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材名称:《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单元一:我的身体和团队合作1. 教学目标:- 了解身体的基本部位及功能;- 掌握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 教学内容:- 身体的基本部位和功能;-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团队合作的例子和游戏。

3. 教学过程:- 导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及其功能;- 播放相关动画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身体部位和功能;-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结合具体例子和游戏,进一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4.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出示有关身体部位和功能的绘画题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单元二:生活中的安全和规则1.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常见安全问题;- 对应的应对方法;- 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

3.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安全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 分组讨论,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教授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并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遵守规则。

4.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 出示有关安全问题和规则的问答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单元三:环保小卫士1. 教学目标:- 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及简单的环保知识;-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2. 教学内容:- 环保的重要性;- 简单的环保知识。

3. 教学过程:- 导入: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活的影响;- 向学生介绍简单的环保知识,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环保行动;- 安排环境保护主题的手工制作或小实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环保行动中的表现;- 出示有关环保知识的问答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册书所规定的知识点,了解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重规则的积极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按照教材的顺序和结构,系统地传授品德与社会知识。

2.拓展内容: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

三、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单元:认识自己,学会自尊(2周)2.第二单元:关爱他人,学会尊重(3周)3.第三单元:遵守规则,学会自律(3周)4.第四单元:热爱生活,学会自立(2周)5.第五单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3周)6.第六单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周)7.复习总结(1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教材内容,阐述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角色扮演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

5.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形式。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

3.考试成绩:定期进行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家长反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六、教学保障1.教材:确保每名学生都有合格的教材。

2.师资:选拔优秀师资,提高教学质量。

3.设施设备:保证教学设施的正常运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5.课外活动:组织相关课外活动,巩固教学成果。

《篇二》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德和社会素养,使其能够在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具备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的规划我们将按照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接纳社会规则,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1篇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1篇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1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1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

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课程标准的精神,注重思想品德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品德实践中提高道德素质,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从学生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去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学习认真、思想纯朴,进取心强。

对各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学生的见识面也较广,课外知识也较丰富,上课积极发言,肯动脑筋。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这些条件对完成本册教材的教学都能起到有效的帮助。

但是学生年龄小,加上家长对本课程不是非常重视,所以对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参与率不够高。

三、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一、学生基本情况三年级共有三个班,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能按照《小学生守则》要求自己,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参加了少先队组织。

班上班风好,学风正。

在去年的期末检测中,合格率100%,但是,也有少数几个学生,组织纪律性不够强,表现在上课爱讲小话,课余时间不够自觉。

这学期,将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综合课程,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历史等相关的内容有机融合,设置了综合性学习主题,按单元结构呈现,分五个单元。

教材具有综合性、开发性、情感性,形式活泼等特点。

每个主题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突出主题间合乎生活逻辑的联系渗透。

这样有利于形成社会的整体认识,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协调发展。

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面向广阔的生活空间,体现学习活动在时间、空间上的开发性,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情感性、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

教材形式活泼,富有童趣。

它版面新颖,图文并茂,充分运用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并采用对话,富有亲切感。

三、教学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生活中要养成文明礼貌关心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关爱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参与与集体生活。

2024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2篇)

2024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2篇)

2024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迎接新同学探索课题:如何欢迎新的同学?教案思路:通过小组互动游戏,让学生了解如何欢迎新的同学,并培养同学间的友好关系。

教学目标:1. 了解如何欢迎新同学,并能主动积极参与到欢迎活动中。

2. 培养同学间的友好关系,增进相互了解和尊重。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老师将准备一些小组互动游戏,如“名字接龙”、“猜猜我是谁”等,在教室内设置合适的游戏场地。

2.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欢迎新同学的经历,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被欢迎的。

3. 激发学习兴趣:介绍新同学的到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4. 探究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互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如何欢迎新同学,如何与新同学展开交流。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验。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向家人讲述他们在班级中的欢迎新同学的活动经历,并完成一份小结。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听取学生的小结并进行评价。

第二单元:学校里的礼仪探索课题:学校里应该遵守哪些礼仪?教案思路:通过观察和对比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学校里应该遵守的基本礼仪,并培养学生礼仪意识。

教学目标:1. 了解学校里应该遵守的基本礼仪,如尊敬老师、友好团结同学等。

2. 培养学生尊重和关爱他人、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学校遇到的一些礼仪问题,并帮助学生思考这些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2. 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和对比现象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学校里应该遵守哪些基本礼仪。

比如,尊敬老师、友好团结同学等。

3. 良好示范:老师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展示一些在学校里遵守礼仪的正确行为。

