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叶科技发展报告(2010年-2015年)(二)
地方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
地方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刘方林;梁成艾【摘要】The development of Tongren tea industry results from unique natural conditions. The history of tea culture is long while that of tea industry modernization is shor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however, Tongren tea industry encounters multiple obstacles such as weak foundation, extensive economic growth mod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market proprietors and weak brand awareness of the leading enterprises. In response to those problems,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enacting relevant supportive policies to accelerate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upgrade the tea production, developing and perfecting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supply-production-distribution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ongren tea, and integrating brand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collectivized development of Tongren tea industry.%铜仁茶产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有着悠久的茶文化与较为丰富的茶产业资源。
贵州省铜仁县茶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铜仁县茶叶产业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铜仁县2010年12月6日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审议通过)铜仁县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十一五”产业建设回顾 (3)一、主要建设内容 (3)二、建设效果 (6)三、主要问题与矛盾 (7)第二章:“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8)一、指导思想 (8)二、基本原原则 (9)三、发展目标 (10)第三章:发展规划与布局 (10)一、茶园生产基地规划与布局 (10)二、茶区基础设施建设 (16)三、配套苗圃建设 (17)四、茶产品加工能力建设 (17)五、茶叶市场建设 (17)六、品牌建设 (17)七、加大企业培育,构建企业集团 (18)八、茶文化发展 (18)九、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 (18)十、加大产业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茶农生产陪训 (18)第四章:生态茶产业建设投资测算及资金筹措 (19)一、投资概算 (19)二、建设进度安排 (20)第五章:生态茶产业建设效益预测 (21)一、经济效益 (21)二、社会效益 (21)三、生态效益 (22)第六章:铜仁茶产业发展主要措施 (22)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2)二、组建机构、精炼队伍,强化协调领导 (23)三、扶优扶强茶叶龙头企业、增强龙头带动 (23)四、拓展销售渠道,强化市场营销 (23)五、发展中介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 (23)六、健全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筑牢安全防护墙 (24)七、夯实基础,严把建园质量关口 (24)八、加大资金整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25)九、推行部门帮扶,组织全民行动 (25)十、狠抓科技兴茶,切实做好新技术、适用技术推广 (26)十一、做强做大一批大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6)十二、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打造一批着名品牌 (26)十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27)十四、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增创人力资源优势 (27)附:铜仁县“十二五”茶产业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铜仁县茶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铜仁县2010年12月6日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一章“十一五”产业建设回顾“十一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生态的理念发展产业,以产化业化的方式建设生态,团结拼搏,锐意进取,探索前进,合力攻茶,如期实现了茶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为“十二五”茶产业转型、发展、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作者:杜薇汤艳黄翠萍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6期摘要:在贵州省茶产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提升其生产效益,无法加快茶产业的发展速度。
基于此,下文将贵州省茶产业发展问题作为分析要点,提出几点应对建议,以期可以提升贵州省茶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其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
关键词:贵州省;茶产业发展常见问题;应对措施贵州省茶产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占有较为重要的社会位置,且茶产业属于绿色天然与健康保健等范畴,受到消费者的重视。
因此,需要给予贵州省茶产业足够的重视,做好战略规划工作,逐渐提升茶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能力。
一、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贵州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夏季的降雨量较多,适合种植茶叶。
目前,当地政府已经制定了完善的保护政策,可以提升贵州省茶产业的经济效益,落实各类茶园的建设制度,拓宽其发展途径。
当地已经打造了相关品牌,取得良好的成就,是我国茶产业发展重要基地。
在茶品种方面,贵州省主要生产的是西湖龙井与福鼎大白茶,将其作为主要的生产品种,除了可以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之外,还能对其出口销售。
另外,贵州省茶产业的生产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可以有效提升其生产效益。
但是,在实际发展期间,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茶产业竞争能力。
