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点梳理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考点梳理

高考语文考点梳理

A.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
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无出其右:没有能超过他的。形容才智、能力、实力等超群。
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搭配对象。
B.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意,
结果因违犯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查处。 √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三、冲刺建议
鉴于病句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且难度不小,特提出如 下建议:
1、将考纲规定的6种病句类型列成表格,每种病句举 一二例。不要认为你手头的参考书上已经给你分好类就想 偷懒不整理了,整理一遍后,你会有新的收获。
2、记住一些典型例句,熟能生巧,形成语感。
04—08湖南病句试题回顾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 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 北等省。 B.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 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 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C.山鸡椒的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 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 D.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 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述的对象、范围、轻重是否吻合。 4、审视成语是否与句子的意思重复或矛盾。
(三)注意成语题设误的其他类型
高考“成语运用”题设误类型
见复习资料 第 54页至 第55页
一、 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二、 对象不当,张冠李戴 三、 不分色彩,褒贬失当 四、 范围不清,轻重失当 五、 形近而误,音近而混 六、 画蛇添足,前后重复 七、 不明语法,功能混乱 八、 人称或角度失当,敬谦错位 九、 不明多义,忽略本义 十、 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十一、不合习惯,违背常规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知识点汇总及配套对应经典例题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知识点汇总及配套对应经典例题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知识点汇总及配套对应经典例题一、成语考点二、辨析修改病句考点三、表达得体之谦敬词四、图文转换考点五、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六、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错误及应对方法七、小说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考点八、实用类文本(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阅读考点一、成语考点综合成语向来都是高考语文的必备考点之一,可是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解答成语题常常是“做题凭感觉,正确看运气”,一副全靠天收的样子。

而平时一说起什么古今异义、褒贬误用、语法欠缺等等就一阵阵头大,以至于不愿多做了解,做起题来就失分严重。

分门别类学习成语,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2.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3.炙手可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4.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5.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6.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7.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8.不足为训:指不能当作准则或典范。

9.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诛:指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

形容罪大恶极。

11.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2.万人空巷: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3.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14.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16.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7.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贫穷。

18.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

形容极为贫穷。

19.惨淡经营:(1)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

(2)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20.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憎恨。

21.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22.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23.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语文高考考点全归纳

语文高考考点全归纳

语文高考考点全归纳
一、《语文现代文读写》:
1、文体特点:文章采用小说,随笔,散文等多种文体,体现了日常生活的真实反映,具有独特的思想性,表现力和感受力。

2、文体构成:文章结构和内容层次分明,开篇,中段和结尾一气把握,文章紧凑,
做好前后照应,表达充分,把握住叙述本色,运用和选用语言栩栩如生。

3、内容把握:文章以具体的事例展开叙述,以生动的文字风格展现现代社会的美好
风景。

文章以细长的线索拼接出一幅幅现代人生活图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缓解心境,抚平伤心,追求内心温暖,提倡心起家庭和睦。

1、古典文学体裁:古典文学体裁包括歌颂文体,武侠叙事文体,传记散文文体,寓
言故事文体,神话传说文体等。

2、文章读写特点:章法精良,工笔之笔,始终如一,情之万端,抒怀流连,读来耐思,感悟地多,要求透彻,意象奇特,典雅婉约;
3、文章目的:文章内容一般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对个性生活的思考和表达,对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析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思考,对社会次文
化的考察,对哲学人生的总结和综合概括等。

三、《散文鉴赏》:
1、归纳文章内容:散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它结合文学、哲学、历史和社会,
吟啸对时代变迁的深度思考,表达情感和情绪,反映社会生活,直观揭示社会现实。

2、散文体裁:散文体裁有短叙文体、语言文体、长篇散文及传记散文等,具有表述
精致、音乐性强、语言雅致的特点。

3、文章的写作特点:散文不仅注重表面文字穿越内在世界的衔接,而且也力图凸现
一种超越于具象世界之上的永恒美,体现出一种高超的文学精神。

高考语文常考必背的考点知识点

高考语文常考必背的考点知识点

高考语文必背考点知识点一古诗词1、过秦论贾谊2、兰亭集序王羲之3、归去来兮辞陶渊明4、师说韩愈5、阿房宫赋杜牧6、《诗经》三首7、离骚(节选) 屈原8、短歌行曹操9、登高杜甫10、琵琶行白居易11、归园田居陶渊明12、虞美人李煜13、孔雀东南飞14、汉魏晋诗三首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二名篇名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9.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1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高考的高频语文考点知识整理汇总