4. 学生实践:引导学生在学校里观察他人的行为,并选择一个典型的行为进行描述和评价。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对学校里应该遵守的基本礼仪的认识和体会。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一份小结,并写出一个自己在学校里遵守的基本礼仪。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关爱他人、团结合作的意识。

3.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与团队合作- 学生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并了解其他同学的介绍。

- 教授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团队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 亲情与友情- 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亲情和友情的认识和感受。

- 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亲情活动,如一起制作贺卡、送礼物等。

3. 校园规则和公共礼仪- 学习校园规则和公共礼仪的重要性,教授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

-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清洁和礼仪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公共意识。

4. 爱护环境与社区服务- 通过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动。

- 组织学生参与环境整治活动,如校园绿化、垃圾分类等。

- 教授学生社区服务的意义和方式,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

5. 培养公平与友善的心态- 教授学生公平和友善的重要性,以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组织学生在课堂、操场等场景下进行公平与友善的行为实践。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2. 考察学生对校园规则和公共礼仪的掌握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和参与活动的積極性评价学生。

3. 对学生参与环境整治和社区服务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观察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和操场等场景下的行为,评价学生的公平与友善的心态和行为表现。

教学资源:1. 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2. 图片、故事等相关教学素材3. 社区志愿服务机构的合作与支持。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

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学生分析三年级有学生38名,其中男生20名,女生18名,年龄大多在9岁。

课堂上他们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他们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编制了“家庭、学校和社区”、“我在学习中长大”、“我和规则交朋友”、“我的角色与责任”四个单元,共12课。

每课依内容和容量不同,建议安排的课时不等。

一般每课安排2-3课时,一册书安排30课时左右,留出一定课时给学校和教师安排相应的地方课程及相关活动使用。

三、教材目标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

因此教材呈现如下特点:1、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本册内容主要让儿童从自己熟悉的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家庭生活入手,来感受自己生活的环境和环境中的人,知道家庭、学校、社区各种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环境与人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一」一、单元目标态度:通过学生对自己优点、兴趣、特长等方面的体验,使他们学习如何可观地分析、认识自己,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能力:通过了解、认识自己的体验,培养学生分析、反省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能力,欣赏和尊重别人的能力,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

初步懂得怎样爱护、珍惜自己的名誉。

知识:通过人事自己的体验,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活动中初步懂得怎样爱护和珍惜自己的名誉。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认识自己的性格、有事、兴趣和特长,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建立起自尊、自爱和自信。

三、教学难点: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正确认识自己。

四、单元内容1.认识我自己2.我的兴趣特长3.爱护自己的名誉*4.我在进步五、单元课时:14课时六、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学习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懂得做人要自尊与自爱,珍惜自己的名誉等,是有一定困难的。

所以,教学时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生活中的感受、体验为切入点,力求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自己、认识自己。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二」一、学情分析三年级一班学生共35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3人。

由于是新组建的班级,学生来源复杂,来自全县各个乡镇和街道小学,学生学习成绩和思想水平参差不齐,但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

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冀教版)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冀教版)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认识我自己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积极参与和探究的学习态度与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正确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欣赏自己、树立自信;能够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大家都认识自己吗学生:(略)老师:有的同学会问:我们是三年级的学生了,还不认识自己吗其实不然,了解自己的特点、兴趣、特长,分析自己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是件挺不容易的事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们自己。

(过渡)【讲授新课】一、认识自己(板书)(一)我的自画像(板书)老师:认识自己,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子有什么特征下面我们就拿出自己的小镜子看看自己都有哪些特征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下面大家就根据自己所说的这些特征,画一画自己的自画像。

学生:(略)老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换看一看,看谁画出了自己的特征。

学生:(略)老师:当然,除了我们的长相特征外,我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如爱哭、胆小、勇敢等,有自己满意的,也有自己不满意的方面,下面大家打开课本第二页,把自己有的特点涂一涂,然后大家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的特点。

学生:(略)老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包里的秘密”,通过这个游戏,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大家都有哪些特点(过渡)(二)包里的秘密(板书)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三页,我们看一看图中的老师和同学是怎样做这个游戏的学生:(略)老师:图中的那个女同学真的是什么都不喜欢吗大家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大家说得不错!不是她什么都不喜欢,可能是她还没有真正的了解自己。

我们该怎样认识自己呢大家说一说吧!学生:(略)(老师带领大家就来做一做这个游戏。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社会上册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帮助三年级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培养其对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兴趣,并提高其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社会科学导论- 理解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认识不同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2. 国家和社会- 研究国家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了解国家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职责3. 社会规则和价值观- 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探讨各种社会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4. 交通与交通规则- 研究不同交通工具的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了解交通规则的制定目的和重要性5. 历史和文化- 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研究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符号6. 地理和环境- 认识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球上的主要地理特征- 研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2. 分组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社会和环境的实际感知和理解能力。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测试:设置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估:布置适当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项目作品评价:要求学生完成一些小项目作品,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资源准备1. 教材: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社会上册教材。

