林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园林是城市中的山林, 园林是关于美的创造, 园林是精神的栖居地, 园林是理想化的生活。
园林艺术的发端与源泉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的生活。
西藏布达拉宫
北 海 公 园
1. 看到他们你会想些 什么呢?
2. 你们喜欢把我们的 校园“园林化”吗?
园林为什么受喜爱,意义?
集政务.读书.游乐于一体,具有浓 厚的政治色彩。
苏州园林
私家园林将住宅与 园林合一,将亭台楼 阁、泉石花木组合在 一起,模拟自然风光 创造出幽雅的意境。
1997年以拙政园、留 园、网师园、环秀山 庄列入苏州古典园林,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拙 政 园
拙政园立面局部图
留园局部立面图
私家园林的特点
颐和园长廊:
又称千步廊,长728米,共 173间,是中国最长的长廊, 是在乾隆十四年(1749年) 乾隆帝专为生母孝圣皇太后 观学雪赏景而建的。
长廊绘画
漫步中外园林教案

漫步中外园林教案教案标题:漫步中外园林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中外园林的文化背景和设计特点,培养学生对园林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材与资源准备:1. 照片、视频和书籍,展示中外园林的设计特点和风格。
2. 学生活动手册,用于记录学生对园林的观察和思考。
3. 园林模型或建筑图纸,用于学生的分析与设计活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中外园林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园林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园林的美和功能,激发学生对园林的审美和观察能力。
学习中外园林的文化背景(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中外园林进行研究。
2. 学生小组自行查找和整理该园林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和设计风格,并向全班进行汇报。
讨论中外园林的设计特点(20分钟):1. 学生观看展示过的中外园林照片,讨论园林的设计特点和风格。
2. 教师提供相关知识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园林的布局、景观、建筑等要素。
园林观察与思考(30分钟):1. 学生分组到校园附近的公园或其他园林进行观察和考察。
2.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园林特点、美丽之处以及个人的感受与思考。
3. 学生小组选择一处中外园林进行实地考察,并整理观察结果进行讨论。
园林设计与呈现(30分钟):1. 学生分组依据所学园林知识和观察结果,设计一处理想的园林。
2. 学生使用手绘或制作园林模型等方式,将设计方案呈现给全班。
3. 学生互相评价和讨论各组设计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建议改进的意见。
总结与展示(15分钟):1. 学生根据之前记录的观察和思考,进行对自己园林设计方案的总结。
2. 学生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和总结,与全班进行分享与交流。
3. 教师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意。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著名园林,加深对园林的理解和欣赏。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了解和研究中外园林,形成自己的园林观点和审美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课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导学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苏州园林
【教材版本】: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
【课?题】:第19课《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园林,既包括山丘、河流、花木等自然元素,又包括雕塑、碑刻、小桥、石级等建筑小品,可以自由地发挥创造,创作手法极为丰富、灵活,往往营造出独具特色、美轮美奂的艺术气氛和效果。
因此,在这里极有必要将古今中外优秀的园林艺术介绍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园林的特殊地位。
中国的苏州园林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本课择其重点,让学生们深切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拓宽眼界,领略外国造园的艺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和互动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园林各自的特点,重点欣赏中国园林艺术中的江南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并使学生能逐渐独立赏析园林艺术。
过程与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提高发现、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的赏析,让学生深切领会中国
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增强艺术审
美感知力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审美品味。
【教学重点】:本课是园林艺术赏析课,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园林艺术特征,重点赏析中国古典园林代表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在赏析过程中对中国古典园林人文美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分析和探索。
【教?具】:课件、影音资料、多媒体
【学?具】: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使用多媒体播放昆曲《牡丹亭》,引出曲目中的一段曲词“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说明昆曲与园林的关系,以此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授课:
1、出示题目《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欣赏图片集锦,提出问题,什么是园林互动引导。
小结: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通过图片欣赏两种园林形式:欧洲园林和中国园林,根据图片进行比较。
2、认识中国园林(1)、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北方皇家园林、南方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
现存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现存的私家园林:扬州的何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2)、在对现存的南北园林的欣赏的过程中,思考体会两者间的特点差异。
小结:皇家园林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
私家园林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赋予诗情画意。
3、中国园林的艺
术特点:(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美(2)、可游、可望、可行、可居的空间美(3)、诗情画意、寄情山水的人文美4、认识日本园林:枯山水
欣赏图片,被称为园林史上的明珠,艺术特点:静、雅、奇5、认识欧洲园林(1)、意大利古典园林:人工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的典范欣赏法尔奈斯庄园: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文化因素)
a、台地造园。
用到借景俯视的手法,将自然风光与园林融为一体。
b、常绿树木。
绿树中穿插白色建筑物,冲击视觉效果。
c、内容丰富。
(2)、法国古典园林:驯服自然欣赏凡尔塞宫:几何造园术(历史因素)(3)、英国古典园林:风景如画“万能造园师”布朗(地理因素)
三、思考讨论:谈谈你喜欢什么样的园林并简单说说理由。
四、本课小结?
园林是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的产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感受到了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多的亲近园林、感悟园林、热爱园林。
五、布置课后思考题
你喜欢整齐庄严的法国古典园林还是优美自然的英国风景园林为什么板书设计: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1、什么是园林
2、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
3、认识日本园林:枯山水
4、认识欧洲园林
A、意大利古典园林:人工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的典范
B、法国古典园林:驯服自然
C、英国古典园林:风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