二、贵州省茶产业生产问题分析在贵州省茶产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提升其经济效益,难以促进其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缺乏专门的茶产业管理机构。
当地在茶产业发展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较多问题,难以提升茶产业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贵州省还没有针对茶产业制定完善的组织结构建设方案,无法提升结构可靠性,不能建设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导致技术水平较低。
另一方面,当地政府部门对于茶产业虽然产生了一定的重视,但是,还没有树立整体发展观念,无法从根本上对其进行资源整合与技术指导。
同时,贵州省还没有建设专门的茶产业管理机构,不能聘用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导致产业受到抑制性影响。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黔南州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质量优良。
贵州出产的都匀毛尖是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名茶之一,这是一个古老的中国品牌。
国营农业中茶叶产业的结构调整具有较强的区域和经济优势,发展茶产业对促进黔南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这个行业中速度很快。
与此同时,许多问题正在逐渐出现。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黔南茶业的竞争优势,了解到黔南茶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黔南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对策。
这篇文章由六部分组成。
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的重要性,并通过研究现状介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论文的技术途径。
论文的第二部分包含了行业的概念。
第三部分归纳总结黔南茶产业发展现状。
第四部分结合“SWTO分析法”,分析黔南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
第五部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解决黔南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茶产业 SWTO分析现状对策引言茶业是传统支柱产业,黔南州的特色名产,以及富足和强盛的产业。
都匀毛尖主要是通过新鲜茶叶加工,而夏秋茶的开发和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该公司涉足茶叶、茶饮料、茶健康产品等领域,但深层次的加工和全面利用基本是空的,产品结构单一,限制了产业链的扩展,茶叶资源利用不足,深加工的空间很大。
茶的深加工开发,茶产品类型的追加开发,茶资源的全面利用,茶产业的多元化开发及茶农收入问题迫在眉睫。
在此基础上,根据黔南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茶业的发展状况,提出合理的研究方案。
1绪论1.1研究背景茶叶源于中国,兴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大的消费者。
目前,全世界约有1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茶文化,有60多个经营茶业的国家,其中茶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根据调查世界茶叶产量中81.79%来自中国,非洲位列第二位占世界总产量的15.10%。
中国在茶叶行业集生产、消费、出口,在全世界拥有茶叶文化的国家中几乎是十分罕见的。
贵州省茶叶行业报告
贵州省茶叶行业报告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
贵州省茶叶的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精湛的制茶工艺而闻名于世。
本报告将对贵州省茶叶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现状。
1. 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
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广泛,分布在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等地。
据统计,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约为100万亩,年产茶叶约为6万吨。
其中,贵州省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品种均有较大的产量。
2. 茶叶品质和特色。
贵州省茶叶以其鲜爽清香、滋味醇厚、叶底嫩绿等特点而备受青睐。
尤其是贵州铁观音、贵州毛尖、贵州红茶等品种,因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3. 茶叶加工和出口。
贵州省茶叶加工技术先进,产品质量稳定,出口量逐年增加。
贵州茶叶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等地,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
二、发展趋势。
1.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贵州省茶叶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和工艺改进,不断提高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推动茶叶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2. 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
贵州省茶叶企业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深加工和多元化发展。
贵州省茶叶企业加大对茶叶的深加工力度,开发茶叶相关产品,如茶饮料、茶食品、茶化妆品等,拓展产品线,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三、市场前景。
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备受青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贵州省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出口前景广阔。
总之,贵州省茶叶产业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贵州省茶叶产业走向世界,为中国茶叶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做出贡献。
2015年中国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5年中国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015-8-1 09:10来源:中国报告大厅摘要:当前,我国茶叶产量、国内销售、茶叶出口都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
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茶叶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新的资本进入,茶叶新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及茶叶新产品的开发等,这些都为我国茶叶 ...当前,我国茶叶产量、国内销售、茶叶出口都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
