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搞定物质的量及其计算
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基础知识】一、物质的量 符号:n1、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长度、质量、时间、物质的量等)2、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 。
即表示物质所含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多少。
3、物质的量的单位: 符号:mol4、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因此,1mol 任何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相等。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 符号:N A1、1mol 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通常使用 mol -这个近似值。
例:1molCO 2在任何情况下,都含有N A 个CO 2分子,约为6.02×1023个。
2、物质的量(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粒子数(N )三者的关系:n= A N N三、摩尔质量 符号:M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即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
2、单位:g/mol 或kg/mol3、物质的量(n )、物质的质量(m )、物质的摩尔质量(M )之间的关系如下:M=nm 例:1molCO 2的质量为44g ,CO 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四、气体摩尔体积 符号:Vm1、表示: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2、单位:常用的是:L/mol3、定义式: Vm= nV ( 即 n=V / V m );该关系式只适用于气体。
V m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L/mol ),V ——气体的体积(单位常取:L ), n ——气体的物质的量(单位:mol )4、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 L/mol 。
不在标准状况时,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为22.4 L/mol 。
5、用到22.4 L/mol 时一定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标准状况;②气体。
五、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
2.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阿伏加德罗常数这类题的解法:① 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 、25℃时等。
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三种常用方法
2019版高三一轮
角度二
关系式法在滴定计算中的应用
3.(2015· 全国Ⅰ卷,节选)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 m g,将其置于过量 的 FeCl3 溶液中, 待样品完全溶解后, 加入适量稀硫酸, 用 a mol· L 1 的 K2Cr2O7
- - 3+ 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 K2Cr2O7 溶液 b mL,反应中 Cr2O2 被还原为 Cr 。样 7
+ -
故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25 mol×56 g· mol-1 ×100%=56%。 25.0 g
返回导航
2019版高三一轮
10 g-3.6 g (2)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n(Cu)= -1 =0.1 mol, 64 g· mol 2Fe3 2 n(Fe3+)
+
+
Cu===2Fe2 +Cu2
返回导航
2019版高三一轮
[ 对点训练] 1.某种矿石中铁元素以氧化物 FemOn 形式存在,现进行如下实验:将少量铁矿 石样品粉碎,称取 25.0 g 样品于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充分溶解,并不断加热、 搅拌,滤去不溶物。向所得滤液中加入 10.0 g 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干燥得剩余固体 3.6 g。剩下滤液用浓度为 2 mol· L-1 的酸性 KMnO4 滴定,至 终点时消耗 KMnO4 溶液体积为 25.0 mL。
第
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专项突破
(一)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三种常用方法
2019版高三一轮
(对应学生用书第 12 页)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比例式法
1.化学方程式中的比例关系 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中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之比=反应中各气体的体积之比(同温同压)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化学反应通常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表示了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平衡状态下的化学方程式要求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守恒原理。
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物质的量来推算其他未知物质的量,并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2.反应物的计算已知化学方程式中部分物质的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推算出其他未知物质的量。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给定物质的量计算其他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可以通过给定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其他物质的量。
(2)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一些反应中,反应物的摩尔比和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可能不完全一致。
通过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可以利用反应物的比例关系计算其他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3)反应限量的计算:在反应中,如果将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过量给定,而另一个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未知,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关系以及反应物A和B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反应限量。
