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7

合集下载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的生态学领域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2、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熟练英语,具有用英语独立写科学论文和交流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 森林生态学(1)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应用系统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生产力及其演变规律;系统内各个成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控制机理;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和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人为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及调控作用;森林碳汇的计量、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2)林木生理生态:树木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蒸腾作用规律;主要环境因子(光、温、水分、CO2、土壤等)对林木生理活动的影响;树木抗盐、抗旱等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3)竹林可持续经营:开展多用途竹类植物培育的生理生态基础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系统研究不同类型竹子种群的生物量结构特征及其分布格局;开展南方重要竹种快速繁育技术研究。

(4)城市森林结构调整与景观优化:研究城市森林植物组成特点与景观特征、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特性、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城市森林植物的生态位特征、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森林群落类型与优化模式、城市近自然森林群落的恢复机理与营建技术以及城市森林的景观格局与布局规划;研究不同树种对酸沉降、氮沉降、土壤重金属等污染的生态响应机理,筛选适于城市绿化抗逆性强的树种,优化树种的配置模式。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授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毒理生态学.生态修复.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年。

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学分。

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博连读、直攻博贯通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学分。

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容为:()课题的来源、意义;()课题的国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课题的研究容和技术方案;()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预期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中期报告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完成论文选题报告;()完成论文中期报告;()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通过校外专家的评审。

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授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生态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8.同等学历或跨学科考生补修本学科硕士主干课程
依据导师和论文工作需要自由安排的其它院系开设的研究生课程
第一学年内完成
9. 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按学院学术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
备注
生态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培养类别
博士
学科、专业代码
071012
一级学科名称
生物学
二级学科名称
生态学
基本学习年限
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培养方式
全日制
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2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12学分;培养环节8学分
研究方向
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博士学位课
培养环节安排时间
学分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同学校要求
开学第四周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同学校要求
中期考核前完成
2
3.学术交流
同学校要求
中期考核前完成
2
4.实践教育
同学校要求
中期考核前完成
2
5. 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同学校要求
中期考核前完成
2
6.中期考核
同学校要求
第三学期初
7.论文中期检查
同学校要求
第五学期末(12月份)
外பைடு நூலகம்语(博一外)
3.0

博士学位课
B001204
现代科技革命与现代马克思主义
3.0

博士学位课
B060801
泛生态学导论
3.0

博士学位课
B060802
高级生态学进展

生态学专业本科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生态学专业本科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生态学专业本科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一、培养目标具有系统深入、扎实的生态学基础,熟悉并掌握国内外生态学相关领域科研的最新成果,熟悉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门外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有关生态学的理论、应用、教学及管理工作,并在科学研究上能做出创新性成果。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采用课堂教授、实验教学、讨论和实践(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习者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二)本科直博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至六年。

若在五年内不能完成预定的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六年。

(三)本科直博研究生直接进入博士培养,在入学后的前三学期,除进行必要的课程学习,夯实专业基础,拓展学术视野外,还要兼做科学研究。

在课程基本结束时,由学院组织对直博生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资格考试。

通过资格考试的本科直博生可进入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论文阶段,未通过资格考试的可按照同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进行培养。

三、主要研究方向1.植被生态学2.城市生态学3.种群生态学4.群落生态学5.功能生态学6.生理与理论生态学7.恢复生态学8.分子生态学9.生态工程学10.水生生态学11.景观与区域生态学12.景观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13.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分析.模拟与可视化14.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与管理15.全球变化生态学16.生态系统生态学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一)学分要求本科直博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

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至少修读6学分(公共选修课I指第二外语课程、文献检索类课程、计算机应用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等,院系对此类别不做要求。

);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至少修读3门,不少于8学分;学位专业课包括以学科群为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指向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至少修读8门,不少于19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至少3门,不少于6学分;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运用生态学方法和技术从事生态学研究的能力;2.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课题选择、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3.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能够应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复杂生态环境问题;4.具备团队协作和交流合作的能力,能够在跨学科和国际合作的研究环境中进行科研工作;5.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和伦理道德意识,能够遵守科学道德规范;6.具备一定的教学和科普能力,能够进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交流和推广。

二、培养方式1.课程学习:学生在研究生阶段需修满一定学分的课程,其中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研究生学位论文。

必修课主要包括生态学基础、生态实验设计与统计、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生态系统管理与调控等内容。

选修课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进行选择,涵盖领域广泛的生态学研究内容。

2.科研实践:生态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参与科研项目的实践工作,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方向,并由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包括课题选择、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论文撰写等。

学生需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增加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在科研实践中,要求学术严谨,诚实守信,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3.师生互动:每位研究生都会分配一位导师,导师将负责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

导师会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包括教学、讨论和交流等。

研究生需要与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研究进展和问题,导师也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4.学术交流:学生需参与学术报告、学术研讨、学术会议等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以增强自己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

