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经营者

合集下载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经典)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经典)

(3)业务素质
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懂得有关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 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能够知人善任和团结职工。 能及时果断地作出决策。
3.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①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的含义(是什么) 企业信誉是企业在一切经济交往中要诚实守信, 反对失信和欺诈;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 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的重要性 (为什么) 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 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 重要作用。有人称它为“开发企业的金钥匙”。
保护了国家集体和消 费者利益,提高了劳 动生产率.促进了技 术进步,有利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受到法律鼓励和保护.
不 正 当 竞 争
躲避法律或 直接违法, 以获取高额 违法所得。
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 采取违法手段,主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要表现为弄虚作 扰乱了社会.经济秩 假、欺诈、损人 序,不能增加社会财 富,还会给现有财富 利己。 带来浪费,受到法律 禁止和制裁。
1、谚语云:“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经商信为本,买卖礼在先。”这表明 ( A ) A企业要形成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B企业经营者要开展正当竞争 C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和开放性 D企业经营的目的是把顾客当上帝
2.企业经营者要敢于同制假售假、非法 牟利、投机欺诈等各种为法经营行为作 斗争。这是企业经营者 ( ) A.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表现 B.良好职业道德的表现 C.良好业务素质的表现 D.较高文化素质的表现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1、企业经营者为什么必须具备 良好的素质?
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厂长 (经理)既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和指 挥者,又是从事企业经济工作的专门人才。 对企业的发展来说,任何良好的外部条 件都无法取代经营者的作用。企业经营者的素 质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 的影响。

【推荐】企业股东与经营者最关心哪些财务指标?

【推荐】企业股东与经营者最关心哪些财务指标?

企业股东与经营者最关心哪些财务指标?财务分析是利用财务报表的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的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价的一种工作。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也是进行财务预测、开展日常管理的前提。

很多财务人员在做财务分析报告时,总是觉得无处下手,不知道该从何分析,也不知道财务分析的报告使用者真正关心哪些财务数据,下面笔者就企业的股东与经营者主要关心的财务数据整理如下:一、反映财务效益的指标1、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是企业股东最关心的一个财务指标,也是衡量经营者业绩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指标。

指标值越高,说明投东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计算该指标的公式如下:1、基本的计算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2、在做财务分析时,运用最广泛的一个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式则是::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00%2、总资产报酬率:又称资产所得率。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

它表示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二、反映资产营运状况的指标1、总资产周转率:也叫总资产周转次数,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是反映企业资产周转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与总资产周转率相对应的是总资产周转天数。

公式如下: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X100%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2、流动资产周转率,也叫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如何应对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

如何应对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

如何应对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日益增长的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保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成为了每个企业家和经营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应对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的策略。

一、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在面对价格竞争时,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附加值是指产品或服务所具备的超过基本需求的特点,包括品质、功能、设计、售后服务等方面。

通过提升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企业可以在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仍然吸引消费者,从而实现较高的利润率。

二、优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提高供应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面对成本压力时,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来降低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等。

例如,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获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损耗;通过精细的库存管理,减少库存积压和过期风险。

三、加强研发创新研发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断研发和创新,企业可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从而赢得市场份额和提高利润率。

同时,研发创新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开发节能环保的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四、拓展市场和多元化经营在面对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时,企业可以通过拓展市场和多元化经营来分散风险和提高盈利能力。

拓展市场可以通过开拓新的销售渠道、进军新的地区或国际市场等方式来实现。

多元化经营可以通过扩大产品线、进入相关产业或提供增值服务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拓展市场和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减少对单一市场或产品的依赖,增加收入来源,降低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的影响。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合作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应对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的重要资源。

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企业经营的含义与企业经营权解析

企业经营的含义与企业经营权解析

二、企业经营权 (一)权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 权力是个人或组织为了达到一定目的,通过一定 的方法对他人按所需的方式施加的影响或力量。 2、分类: (1)个人影响权:也称非职位权力,是指与组织的职位 无关的权力,主要是指通过个人影响力而拥有的权力。 专长权:源于信息和专业特长 超凡权:源于个人魅力 背景权:源于个体的特殊经历或具有的特殊背景和荣 誉 感情权:源于和被影响者感情较融洽而权

