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及演唱风格

合集下载

浅析陆在易的创作历程和创作风格

浅析陆在易的创作历程和创作风格

浅析陆在易的创作历程和创作风格作者:赵璐平王叶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8期摘要:陆在易的音乐创作涉及多种题材和体裁,他创作的佳作数不胜数,而其中影响较深、流传较广、比重较大的要数他的合唱作品了。

陆在易在不同的时期创作了时代背景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的合唱作品,这些作品有的体现了时代的精神,有的浸透了民族的神韵,有的洋溢了民众的情怀、有的抒发了可爱纯真的童心。

本文即是对他的创作历程和风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陆在易;合唱作品;创作特色一、创作历程:陆在易是为一直孜孜不倦尽心创作的作曲家,在他音乐的道路上一直奋斗不息,勇于超越自己,他的音乐创作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是人民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和向往。

陆在易在儿时就喜欢音乐,并且学习了二胡、笛子、箫等中国民族乐器,为他奠定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底蕴;接着他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的和声、曲式、复调、作曲技法等专业课为他日后的写作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再加上他经常去民间各地采风,切身体会到了当地的民俗民风并进行研究,亲耳听到了各地的原生态音乐并进行记录和思考,所以他能够把欧洲传统的作曲技法很好的融入到中国元素的音乐创作中来。

陆在易曾在二十世纪60年代的文革中下放到贫困的乡村进行劳动改造,体验了人民的疾苦和艰辛。

二十世纪 70 年代他仍然坚持不懈的学习研究和总结,到了80年代,随着他的创作日渐成熟和完善,他写出了多部经典佳作:如:家喻户晓的作品《祖国,慈祥的母亲》、《桥》、《家》、《盼》等;在合唱作品方面有《水乡船歌》、《青春圆舞曲》《雨后彩虹》等明朗抒情的曲子。

正是因为他写作的这部《雨后彩虹》的合唱作品,他被人们誉为写作具有“阳光风格”的作曲家。

到了二十世纪 90 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随着陆在易人生阅历的增长和知识的沉淀,他的创作风格有了转变,就像人们经常总结的说,一个时代造就了一个作曲家,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人文气象、生活情趣、内心情感都有很大的关系。

艺术歌曲《望乡词》的风格特点和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望乡词》的风格特点和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望乡词》的风格特点和演唱分析艺术歌曲独立于其它音乐体裁,融合了音乐与诗歌两种艺术元素,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望乡词》是一首陆在易先生根据男中音音域特点而创作的歌曲,在演唱技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艺术歌曲是一种可以将原有调号进行移调让其他声部得以演唱并诠释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也因此艺术歌曲《望乡词》具有极大歌曲魅力,吸引了众多男中音亦或是女高音演唱。

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对艺术歌曲《望乡词》的背景进行分析,并对它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风格进行介绍;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对艺术歌曲《望乡词》进行演唱分析。

结论部分笔者通过对艺术歌曲《望乡词》的风格特点和处理方式,展现了自己在演唱艺术歌曲《望乡词》的诠释风格和方式。

关键词:望乡词;女高音;艺术歌曲;风格特点;作品处理绪论一、选题意义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陆在易先生是中国著名声乐作曲家,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都极其具有影响力。

在其中,《望乡词》是一首陆在易先生根据男中音音域特点而创作的歌曲,在演唱技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艺术歌曲是一种可以将原有调号进行移调让其他声部得以演唱并诠释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也因此艺术歌曲《望乡词》具有极大歌曲魅力,吸引了众多男中音,亦或是女高音演唱。

二、研究现状《望乡词》这首作品的研究成果较少,其中马兴智的《论陆在易的〈望乡词〉》等篇虽然涉及了陆在易先生歌曲的创作背景、作品的歌词以及作品的演唱,但是作者在《望乡词》一曲中,没有结合理论上的研究成果,对于气息的把握、演唱的技巧上比较欠缺,基本上都是以主观演唱感受为主;段海燕的《浅谈对艺术歌曲〈望乡词〉的处理与表现》中,主要讲述了艺术歌曲形象创作的这方面;毛炜的《陆在易男中音艺术歌曲研究——以歌曲望乡词为例》中,也是以其自身作为男中音为例进行的演唱分析,在其他声部的演唱上没有加以研究;二、艺术歌曲《望乡词》的背景分析一、创作背景分析《望乡词》中的歌词改编自于佑任先生的著名爱国诗作《望大陆》。

陆在易艺术歌曲《桥》的艺术特色与演唱风格之关系探析

陆在易艺术歌曲《桥》的艺术特色与演唱风格之关系探析


陆 在 易 艺 术歌 曲《 桥》 的艺 术 特 色 分 析
纵观 中国艺术歌 曲创作 的百 年发展历 程 ,之所 以能称 其为 “ 曲折发展 ” , 是 由其萌芽 、 产生 、 高潮 、 步 人低谷 、 进一
步探索期等不 同时期 的特征所决定 的。虽 在西乐的影响下 产生 ,但 已经形成 了中国艺术歌 曲创作独 特的具有 中国特 色 的艺术 风格体 系。陆在易是 当代著名 的作 曲家 , 素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音 乐诗人 ” 的美誉 。其声乐作 品在整体风格沿袭了欧洲艺术歌 曲创作传 统的基础上 ,借鉴 和吸收老一辈艺术 家的创作经
陆在易声乐作品的整体风格 , 主要 以精致 细腻 、 感情 丰 富、 内涵深刻著称 。 在歌 曲歌词中体现 的特征多以“ 乡愁” 为 重要 的审美情结 , 其 中尤 以 2 0 0 1 年获第 一届 中国音乐 “ 金 钟奖” 的 3首艺术歌曲《 家. 桥. 盼》 为代表 。 本 文以《 桥》 为例 , 在分析其艺术特色的基础上 ,兼谈 涉及作品演唱 的相关 问
的民风中揭示 了整首作 品体现 的“ 离家千年也恋水 乡啊 , 愿
作人 间桥一座 ”的乡愁表象 ,继而深化至更 为深刻 的爱家
基金 项 目 : 2 0 1 3宿 州 学院 人 文 社 会科 学 一般 研 究项 目《 “ 水韵 ” 化“ 歌声’ ’ ) ( 2 0 1 3 y y b 2 7 )

