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环境基本情况
白山环境基本情况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理位置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地区的腹心地带,东部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连,西部与通化市为邻,北部同吉林市接壤,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41°21´—42o49´,东经126°07´—128°18´,全市总面积17840km2,国境线长达457.6km,东西相距180km,南北长163km。
3.1.2气候、气象白山市区具有明显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夏季温热多雨而短促,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温4℃,最高气温37℃(1958年8月10日),年最低气温-35℃(1959年1月9日),冰冻期193d,冰冻深度最大为1.5m。
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平均频率26%,最大风速12m/s,冬季静风期较多,占全区年33%。
年平均降水量1000mm,最大日降水量104.3mm(1954年8月22日),每年7—8月份雨量较为集中,约占全年的46%。
3.1.3地形、地貌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境内山峰林立,绵亘起伏,沟谷交错,河流纵横。
长白熔岩台地和靖宇熔岩台地覆盖境内大部分地区,龙岗山脉和老岭山脉斜贯全境。
龙岗山脉海拔800-1200m,相对高度在500-700m之间;老岭山脉山体高大,海拔1000-1300m,相对高度500-800m之间。
鸭绿江沿岸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地势较险峻。
境内最高点长白山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m,为东北地区最高峰;最低点靖宇县的批州口子,海拔279.3m。
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塔里木-中朝准地台区(Ⅰ级)、辽东台隆(Ⅱ级)、太子河-浑江褶陷断束(Ⅲ级)、浑江上游凹褶断束(Ⅳ级)上。
区内主要发育北北东向的褶皱构造与北东、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及新生界仅有部分层位出露。
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为区内白云岩的含矿层;新生界为第四系全新统。
白山环境基本情况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理位置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地区的腹心地带,东部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连,西部与通化市为邻,北部同吉林市接壤,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41°21´—42o49´,东经126°07´—128°18´,全市总面积17840km2,国境线长达457.6km,东西相距180km,南北长163km。
3.1.2气候、气象白山市区具有明显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夏季温热多雨而短促,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温4℃,最高气温37℃(1958年8月10日),年最低气温-35℃(1959年1月9日),冰冻期193d,冰冻深度最大为1.5m。
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平均频率26%,最大风速12m/s,冬季静风期较多,占全区年33%。
年平均降水量1000mm,最大日降水量104.3mm(1954年8月22日),每年7—8月份雨量较为集中,约占全年的46%。
3.1.3地形、地貌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境内山峰林立,绵亘起伏,沟谷交错,河流纵横。
长白熔岩台地和靖宇熔岩台地覆盖境内大部分地区,龙岗山脉和老岭山脉斜贯全境。
龙岗山脉海拔800-1200m,相对高度在500-700m之间;老岭山脉山体高大,海拔1000-1300m,相对高度500-800m之间。
鸭绿江沿岸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地势较险峻。
境内最高点长白山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m,为东北地区最高峰;最低点靖宇县的批州口子,海拔279.3m。
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塔里木-中朝准地台区(Ⅰ级)、辽东台隆(Ⅱ级)、太子河-浑江褶陷断束(Ⅲ级)、浑江上游凹褶断束(Ⅳ级)上。
区内主要发育北北东向的褶皱构造与北东、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及新生界仅有部分层位出露。
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为区内白云岩的含矿层;新生界为第四系全新统。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1. 引言1.1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长白山地区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尤其以长白山天池、长白山瀑布等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随着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长白山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例如森林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
长白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也备受关注。
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例如建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资源开发行为,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等。
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复杂多样,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共同推动长白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
2. 正文2.1 长白山地区资源开发情况长白山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点。
长白山地区资源丰富,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在森林资源方面,长白山拥有大片原始森林,其中包括珍贵的冷杉、红松等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森林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木材产业和药材采集上,但近年来受到保护政策的限制,森林资源开发已逐渐减少。
在矿产资源方面,长白山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金矿等。
矿产资源的开发曾经给当地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贡献,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当地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矿产资源的开采。
在水资源方面,长白山地区拥有众多湖泊和河流,水资源十分丰富。
水资源的开发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近年来也开始逐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长白山地区资源开发主要以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为主,虽然在过去资源开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给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山简介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山简介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其中,白山市以其著名的旅游胜地——长白山而闻名于世。