个人对物的所有权:最高 排他 包括占有、使用、支配、处置等权力 保障和体现 基础(而不是必要条件)

个人对组织的所有权: 股东权力(股权),表现为对经营者的选举权、罢免权, 对经营决策的表决权和决定权,对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行为监 督权,对组织的剩余索取权等。
(3)经营权:由经营组织的所有者授予 是经营组织运转的基础,即是其专有的,又是其必备的
总论
分论
企业经营的含义与企业经营权 理论基础 企业经营职能和企业经营活动 企业和企业经营体系 概述 决策原理 决策程序 决策方式----民主决策方式 确定型决策方法 决策方法 风险型决策方法 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经营战略决策 产品决策 投资决策 财务决策 供应决策 营销决策 生产决策 人力资源开发决 企业形象塑造决策 合作决策
企业经营权
1、产权:是经营权的核心,谁拥有谁就是经营者,并拥有其它三权 产权 决策权、控制权和盈亏权 产权是股权的集合体,是股权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不可分割的企业 整体财产的权力,可以通过适当的程序授予企业经营者 2、决策权: 确定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方针及经营方案的权力 3、控制权:实施企业决策的权力 分为管理权和工作监督权,管理权一般赋于管理者,经营者则保 留工作监督权。 计划权:为企业的决策目标及方案确定执行或实施方案 组织权:为实施经营计划而建立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人员 领导权:管理者为实施经营计划而对下属进行指挥和协调 控制权:管理者为保证经营计划实施而对下属及其行为进行监督、 令其纠偏并对其进行奖惩。

企业经营者

企业经营者

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一企业及其作用1,市场主体(1)含义: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2)内容:个人(居民),组织[政府、企业(最重要)、非盈利机构(事业单位和各种社会团体)]思:1,市场客体是什么?各种商品和服务2,学校是市场主体吗?是企业吗?2,企业(1)含义:以盈利为目的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特征(其他市场主体不具备)①以盈利为根本目的.(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不同其他组织的最根本之处。

企业是“经济动物”,所以学校、军队、科研机构、医院不是企业.)②是独立的经济组织:A从企业的内容看:它是人和物相结合的经济组织而非人与人相结合的政治组织。

B从企业的地位看:它必须是独立的经济组织,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思:1,现阶段的企业和计划经济下的企业是一样的吗?2,分厂、分公司是企业吗?子公司是企业吗?3,下列属于企业的是( D )A学校、医院B市场主体、法人代表C个体户D商业银行4,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2006年底达到800多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被称为“最活跃的经济细胞",其迅速发展主要是依靠( C )A 股权结构分散B技术要求简单C经营方式灵活D市场需求旺盛(3)企业的作用①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②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③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思: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 d )A工厂提供的B服务业提供的C市场提供的D企业提供的(4)企业的建立条件①有必要的财产②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场所和独立的核算机构。

③能承担纳税义务,对经营活动成果承担经济责任,自负盈亏,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

同时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5)法人、自然人、企业法人、法人企业、非企业法人、法人代表的比较①法人与自然人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它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会计实务:企业股东与经营者最关心哪些财务指标?

会计实务:企业股东与经营者最关心哪些财务指标?

企业股东与经营者最关心哪些财务指标?财务分析是利用财务报表的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的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价的一种工作。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也是进行财务预测、开展日常管理的前提。

很多财务人员在做财务分析报告时,总是觉得无处下手,不知道该从何分析,也不知道财务分析的报告使用者真正关心哪些财务数据,下面笔者就企业的股东与经营者主要关心的财务数据整理如下:一、反映财务效益的指标1、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是企业股东最关心的一个财务指标,也是衡量经营者业绩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指标。

指标值越高,说明投东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计算该指标的公式如下:1、基本的计算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2、在做财务分析时,运用最广泛的一个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式则是::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00%2、总资产报酬率:又称资产所得率。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

