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保障房供应还不够

合集下载

住房保障中心主任述职报告

住房保障中心主任述职报告

住房保障中心主任述职报告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委员:大家好!我是XX市住房保障中心的主任XXX。

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本中心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同时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和支持。

一、工作概况作为市政府部门,住房保障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城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具体实施,确保市民的基本住房权益。

我们秉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致力于解决群众住房问题。

以下是本中心近年来的工作概况:1. 住房保障政策宣传推广住房保障政策宣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之一。

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宣讲会、发放宣传材料、开设咨询热线等,全面解读住房政策,帮助市民了解各类住房保障政策,尤其是针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政策。

通过广泛宣传,我们提高了市民对住房保障政策的认识度和知晓率,进一步推进了住房保障工作的开展。

2. 保障性住房分配和管理保障性住房是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

我们加强了对申请人的审核和排位制度的完善,确保住房资源的合理分配。

同时,我们建立了住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保障性住房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住房保障政策的执行。

3. 住房公积金管理住房公积金作为解决市民购房困难的重要经济手段,在本中心得到了充分利用和管理。

我们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规范了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和使用,确保了公积金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并提供相关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市民更好地利用住房公积金。

二、工作成绩通过我们的努力,XX市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我们的几个主要成绩:1. 保障性住房供应数量不断增加近几年,我们通过政府投资和与开发商的合作,新增了大量的保障性住房,有效缓解了市民的住房问题。

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提供了XXX套保障性住房,解决了许多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2. 增加了住房保障政策的普及率我们通过举办宣讲会、建立工作站点、开展上门服务等形式,提高了住房保障政策的普及率。

现在,普通市民对于住房保障政策的了解程度显著提高,能够灵活运用相应政策解决自身住房问题。

浅析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土地供应问题

浅析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土地供应问题

CAIXUN财讯-112- 浅析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土地供应问题 □ 山西财经大学 李红瑞 / 文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在当前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房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居民的幸福。

然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持,土地资源严重制约着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分析目前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再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保障性住房 土地供应 经济适用房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加上房屋价格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依赖于保障性住房来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

然而,保障性住房不是空中楼阁,其建设需要依赖于一定的城市土地资源,土地是影响保障房工程进展的首要因素。

因此,有必要对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状况进行分析。

全国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状况(1)保障性住宅供地整体情况土地供应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基础,全国保障性住房供地面积从2009年的11737.3公顷增加到2012年的29790.86公顷,从2013年开始全国保障住房供地面积开始下降,2013年较2012年下降 2.9%,下降幅度较小,而2014年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量有明显的下降,比2013年土地供应量减少了6222.37公顷,下降幅度达21.5%;住宅供地面积从2009年的81548.17公顷逐年增加,到2011年达到的126452.89公顷,2012年住宅供地面积有所下降,2013年又有较大的回升,住宅供应面积达141966.6公顷,超过2011年的水平,但,2014年又有较大幅度下降。

总之,2009年至2014年住宅供地面积波动较大;从2009年至2012年保障性住房供地占住宅供地面积的比例逐年增加到2012年达到最大值为25.98%,平均每年增长 3.9%,2013年下降5.5%,2014年又有所上升。

(2)各类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情况经济适用房的供地面积从2009年到2013年呈上升状态,并且从2009年的10343.01公顷上升到2013年的22072.37公顷,上升幅度比较大,但是2014年经济适用房的供地面积骤然下降至17525.23公顷;廉租房的供地面积从2009年的1394.29公顷上升到2012年的9545.24公顷,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比较大,且同经济适用房2009年到2012年的供地面积上升趋势相平行,但是到2013年廉租房的供地面积骤然下降,从2012年的9545.24公顷下降到2013年的3731.38公顷,下降趋势比较大,2014年廉租房的供地面积也在下降,只是下降趋势较为平缓;经济适用房的供地面积占到保障性住房供地面积的绝大多数,而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地面积仅占保障性住房供地面积的一小部分。

公租房使用情况调研

公租房使用情况调研

公租房使用情况调研公租房是指由政府或相关机构提供给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居住的廉租房屋。

在中国,公租房作为一种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居住权益的政策工具,在过去几年中逐渐发展壮大。

