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
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
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新基础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注重个性发展和全面提升的一种教育模式。
它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新基础教育强调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环节,容易使学生学习内容停留在书本上,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而新基础教育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实验、考察、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亲身实践,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现代社会的核心能力之一,而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教育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和考试分数,往往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机会。
而新基础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和创新,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三、注重个性发展和全面提升新基础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传统教育强调集体为重,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容易忽视个体差异。
新基础教育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人特长和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提升。
四、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新基础教育倡导学生为主体,强调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教学。
传统教育中,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
而新基础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者和指导者,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传统教育往往以升学率和分数为导向,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成长。
而新基础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道德等多个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新基础教育十大要义
时间:9.19 地点:会议室主题:新基础教育十大要义1、“新基础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把学校教育价值观聚焦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上。
这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一义。
2、我们在学生观上提出要把学生当做“具体个人”去认识和研究,那就是“要承认人的生命是在具体个人中存活、生长、发展的;每一个具体个人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个体生命是以整体的方式存活在环境中,并在与环境一日不可中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构成中生存与发展;具体个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各种生命经历中,通过主观努力、奋斗、反思、学习和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创建和实现;离开了对具体个人生命经历的关注和提升,就很难认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体个人是既有惟一性、独特性,又在其中体现着人之普遍性、共通性的个人,是个性与群性具体统一的个人”。
这是教育价值观中的生命性在学生观中的具体展开,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二义。
3、人的主动发展,是“新基础教育”理论探讨和实践更新中始终关注的问题。
主动发展观强调,个体的发展只能在人与其相关的各种关系和本人参与的各种活动的交互作用中实现,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
采取主动方式去参与活动并形成积极的关系,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人,才是能在当今社会实现其生命价值和创造幸福人生的人,在复杂、多元、多变、具有多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生存环境中,实现把握和创造新的确定性的人。
让学生学会在不确定性中,通过主动选择和积极实践把握确定性,是在培养目标中最富有当代价值和个体生命价值的选择,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三义。
4、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价值观三层次重建论。
第一层次指各学科共通层面上的价值观,即课堂教学要从单一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将教学的价值指向与培养目标统一起来,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第二个层次涉及到具体学科教学价值观的重建。
教师是以学科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的,只有一般层面的价值观重建还不足以落实“育人”的目标,因此我们提出了拓展学科育人价值的要求。
新基础教育
一、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概述1.新基础教育概述新基础教育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概念,是全面而系统地对传统基础教育予以深入改革和优化升级的全新教育理念。
新基础教育是相对旧基础教育而言,具体涵盖了以下“新”的元素:其一,新基础教育强调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大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基础教育的转型和变革;其二,新基础教育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革以及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整体性创新;其三,新基础教育重视实践应用,通过建立新型学校对理论加以推广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其四,新型基础教育理念摆脱了传统“认知”教育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其五,新基础教育强调了动态发展,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始终保持先进性;其六,新基础教育要求教育从业者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新型学生[1]。
2.从旧基础教育到新基础教育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间,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众多人才,提升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基本素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旧基础教育越来越凸显了其不适应性,严重限制了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职能的发挥,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生命教育”之后,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弊端频现,一方面对于教育环境而言,教育相关管理者不重视生命教育理念,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使得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待遇差,工作环境差,工资得不到保障,甚至连基本生存条件都很难满足,相对应的是贫困地区或家庭的学生无法上学,人文关怀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另一方面对于教育质量而言,很多学校教育还停留在“认知”教育甚至是“应试”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甚至在教学阶段就问题频发,这些都暴露了我国传统基础教育一定程度的教非所用和力不从心。
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以叶澜为首的教育界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教育理念同时代需求的适应性,开始推动基础教育变革,新基础教育理论应运而生。
“新基础教育”就是直面“人”的教育
“新基础教育”就是直面“人”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
过去,教育主要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而如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新基础教育”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那么,“新基础教育”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新基础教育”就是一种直面“人”的教育,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新基础教育”及其意义。
新基础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有所作为。
新基础教育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体魄和意志。
新基础教育还要求学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
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生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知识的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死记硬背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新基础教育要求学校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新基础教育还要求学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使他们在未来社会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创造。
