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完美笔记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夹带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夹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教程笔记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第一节一、教育的产生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神话起源说:最早的、最古老的观点。

认为教育如万物,由神创造,教育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

无疑是错误的。

生物起源论: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是教育的基础。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法)、斯宾塞、沛西(英)等。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前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交往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主要代表人物是我国学者叶澜。

《教育概论》二、教育的阶段:划分标准: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生产关系的性质1.原始教育特征:处于自然阶段,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内容手段简单、粗糙、原始;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2.古代教育特征:古代学校的出现。

古代学校的出现需要三个条件:1,部分社会成员能够脱离生产劳动,专门从事精神生产;2,语言和文字的出现;3,固定的场所和空间。

古代学校的出现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诞生,是人类教育史上的重大进步。

阶级性的出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与道德知识为主。

教育方法上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师生关系是对立的、不平等的。

教育组织形式是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3.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的特征: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渐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教育国际化。

三、教育的内涵中庸:修道谓之教。

荀子: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2023-2024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知识汇总笔记

2023-2024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知识汇总笔记

2023-2024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知识汇总笔记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A.学者B.高级技术型人才C.高级专门人才D.研究型人才【答案】 C2、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A.培养人才B.科学研究C.服务社会D.普及教育【答案】 A3、真正的大学(university)起源于()。

A.古代中国B.古代印度C.中世纪的西欧D.古希腊【答案】 C4、教育技术的领域包括学习者、( )、教育开发职能和教育管理职能。

A.学习资源B.学习平台C.学习软件D.学习环境【答案】 A5、1978年,我国的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是()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

A.北京大学B.南京大学C.厦门大学D.山东大学【答案】 C6、不属于我国北宋时期“天下四大书院”的教学特色的是()。

A.教学与研究相结合B.自由讲学C.教师强调讲授法D.自由听讲【答案】 C7、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为一个怎样的过程()A.自然发展的过程B.被动发展的过程C.自主建构的过程D.被动生成的过程【答案】 C8、教师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其他现场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现场教学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D.复式教学【答案】 A9、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的是( )。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内容D.教育价值【答案】 B10、大学生作为一种青年群体,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

作为青年亚文化,它具有()的特征。

A.反主流文化B.反多元文化C.反传统文化D.反校园文化【答案】 A11、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

A.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B.通识教育就是厚基础教育C.通识教育排斥职业教育D.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答案】 D12、运用榜样教育法应把握三点:所选择的榜样具有先进性,善于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发挥( )的榜样作用。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
总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科目的要点,帮助考生针对重点知识进行复。

1. 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
- 高等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目标
-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体系结构
2. 高等教育的教育学原理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教育学对高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 教育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3. 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
- 高等教育的课程理论与设计原则
- 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
-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4.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
-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模式
- 高等教育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
5. 高等教育的管理与领导
- 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模式
- 高等教育领导力的培养和发展
请注意,以上只是对该科目的要点进行简单总结,具体的知识内容还需根据教材和教师的指导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希望本文档能为考生提供参考,祝您考试顺利!。

01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笔记

01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笔记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导论1.高等教育的概念1)高等教育是指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各种教养性、学术性、专业性的教育. P32)高等教育具有历史性、比较性和延展性。

P1[1].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被看作是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2].培根按照人类理性的记忆、想象和判断这三种能力,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主观性分类。

[3].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概念。

[4].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第一所开放大学在英国出现。

在英国,由于一直以来形成的双轨制,直到20世纪中叶,以剑桥、牛津大学为首的大学所实施的教育称为大学教育,高等教育则一般指没有学位授予权的学院等机构实施的教育。

3)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揭示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或发展规律)。

[1].1978年,我国第一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学校教学研究室”正式成立。

[2].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主要来自:社会的改革与变化;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2.学习高等教育学的作用(或意义)1)引导观念更新高等教育理论对于高等教育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德国教育论著推动了欧洲大学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的“学术权力”研究推动大学治理改革。