长白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也是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的火山地貌之一,被誉为“东方雪山明珠”。
一、地理位置和地貌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北部,地处吉林省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交界处。
长白山脉贯穿市境,全市总面积XXXX平方公里。
地势主要由山地、丘陵和盆地组成,境内河流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长白江,它蜿蜒穿城而过,自北向南流经白山市。
二、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长白山地区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落叶松林。
这里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铜、金、银等,是吉林省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之一。
此外,长白山地区也以其独特的草原景观和森林资源闻名,是国内外旅游者的重要目的地。
白山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短暂而温暖,春秋季宜人宜游。
这种适宜的气候条件为长白山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三、旅游资源和景点介绍1. 长白山风景区:长白山风景区是白山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包括壮丽的山脉、秀丽的江河和神秘的原始森林。
游客们可以乘坐缆车登顶,欣赏到独特的雪山美景,还可以进行滑雪、登山和露营等户外活动。
2.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这里保存了大量珍稀植物和动物物种,被誉为“自然生物基因库”。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旅行,近距离观赏到许多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和动物。
3. 珲春市北山国家森林公园:该森林公园位于珲春市,是一个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题的大型国家森林公园。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森林风光,还可以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如野外徒步、露营和观鸟等。
4. 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是位于长白山主峰之巅的火山湖泊,被誉为“东方明珠”。
这里的湖水清澈见底,四周被葱翠的森林环绕,景色壮丽迷人。
游客们可以在湖边漫步,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是中国三大火山群之一,也是中国东北部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长白山地处亚洲大陆东北边缘,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中国的一处自然奇观。
长白山地质构成独特,生物资源丰富,又因气候寒冷、生态环境保护得力等原因,是中国最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资源的开发,长白山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很多挑战。
长白山的资源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长白山地区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
长白山被誉为“中国天然氧吧”,其高山草甸、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
旅游业的兴旺发展,使得长白山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长白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长白山地区是濒临灭绝的东北虎、东北豹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拥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和湖泊等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直备受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长白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保护了长白山的生态环境。
长白山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
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长白山地区也不例外。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长白山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逐渐达到了极限,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滥伐滥采,破坏了原始森林和草甸,严重影响了长白山地区的生态环境。
一些旅游开发项目也没有有效地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盲目开发,造成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长白山地区资源开发的加速,环境保护形势变得愈加严峻。
一方面,资源开发带来了经济效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资源开发也给长白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长白山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针对长白山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加大对资源开发行为的监管力度,严格限制滥伐滥采等破坏行为。
关于家乡白山的介绍
关于家乡白山的介绍:白山,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南部,是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丰富资源的地方。
白山市因长白山而得名,地处长白山腹心地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这里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齐备,是全国首个全幅员森林旅游区,也是国际公认的地球同一纬度带原始状况保持最好、生物物种最多的自然生物圈和物种基因库。
白山市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4.5%,居全国地级城市之首,被誉为“生态高地”和“天然氧吧”。
这里的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常年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7%,地表水环境质量在全省排名第二。
白山市的土壤环境污染风险也得到了有效防控,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多年保持良好等级,始终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白山市的旅游资源也非常独特。
这里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长白山,以及抚松新安、漫江等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古城驿站。
长白灵光塔是唐代渤海国时期的遗存见证,而浑江则是渤海国改为定安国之后的皇城国都。
此外,这里还有杨靖宇精神、抗联精神和“四保临江”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
除了丰富的生态和旅游资源,白山市还拥有矿产、食药等资源。