2. 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以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源。

3. 地图和地球仪:为学生展示地理和环境方面的内容提供支持。

4. 实地考察地点: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活动。

时间安排本教学计划共安排10周完成,每周安排2节课时,具体安排如下:以上是《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社会上册教学计划》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课程背景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体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内容1.品德方面: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奋自强、爱国守法等。

2.社会方面: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民族关系、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认识社会现象,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综合素质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审美情趣、环保意识等。

四、教学安排1.课时安排:本课程每周2课时,共36周,合计72课时。

2.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实践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

3.教学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体验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措施1.激发学生兴趣: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有趣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化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教育的真谛。

3.注重师生互动: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融入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家校社会协同: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六、教学案例1.教学案例一:以“尊敬师长”为主题,通过讲述尊敬师长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尊敬师长的意义,培养尊敬师长的良好习惯。

2.教学案例二:以“环保意识”为主题,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环保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案例三:以“团队合作”为主题,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社会意识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家校社会协同,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培养具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进度表

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进度表

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进度表1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对自己、他人、家庭和社会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并形成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进一步了解社会和道德的形成。

因为这门课程是开放的、积极的、实践性的,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学习这门课程,并且能够积极参与课程内外的学习活动。

三年级学生有强烈的荣誉感。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积极、努力,能够互相帮助,互相讨论问题,努力思考,勇敢地说话。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能听从老师的指导,遵守纪律,遵守课堂常规,虚心接受错误并积极改正。

2、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教育主题是我在成长在这个教育主题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设计了七个单元教育主题1,我和我的同学2.我想安全地成长。

3.我的成长和家庭;4.我的邻里生活;5.我的成长和学校;6.我的大人和其他人;我的家乡养育了我第1页的七个单元主题的内容是对这个年龄的儿童有重要影响的各种互动关系(如儿童自身、家庭、学校、邻里和家乡之间的互动)。

)本书由前三个单元组成单元1侧重于自我认识和同学关系的教育。

第二单元侧重于安全教育。

第三单元侧重于与家庭生活相关的教育。

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的指导下,该教材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教材使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和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家乡)四个不同的类别,并形成类别之间的互动关系。

因此,该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并确立了最基本的社会道德意识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让孩子们从他们熟悉的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感受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环境中的人,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中各种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书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树立角色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等。

在探索一切的热情中,在享受童年的过程中,我初步有了一种社会公德意识。

【推荐文档】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计划优质课教案全集页精选计划总结.doc

【推荐文档】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计划优质课教案全集页精选计划总结.doc

Word版可编辑下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小学部三(62)年级情况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投入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目标要求:1、通过“说说我自己”的学习,引导学生对自己能够有一个比较初步的正确的认识。

正确对待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自己的信心,做事情能够持之以恒。

2、通过“我与家庭”,的学习,主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生活的家庭成员,引导他们尊重家长,与家庭成员搞好关系。

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要和邻里和睦相处,搞好关系,要注意保护自己。

做一个聪明让人喜爱的孩子。

3、通过“我们的学校生活”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有关学校的学习常识与规则,使他们具有一定的集体观念,礼让精神,互助精神,引导学生尊敬师长,关心集体,爱护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生活,适应社会,为他们逐步具备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通过学习、实践体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进行创造的潜能。

3、将品德、行为规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主题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社会性获得良好发展。

教学难点:注意教材内容和多种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2024年第一学期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年第一学期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年第一学期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守纪守法的品质;3. 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参与,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诚实守信与友爱互助- 讲述诚实守信和友爱互助的故事,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模拟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2. 尊重与关爱- 学习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和权益;- 进行小组合作,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3. 文明礼貌与公共秩序- 学习城市交通规则,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4. 爱护大自然与环保教育- 参观本地公园或动物园,学习如何爱护大自然和动物;- 进行环保意识培养活动,如分类垃圾等。

5. 历史与社会文化- 学习中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进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剪纸等。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品德与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观察与实践: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社会活动。

四、教学步骤:1. 第一周:诚实守信与友爱互助- 讲述相关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尝试团队合作。

2. 第二周:尊重与关爱- 学习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和权益;- 进行小组合作,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3. 第三周:文明礼貌与公共秩序- 学习城市交通规则,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4. 第四周:爱护大自然与环保教育- 参观本地公园或动物园,学习如何爱护大自然和动物;- 进行环保意识培养活动,如分类垃圾等。