为了了解公租房的使用情况和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以下是调研结果与分析。

首先,我们调查了公租房的入住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公租房的供应量有所增加,但目前仍然存在入住困难的问题。

调查样本中,有30%的人表示曾申请过公租房但未能成功入住,主要原因是申请人数过多而供给不足。

同时,有一些申请者面临资格审核和审批程序繁琐等问题,导致入住流程较为复杂。

其次,我们研究了公租房的居住情况。

通过与入住者的面对面访谈,我们了解到公租房住户的整体满意度较高。

大多数住户表示,公租房提供了相对负担得起的住房选择,帮助他们改善了居住条件。

同时,公租房的租金相对较低,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降低了经济负担。

此外,我们还关注了公租房管理的问题。

通过对住户的访谈和对管理机构的调研,我们发现公租房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管理机构的服务意识和效率仍有待提高。

一些住户反映,维修及其他问题的处理周期较长,且工作人员的回应速度较慢。

其次,部分公租房小区的环境卫生管理不够到位,存在垃圾积压和卫生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此外,一些住户反映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不足,如商店、学校等。

最后,我们调查了公租房的使用效果。

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公租房在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减轻经济负担、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入住者们普遍表示,公租房让他们不再为居住问题担忧,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工作和家庭生活中。

同时,公租房也为城市功能的平衡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有助于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

然而,公租房的使用情况仍需要进一步改善。

我们建议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增加公租房的供应量,以满足更多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

同时,应加强对公租房管理机构的监管,确保其提供高效、规范的管理服务。

保障性住房工作总结(2篇)

保障性住房工作总结(2篇)

保障性住房工作总结保障性住房工作是我国推行的一项重要社会民生政策,旨在解决城市住房困难问题,提供低收入家庭和刚性需求家庭的住房保障。

以下是我对保障性住房工作的总结:一、政策背景和成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住房问题日益突出。

房价上涨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住房问题成为困扰广大城市居民的头号难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政府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性住房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政府推出的购房补贴政策,帮助了众多低收入家庭和刚性需求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

通过提供购房补贴,减轻了购房压力,使更多家庭能够享受到合适的住房。

其次,政府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的供应。

一方面,通过建设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增加了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的供应量;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改善了城市老旧住房区的环境,提升了居住条件。

最后,政府实施了租赁住房制度,推出了租房补贴政策和房源保障政策。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租房的保障,有效缓解了住房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管保障性住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政府推出的购房补贴政策并未完全解决低收入家庭和刚性需求家庭的购房问题。

高房价、高地价等因素制约了购房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导致许多低收入家庭和刚性需求家庭无法买到合适的住房。

其次,保障性住房供应仍然不足。

目前,我国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的供应量依然无法满足需求。

尤其是在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非常紧张,导致排队申请的人数和实际解决的人数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最后,租赁住房市场的发展不够成熟。

尽管政府推出了租房补贴政策和房源保障政策,但由于租赁住房市场的规范化程度较低,导致一些房源质量差、租金过高的问题仍然存在,不利于低收入家庭的租房需求。

三、改进措施和建议在保障性住房工作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和建议:首先,加大对购房补贴政策的力度。

政府应积极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建立健全的购房补贴机制,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让更多低收入家庭和刚性需求家庭受益。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我国保障性住房是指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合理租金或购房价格的住房,是解决居民住房困难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保障性住房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进展不平衡。

一些大城市在推进保障性住房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而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则面临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

这种区域间的不均衡发展导致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增加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

保障性住房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经费和管理的限制,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在设计、建设和维护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住房质量差,不符合居住需求。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品质,也损害了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公信力。

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方式有待改进。

目前,主要依靠政府建设和管理的方式来提供保障性住房,但这种方式存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应加强政府和市场的合作,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推动住房供给方式多元化。

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设计还不够完善。

政府对于低收入人群的认定和资格审核存在一定的难度,容易造成一些高收入家庭虚报财产收入,从而获得保障性住房资源,使得真正需要保障的家庭无法获得相应的支持。

保障性住房的租金或购房价格与物价的上涨速度不匹配,导致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

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和共享,推动保障性住房供应的均衡发展。

加强对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质量监管,确保住房质量符合相关标准,满足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需求。

完善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的效率。

应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设计,加强资格审核和政策执行,防止虚报和滥用资源的情况发生。