238—
乡、 爱祖 国的情感中 。寥寥几笔 的歌词 通俗 易懂 , 却激起人
第3 4 卷 第1 0期 2 0 1 3年 1 O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 S c i )

探析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探析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探析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陆在易,是一位来自台湾高雄的独立音乐人,以其独特的嗓音和创作风格,备受乐迷喜爱。

尤其是他的艺术歌曲更是广受好评,那么,到底什么是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这里我们进行一番探析。

楚楚动人的嗓音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陆在易的独特嗓音。

他的声线清亮但有些许沙哑,唱起歌来能够感受到他情感的表达与质感。

在他的艺术歌曲中,嗓音往往是最为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他的声音,能够让人完全沉浸在歌曲的情感中。

前卫的独立音乐风格陆在易的音乐风格非常独特,大多数人都无法将其归类为传统的流行音乐。

他的音乐可以被称作是一种前卫的独立音乐,经常加入一些奇怪的音效和音色,每首歌曲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这些元素的结合赋予了他的音乐一种特别的流行性。

深情而具有启迪性歌词歌词是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陆在易的歌词总是悲情的,但同时还透出了一股深刻的启迪性。

他的歌词中经常出现探索人性、爱情、挫折和困难等主题,而这些主题常常通过象征性的语言进行表现,牢牢地打动了听众的心。

多样化的节奏和编曲陆在易的艺术歌曲中,不同的节奏和编曲风格混入了很多不同的元素,时而朴素时而复杂。

有些歌曲中还添加了钢琴、小提琴、电吉他等乐器,虽然每种乐器都可能只是短暂地出现,但它们的出现都能够很好地衬托歌曲的主旋律,增加音乐的层次感。

总结以上就是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几个主要创作特征。

总体而言,陆在易的音乐创作非常独特,难以归类为传统的流行音乐。

但正是这种独特性,让他的音乐在众多乐迷中收获了欢迎和赞誉。

如果你还没听过他的音乐,不妨花些时间品味一下,或许你也会被他的独特音乐世界所吸引。

陆在易三首女歌高音艺术歌曲作品分析及艺术特色

陆在易三首女歌高音艺术歌曲作品分析及艺术特色

陆在易三首女歌高音艺术歌曲作品分析及艺术特色陆在易是我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代表之一,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
特别是在合唱创作和艺术歌曲创作领域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他的作品旋律优美、情感真挚,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充满了强烈的艺术魅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现出版有《陆在易合唱作品选》(上、下册)及《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附CD)等。

《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中共收录了《祖国,
慈祥的母亲》《桥》《家》《盼》《彩云与鲜花》《最后一个梦》《我爱这土地》《望乡词》8首作品,这8首作品在他创作的艺术歌曲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都是表现真挚情感的优秀作品。

本文通过对作曲家陆在易的认识与了解,对《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中的三首女高音艺术歌曲《彩云与鲜花》《最后一个梦》《我爱这土地》从作品的风格及音乐创作特点等方面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并结合自身在声乐学习实践中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更好的把握和演唱作品。

浅析陆在易艺术歌曲《桥》《家》《盼》的创作特色及演唱处理

浅析陆在易艺术歌曲《桥》《家》《盼》的创作特色及演唱处理

第一章艺术歌曲的概念界定与主要特征声乐属于音乐范畴,艺术歌曲是声乐作品的一种。

在人类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时候音乐的代名词就是声乐,由此可见艺术歌曲比其他任何音乐形式(如室内乐、钢琴曲等)的存在都要早好几个世纪。

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再到二十世纪和近现代,艺术歌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我们当今意义上的艺术歌曲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时期形成的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其代表人物有舒伯特、舒曼、沃尔夫、勃拉姆斯等等,其中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成就最高,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

对于这种音乐体裁形式,中外许多音乐类刊物上都有明确的界定,如《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这样定义艺术歌曲:“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

”①《音乐百科词典》中这样写道:“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的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曲。

”②《牛经简明音乐词典》对艺术歌曲的界定是:“它们产生乃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运动的成果。

”③《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这样表述:“一种由专业作曲家创作且与民歌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体裁。

”④艺术歌曲能作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而存在,必然有它自身的特点。

其主要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歌词大多选自著名作家所作的的诗词,这些诗词一般文学性强且富有音乐感,诗词内容丰富、抒情性强(个人情感的抒发)、富有诗情画意、思想深邃等等。

2.其篇幅比较短小,且结构精致。

作曲家在创作时音乐的写作和表达都非常细腻,因此,演唱时要特别注意细节,表达要到位。

3.往往为指定声部而作,因为每个声部的声音线条与色彩所能表现的艺术形象和情感是不一样的。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4月, 第210页。

②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10月,第706页。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点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点

·237·艺术研究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点张建华(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抚州 344200)摘 要:陆在易是一名当代杰出的作曲家。

他借鉴传统的作曲技法,吸收民族音乐的精华,创作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艺术歌曲,在中国乐坛享有盛誉。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歌词平实、含蓄深刻、流畅,具有浓郁的歌唱性格和抒情性质。

同时,还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魅力,是美学与音乐结合的典型,有很高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思想;伴奏艺术1 陆在易简介陆在易(1943年—)是我国当代作曲家,在合唱和艺术歌曲领域的创作尤为卓越。