高考的高频语文考点知识整理汇总

高考的高频语文考点知识整理汇总高考语文复习必背文言文知识第一,古今异义文言文词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中的“智力”是“智谋”和“力量”的意思。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中的“妻子”是“妻”和“子”的意思。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的“卑鄙”,“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

“智力”“妻子”“卑鄙”都是两个词的临时组合。

一般都是单独使用的。

学过的文言文中,这样的词汇比比皆是,同学们要善于搜集和整理。

如,中国、江河、亲戚、非常、绝境、无论、无日、殷勤、更衣、豪杰、往往、何苦、鱼肉、肉食、不过、其实、春秋、垄断、美人、左右、约束、大风、一切、烈士、牺牲、交通、宣言、扶老、秋天、留意、举手、老子、鞠躬、小生、一毛、怠慢、口舌、丈人、痛心、不好、风流、操持、学者、开张、妖怪、有意、地方、山东、人情、把握、致意、从容、便宜、无赖、慷慨、故事、南面、老大、可怜、小子、逢迎、斗争、同志、活人、束手、知道、指示、行为、祖父、会计、作文、晓畅、具体、前进、即使、或者、作息等等。

以上列举的词汇,可以分类记忆,也可笼统记忆。

分类共有6种:1、两个单音词组合,如“智力”、“妻子”;2、词义扩大,如“中国”、“江河”;3、词义缩小,如“亲戚”;4、词义转移,如“婚姻”;5、词义弱化,如“痛心”;6、偏义复词,如“作息”。

无论采用哪一种记忆,最好的方法是用例句形式。

同学们将带有这些词汇的句子抄录下来,并注明其“古义”,记在脑海里,久而久之,便形成能力。

第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更多,也是较难掌握的一项。

如何掌握一词多义呢?一要“因文定义”。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阅读古今文章的准则。

比如,次: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书:1、乃丹书帛曰(书写);2、得鱼腹中书(字条)盛:1、西湖最盛(华美)2、今春雪甚盛(多)。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
1. 作品解读和分析
- 确定作品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 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结构和语言特点- 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2.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 熟悉常见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
- 进行文言文的准确翻译
3. 现代文阅读与写作
- 阅读理解现代文言论及社会热点话题文章- 分析文章的论证逻辑和观点
- 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 古代诗词鉴赏
- 熟悉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诗词及其作者- 分析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 解读诗词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5. 阅读理解与写作
- 高效阅读理解各类文学作品和非文学材料
- 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和理解技巧
- 进行正确和有逻辑性的写作
6. 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
- 理解文学常识和文学著作中的典故和引言
- 辨别和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和创作
7. 作文技巧和范文阅读
- 研究不同文体和文风的作文表达方法
- 分析范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 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的完整版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纳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纳整理只要你明确考察意图,据熟点迁移,冷静比较,应该果断作决。

因为你必须着眼全局,保证完成全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归纳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3、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4、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等。

其他知识点:1、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2、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3、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4、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语文答题要注意什么高中语文选择题部分有很多字词类的基础知识,这也是同学们失分率较高的一块,为了避免该类题型丢分,大家需要把所有字词、成语、病句等专题做系统梳理复习,统一背诵,区分易混知识点。

基础题如果不能得满分,语文试卷分数不会太高,所以大家要有分分必争的原则,简单题目必得分,难题尽量多得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一、成语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2、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持之以恒。

锲,用刀雕刻;舍,停止。

二、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同“又”。

3、虽有槁暴:同“曝”,晒干。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5、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资质,禀赋。

三、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义:两个词。

用,介词,因为;心,心思。

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

高考语文考点归纳

高考语文考点归纳

高考语文考点归纳一般为引子,引出主题或背景。

二)、中间部分:主要阐述主题或情感,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或段落,每个层次或段落都有自己的主题或情感,但都与整篇文章的主题或情感相呼应。