加强住房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政府和市场的合作,完善政策设计和管理机制,我们有望进一步推动保障性住房发展,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实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解决保障性住房的意义、问题与对策

解决保障性住房的意义、问题与对策

解决保障性住房的意义、问题与对策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地提出,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稳定房地产投资,推动房地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加快落实和完善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争取用三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当前,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民生,也有利于增加投资、扩大居民消费,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意义重大。

一、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意义首先,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的安排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投向使用效率最高、发展最为需要的地方。

从这个意义上说,下大气力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顺时应势之举。

其次,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相关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

权威测算显示,今年新增的75亿元廉租房建设投资及其所带动的地方和社会投资,可以拉动钢材消费量65万吨,水泥消费量50万吨。

同时,此次国家还安排了17亿元中央投资用于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这可以拉动铸铁消费量两万吨,钢材消费量10万吨,水泥消费量30万吨。

再次,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还为今后扩大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大力推进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都是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和条件的有效举措,都将有利于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扩大消费。

[1]二、商品房供应体系与社会保障性住房供应协调发展现状分析城市住房问题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伴生的问题,产业和人口在城市的高度集中导致城市房屋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使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房价居高不下。

对保障性住房现状的分析和建议

对保障性住房现状的分析和建议
政策效果也大打折扣。 ( 二)当前保障性住房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资金投入 党的十八届三 中全会发布的新 闻公报 、审议通过 的 《 中共中央关于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 ,以及 随后完成 的房地产调控 顶层 设计 ,均表明 “ 我国大规模建 设保 障性住 房” 的时代 已揭开 了新 的篇 章 ,保障性住房投资需求量逐 年将加大成为大势所趋 。为解决城 市 中低 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十二五” 期间 ,国家提出建设 3 6 0 0万套保 障性 安居住房工程的庞大计划。与此同时 , 保 障性住房可持续建设 资金筹措 问题成为大家关注 的焦 点:据 国家住 建部 等相关 部 门估 算 ,以 “ 十二 五” 开局之年的 1 0 0 0 万套开工计划为例 ,完成 目 标所 需建设 资金以 1 . 3万亿元人民币起底 ; 其 中 ,中央财政 明确保障 1 0 3 0 亿元 ,由省市县三 级政府承担 4 0 0 0 多亿元 ,通 过社会机构 投资 、被保 障对象 及相关 企业 筹集剩余部分至少 8 0 0 0多亿元 。对 于后面两项 资金 ,只有 采取全 面系 统 的方式来筹措 ,才能保证后两项资金 的来源 。因此 ,资金 短缺 已成为 保障性住房发展的最大硬性障碍。 ( 三) 地方政 府的消极 态度 阻碍保障性住房建设进程 近年来 ,中央多次指 出 ,要本 着对 党 和人 民高度 负责 的态度 和精 神 ,切实落实好保障性住房建设 工作 ,但仍有个别地方政府在保 障性住 房建设方面进展缓慢 ,甚至止步不前 ,特别是在建设资金来 源早就有着 充分保障 的情况下 ,仍然迟迟交不了工。 个别地方政府追求卖地 、以 “ 土地财政 ”套利 ,而对保 障性住房建 设 的投入缺乏积极性 ,不免令一方百姓失望 :轻视保 障性住 房开发 ,消 极应对保障性住房土地的供给 ;力阻保 障性住房建设对房地 产市场的供 求格局 、对房价 、地价 的影响 。 所 以,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 “ 差 ”的正是这些政府部门积极 、务实 的的态度 。导致建设资金长期不到位。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引言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导致住房需求不断增加。

现有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无法满足广大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导致一些人仍然无法解决住房问题。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配套设施有待提高,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存在质量不过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不到位,存在着执行不力、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在面对保障性住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方案,明确政府和社会的角色,共同推动保障性住房事业的健康发展。

【字数:290】1.2 问题意识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需求量远远超过供给量,导致了市场上保障性住房的价格居高不下,一些低收入家庭难以承担。

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配套设施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虽然得到供给,但是居住条件却比较差,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服务设施,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规范性,一些政策执行主体与实际执行情况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了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只有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国保障性住房事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现状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有限,许多低收入家庭仍无法享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

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项目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住房安全隐患。