这里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包括铁、铜、金等有色金属和沸石、珍珠岩等非金属矿产。
同时,白山市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有2850余种野生动物和900余种药用植物,是东北亚最大的天然药材库,也是“百草之王”中国人参的核心产区。
总的来说,白山市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多样、旅游发展潜力巨大的地方。
未来的白山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托自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吉林白山简介
吉林白山简介吉林白山简介吉林白山,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北部,是辽宁省和吉林省的交界处,地处东经127°10’-128°31’,北纬41°55’-43°20’之间。
白山山脉横贯全境,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和长白山池北区等重要自然保护区位于此地,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一、自然环境吉林白山属于亚寒带的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凉爽,四季分明。
全年平均温度为4℃,1月份最低气温为-30℃,7月份最高气温为27℃。
降雨量相对较多,年平均降水量达900毫米左右,在春夏时节比较集中。
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吉林白山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
白山山脉绵延数百公里,峰峦叠嶂,海拔高度1,400至2,700米之间。
白山泉水清澈甘甜,被誉为“天然矿泉水”,水质优良,可以直接饮用。
白山还有许多森林、草原、湖泊、溪谷等自然景观,其中长白山瀑布群、天池、长白山深度雪场、古翠湖等景点都值得一去。
二、历史文化吉林白山地处中朝边境,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白山景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长影摄影基地、北山文化生态旅游区、长白初级中学革命旧址、长白山苗族村等。
长影摄影基地,是中国知名电影公司长影集团拍摄电影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电影基地”,已成为国内外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北山文化生态旅游区,拥有丰富的满族文化景点和体验、秀美的自然风景与独特的聚落风貌,是深度游、体验游、文化游的综合性旅游区。
长白初中革命旧址及长白山苗族村等景点,更是见证了历史和文化的丰富性。
三、旅游资源吉林白山作为旅游胜地,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配套设施。
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之一,是著名的北国群山美景和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是国际旅游城市,以斯堪的纳维亚风情、温泉、雪景、夏季度假四大板块闻名于世。
此外,吉林白山还有许多旅游景点和设施,如天峰谷、长白山顶半岛风景区、红旗渠国家森林公园、池北国家森林公园等,都是美景与文化的交融之处。
白山背景调查报告分析
白山背景调查报告分析引言:背景调查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深入了解特定区域的各种因素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本文将对白山地区的背景调查报告进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人口特征、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发展规划。
一、自然环境分析: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生态保护区之一。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白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包括大面积的森林、山脉和湖泊等。
这些资源为地区的生态保护、旅游业和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部分地区面临着森林破坏、水资源污染等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二、人口特征分析:根据调查报告显示,白山地区的人口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人口总量较少,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较少;人口年龄结构偏向老龄化,青壮年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人口流动性较小,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
这些特点对于地区的人口管理、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三、经济发展分析:调查报告显示,白山地区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由于地区交通条件较为落后,加之市场情况不稳定,经济发展仍面临一定的压力。
为了推动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的投入,提高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四、社会问题分析: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在白山地区,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和就业等方面存在一些社会问题。
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较低;医疗服务不完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就业岗位有限,部分劳动力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大投入、改善政策和加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逐步解决。
五、政策建议:基于对调查报告的分析,针对白山地区的自然环境、人口特征、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确保可持续发展;2.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关注老龄化趋势和青少年教育问题;3.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品牌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交通运输条件;5.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医疗资源配置;6.鼓励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增长。
白山环境基本情况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理位置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地区的腹心地带,东部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连,西部与通化市为邻,北部同吉林市接壤,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41°21´—42o49´,东经126°07´—128°18´,全市总面积17840km2,国境线长达457.6km,东西相距180km,南北长163km。
3.1.2气候、气象白山市区具有明显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夏季温热多雨而短促,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温4℃,最高气温37℃(1958年8月10日),年最低气温-35℃(1959年1月9日),冰冻期193d,冰冻深度最大为1.5m。
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平均频率26%,最大风速12m/s,冬季静风期较多,占全区年33%。
年平均降水量1000mm,最大日降水量104.3mm(1954年8月22日),每年7—8月份雨量较为集中,约占全年的46%。