在新时期2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持之以恒的关注和哲理审视,成为他为之不倦的主题。

其创作风格也完成了由充满青春浪漫气息的阳光歌者向着具有深沉悲剧意识的忧患诗人的历史性转型。

作为对艺术歌曲和合唱创作矢志不移的孤独行者,他在各种世俗诱惑面前始终保持高洁心态和执着追求,默默而顽强地走自己寂寞的路。

他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创作事业永怀一颗虔诚的心,强烈的精品意识催发他用严苛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每个作品。

这就是陆在易,一个胸怀伟大的音乐诗人。

2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过程对陆在易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进行研究与探讨,如他在艺术歌曲集《我爱这土地》的后记中所言:“目的只有一个,即与热爱演唱我国艺术歌曲的歌唱家们交流,并接受反馈,以总结经验,继续尝试和努力,为艺术歌曲这一声乐题材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献出我的微薄之力。

”同时,对促进和繁荣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情感丰富、内涵深刻,且具有浓郁的民族性格和抒情气质,特别是他的艺术歌曲更是独具一格。

3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音乐分析与创作特色3.1 词的选择歌词的选择是体现作曲家审美倾向的标志。

陆在易在艺术歌曲歌词的选择上,都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大众化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浅显易懂的歌词,并充分利用“文学性语言可解性优势,在音乐语言和风格范畴内引进易解性概念”。

9-18 浅析陆在易歌曲

9-18  浅析陆在易歌曲

浅析陆在易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Sha zi[摘要] 陆在易的这首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抒发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感激之情内心对祖国的无限忠心,整首歌曲以诗意般的意境,深刻表达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与深情![关键词] 歌曲情感艺术歌曲创作特点二度创作一、前言陆在易的作品《祖国,慈祥的母亲》唱遍了祖国的大疆南北,流传到长城内外。

陆在易的创作风格称实自然。

他的艺术歌曲创作通俗易懂的敬词,抒情的旋律特色,使他的作品创作在中国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也为中国的艺术歌曲带来新的篇章。

我希望能通过《祖国,慈祥的母亲》这首作品,简单的分析这首歌和这首歌的二度创作,能让要演唱这首歌曲的人能够更了解这首歌曲,能够更好的演唱这首歌曲。

二、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创作背景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创作于1981年,与诗人张鸿禧合作创作的歌曲。

1979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文化大革命结束,作曲家们用音乐来反映人们对祖国母亲的爱。

陆在易热爱生活,更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这首歌既有深情倾诉的抒情特质,又有清新真挚的语言旋律,表达了亿万万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赤诚的爱,对祖国母亲的不断强大而赞美。

三、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二度创作(一)二度创作定义一首完整的声乐作品是由作词家和作曲家运用自己学的知识创作出来的。

称之为一度创作。

演唱者通过自己感情的流露来表现该作品,简称为二度创作。

(二)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歌词及发音分析艺术歌曲歌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和严格的的,普通的歌词也要求感情细腻,意蕴内涵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不仅需要富有诗意,还必须适合谱写音乐,符合音乐逻辑。

陆在易歌词是这样的:“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字心灵,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字心灵,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长江黄河欢腾者欢腾着深情,我们对您的深情。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闪光的美妙青春,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闪光的美妙青春,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蓝天大海储满着储满着忠诚.我们对您的忠诚,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简析陆在易艺术歌曲《桥》

简析陆在易艺术歌曲《桥》

浅析陆在易声乐作品《桥》音乐学专业学生李国迎指导老师岳雷摘要: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陆在易作品《桥》,创作于1981年。

《桥》《家》《盼》三首艺术歌曲在2001年获得第一届金钟奖。

陆在易在中国艺术歌曲方面的贡献卓著。

《桥》这部作品情感真挚、词曲结合完美,旋律优美流畅,浓郁的乡土特色使这部作品美感丰盈.本文拟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调式调性、曲式结构、歌曲的二元化特征等方面浅析此作品的艺术特征以及对于歌曲的处理和演唱体会。

关键词:陆在易《桥》;艺术歌曲;处理和演唱体会Lu Zai Yi of work in ”bridge"Student majoring in Musicology Li GuoyingTutor YueLeiAbstract:The well-known composers of contemporary works in vulnerable land "bridge”,created in 1981. "The Bridge", ”home ”, "hope" three art songs in 2001 for the first annual Golden Bell Awards。

Lu Yi in China in terms of art songs and well。

”The Bridge” sincere emotion this work,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lyrics,smooth melodies, strong local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undance of this work. This paper from the works of creative background,tuning tone,musical structure, the song features the dual aspects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is work and for the treatment of songs and singingexperienceKey words:land in the easy ”bridge”;art song;processing and concert experience引言:陆在易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由于陆在易所取得的卓越的艺术成就,1993年曾由多家单位联合,为他举办了“上海之春"音乐节历史上第一个个人作品音乐会,被誉为“国内最高水平的个人作品音乐会之一”。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性分析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性分析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性分析摘要:“音乐诗人”陆在易是当今中国乐坛最为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其作品风格委婉、清新,笔触细腻、感染力强。

他的艺术歌曲风格沿袭了欧洲艺术歌曲的传统,并将它与中国的民族特色相融合,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陆在易艺术歌曲不仅是声乐技巧的学习和改善,可以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本文通过对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特性的研究,使大家能够更准确地把握陆在易先生的作品风格,给予作品更好的诠释,进而感受到中国艺术歌曲的魅力,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陆在易;艺术歌曲;特性分析一、鲜明的爱国题材鲜明的爱国题材是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性之一。