2)服务政策咨询服务于社会发展,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知识和智力服务。

3)推动实践发展。

高等教育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征,许多问题源于实践,并指导教育变革。

3.高等教育学的作用(简答题、论述题,P12-15)第二章高等教育发展1.西方古代高等教育1)专门学校:古希腊的雅典出现了修辞学校(辩才)、哲学学校。

2)其他教育场所西方古国的一些博物馆、图书馆,也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场所,如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大学(缪思翁博物馆)。

古伊斯兰国家的许多清真寺也是传授高深知识的教育场所。

2.中国古代高等教育1)西周时期就已萌芽。

西周大学:西周时期已建成比较严密的学校体系,分国学、乡学两轨。

教师资格证整理笔记

教师资格证整理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本章多见选择,1.教育与人类同时产生2.《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3.教育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4.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广义的教育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有计划性与组织性(狭义教育包括教师,学校工作中。

学校管理者)学生,学习生的东西5.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马克思(具有社会性,)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6.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

这个子系统包括三种基本要素:教育、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有时又写为教育内容,如黑板、多媒体等,如若选择中出现,选择同一级别的。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受教育者是教的客体,学的主体。

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7.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8.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一般忽略不计)(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其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勒图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本能)(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本能)榜样法,美国教育家孟禄(4)教育的劳动(社会)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的社会劳动,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沉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最强笔记-教育学第七章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最强笔记-教育学第七章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最强笔记教育学第七章94高校教师的作用:1高校教师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2高校教师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95高校教师的任务: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二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为社会服务。

96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劳动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2创造性;3个体性与群体性。

教师个别劳动寓于教师群体劳动之中。

√97高校教师的结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职务结构“倒金字塔形”(多高级职称)“卵形”(多中级职称)“金字塔形”(多中级和初级);第二,学历结构;第三,年龄结构;第四,专业结构。

☆98高校教师结构的优化:第一,完善教师聘任制;第二,利用政策手段引导教师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间合理流动;第三,克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的现象。

(结合97)99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2岁之间,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的后期。

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

辨证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

△100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1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2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3群体成员的互动性4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1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育和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两个主要角色,也是整个高校内部活动中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教学过程体现了一种师生间的互动关系。

2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1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2心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认知关系、情感关系)3伦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道德义务)。

3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1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2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在知识活动中希望进行平等交流,并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注意:1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2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权威,以学识、品行和才能来影响学生3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

教育学笔记(表格式整理版)精华

教育学笔记(表格式整理版)精华

教育学一、教育与教育学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三、教育与人的发展四、中学教育(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五、学生与教师(师生关系)六、中学课程七、中学教学八、中学德育九、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1教育活动中的三结合——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三大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3教育起源论:生物起源说(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说(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劳动起源说(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4(二)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时一门以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生产力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与速度2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形成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使原本由少数人掌握的科学知识为更多人掌握)(二)教育与科学技术1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三)教育与文化1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文化对教育——影响教育目的、内容、教学方法的确立教育对文化——具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传播、交流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文化——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构成文化本体3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4学校文化的特点为:(一种组织文化、)(整合型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5学校文化既能给学校预订教育目的带来积极影响也能带来消极影响,这是由学校文中蕴含的(丰富多样性)和(歧义性)决定的6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性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7校园文化可分为(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8(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9学校精神文化可以分为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良好的校风对学生个性和品德有陶冶与导向作用1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教师资格证-高中-《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高中-《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高中-《教育知识与能力》知
识点
1.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 研究与教育的关系
- 研究过程及其主要理论
- 研究动机与兴趣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发展趋势
2. 教育学知识点
- 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发展趋势
- 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 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 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 教育法学知识点
- 基本法律和法规
- 教育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定
- 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 教育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 教育行政法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4. 课程理论与课程设计知识点
- 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课程设计的过程和要素
- 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标准
5. 教育评价知识点
-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 教育评价的分类和方法
- 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 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
6. 教育统计学知识点
- 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教育统计的数据收集和处理
- 教育统计的表达和分析
- 教育统计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以上是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点完整版。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笔记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笔记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育学)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2023年教资学霸笔记