3.1.3地形、地貌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境内山峰林立,绵亘起伏,沟谷交错,河流纵横。
长白熔岩台地和靖宇熔岩台地覆盖境内大部分地区,龙岗山脉和老岭山脉斜贯全境。
龙岗山脉海拔800-1200m,相对高度在500-700m之间;老岭山脉山体高大,海拔1000-1300m,相对高度500-800m之间。
鸭绿江沿岸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地势较险峻。
境内最高点长白山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m,为东北地区最高峰;最低点靖宇县的批州口子,海拔279.3m。
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塔里木-中朝准地台区(Ⅰ级)、辽东台隆(Ⅱ级)、太子河-浑江褶陷断束(Ⅲ级)、浑江上游凹褶断束(Ⅳ级)上。
区内主要发育北北东向的褶皱构造与北东、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及新生界仅有部分层位出露。
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为区内白云岩的含矿层;新生界为第四系全新统。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境内最北的一座火山,也是中国东北地区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长白山区资源丰富,风景优美,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本文将就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进行探讨。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现状。
长白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
长白山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火山地貌著称,在地下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如铁矿石、金矿石、铜矿石等。
长白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2%,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
长白山区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水源涵养区之一。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和旅游业两个方面。
长白山的矿产资源开发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当时就有了对长白山区矿藏资源的初步开发。
而随着国家对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和支持,长白山区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了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长白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长白山区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首先是森林资源的保护问题。
长白山区的森林资源一度面临过度开发和滥砍滥伐的问题,导致了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其次是水资源的保护问题。
长白山区的水资源受到了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影响,一些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问题。
最后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
长白山区的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受到了非法捕猎、盗伐和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的威胁,导致了部分濒危物种的灭绝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为了解决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建立保护自然资源的制度。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对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和保护。
其次是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政府加大了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推动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
政府还大力推动生态修复工程,加大对植被的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政府还大力推动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白山背景调查报告范文
白山背景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目的与背景白山,位于中国吉林省东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景的地区。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了解白山的背景情况对于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以及保护这一地区的特色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白山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社会文化特点,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文献梳理相结合的方法,范围包括白山市各个县市区以及周边乡村地区。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当地居民、企业代表和游客进行,着重了解他们对白山的认知、期望以及对发展的看法。
实地考察主要经过与当地民众互动、参观地方景点、参与当地活动等方式,以获取直观的信息。
文献梳理主要涉及包括历史文化资料、经济指标和相关研究报告等。
三、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白山地区地处中国东北,是一个山水丰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这里地势崇山峻岭,山峦起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境内有巍峨绵延的长白山脉,冰雪覆盖的长白山天池,还有白山黑水河、辉南湖等水系。
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给白山地区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旅游和生态农业发展机遇。
四、人文历史与文化底蕴白山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几千年来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兴衰。
境内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如茂林古王国遗址、红嘴泉遗址、山海关等。
这些遗址不仅展示了古代文明的瑰宝,更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据。
此外,白山地区还保留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如东北二人转、长白山木雕等,这些都是当地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经济发展与潜力分析白山地区的经济以农业、旅游业和林业为主。
农业方面,本地区的土壤肥沃,适合种植水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而且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旅游业方面,白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被白山的美景所吸引,旅游业发展迅速。
林业方面,白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木材加工产业潜力巨大。