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茶叶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新的资本进入,茶叶新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及茶叶新产品的开发等,这些都为我国茶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以下是2015年我国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茶叶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一、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类选择多元化。
消费者不再单纯地购买一种茶类,而倾向于多样化的尝试。
二、消费者对于茶叶购买动机多元化。
随着茶叶发展的不断高级化、品牌化,消费者购买茶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品饮,还有赠送于人作为礼物的功用。
而平时作为接人待客的一种佳品,也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品位,营造一种高雅的氛围,这也成为消费者购买茶叶的动机之一。
另外,对于那些拥有极高资本的藏茶家来说,藏茶自然是他们购进的首选。
三、而消费者对于茶食品、保健茶等茶叶相关消费需求也在多元化延伸。
随着茶行业的不断发展,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也在发展。
而一些比较养生的、有利于健康的茶食品、保健茶也随之成为人们热衷消费的对象。
随着这种趋势,也会反过来带动茶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茶叶消费者认知逐渐改变现代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对于茶叶的消费,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饮用需求了。
从“物质”到“精神”的消费变化逐渐明显,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品牌。
相对应地,散装的、无品牌的茶叶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消费者对茶叶从地域、品类的认识在逐渐过渡到对品牌的认识,更加注重包装档次、服务、店面风格、品牌管理等方面。
这也促使茶行业不断进行新一轮的更新换代,经过一番番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从而筛选出更适合未来市场的经营者。
贵州茶学教育发展的历史透视与现状分析
贵州茶学教育发展的历史透视与现状分析作者:蒲应秋张源源来源:《教育文化论坛》2019年第04期摘;要:贵州茶学教育肇始于晚清末年,发展于民国时期,繁荣于改革开放以后。
贵州茶学萌芽期,茶学教育以农林学堂为依托,依附相关学科实施教学;贵州茶学教育发展期,茶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茶学专业设置在中等农业职业学校;贵州茶学教育繁荣期,茶学学科体系和学科层次,都有了很大进步。
本文以贵州茶学教育发展历史为线索,总结了贵州茶学教育每个阶段的特点,分析了当前贵州茶学教育的现状,提出了贵州茶学教育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贵州; 茶学;教育;历史与现状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4-0026-07DOI:10.15958/ki.jywhlt.2019.04.005Abstract:The tea science education of Guizhou start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developed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flourished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Guizhou tea science, its education was based o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hools and attached to the teaching of relevant subjects. In the period of its development the tea science became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and its discipline setting was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in the flourishing period of the Guizhou tea science education, there has been great progress in its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academic level. This paper, taking the history of tea science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Guizhou as the clue,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 of tea science education in Guizhou,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tea science education in Guizhou and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path of tea science education in Guizhou.Key words:Guizhou; tea science; education; history and the status quo茶产业是一个综合产业,涉及众多行业,集农业、工业、商业为一体。
贵州茶叶历史
贵州茶叶历史茶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喜爱的饮品,而贵州作为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拥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茶叶历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索贵州茶叶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一、古代贵州茶叶的起源贵州地处南方,气候湿润,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
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朝时期,贵州就已有人开始种植茶树,并制作茶叶。
当时的贵州茶叶主要是以普洱茶为主,且主要是为了供给皇室和贵族品尝。
然而,这一时期的贵州茶叶产量并不大,主要还是以滇池一带的茶叶为主流。
贵州茶叶在当时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茶叶品种和制作工艺。
二、明清时期的贵州茶叶繁荣到了明清时期,贵州茶叶开始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
在明代末年,贵州开始逐渐成为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同时制作工艺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一时期,贵州的乌龙茶和绿茶开始逐渐兴起,成为了当地茶农的重要种植和销售茶叶品种。