它表示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二、反映资产营运状况的指标1、总资产周转率:也叫总资产周转次数,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是反映企业资产周转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与总资产周转率相对应的是总资产周转天数。

公式如下: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X100%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2、流动资产周转率,也叫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第一节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

第一节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

第一节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一、企业的所有者企业是一个通过一系列合约(包括市场合约和非市场合约)而将一定的稀缺性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组合起来,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生产经营的经济单位(或经济组织)。

合约是企业产生和延续的手段而不是企业本身。

企业是由一定的稀缺性资源构成的,因而资源的提供者有收益权。

尽管常常是由资源提供者的利益决定的,但企业有自身的经济利益。

企业是一个生产经营性的单位,因而非生产经营性单位,如政府部门、政党、社会团体等,不能称为企业。

古典企业是所有者兼经营者企业,而现代企业则是所有权和控制权、经营权分离的企业,现代社会中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和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以及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的知识型企业和虚拟企业以及各种中间形式。

从企业产生到现在为止的数千年的历史中,尽管企业的形态一变再变,但有一点似乎是根深蒂固的,这就是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的观念。

无论在经济学教科书中,还是在现实的法律上,股东都被视为企业的所有者,并且是唯一的所有者。

但是这一观念已经或正在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并与现实经济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

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看来,企业不过是一个组合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并出售各种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主人是自有资本的所有者,即资本家,企业的目标是为资本家赚足够多的钱,也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或成本的最小化。

在行为理性、完全信息和零交易成本的假设下,企业被看作是一个生产函数。

然而这种企业的定义与我们看到的现代公司多少有些不符。

现实中的公司基本上是由一组支薪金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控制的企业,其目标仅仅是保持一个能使股东满意的、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投资回报率,一旦赢利超过这个最低限度,企业就会牺牲利润增加经营者的效用。

经营者的效用包括高额工资、庞大的企业规模、在职消费和社会声望等。

其实,即便在古典企业(所有者兼经营者企业),利润也不是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利润最大化只是一种理论假设。

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作为一家企业的经营者,安全保障是其应尽的义务之一。

具体来说,其安全保障义务包括以下方面:
1. 保障员工安全:经营者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例如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定期检查安全设施等。

2. 保障客户安全:若经营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能对客户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标示风险、提醒客户注意事项、加强质量检查等。

3. 保障企业安全:经营者应制定应急预案,防范火灾、盗窃、恐怖袭击等意外事件,确保企业正常经营,保障员工和客户安全。

4. 保障信息安全:经营者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企业和客户的信息安全,防范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等风险。

总之,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是非常重要的,其应该时刻关注同事和客户的安全,并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让企业更加稳健、安全地运营。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六大要素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六大要素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六大要素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每个企业家和经营者共同面对的问题。

在不同的市场和行业中,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各有不同,但是有一些共同的要素是每个企业都应该重视和把握的。

本文将介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六大要素,以帮助企业家和经营者更好地规划和管理他们的企业。

一、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没有市场需求,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将无人问津,无法获得销售和收益。

因此,企业需要认真研究市场,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偏好,用心设计和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服务。

此外,企业还应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二、管理团队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管理团队应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能够有效地规划和执行企业的发展战略,解决各种管理和运营问题。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的专长,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此外,团队成员还需要具备领导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带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和应对变化。

三、财务管理良好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需要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和流程,合理分配和利用企业的财务资源。

企业需要掌握财务数据,及时进行财务分析,识别和解决资金短缺、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

此外,企业还应积极寻求融资渠道,确保企业的资金流畅和健康发展。

四、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策略。

一个强大的品牌能够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企业需要重视品牌定位和形象,通过有效的市场推广和广告宣传,塑造和传播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文化。

此外,企业还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五、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企业需要鼓励和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他们提出新的创意和想法,推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更新和改进。

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合作伙伴和研发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企业和产业