在陆在易艺术歌曲作品,他总是在祖国未来的命运和人民给永恒的深切关注,在他的艺术歌曲优美的旋律和真诚的情感渗透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

很多作曲家都充满激情的爱祖国,但陆在易先生表现这种“深爱”更细腻,强大。

陆在易先生艺术歌曲选择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八零年代的“桥梁”,“我的国家,妈妈,”“云和花”,“最后一个梦想”“希望”和其他作品,作曲家与阳光,快乐的心情与音乐语言的描述,对祖国美丽的国家一边描述美丽的一切真诚和温暖的感觉。

创建第二个创作阶段之后,九十年代的“家”,“我爱这片土地”和“故乡”,这一次柳传志陆在易生活经验的增长,以及社会认识的深化,在他的新工作分成很多新的内容,其中包括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感觉。

因此,在这个阶段,有一个沧桑而深刻的艺术内涵很深的情感基调,更熟练的技巧来表现焦虑的命运和未来,这两个阶段差异较大。

但无论创建阶段,热爱祖国是陆在易先生永恒的艺术歌曲的主题的选择。

二、歌词意境美艺术歌曲的歌词是由文学家所创作的诗歌,注重诗律的规则与完整、诗词统一且具有韵律、意象清晰,给艺术歌曲创作提供了最好的文学脚本。

陆在易先生注意追求诗词意境,用音乐语言表达歌词,达到音乐与诗歌高度融合的最高境界。

通过理解诗歌的本质内涵和韵味深入其中,从而追求用音乐去将诗歌所表达的真情实感阐释给听众,使其获得新的艺术生命。

陆在易艺术歌曲《桥》创作手法与风格特征谈

陆在易艺术歌曲《桥》创作手法与风格特征谈

陆在易艺术歌曲《桥》创作手法与风格特征谈■赵鸿雁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与发展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赵元任、黄自、贺绿汀、江定仙、丁善德等老一辈作曲家都曾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与不断探索,写出了不少优秀的艺术歌曲。

从他们的作品看,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一开始就具有既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又注意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的特点。

这一优良传统在后辈的创作中也有集中的体现,陆在易即是近三十年来在这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作曲家之一。

陆在易充分把握了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和审美特点,在借鉴前辈艺术歌曲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潜心研究中国语言的深刻内涵,创作出了具有个人风格的艺术歌曲。

他的音乐创作涉及多种体裁,特别是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所表现出的近乎痴情的执著追求,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桥》是陆在易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作品清新、典雅,歌唱水乡的秀丽风景。

一.陆在易的创作历程及创作理念陆在易,1943年出生于浙江余姚县一个水乡小村。

喜爱音乐的他自幼学习了二胡、箫等多种民族乐器,受到良好的民族音乐熏陶,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深厚的中国音乐文化底蕴。

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钢琴,后因成绩优秀直升大学主修作曲专业。

196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2年调入上海京剧院,参加过十余部现代京剧的音乐创作。

1981年调入上海乐团,先后任专职作曲、团长、艺术指导,并长期兼任《上海歌声》的主编。

1997年任上海歌剧院艺术指导。

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

坚实的专业学习、长期的实践锻炼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陆在易的音乐创作涉及多种体裁,最广为人知的《祖国,慈祥的母亲》是他的成名作。

后来的《彩云与鲜花》也广为传唱。

《桥》《家》《盼》《我爱这土地》分别获得首届和第二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

陆在易认为艺术歌曲的体裁特征有四条:第一,是个人情感的抒发。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之探讨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之探讨

声部紧密 联系融为一体 的, 二者相 互呼应 , 共 同塑造形 象 , 渲染
意境 。陆在易先生接受过专业 的钢琴学 习以及 古典作 曲技术 的 训练 , 优 秀的专业 素质与其对艺术歌 曲创作的热爱 , 为他的艺术 歌 曲创作提供 了先天条件。陆在 易艺术歌 曲钢 琴伴奏的创作可 谓整体构思, 精雕细琢 , 给人 以一气 呵成的感觉 。陆在易先生善 于用优秀的钢琴伴奏刻画歌曲的意境。 陆在 易艺术歌 曲的钢 琴伴奏 不仅具 有模 仿渲 染情 景的作 用, 还发挥着刻画主人翁心理并表现其形象 的功效。不同音型的 选择决定着要描绘 的情景及要刻画 的人物。 《 桥》 这首作 品的钢 琴前奏部分 以柱 式和弦琶音 引入 , 将 听 众带入这样一幅画卷之 中: 阳光洒满湖面, 微风拂来 , 水面波光粼 粼。 琶音的使用更能让人感受到水面的微波荡漾。 前奏中两个 相 似的乐句让人联想到湖面上一阵又一阵的微风和水面上一 圈又 圈 的涟 漪 。 《 我 爱 这 土 地》 这 首 作 品钢 琴 伴 奏 部 分 的严 谨 、 细 腻 为 其 他 作 曲家所赞誉 , 陆在易先生使用 了民族和弦分解 的六连音。琵琶 音型的运 用将诗作 中“ 鸟儿” 的飞行状态形象描绘 出来 。而交替 的节拍同时刻 画出鸟儿 因祖 国遭受苦难而不安 的心 理,带给 听 众 以共鸣 。《 我爱这土地》 这 首作 品是 陆在 易先 生用 三年 时间创 作 出的艺术歌 曲巨作, 也是他的巅峰之作, 前奏 部分 用了较大的 篇幅, 如号角般的警示使听众心灵振奋 左手上下翻腾 的六连音


音乐与诗词完美结合
由于优秀 的诗歌本身就具有特 殊的音乐质和浓厚 的音乐
根底, 所以艺术歌 曲总是在具有较高文学色彩的优秀诗作基础上 由作 曲家进行音乐创作而成 。陆在易艺术歌 曲是对词 曲进行完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及演唱风格——以《桥》《家》《盼》为例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及演唱风格——以《桥》《家》《盼》为例