特别是修文茶、赤水茶、鱼泉茶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到了清代,贵州茶叶的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茶叶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当时,贵州茶叶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易商品,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茶叶文化的传承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现代贵州茶叶的发展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大,贵州茶叶在近几十年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茶叶产量不断提高,茶叶品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现如今,贵州的茶叶品类丰富多样,包括乌龙茶、绿茶、红茶、黑茶等各种类型。
其中,贵州特产的鸟舌茶和毛尖茶是非常有名的品种。
这些茶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另外,贵州的一些茶叶产区也成为了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品尝和购买当地的茶叶。
一些茶叶文化节日和活动也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茶叶爱好者。
总结:贵州茶叶作为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拥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茶叶历史。
从古代的普洱茶到明清时期的乌龙茶和绿茶,再到现代的各种茶叶品种,贵州茶叶经历了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贵州茶园氮磷钾养分限量标准》编制说明
《贵州茶园氮磷钾养分限量标准》编制说明(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前言茶叶是贵州的四大名片之一,2017年全省茶园面积717万亩、投产茶园525万亩,产量32.7万吨;加工企业(合作社)4149家,综合产值567.8亿元;带动贫困人口49.85万人,脱贫人口16.11万人,涉茶人员年均收入8840元,涉茶贫困户人均增收2400元,茶产业成为我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主导产业。
但我省茶产业生产上存在着茶园规模大、产量低,茶园生产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茶叶利用程度不高,名优茶为主、茶树资源浪费,茶叶下树率低、产出效率不高等问题。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的三大营养元素,合理的化学肥料施用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但目前对茶树养分需求规律尚不完全清楚,茶园肥料施肥用量随意性较大,缺乏推荐施肥方法和限量标准成为制约我省茶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
因此,为实现将我省建成国内面积第一、产量第一、质量安全第一的茶叶原料基地,迫切需要建立符合我省茶产业实际的《贵州茶园氮磷钾养分限量标准》,以顺应自然规律,通过最严格的管控,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摆在优先位置,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保护和节约促持续利用,降低资源利用强度,保持我省茶园良好生态环境。
一、任务的由来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提出,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经济作物养分推荐方法与限量标准”(2016YFD0200102)资助,由省质监局《贵州省质监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批准立项,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起草制定。
二、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及人员表2-1 《贵州茶园氮磷钾养分限量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及人员一览表三、本标准起草过程本标准的研究及编制期限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限12个月,分5个阶段开展:(1)资料收集整理阶段2018年1月~2018年4月,组建标准起草小组,收集标准编制的背景材料和有关标准编制的参考、引用资料和试验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贵州省茶叶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首先 , 代表 贵州 省茶 叶学 会对 各位 领导 、 宾 我 来
的光临表 示 感谢 !对 各位代 表 的到来 表示 欢迎 !感
谢 各成 员单 位为本 次会 议 召开 所做 的卓 有成 效 的工 作 !感 谢各 位工作 人 员 为本次 会议 召开 所付 出 的辛
贵州 茶 叶 2 1 . 9 3 : 3 0 1 3 ( ) 卜一
Gu z o a ih u Te
[ 文章编号]0 13 0 (0 1 1—0 50 0 ・2 1 0—6 12 1) 10 9 —0 70
贵 州省茶叶学会第 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副理 事 长 高 登 祥
21年 1 01 O月 1 4日
定仰 望 、 匀 毛尖茶 等地 方优 良群体 种 , 都 推广无 性系 育 苗 技术 , 密植 免 耕技 术 , 理 采 摘 技 术 等 , 全 省 合 使 种 茶效益 明显 提升 , 目前止 , 到 全省无 性 系茶苗 移栽 面 积 占新 建茶 园 2 0万 亩 的 比重 达 8 , 2 0 出现 了三 个跨 越 , 即无 性系育 苗基 地快 速增 加 , 性系茶 苗 的 无
1 开 展 的 主 要 工 作
1 1 学 会组 织进 一步 扩大 , 会工作 有序 开展 . 学 到 目前 止 , 学会 现 有 会 员 人数 1 1 8 3名 , 上 届 为 末 的 36 . 3倍 , 际增 加 1 0 实 3 0多名 会 员 。会 员 由原 来 的科 研 、 教学 、 业 单 位 、 型 国 有企 业 拓 展 到 集 事 大
技 术 研究 与产业 化示 范 、 茶树 组合 密植 等 重大项 目、 攻 关 项 目、 成果 转化 项 目、 验 研 究 项 目、 业 化 服 试 产
贵州茶叶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意义研究
贵州茶叶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意义研究贵州作为中国茶叶产业的重要基地,茶叶产业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茶叶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探讨贵州茶叶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意义。
一、茶叶产业对于贵州经济的重要性茶叶产业是贵州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贵州省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茶叶产业在贵州省的地方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茶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相关的产业链发展,包括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给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从贵州茶叶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2019年贵州茶叶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近200亿元,茶叶产品出口额达到了3.5亿美元,茶叶产业已经成为贵州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在茶叶产业的带动下,相关的物流、加工、销售等行业也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二、茶叶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1. 就业机会茶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就业机会,包括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