企业和产业

要点阐述1、企业和经营者(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①企业及其作用②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③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④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⑥企业的兼并与破产(2)企业的经营者①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②企业经营者的素质2、产业和劳动者(1)三大产业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②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③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①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③劳动合同制度④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策略技巧1、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1)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作用: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企业素质的高低,企业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3)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公司①公司的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是公司区别于其他类型企业的显著特点。

②公司的分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制企业占据支配地位。

大中型企业通常采取公司形式。

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③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的组织机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或监事)组成。

(4)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①厂长(经理)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发挥行政指挥作用,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②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机构;③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发挥保证监督作用。

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5)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作为国有企业经营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

企业和经营者-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企业和经营者-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企业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除了追求经 济利益外,还应承担起对员工、消费 者、环境等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
实践
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如提供安 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保障员工权益、 保护环境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02
企业经营者的角色与职责
企业经营者的定义和角色
定义
企业经营者在市场经济中是指拥有并经营企业的人,他们负 责制定企业战略、管理日常运营、做出重大决策等。
领导力
优秀的领导者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 调动团队的积极性,推动企业不断向 前发展。
决策能力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经营 需要具备快速、准确的决策能力。
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企业经营与其 他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解决 矛盾和问题。
03
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企业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
市场定位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明确在市场中的定位,以实现差异化竞争。
做出重大决策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需要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如投资决策、市场 策略、产品研发等,企业经营者在这些决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承担社会责任
作为企业的代表,企业经营者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社 会和环境问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
战略眼光
企业经营应当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 能够预见市场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战略 应对。
评估企业的流动性。
财务分析
通过比率分析、趋势分 析和同业比较等方法, 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
合评估。
企业融资渠道和资本运作
内源融资
企业通过自身积累和内部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如留 存收益、折旧等。
外源融资

对国有企业所有者_虚位_和经营者_错位_问题的思考

对国有企业所有者_虚位_和经营者_错位_问题的思考

○周 江○张 蕊对国有企业所有者“虚位”和经营者“错位”问题的思考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经过了放权让利、承包、股份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等诸多改革,政企分开得到了较深入的贯彻,国有企业有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

但国有企业亏损面和亏损幅度仍在扩大。

国有资产流失也较严重。

虽然这与近几年经济增长减慢、市场需求不足的宏观形势有关,但据测算,自90年代起国企的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未得以增长,反而有所下降,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实施和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的弊端,即国有企业所有者“虚位”和经营者“错位”的问题。

国有企业所有者“虚位”主要是指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虽很明确,但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全面有效地行使所有者权利,致使所有者“虚置”,所有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

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所有,其最终所有权是全体人民,但全体人民无论从法律上还是经营运作上都难以操作,实际上是全体人民首先将国有资产以信任委托的形式交给了各级政府,各级政府又将各国有企业经营权代理委托给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者。

但无论是以前的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或者是改革后的国有资产管理局,其下属的国有企业非常多,这些行政机构也未派人员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活动中去,其对每个企业的了解仅限于企业自己各种各样的上报资料,难以正确有效地行使和维护其所有者权利———重大决策权、对经营者的任命罢免权、收益分配权和监督权等。

而且各级政府、国资局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没有很深刻的内在动机促进某一具体国有企业经营的利润最大化。

另外,由于国资局、各级政府都是政府部门,难以与企业建立市场机制下的经营契约关系,使得其行使所有者权利和行政干预难以分开,既不利于企业的政企分开,也不利于企业的决策和监督。

所有者的“虚位”导致了经营者的“错位”。

经营者“错位”是指经营者被自己和他人都看作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并且行使所有者的权力———如决策权和收益分配权等,但另一方面却又不承担所有者的风险和损失。

企业经营者所常见的十大困惑

企业经营者所常见的十大困惑

企业经营者所常见的十大困惑房价及其他生活成本压力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年轻人或主动或被动的有着创业的冲动。