“新基础教育”还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人不能独善其身,只有关心他人、关爱社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
新基础教育要求学校加强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现状和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愿望。
《新基础教育论》的读书心得
《新基础教育论》的读书心得
《新基础教育论》是一本由著名教育学家邓中夏所著的教育理论著作。
这本书通过对基础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思考。
在阅读《新基础教育论》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
首先,邓中夏教授提出了“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造性发展”这一基础教育的目标。
他认为基础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知识的灌输。
同时,他也强调了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此外,邓中夏还提出了创造性发展的概念,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让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革和挑战。
另外,邓中夏在《新基础教育论》中还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和文化性。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责任。
教育要融入社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同时,教育也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应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通过阅读《新基础教育论》,我对基础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它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并且对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建议。
这本书不仅仅是对教育理论的探讨,更是对我们教育实践的启示和指导。
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会将《新基础教育论》中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育工作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最新资料推荐------------------------------------------------------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观点一:四个还给 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 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 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 ,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1/ 24观点六: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最新资料推荐------------------------------------------------------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观点一:四个还给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新基础教育个人小结
新基础教育个人小结新基础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人能力和素质。
通过对新基础教育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新基础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在新基础教育中,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学习,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基础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解决。
在课堂上,教师提供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比如,在一个语文课上,老师提出一个主题,例如“家乡”,然后安排学生进行采访、观察、实地考察等活动,最后通过写作展示自己对“家乡”的了解。
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是新基础教育的核心,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践活动涵盖了学生的方方面面,可以是实地考察、社区服务、社团活动等。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社区清洁活动,通过实际参与,体验社会服务的乐趣和责任感,并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掌握实用的技能,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且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发展是新基础教育的目标,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数学课上,学生不仅要学会计算,还要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新基础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实践。
学生可以通过开展科学实验、参加创新竞赛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新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
同时,学生也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并且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2024年学习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学习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在我参加新基础教育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和思考,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以下是我个人的观点:首先,新基础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新基础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课程设置上,不仅包含了基础学科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社会实践、体育活动、艺术素养等。
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其次,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育注重灌输知识,而新基础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同时也需要主动参与到项目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和扎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在新基础教育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到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和社区实践等活动中去,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与其他成员进行有效合作和协作,互相倾听和尊重,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社交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第四,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新基础教育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创新,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应对未来不确定的变化和挑战。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五,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
在新基础教育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同时也需要自我评价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新基础教育的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经验。
通过新基础教育的学习,不仅使我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我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主要论点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主要论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新基础教育理论逐渐崭露头角。
新基础教育理论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种创新和突破,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主要论点。
第一,强调个体发展。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发展。
传统教育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而新基础教育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合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追求全面发展。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社交能力和身心健康。
传统教育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新基础教育理论倡导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成为有品德、有情感、有责任感的人。
第三,倡导实践教育。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应当通过实践来学习和发展。