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和运营不够规范,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和评估标准,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保障性住房的供需矛盾突出,需求量大于供给能力。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和新就业群体涌入城市,使得城市住房需求增加,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速度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导致一些低收入家庭依然无法解决住房问题。

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卢方方南京农业大学【摘要】实施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的重要责任。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现状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现状对策一、我国保障性住房现状与问题1998年,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全面停止福利分房,采取了住房分配货币化和市场化的彻底改革。

自此建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住房保障体系。

出台了“富人购买商品房,中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房,最困难的居民享受政府补贴的廉租房”政策,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本着“适度、分层次、多形式保证”的原则,有步骤地对中低收入住房家庭实施住房保障,基本形成了廉租房实物配租、租房补贴、公房租金核减、经济租赁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支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

10余年来,虽各级各地政府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更新政策、制定规划、加大投资力度,但终因一方面政策制度还存在严重缺陷、执行乏力,另一方面保障房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最终致使保障房的保障作用和功能大打折扣,“保障性住房的初衷彻底被扭曲”。

当前,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已无法回避,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1.保障房建设力度不够。

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

主要表现一是政府投入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二是政府投向保障性住房的土地放量过少。

因此造成保障性住房的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特别是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建设无法满足众多特别困难的家庭需要。

1997-2008年,尽管经济适用房投资总额从185.5亿元增加到982.6亿元,增长了429%,但其占城市住房投资比例却从12%下降到4.45%。

1998-2007年,经济适用房销售面积虽然从1700万平方米增加到3500万平方米,但从2001年开始,经济适用房的销售面积从绝对额上确是下降的。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供应不足、质量不高、政策体系不完善、购买者倾向于炒作等。

供应不足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量较少,很难满足需求。

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供应不足的情况更为严重。

这导致了保障性住房的排队时间长、需求者等待时间长。

质量不高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施工质量和居住环境可能不尽如人意。

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存在建筑质量不达标、设施简陋等问题。

这不仅不符合保障性住房应有的基本标准,也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政策体系不完善是制约保障性住房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对于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专门的法律、政策和规范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

政策执行的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一些优抚对象、军转干部等在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时存在困难和不公平的情况。

购买者倾向于炒作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一些购买了保障性住房的人员,并非真正的住房需求者,而是将其作为投资手段进行炒作或者租赁获取经济利益。

这种现象不仅严重扰乱了保障性住房的市场秩序,也严重影响了真正的住房需求者的利益。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增加供应量,提高满足住房需求的能力。

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居住环境达到符合标准。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和监督,防止不正当行为和腐败现象发生。

还应加强购买者的资格审核和监管,防止保障性住房被倒卖或用于炒作,确保住房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障性住房是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只有通过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健康发展,实现人人有住房的社会目标。

浅谈我国的住房保障问题

浅谈我国的住房保障问题

浅谈我国的住房保障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住房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居民的住房条件却不容乐观。

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我国的住房保障问题:一、住房价格过高目前,我国的房价居高不下,许多年轻人面临着买房难的问题。

同时,一些城市的地价也快速上涨,导致政府在土地拍卖中失去了话语权。

因此,控制房价和稳定地价成为了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租赁市场不完善在我国,租赁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房源供应不足,租金水平也不合理。

同时,租赁市场的监管不够规范,存在着虚假宣传、欺诈等问题。

因此,完善租赁市场也是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为了解决住房保障问题,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加强对开发商的监管,防止房价过度上涨;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加大对租赁市场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租赁行业,提供更多的房源和就业机会。

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人民生活困难的基础性工程,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各个方面。

只有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温暖关怀。

总之,解决我国的住房保障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

我国保障住房供给问题的研究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住房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保障住房供给是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

然而,当前我国保障住房供给存在诸多问题,如供给不足、分配不公等,亟待研究和解决。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保障住房供给问题,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

文献综述保障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住房保障,旨在保障人民基本居住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保障住房供应措施

保障住房供应措施

保障住房供应措施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住房供应成为许多大城市面临的严峻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居住权益,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住房供应问题。

本文将从产权保障、土地利用、财政支持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探讨相关的安全措施,并对每个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产权保障产权保障是保障住房供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政府在住房建设过程中应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明确产权归属,加强对住房产权的保护。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住房买卖、租赁等交易机制,确保产权流转的顺利进行。