三)、文尾:总结全文,突出主题或情感。

五、特殊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第二节: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一、语言特点包括:词汇、句法、修辞手法等。

二、分析语言特点需要注意:语言特点与主题或情感的关系。

第三节:分析作品的主题或情感一、主题或情感是整篇文章的灵魂。

二、分析主题或情感需要注意:主题或情感与结构、语言特点的关系。

三、如何准确表达主题或情感:通过分析结构、语言特点,找到主题或情感的核心,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专题二小说第一节:分析小说的结构一、整体思路:简析时先答出运用了什么结构思路,然后再具体分层答层意。

二、照应:首尾、题目、文中前后句的照应三、过渡(承上启下)四、作用类(内容、结构和特殊表现手法)一)、文首:一般为引子,引出主题或背景。

二)、中间部分:主要阐述情节和人物形象,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或段落,每个层次或段落都有自己的主题或情感,但都与整篇小说的主题或情感相呼应。

三)、文尾:总结全文,突出主题或情感。

五、特殊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第二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一、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分析人物形象需要注意:人物形象与主题或情感的关系。

第三节:分析小说的主题或情感一、主题或情感是整篇小说的灵魂。

二、分析主题或情感需要注意:主题或情感与结构、人物形象的关系。

三、如何准确表达主题或情感:通过分析结构、人物形象,找到主题或情感的核心,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1、文章结构和思路应该先点明主旨,引出描写对象,再点题交代起因或缘由。

2、在写作内容上要考虑句子本身表达的意思,与写作对象和主旨的联系以及对表达效果等方面的作用。

3、表达技巧和效果要考虑富有特色的语段,如反衬、对比等,要结合这些特殊性答出妙处,如引人入胜,自然的引出下文,吸引读者,与下文构成对比、抑扬,激发读者深思,或交代文章写作思路等。

2023年高考必背语文考点知识点

2023年高考必背语文考点知识点

2023年高考必背语文考点知识点高考中的语文必背知识点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

(这是我的过错)。

2、以乱易整,不武。

(用散乱来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如今人家有大功反却要攻打人家,是不合道义的)。

二、倒装句。

1、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呢)。

2、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句)(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

3、亡郑而有益于君。

(介词结构后置句)(倘使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4、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

5、及宾客知其事者。

(“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

三、省略句。

1、晋军函陵。

(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

2、敢以烦执事?(我怎么敢用(这件事)来烦劳您)。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如果放弃进攻郑国而把它作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4、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

5、人不敢与忤视。

(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四、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2、而燕见陵之耻除矣。

(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去了)。

3、若属皆且为所虏。

(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五、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六、古今异义词。

1.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地区今:山东省。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河北省、河南省。

3.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关系今:男女结婚。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考点一: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分布:1.实词 2.虚词 3.实词+虚词考查重点:实词的考察重点是近义词的使用和词义辨析,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副词等。

常考题型:选择题或填空题,或辨析使用正误,或在句段中选填,或根据句意填空。

热点预测:本专题仍是结合语境把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要关注对新词语的考查。

考点二:正确使用词语(熟语)(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分布:1.成语 2.俗语实词+虚词+熟语考查重点:望文生义、误用褒贬、张冠李戴三类错误类型的考查为主。

常考题型:选择题和主观填空题,综合考查要格外注意。

分值为3分。

热点预测:任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实词、虚词、熟语的综合考察格外注意。

考点三: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分布:1.辨析病句 2.修改病句考查重点: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等设题频率较高。

修改类中,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表述不得体是设题重点。

常考题型:单选题和综合修改题。

常与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综合考查。

热点预测:选择题仍是主流题型,题干设计倾向于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注意修改病句与表述简明连贯得体的综合考查。

考点四: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语言文字运用)(一)扩展语句考点分布:扩展语句分情景型扩展和补写型扩展考查重点:主要考察想象、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常考题型:主观题,话题拓展式、添加成分式、中心阐发式,分值一般为4—10分。

热点预测:2014年高考材料点评式扩展、古诗意境扩展任将是热点,与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及修辞综合考察。