2023年教资学霸笔记

2023年教资学霸笔记
以下是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学霸笔记:
1.教育学的发展: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各个时期的教育学派别和代表人物及其教育思想。

2.教育学的概念:明确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属性,理解教育学在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教育与人的发展:掌握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要求和任务。

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5.教育目的: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和意义,掌握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基本类型,了解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实现途径。

6.教育制度:了解教育制度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掌握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制度及其特点,理解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7.教师职业素养:明确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途径。

8.课程与教学: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理解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任务。

9.教学方法与手段: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其特点和使用条件,理解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10.教育评价与反思:了解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教育评价的过程和技巧,理解教育反思的意义和途径。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重点归纳笔记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重点归纳笔记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重点归纳笔记1、大学生的身份权包括:()。

A.生命权B.人格权C.荣誉权D.身体权【答案】 C2、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核心课程D.活动课程【答案】 B3、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

A.教学目的B.重点和难点C.导入新课D.讲授新课【答案】 D4、下列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B.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C.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D.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答案】 A5、个别教学制的不足之处是( )。

A.不利于因材施教B.教学效率较低C.学生的自主性不够D.学生的积极性不够【答案】 B6、哪一种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终身学习习惯()A.讨论法B.多媒体教学法C.指导自学法D.案例教学法【答案】 C7、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是()。

A.提升专业知识B.教研结合和创新实践C.终身学习D.反思经验【答案】 B8、高等学校职能的主要实现者是( )。

A.学校行政管理者B.学校科研人员C.学生D.教师【答案】 D9、若某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0%以上,则该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处于()。

A.精英高等教育发展水平B.精英与大众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C.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D.普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答案】 D10、隐性课程不包括( )。

A.学校组织方式B.校园人际关系C.教师教辅资料D.学生班级学风【答案】 C11、( )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

A.层次结构B.能级结构C.地区结构【答案】 B12、1852年,英国红衣主教()发表了《大学的理想》一书。

A.纽曼B.洪堡C.亚里士多德D.费希特【答案】 A13、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中,教师起着( )。

A.领导作用B.主导作用C.支配作用D.期待作用【答案】 B14、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教育家是(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1、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 )。

A.个人本位论B.形式教育论C.实质教育论D.社会本位论【答案】 C2、高等院校立足本校、服务本校而对院校自身进行的研究属于()。

A.质的研究B.院校研究C.行动研究D.叙事研究【答案】 B3、“测量”是学业评价的一种特殊手段,它( )。

A.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B.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C.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D.特别适合对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评价【答案】 B4、高校内部权力重心明显倾向于基层教学和研究单位,并深刻体现了学术权威影响的高校管理模式是( )。

A.美国模式B.欧洲大陆模式C.英国模式D.日本模式【答案】 B5、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时的( )。

A.启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 B6、《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属于( )。

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法律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答案】 A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答案】 D8、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B.经济C.文化D.法律【答案】 B9、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发展和调整起决定性影响的是( )。

A.文化因素B.科技因素C.教育因素D.经济因素【答案】 D10、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时的( )。

A.启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 B11、教师的基本能力是()。

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C.研究能力D.组织管理能力【答案】 B12、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 )。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培训资料《教育学》知识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培训资料《教育学》知识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培训资料《教育学》知识总结第一章高等教育本质第一节高等教育概念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我国第一本《高等教育学》由潘懋元主编。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而非义务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欧洲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是欧洲中世纪大学。

在中世纪高等教育就等于大学教育。

主要分为文、法、神、医四科。

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科,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在具备了文科的基础上学习。

工业革命时期,中等教育开始与高等教育衔接。

美国大学分为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这几个层次。

非正规大学包括开放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空中大学。

国际上目前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理念。

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而欧洲和中国则与此不同。

中国的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即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

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教育学》听课笔记(重点知识点)