1.加强住房产权登记管理为了减少潜在的矛盾和纠纷,政府应建立完善的住房产权登记管理制度。

通过对住房产权进行登记,确保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为房屋买卖、租赁等交易提供可靠的凭证。

2.加强产权保护力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住房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相应的诉讼机制。

对于侵犯住房产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保护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土地利用合理的土地利用是保障住房供应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加强土地管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住房供应面积。

1.优化城市规划政府应加强城市规划,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合理布局住房资源。

2.加强土地收储管理政府应加强土地收储管理,合理调整土地供应,确保住房建设有足够的土地资源支撑。

通过土地收储的方式,政府可以更好地调控住房市场,维护市场稳定。

三、财政支持财政支持是保障住房供应的重要保障措施。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促进住房供应。

1.增加住房建设资金投入政府应增加住房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大对住房领域的支持力度。

通过提供低息贷款等财政措施,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大住房建设力度。

2.建立住房保障基金政府可以设立住房保障基金,用于支持贫困家庭购买住房或提供住房租赁补贴。

这样可以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保障其基本居住权益。

优化住房供应体系-解决住房问题

优化住房供应体系-解决住房问题

优化住房供应体系-解决住房问题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住房问题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增加。

住房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迅猛以及土地资源有限等原因,住房供应面临着严峻挑战。

因此,优化住房供应体系成为解决住房问题的关键之一。

首先,要解决住房问题,就必须统筹规划城市发展。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规划不够合理,城市功能区划不清晰,导致了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布局,确保住房供应与城市发展相互配套。

其次,要优化住房供应体系,就必须加大住房建设投入。

住房作为基本民生需求,相关部门应该增加住房建设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住房领域,提高住房供应量。

同时,还应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低收入群体能够享受到基本的住房保障。

此外,要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当前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不够完善,租赁供给不足,租金水平过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应,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打造多元化的住房租赁市场,提高租赁住房的供给量,降低租金水平,满足不同需求人群的住房需求。

除此之外,要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

农村住房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解决农村住房问题,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农村住房改造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村住房建设,提高农村住房建设质量,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优化住房供应体系是解决住房问题的关键所在。

只有加大相关部门投入、促进社会资本进入、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以及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支持,才能够有效应对当前住房问题的挑战,实现住房供应的充足、高质量、多样化,让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共享美好生活。

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人们的居住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仍有一部分低收入群里无法解决。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难的主要措施,也是解决我们民生现实问题的关键。

但是目前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资金缺口较大、土地供应不足、质量令人堪忧等等。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住有所居;终身责任制;融资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人们的居住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由于我国人均GDP水平和群众的收入还是不高,加之近年房地产价格的急速上涨,即便有大量商品房供应,还是有一部分低收入群体无法在商品房市场中解决住房问题。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低收入群里住房难的主要措施,也是解决我们民生现实问题的关键。

保障房建设并非一项消费性建设,而是一种投资性建设。

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对于实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住有所居”的目标,对于我们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对于我们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与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保障性住房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一)保障房的定义世界各国将住房大多分为公屋或私屋。

公屋是由政府买单的保障性住房,而私屋则是私人拥有不享受政府买单优惠的自建或市场化的商品房。

日本有一种保障性住房叫公营住房,类似于廉租住房,住户是没有任何产权的;还有一种是公团住房,政府提供相当的优惠条件,使得住房者拥有一部分产权。

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叫“组屋”,既有出租,也有销售。

而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中较具特殊性的一种类型住宅,它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提供给特定的人群使用,并且对该类住房的建造标准和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给予限定,起社会保障作用的住房。

住房保障工作不足和存在问题及建议

住房保障工作不足和存在问题及建议

住房保障工作不足和存在问题及建议住房保障是一个关乎每个人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议题。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关住房保障工作不足和存在问题的议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住房保障工作不足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解决这一严峻挑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住房保障工作不足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政府部门的主体责任不清晰。

在我国,住房保障工作主要由各级政府部门负责,但由于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晰,导致住房保障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执行,效率和效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是政策缺乏针对性和实施力度不够。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住房保障政策,但这些政策往往缺乏针对性,无法有效解决市场上存在的住房短缺和高昂价格的问题。