(二)压缩语段考点分布:1.概括内容 2.提炼要点 3.下定义考查重点:概括提炼与短信息的能力。

常考题型:主观表达题主要有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或提取关键词、新闻概写、下定义等。

热点预测:2014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察会在继承上创新,与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及句式、修辞综合考察。

高考语文考点归纳

高考语文考点归纳

高考语文考点归纳高考语文是中国高中生升入大学所必须要参加的一门考试科目,高考语文考试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修辞手法、文言文等不同文体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还有作文等方面。

在高考语文中,考察的重点主要是对文学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以下将对高考语文的考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它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特殊性,因此在高考语文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文言文考察的主要内容有阅读理解、古文诗词的鉴赏、翻译和填空等。

对于文言文的考察,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古文词汇和常见的句式结构,同时对于句子的翻译以及古文的鉴赏也要有一定的理解和理论基础。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考察考生对于现代文本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现代文阅读可以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文章,其中可能涉及到一些文学名著或者是重要的文化题材。

对于现代文阅读的考察,考生需要对文本的结构、主题、描写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

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所使用的一种艺术技巧,它可以用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在高考语文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修辞手法的考察主要包括对于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鉴别和应用。

对于修辞手法的考察,考生需要能够准确地辨认和理解修辞手法,并能够在写作中运用到适当的位置上。

四、作文写作作文是高考语文中的一大重点,它考察考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作文的内容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类型的文章,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合适的文体选择和写作。

在作文中,考生需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同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采性。

作文的考察还包括对于语言的运用、观点的表达、论证的有效性等方面的评判。

五、鉴赏分析高考语文中的鉴赏分析主要是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察。

高三最新高考语文考点梳理

高三最新高考语文考点梳理

高三最新高考语文考点梳理高三语文知识点1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_、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高三语文知识点2一、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高考语文课内小说、散文、戏剧篇目考点梳理

高考语文课内小说、散文、戏剧篇目考点梳理

高考语文课内小说、散文、戏剧篇目考点梳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北宋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2、小说以地点为线索梳理情节为:沧州遇旧(序幕)、天王堂买刀寻敌(发展)、草料场交割沽酒(发展)、山神庙报仇(高潮结局)。

3、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尖锐激烈,在其间充分表现出林冲性格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发展性。

4、林冲性格既有软弱动摇、委曲求全的一面,也有正直善良、刚强侠义的一面,后者最终战胜前者,促使他走上了反抗之路。

林冲的遭遇和思想变化充分表现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5、对风雪的描写是小说的重点。

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

还有大量侧面描写: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又如写林冲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这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风雪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渲染了一种悲凉气氛,同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02《装在套子里的人》1、小说着力刻画了别里科夫的套子特征:套己(穿、用、行、住、思)、套人(漫画事件、骑车事件、吵架事件、滚楼事件)、套死(沙皇政府的黑暗、别里科夫的愚昧、呼唤自由社会)。

2、别里科夫是一个封建保守、胆小多疑、仇视一切新生事物和社会变革、极力维护现行专制秩序的卫道士,全城人都怕他;但他也终日战战兢兢,一是因为他性格孤僻而拒绝丰富多彩的生活,二是他恐惧变革而逃避日益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

3、小说采用了夸张与讽刺的手法表现人物:一方面是夸张人物性格本身,像别里科夫这样整天躲在“套子”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另一方面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连“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大家什么都不敢干。

语文高考试卷考纲考点

语文高考试卷考纲考点

一、阅读理解1. 文学类文本阅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鉴赏和评价能力。

(1)理解文本主旨,把握文章中心思想。

(2)分析文本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3)鉴赏文本语言,品味语言表达效果。

(4)评价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 论说类文本阅读: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评价和批判能力。

(1)理解文本观点,把握文章论证思路。

(2)分析文本结构,梳理文章论述层次。

(3)评价文本观点,批判文本论证方法。

(4)结合实际,分析文本观点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二、古诗文阅读1. 古代诗歌阅读:包括律诗、绝句、词等,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鉴赏和评价能力。

(1)理解诗歌意象,把握诗歌意境。

(2)分析诗歌结构,梳理诗歌脉络。

(3)鉴赏诗歌语言,品味诗歌表达效果。

(4)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 古代散文阅读:包括史传、议论、抒情等,考查对散文内容的理解、分析、鉴赏和评价能力。