据统计,贵州茶叶产业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超过30万个,还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就业,例如茶叶加工厂、包装厂、物流公司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工作机会,降低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2. 农民收入增加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贫困地区的农民增收。
茶叶种植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农民通过种植、采摘茶叶,可以获得丰厚的收入。
在茶叶产业的带动下,贵州省的许多贫困地区农民通过种植茶叶脱贫致富,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地方财政收入增加茶叶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政府带来了丰厚的税收收入。
茶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地方税收的来源,为当地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财政收入,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贵州茶叶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1. 茶叶品牌的打造贵州茶叶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茶叶的品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了提升贵州茶叶的品牌知名度,当地政府和企业正着力打造贵州茶叶的品牌形象,通过开展营销活动、参与国际展会等方式,提升贵州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贵州茶叶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贵州茶叶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贵州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和加工基地之一,茶叶加工业是贵州农业
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贵州茶叶加工业的现状和发展思路如下:一、现状1.茶叶品种丰富:贵州茶叶品种繁多,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
黑茶、白茶等多个品种。
2.加工技术落后:贵州茶叶加工技术相对落后,
缺乏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导致茶叶品质不稳定,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3.品牌建设不足:贵州茶叶缺乏知名品牌,品牌建设不足,导致市场营销
能力不强。
4.产业链不完善:贵州茶叶产业链不完善,从茶叶种植到加工、销售环节缺乏协同,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
二、发展思路1.提高加
工技术水平:加强技术研发,引进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茶叶品
质和市场竞争力。
2.建设知名品牌: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知名品牌,提高
市场营销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3.完善产业链:加强茶叶产业链建设,从茶
叶种植到加工、销售环节协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4.推进茶
旅融合:发挥贵州茶叶的旅游资源优势,推进茶旅融合,提高茶叶产业的
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总之,贵州茶叶加工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品质
和市场竞争力,建设知名品牌,完善产业链,推进茶旅融合,实现茶叶产
业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茶产业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探究
Vol.56,No.05. 2022 124作者简介:林晓筱(1990- ),女,侗族,贵州榕江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土地生态与旅游规划。
125园森林覆盖率较高,森林自然资源对保护茶园及茶园周围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是绿色有机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贵州因为具有适宜的土壤类型,使得绿茶中的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
(2)质量安全优势。
贵州在全国率先提出茶园禁止使用草甘膦和水溶性农药,全省茶园禁用农药参照欧盟标准和日本禁限农药标准,在国家禁用60种农药的基础上提高到128种。
(3)种植覆盖面广、产量较高。
全省茶叶种植区域覆盖较广,88个县(市、区、特区)中涉及茶叶种植县78个。
茶叶品种覆盖我国主产的绿茶、红茶、青茶、黑茶和白茶五大类,且品质优良。
2019年贵州省干毛茶总产值和总产量分列全国第一和第五。
2.2 劣势W(Weaknesses)(1)机械化、规模化水平较低。
贵州高原、丘陵、山地地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
受制于较为严酷的地貌条件,贵州茶叶种植机械化水平普遍较低,种植、采摘成本较高,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益。
(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理念落后。
部分地区茶叶种植与加工技术还处在相对粗放的阶段,茶青浪费较大。
(3)品牌化程度不高。
贵州茶品牌建设进度较慢,品牌影响力、知名度与国内其他茶叶主产区的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竞争力普遍较弱。
2.3 机会O(Opportunities)(1)政策机会。
茶产业已成为贵州农业的第一大产业,自200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先后出台多个文件与规划积极推动茶产业发展,使得贵州茶产业拥有较好的政策机会。
(2)出口市场需求较大。
贵州绿茶出口全国占比最大,茶叶质量较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迎合了当今世界追求健康养生的主流需求。
(3)互联网营销机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茶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为贵州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贵州铜仁梵净山地区绿茶的产地溯源