39艺术论丛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及演唱风格——以《桥》《家》《盼》为例马振磊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摘要:艺术歌曲(Art Song)是声乐创作的一种专门体裁,最初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当时是与民歌(Folk Song)相对而言的,专指作曲家用精致的技巧写成的由钢琴伴奏的歌曲——史称艺术歌曲。

中国的艺术歌曲起步比较晚,青主的《大江东去》和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是当时最早的艺术歌曲。

解放后的艺术歌曲才使人们有了新的视听感觉,陆在易等作曲家的出现把富有时代特点、民族精神内涵的题材、浅显易懂的歌词、宣叙吟唱般的旋律、生动形象的钢琴伴奏充分融入这个外来体裁中,既有很高的艺术监制,又通俗易懂。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风格朴实、自然、品位高雅,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界里最亮丽的一颗星。

关键词:陆在易;艺术歌曲;分析歌曲;创作特点音乐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歌曲是音乐殿堂璀璨的明珠,艺术歌曲是艺术家创作或改编的歌曲,它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欣赏价值,高格调的音乐会不能没有它,就唱不衰,具有较强生命力,艺术歌曲是高雅严肃的艺术。

本文通过解析《桥》《家》《盼》,并结合陆在易其他艺术歌曲,就其生平、艺术歌曲创作的题材与体裁、艺术歌曲的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通过各方面的分析,可以认识到这些艺术作品的都具有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风格。

他不仅走出了独特的艺术歌曲创作道路,也为外来体裁的中国化艺术道路开拓了新的篇章。

希望通过此研究能使更多的音乐人士更深的了解陆在易的音乐作品。

一、简述陆在易以及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一)陆在易的简述陆在易,又名梓钧,当今中国乐坛著名作曲家。

1943年出生于浙江余姚(今属慈溪市)的一个水乡小村。

1955年经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指点,考入该院附属初中,后因成绩优异,直升大学部作曲系本科。

1967年毕业,继而留校执教。

1972年调上海京剧院,参加过十余部现代京剧的音乐创作。

1981年再调上海乐团,先后任专职作曲、团长、艺术指导,并长期兼任《上海歌声》主编。

谈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

谈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

谈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李彦荣陆在易先生是我国当代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有代表性的一位作曲家。

他创作的《祖国,慈祥的母亲》、《彩云与鲜花》已经广为传唱。

《桥》《家》《盼》《我爱这土地》分别获得首届(2001年)和第二届(2002年)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

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位成熟的、有艺术追求、美学理想的作曲家,对他所从事的音乐创作领域,必定有先进的创作理念;执著的艺术追求;崇高的美学理想;精到的技术技法。

对之进行研究探讨,一如他在艺术歌曲集《我爱这土地》的后记中所言:“目的只有一个,即与热爱演唱我国艺术歌曲的歌唱家们交流,并接受反馈,以总结经验,继续尝试和努力,为艺术歌曲这一声乐题材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献出我的微薄之力。

”[1] 同时,对促进和繁荣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严谨的艺术歌曲创作理念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基本上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

即借鉴欧洲艺术歌曲的形式规范和艺术特征,结合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的特点创作的中国艺术歌曲。

他提出艺术歌曲的体裁特征有四条:“第一,是个人情感的抒发。

即使是表现集体意志,也是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来完成的。

第二,歌词是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诗作,有些歌词直接选自名家诗作。

第三,往往是为指定声部写作的。

……第四,钢琴部分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伴奏,而是与歌声部分融合,成为作品整体中不可更改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作曲家在写作时往往对这二者是同时构思的。

”[2] 他认为,《祖国,慈祥的母亲》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

施光南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他创作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多情的土地》《革命烈士诗抄》属艺术歌曲,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则介于艺术歌曲与通俗歌曲之间。

由此可见,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理念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创作,也就是国内有人提出的狭义与广义艺术歌曲中的狭义艺术歌曲。

他继承了二十世纪初我国艺术歌曲先驱们的优良传统,既尊重欧洲艺术歌曲的体裁规范,又结合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感情的表达方式与接受期待,与青主、赵元任、黄自等我国艺术歌曲开拓者在精神气质,民族风格上实现了对接,同时又满足了当代的中国听众的审美期待,为他们所接受、所喜爱。

浅析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浅析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浅析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自二十世纪初艺术歌曲体裁传入中国以来,在萧友梅、贺绿汀、青主、丁善德、黄自、赵元任等老一辈艺术家精心创作和努力推广下,它不仅拥有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而且成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音乐体裁之一。

陆在易先生在其2021年10月出版的《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一书的《后记》中对艺术歌曲的概念是这样界定的:“任何艺术体裁都具有本体裁自己的艺术特征和美学规范,艺术歌曲也不例外。

艺术歌曲的体裁特征起码有四条:第一,是个人情感的抒发。

即使是表现集体意志,也是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来完成的。

第二,歌词都是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诗作,有些歌词则直接选自名家名诗。

第三,往往是为指定的声部(如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等)而写作的。

第四,钢琴部分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伴奏,而是与歌声部分相融合,成为作品整体中不可更改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作曲家在写作时往往对这二者是同时进行构思的。

”陆在易充分把握了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和审美特点,在借鉴前辈们艺术歌曲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潜心研究中国语言的深刻内涵,创作出了具有个人风格的艺术歌曲。

一、陆在易艺术创作历程陆在易生于1943年。

我国著名作曲家,浙江余姚人。

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家。

陆在易的创作涉及体裁很多。

其中合唱、艺术歌曲是他音乐创作的主要体裁,而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尤为普通群众所知晓与喜爱。