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主要教学工具,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新基础教育理论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主动学习,如实地考察、社会实践、实验研究等。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追求终身学习。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
传统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而新基础教育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同时,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不同领域的学习资源,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总结起来,新基础教育理论的主要论点是强调个体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倡导实践教育和追求终身学习。
这些论点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的需求。
在实施新基础教育理论时,教育者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一、叶澜教授简介1、生平简介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1992 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 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同时,作为清华大学等8 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20 世纪80 年代末,叶澜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
1994 年,叶澜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
作为教育学学者和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她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现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目前,在叶澜教授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全区正在大面积推广“新基础教育”。
2、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3、科研项目(部分)主持《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主持《面向21 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4、代表性著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主编,三联书店,1999 年)《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年)《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年)《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 年)此外,还有发表学术论文60 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新基础教育论的心得体会
新基础教育论的心得体会
深入学习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新基础教育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与我之前的教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我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思考。
在新基础教育论的指导下,我开始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记忆。
然而,新基础教育论提倡的是一种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通过提问、讨论和实践来探索知识。
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新基础教育论也让我认识到了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考试和评分方式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的教育观念下,我开始尝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合作态度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加公正全面,也更能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新基础教育论还强调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我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形成了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不仅让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为孩子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一致的教育环境。
通过学习和实践新基础教育论,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公民。
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新基础教育培训,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基础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新基础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我对新基础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基础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基础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国际视野等方面,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新时代人才必备的品质。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
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实验、课外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意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品质。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关注国际动态,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学生在国际舞台上具有竞争力。
“新基础教育”就是直面“人”的教育
“新基础教育”就是直面“人”的教育近年来,教育领域持续发展,新基础教育理念逐渐兴起。
在这一理念下,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而“新基础教育”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直面“人”的教育。
究竟什么是“新基础教育”?为什么它要直面“人”的决定因素?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热点话题。
我们来看看“新基础教育”的内涵。
在过去的教育理念中,教育更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科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综合能力培养。
而“新基础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种革新,更是对教育内涵的深刻反思和超前的探索。
在“新基础教育”中,“人”成为了教育的核心。
“新基础教育”之所以直面“人”,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人的综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一个人的人格、情商、逻辑思维、创新意识等能力同样重要。
在“新基础教育”中,学校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评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发展的空间。
“新基础教育”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当今社会,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成为了人才的重要素质。
在“新基础教育”中,学校通过课程设置和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强调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未来的发展需求。
“新基础教育”强调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
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迅速,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至关重要。
在“新基础教育”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未来的变化。
新基础教育的理念
新基础教育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改变,新基础教育的理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新基础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强调个体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从学生主体地位、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方面探讨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一、学生主体地位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倡导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
学校要按照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和探究精神。