而已在商海中拼搏多年的创业者、老板以及职业经理人们,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天天考虑着项目如何又快又好地发展,努力做大做强,最起码得保证增长速度跑赢CPI,自己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不被悄无声息地“掠夺"走.然而,一个非常简单和冷酷的现实是,创业难,创业苦,让项目做大做强更是难上加难,尝尽千辛万苦。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能够成功到达理想的彼岸,常常是想尽了一切办法,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到头来仍难以尽如人愿,面临着多种大大小小的困惑。

笔者在多年的咨询生涯中,接触过大批的创业者和企业经营者,对他们的懊恼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概括起来,企业经营者所面临的困惑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困惑之一:行业龙头是这么做的,我们也这么做了,为什么他们有效果,而我们没有效果.几乎在我国所有的行业当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个“恶习”,就是将注意力的焦点放在竞争对手特别是行业老大的身上,不去研究用户、消费者和市场,而是一味地去克隆龙头们的模式,似乎只要是将“大佬”的操作方法学到家,自己就能做大做强,成为下一个万众瞩目的“大佬”。

凭借多年的经验笔者也承认,以行业龙头作为榜样,在操作细节性指标方面开展“综合式对标挖潜",对于快速提高自己企业的竞争力,缩短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确实会有着巨大的帮助。

但大量的案例也告诉我们,如果学习和进步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模仿上,企业基本上没有机会去赶超龙头老大,甚至还会给自己带来大祸。

这其中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在发挥作用,第一、所有模式效用的发挥,都是与某些具体条件联系在一起的,抛开具体环境谈论模式,没有任何意义,龙头们行之有效的模式所依存的客观条件,模仿者不一定会同样具备;第二、大家从远距离看到的往往都是操作模式的表象或者说是具体的表现形式,而背后隐藏的原理和战略意图未必能够看得明白,没有很好领悟原理和规律的模仿,无疑是买椟还珠、不得其法、贻害千年;其三、从终极意义上讲,企业营销和品牌传播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都是用户、客户和市场,如果忽视这个方向上的研究和努力,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大佬”身上,结果常是本末倒置、适得其反.在我们国家,受崇古、科举制和标准答案等惯性思维的影响,从来都不缺乏勤奋学习者,而缺的是能够悟到原理、找出规律、活学活用,并结合实际情况有所创新之士。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问题及防范对策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问题及防范对策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问题及防范对策一、引言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出资或控股的企业,其经营目标不仅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国家利益。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国有企业也存在一些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企业形象和社会信任度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问题及防范对策。

二、道德风险问题1. 贪污腐败由于国有企业具有政治属性,在管理和决策中存在着权力集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

一些高管可能会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者在与供应商谈判时收受回扣等。

2. 不公正竞争由于国有企业拥有垄断地位或优势资源,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可能存在不公正行为。

某些国有企业可能会通过政府关系获取优惠政策或扶持资金,并以此压制竞争对手。

3. 违反环保法规一些国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违反环保法规,例如排放污染物或危险废物,这些行为不仅会损害环境,还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三、防范对策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完善的审计、监督和风险管理体系。

这些机制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防范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

2. 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国有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

企业应该注重选拔具有高度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的人才,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道德意识和风险意识。

3. 增强信息透明度国有企业应加强信息透明度,及时公开财务报告和经营状况等信息。

这样可以增加企业对外界的信任度,减少不公正竞争行为的发生。

4. 强化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四、结论国有企业是国家财产,其经营者应该具有高度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

对于道德风险问题,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增强信息透明度,并且政府也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成功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的素质

成功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的素质

成功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的素质有人这样概括道,一个成功的企业经营者,需要有经济家的头脑,政治家的眼光,军事家的胆识,哲学家的思维。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企业家的成败经历,我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经营者需要具备以下八种素质。

一、机会捕捉能力。

捕捉机会拓展市场对创业者来说是重要的,对后继者来说也同样重要。

因为市场是一直在变化着的,原来的市场机会不断过去,新的市场机会不断出现,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面对新的市场机会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

二、稳健务实。

优秀的企业家都是比较稳健务实的。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的“三不做”原则亦为世人所称道:“不赚钱的事不做,有钱赚但所需投资超过自己的融资能力的不做,有钱赚也投资得起但没有合适的人不做。