学生可通过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学术交流的能力。

5.教学实践:为了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和科普能力,学生需参与教学实践。

学生可以担任助教,协助教师进行本科生课堂教学,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将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科研道德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专门人才。

基础研究方向毕业生具备较高国际视野,具有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际重大前沿科学和基础理论问题的潜力;应用基础方向毕业生具备务实钻研的态度,以及较强的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潜能。

博士毕业生具有系统、深入、扎实的生态学基础,熟悉并掌握国内外生态学相关领域科研的最新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门外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有关生态学的理论、应用、教学及管理工作,并在科学研究上能做出创新性成果。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采用课堂教授、实验教学、讨论和实践(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习者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二)学制4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主要研究方向1.植被生态学2.城市生态学3.种群生态学4.群落生态学5.功能生态学6.生理与理论生态学7.恢复生态学8.分子生态学9.生态工程学10.水生生态学11.景观与区域生态学12.景观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13.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与管理14.全球变化生态学15.生态系统生态学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一)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

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至少修读6学分;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学位专业课包括以学科群为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指向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与学位专业课(必修)课程的学分之和不少于5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

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应取得15学分。

导师可根据专业培养需求和博士研究生已修读课程的情况,要求博士研究生补修一些选修课程。

生态学博士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海南大学的生态学为理学类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生态学学科是我校的重点学科之一,是我校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位点之一,具有多年培养生态学硕士研究生的经验,为我国热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学科的发展,它紧紧围绕我校“热带、海洋、特区”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定位,全面系统地开展热带森林生态学、热带农业生态学、热带环境生态学等多个方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具有鲜明的热带特色与区域特色,我校生态学学科点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强大的支撑平台:本学科相关的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植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及其植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极大地促进了本学科点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拥有的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热带生物资源和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海洋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为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本学科拥有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学术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博士生教育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生态学领域方面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

具体要求:1、在思想政治上,要求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2、在业务上,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全面掌握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熟悉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组织、承担并完成本学科及有关学科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能胜任生态学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一、学科介绍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起源于1952年植物学专业的地植物学(植物生态学)专门化,当年,仲崇信教授招收了该方向的研究生。

1981年,仲崇信教授在植物学专业内重新招收植物生态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1984年经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生态学专业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本科专业和生态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0年生态学专业发展成为包含动物、植物生态学在内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成为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组成部分,招聘博士后。

目前,植物生态学部分是我校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的重要支撑领域。

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长期致力于海涂湿地生态、生态工程、动物生态和森林生态学研究,取得了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委、农业部、国家教委(教育部)、海洋局等科技奖励10余个。

1990年以来,先后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863、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 (WWF)、Luce Foundation、科技部国家研究与开发专项基金、江苏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八五科技攻关计划、江苏重点农业攻关计划、国际合作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地方合作等科研项目70余个,经费600多万元;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20个,经费320余万元。

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著作(教材)10部;其中,《生态工程学》在2001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研究生教材。

生态学专业目前有在职教师11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与高级工程师6名和工程师1名。

5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4位教师拥有硕士学位。

教授:钦佩、陈建秀、李建龙、安树青;副教授:陈建群、黄诚、孟文新、张立新、刘茂松、孙书存;钦佩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盐土农业生态学、海滨系统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

陈建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态学、动物(昆虫)系统分类学和土壤动物学。

A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A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遵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本中心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博士研究生在土壤学、生态学专业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3、博士研究生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一般为英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能用外语撰写学术论文,并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能力以及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4、具有健康的体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三、培养类型及学习年限1、培养类型我中心博士研究生按照招考方式可分为公开招考和硕博连读2种类型。

2、学习年限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第四学期参加转博考核,通过后进入博士学习、培养阶段.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

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6年。

四、培养方式博士研究生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结合科研工作进行课程学习,包括跨学科课程的学习,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重点是培养博士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或导师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

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关心研究生政治思想品德,并在严谨治学、科研道德和团结写作等方面对研究生严格要求,配合、协助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做好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其本人特点和科研论文工作需要,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和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依据,也是对博士研究生毕业及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优.选)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优.选)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71012,授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毒理生态学2.生态修复3.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博连读、直攻博贯通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3.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

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1)课题的来源、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4)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5)预期成果;(6)主要参考文献。

4.论文中期报告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5.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1)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2)完成论文选题报告;(3)完成论文中期报告;(4)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5)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6)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71012,授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毒理生态学2.生态修复3.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博连读、直攻博贯通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3.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

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1)课题的来源、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4)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5)预期成果;(6)主要参考文献。

4.论文中期报告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5.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1)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2)完成论文选题报告;(3)完成论文中期报告;(4)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5)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6)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