贵州铜仁梵净山地区绿茶的产地溯源张明露1,黄聪薇2,黎礼科1,肖一璇3,余海游3,赵泰然4,尹杰1,*(1.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08;3.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贵阳550025;4.贵州省铜仁市农业农村局,贵州铜仁554300)摘 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测定贵州省铜仁市4 个产茶县42 个绿茶样品中31 种微量元素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对各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逐步线性判别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不同产区绿茶构建分类模型。
结果表明,不同产区之间茶叶样品中Co、Mo、Ag、Cd、Zn、Al、Y、Nd、Sc、Pr、Gd、Sm、Dy、Er、Yb、Ho、Tb、Tm和Lu 元素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茶树富集过程中,部分元素之间存在相互协同或者拮抗的关系;OPLS-DA模型分类效果最佳,正确判别率为92.86%。
本研究表明,基于茶叶元素含量构建的多元统计分类模型可有效区分邻近产地不同区域的茶叶样品,为茶叶质量安全生产追溯提供一定的方法支持。
关键词:绿茶;微量元素;多元统计;产地溯源Geographical Origin Traceability of Green Tea from Fanjing Mountain Area, Tongren, GuizhouZHANG Minglu1, HUANG Congwei2, LI Like1, XIAO Yixuan3, YU Haiyou3, ZHAO Tairan4, YIN Jie1,*(1. College of Tea Science,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2. Laboratory of Quality an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of Tea Product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08, China;3.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550025, China;4. Tongren Municipal Bureau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Guizhou Province, Tongren 554300, China)Abstract: The contents of 31 trace elements in 42 green tea samples collected from four tea-producing counties in Tongren city, Guizhou province were determin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se elements was analyzed.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stepwise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S-LDA) and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 were used to develop classification models for the tea samples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 origi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s of Co, Mo, Ag, Cd, Zn, Al, Y, Nd, Sc, Pr, Gd, Sm, Dy, Er, Yb, Ho, Tb, Tm and Lu in tea sampl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P < 0.05). There was a synergistic correlation between some of the elements, while others showed an antagonistic correlation between each other. The OPLS-DA model displayed the best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with a correct discrimination rate of 92.86%.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model based on trace elements contents could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tea samples from neighboring producing areas, which will be useful for tea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in the tea industry.Keywords: green tea; trace elements;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geographical origin traceabilityDOI:10.7506/spkx1002-6630-20200401-003中图分类号:TS2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21)08-0299-06引文格式:张明露, 黄聪薇, 黎礼科, 等. 贵州铜仁梵净山地区绿茶的产地溯源[J]. 食品科学, 2021, 42(8): 299-304. DOI:10.7506/ spkx1002-6630-20200401-003. 收稿日期:2020-04-01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18]094);省科技厅攻关项目(黔科合KY字[2008]023)第一作者简介:张明露(1990—)(ORCID: 0000-0002-9090-7284),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茶叶加工与质量控制。
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第58卷 第2期 广 东 蚕 业 V ol.58,No.02 2024年2月GUANGDONG CANYE Feb . 202418DOI :10.3969/j .issn .2095-1205.2024.02.06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杨 婷(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摘 要 农业现代化是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
文章从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4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对贵州省2010—2021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
结果显示:2010—2021年,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但增速有所下降;2010—2017年,贵州省农业发展水平高于其余3个一级指标,2018年,农业生产效率水平首次超过农业发展水平;2010—2021年,贵州省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的年均增速依次下降。