3.产物的计算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推算出反应产物的物质的量。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反应的理论产率:根据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利用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理论产物的物质的量。
理论产率是指在理想条件下,按照摩尔比例关系计算得到的产物的最大产量。
(2)反应的实际产率:实际产率是指在实验中实际得到的产物的量。
通过实验中测得的实际产物的量,可以计算出反应的实际产率。
(3)反应的副产物:在一些反应中,除了主要产物之外,还可以产生一些副产物。
通过已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可以计算出这些副产物的物质的量。
除了以上常用的计算方法,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反应物的单位转换: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通常使用摩尔(mol)作为单位,而实验中常常使用克(g)作为单位。
化学物质的量解题技巧
化学物质的量解题技巧
解题时,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技巧来计算化学物质的量:
1. 根据给定的质量求物质的量:首先根据给定的质量,利用元素的摩尔质量和质量的单位换算,计算出物质的摩尔质量。
然后用给定的质量除以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得到物质的摩尔数。
2. 根据给定的物质的量求质量:首先根据给定的物质的量,利用元素的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的单位换算,计算出物质的质量。
然后用给定的物质的量乘以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得到物质的质量。
3. 根据给定的容积和浓度求物质的量:首先根据给定的容积和浓度,利用浓度的定义计算出溶液中所含物质的质量。
然后根据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的关系,计算出物质的摩尔数。
4. 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的配比关系求物质的量: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配比关系,可以计算出物质的物质的量。
例如,当反应方程式中给出了化学计量系数时,可以根据化学计量系数的比例关系来计算物质的物质的量。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单位换算和计算中的精度问题。
另外,还要注意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和物质的摩尔质量的准确性。
物质的量三个公式
物质的量三个公式物质的量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物质中所含有的化学实体的数量。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变化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需要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三个与物质的量相关的公式。
1. 摩尔质量公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其分子量相等。
分子量是指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因此,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分子量计算得出。
摩尔质量公式如下:摩尔质量 = 分子量例如,氧气的分子量为32 g/mol,因此氧气的摩尔质量也为32 g/mol。
2. 摩尔浓度公式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单位体积的物质的量。
摩尔浓度可以通过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计算得出。
摩尔浓度公式如下:摩尔浓度 = 物质的量 / 溶液的体积例如,如果有0.1 mol的NaCl溶解在1 L的水中,那么NaCl的摩尔浓度为0.1 mol/L。
3.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公式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计算得出。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公式如下:物质的量 = 质量 / 摩尔质量例如,如果有10 g的NaCl参与反应,那么NaCl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NaCl的摩尔质量计算得出。
NaCl的摩尔质量为58.44 g/mol,因此NaCl的物质的量为0.171 mol。
物质的量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需要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本文介绍了三个与物质的量相关的公式,包括摩尔质量公式、摩尔浓度公式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公式。
通过掌握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变化。
【高一化学】学不会物质的量及其计算,你的化学基本就是咸鱼了
【高一化学】学不会物质的量及其计算,你的化学基本就是咸鱼了近来小编夜观天(群)象(聊),发现很多孩纸都被“物质的量”这个小妖精缠住了,这学习紧,任务重,落下可就不好了,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物质的量”及相关运算,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1.各物质量比较名称符号单位表示意义物质的量n mol 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阿伏伽德罗常数Nmol-112g C中的C原子的数目,定为1molA摩尔体积M g/mol 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气体摩尔体积Vm L/mol 1mol气体占据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c(B)mol/L 1L溶液中含某溶质B的物质的量多少质量分数w 无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数2.物理量之间的计算及其注意事项3. 比例关系和举例再说几句...4.方程式中的计算方法1:紧紧围绕物质的“物质的量”,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等于分子的数目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因此,可以将各物质的系数就当成理论的物质的量比例,再根据已知和所求,进行列式计算。
(思路清晰)具体步骤:(1)根据已知条件,转换为其物质的量(注意格式:公式,代数及单位,结果)。
(2)写正确方程式(化学/离子),标出已知物质与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理论)(3)写出已知物实际反应的物质的量,所求用n(物质)表示(注意用不足量计算)。
(4)列比例式,计算,再根据公式求其它质量或者体积或浓度,(5)检查,作答方法2:紧紧围绕物质的“物质的量”,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等于分子的数目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因此,可以将各物质的系数就当成理论的物质的量比例。
根据所求,将理论的物质的量换算为质量或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直接列比例式计算质量或体积。
(过程简单)具体步骤:(1)写正确方程式(化学/离子),标出已知物质与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体积(理论)(2)写出已知物质实际反应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体积,所求用n(物质)m(物质)、V(物质)表示。