同时,政府部门对于住房保障政策的执行力度也往往不够,导致政策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第三,是住房供应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住房需求量逐年增加,但现有的住房供应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尤其是在一些一、二线城市,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开发难度大等原因,导致住房供应不足,住房价格不断飙升,使得低收入群体难以承担合适的住房。

住房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住房质量问题。

在一些地区,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和农村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住房质量不高,存在安全隐患和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是住房保障对象的规定不清晰。

目前我国的住房保障政策主要针对低收入家庭和特殊群体,但是关于这些对象的具体标准和认定方式并不清晰,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难以享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

第三,是住房价格过高和租金水平不稳。

在一些城市,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和供求关系的失衡,导致房价居高不下,使得居民购房成本过高,而租金水平又时常波动,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确定性。

提出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协调与合作,明确各自的责任,并建立统一的工作机制,加强对住房保障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执行力度,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浅析保障房分配存在的问题

浅析保障房分配存在的问题

浅析保障房分配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空置率和因分配管理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两个为零”,廉租住房租金收缴率和完好率“两个百分之百”,圆了部分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梦”。

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分配是保障房的‘生命线’,分配不公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在这方面要加强探索。

”结合工作实践,本文试图对保障房公平分配管理做一些分析。

一、保障房分配中存在的问题1.保障率不高住房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保障能力有限,导致保障对象存在盲点,部分中低收入人群无法成为分配对象。

荆门市户籍、中低收入者可按照自身情况申请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或公共租赁住房,但对于数量庞大的外地户籍、中低收入人群的“夹心层”群体,如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大学生等,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符合保障条件,其漏保现象已经成为影响城镇化进程,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关键因素。

保障房建设数量的不足和布局的不合理,也导致长期轮候和退租现象的存在,难以实现应保尽保。

2.准入关不严基层住房保障工作力量薄弱,审核手段单一,未能实地入户调查,加之居民住房、工资、纳税、家庭资产等信息资料分别由不同部门掌握,各部门之间未能实现数据共享,住房保障部门也尚未与税务、住房公积金、金融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有些信息查询还存在着法律上的障碍,保障对象的收入、资产及其变动情况难以得到核实,致使保障对象的核查工作流于形式,出现“非保得保”的现象,引发社会质疑,不利于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

3.监管度不够由于监管部门的人力有限,加上保障房点多量大,而且地址比较分散,基本上不会逐户上门核实使用情况。

而由于保障房的租金远低于同地段同期市场平均租金,以致部分承租人钻政策空子,特别是以虚假材料恶意骗租的不符合保障条件的承租人,将保障房以市价转租赚取租金差价。

对已享受住房保障家庭的后续监管不到位,且缺乏必要的失信惩戒手段,也导致部分保障对象资产、收入等情况发生变化,已不再符合保障条件,但仍未按规定退出或直接续租保障房,拖欠租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住房保障的措施

住房保障的措施

住房保障的措施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住房保障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政策,对于确保人民住房权益的实现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住房保障的政策目标和实施机制,是保障住房安全的首要措施。

政府应加强住房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明确住房保障的权益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住房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增加住房供应,完善保障房制度保障房是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保障手段。

当前,我国保障房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供给仍然严重不足。

因此,加大对保障房建设的投入,扩大保障房供应规模,完善保障房制度是必要的。

政府应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房补贴力度,提高保障房的供给质量,确保低收入群体能够获得安全适宜的住房。

三、加强住房信息公示和监管住房信息的公示和监管是保障住房安全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强住房市场信息的公示,包括房屋租赁、买卖价格信息等,让市场价格更加透明,避免房价波动过大。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房屋中介机构和开发商的监管,打击违规行为,防止住房市场出现失控局面,并保护购房者和租房者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住房贷款政策住房贷款是许多人购房的主要方式,政府应完善住房贷款政策,为有购房需求的人提供支持。

一方面,政府可以提供利率优惠等贷款政策,降低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减轻购房压力。

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严格审查住房贷款资质,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保障购房者的利益。

五、加强住房安全检查和维护住房安全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加强住房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

加大对住房建筑质量监督力度,严格执行住房建筑安全标准,确保住房结构的牢固和安全,防止住房安全事故发生。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住房管理和维护,解决住房小区的公共设施问题,提高住房环境的质量。