收录的国外刊物论文; (三)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本专业学术论文 3 篇,其中至少 2 篇为 SCIE
收录的国外刊物论文。 且上述论文中必须正式刊出 1 篇(不含录用)。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达到规定要求后,方能提出学位申请。 注: (1)以上所指论文不含综述; (2)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必须是华东师范大学; (3)“发表”指正式刊出、online 可查或具有“修改完毕”的录用证明; (4)国内重要刊物详见重点实验室“国内重要期刊目录”; (5)未发现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和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 (6)未发现发表有严重错误的文章。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一)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指 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支持和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培养方式,也可采取和 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学术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课堂教授、野外实习和参加导师科研项目研究 相结合。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四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
Discipline and Ethics in Academic Research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in Marxist Classics 学科综述
Discipline Study and Review 河口海岸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Estuarine and Coastal Science 高等河口海岸学
New York, 2004. 13. Fath, B. & Jorgensen, S.E. Fundamentals of Ecological Modelling[M], Elsevier, Amsterdam,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附件2
西南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学
专业名称生态学
专业代码071012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 年7月10日
修订日期:2006 年7月10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1-2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五、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
六、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论文进展检查的基本要求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九、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附件1 西南大学(单位)
博士研究生培养程序。

生态学一级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一级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一级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3)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将为国家培养生态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要求所培养的博士生要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列主义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献身精神;具有严谨、谦虚、求实、进取、敬业的学风和创新性思维等科学素养。

掌握坚实深厚的生态学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系统深入地掌握生态学科相关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及实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能上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第二外语;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能够独立承担相关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态保护、生态管理、生态工程设计等相关部门或行业的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

二、研究方向1、生态科学从事植被、群落、种群、生理生态、动植物区系地理等生态学基础和前沿课题研究。

2、生态技术与工程从事生态保护技术,森林、湿地、矿山等典型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技术和生物滞留系统等绿色基础设施设计等相关技术和工程设计研究。

3、生态管理从事自然保护区管理、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城市规划与管理等生态管理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三、学制全日制普通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4年,达到培养方案要求可申请提前毕业,最长提前毕业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学位课程一般在第二学期完成,后2-4年主要从事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研究及写作和答辩工作。

四、培养方式1.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本学科按生物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按二级学科开设博士期间专业基础课程,由导师或导师组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2.本学科鼓励研究生的“三种经历”,即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在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中实行双导师合作培养。

3. 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部分)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部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要求部分)
学科名称生态学
学科代码07101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部制
填表日期:2010年6月9日
一、专业能力要求(限250字,宋体,五号)
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和趋势。治学严谨,学科知识面广,创新意识强,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在学科领域中做出创造性的成绩,能撰写出并发表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田大伦教授
张合平教授
康文星 教授闫文德教授
三、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
学期
开课院部
任课教师(职称)
专业学位课
90000215
生态学前沿及专题讲座
2
40
2
生科
田大伦教授
90000213
生态工程学讲座
2
40
2
生科
康文星教授
90000194
环境生态学专题
2
40
2
林学院
吴晓芙教授
90000206
全球生态学
Forestry
Forest Science
Urban Landscape&Planning
Treephysiology
Newphytologist

课程编号:10000660开课学期:2学分学时:2学分,40学时
课程名称:生态学前沿及专题讲座课程类型:博士生专业学位课
英文名称:Ecology frontier and special seminars开课学院:生科院
Science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7)
一、培养目标
1.培养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视野开阔,追求真理,学风严谨,勇于探索和创新并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系统掌握生态学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全面了解生态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外语水平教高,具备并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在外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具备能从事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独立研究,高水平教学、高级管理与决策的能力。

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解决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本学科包括6个研究方向:草地生态学、植被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植物种群生态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可持续性科学。

1.研究方向之一:草地生态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草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草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生态适应及其生理生态过程,草地景观格局与过程,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草地生态系统服务,草地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草地可持续发展等。

草地生态学是内蒙古大学最早的生态学研究方向之一,是在李继侗院士于上世纪50年代末创办,60年代后李博院士等积极推进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大学最具特色的学科和优势的学科方向。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最早开展了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草原群落蒸发蒸腾,植物个体与群落的水分生理生态,高等植物与菌根的相互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工作,阐明了草原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演替过程与机理,水分生态因子对于北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作用路径、过程调控等方面的核心机制以及作用方式,提出了水分生态效能理论及分析方法。

21
世纪以来,紧跟国际生态学发展潮流,先后开展了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地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用水等涉及草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与其它生态系统相比较,草地生态系统由于其结构较简单,是生态学研究的理想舞台,因此本学科方向在生态学理论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草地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生态屏障和畜牧业基地,本方向以内蒙古地区广泛分布的草原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的生态学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研究方向之二:植被生态学
本方向以蒙古高原及其毗邻地区为研究地域,以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区域路线调查与定位监测相结合为研究方法,系统研究蒙古高原及其毗邻地区植物区系与植被组成与演化,植被空间格局与动态,植被格局与动态,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植被响应,沙地、湿地等特异性景观区植物区系与植被特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构建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和植被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