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种植特色农产品,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强农业生态教育和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民族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发展等建议,以期助推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熵权法;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4)02-18-03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支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路径[2]。
农业现代化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为传统农业赋能,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专业化,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高产和绿色,最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3]。
西南民族山区是国家整体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版图之一[4],贵州省是西南民族山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典型代表。
黔茶现状与名优茶开发牟杰课件
黔茶现状与名优茶开发牟杰课件
六大类茶的品质特征
茶类 绿茶 黄茶 黑茶 白茶
青茶 红茶
特征工序
品质特征
主要品种
杀青
清汤绿叶
炒青、烘青、 晒青、蒸青
闷黄
黄汤黄叶
君山银针、 蒙顶黄芽
渥堆
色泽油黑 汤色红浓
普洱茶、六堡茶、 茯砖茶、米砖茶
萎凋
满披白毫 汤色浅淡
白毫银针、白牡丹、 贡眉、寿眉
做青 (摇青)
青蒂绿叶红镶边
适中采:是当前红绿茶最普遍的采摘标准。当新梢伸长到 一定程度,采下1芽2、3叶或细嫩的对夹叶。产量高,品 质较优,经济效益较高。
成熟采:是我国特种茶所采用的采摘标准。如青茶:采摘 已形成驻芽的1芽3~4叶。黑茶:新梢成熟,基部已木质 化,呈红棕色时才采摘。
黔茶现状与名优茶开发杰课件
名优绿茶 芽、1芽1叶初展或1芽2叶初展,
黔茶现状与名优茶开发牟杰课件
茶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
黔茶现状与名优茶开发牟杰课件
(一)幼苗期
指从茶子萌发到茶苗出 土,第一次生长休止时为止。 这段时间,大约历时4~8个 月。 营养特点:
扦插苗在生根以前主要 依靠茎、叶中贮藏的营养物 质。
生根后根系吸收水分、 矿质营养。 管理重点:
位于我国西南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 架,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包括贵州,四川,云南。大部属亚热带 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气温较高,阴雨天和雾日多。属适宜区,品种资源丰 富,以大叶种为主。该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原产地,以发展红茶、绿茶 和边销茶为主。名茶有滇红、云南沱茶等。
贵州茶叶发展现状
贵州茶叶发展现状贵州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和丰富的茶文化底蕴。
目前,贵州茶叶的发展状况积极向好,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和突破。
首先,贵州茶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贵州是一个山区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
近年来,贵州茶园的面积不断扩大,茶叶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目前贵州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0万亩,成为贵州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其次,贵州茶叶的品质逐渐提升。
贵州以乌龙茶和绿茶为主要品种,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特点,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贵州茶叶产品在加强品质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独特的工艺技术以及高质量的茶树品种选择,贵州茶叶的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再次,贵州茶叶的市场发展日益壮大。
贵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茶文化底蕴,茶叶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贵州茶叶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叶交易会等活动,积极推广贵州茶叶文化,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
同时,贵州茶叶还积极开拓国内外的市场,通过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拓宽,使贵州茶叶的销售渠道更加畅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最后,贵州茶叶产业逐渐实现产业化发展。
贵州茶叶产业链条逐渐完善,茶叶的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得到了有效整合和管理。
同时,贵州各级政府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不断推进茶叶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
例如,贵州大方县茶叶产业示范区建设,为贵州茶叶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总之,贵州茶叶的发展现状积极向好,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贵州茶叶产业将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茶叶产业的附加值和品牌效应,实现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象山金三角·中央实验茶场那些事
贵州茶叶 2018,46(2):46 ~48GuizhouTea象山金三角•中央实验茶场那些事张其生(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湄潭564100)象山,在抗日战争之前是宁静的贵州小县城湄 潭近郊的极平常的荒坡,又名打鼓坡,坡上有零星茶 园,但不成片不成行,是数千城里人坟葬之地。
1939 年10月,民国政府经济部责成中央农业实验所(以下简称中农所)和中国茶叶公司(以下简称中茶公 司)派遣王涛、张天福、李联标、朱源林等专家最后 调查选定湄潭,开始筹建中央实验茶场,1940年在 首任场长刘淦芝和技术室主任李联标领导下,开始 规划勘查垦植种茶,象山就很快成名。
中央实验茶 场自1939年筹建至湄潭解放由贵州省接收军管,时 间长达11年之久,正式拉开了中国现代茶业的帷 幕,相比当时隶属财政委员会由吴觉农先生领导的 武夷茶叶研究所(1942 -1945年)办得早、办得久,铸成了中国战时“西有湄潭,东有武夷”的茶叶科学 研究与生产示范格局。
建国后,中央实验茶场改制辖属贵州省农业厅,先后改名为贵州省湄潭桐茶实验场、实验茶场、茶叶 试验站、茶叶科学研究所,直到1973年茶园面积已 扩至近万亩,出口任务重,所场才彻底分开,茶叶科 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省茶研所)为省事业单位,湄潭 茶场属省企业编制,若把中央实验茶场(旧址万寿 宫)、省茶研所(实验楼)、湄潭茶场(办公楼)三处联 结起来,就恰恰是个等边三角形,这三角就了不起 了,它对近现代中国乃至世界茶业所做出的杰出贡 献,就成为闪亮的象山金三角文化。
新中国成立78 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同样,象山金三角也不断发展壮大,衍生出许许多多茶的故事。