陆在易艺术歌曲共有三十余首,其中七首广泛流传的精品被《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收录。

《祖国,慈祥的母亲》创作于1981年,与诗人张鸿西合作创作的反映文革后人们对新生祖国热爱的心曲。

虽然作者认为这不是一首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在当时是为群众歌曲创作的,但是歌曲的艺术性及钢琴伴奏都具有艺术歌曲特征,“深情倾诉的抒情特质、清新真挚的旋律语言,写出了亿万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赤诚的爱。

”《桥》创作于1981年,这首以表现水乡民众安居乐业、俨然自得的生活情景为背景的音画式的艺术歌曲,在歌曲旋律民谣化风格的贯穿、钢琴伴奏具象化的模仿、和声色彩的巧妙运用下,将江南民歌的韵味、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特质表现的淋漓尽致。

浅论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创作特色

浅论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创作特色
( 一) 诗 歌的创 作 背景 《 我爱这土 地》 一诗写 于抗 日战争开始后 的1 9 3 8 年, 是诗 人艾青写下 的一首 表达 自己爱 国心迹 的短诗 。当时 日本侵略 军攻 占了华北 、 华东 、 华南 的广大地 区, 中国人 民奋起抵抗 , 进 行 了不屈不 挠的斗争 。诗人在 民族 危亡的关头 , 满怀对祖 国 的挚爱和对侵略者 的仇恨 , 写下了这首慷慨激 昂的诗。 在这首诗 中, 诗人为 了表达 自己对 土地最真挚深 沉的爱 ,
之作 《 我 爱这 土地》 作为研 究对 象 , 从歌 曲创 作的 几个不 同层 面进行 分析 , 总结 出作 曲家艺术歌 曲的创 作风 格 , 归纳 出该 艺术
作 品创 作 手 法 上 的 风 格 与 亮 点 。
关键 词 :陆在 易 艺术歌 曲 《 我 爱这土地》 创作特 色
陆 在 易 的 艺 术 歌 曲 创 作
二 十世纪 九十年代 以后 ,陆在 易创造 性地将 西洋 歌剧
《 我爱这土地》 是作 曲家陆在易先生创作 高峰时期 的代表
做 了一 次 变 化重 复 , 与前一次相 比, 把“ 吹刮” 二 字 的 音 区提 升
把 自己 比喻成 “ 一 只鸟” , 永远不 知疲倦地 围绕 着祖 国大地 飞
翔. 永远不 停歇 地为祖 国大 地歌 唱 , 既 唱出大地 的苦难 与 悲
愤, 又 唱出大地 的欢乐 与希望 ; 即使 死 了 , 也 要 将 整 个 身 躯 融
诗 歌 中有 四个 排 比句 :
陆在 易 . 浙江余 姚人 , 当代 中国乐坛 最著名 的作 曲家之

现 为 中国音乐 家协 会副 主席 、 上海音乐 家协 会主席 、 国
家一级 作 曲。陆在 易 的音 乐创作 涉及 多种体 裁 , 作品丰 硕 , 多年 来为我 国音 乐事业 的发展作 出了重要贡献 。在音 乐创 作 的道 路上 , 他 从 不随 波逐 流 , 不 急 于求 成 , 而是尽 力 发挥 自己的才智 , 几 乎将每 首作 品都 打造 成时代 的精 品。陆在 易 的艺术 歌曲共有 三十余首 , 从数量上 看这并不算多 。因为艺 术歌 曲难写 , 作 曲家本 着对音 乐创作 负责任 的态 度 , 为 了达 到艺术 歌 曲极高 的审美标 准和艺 术规 范 ,往往一 首作 品反 复琢磨 , 从构 思 、 创 作 到最 终修 改定 稿需 花上 几 年 的时 间 。 然而 . 先生 对 自己的要 求 比一 般作 曲家要苛 刻 . 他 把 自认 为 能拿 得 出手 的仅 七 首作 品收 录在 《 我爱 这 土地—— 陆 在易 艺术歌 曲选 》 中出版 , 而其余 的一 些作 品并未发 表 。这 样一 位令人 敬佩 的作 曲家一直 以来都 是大家 学习 的榜 样 ,他所 取得的艺术 成就 , 更是被整 个音乐界称许 。

简析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与演唱处理

简析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与演唱处理

唱性,丰富了歌曲的表达。

艺术歌曲是最能够体现陆在易创作水平的音乐体裁形式,作曲家先后出版了很多作品集,被广泛采纳到音乐教学的很多领域,其中多数艺术歌曲也都收录在《陆在易艺术歌曲选》等乐曲集中,为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一)民族特色陆在易喜欢在音乐创作中使用民族调式,来突出歌曲的民族特色,对歌曲歌词部分的选择也非常考究,内容表达上符合作曲家的主观审美,也能与音乐部分的情感恰到好处的融合,如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就选用了艾青的同名诗作,歌曲在音乐方面既没有一味地模仿西方艺术歌曲,也没有对照中国民间音乐作品生搬硬套,创作的艺术歌曲乐思布局独特,音乐结构精致,极具个人特色。

首先是对民族语言的运用,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都会带有作曲家本民族的文化色彩,音乐本身就来源于生活,音乐作品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行为习惯等以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在表达上自然也会受到地域性与民族性审美的影响,因此,很多作品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本民族的特色所在。

陆在易对自己歌曲的歌词部分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选取的多数都是著名诗人的诗作,而且在歌曲旋律的创作方面,都较大程度的体现民族风格。

委婉、含蓄是中国人情感表达的重要特点,这在陆在易艺术歌曲中也有体现,歌曲的抒情性强,表达上具有含蓄的特点,描绘出诗意般的情境,陆在易也运用独特的创作方式,做到了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完美融合。