六、社会文化与当地特色白山地区有着淳朴热情的民风民俗,人们亲切友好,乐于助人。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长白山位于中国吉林、辽宁、朝鲜三国交界处,是中国北方一座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长白山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被誉为“亚洲百富之山,东方圣山”,然而长期以来,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如何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白山区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矿产资源、植被资源和水资源。
长白山地处火山带,地下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铁矿、铜矿等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长白山气候湿润,植被茂密,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多种珍稀植物和动物栖息于此,成为了珍稀动植物的天堂。
长白山区水资源丰富,有众多的湖泊、湿地和河流,为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长白山资源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长期以来,部分人员非法采矿、乱砍滥伐等行为严重破坏了长白山的生态环境。
对于旅游开发,长白山区也存在开发过度、游客过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气候变化对长白山的影响也日益严重,全球变暖、冰雪融化等现象使得长白山生态系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解决长白山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强了对资源开发的管理,严格控制矿产资源的开采,制定了严格的植被保护政策,保障了植被资源的完整性。
加大力度打击非法采矿、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维护长白山的生态环境。
加强了旅游开发的管理,控制游客的数量和游览路线,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开发模式,促进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相关部门也加强了长白山地区的气候监测和环境保护工作,为长白山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规范和保护。
未来,需要加大对资源开发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旅游开发的规范管理,同时加大对气候变化对长白山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研究力度,确保长白山区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长白山区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同时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长白山区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一个关注的焦点话题。
长白山区的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长白山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区内湖泊众多,有着清澈的湖水和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是长白山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森林覆盖率高达70%,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森林防护林地。
长白山区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包括珍稀濒危动物——长白山东北虎和长白山黑熊,以及许多珍稀的草本植物和草地植物。
长白山区还有一些矿产资源,如铜、金、银等,但开采程度相对较低。
长白山区的资源开发也遭遇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长白山区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也逐渐增加。
一些非法的采矿活动对长白山区的资源造成了破坏,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这些问题给长白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保护长白山区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强了对长白山区的资源开发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采矿等活动,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
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了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倡导游客文明游览,不破坏自然环境。
还加强了对长白山区的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长白山区还注重发展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模式。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拓展农业产业、推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长白山区的生态环境。
还在长白山区建立了一些自然保护区和景区,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保护工作,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管理,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方式,为长白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长白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的吉林省、辽宁省和朝鲜的坡州市之间,是中国境内的一座著名山脉,也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长白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生态环境,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和开发,长白山区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长白山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被誉为“东北绿宝库”。
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2%,是我国重要的木材资源基地。
长白山区的森林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滥伐砍、非法采伐等问题。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利益,大规模砍伐长白山区的树木,导致森林面积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
长白山区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我国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
这里有许多具有保护价值的物种,如东北虎、长白山麝、珍稀的木兰等。
但由于人类的破坏,长白山区的野生动植物数量逐渐减少。
非法猎杀、非法捕捞等行为严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长白山区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山脉上频繁发生的火灾导致大量的植被和土壤流失,加剧了土地的退化和水土流失问题。
水源的污染和过度开发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