可以说,笔者与象山有特殊缘份,在象山脚下的 茶研所已工作生活了 60年,上海生吾,湄潭养吾,象 山给吾智慧,陪吾一起成长,步入耄耋之年,幸运入 住太阳城最高处,每天守望象山,在阳光明媚的凉台 上,躺在舒坦的竹摇椅上,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正对面就是赫赫有名的象山啊,像一尊千万年宁静 沉睡的绿色巨象,屹然不动,见到美丽的象山茶博 园,整洁的小区,碧绿生清的湄江河,还有那世上最 高最大的茶壶。
贵州茶文化的发展现状
贵州茶文化的发展现状一、引言贵州是中国的一个茶叶产区,也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随着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贵州茶文化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现状分析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来探讨贵州茶文化的发展现状。
二、历史背景贵州地处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茶树生长。
早在唐代,贵州就开始种植茶树,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茶工艺。
明清时期,贵州的毛尖茶和碧螺春茶以其优良品质闻名于世。
此外,贵州还有一些特色饮品如苗族酸汤水和侗族油茶等。
三、现状分析1. 贵州茶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理念普及,人们对高品质的茶叶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政府对农业产业扶持力度加大,使得贵州的茶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贵州茶叶产量达到18.5万吨,产值达到114亿元。
2. 贵州茶文化旅游日渐兴盛贵州是一个山水秀美的旅游胜地,也是中国的多民族聚居区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贵州茶文化旅游日渐兴盛。
例如,贵阳市花溪区有着“中国茶都”之称,每年都会举办“中国国际茶博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茶商和爱好者前来参观交流。
3. 贵州茶文化创意产品丰富多样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贵州茶文化创意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例如,“花溪碧螺春”、“黔北毛尖”等品牌已经成为了贵州特色产品,并被广泛应用于礼品、餐饮等领域。
此外,一些创意产品如“茶道表演”、“侗族油茶体验”等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四、未来展望1. 加强品牌建设贵州的茶叶品牌建设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和知名度。
政府可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推广。
2. 发展茶文化旅游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多元文化,可以通过发展茶文化旅游来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可以引导企业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打造一些特色景点和线路。
3. 推广健康饮茶理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理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推广健康饮茶理念,让更多人了解到贵州优质的茶叶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 果较好 ,一 次杀青 叶水 分多 ,茶 叶 内含 物质 变 化 大 ,在 揉捻 过程 中不 易成形 ,三次 、四次杀 青 叶 ,叶 片单薄 ,揉捻 时不 易成形 ,多次 连续 杀青成 本 也高 。 4.1.2 应 用微 波 杀青技 术
6CW一6E型微波 杀 青 机 ,在 参 数 设 置合 适 的情 况 下 ,杀 青效果 无论 是在 保持 茶鲜 叶原有 的形 状 ,还 是 在色泽 、香气 等 方 面都 明显 优 于手 工 杀 青 和滚 筒 杀青 。但 该 型号设 备不适 合表 面水 含量加 大 的茶鲜 叶的杀 青处理 。在 辐 射强 度 为 6 Kw工 作 状 态 下 的 杀 青效果 优 于 4 KW 工 作 状 态 下 的杀 青 效 果 。在 6 Kw状态 下 ,传 速 为 350~400转 /分 时 ,杀青 效 果 最好 ,稳 定性较 好 ;传 450转/分 时 ,杀青 叶基本 能杀 透 ,但稳 定性要 少差 一些 ,可能 与茶 鲜 叶本 身 的一些 特点 有 关 ;传速 500转 /分 时 ,杀 青 叶基 本 不 能被 杀 透 。在 4 KW 状 态 下 ,传 速 为 150 转/分 和 250转 /分时 ,杀青 叶基 本都 能被 杀 透 ,程 度 稍偏 轻 。 毛尖 茶感 官审 评 结 果 表 明 ,6 KW 状 态 下 杀 青 效 果 较好 的样 品 ,感 官 品质 也 较 好 。但 扁 形 茶 和重 复 试 验感 官审评 结 果 表 明 ,4 KW 状 态 下 杀 青 效 果 虽 然
贵州 茶 叶 2016,44(1):1~ 3
G uizhou Tea
圈
贵 州 茶 叶 科 技 发 展 报 告 (2010年 -2015年 )(二 )
郑 文佳 ,刘 声传 ,潘 科 ,孟 泽 洪 ,杨 文 ,陈 娟 ,周 玉 锋
(贵 州 省 茶 叶 研 究 所 ,贵 州 贵 阳 550006)
脱毫 的时 间 ,两 次试 验 都 已验 证 是 在 2O min 30 min,因此 ,得 出瓶式 滚 筒炒 干机 的合 理 提香 时 间 应在 20 min范 围 ,多 用 机 在 30 min范 围 。试 验 表 明 :瓶 式 滚 筒 炒 干 机 提 香 的 叶 温 最 高 时 在 90~ 100℃ ;多用 机 叶温 最 高 时在 80~89℃。瓶 式 滚 筒 炒干 机最 高时 在 140~160℃ ;多用 机最 高 时在 95~ 105℃ 。提香 时 间 ,瓶 式滚 筒炒 干机 在 10 min范 围 多用机 在 17 min范 围。从试 验 茶 的总体 品质 来 看 ,
不 是太 好 ,但 干茶样 的感 官 品质 却 比 6 Kw 状 态 下 杀青效 果好 的干茶样 的感 官 品质好 。具 体原 因需要 做 进一 步 的研究 。 4.1.3 应 用 微 波 一 远 红 外 辅 助 杀 青
微 波 +远红 外辅 助杀 青处 理 的杀青 叶含 水量 比 不 加远 红外 处理 的样 品 的 高 ,可 能是 造 成 千茶 样 品 有 暗条 的原 因 。在 4KW 微波 辐射 强度 下 ,传 速 150 转 /分 时 ,加 远红 外 辅 助 杀 青 的效 果 较 好 ,在 6 KW 微 波辐 射强 度 下 ,加 远 红外 辅 助 杀 青 ,随 传 速 的 增 加 ,杀青 效果 反 而变差 ,说 明微 波 +远红 外辅 助杀 青 在 低微 波辐 射强 度 ,低 传 速情况 下 ,杀青 效果 较好 。 4.1.4 机 采 特等 茶青及 加 工
贵 州 茶 叶
两 机在 生 产 中都是 比较 适用 的。但 我们 主张 脱毫 提 捻 、干燥 技 术参 数 ,形 成 了 1套 技 术 规程 ,条 形 红 茶
4 茶 叶 加 工 研 究
4.1 现 状 近年 来 ,贵 州茶 产业快 速发 展 ,贵州许 多茶 叶加
工企业 得 到大 幅度 提 升 ,一些 局 部 茶 区加 工 的装 备 水平 、清 洁化水平 以及 产 品包 装 能 力 等 步入 全 国 中 高等水 平 。随着 项 目研 究 的成 功提炼 和成 品 茶 的批 量加 工 ,表 明贵 州茶 叶加 工 已成 功 地 完 成 了 对先进 技术 的引 进集 成 ,项 目的实施 保 障 了贵 州 茶 叶加工 技术 的 自主创 新 和 升 级换 代 ,加 速 了贵 州 茶 叶全 面进入 清洁 化机械 化加 工 的新 时代 。 4.1.1 提 出滚 筒连 续二 次杀 青技 术
[收稿 日期] 2015—12—09 [作者简介] 郑文 佳(1969一 ),男 ,研究员 ,主要从事茶叶加工 。E-mail we ̄ia—zheng@126.com *通 讯 作 者 :周 玉锋 (1971一 ),男 ,博 士 ,研 究 员 ,主 要 从 事 茶 叶 病 虫 害 保 护 。E—mail:24381343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