”这三条看似简单,很多聪明人却没能做到,最后栽了跟头。

三、魄力。

魄力与冒险精神是孪生兄弟。

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企业经营者的魄力。

瞻前顾后、举棋不定就有可能错失良机。

“破釜沉舟”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古代的军事战争中,在今天的商战中有时也是必需的。

四、眼光。

一个企业能否取得长远发展取决于企业决策者有无战略眼光。

有人说,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始终快半拍。

快半拍就是眼光,就是机遇,就是优势。

这里的眼光和前面的机会捕捉能力看似相近,其实不同。

捕捉机会的能力重在抓住市场现存的商机,而眼光则重在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的准确预测。

五、心胸境界。

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撑船,意思就是说干大事的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心胸狭窄、鼠肚鸡肠的人肯定干不了大事。

境界一是指认识境界,就是立意。

立意高才能制定出战略,才能不满足现状继续向前奋进;立意低只能蒙着做,做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做公司等于撞大运。

二是指道德境界。

在当今社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很难成大事的。

六、善于用人。

由于自然规律的原因,个体会衰老;由于时代变迁的原因,个体会落伍。

但企业的发展,不能如此。

企业的经营者要想使企业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善于启用优秀人才。

否则,企业会和领导者一起衰老,甚至消亡。

企业经营法律解析民法典

企业经营法律解析民法典

企业经营法律解析民法典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企业经营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规定,本文将针对民法典中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重要条款进行解析。

二、企业设立在民法典中,关于企业设立的规定主要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企业的设立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依法取得营业执照、遵守合法经营的要求等。

企业经营者需要了解这些设立条件,确保自己的企业在合法范围内经营。

三、企业合同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企业或个人进行合作,合同成为一种常见的合作方式。

民法典对于企业合同的规定较为详细,包括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解除条件等方面。

企业经营者需要了解合同的法律效力,保护企业的权益,并及时采取法律措施处理违约问题。

四、企业责任与风险企业经营风险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此,了解企业责任和风险的相关法律规定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经营者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如遵守竞争法规定和环境保护法规定等。

同时,应合理规避潜在风险,保障自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劳动法与企业管理作为企业经营者,合理管理和组织员工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民法典中对劳动关系的规定给予了企业和员工一定的权益和责任。

企业经营者需要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妥善处理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六、企业破产与解散虽然企业破产和解散是企业遭遇困境时的最后手段,但企业经营者应及时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防止企业陷入破产的境地。

民法典中对于企业破产和解散的程序和规定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企业经营者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并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七、知识产权保护在现代经济中,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民法典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企业经营者需要了解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制度,并依法申请、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八、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现代经济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新《食安法》中生产经营者与生产经营企业的区别

新《食安法》中生产经营者与生产经营企业的区别

新《⾷安法》中⽣产经营者与⽣产经营企业的区别“⾷品⽣产经营企业”是什么东东?2016-09-19冀博⼠冀博⼠跟您聊⾷品安全最近看到⼀段关于论述“⾷品⽣产经营者”和“⾷品⽣产经营企业”⼆者之间区别的⽂字。

在看到以下⽂字的时候,我直接蒙圈了。

“⼀般来说,企业是指各种从事营利性活动的实体组织,但⾷品法律并不是规制企业主体资格的法律,在⾷安法的特定语境下我们需作客观的理解:⾷品法律所指的企业,其实是⾷品⽣产经营的实体(或单位),与其组织⽅式、经济性质⽆直接任何关联。

⾷品执法部门所关注的,只是获取⾷品许可证的⽣产经营实体是否按照法定要求来运营,⾄于它是具有严密的公司组织体系或仅由个体业主聘⽤若⼲⼈员⽽组成,与⾷品监管要求并⽆实质影响。