物质的量三个公式
物质的量三个公式物质的量是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概念,它用来表示物质中分子或离子数量的多少。
本文将介绍物质的量三个公式,包括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和摩尔浓度。
第一个公式是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质量,它表示1摩尔物质所含有的质量。
它的单位是克/摩尔。
计算摩尔质量的公式为:M = m/n其中,M代表摩尔质量,m代表物质的质量,n代表物质的摩尔数。
例如,若有2摩尔的氧气,则其质量为32克(1摩尔氧气的质量为16克),计算公式如下:M = 32克/2摩尔 = 16克/摩尔第二个公式是摩尔体积。
摩尔体积是指1摩尔气体在标准温度下(0℃)所占据的体积。
它的单位是升/摩尔。
计算摩尔体积的公式为:Vm = V/n其中,Vm代表摩尔体积,V代表气体的体积,n代表气体的摩尔数。
例如,若有3摩尔的氢气在标准温度下所占的体积为66.6升,则其摩尔体积为22.2升/摩尔,计算公式如下:Vm = 66.6升/3摩尔 = 22.2升/摩尔第三个公式是摩尔浓度。
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有的摩尔数,它的单位是摩尔/升。
计算摩尔浓度的公式为:C = n/V其中,C代表摩尔浓度,n代表溶质的摩尔数,V代表溶液的体积。
例如,若有20克的NaOH完全溶解在500毫升的水中,则其摩尔浓度为0.5摩尔/升,计算公式如下:C = 1摩尔/40克× 20克/(0.5升× 1000毫升/升) = 0.5摩尔/升综上所述,物质的量三个公式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和摩尔浓度分别用来计算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和溶液的浓度。
熟练掌握这三个公式可以为化学实验和研究提供必要的帮助。
化学物质的量相关计算所有公式 知识点归纳
化学物质的量相关计算所有公式知识点归纳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简称摩。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N)(如:分子,原子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即n=N/NA。
物质的量相关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N/NA)2.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n=m/M)3.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4.c=1000mL/Lρ(密度) w / M5:物质的量(mol)=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6.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使用在稀释溶液时,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
7.c混·V混=c1·V1+c2·V2+……+cn·Vn(有多少种溶液混合n就为几)8.同温同压时V1/V2=n1/n2=N1/N2 正比同温同体积P1/P2=N1/N2=n1/n2 正比同压同物质的量V1/V2=T1/T2 正比同温同物质的量V1/V2=P2/P1 反比同体积同物质的量P1/P2=T1/T2 正比同温同压同体积m1/m2=Mr1/Mr2=M1/M2 正比同温同压同质量V1/V2=p1/p2=M2/M1 反比同温同体积同质量p1/p2=Mr1/Mr2=M2/M1 反比同温同压密度1/密度2=Mr1/Mr2=M1/M2 正比9.n、V、Vm、N、NA、m、M、c的关系n=m/M=N/NA=V/Vm=cVPS:V----体积p------压强T-----温度n ------物质的量N ----分子数Mr----相对分子质量M------摩尔质量m-----质量c------物质的量浓度9.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C=ρ·ω·1000/M其中,C: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ω:溶液的密度,(形式为质量分数,1)ρ:密度,(单位g/mL)M: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c=n/Vn(溶质的物质的量)=ω*m(溶液质量)/Mm(溶液质量)=ρ· Vm(溶液溶质的质量)=ω(质量分数)·ρ(密度)·V故,n(溶质的物质的量)=ω·ρ·V / Mc= n/V=(ω·ρ· V /M) / V=ω·ρ· V /M V=ω·ρ/M若密度ρ单位为1000kg/m^3(国际单位)=1 g/cm^3.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V1ρ1×ω1= V2ρ2×ω2 (溶质的质量守恒)C1V1=C2V2 (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有关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C3V3 =C1V1+C2V2 (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总和不变)。
物质的量的计算例题讲解
物质的量的计算例题讲解一、配平和化简二、速算方法三、列方程解四、注意事项1.物质的量浓度与摩尔质量的关系【例】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L,摩尔质量为18g/mol,计算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溶质的物质的量=10×18g/mol=0.6mol由于两边都乘了9,再看看右边,有水,则0.6×10=6mol,所以H的物质的量浓度= 0.6mol ×10=6mol/L故答案为: 6mol/L。
2.用公式求摩尔质量【例】 Mg是1mol质量,则1mol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0%g的元素,即1mol质量中含有0.8g的某元素。
求1mol该元素的质量。
解: 1mol=0.8g/mol=0.02mol该元素的质量=0.02mol×g=0.2g 这是根据以前学习过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与原子个数的关系式,求出的物质的量浓度,然后用该式就可以求出该元素的质量。
3.由摩尔质量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用“假设法”求物质的量浓度。
4.推导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公式推导公式: ①一种物质的质量;②一种物质的物质的量;③一种物质的体积;④一种物质的质量分数。
5.应用举例①测定空气中氧气的质量;②计算水中溶解物质的质量;③计算石灰石的质量分数等。
四、速算方法五、分析计算六、反思总结七、拓展提升水溶液中,可以利用化学计算器来进行相关的计算,让我们在使用计算器的同时,更好地掌握化学计算的方法,让化学变得轻松起来。
本节课重点内容是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质量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与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推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从理论上去分析和计算各种物质的量浓度与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还知道了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正确写出几种常见物质的摩尔质量的大小。
物质的量的计算技巧
物质的量的计算技巧
以下是 6 条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技巧:
1. 嘿,你知道吗,找对关键粒子就像找到了解题的钥匙!比如说计算氯化钠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那咱就抓住钠离子这个关键呀!就像走路找到了正确方向一样重要呢!