(1)理解散文主旨,把握散文中心思想。

(2)分析散文结构,梳理散文脉络。

(3)鉴赏散文语言,品味散文表达效果。

(4)评价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语言文字运用1. 语言表达:包括句子仿写、句子变换、句子扩展等,考查对语言表达的运用能力。

(1)正确运用语法、修辞手法。

(2)使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

2. 修改病句:考查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

(1)识别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等。

(2)修改病句,使句子表达通顺。

3. 实用文写作:包括应用文、议论文、记叙文等,考查对实用文写作的运用能力。

(1)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文章类型。

(2)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

(3)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四、作文1. 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考查对文章结构的安排、语言表达的运用、观点的阐述等能力。

(1)确定文章类型,明确写作要求。

(2)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

高考语文核心考点考前完全梳理:名句默写(+答案+全解全析)

高考语文核心考点考前完全梳理:名句默写(+答案+全解全析)

高考语文核心考点考前完全梳理:名句默写【梳理清单】一、四种题型:1.根据语境连续写两个句子。

2.根据语境单独写出一个句子,每小题中写两个句子,通过文意两个句子产生关联。

3.围绕一个话题写出不同文章中的相关句子。

4.给出某文章的句子,然后要求写出另一篇文章中的相关句子。

答题时注意根据提供的具体语境确定要写的句子,注意书写,不要写错别字。

二、两类素材1.初中要求背诵的50篇诗歌和文章。

2.高中要求背诵的14篇诗歌和文章:《诗经·氓》《离骚》《赤壁赋》《劝学》《师说》《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逍遥游》《阿房宫赋》《虞美人》。

【考点摸排】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左传·曹刿论战》中,鲁庄公认为自己祭祀神灵时从不虚报祭品的数目,做到了诚实可信,曹刿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重要意象。

诗人送客人远行,喝醉了酒,黯然辞别,不禁吟咏:“_____________”。

琵琶女演奏结束,船上的听众沉浸其中,寂静无言,“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连续的三言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入民推翻秦王朝统治的强大力量。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信息时代,能力与年龄不再有直接的关系,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专家。

这可以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铺写苍凉悲壮的战地气氛。

(3)庄子《逍遥游》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面对赞誉、责难,宋荣子所采取的人生态度。

高考语文必考点文学常识梳理

高考语文必考点文学常识梳理

高考语文必考点文学常识梳理高考语文文学常识考点1、关汉卿,号己斋叟。

金末元初人。

元代戏曲家。

本色派代表,其代表作有《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拜月亭》。

2、元曲四大家及各自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和郑光祖的《倩女幽魂》。

文采派的代表作家是王实甫,他的代表作品是《西厢记》。

另外,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中国在西方影响深广的一部元杂剧。

3、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散曲和杂剧,其中,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元杂剧一般由四折组成,有些四折之外还有楔子,它起序幕或过渡的作用。

4、曹禺,原名万家宝,著名现当代剧作家,解放前著有《雷雨》、《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话剧,其中《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5、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

被称为“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

本·琼生曾如此评价莎士比亚: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6、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时期词人。

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

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代表,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9、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期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10、《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张衡传》选自范晔的《后汉书》,前四史指《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

12、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

帕斯卡尔,17世纪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他的名言是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内容分享NO1.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

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

高考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

高考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

高考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面对紧张的高考备考阶段,考生们该如何进行复习?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高考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一)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1、跟着语感走。

即通过语感进行检测,可很容易地审出杂糅、赘余、语序不当等语病。

2、主干压缩法(即划分主谓宾法)。

此法可很容易地解决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

3、同类比较法。

感觉拗口而查不出病因时,可举几个相类似的句子或短语进行类比,从而找出病源。

4、特点记忆法。

掌握一般病句的基本症状,找出病源的出现规律。

如句中的并列成分,非常值得注意。

要梳理整体框架结构,有时要细研到各词的关系。

杂糅要理清两种结构。

正确项有时也较为模糊,需用排除法才能确定。

5、做题思路通常是:先检查句子的主干,看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特别注意常见的典型病症。

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