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传统的教师讲堂式教学逐渐转变为学生参与度更高的互动式教学。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鼓励他们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综合素质教育新基础教育追求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在这一理念下,课程设置上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品德修养、社会实践和审美能力等方面。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特长和体育运动能力,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此外,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他们倡导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通过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不仅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
三、创新教育新基础教育强调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通常以教科书为重点,传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给学生。
而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他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通过自主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创新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创新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跨学科教学的能力,还需要教师能够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
同时,新基础教育还倡导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强教育与产业、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新基础教育实践
一、引言新基础教育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程为载体,以评价为手段,旨在构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
本文将从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实践探索和成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新基础教育的理念1. 以学生为本。
新基础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师为主导。
新基础教育认为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师德修养。
3. 课程为核心。
新基础教育强调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要构建科学、合理、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4. 评价为导向。
新基础教育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评价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新基础教育的实践探索1. 课堂教学改革。
新基础教育在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 教师专业发展。
新基础教育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 课程建设。
新基础教育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提倡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4. 评价改革。
新基础教育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新基础教育的成效1.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新基础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新基础教育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学校教育质量提高。
新基础教育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4. 社会认可度提高。
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
“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1.根本目的:三个创新1999年: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念和创新型学校。
2004年,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
2.研究内容:三个“层面”:(1)理论研究;(2)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的设计;(3)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研究3.成功标志:三个“更新”:(1)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2)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3)师生学校生存方式观念的更新4.预期效应:2004年:实现校园“四还”:(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2009年:实现学校“五转型”:(1)价值提升、(2)重心下移、(3)结构开放、(4)动态生成,(5)动力内化。
5、主要理论:1999年:“三观十性”:(1)价值观: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
(2)学生观: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3)学校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和综合渗透性。
2004年:内涵“十新”:(1)学校教育价值观——生命性: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2)学生观——“主动性”、“潜在性”、“差异性”:聚集到“具体个人”的概念上。
(3)培养目标——培养健康、主动发展的人:具有“诚实守信”的为人之德、“承担责任”的行事之德、“热爱祖国”的为民之德和“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学会在不确定性中,通过主动选择和积极实践把握确定性。
(4)课堂教学价值观——三层次重建论:一是各学科共通层面上的价值观,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二是具体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知识、认识;路径、视角;方法和策略、运算符号和逻辑;经历和体验;发现、欣赏和表现能力)。
三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全过程的价值(一是把书本知识组成结构链,单元教学内容的组织,“长程两段”的教学设计。
“新基础教育”学习心得
“新基础教育”学习心得
作为“新基础教育”学习者,我认为这种学习方法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体验和收获。
首先,新基础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不同的学科和技能,我能够全
面发展自己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还
需要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我要学
习绘画、音乐等技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这种综合培养的方法让我不再
局限于某一个学科,而是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各个方面。
其次,新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遇到各种问
题和困难,需要自己去思考和解决。
这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分析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且要有耐心和毅力去解决问题。
这种问题解决能力对我将来的发展非常重要,让我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和变化。
最后,新基础教育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往往是按
照固定的课程安排学习,学生没有太多的选择权。
而在新基础教育中,我可以根据自
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项目时,我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
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这让我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
同时,这也激发了我的学习动力,使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探索。
总之,新基础教育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学习方式和体验,让我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
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并且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我相信在这种学习方法下,
我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1.根本目的:三个创新1999年: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念和创新型学校。
2004年,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
2.研究内容:三个“层面”:(1)理论研究;(2)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的设计;(3)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研究3.成功标志:三个“更新”:(1)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2)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3)师生学校生存方式观念的更新4.预期效应:2004年:实现校园“四还”:(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2009年:实现学校“五转型”:(1)价值提升、(2)重心下移、(3)结构开放、(4)动态生成,(5)动力内化。
5、主要理论:1999年:“三观十性”:(1)价值观: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
(2)学生观: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3)学校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和综合渗透性。