2. 哇塞,比例关系可得搞清楚呀!比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那可有着大用处呢!难道不是吗?这就好比搭积木,得找对每一块的位置呀!
3. 哎呀呀,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真是太妙啦!看到一个方程式,可不就像看到了一张藏宝图嘛!比如碳酸钙分解的方程式,通过它就能算出各种物质的量啦。
4. 嘿,可别小瞧了单位换算哦,这可不能马虎,就像上战场前要检查好装备一样!从克换算到摩尔,这一步可得走稳啦,不然后面可就全错啦!
5. 哇哦,把复杂的混合物拆分开来计算呀,这可是高手的技巧呢!就像把一团乱麻慢慢理清楚一样,可有意思啦!比如计算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这样是不是超厉害的?
6. 哈哈,多做几道题练练手,感觉就来啦!就像学骑自行车,多骑几次就熟练了嘛!熟悉了这些计算技巧,还怕搞不定物质的量的计算吗?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技巧,物质的量的计算就不再是难题啦!大家加油呀!。
物质的量及其相关计算
-
C.常温下 32g 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共含有 2NA 个氧原子(氧的相对原子质量:16) D.100mL0.1mol·L-1 醋酸溶液含有的分子总数一定小于 0.01NA 4.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L 0.1 mol·L-1 碳酸钠溶液中的阴离子总数为 0.1NA
ф 为体积分数。
【例题解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物 22.4L,则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8 B. 标准状况下,1L 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 NA 22 .4 C. 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 1molH2 时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D. 常温常压下,1mol 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 4NA 2、在一定条件下,有 aLO2 和 O3 的混合气体,当其中的 O3 全部转化为 O2 时,体积变为 1.2aL,求 原混合气中 O2 和 O3 的质量百分含量。
2业
3/nmolN2 和 nmol14CO 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 B. 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 C. 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 D. 分子数相等 4、常温常压下,某容器真空时质量为 201.0g,当它盛满甲烷时质量为 203.4g,而盛满某气体 Y 时质 量为 205.5g,则 Y 气体可能是 ( ) A. 氧气 B. 氮气 C. 乙烷 D. 一氧化氮 5、同温同压下,1 体积氮气和 3 体积氢气化合生成 2 体积氨气。已知氮气和氢气都由最简单分子构 成,推断它们都是双原子分子和氨的化学式的主要依据是 ( ) ①阿伏加德罗定律;②质量守恒定律;③原子或分子数只能为整数;④化合价规则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将空气与 CO2 按 5:1 体积比混合,跟足量的赤热的焦炭充分反应,若反应前后温度相同,则在所 得 气 体 中 , CO 的 体 积 百 分 含 量 为 ( 假 设 空 气 中 氮 、 氧 体 积 比 为 4:1 , 其 它 成 分 可 忽 略 不 计 ) ( ) A. 29% B. 43% C. 50% D. 100% 7、设 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 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NA B.1L0.1mol· L-1 乙酸溶液中 H 数为 0.1NA
物质的量及计算
物质的量及计算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基础知识】一、物质的量符号:n1、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长度、质量、时间、物质的量等)2、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
即表示物质所含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多少。
3、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4、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因此,1mol任何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相等。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1、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通常使用mol-这个近似值。
例:1molCO2在任何情况下,都含有NA个CO2分子,约为×1023个。
三、摩尔质量符号:M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即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2、单位:g/mol或kg/mol例:1molCO2的质量为44g,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四、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1、表示: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2、单位:常用的是:L/molV——气体摩尔体积(单位:L/mol),V——气体的体积(单位常取:L),mn——气体的物质的量(单位:mol)4、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L/mol。
不在标准状况时,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为mol。
5、用到mol时一定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标准状况;②气体。
五、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
2.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阿伏加德罗常数这类题的解法: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O、乙醇等。