蒙古高原地域辽阔,植物区系与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拥有广袤的草原与荒漠,是全球独特的景观之一,也是生态学研究的理想舞台。

开展面向蒙古高原的干旱与半干旱区植物区系与植被生态学研究是内蒙古大学生态学研究的基础、特色与优势。

近50年来,全面考察了我国北方地区、俄罗斯的贝加尔以南、蒙古国大部的植物区系与植被生态,系统研究了蒙古高原及相邻地区生态地理分异规律,探索了蒙古高原及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组成及物种演化的古地理背景,揭示了草原与荒漠植被的起源和演化规律,提出了中国草原与荒漠植被分类与分区方案,完成了《内蒙古植被》、《内蒙古植物志》、《内蒙古遥感考察》等重要学术著作,内蒙古植被等7套资源系列图、内蒙古草原退化图。

本学科方向自李继侗先生创建后,由李博、马毓泉、刘钟龄、雍世鹏等老一辈学者发扬光大,具有雄厚的积累、良好的学术传承和较完善的学术体系,具有全面收集和存放蒙古高原及其毗邻地区植物的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特色植物标本馆和内蒙古地区先进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本学科方向将为我国乃至世界植被生态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和理论成
果,也将为我国北方生态建设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3.研究方向之三:污染生态学
污染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是研究污染环境中人和生物生理特性与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规律和发展动态的科学。

污染生态学主要研究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机理及与污染物的关系,污染物在环境、生态系统和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措施,以及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等。

它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地学、生物学及土壤学等各个方面。

本研究方向的侧重点是研究各生态环境要素的化学组成,元素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机理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特别是那些与人体健康、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元素的环境行为。

污染生态学承袭了环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生物化学及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体系,在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上突出和强调宏观与微观、理论研究与实验模拟、室内研究与野外现场调研相结合。

4.研究方向之四:植物种群生态学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种群结构特征,植物种群的生态适应性与生境适宜性,濒危物种的保护生物学,沙漠化过程植物种群的受损和恢复机理。

该方向是内蒙古大学生态学学科较早发展起来的研究方向,突出体现了内蒙古大学生态学研究的地区特色。

主要对我国沙地和草原建群种、优势种种群生态学和西北地区重要生物多样性中心——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地区特有、珍稀植物的保护生物学进行系统研究,涉及四合木、半日花、绵刺、沙冬青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史、进化潜能、生殖对策、生境适宜性、物种濒危的原因等方面。

种群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层次,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种群生态学不仅是揭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的基础,也是指导物种保护及农、林、牧业生产科学管理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5.研究方向之五: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是于本世纪六十年代由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科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以资源经济学为其分支学科的广义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边缘经济科学。

内容包括环境资源价值与费用效益分
析、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物质平衡理论、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环境经济政策、资源和环境的补偿机制、证券发行与环境保护等。

本学科培养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具有现代可持续发展经济观,富有整体性、创造性思维的智能型经济学复合型人才。

对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6.研究方向之六:可持续性科学
可持续性科学是当前生态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是涉及自然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科学的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本学科针对内蒙古及其周遍地区面临的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探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经济成长与生态改善的模式,循环经济模式,高新技术应用对可持续发展支撑作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互动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等。

本学科由内蒙古大学特聘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邬建国教授主持,是主要针对以能源工业为主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所面临的环境、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系列实际问题而设立的跨学科应用研究,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生一般为三年,在职(不脱产)博士生一般为四年。

总学分≥18分
公共学位课须修 2 门: 9 分
专业学位课须修 2 门: 5 分
专业选修课须修 1 门: 2 分
前沿讲座(含文献综述) 须参加6—8次: 2 分
四、课程设置(见表)
五、前沿专题讲座内容和基本要求
1.讲座或讨论班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
由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组织指导,由每位博士生各准备1次学术前沿领域的读书报告,报告后组织讨论。

2.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在第二学期组织6—8次(每次3学时)的学术报告,要求每位博士研究生都要做1—2次学术报告,并且积极参加讨论。

以参加的次数和交上来的文献综述评定成绩。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在阅读和掌握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所研究问题的已有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楚的认识,并能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关键。

在第二学期末提交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从论文内容上,要求针对一个较为完整的问题,有实际数据,有充分的分析,有科学的、可信的结论。

从研究价值来看,要有创新点,或从研究方法上,或从研究思路上,或从科学结论上。

学位论文要达到正式发表的水平,答辩前必须有至少1篇SCI收录论文被接受发表或已经发表。

七、本专业研究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依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课程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