六、促进租房市场发展由于人口流动的增加,租房需求日益旺盛。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租房市场的支持力度,促进租房市场的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土地供应,鼓励开发商建设租赁型住房,增加租房供应。

保障性住房经验交流材料

保障性住房经验交流材料

保障性住房经验交流材料保障性住房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无家可归的人口和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障性住房政策应运而生,为困境中的人们提供了可负担的住房选择。

以下是我国保障性住房经验交流的材料,供参考。

首先,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是得益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

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各地方政府积极行动,采取措施确保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落地生效。

例如,国家住建委在2010年颁布了《城镇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实施办法》,规定了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和分配程序,明确了住房面积和租金标准等相关政策,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明确的保障。

其次,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是多方参与的结果。

除了政府的积极推动,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其中。

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政府与开发商、房地产企业等各方进行合作,共同承担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责任。

同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到保障性住房的实施中,为居民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种多方参与的模式在我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是与其他社会福利政策相互衔接的。

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推进过程中,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政策,如医疗保险、教育补贴等,以确保低收入人群获得全面的保障。

这种政策的互动和衔接,使得低收入人群能够真正享受到社会保障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

尽管保障性住房政策在我国得到了积极推进,但由于住房需求的日益增加,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仍然短缺。

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管理不够规范。

在住房分配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腐败现象和不公正分配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改进政策措施,以确保保障性住房政策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经验交流是宝贵的。

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多方参与的模式以及与其他社会福利政策的相互衔接,我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得到了有效实施。

浅析保障性住房发展与管理现状

浅析保障性住房发展与管理现状

浅析保障性住房发展与管理现状
保障性住房发展与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和手段,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保障性住房的
发展与管理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保障性住房发展面临着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住房需求量不断增加,但供应仍然相对不足。

现今,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很
多低收入家庭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保障性住房管理存在着监管不足的问题。

部分地区在建设和管理保障性住房时,缺乏
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机制,导致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一些住
房质量不合格、违规出租等问题。

保障性住房的租金和管理费用问题值得关注。

租金水平过高和管理费用过高是影响保
障性住房实际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些地区的保障性住房租金过高,使得低收入家庭难
以支付,进而影响到保障性住房的实际效果。

保障性住房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不足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保障性住房小区的配套设施和
公共服务设施都比较简单,无法满足住户的基本生活需求,影响住户的居住质量和生活幸
福感。

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关于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和制度尚不
完善,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和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空间。

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和制度还
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加保障房供应还不够
财经观察作者毛木子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习近平在日前中央政治局学习中首次对房地产政策思路做出点评,提出重点将放在保障房供应上。

但并未提及其他商品房调控措施。

目前保障房面临分配不公平、效率低下,而主要承建方地方政府又难有建设动力。

而如果强行推进,则有可能进一步推升地价进而导致房价上涨。

在改革大幕即将开启之际,房地产调控需要的不仅是一针强心剂…[评论]
习近平:要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
新领导层首次点评房地产政策思路
11年以来保障房推进情况。

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中央终于正式公布其房地产调控思路。

据新华社电,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下午就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

提出房地产调控重点将放在保障房,构建以政府为主的基本住屋保障,并重申3600万套保障房要全力完
成。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是一项长期任务,还存在着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需求尚未根本解决、保障性住房总体不足、住房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平衡等问题。

习近平指出,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要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的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关系。

习近平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同时要把调节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

并重申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保障房覆盖率目标——由去年约13%提高至2015年20%。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此次对于保障房的表态,是新一届领导层首次对房地产问题表态。

中央对房地产问题进行表态对后期政策方向具备重要指导意义。

事实上,中央重视保障房早已非常明确。

此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提出2013年至2017年五年共计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

而8月2日,新湖中宝发布再融资预案定向增发方案并复牌,募资投向为上海棚户区改造项目。

当时就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监管层对房企再融资开闸的条件中,是否有保障房开发项目是一个重要审核依据。

管理层有意通过再融资开闸,为保障房提供金融支持。

调控思路明确执行力度将经受考验
03-08年我国经济适用房体系在不断减小。

虽然讲话主旨是针对保障房建设,但其中连带表达的对房地产市场管理的思路继续巩固了沿着加大供给,更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给了市场一个调控思路的明确方向。