《教育学》听课笔记(重点知识点)

绪论教育与教学第一节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词源:汉语中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西方教育一词来源于deucare,本意是“引出、导出”,对人实和引导。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完美生活作准备。

美国教育村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等。

无论东西方,都把教育看作是对人的引导活动。

二、教育的定义:广义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广义教育是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出现的教育活动,它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零散的,也可能明组织的、自觉的、系统的。

狭义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按照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出现在奴隶社会早期。

狭义教育的特点:第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专门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它的对象主要是少年儿童;第三,它是在受过专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

教育有时也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此时“教育”就是指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的基本要素:学校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三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或矛盾。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的最基本、一般的问题,诸如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途径等。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这一时期,教育学都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最强笔记-教育学第二章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最强笔记-教育学第二章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最强笔记教育学第二章√17教育目的指明了在一定社会中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8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19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的核心内容)3实施的途径。

一般来说,高校总是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培养目标。

20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1950年教育部首次提出教育要“为工农服务,为生成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

√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中,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8.8.2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999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一个宗旨,两个重点)。

21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

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22教育目的的性质:1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主观)2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现实)。

(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3教育目的(总的)与高等教育目的(该阶段的)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一、教育基础知识1.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指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

2. 教育的功能(2)促进社会进步:教育可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促进文化传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它使人类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3.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包括教师、家长、社会教育工作者等。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包括学生、儿童、成人等。

(3)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传授给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文化知识、科学技术、道德品质等。

(4)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4. 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1)科学性原则:教育内容和方法应符合科学规律,确保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全面性原则:教育应关注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3)发展性原则:教育应关注个体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因材施教,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

(4)实践性原则:教育应注重实践,使受教育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5. 教育的主要类型教育的主要类型包括:(1)学前教育: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旨在为儿童入学打好基础。

(2)初等教育:指对612岁儿童进行的教育,包括小学教育。

(3)中等教育:指对1218岁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教育。

(5)成人教育:指对成年人进行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

(6)特殊教育:指对有特殊需求的个体进行的教育,如对残障人士、问题儿童等的教育。

二、教育能力1. 教育能力的基本概念教育能力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技能等。

2. 教育能力的基本要素教育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1)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者对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信念。

高等教育学实用教程笔记(高校教师资格证师大版1)

高等教育学实用教程笔记(高校教师资格证师大版1)

高等教育学实用教程基本原理篇第一讲教育与高等教育概述一、教育概述二、高等教育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三、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功能第二讲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一、萌芽期的高等学校二、西方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三、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第三讲高等学校的职能一、现代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二、对现代高等学校职能的思考科学研究篇第九讲高校科研的一般概述一、高校科研的地位与作用二、我国高校科研现状与发展三、高校科研的类型四、高校科研的原则第十讲高校科研的程序与方法一、高校科研的步骤与方法二、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三、高校科研中的学术失范社会服务篇第十一讲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一、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概述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容三、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意义第十二讲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活动一、高校教师对社会服务活动的参与二、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原则。

教学活动篇第四讲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一、高等学校的教师二、高等学校的学生三、高校中的师生关系第五讲高校教学活动的内容一、教学内容概述二、对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的不同观点三、高校课程的组织四、高校课程的改革第六讲高校教学活动的过程一、高校教学活动的内涵和特征二、高校教学活动的规律和原则三、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四、教学活动的基本策略第七讲高校教学活动的评价一、教学评价的概念与价值二、教学评价的原则与类型三、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四、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第八讲高校教师的教学艺术一、备课、说课的艺术二、上课的艺术三、听课评课的艺术基本原理篇第一讲教育与高等教育概述一、教育概述(一)教育的内涵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内涵: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

2、我们通常所称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它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系统性和组织性的教育活动,是当今教育活动的主干。

3、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与教育的关系尤为密切。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的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第一章☆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高等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在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组织形式,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分科教学)4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5,19世纪后半期,高等教育的新变化有哪些表现:一方面,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