第二是民族旋律,音乐作品中乐思的陈述在旋律中得以体现,旋律是有很多音乐片段组成的,通过一定的音乐表达逻辑将它们组织在一起。

旋律是歌曲中最容易被感知的因素,旋律的变化会影响音乐风格的表达,陆在易通过旋律的创作使艺术歌曲体现出独有的风格。

如在艺术歌曲《桥》中,作曲家通过舒缓的节奏与抒情性的旋律,将我国特有的江南韵味与民谣化风格鲜明地体现了出来。

而且江南地区的民歌作品多以级进为主,这样的旋律进行方式直接决定了江南民歌平和、自然、流畅的风格。

浅析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美学意境

浅析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美学意境

浅析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美学意境【摘要】陆在易是一位备受瞩目的艺术歌手,他的歌曲充满着深邃的美学意境。

通过对歌词的精准表达、音乐的情感传达和声音的艺术处理,他成功地营造出独特的意境统一性。

这种意境的凝练和完整,使得他的艺术歌曲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在当代音乐中,陆在易的作品展现了独特的美学风格,引起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

通过深入探讨他的歌曲,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独特的美学意境,以及艺术歌曲在当代音乐中的独特地位。

陆在易的作品,无疑是当代音乐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他的艺术创作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

1. 引言1.1 介绍陆在易艺术歌曲的背景陆在易,原名陆远,祖籍湖南衡阳,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华语音乐制作人、音乐人和歌手。

他在音乐圈的成功并非偶然,早在2000年就开始活跃于音乐舞台,并凭借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出色的音乐才华,赢得了众多乐迷的喜爱和认可。

陆在易的音乐作品广泛受到好评,尤其以其创作的艺术歌曲备受关注。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不同于一般流行音乐,其音乐风格深受古典音乐、民谣和电子音乐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音乐美学。

他的歌曲不仅注重旋律和节奏的编排,更注重歌词的意境表达、声音的艺术处理和意境的统一性,通过细腻的情感传达和深刻的思想表达,展现出一种高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境界。

陆在易的音乐作品深刻而富有内涵,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音乐表达得到了广大乐迷和评论家的高度评价。

通过对陆在易艺术歌曲的背景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音乐作品,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学意境和艺术魅力。

1.2 探讨艺术歌曲的美学意境艺术歌曲是一种融合了文学、音乐和表演艺术的艺术形式,其追求的不仅仅是音乐的美感,更是通过歌词、音乐和声音的结合,传达一种独特的美学意境。

在当代音乐中,陆在易的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传达而备受关注。

探讨艺术歌曲的美学意境,可以从歌词的意境表达、音乐的情感传达、声音的艺术处理等方面来分析。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陆在易的艺术歌曲背后所蕴含的美学意境,以及其在当代音乐中的独特地位。

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浅析

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浅析

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浅析陆在易是中国当代乐坛以声乐创作享誉中外的作曲家,在音乐界有“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之称。

他创作的艺术歌曲以体现对“民族命运持之以恒的深情关注和哲理审视”为母题,既有浓郁的民族风味、个性的创作技法、鲜明的时代精神内涵,又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强烈的雅俗共赏性,情感丰富、内涵深刻,具有浓郁的歌唱性格和抒情气质。

曾先后三次被授予中国音乐界最高奖“金钟奖”殊荣,以及“中国人最喜爱的歌曲”等称号。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

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

自20世纪初这种体裁传入中国以来,在青主、黄自、赵元任、贺绿汀等老一辈作曲家的精心创作和努力推广下,它不仅拥有了大量优秀的、脍炙人口的作品,而且成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音乐体裁之一。

在当代以声乐创作著称的作曲家中,陆在易是成就卓著也是获得荣誉与赞誉最多的一位。

陆在易早期创作的《祖国,慈样的母亲》现己成为中国人最喜爱的歌曲之一,《彩云与鲜花》、《最后一个梦》多次被我国著名歌唱家带到国外演唱并受到广泛赞誉。

他的艺术歌曲《桥》、《盼》、《家》、《我爱这土地》、《望乡词》曾在2001-2003连续三年荣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在充分继承赵元任、黄自等老一辈作曲家艺术歌曲创作理念下,将歌曲旋律与中国语言、民族和声与现代技法、钢琴伴奏与中国古典意境融于一体,并从多角度考虑中国当代普通欣赏阶层的审美特点,把富有时代特色、民族精神内涵的题材、浅显易懂的歌词、宣叙吟唱般的旋律、形象生动的钢琴伴奏充分融于这个外来体裁中,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雅俗共赏,不仅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歌曲创作道路,也为外来体裁的中国化道路开拓了新的篇章。

所以,对陆在易艺术歌曲进行一次认真、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不仅是对当代中国风格艺术歌曲的一次认真地学习与总结,也是为了更好地唱出陆在易先生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深层意境,进一步了解其艺术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使自己在演唱时更能融入其中以达到声情并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及演唱风格
作者:马振磊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1期
摘要:艺术歌曲(Art Song)是声乐创作的一种专门体裁,最初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当时是与民歌(Folk Song)相对而言的,专指作曲家用精致的技巧写成的由钢琴伴奏的歌曲——史称艺术歌曲。

中国的艺术歌曲起步比较晚,青主的《大江东去》和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是当时最早的艺术歌曲。

解放后的艺术歌曲才使人们有了新的视听感觉,陆在易等作曲家的出现把富有时代特点、民族精神内涵的题材、浅显易懂的歌词、宣叙吟唱般的旋律、生动形象的钢琴伴奏充分融入这个外来体裁中,既有很高的艺术监制,又通俗易懂。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风格朴实、自然、品位高雅,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界里最亮丽的一颗星。