海通证券认为,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定位变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998年房改以前,房地产行业基本属于非市场化状态。

市场房源属于单位自建或者国家分配。

1998年我国开始住房改革,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该文件指出我国住房改革的目标是“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新制度”;目标定位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从以上表述看,当时地产定位已保障房供应为主。

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房地产行业定位明确改为“逐步实现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
通商品住房”。

自此,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定位被完全定位于商品房市场,保障市场进入缺失状态。

随后中国房价进入高速膨胀期,中央多次出台调控政策都无法阻止房价疯狂上涨的脚步。

政府在2011年首次提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计划,试图通过增加供应来遏制房价上涨。

不过这个计划却在执行过程中不断遭遇挑战。

为此,2012年的建设由2011年的1000万套下调至700万套,到了2013年,这一指标又变成了630万套。

本次重新提出3600万套建设计划将考验后期政府在保障房问题上的魄力和执行力。

保障房建设困难重重
08年以来,前三季住宅用地供应规模变动(万公顷)。

不过有魄力并不足以让人对执行力有很大的期待,同时单方面增加保障房供应对解决楼市泡沫问题、促进楼市健康发展作用也比较有限。

保障房的分配问题一直饱受质疑。

地方政府由于得不到卖地收入,还要补贴建设资金,令其执行力度不足;企业也叫苦不迭,认为应该是
政府的责任,却要自己买单。

这使得保障房经常被建在交通等配套设施偏远欠发达的地区。

同时对普通人来说,申请保障房的资格和标准又极为严格而苛刻,而对于很多大企业和政府部门人员来说,又有大量寻租机会。

好不容易获得资格,其地段又让人难以满意。

除去主观因素,地方政府也有苦难言。

据方正证券估算,预计年底在建保障房达1490万套,大量在建保障房意味着巨大的资金需求,无论是从投资规模还是建设成本估算,今年资金缺口都很大,而资金缺口大很可能是保障房建设进度慢于预期的主要原因。

预计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支出将达4200亿元,高于去年的3800亿元,是保障房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

截至9月,今年新增保障房开发贷款1150亿元,无法弥补全年资金缺口,保障房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而地方政府目前普遍饱受地方债务拖累,保障房建设资金恐怕有源无水。

如果强行上马,地方政府只能继续依靠卖地制造“地王”增加收入。

而一旦这种模式形成恶行循环,可能高房价不仅没有被遏止住,开发商反而会增加买地冲动,推动地价、房价继续上涨。

讲话仍停留在宏观层面具体措施有待验证
40个城市土地总成交价及溢价率。

要增加保障房供应,就需要加大土地供应,增加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促使地方政府供地。

而这在目前以GDP为政绩考核指标的模式下难以实现,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模式。

此外,保障房的建设资金问题不是靠豪壮的口号可以填补的。

如何通过财政性资金对保障房建设进行支持,支持的力度有多大还有待验证。

同时,既然多次提到了市场化改革促供给,那么如何吸引企业和其他机构参与保障房建设和运营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探索建立非营利性机构参与保障房建设和运营的体制机制也迫在眉睫。

平安证券也认为,此次讲话的表述仍停留在宏观层面,并未涉及具体政策,因此短期仍无法视为政策落地式的拐点信号。

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土地流转、房产税、住房供应的定调仍存在验证空间。

预计地产的政策方针大方向将沿着此次表述走,但落地政策的程度和幅度仍存在模糊点,后期仍有政策验证空间。

这也意味着仅靠增加保障房的供应并不能彻底解决楼市泡沫问题。

目前有关中国楼市崩盘的担忧与日俱增,神木、鄂尔多斯等城市变身“鬼城”、温州楼市“崩盘”的报道屡见不鲜。

而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仍然一路上扬,“地王”又不断在行政强制干预下逆势诞生。

此时无论是针对购买方,还是不同城市和地区,调控“一刀切”的做法已经证明无效,需要更多有针对性的楼市调控组合拳出台,才能让保证保障房供应这一措施取得成效,才有望促进楼市健康发展。

在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主席对房地产问题进行表态对后期政策方向具备重要指导意义。

但对于已经积重难返的中国楼市而言,仅仅是增加保障房的供应还不够,需要更多具体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出台。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