2004年:内涵“十新”:(1)学校教育价值观——生命性: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2)学生观——“主动性”、“潜在性”、“差异性”:聚集到“具体个人”的概念上。
(3)培养目标——培养健康、主动发展的人:具有“诚实守信”的为人之德、“承担责任”的行事之德、“热爱祖国”的为民之德和“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学会在不确定性中,通过主动选择和积极实践把握确定性。
(4)课堂教学价值观——三层次重建论:一是各学科共通层面上的价值观,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二是具体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知识、认识;路径、视角;方法和策略、运算符号和逻辑;经历和体验;发现、欣赏和表现能力)。
三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全过程的价值(一是把书本知识组成结构链,单元教学内容的组织,“长程两段”的教学设计。
二是将结构化后的以各种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三方面实现沟通)。
(5)教学基本任务——使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努力学会实现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占有。
(6)课堂教学过程观——“多向互动”与“双重生成”。
(由“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及“综合渗透性”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合作交往关系。
一是因开放式的互动产生“资源生成”;二是对新生教学资源的即时分析与重组,形成“过程生成”。
)(7)课堂教学实践形态——一“五还”(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和“评议权”)。
“五资源”(基础性资源、互动性资源、生成性资源、原始性资源、方案性资源)。
“三标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要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三者”(教师要成为学生资源的激发者,过程生成的“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进者”)。
(8)班级建设——应建立在对不同年级、班级学生发展状态和成长需要研究的基础上。
(9)教师发展观——自我认识(唤起教师内在发展的需要和教师对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认识与追求);自我更新(转换角色、打开视野、转变观念、探究实践、反思体悟、转变行为、提升能力、更新习惯);实现发展(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
(10)学校管理转型——核心是从“行政事务型”转向“发展策划型”;在领导学校转型性变革中,不断加强变革力量和成效的集聚与辐射;进行评价改革,使评价成为推进学校转型性变革的重要力量。
(呈现出多元复合、随程推进、承前启后、促进转型的特征,发挥了评价在学校管理和改革研究中的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学校评价改革的新路。
)“十新”一方面涉及了学校改革的“三大更新”的所有问题,呈现出探索性阶段与发展性阶段研究的相关性和连续性;又呈现出研究发展性,即研究的重心已经从批判走向重建,从局部走向系统,从一般走向具体,从目标走向过程。
“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不只是一种对当代中国理想的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形态的揭示,更是对如何通过变革实践,实现从现实走向理想的转型型变革过程的揭示。
2006年: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内容简介:着作是在“新基础教育”实践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研究前后共经历1994-2009的15年,2006年进入第12年,即研究第三阶段——“成型性”研究第二年。
)是一本研究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专着。
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关于教育改革的专着。
全书有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编: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社会基础论。
主要论述了当代人类社会及中国所面临的时代挑战。
从人口、生态、全球化与信息化等全球共同问题着手分析,在进入到对中国社会近30年的社会变革的历程研究。
旨在认识中国当代的基础教育改革之必然性,以及梳理变革面临的核心问题转换的逻辑和变革策略,为认识当代中国教育变革提供参照系。
第二编: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论。
着重分析了当代中国近30年教育改革的宏观历程,作了批判性反思。
提供教育大系统内变革的参照系。
第三编: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重建论。
这是该着作的核心构成,占全书篇幅的1/2。
是上述两大部分研究在学校变革中的汇聚研究,又是对学校内部整体结构和基本活动的深入变革研究。
着作的结构特点是由外而内、由宏观到微观层层推进,最终达至教育改革的基本单位——学校。
以学校为核心揭示不同层次间的内在关联,形成了改革在不同层次间转化的认识。
新观点:1、以教育学的眼光来透析全球化、信息化与后现代主义。
(1)全球化的利益主体、影响的全面性和非平等化、非同质化问题;要走出西方中心主义,每个民族、国家都要走出自己的路,包括在教育方面。
(2)“信息化”技术性存在、社会性存在和个体性存在。
突出了对个人时空意识、生存方式、语言和思维方式等深层次影响。
(3)对当时十分时髦的“后现代”主义也作了批判性评价。
2、对近30年宏观教育改革作了历史反思,明确提出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性质是转型性变革,首次提出教育变革三重主体论,并分析了其构成、相互关系和关系特征。
3、对当代中国学校转型变革的内涵,从目标重建、教育观念系统更新到新型学校的整体形态、内存结构与基本活动,作了多层次的、全面的、具有独创性的阐述。
4、在课堂教学改革理论研究中,对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作了深度评析,并在教学分析单位的重建和课堂教学过程的逻辑构建方面形成了新的理论。
5、以“班级”为基本单位,重构了学校班级生活的意义,将“班级建设”看作学校教育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全面探讨了班级建设的更新与学生发展、未来公民养成的内在关联。
6、系统研究了学校领导与管理变革,提出了新的管理观、学校组织与制度更新;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突出了教师角色理想重建、新型教师素养结构论和建立了“研究性变革实践”的新概念,形成了有实践根基和本土特征的教师发展理论,在学校文化重建上,提出了当代学校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学校文化建设的当代任务及学校文化个性的形成。
7、形成了以复杂理论为指导的学校变革的策略与方法论。
本着作在研究方法上最大的特点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交互生成,实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在沟通。
就整体而言,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时代性、中国化和原创性。
着作出版后引起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对“新基础教育”研究及着作本身的关注。
该着作在出版不到3年的时间内,已两次印刷,印数达18000册。
书中某些章节在报章杂志发表,有些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如“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研究结题报告”等。
成果引用率较高。
该着作因与“新基础教育”研究关系密切,故出版后被相关试验学校和区域作为重要理论书籍推荐学习。
我的学习笔记第三编第八章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涵分析80年代至今,20年的教育改革为转型创造了条件——1、教育现代化工程:办学条件改善与信息技术普及2、中小学课程改革:启动、试点扩大、走向系列化3、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经费多渠道4、学校内部改革有推进:学科教学、团队、校内外活动5、一批学校、校长与教师脱颖而出一、理想新人目标的重建1、时代精神呼唤人的主体性:生存环境多变、多元、多彩、多险,学会主动选择而非服从。
2、理想新人精神素质的“三维双向”目标:1)三维A、认知能力:(除双基之外)——处理信息:捕捉、组织、判断(价值)——处理符号:识别、关联、转化(形式)——构建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主意识)——复杂思维:立体、多元、动态(体悟)B、道德品性(基础性与共性)——处世之道:诚实守信的为人之道以及知恩图报的为民之道——行事之道:责任感(个人与社会)——立身之道:自我完善(生命与平等)C、人格力量(成功个性)——自信:接纳自我,创造强者——迎接挑战的冲动与勇气——承受挫折与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人生理想:追求目标,长善而救失2)双向A、个体指向外部的相互作用B、个体与内部精神世界的自我建构二、教育观念的系统更新1、价值观——未来性、社会性、生命性2、学生观——主动性(策划)潜在性(喜欢)差异性(财富)3、学校教育活动观——双边共时性(主体交互作用)灵活结构性(合理状态与思维变式)动态生成性(发现问题或环节+实现或纠正目标)综合渗透性(各项隐性教育开发与持续)三、新型学校整体形态变化的勾勒1、价值提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具有主动发展意识与能力、在各种情境中努力开发潜力的人。
其核心构成是“以培养人的健康主动发展意识与能力为本”。
2、重心下移1)教育对象与目标的重心下移——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2)教学内容的重心下移——成为学科与生活、职业、人生、文化相沟通的课程体系3)管理的重心下移——政府把自主管理权下放到学校;学校内部改革(制度、组织、体制、文化、机制)强调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和教研科研的“不离土”,师生共同提升。
3、结构开放1)向外开放——校内网络信息沟通;校外社会与校际的交流,实现资源辐射的互惠。
2)内部开放——管理向师生开放(扁平化);活动向学生发展的可能世界开放(日常化)4、过程互动多元、多层、多向、多群5、动力内化1)内在需求:历史与现状;资源、经验与问题;环境、背景以及发展空间、条件与挑战。
2)内在动机:实现培养目标的使命力量(直面生命、通过生命、为了生命)而非满足需要。
3)动力机制:建立基于学校的,由调查研究、分析策划、实践行动、反思重建几个连续、可循环的主要环节构成的推进学校发展的内动力机制。
(校本科研与教研)第九章学校日常教育实践重建之一——课堂教学改革一、课堂教学面临着现实挑战二、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1、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生命价值的缺失1)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与大纲2)上课重点只是完成教案,而非人生经历,无法体现学生与教师的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