长白山区的水资源丰富,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但水污染和过度开发问题使得这片水源涵养区面临水资源缺乏的困扰。
为了保护长白山区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政府和公众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在法律层面上,中国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明确了对长白山区的保护责任和措施。
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处罚砍伐、捕杀等非法行为。
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到长白山区的保护活动中来。
长白山区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和责任。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下,长白山区的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得到修复和改善。
希望未来长白山区能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北方的绿洲吉林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
北方的绿洲吉林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吉林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吉林省长白山地区,是我国境内最大的天然阔叶林保护区,也是我国北方绿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片原始森林覆盖了长白山脉的主峰长白山,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生态意义。
一、地理位置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地处中国东北地区,总面积约1500多平方公里。
这里地势起伏,山峦连绵不绝,气候寒冷,是我国北方地区难得的绿洲。
二、自然生态1. 植被保护区内的植被种类繁多,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高山草甸等多个类型。
这里的针叶林主要由红松、落叶松和白桦组成,形成了壮丽的森林景观。
而阔叶林则以枫树、榆树和柳树为主,展现出独特的秋季风景。
高山草甸则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2. 动物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是许多珍稀濒危动物的家园。
其中,东北虎、黑麂、丹顶鹤、黑鸢等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它们在这片纯净的森林中安享着安逸的生活。
此外,保护区还有很多其他鸟类、兽类和鱼类,丰富的生态系统保护着这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三、文化遗产1. 长白山族保护区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长白山族。
这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他们热爱大自然,崇尚自然界的万物,并以信仰神灵、崇拜祖先为核心的宗教信仰,为长白山保护区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2. 长白山文化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还孕育了丰富的长白山文化。
这里有着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如"天池传说"、"雾凇传说"等,讲述了人们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和共生关系。
长白山的文化还表现在民俗风情、舞蹈乐器和风味美食等方面,吸引了众多游客的驻足观赏。
四、保护工作为了保护长白山级自然保护区的独特生态环境和珍稀动植物资源,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生态修复通过采取森林抚育、草地恢复和水域改善等措施,加强保护区的生态修复工作,促进植被的恢复和动植物的生态平衡。
白山环境基本情况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理位置白山市位于省东南部长白山地区的腹心地带,东部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连,西部与市为邻,北部同市接壤,南部与朝鲜主义人民国隔鸭绿江相望。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41°21´—42o49´,东经126°07´—128°18´,全市总面积17840km2,国境线长达457.6km,东西相距180km,南北长163km。
3.1.2气候、气象白山市区具有明显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夏季温热多雨而短促,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温4℃,最高气温37℃(1958年8月10日),年最低气温-35℃(1959年1月9日),冰冻期193d,冰冻深度最大为1.5m。
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平均频率26%,最大风速12m/s,冬季静风期较多,占全区年33%。
年平均降水量1000mm,最大日降水量104.3mm(1954年8月22日),每年7—8月份雨量较为集中,约占全年的46%。
3.1.3地形、地貌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境山峰林立,绵亘起伏,沟谷交错,河流纵横。
长白熔岩台地和靖宇熔岩台地覆盖境大部分地区,龙岗山脉和老岭山脉斜贯全境。
龙岗山脉海拔800-1200m,相对高度在500-700m之间;老岭山脉山体高大,海拔1000-1300m,相对高度500-800m之间。
鸭绿江沿岸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地势较险峻。
境最高点长白山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m,为东北地区最高峰;最低点靖宇县的批州口子,海拔279.3m。
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塔里木-中朝准地台区(Ⅰ级)、辽东台隆(Ⅱ级)、太子河-褶陷断束(Ⅲ级)、上游凹褶断束(Ⅳ级)上。
区主要发育北北东向的褶皱构造与北东、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及新生界仅有部分层位出露。
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为区白云岩的含矿层;新生界为第四系全新统。
长白山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如何
长白山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如何长白山,这座位于中国东北边陲的雄伟山脉,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经济发展的加速,长白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压力。
那么,如今长白山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究竟如何呢?长白山的生态系统极为复杂且多样,拥有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溪流和湖泊,以及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物种。
这里是众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如东北虎、远东豹、紫貂等,也是许多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
在保护工作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首先,建立了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了对长白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明确了对各类开发活动的限制和规范,严厉打击非法采伐、狩猎、采矿等破坏生态的行为。
其次,加大了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投入和管理。