如H2③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的分子。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物质的量是一个物质的基本属性,反映了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目。
在化学和物理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物质的量,以便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的变化。
为了计算物质的量,我们使用了量的计算公式,其中最常用的是摩尔(mol)的计量单位。
本文将探讨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背景知识在开始讨论物质的量的计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1.1 原子和分子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最小的化学性质。
若干个原子的集合形成分子,例如氢气(H2)是由两个氢原子组成的分子。
1.2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中的一摩尔单位(约6.022×10^23个)粒子(原子或分子)的质量。
例如,氢气(H2)的摩尔质量为2g/mol,氧气(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
2.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物质的量(n)可以通过质量(m)与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n = m / M其中,n表示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 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可以是克或其他质量单位), M表示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摩尔)。
3. 应用示例下面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3.1 计算质量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假设我们有一定量的氢气,其质量为4克,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物质的量来了解其中含有多少个氢气分子。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氢气的摩尔质量为2g/mol。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n = m / M将已知的质量值和摩尔质量代入公式中:n = 4g / 2g/mol = 2mol因此,该氢气样品中含有2摩尔的氢气分子。
3.2 计算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在正常的实验条件下,当温度和压力恒定时,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这可以通过理想气体方程(PV = nRT)来计算,其中P 表示压力,V表示体积,n表示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单位为开尔文)。
假设我们有一定量的氧气,其体积为5升,温度为300K,我们可以计算其中的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n=m/M=V(g)/Vm=N/N A=c*V(aq)
式中n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m为物质质量,单位为g;
M为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1;
V(g)为气体体积,单位为L;
V m为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1;
N为粒子个数,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1;
c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1或者mol•mL-1;V(aq)为溶液体积,单位为L或mL;
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通常它是以单位体积里所含溶质B(B表示各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是一种重要的浓度表示法,符号c(B)。
常用单位为mol/L。
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公式为:
c(B)=n(B)/V(B表示各种溶质)
质量分数(w)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称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w=m(溶质)/m(溶液)(×100%)
密度的定义式:
=V
m
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kg/m3)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 1g/cm3=103 kg/m3
溶液稀释的有关公式:
C1(浓溶液)V1(浓溶液)=C2(稀溶液)V2(稀溶液)。
物质的量九个公式
物质的量九个公式一、摩尔质量公式摩尔质量公式是化学中最基础的公式之一,用于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中一个摩尔(即 6.02×10^23个分子或原子)的质量。
摩尔质量公式可以表示为:M = m/n其中,M表示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摩尔;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n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
二、物质的量与组成比例关系公式物质的量与组成比例关系公式用于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之间的关系。
该公式可以表示为:n = V/Vm其中,n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V表示气体的体积,单位为升;Vm表示气体的摩尔体积,单位为升/摩尔。