美国形成了研究型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

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概念。

6,1998年8月29日,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高等教育是多样的,既有学术型、研究型、也有应用型,技术型。

☆8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9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受政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 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和目的(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高等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于政治间关系的核心)☆10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1)斯特鲁米林的研究。

提出劳动简化率的概念,运用受教育年限的长短来确定劳动简化率的方法计算出因教育程度的提高所产生的价值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为30%。

(2)舒尔茨的研究。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推算出教育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3)丹尼森的研究。

应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计算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为35%。

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11高等教育与科技的关系:(一)科技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四次教育大革命”:第一次,将教育的责任由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构;第二次,将书写文字作为教育工具;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基本依据;第四次,光、电、磁等科技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电子计算机。

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 2 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12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13高等教育两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西方:个人本位观追溯于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理论(文雅教育、和谐教育)赫钦斯也主张教育自由;社会本位观则是柏拉图最早提出;中国:老子是个人本位观,强调个人修养完善;孔子是社会本位观,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4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1.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2.通过科研发展科学3.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三大职能。

15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一)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

人才培养的职能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高等教育的出现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

柏拉图公元前387年创立学园;在我国,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奴隶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创建于齐国桓公年间的“稷下学宫”是当时唯一的官办高等学府。

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有意大利(萨莱诺大学,创建于11世纪初)。

中世纪大学的代表有: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

16世纪整个欧洲都有了大学。

美国哈佛学院,1636年;1895年天津中西学堂,1898年京师大学堂(现在的北京大学)(二)19世纪德国大学首先确立了发展科学的功能1810年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提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三)19世纪末美国大学首先确立了社会服务的功能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赠地学院运动,康乃尔、威斯康星大学开创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海斯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16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培养专门人才是早期对象创办的宗旨,现在依旧是根本使命,也是高校职能体系中的核心。

)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3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第二章√17教育目的指明了在一定社会中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8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19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的核心内容)3实施的途径。

一般来说,高校总是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培养目标。

20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1950年教育部首次提出教育要“为工农服务,为生成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

√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中,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8.8.2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999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一个宗旨,两个重点)。

21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

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22教育目的的性质:1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主观)2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现实)。

(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3教育目的(总的)与高等教育目的(该阶段的)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24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1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2调节作用3评价作用4激励作用25,1961年,我国制定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十六条”。

1998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6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高校培养目标在不同的专门化领域中落实为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在高校总的培养目标指导下根据各自的专业定向进行的。

27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1德与才的关系2身与心的关系3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28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理论基础)(简答)1马克思主义认为,考察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

①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查人的发展,应当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②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查人的发展,应当是对人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

2马克思主义又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群体。

同时人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3马克思还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29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智、体、美、(劳)。

30高校德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的体现,是坚持社会主义搞定教育方向,全面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

31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1 教学工作,是实施德、智、体、美诸育德基本途径;2 科学研究,是高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3 社会实践,是高校实施全面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三章32高等教育价值的两种选择:高等教育是为了满足教育者个人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构成两种不同价值观念。

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33个人本位价值观一般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的完满幸福,健全的人格等,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与普通教育。

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其核心是个体社会化。

两种价值观在西方都源自古希腊时期。

个人本位观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

社会本位观源于柏拉图。

18世纪卢梭把教育本质归结为造就自然人,终使“个人本位”思潮在西方占据上风。

孔子把教育看成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占主导地位。

老子则主要强调个人的修养完善,更好地理解“道”。

☆34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一)两种价值观是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揭示了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

(二)两种价值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三)在现实社会背景下我们要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

35杜威美国教育家,“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地价值协调起来”。

36通才与专才教育之争,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整个过程。

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一种通才教育。

37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历史演变:1在我国殷商,西周时期,教育内容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2在西方,古希腊,教育目的是培养公民,“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到了中世纪,实行分科教学,在“七艺”通才教育的基础上,在通过法学、神学、医学三科的分科教学来培养律师、牧师和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