建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和监测体系,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研究。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合理划分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以确保不同区域得到适当的保护和利用。
再者,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对于过去因过度开发或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态破坏区域,采取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湿地恢复等措施,逐步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功能。
然而,长白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一些问题。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当地生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得部分区域的生态承载能力面临考验。
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
此外,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导致了一些工业和农业活动的扩张,带来了一定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例如,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能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也对大气和水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
为了进一步改善长白山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在旅游方面,应加强游客管理和教育。
通过宣传和引导,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规范游客行为。
同时,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减少对生态敏感区域的影响。
吉林省白山市
吉林省白山市吉林省白山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辽东半岛和长白山脉的交汇处。
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历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观赏。
一、白山市的地理环境吉林省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脉南麓,东邻朝鲜,西接长春市,北界通化市,南临辽源市。
总面积约为1.6万平方公里,地势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形成了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相间的地貌特征。
市境内有白山、长白山两座重要山脉,地势复杂多样,气候凉爽宜人。
二、白山市的自然景观1. 白山白山作为中国北方著名的名山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北方屋脊”的美誉。
白山山峰耸立,终年积雪,其魅力吸引了众多登山爱好者。
在白山脉上的大天池和小天池清澈如镜,被誉为“天池胜境”。
2. 长白山长白山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吉林省的象征。
这里山峦叠翠,风光秀美,盛夏时可追求凉爽,冬季可以尽情畅玩雪景。
在长白山,游客可以欣赏到宏伟壮丽的火山地质景观,体验滑雪和温泉,同时还可以近距离接触野生动植物。
3. 珲春江珲春市境内的珲春江是吉林省重要的河流之一,水域资源丰富,沿江一带风光秀美。
在江畔,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江河风光,还可以尝试垂钓、划船和观鸟等活动。
三、白山市的人文景观1. 白山红叶每年秋季,白山脚下的树林被五彩斑斓的红叶所覆盖,景色非常迷人。
红叶节期间,游客可以欣赏到大片的红叶飘落,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2. 民俗文化白山市是中国朝鲜族聚居区之一,这里保留着浓厚的朝鲜族风情。
游客可以参观朝鲜族的民俗村,观赏朝鲜族的舞蹈和音乐表演,品尝正宗的朝鲜族美食。
3. 白山瀑布白山市境内还有一些壮观的瀑布,如猛犸瀑布、九天瀑布等。
这些瀑布水势汹涌,声势浩大,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震撼。
四、白山市的美食1. 朝鲜族传统美食白山市的美食以朝鲜族传统菜肴为主,如辣白菜、拌面、烧烤等。
这些菜肴口味独特,品味鲜美,值得一试。
2. 野山菌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脉,周边森林资源丰富,野山菌种类繁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理位置白山市位于省东南部长白山地区的腹心地带,东部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连,西部与市为邻,北部同市接壤,南部与朝鲜主义人民国隔鸭绿江相望。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41°21´—42o49´,东经126°07´—128°18´,全市总面积17840km2,国境线长达457.6km,东西相距180km,南北长163km。
3.1.2气候、气象白山市区具有明显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夏季温热多雨而短促,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温4℃,最高气温37℃(1958年8月10日),年最低气温-35℃(1959年1月9日),冰冻期193d,冰冻深度最大为1.5m。
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平均频率26%,最大风速12m/s,冬季静风期较多,占全区年33%。
年平均降水量1000mm,最大日降水量104.3mm(1954年8月22日),每年7—8月份雨量较为集中,约占全年的46%。
3.1.3地形、地貌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境山峰林立,绵亘起伏,沟谷交错,河流纵横。
长白熔岩台地和靖宇熔岩台地覆盖境大部分地区,龙岗山脉和老岭山脉斜贯全境。
龙岗山脉海拔800-1200m,相对高度在500-700m之间;老岭山脉山体高大,海拔1000-1300m,相对高度500-800m之间。
鸭绿江沿岸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地势较险峻。
境最高点长白山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m,为东北地区最高峰;最低点靖宇县的批州口子,海拔279.3m。
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塔里木-中朝准地台区(Ⅰ级)、辽东台隆(Ⅱ级)、太子河-褶陷断束(Ⅲ级)、上游凹褶断束(Ⅳ级)上。
区主要发育北北东向的褶皱构造与北东、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及新生界仅有部分层位出露。
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为区白云岩的含矿层;新生界为第四系全新统。
区域岩浆岩出露有燕山早期石英闪长岩、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脉岩有闪长玢岩脉、石英斑岩脉等。
区域矿产有:磁铁矿、金、铅锌、赤铁矿及白云岩、滑石、泥灰岩(松花砚)、石灰岩等。
目前开发的有板石沟铁矿、旱沟铁矿、遥林滑石矿、八道江石灰岩矿等。
本项目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其上被第四系全新统覆盖。
区出露地层属珍珠门组上段(Pt2zh3)及中段(Pt2zh2)。
珍珠门组上段(Pt2zh3)为细晶白云岩层(Pt2zh3-1),也是区白云岩矿赋存层位;珍珠门组中段(Pt2zh2)岩性为条带状岩及黑色炭质板岩。
珍珠门组上段(Pt2zh3):分布于区中部,纵贯全区。
长1600m,宽700m,厚600m,呈层状;走向北东20-70°,倾向南东110-160°,倾角40-72°。
岩性为细晶白云岩,局部石英含量增高,形成夹层,但规模很小。
珍珠门组中段(Pt2zh2):分布于04—06勘探线北端,出露长度大于200m,宽度30—80m。
岩性为条带状岩及黑色炭质板岩,为矿体底板。
3.1.4水文地质白山市境江河纵横,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7倍。