三、物质的量与气体分压关系公式物质的量与气体分压关系公式用于描述气体的分压与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该公式可以表示为:P = nRT/V其中,P表示气体的分压,单位为帕斯卡;n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R表示气体常数,约为8.314 J/(mol·K);T表示气体的温度,单位为开尔文;V表示气体的体积,单位为升。
四、物质的量与溶质浓度关系公式物质的量与溶质浓度关系公式用于描述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该公式可以表示为:n = cV其中,n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c表示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升;V表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升。
五、物质的量与溶解度关系公式物质的量与溶解度关系公式用于描述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该公式可以表示为:n = KsV其中,n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Ks表示溶解度常数,单位为摩尔/升;V表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升。
六、物质的量与电荷关系公式物质的量与电荷关系公式用于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与电荷之间的关系。
该公式可以表示为:n = Q/F其中,n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Q表示电荷,单位为库仑;F表示法拉第常数,约为96,485 C/mol。
七、物质的量与反应速率关系公式物质的量与反应速率关系公式用于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如何解决化学中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问题
而 同温 同压 下 , 相 同 , 推 出 : V 可 同温
同压 下 ,
≯: M i
意义 : 示 l l 何粒子的粒子数。 表 mo 任 它 是 一 个常 数 。 三 个量 可 换算 。 例 如 : mo H O中 含有 多 少个 H O? 2 l 解 析 : H 0 物 质 的 量 I求 }、 粒 子 数 由 1 {O
答 案 :4 8 4 。 L。
n
1 4溶质 的物 质的量浓 度的定义式 : = 常 C
nj N l
。 。
( 两种粒 子) 用单位 : o ・ o t lL 意 义 : 示 单 位 体 积 溶 液 里 所 含 溶 质 表 的 物 质 的 量 。 式 中 的量 可 换 算 。 V 可 ( ) V. 。 ,同 温 同 压 下 , 相 同 , 2由 .一 .n 。 例如 :lmo HCl l 配成 0. L盐 酸 , 5 其物 质的 量 浓 度 为 多 少 ? 推 出: I: V ; 1 解析 : 由溶 质 HCl 物 质 的 量 求 它 的 的 同温 同压下 , :_ ( 种气体 ) 一 两 物 质的 量 浓 度 。 ll ? 2
N。
N A
=
n是 四 , 、定 义 式 中 各 个 物 理 量 相
i { =
t \
互 t中 或 转『 心 的
。
N —N × 1 1 —6.2 × 1∞ [ x n l= .O 0 0 mo 0=12 4 =
×l
例 l若 1N : g 中含 有 X个分子 , 阿伏 则 伽 德 罗 常数 是 多 少 ? 分析 : i N , n做 媒 介 。 知 n求 由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招搞定物质的量及其计算
摘要: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物质观和微粒观,加之与物质的量相关的概念多且容易混淆和曲解其意,所以,物质的量及其计算这一内容教学难度较大。
通过采用“记清公式、明确微粒、找准比值”三招教学策略,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物质的量;计算;教学策略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也是高中化学计算的中心,是高中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
笔者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由于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名称来源于外文翻译和音译,所以学生学习时容易混淆或者曲解其意。
例如,很多学生会把物质的量与摩尔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以为物质的量就是摩尔,摩尔就是物质的量,笔者多次测试“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这一选项是否是正确的说法,结果还是有很多高一学生,甚至高三的学生认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由于“物质的量”一词是外文翻译名词,所以学生接受这个专有名词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习惯从字面上曲解这一概念的本意,将“物质的量”错误理解为物质的数量、物质的质量等,而偏离了物质的量表示微观粒子集体
大小这一本意。
还有很多学生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错误理解为物质的“量浓度”,在测试中公然地将“物质的量浓度”缩写为“量浓度”。
第二,因为物质的量这部分概念较多,而且各个概念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又彼此相互联系,所以容易导致这些概念间的混淆。
本节内容中与物质的量相关的概念有物质的量、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质量、摩尔质量、体积、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溶液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10余个概念。
要在短时间内将这么多概念全部正确区分是有难度的。
比如,很多学生会把物质的量与物质的摩尔质量混为一谈,把阿伏伽德罗常数与摩尔混为一谈,将气体摩尔体积与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等同起来。
第三,学生对于微观物质世界的构成还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和了解,缺乏正确的物质观、微粒观,这对于物质的量及其计算的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很难对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所含有的电子、质子、中子等微粒进行分析和计算。
所以面对众多资料中诸如此类的练习,学生肯定会无所适从。