5. 第五周:历史与社会文化- 学习中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进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剪纸等。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品德与社会行为的表现;2.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3. 小组活动评估:评估小组合作活动的成果。

2024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

2.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宗教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5.培养学生正确的安全意识和紧急情况处理策略。

二、教学内容1.个人品德培养2.人际交往与合作3.文化多样性与尊重4.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5.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理三、教学活动设计1.个人品德培养(1)通过故事和案例讲述,引导学生了解与个人品德相关的概念和重要性。

(2)进行个人品德价值观的探究和思考,并设计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开展课堂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举办个人道德模范评选和表彰活动,鼓励学生树立榜样。

2.人际交往与合作(1)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模拟真实的社交情景,培养学生积极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2)开展班级合作小项目,让学生互相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组织班级团队活动,如集体郊游、运动会等,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互助。

3.文化多样性与尊重(1)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和习俗。

(2)组织学生进行文化展示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

(3)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外籍学生或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士来讲述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故事。

4.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1)通过图片和实地参观,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2)开展垃圾分类和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的力量。

(3)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理(1)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2)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教授学生正确过马路和乘坐交通工具的注意事项。

(3)开展自然灾害应急预防教育,教授学生地震、火灾、洪水等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2023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3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3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与社会1. 课程目标:- 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行为习惯。

2. 教学内容:- 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 积极向上的社会行为习惯3. 教学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社会交往场景,学习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巧;- 安排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讨论、小组分享等形式,了解并分享一些积极向上的社会行为习惯,并制定自己培养这些习惯的计划。

4. 评估方法:- 角色扮演的表现评估- 小组合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估- 对积极向上社会行为习惯的了解程度评估第二单元:生活与学习1.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自觉规划学习时间和任务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 教学内容:- 自觉规划学习时间和任务的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教学活动:- 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和工具,如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 分享和探讨学习习惯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并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 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兴趣。

4. 评估方法:- 学习计划和时间表的制定情况评估- 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分享和探讨评估- 对知识主动学习兴趣的调查评估第三单元:公民与法律1. 课程目标:- 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的纠纷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处理与他人之间纠纷的能力3. 教学活动:- 分享并讨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思考公民责任;- 活动中设置一些法律纠纷的情景,让学生模拟分析解决问题;- 邀请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讲解相关法律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良性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特制定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有学生年龄大多在8岁,课堂上他们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他们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相衔接,在内容上共设计了三个主题单元,分别是:说说我自己、我与家庭、我们的学校生活。

三、教材目标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
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1、初步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

2、通过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与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能够张显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

4、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知道应该尊敬、关心、孝敬父母长辈,知道感激父母与长辈,懂得怎样去关爱家人。

5、了解家庭的主要情况,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懂得承担家务劳动是自己的责任。

了解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知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懂得邻里和睦相处可以使每一个家庭得到帮助,又可以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7、懂得家庭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家庭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8、与同学交往中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能够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能够相互尊重和理解。

9、通过调查和体验活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尊敬老师、尊重学校里工作人员的劳动。

10、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关心班集体,积极参加班集体的活动,维护班集体的荣誉。

五、突破重点,难点的具体措施
1、全面准确地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思品课和社会课,也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

该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在创造性使用教材过程中的依据是什么?课程标准。

2、大胆选择、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教学中应依据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社会参与,重视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大,注重社会性意义的发掘,如:民族文化、社会风俗伦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整合。

随着活动形式逐渐复杂,涉猎的范围慢慢扩大,文本资源、社会信息、考察采访资料等要综合运用。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并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养成好习惯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应成为品德与社会的有效课程资源。

教师本身的学识、态度和价值观,也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3、综合组织多种活动。

情感在活动中萌发,课堂在活动中生成。

养成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性情的陶冶是离不开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活动的。

活动使一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仿佛嫩芽无声无息破土而出。

教材本身提供了很多活动的范例,如编剧本,角色扮演、小记者采访等,然而教学总是处在一种流动的状态,时刻挑战教师的智慧。

使活动更适合自己班级的学生,使活动更具操作性,及时调控活动进程等都是值得教者深思的。

4、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

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

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

教师要注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5、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

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

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
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六、专题研究计划
根据本学期的教学重点特制定本学期教学专题研究计划如下:主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方法:
1、引导学生不玩火,居家、学校、外出都要避免火灾的发生。

2、教育学生多掌握一些自然灾害的自救和互救知识。

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说说我自己 8课时
第二单元我与家庭 12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的学校生活 10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