境松花江、鸭绿江、三大水系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流经市区北部,横贯东西,形成东西长10km,南北宽4km的狭长地带,东高西低,标高相差17m。
白山市地处长白腹地,其区域地质属华北区的辽东分区的小区,地质构造为太子河-陷褶断东束的上游断陷。
中环路工程岩土情况为上部0.5-1.0m黄土,下部多为2-4m砂砾石层,下伏白垩系下统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地下水位偏高。
本项目矿区处于分水岭地段的山脊、低山水文地质单元中,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530m,低于最低开采标高+550m。
第四系孔隙潜含水层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的小溪两侧,由冲积洪物组成,以大气降水渗入补给为主,侧向径流补给为辅,该类型地下水距矿区较远,对矿床开采无影响。
风化裂隙含水层分布于整个勘探区白云岩矿体中,该层大部分被第四系残坡积薄层覆盖,覆盖层厚度1.50-8.00m,局部直接裸露。
裂隙水赋存于含石英细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矿体的裂隙中,是矿区的主要含水层。
裂隙地表较深部发育,裂隙深度一般不超过30m,含水层富性中等。
F2正断层推测规模为1000m,控制长为800m。
断层揭露最大宽度为51m,向两侧逐渐变小,有尖灭趋势。
断层向深部逐渐变窄,该断层充填物为褐色断层泥、白云岩风化砂及白云岩碎块,其中未见地下水,不导水。
矿区各类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总的径流方向由西向东经由黑沟村排泄于。
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水,接受大气降水和山间溪流及基岩地下水补给,由西北流向东南,泄入小溪中。
裂隙水主要接受降水补给,由高处流向低处,部分以泉的形式排泄补给沟谷的溪流。
3.1.5地表水市区北部有自东向西流过,面宽流缓,河床落差较小,在1—1.5‰之间,有六条支流从南、北两向汇入,分别为红土崖河、金坑河、碱场沟河、大青沟河、板石沟河和库仓沟河。
为白山市围的主要水系,它发源于老爷岭西北侧,白山市位于水系的上游,市区河宽120m,夏季水深1—2m,冬季低于1m;最大流速为1.55m/s,最大流量为246m3/s,年径流量为4.2亿m3,市区地下水较为丰富,埋藏深度一般为0.7m 左右,其流向与基本一致,自东向西注入,市区透水层江北为3m以上,河谷下游均在4m以上,江南在2—4m。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为砟窑沟河、黑沟及,河流流向为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淌,最后进入。
3.1.6矿区交通、自然地理和区域经济概况3.1.6.1矿区位置与交通矿区行政隶属省白山市七道江镇,其地理坐标:东经126°15′15″—126°16′13″;北纬41°57′57″—41°58′54″,面积1.4827km2。
矿区位于白山市284°方位,直距14km。
矿区东南距鸭(园)-大(栗子)铁路线站约15km,南距长(春)-白(山)公路9km,西距白山-林场柏油公路1.5km,其间有砂石路相通,交通方便。
3.1.6.2自然地理及气象矿区地处长白山系龙岗山脉南麓,为中低山地貌,北部相对较高,标高1000m,最低标高位于矿区南侧,标高为510m,相对高差490m。
区有水系的黑沟河,该河的两条支流分别位于矿区东部和西部,流向皆为自北向南,并于矿区南部汇合流出矿区,位于矿区西部的砟窑沟河流量为0.344m3/s(2006.08.21),位于矿区东部的支流雨季流量为0.300m3/s,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该河水面高程算为510m。
本区属北寒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热冬寒,历年7月平均气温为22℃,最高气温为36.5℃;1月份平均气温-13℃,最低气温为-35.1℃。
年平均气温为5.2℃。
年平均降水量为877.6mm,雨水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5%。
年平均蒸发量1211.0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8%。
本区冻土深度为1.5~2.0m。
3.1.6.3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矿区附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产玉米、稻谷、大豆等,工业主要为采矿业和木材加工等。
矿产品主要为铁矿石、白云岩、硅石等。
矿区附近有1万伏高压输电线路通过,工业及民用电力充足,居民及工业用水充足。
3.1.6.4建设条件⑴资源条件总体勘探报告保有白云岩矿石资源量(111b+121b+122b+333)29699万t,资源储量完全满足年产100万t白云岩原矿规模的开采要求。
⑵供电区供电充裕。
电源引自附近变电站,10kv的高压线供电线路至工业场地变电所,矿山无用电设备。
⑶供水当地厂矿用水取自周边河塘,供水条件较好,矿山生产用水量较小,生活用水引自当地饮用水源,采用运水车供水。
⑷建设用地本项目建设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征地条件较好。
⑸设备维修白山市当地机修设施齐全,距矿区14km,可满足矿山设备大中修理的需求。
3.1.6.5矿区现状矿区围为原始地貌,有众多小山包,最低标高位于矿区西南角沟谷约+540m,最高标高位于矿区北侧约+732m。
矿区北侧有丘陵地带,无影响开采的因素;西侧为原黑沟九队村庄(已搬迁)及天安金属镁业矿区围,天安金属镁业矿区围东北侧边界线与本项目矿区围拐点1、12连线边界线共界;南侧为沟谷及旱田,沟谷中有小溪流,有简易道路通过沟谷通达矿区南侧边界。
省农电白山城郊分公司太安变电站(以下简称太安变电站)位于本项目爆破危险区边界,本项目与太安变电站签订有安全协议。
黑沟九队村庄位于本项目后期爆破危险区围之,同时也位于天安金属镁业矿区爆破危险区之,在矿山后期开采至该位置时,该村庄早已搬迁,不会产生安全问题。
根据现场勘察,矿区周边无重要风景区、军事设施等影响开采的因素。
区无国家保护的野生珍稀动植物资源,无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等。
3.2社会环境概况白山市原是长白山原始森林区,随着林业以及地下矿藏的开发,逐渐形成了村镇,日伪统治时期隶属省临江县,人口10万左右,1938年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我国煤炭、木材、铁矿等资源,在市境兴建了鸭大铁路,此后人口逐渐增多,至1949年,全市人口达16.4万人。
1959年撤销了临江县,建立市,1994年更名为白山市,行政驻地在八道江镇,从此,八道江镇(白山市区)便成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白山市是一座以林、矿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目前已发展成为以煤碳、木材、电力、医药工业为支柱,以冶金、机械、塑料、造纸、纺织为骨干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现有工业产品近8200种,100多种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城市建成区面积约18.1km2,市区现有人口20.3万人。
⑴白山市山青水秀,风光雄奇,景色宜人,城市交通四通八达,有铁路、公路、水运网络运营,工业基础雄厚,地处边境,是理想的投资场所。
⑵城市金融贸易、投资信贷、房地产业开发、通讯邮电、科学文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⑶白山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9.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
人均GDP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2.3万元,比上年增长26.4%。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5.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完成168.4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完成95.9亿元,增长27.8%。
产业结构呈现出一产下降、二三产业继续上升的新格局。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3.9:54.4:31.7调整到12:56.1:31.9,第一产业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提升1.7和0.2个百分点。
反映出工业和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加突出,拉动作用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