综上所述,物质的量及其计算的教学确实具有较高的难度。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引导和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效果不错。
我把教学中运用的策略概括为三招,现逐一介绍如下。
第一招:概念符号化,记清公式
如对于“物质的量”这个概念,纵使教师怎么强调这个概念的意义,怎么强调这个专用名词的完整性和一体化,学生总是会简单地从字面意义上曲解。
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错误,一方面,我通过人的姓名的意义来类比说明专用名词的完整性,人的姓名是专用名词,不能任意添字或删字,也不能胡乱曲解,姓名就是为区分人的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除此而外,没有别的意义。
而物质的量也一样,是表示一定数目微观粒子集体的物理量,除此而外,没有别的意义。
但即使这样讲,部分学生还是会有错误认识,所以,另一方面,我就让学生简单地把物质的量等同于符号n来认识,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把物质的量这个概念“想歪”了。
同样,对于其他相关概念,我也都是让学生紧密联系概念对应的符号来理解和认识概念的本意,实践表明,这样做的效果是很理想的。
实际上,物质的量的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所以将概念符号化,并将概念间关系公式化,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心,这样的做法,不但避免了冗长拗口的概念名词对学生思维的干扰,而且能使学生将众多复杂概念的关系简单化、程序化、公式化,化繁琐为简单。
只要学生弄清了概念的对应符号,并记住了对应的公式,那对于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就成功了一半,本部分知识的
教学也就达到了预期目标。
第二招:物质微粒化,明确微粒
前文提及,学生缺乏必要的物质观和微粒观,是影响物质的量学习的一个重要障碍,所以,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我特意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复习初中化学中关于物质构成方面的知识,并适当补充阴阳离子的形成、常见原子团的构成、原子的基本构成等简单知识,对学生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和“扫盲”。
通过“扫盲”,学生能比较清晰、完整地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其多样性,建立起正确的微粒观,为微粒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奠定了物质基础。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眼中的物质不再只是肉眼能看得见的宏观单一物体,而同时是由各种各样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共同组合构筑起来的复杂物质,从而建立起完整、正确的物质观、微粒观。
例如,对于水的认识,学生不仅知道它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同时也知道水分子里还有氢原子和氧原子,而这些原子内部还含质子和电子等微粒。
再如,对于1mol镁离子的认识,不仅知道它含NA个阳离子,而且还知道每个离子内部有质子和电子,且每个离子内电子的数目比质子的数目少2个。
可见,在正确的物质观、微粒观的指导下,学生就可以迅速根据题目的情境明确已知的是什么微粒,所要求的微粒又是什么,与已知微粒有着怎样的包含关系,从而可以由
已知联系未知,为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做好必要准备。
第三招:微粒关系化,找准比值
明确了已知微粒和所求微粒,只是找到了方向,做好了必要的准备,要得出正确结论,还必须要用好最后一招:微粒关系化,找准比值。
所谓微粒关系化,就是找到已知微粒和所求微粒之间的联系,确定两者之间的包含关系。
所谓找准比值,就是确定已知微粒和所求微粒在物质内部构成的比例关系。
例如,求14 g C2H4所含的碳原子和氢原子数分别是多少,关键是建立已知分子和所求原子间的包含关系,也即明确C2H4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再根据分子式C2H4即可建立起已知微粒和所求微粒间的比值关系为1C2H4~2C和1C2H4~4H。
然后根据此比例关系就可以得出正确结果。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微粒比值关系的建立过程,我讲了一个“青蛙的故事”,形象生动地讲述了如何确定比值关系。
我将已知微粒C2H4分子看成青蛙,把C2H4分子中的C原子看成青蛙的眼睛,而把C2H4分子中的H原子看成青蛙的腿。
那么一个C2H4分子中含2个C,就如同一只青蛙有2只眼睛,那么,2只青蛙就有4只眼睛,以此类推,3.01×1023只青蛙必然有6.02×1023只眼睛,也就是说3.01×1023个C2H4分子中含6.02×1023个C。
同理,一个C2H4分子中含4个H,就如同一只青蛙有4条腿,那么就
可以轻松地算出3.01×1023个C2H4分子中含1.204×1024个H。
通过这样的类比,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使学生学会了确定已知微粒与所求微粒间比值关系的方法,那么对于同类计算问题,学生就能得心应手地解决。
以上三招,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第一招是基础,第二招和第三招是关键。
没有正确的计算公式,就无法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
而弄清物质的构成微粒并正确建立微粒间的比值关系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所在。
我将这些策略概括为“记清公式、明确微粒、找准比值、n为中心”的16字方针口诀教给学生,效果特别显著。
当然,在物质的量教学中,除了运用以上三招外,我们还要教会学生正确把握各个公式的适用范畴和适用条件,同时,要引导学生在计算中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熟练掌握各物理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关系。
另外,还要注意把握好教学的难度和深广度,不搞一步到位,特别是在高一新授课时,切不可引入与电离、水解、同位素、氧化还原电子转移、可逆反应等有关的计算。
总之,在真实教学中,如果灵活运用以上三招教学策略,同时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训练,那么对于物质的量及其计算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不难突破的,一定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