”“企业”概念的定义和界定还分“⼀般来说”和“⾷安法的特定语境”?⼀阵眩晕之后,我继续看到了下⾯的举例,顿觉天旋地转,直接昏过去达好⼏秒之久。

“以餐饮业态来举例也⼀样,我们知道除⼩吃店与快餐店外,个体的餐饮也可以达到⼀定的规模,例如《餐饮服务⾷品安全操作规范》所列的⼩型餐馆(加⼯经营场所使⽤⾯积在150㎡以下,或就餐座位数在75座以下)。

我们并不能以某餐馆的个体性质认定其不是‘⾷品经营企业’从⽽免除其⾷品法上⼀部分义务,经济性质在此处的法律意义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个体性质的餐饮店也必须依法获取⾷品经营许可,也就是旧法中餐饮许可,因⽽它要遵守⾷品经营企业的相应义务。

”此次苏醒过来,我预料下⾯的结论会更加惊悚,所以做好了相应的思想准备,以备不测。

果不其然,⼀段“⿁吹灯”式的结论跃然眼前:“笔者认为,⾷品⽣产经营者应理解为所有从事⾷品⽣产经营的主体,只要从事法律所界定的⾷品业都囊括在内,向下延伸⾄⼩作坊以及摊贩;⽽⾷品⽣产经营企业则指依法获得⾷品⽣产经营资格的实体,那就不仅仅包含狭义上的企业,也包括其他单位以及在民商法上所认定的营商个⼈(即个体户)。

透彻理解法律精神,准确把握⾷品⽣产经营‘者’与‘企业’这两⼤概念,是实现依法监管的前提。

公司法中的经营者责任与义务

公司法中的经营者责任与义务

公司法中的经营者责任与义务公司法是规范公司经营活动的重要法律法规,它明确了经营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经营者既是公司的管理者,也是公司利益的代理人,他们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企业发展。

因此,经营者责任与义务的明确与履行,对于维护公司的利益、保障股东权益以及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经营者在公司法中具有明确的责任。

作为公司的经营者,他们承担着保护公司财产安全、维护股东权益、履行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规等责任。

例如,在公司财产安全方面,经营者应当确保公司的资金、财产安全,不得挪用、私分公司财产;同时,他们也应当遵守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规,履行否则可能会对公司利益造成损害的相关义务。

其次,经营者还有义务保障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公司的经营者应当积极履行公司经营活动中的各项职责,为公司的发展和利益最大化做出努力。

他们应当制定科学的经营决策,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并与其他股东共同分享经营风险。

同时,经营者还需要注重公司与社会的良好关系,维护公司形象,遵守社会道德和商业道德规范。

在公司资金管理方面,经营者有义务合理利用资金,确保公司正常运转。

他们应当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合理安排和使用公司的资金,防止出现挤占资金、滥发股利等行为,保证公司的经济运作和健康发展。

此外,经营者还有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

在执行公司经营活动时,他们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同时,经营者也应该尊重劳动者权益,推动企业员工福利改善,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然而,经营者责任与义务的履行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限制。

经营者可能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和压力,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他们可能需要作出一些艰难的决策。

如何在不同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确保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公司和股东权益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法律法规的合规性。

总之,公司法中明确了经营者的责任与义务,这是维护公司利益、保障股东权益以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和经营者【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企业及其分类公司使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基础知识】Ⅰ、基本概念1.市场主体是指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在通常情况下,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居民、政府、其他非盈利性机构如学校、医院和各种社会团体,其中,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2.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3.企业法人是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4.公司是依法设立的,有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法人。

5.股份有限公司是这样一种企业法人,它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把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自己所持股份的数额,对公司承担有限的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

6.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7.股东是指持有股票的人。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该公司出资的认购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就是该公司的股票持有者。

8.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

9.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10.利润就是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

11.企业兼并指的是由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

12.企业破产指的是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13.正当竞争指经营者在遵守法律和市场活动准则的前提下,用正当的手段达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技术进步为目的的竞争。

正当竞争主要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创立名牌、提高信誉来取得竞争的胜利。

14.不正当竞争指经营者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他们通过躲避法律或直接违法的方式,采取弄虚作假、欺诈和其他损人利己的手段以牟取高额的利润。