关键词:陆在易;艺术歌曲;分析歌曲;创作特点
音乐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歌曲是音乐殿堂璀璨的明珠,艺术歌曲是艺术家创作或改编的歌曲,它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欣赏价值,高格调的音乐会不能没有它,就唱不衰,具有较强生命力,艺术歌曲是高雅严肃的艺术。

本文通过解析《桥》《家》《盼》,并结合陆在易其他艺术歌曲,就其生平、艺术歌曲创作的题材与体裁、艺术歌曲的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通过各方面的分析,可以认识到这些艺术作品的都具有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风格。

他不仅走出了独特的艺术歌曲创作道路,也为外来体裁的中国化艺术道路开拓了新的篇章。

希望通过此研究能使更多的音乐人士更深的了解陆在易的音乐作品。

一、简述陆在易以及他的艺术歌曲创作
(一)陆在易的简述
陆在易,又名梓钧,当今中国乐坛著名作曲家。

1943年出生于浙江余姚(今属慈溪市)的一个水乡小村。

1955年经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指点,考入该院附属初中,后因成绩优异,直升大学部作曲系本科。

1967年毕业,继而留校执教。

1972年调上海京剧院,参加过十余部现代京剧的音乐创作。

1981年再调上海乐团,先后任专职作曲、团长、艺术指导,并长期兼任《上海歌声》主编。

1997年任上海歌剧院艺术指导。

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

(二)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概述
艺术歌曲的特征是精巧、清丽、高雅的美学特征,要求歌词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因此,中国古诗词和白话新体诗自然成为作曲家们的首选。

分析中国早期的艺术歌曲作品可以发现,很多作曲家都喜欢为古诗词谱曲,古诗词所具有的韵律美和高雅气质为作曲家提供了创作的源泉,为歌曲创作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些清雅优美的歌词与抒情诗意的音乐
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浸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因此,众多作曲家都积极选取新诗谱曲以表达自身对个性解放、民主思想以及自由爱情的大胆追求。

陆在易也不例外,他的音乐体裁主要是艺术歌曲。

这也是他通过自我创作来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艺术素质的主要途径,更是他为作为作曲家被广大群众所知晓与熟悉的重要音乐体裁。

二、分析《桥》《家》《盼》的创作特点
(一)分析《桥》的创作特点
《桥》、《家》、《盼》是陆在易艺术歌曲的三部曲。

这三首歌曲在2001年获首届音乐最高奖——金钟奖。

《桥》创作于1981年,这首是以表现水乡民众安居乐业、怡然自得的生活情景为背景的艺术歌曲,在歌曲旋律中有民谣化风格的贯穿,钢琴伴奏部分在具有形象化的模仿及和声色彩的巧妙运用下,用这首歌把听众带到了美丽的江南去领悦了一番,把江南水乡表现得淋漓尽致。

《盼》创作于1988年,这首歌曲是陆在易与佚名的合作,要求演唱者热切盼望的感情演唱,是为了抒发祖国人民对海外儿女最真诚的盼归心情。

《家》则创作于1998年,是表达一位在外瓢泼了一辈子的海外游子对祖国深情的倾诉。

正如歌中所唱“家是那燕子回归的巢,家是那儿女思念的妈。

”歌曲的旋律从民间素材中提炼出的新音调,质朴中吐露出新意,平实叙述中渗透着深情,将歌曲通篇沉浸在亲切自然与无限的回忆之中。

(二)分析《盼》的创作特点
《盼》这首歌曲是G大调二段体有重复再现,意境非常完美。

这首艺术歌曲的最大创作特点就是大量运用模进,这样是主题更加鲜明。

无论从歌曲名、歌词、旋律还是伴奏遍配上来看都给人一种大气之美。

本歌曲与《桥》的和声配制有所不同,伴奏多以六连音为主,其和声则以正三和弦为主七和弦为辅。

《盼》这首歌曲是我所接触的第一首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当时大一对艺术歌曲接触甚少,不知从何下手。

通过老师讲解后得知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在歌曲中充分表达了陆在易先生对祖国的挚爱,从旋律中可见他的心情是多么澎湃。

《盼》(佚名词)他在选择题材时采取了拟人手法,将思想内涵扩展到听众领悟的各个方面,“回来吧,曾给我活力的身影,回来吧,曾给我生机的颜色……”将对祖国统一、亲人归来的期盼,用艺术歌曲的形式来打动海峡两岸的听众。

歌曲中自始至终以六连音的和弦分解琶音作为钢琴伴奏的主要音型,在速度感觉上就比平常的十六分音型要急切,这样恰好正对题意,形象的刻化了活主人公对海外亲人的渴望。

(三)分析《家》的创作特点
《家》这首歌曲是以d小调为主调。

从结构上说很规整,包含了一个完整的再现乐段,这样使得材料高度集中,主题更加鲜明。

和声上大量使用大大七和弦,配上恰到好处的织体与男中音的声腺,完美的表现了家的归属感和一种暖人的情怀。

《家》这首歌曲更加体现了作曲家陆在易先生的爱国之情,把自己比作是在外瓢泼的游子,一辈子在异国他乡遥望祖国,可以感受游子急切的回国的心情。

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必须要身临其境,一丝不苟。

“家啊家,家在哪,家不在他乡的竹篱下……家是那燕子回归的巢,家是那儿女思念的妈。

”词曲结合是如此完美,带给演唱者及听众们无尽的回味。

结论
对艺术有执着追求的陆在易,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领域里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确实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

他的作品都力图表现和开掘人性及人文思想。

真挚的情感、美好的意境、深沉的爱恋全都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

陆在易是在长做上是一个真正的完美主义者,他追求语言与音乐、形式与内容、声乐与器乐、技术与艺术可能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年164.
[2]莫纪纲.《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3]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M].上海陨越学院出版社,200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