Ⅱ、基本原理、观点1.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原理首先,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其次,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

第三,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总之,企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素质的高低,企业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2.股份制的性质和作用原理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股份制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3.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原理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公司是从事生产、流通或其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占据着支配地位,大中型企业通常都采取公司形式。

公司制的核心是法人治理结构。

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4.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原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它们代表我国先进的生产力,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5.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原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①要靠经济体制的改革;②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抓好科技和教育;③要靠结构优化,规模经营,科学管理。

突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在于:①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素质和克服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②有助于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③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原理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来实现。

要继续贯彻政企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大力推进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在继续改善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同时,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增强企业活力;要全面搞好“三改一加强”以改革为动力加强企业改组、改造,切实加强内部科学管理。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

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7.厂长(经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处于中心地位原理具体表现在:统一指挥,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负全面责任;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决策权和生产指挥权;企业的其他负责人在厂长(经理)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并对厂长经理负责。

8.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管理中处于基础地位原理厂长(经理)在企业行政指挥中的作用,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和指挥作用,必须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机构。

9.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原理具体体现在:第一,在政治上保证党对企业的领导,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得到切实贯彻,使企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第二,积极支持厂长(经理)依法充分行使职权。

第三,发动和带领职工群众开展民主管理活动,保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真正得到尊重和实现。

第四,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10.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原理企业经营者既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又要具有经营者的专业知识、才干和能力。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包括文化水平、组织领导能力、决策能力、法律意识和创新精神等11.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原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经营者的基本任务。

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1.大力推进推进国企改革⑴背景:1999年9月19日至22日举行的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认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全会确定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指导方针。

⑵简要分析:用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的知识,具体分析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作用及其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性;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的知识,分析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用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看它从属的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的知识,分析在国企改革中,增强公有资本的控制力,努力以较少的资本去控制较大的资本的重要意义;用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要正确处理企业和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关系,分析说明国家和企业的权利、责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用企业经营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分析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的重要性;用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分析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2.正确认识稽察特派员制度⑴背景:材料一: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方案确定,国务院向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派出稽察特派员,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实施《国务院稽察条例》。

材料二:朱镕基总理在2000年月5日召开的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对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稽查和监督,逐步健全和规范监事会制度。

依法向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检查企业财务,对董事、经理的职务行为进行监督,以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这者收益………⑵简要分析:①国务院向国有重点大中型企业派出稽察特派员和加强、改善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稽查和监督,健全和规范监事会制度的做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通过派出稽察特派员和逐步健全、规范监事会制度,有利于监督企业的资产运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了国家经济安全。

③稽察特派员制度和监事会制度是科学的、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先进制度,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

【重、难点分析】1.经济效益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用公式表示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企业的利润是指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用公式表示为:企业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二者不能化等号。

具体表现为:可见,企业利润增加,经济效益未必就好。

但如果企业不盈利,也就无所谓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的提高要依靠企业利润的增加,因此,二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

盈利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目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2.国有企业财产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国有企业财产的真正所有制是全体人民,所以也叫全民所有制企业。

在我国,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对企业财产的所有权,所以又叫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在企业,企业的厂长(经理)、职工群众、基层党组织都是企业的经营者。

国有企业只有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才能增强企业活力,搞好国有企业。

处于企业中心地位的厂长或经理只有处理好企业与国家和职工的关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自觉遵循经济规律,才能使国有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目前,在我国随着公司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纷纷进行股份制改造,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新的变化,企业的所有权归全体股东,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股东大会由持有公司股票的成员组成。

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是董事会,股东大会委托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董事会聘请总经理,负责日常经营。

此外,公司往往还设立监事会或监事会,对董事会或经理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历年高考试题分析】例1.某国有大型企业曾因人浮于事,能源、原材料消耗过高,浪费严重,出现了巨额亏损,1998年以来,新的企业领导班子学习邯钢经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降低咸本,扭转了企业亏损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